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烙印断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烙印断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烙印断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烙印断罪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小黄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孩子的世界里,最开始只有妈妈一个人。所以,孩子是在跟妈妈的互动中,慢慢地形成健全的人格。妈妈只有情绪稳定,才可能和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互动,让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与健全的人格。 影响亲子关系的最大因素是妈妈太焦虑。在心理学中,情绪稳定是指妈妈可以自由感受事情发生时的情绪,无论多好多坏,自己都能调节到相...

 同時也有9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犬館ゆり子がモノ申す!,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お詫び>先日同動画を公開しましたが、何故か制限に引っかかってしまいましたので、 再度アップし直すことにしました。 ご迷惑をおかけしまして誠に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 m(_ _)m ーーーーー いつもご視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今回お伝えしたいお題はこちら。 「文在寅政府の日本製品購入と、韓国の...

  • 烙印断罪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15 21:00:01
    有 2 人按讚

    在孩子的世界里,最开始只有妈妈一个人。所以,孩子是在跟妈妈的互动中,慢慢地形成健全的人格。妈妈只有情绪稳定,才可能和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互动,让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与健全的人格。

    影响亲子关系的最大因素是妈妈太焦虑。在心理学中,情绪稳定是指妈妈可以自由感受事情发生时的情绪,无论多好多坏,自己都能调节到相对平稳的状态。

    保持情绪稳定,并不是说妈妈必须要一直高兴,有负面情绪很正常,但是要控制住强烈的情绪。否则,她的关注点就会在自己身上,自然就无法观察孩子的需要,理解他的感受。

    孩子生病这件事,最能反映出妈妈情绪控制的能力。焦虑的妈妈一看见孩子生病就会马上慌了,无论多晚都带孩子去医院看急诊。她完全被孩子高烧不退会引发惊厥,甚至诱发癫痫发作等灾难性的幻想所控制。生病后,孩子本身就很难受,需要妈妈的安抚。而焦虑妈妈完全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于是孩子就更加痛苦。

    而情绪稳定的妈妈突然发现孩子生病,也会很着急,但同时她会进行判断:思考是婆婆白天带孩子出去玩着凉了?还是被其他小孩传染感冒病毒了?再根据不同情况来灵活地应对。

    情绪稳定的妈妈有更多思考的空间,能理解孩子当下的需要,给予他不多不少的满足。同时,也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辈受过很多心理创伤,包括:战争、饥荒、疾病、亲人的去世、被忽视。这些创伤给一个家族打上了精神烙印,代际传承一直传到了这一代。

    焦虑妈妈可能从小就没有或者极度缺乏积极的母爱体验和家庭温暖,没有安全感,经常处于担忧之中。另一方面,有了孩子,她又会想:“我小时候没体会过的母爱,我要给我的孩子!”这种补偿心理,让焦虑妈妈不顾孩子的需要,对他过度满足。

    曾经接诊过一个男孩,他的妈妈就是一直很焦虑,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一岁多时,孩子特别想自己吃饭。她让老公硬把孩子按在椅子上,说:“宝贝儿,你不能动,我要一口一口地喂给你!”孩子五六岁时,她又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说:“小区里的全是坏孩子,你不要和他们玩!”总之,她不断地夸大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让孩子觉得只有依靠妈妈,才能获得安全。

    实际上,孩子都是在磕磕绊绊、打打闹闹、犯错误、受挫折中成长的,他们自己去调整和处理,从中获得解决困难的能力。孩子有一个焦虑的妈妈,还可能是因为他有一个焦虑的姥姥。家庭教育文化也会一代代地传承。如果妈妈自小被母亲要求苛刻,那么,她就有可能复制这种亲子互动模式,对自己和孩子要求苛刻。

    这种焦虑妈妈就是所谓的“完美妈妈”,她们的眼睛里容不下沙子,一看到孩子有缺点,情绪就爆炸了。建议妈妈们不要做一个“完美妈妈”,而是做一个“刚刚好”妈妈,轻松、自在地与孩子互动。如果妈妈低焦虑,那么,她就能够设身处地地观察孩子的需要,试探地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跟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在一起。

