夏天補水+防曬是我的重點❤️
@topbeautyhk
.
Posted @withregram • @topbeautyhk 【@topbeautyhk】Clean Beauty並不代表有機!一文認識有關Clean Beauty所言的純淨保養!
.
香港人開始談論Clean Beauty應該是由上...
夏天補水+防曬是我的重點❤️
@topbeautyhk
.
Posted @withregram • @topbeautyhk 【@topbeautyhk】Clean Beauty並不代表有機!一文認識有關Clean Beauty所言的純淨保養!
.
香港人開始談論Clean Beauty應該是由上年開始,在女神Emma Wastons及Anna Hathaway加持後,Clean Beauty的護膚概念開始廣泛地融入香港女生生活中,而為迎來Clean Beauty熱潮,知名網上䐟物平台Sephora及Net-a-porter早已開設了Clean Beauty欄目,讓顧客更輕易買到真正的純淨保養品。
.
雖然人人都談論Clean Beauty,但美編卻發現不少人對Clean Beauty卻存有誤解,最大誤會是將Clean Beauty與有機連起來!其實對於Clean Beauty的定義,目前仍未有統一說法,不過The Future Laboratory高級市場前場分析師Victoria Buchanan曾說:在2019年,天然已經不再是美容產品信心的憑證,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十分重視當中的成分,所以零刺激成為了天然、純淨美容的新準則。
.
重新一次Clean Beauty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泛指是產品不含有害化學物質,而一種成分是否有害,就好取決於你所購買的產品出產於何地!歐盟對化妝品成分的禁止就有 1,300多種,美國則只有約30種。不過在2016年時,美國品牌Kari Gran就進行一項有關綠色美容的調查,結果發現美國55%女性,以及62%新世代的人,在購買美容產品時會細心查看成分標籤,原因是要避免接觸有害物質,當中包括較具爭議性的矽(silicone) 。
.
Clean Beauty講求的是無、潔淨的護膚體驗,產品大多不含矽、羥基苯甲酸酯 (Parabens)、聚乙二醇 (PEGs)、甲醛(Formaldenhyge)、礦物油、硫酸鹽 (Sulfates)、合成香料、乙醇胺 (Ethanolamines)、鄰苯二甲酸酯 (Phthalates)、三氯沙 (Triclosan)、甲基異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和化學防曬劑。
.
簡單理解Clean Beauty後,美編就要為大家介紹 3 個能於香港入手的Clean Beauty品牌。第一個是廣為人知,於2012年創立的美國品牌Drunk Elephant。品牌創辦人Tiffany Masterson曾經坦言Drunk Elephant並非純天然,原因是純天然成分的產品其實很容易引起炎症,增加皮膚敏感的機會,相反高質的合成卻能為肌膚帶來更有效的修護,但是他們堅持拒用Suspicious 6(6大嫌疑成分),當中包括矽、化學防曬劑、色素/香料、十二烷基硫酸鈉、芳香精油,以及乾燥醇,為的就是希望人士都能夠安心使用他們的產品,肌膚得到最純淨的呵護。
.
無毒Drunk Elephant
.
Drunk Elephant以安全、極簡`高效為宗旨,所有產品皆含有初榨漆樹果油成分; 另外品牌並沒有乾性及油性肌膚之分,Tiffany認為皮膚是不需要分類,只要用對的產品,就能有對的效果。Drunk Elephant除了一系列面部及身體護理產品外,更同時推出護髮系列,與星級髮型師Chris McMillan合作,將品牌的護膚理念注入護髮之中,因為Drunk Elephant深深明白頭皮都是皮膚的一部份,根本不能忽視。
.
In And Out My Clarins
.
除Drunk Elephant外,我們熟悉的Clarins上年亦開啟副線——My Clarins。專為Z世代研製的My Clarins,講求In And Out 護膚理念。In即是滋養肌膚,Out就是排走毒素,所有產品皆蘊含88%天然植物成分,當中包括水果及多種植物萃取,例如有機椰子水及阿爾卑斯山玫瑰,再加上100%Vegan-friendly,不含動物成分/測試,呵護肌膚同時保護環境。全系列共有11款產品,卸妝、潔面、磨砂、面霜、面膜晚霜、暗瘡啫喱等,讓你Mix & Match出自己專屬的護膚方案,尋回健康肌膚。
.
小資女最愛First Aid Beauty
.
深受現世代美容達人所推崇,來自美國的小眾抗敏品牌First Aid Beauty (FAB)~創辦人Lilli Gordon自幼深受敏感肌困擾,所以對「三無」低敏護膚的理念十分推崇,十分反對動物測試。FAB定價親民,但卻對成分十分講究,全系列15款產品,皆禁用超過超過1,300種成份,包括人工色素、人工香料、尼泊金、乙醇、無水乙醇、變性乙醇、甲醇、 n-丁醇、異丙醇、特殊變性酒精、羊毛脂、丙二醇、鄰苯二甲酸鹽、礦油、礦脂、甲醛、羥苯甲酮、煤焦油、氫醌、三氯沙、三氯卡班、滑石粉和硫酸鹽;更獲得皮膚科專家認可,不會對肌膚造成刺激。FAB認為護膚品成分越簡單越好,因為所以產品都是以滋養肌膚的成分調配而成,通過敏感及安全測試,是一套真正安全無害的護膚產品。
.
#Top保養有話兒
.
====================⠀⠀
#topbeautyhk #topbeauty #onlinemagazine
無水酒精香港 在 許許與小Bell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澳洲入口嬰幼兒消毒搓手液
#BubbaBlue
我諗大家最近出街都會袋住支酒精搓手液,摸完野嘅指定動作大概都會用黎搓一搓手,不過都真係幾傷皮膚,所以每次返到屋企我都要做返個hand treatment滋潤返🤲🏻......
如果細到嬰幼兒年齡層嘅話,佢哋平時對手就最鍾意周圍摸,就算無疫症,都有好多機會接觸到唔同嘅細菌,有時無水即時洗手,都會帶定支搓手液出街,不過有啲媽媽會擔心用含酒精嘅搓手液會有機會刺激到BB皮膚,甚至小朋友唔識會放隻手入口食,所以搓手液都會有一啲係無酒精添加,for嬰幼兒使用。
例如呢隻澳洲原裝入口嘅Bubba Blue無酒精殺菌消毒搓手液,佢雖然無酒精添加,但就用左一種叫Benzalkonium chloride苯扎氯銨嘅成份來殺菌,苯扎氯銨係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屬非氧化性殺菌劑,有效殺死99.99%細菌,獲星加坡國家環境局認證有效對抗武漢肺炎病毒,當然唔少得其他細菌,如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杆菌、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等。
呢支搓手液亦採用全天然無味植物配方,加入葡萄柚籽萃取物同蘆薈,所以亦有效滋潤及強化敏感肌膚,而且泵出來係泡泡狀,容易比小朋友搓手仔👏🏻,搓到泡泡無哂雙手乾爽便ok,用後亦無需過水,方便可靠。
另外值得一提嘅係,好多人都會自己DIY酒精搓手液入膠樽仔拎出街用,不過用錯膠樽就有機會釋放有害身物質嫁,建議用PE-DH 2或PP 5嘅膠樽,當中PE-DH 2嘅膠樽穩定性最高,而Bubba Blue無酒精殺菌消毒搓手液,亦都係用呢隻樽嫁👍🏻
想了解更多產品資料,可到👇🏻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979045445492636/posts/2879953922068436/
呢度有得買👉🏻Mamannbebe
https://m.facebook.com/mamannbebe/
Maman & Bébé香港及澳門銷售點
👉🏻bit.ly/mamannbebe
#BubbaBlue #澳洲有機嬰兒護理品牌 #無酒精殺菌消毒搓手液
無水酒精香港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廁所的防護措施