    不稳定的情绪,会堵塞爱的通道

    如果长期处于怨恨、内疚、无助、冷漠等负性情绪之中无法自拔,妈妈可能很难表达爱,孩子更是感受不到爱。

    1) 怨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80后”和“90后”的年轻妈妈并不是自愿生孩子的。孩子出生后,她们开始面对一系列的丧失:身材走样、失去工作的晋升机会(或者干脆失业)、没有娱乐时间…… 当孩子不听话、哭、闹、尖叫时,她们会非常厌烦、愤怒,甚至是怨恨:“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会过得这么痛苦?”这种情绪困扰,于是衍生了指责甚至是暴力。

    如果,女性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是真正地渴望孩子、爱孩子,就不要施加外界压力,让她们仓促地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否则妈妈受罪,孩子更受罪。另外,妈妈自身也要反省、成长,接纳自己的情绪。在自己的需要与孩子的需要中尝试寻找平衡点。妈妈要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孩子。

    2) 嫉妒

    因为父母工作忙碌,很多孩子在小时候被交给爷爷奶奶带。孩子为了重新获取安全感,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会本能地依恋奶奶。可是,当看见孩子跟奶奶更亲近时,很多妈妈会产生嫉妒的情绪,导致对孩子过分挑剔与控制。

    建议妈妈除了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外,也要真诚地感谢婆婆所做出的贡献。实际上,在被抚养的过程中,“奶奶”已经在心理上成为孩子的 “妈妈”。所以,当奶奶被否定和指责时,孩子才会这么痛苦和混乱。此时,尊重和肯定婆婆的付出,就是妈妈对女儿最好的爱。

    3) 无助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有些妈妈玩手机不管孩子,或者把照顾孩子的责任推到老人、保姆身上。其中有些妈妈不是因为没有责任心,而是因为自己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内心有一种绝望感和无助感。

    孩子大哭时,她们的心里其实已经翻江倒海,但是觉得自己做不好,所以就装作没有听到孩子的需要,假装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在心理上,这种妈妈就是一个脆弱的孩子,根本顾不上孩子的需要。孩子遇到问题时,她会表现得很无助,孩子就会觉得妈妈很无能,看不起妈妈,感到愤怒和绝望。

    4) 冷漠

    妈妈的冷漠,也可能是有心理创伤。冷漠的妈妈不关注别人,没有能力马上响应孩子的需要。比如,明知道孩子饿了,可她就是不过去。那么,孩子想要去控制别人的渴望就会加强。长大后,他会希望所有人都听他的,甚至养成控制型人格。

    另外,因为缺乏同理心,冷漠妈妈很难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希望妈妈去安慰他,冷漠妈妈的反应往往是:“这有什么啊?为了这点儿小事你就哭?”没有理解,她自然也很难传递给孩子爱与支持。

    妈妈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有情绪时,可以逛街、找闺蜜聊天、听音乐、做运动等等,用合理的渠道发泄、舒缓情绪。这样,情绪不会像条件反射似的爆发,而是更有弹性和灵活性,更适合当下的处境,这样就能避免给孩子带来伤害。

    另外,如果妈妈的情绪不稳定,到了青春期,孩子可能会集中爆发出很多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强迫、厌食症以及人格障碍倾向。妈妈可以把孩子的问题作为改变自己的契机,和孩子一起系统接受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自我成长。

    爸爸提供好环境,妈妈才会情绪稳定。爸爸对于孩子的作用是保持整个家庭环境的稳定。环境稳定了,妈妈的情绪会更稳定,孩子就能从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健康成长。很多男人在面对婆媳大战时,觉得自己应对不了就跑;或者认为“妈是亲生的,媳妇可以换”,一味地偏帮母亲,指责妻子。

    其实,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也是家庭稳定的基石,两口子要一条心。婆媳发生矛盾时,妻子有很多情绪。如果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妻子的负面情绪就会对着孩子去了。所以,这时候,男人要表现出力量,很稳地站在家里,在婆媳之间起到调和与缓冲的作用。

    丈夫对妻子的支持,还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关心和倾听妻子的需要,感谢妻子对家庭做出的贡献,帮她分担家务等等。有一位爸爸,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但是,他每次从外地回到家,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都会亲手做一个大面包。等孩子们早上醒来,一闻到面包的香气,就知道爸爸回来了,欢呼雀跃着到房间里找爸爸。妻子也从这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汲取着营养与力量。保持情绪稳定,是每个妈妈都要学习的功课;而帮助妈妈情绪稳定,是每个爸爸都要做的事。