文:薯伯伯
我覺得外地旅客,尤其頗為嬌生慣養的香港人,來到西藏旅遊,投訴最多的,就是廁所的衛生情況。有時整個行程本來多姿多采,但談論最多的,居然還是廁所。早上說廁所,中午說廁所,晚上又說廁所,而且總選擇在吃飯時討論廁所有多髒多臭多浮面。甚至聽過有一些沒來過西藏的遊客跟我說:「我其實很想去西藏旅行,但想起廁所,覺得太可怕,所以至今都沒有來。」
西藏的廁所衛生條件確實不如理想,但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壞。上廁時做好適當的防護,其實也不算太難適應。以下的防護工具,是我個人偏好,不是必須的,只是我覺得上廁時帶備的話,會較為舒暢及如意。
一,魔術頭巾
這種頭巾其實不算是甚麼魔術,就那類似Buff 品牌的那種,可以 360 度圍著頸部。我覺得廁所裡比較噁心的事情,是那些蒼蠅碰到我的臉部或甚至嘴部,用魔術頭巾包著自己的嘴臉,感覺安心一些。另外,上廁時我喜歡帶著無線耳機,圍巾包著耳朵,也防止耳機墮下。還有,在那些無門無牆(或半門半牆)的廁所,碰見熟人,始終尷尬,包著自己的頭,假裝看不見。
二,薄荷鼻通
廁所氣味如果太攻鼻,可以在魔術頭巾上放滴一些薄荷油之類的香精。我較喜歡泰國八仙(Poy-Sian),一頭可以直接插入鼻孔,另一頭可以拆開,滴出薄荷香精油,一物兩用。類似產品,還有法國雙飛人(不是那個可恥的山寨產品「江西双飞人」),或是香港正牌白花油。不過白花油的氣味太深入婆心,聞起來總是聯想到巴士鄰座阿婆,現在較少用。
三,濕紙擦巾
如果是大解,在那種環境,用濕巾感覺較為「體貼」。我較喜歡的那個品牌,是 Kleenex
出品的「專業用於擦屁屁」濕紙巾,面積較大,而且聲稱不添加酒精,防腐劑之類,當然除了擦屁屁外,也是可以用來擦嘴巴。我外出時常備一包,只能自私用,不外借給任何人的。
四,無水洗手
西藏不少公廁,都沒有配備任何洗手設施,小便後不洗手,其實已經不太衛生,但還算可以接受。大便後不洗手,連我也接受不了,所以我經常帶備免水洗手液。市面上有好多品牌,我沒有甚麼研究,通常都是用滴露,威露士之類,我較喜歡可以有個矽膠扣的那種設計,直接扣在背包上。
五,口袋準備
這個不是工具,只是想提醒一下,如果衣服、外套,尤其褲子,口袋比較多,上廁所時要把東西收藏好,不要不小心把東西掉進坑裡。東西丟了進糞池,就算你幸運地找到村童幫你撿回,也不知道如何消毒。即管消毒好了,用的時候也會有心理陰影。總之,上廁時小心為上,不要只顧玩手機。
六,雨傘遮陰
有時廁所情況太惡劣,有些人寧願到路邊解決。不少女生在路邊小解時,都會打傘遮陰,以免走光。我其實覺得,小便的動作沒甚麼美感,按道理就算不打傘,也沒有人刻意去看,在我看來,打傘是多此一舉。但是男生千萬不要質疑女生的上廁措施,否則對方肯定會滿臉不屑,道:「女生的情況,你們男生又怎能明白?」
七,心理準備
人生很多值得操心的事情,如果因為上廁的問題搞得太心煩,甚至故意不吃不喝,或者忍屎忍尿,其實得不償失。適應這回事很有趣,你越覺不適應,就會越不能適應。反而你刻意說自己沒有任何適應障礙,那就會豁然開朗。
寫了這麼多,最後祝願各位不論在任何廁格,都能萬事大吉,事事順暢。
———
照片:西藏山南夏竹林寺廁所裡的風景,遠看有點像幅油畫,雖然臭了點,但美景補上不足。
———
更多文章,請看薯伯伯的博客: http://pazu.me/
更多照片,請看薯伯伯的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pa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