  • 烙印断罪 在 Hew Kuan Yau 丘光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0-21 18:18:32
    有 316 人按讚


    好文要分享,大家仔细阅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89672311236560&id=100005813972973

    《猴子》

    死刑废与不废,未废而先沸。其实,像烧开水,水泡滚滚,蒸汽腾腾,可致伤致死,但是冷了还是水,此所以我胡发了两三个无厘头帖子。有点失礼了,还望好友们原谅。

    无厘头帖子,是希望素昧平生众网友多加几个角度思考问题。倘若不能三维、四维思考,至少别停留在直线。至于像“杀人就得偿命”之嚣,那是一“点”而已,连“线”都不是,遑论“面”与“维”?

    我贴出伊斯兰对死刑的简要看法,也是故意的。如果马来西亚人不想了解伊斯兰刑法、不想了解伊斯兰对死刑看法、完全拒绝伊斯兰刑法,又怎么有资格在马来西亚谈论死刑?

    我也故意讨论吸烟好不好,那是人人都能说上几句的话题,即便如此,恐怕绝大多数人也没想过须要同时讨论“口腔期”吧?或许,根本就不懂?

    区区吸烟课题尚且有此学问,则死刑之存废,不仅是犯罪学,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神学等等等等,岂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命偿一命”的简单刑罚之论而已?

    我知识极为有限,无力逐点论述,所以本来不敢参与讨论,但是,看到网上、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喧嚣,赫然惊觉误导人者太多,教化人者太少,尤其愤怒于像《星洲日报》及几家华语电视、电台这样的前朝余孽大媒体,不仅不启迪民智,反还借死刑存废无知之争作为可乘之机,以遂煽动民意扰乱新政目的,则我能不直指其非吗?

    星洲日报几乎举全报之力反对废死之论,是压倒性的,我当然怀疑它是故意为之,否则为何其一众知识浅薄的高编高记一个一个跳出来主导舆论,反对废死?胸无点墨却轻率大谈死刑存废如此严肃大问题,这么做,除了别有居心,还能有什么其他目的?

    反对废死,在举世知识界里,绝对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主张废死,在知识界里,则是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就算你星洲日报不以知识分子报纸自居,而要站在民粹一边,但是,作为公共媒体,又怎么可以对知识界的废死论不屑一顾呢?毫无知识性的一面倒做法,除了是借民气以扰政,还能有什么解释?令我震惊不已的,连奔走全球主张废死的日裔摄影家风间聪(Toshi Kazama),竟然也可以被媒体人扭曲,转为主张保留死刑之论!

    昨天星期六我匆匆听到星洲日报高级记者许俊杰上aifm电台节目谈废死,我为之骇然。他是那么的满嘴市井之论,怎么听都不像一个有知识的媒体人。

    节目中谈到绞刑台有三个按钮,由三个行刑官同时按下,其中只有一个按钮是真正启动绞刑台机关来绞死囚犯的,如此避人耳目的目的,是减轻行刑官的心理压力,避免行刑责任一人扛下。但是,许俊杰回避重点,转而不停为受害人家属承受的悲痛说话,听起来好像就是主张让受害人家属直接杀掉凶手。

    我再检索出许俊杰写的反对废除死刑文章来看,《踩在尸体上谈理想》,同样为之惊悚不已。

    “杀了人不必偿命、绑架了坐坐牢就可以出狱、军火走私更猖狂、犯境国土大不了就坐个牢,就连贩毒也不会判死等诸多罪行成了惯例,社会上还有什么公义?”

    他举的这些犯罪,我很想请他举证说明它们是在依然执行死刑的那少数国家发生得多,还是在已经废除死刑的多数国家发生得多?我知道他一定举证不了。

    “你愿意把监狱盖在你家附近吗?”他说,废除了死刑后就需要盖监狱来关罪犯。

    妈呀,这是哪门子保留死刑的逻辑?谁愿意垃圾场盖在家附近?不愿意就不丢垃圾了吗?一年杀那么几个死囚,跟全国成千上万个囚犯比起来,省了多少吃饭钱?省了多少监狱空间?真要省钱,还不干脆把所有犯人一概处决!

    古时候人类社会就是这样无罪不死的。只要违犯领导者、统治者的意志,他想处死你就处死你,随时可以处死。后来文明一点,有刑律了,有些罪处死,有些罪断手断脚,有些罪在身上打烙印,有些罪关你个有年无月,各个民族社会、不同体制国家,各有不同。

    在马新两国,肛交坐牢;在欧美,这是笑话;在伊斯兰刑法里,肛交死刑!偷盗可能斩手脚!但是,最害怕盗贼的马来西亚华人对此不是欢迎得要命而是吓得半死。奇怪!

    一个应该有基本知识的媒体人必须知道,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废除了死刑,大约是145/197。在保留死刑的那少数国家里,也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对死刑持严格限制的态度,表现之一就是在立法上大幅度减少适用死刑的条款,将其限制在谋杀、叛逆和战时犯罪等少数几种性质极其严重的犯罪上;表现之二就是在司法上对死刑进行严格控制,有的国家一年仅判决或执行几例或一例死刑,有的国家甚至数年才执行一例死刑。

    这些事实,随便谷歌一下就可以读到。不提它,不写它,是掩耳盗铃。

    你说公投?你说民意?死刑案会涉及任何一个国籍的人,要公投,好呀,当然是全世界公投;依民意,好呀,当然是依全世界民意。

    你只懂受害人之冤?不懂《杨乃武与小白菜》?不懂《窦娥冤》?路边摆摊的马来小贩不懂那就算了,堂堂华文大报一众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不懂这些文学作品为什么永垂不朽,不丢脸吗?如果懂,能够避而不谈吗?

    赵明福冤死的时候,国家一直都有死刑啊,凶手也明明就在那里啊,谁被抓了?谁正法了?谁以命偿命了?屁!投选希盟、推翻国阵的那95%华人,不都心知肚明吗?

    现在,就算新政府废除了死刑,这95%会担心另一个赵明福从反贪会大楼跌死吗?恰恰不会,是吧?

    赵明福死,天理难容,但是,跟有没有死刑有关系吗?有死刑而有破不了的赵明福案,还不如没死刑却永远也不再有赵明福案。这样的道理,媒体完全不必谈吗?

    死刑废除或不废除,本质意义跟减不减少犯罪没有太大关系。本质意义是人文价值取向,是文明的提升,是司法系统的完善,是避免人道的缺失。我们无须把它当作云端高论。

    打开谷歌看看世界死刑的演进史,就可以看到死刑不断在减少罪项、从严限制、避免死囚痛苦并进而废除的方向发展。长平之战,赵军战死了20万,另20万投降,但秦大将白起密令把20万俘虏全杀掉!从此赵国一蹶不振,秦最终可以一统天下。换做今天,白起就是战争犯!赢了也是战争犯!懂吗?

    庄子《齐物论》有个“朝三暮四”的寓言故事。故事简短:“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故事是说:战国时宋国有个养猴人,可以跟猴子互相沟通,由于猴食匮乏了,要减少给猴子吃的橡果,乃跟猴子们商量,早上给三个果,傍晚给四个果。猴子们生气得吱吱叫,于是,养猴人改口,早上四个果,傍晚三个果,猴子们就高兴了。庄子为之感慨说,“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意思就是,名相与实物,原本就没有不同,然而在人们的喜怒哀乐恶欲的心理作用下,却变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只知“朝四”而不知“暮三”。猴子就是这样。

    (附图是摄影家风间聪拍摄的系列少年死囚行刑前的遗照。风间聪本来也支持死刑,却在拍摄了系列照片后变成主张废除死刑的积极分子。)

  • 烙印断罪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10-25 08:58:43
    有 2 人按讚


    【💬 在日本,有高達 9 成的犯罪者家屬曾有過自殺的念頭…】

    一般提到犯罪案件的受害者,社會都會將焦點被害人與家屬身上,遺忘了新聞版面上還有另外一群傷心欲絕的人——在往下談之前,先聽我們說個故事吧。

    在 2008 年時,日本秋葉原發生了一起嚴重的隨機殺人事件。當時 25 歲的兇手加藤智大,在徒步區以貨車瘋狂衝撞路人後,持刀下車在街頭亂砍,連照護被害人的女性也不放過,造成 7 人死亡、10 人受傷的悲劇。

    事件發生後,日本社會一片嘩然,有非常多關於兇手及其家人的報導。加藤的父母出面向大眾鞠躬道歉,母親哭到腿軟下跪,但媒體仍窮追不捨,起底是過於嚴苛的家庭教育是將兇手推向犯罪邊緣,社會上充滿對被害人及家屬的同情與對事件的恐懼、憤怒。

    加藤一家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下,家中每天接到恐嚇騷擾電話,母親因罪惡感崩潰住院,父親被迫從銀行離職,弟弟因記者騷擾不斷搬家、換工作,論及婚嫁的女友也因此離開。

    因「殺人犯家屬」的標籤如烙印般無法揮去,六年後,加藤的弟弟在絕望下走向死路。死前,他以化名向週刊投書,訴說多年來的痛苦:

    「犯罪者的家屬,只能在陰暗的角落悄悄生活,不能擁有和一般人一樣的幸福。」

    ----------

    【 💭 你是否曾經想過,犯罪者的家屬的人生,會是什麼樣的呢❓】

    看著新聞上傷痛欲絕出來道歉的親屬,我們不禁這麼想,於是上網搜尋資料。
    但即使找遍各個國家,對於犯罪者家屬提供援助的資料,都是相當的少。

    日本專門提供犯罪者家屬扶助資源的 NPO 組織——World Open Heart(WOH)表示,犯罪者家屬在精神、經濟、社會上都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尤其對於犯罪者的小孩來說,在事件發生後,他們的立場等同於「第二被害者」,法律保障的受教權、與接受健全成長環境的權利都會受到剝奪,容易出現失去自尊、自責、對自己的血緣抱持著罪惡感、擔心家計、不安等心理狀況。

    在 WOH 訪談的個案中,有近九成的犯罪者家屬表示自己「想過要自殺」、「害怕外出」、「對於歡樂及笑容抱持著罪惡感」。

    明明沒有犯罪、卻在社會上顯得孤立無援的他們,活在贖罪的痛苦與社會排擠之下,嚴重影響到就業、家庭生活、就學、經濟、精神狀況。

    然而,社會越將這群人推向弱勢與邊緣,卻又造成了新的問題…

    【 💬 脫離社會生活軌道的人們將會如何❓】

    2014 年,WOH 針對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家屬做了訪談,在這個訪談中有:
    ► 54% 家庭親屬關係惡化
    ► 32% 肇事者面臨失業瓶頸
    ► 32% 面臨婚姻問題(包含離婚、取消婚事的狀況)
    ► 11% 的肇事者自殺

    當事件的發生為這些人的生命帶來重大事故時,因精神、經濟、社會所導致的壓力,將有可能導致家庭破碎、社會地位趨向邊緣化等負面情況,破壞原本可互相依賴的社會人際網路,形成社會安全的漏洞。

    【 💬 那,台灣的情況又是怎麼樣呢❓】

    在台灣,有大部分的犯罪受刑人是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然而根據法務部 2015 年的調查,新入監的受刑人中:
    ► 54% 來自經濟困難的家庭
    ► 93% 學歷在高中以下
    ► 社經地位多處於弱勢

    當主要經濟支柱入獄,這些家庭將面臨更嚴重的經濟問題,如果社會沒有機制能夠對他們伸出援手,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會更趨向弱勢。
     
    而除了生計問題,強烈的社會壓力也會造成家庭成員對外的行為有所轉變,產生「自我烙印現象」,難以對外人啟齒家人犯罪、不願向其他親屬說出真相(特別是對未成年的孩子)等狀況。
     
    對內則隱瞞家人的行為,則會讓家庭成員有被欺騙的感覺,家庭內在傷害的程度更甚於外界貼標籤的問題。
     
    雖然有這麼多的問題正在社會上發生,但是我們在查資料的過程中卻發現,台灣對加害者家庭的社會支持非常非常少,僅有紅心字會與受刑人服務機構有提供相關的服務,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多需要依靠公益募款等方式來維持營運。
     
     
    【💬 在日本,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呼籲政府積極面對社會的陰暗面💡 】

    在重大案件頻傳的日本社會,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社會安全網絡的問題,包括像是——

    🚩在東野圭吾的小說「信」當中,就透過了來自獄中的信件,探討了犯罪者與犯罪者家屬間親情的糾葛,與外在社會的關係、揭露了現實的歧視問題。

    🚩日劇「無法守護」中,也透過描寫犯罪者家屬後續的人生,來探討新聞事件背後大家看不到的隱藏問題。

    除了文學與戲劇的探討,法律界也開始逐漸透過影響力,呼籲政府來面對問題。

    🚩2016/7/1,日本東北律師會聯合會提出了一份「要求政府對於犯罪者家屬提供支援的聲明」,當中提到了積極支援犯罪者家族的社會意義,主要可分兩個層面:
     
    ► 保障基本人權:不讓無辜的家屬因事件而受到牽連,受到社會排擠
    ► 社會防護網的建制:透過積極輔導家屬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中,降低成為弱勢、走向邊緣的狀況,可防治自殺、犯罪等後續事件的發生
     
    他們呼籲政府正視問題與社會需要,成立對應的輔導機構、組織與流程,幫助犯罪者及家屬能盡快的回歸家庭與社會,並提出了改善的方向:
     
    ① 正視犯罪者家屬需求:提出完善的制度,消除對個人精神、經濟、社會上的衝擊
    ② 社會環境教育:藉由教育強化人權觀念,啟發社會民智,改善社會風氣
    ③ 公設法律扶助:以公部門援助的方式,提供家屬在過程中專門法律顧問支援
    ④ 鼓勵相關組織成立:透過財政支援,鼓勵民間成立提供家屬協助的組織與相關活動

    【 💭 除了政府和輔導機構,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
     
    根據研究指出,受刑人出獄後的生活環境,會影響他日後再犯的機率。
    而他的家庭是很重要的關鍵!
    你也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提供他們正向的支持:
     
    📌 呼籲媒體自律,抵制嗜血報導
    📌 事件發生時,就事論事、理性討論
    📌 不傳播傷害事件的影片
    📌 避免攻擊犯罪者的家人
     
    謝謝你看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認同我們的觀點,
    歡迎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一起為社會帶來改變!

    不嫌棄的話可以訂閱我們喔 ☞ bit.ly/Coming_Out_info

    特別感謝: @心納家庭服務 提供相關資料
    ( https://www.facebook.com/rhfamily0505/ )

    #犯罪者家屬是無辜的
    #讓悲傷不再蔓延
    #用溫暖的心給與社會更多正面態度
    #社會安全網有你有我
    #為了查資料研究了一整天好累啊
    #資訊設計
    #改變社會
    #歡迎小額訂閱我們
    #產生更多好內容
    #下面還有很長的參考資料

    --

    📚 參考資料
     
    受刑人家庭兒少家庭的自我療癒之路 & 另類單親—女受刑人攜子入監
    https://www.facebook.com/rhfamily0505/
     
    無辜的歧視 受刑人家屬的生活困境
    https://digital.jrf.org.tw/articles/1387
     
    報導:受刑人家屬壓力大 紅心字會協助重生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20171005/1217422/
      
    2017 受刑人之人權暨家庭議題國際交流研討會演講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pg/rhfamily0505/videos/?ref=page_internal
     
    心納家庭服務(台灣從事受刑人家屬服務的組織)
    https://www.facebook.com/rhfamily0505/
     
    中華民國紅心字會(心納家庭服務的負責機構)
    http://www.redheart.org.tw/index.php?code=list......
     
    日本東北律師聯合會的聲明〈犯罪加害者家族に対する支援を求める決議〉
    https://www.t-benren.org/statement/84
     
    加害者家族支援への道のり 負の連鎖を断ち切るために
    https://www.tokyo-jinken.or.jp/publ....../tj_59_feature.html
     
    加害者家族支援の理論と実践
    http://www.genjin.jp/book/b276521.html
     
    加害者家族たちの行方
    https://matome.naver.jp/odai/2144043259237342101
     
    World Open Hear
    http://www.worldopenheart.com/index2.html

    〈受刑人家庭服務實務經驗探討-以中華民國紅心字會為例〉,江雅筑,1999,《社會發展季刊》Vol.12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