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烏賊構造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烏賊構造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lareQ (人比人Cheese人)看板CKBA標題[轉]花枝 墨魚 魷魚 烏賊─頭足類介紹時...
烏賊構造 在 科學月刊 Science Monthly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9:50:17
#章魚哥不只是聰明! ⠀⠀⠀⠀⠀⠀ 想起在餐桌上美味的章魚、烏賊、魷魚,你又想得到牠們對於研究神經科學的人來說,竟然是了解動物神經細胞與神經系統運作方式的重要功臣! ⠀⠀⠀⠀⠀⠀ 20 世紀的英國動物學家楊氏(John Zachary Young)讓頭足類動物登上神經科學研究舞台的人,在一次偶然的實...
作者: Mapless (改變)看板: Mapless
標題: 花枝墨魚 魷魚 烏賊─頭足類介紹
時間: Wed May 25 23:54:00 205
四月底五月初在朋友的版上寫了篇關於"海獺 狸貓 水獺 河狸的比較辨正,
在隨後的討論串中瞄到有人推文問了個問題:"花枝 墨魚 魷魚 烏賊"的不同。
好吧,既然我想起來有這回事,
雖然遲來了幾禮拜,還是把答應的事情做完。
---
頭足類動物屬軟體動物門的頭足綱(Class Cephalopoda),含章魚、烏賊、魷魚等,
之所以稱為"頭足類",因為牠們的外觀看起來就像一堆腳直接長在頭部下方。
鸚鵡螺(nautilus)是本綱中最原始、也是唯一存在外殼的動物,
外表看起來很像一個超大的旋螺,但牠和一般螺類不同的地方在於,
螺的身體佔據殼內幾乎全部空間,而鸚鵡螺的螺內部又隔成眾多腔室,
本體僅位於最外側的大空腔,其餘皆為海水或空氣所佔據。
所有腔室由一稱作"siphuncle"的管狀構造連接,
由管壁上的細胞可調節管內外的滲透壓差,藉此可控制讓海水流進或流出各腔室,
如此便能自由改變浮力讓鸚鵡螺可以上浮或下沉,這也是代潛水艇的原理。
("海底兩萬哩"中的潛水艇就叫鸚鵡螺號,而全世界第一艘核子潛艇也以此命名)
章魚應該大多數人都很熟,所以不再贅述。
基本體制為八隻腕足,等長且具吸盤,外殼已完全退化消失,
一般躲在海底洞穴,較少像魷魚一般游泳。
比較特殊的是船蛸(paper nautilus),一般章魚同目但不同科,
牠們外表和章魚相似,特點是產卵時雌船蛸會分泌一個薄殼作為育兒籃之用,
此薄殼呈螺旋形,但內部不像鸚鵡螺一般具分隔腔室。
(nautilus為鸚鵡螺的英文俗名,有時又叫chambered nautilus)
烏賊(cutlefish)與魷魚(squid)外表有那一點像,同樣是十隻腕足,其中兩隻特長,
但實際上兩者分屬烏賊目(Order Sepioidea)與管魷目(Order Teuthoidea)。
烏賊的外套膜(一般俗指"頭"的部分)多為袋狀,兩側的鰭會延伸至整個外套膜側面,
外殼退化為一石灰質內殼藏於體內,但仍具有調節浮力的功能。
花枝即為烏賊的一種,應為真烏賊的俗稱。墨魚一般而言就是指烏賊。
魷魚和鎖管都屬管魷目,一般吃的魷魚以魷科(Family mmastrehidae)為主,
而鎖管、小卷、透抽等等都是鎖管科(Family Lligiidae)的成員,
管魷目與烏賊目的差異,除了吸盤的構造與排列方式有些許不同以外,
管魷目的內殼退化成似塑膠般的半透明長條,已不具調節浮力的功能;
牠們的外套膜呈直管狀,二片三角形的鰭位於外套膜上半,
下緣多半不會超過外套膜的二分之一處。
小卷和透抽皆為鎖管科的統稱,小時叫小卷,長大叫透抽或中卷大卷等。
(魷魚或鎖管皆叫squid,有些地方錯誤地翻成"烏賊")
軟絲(或稱軟翅)是相當特殊的物種,牠的外觀很像烏賊,
但體內的殼不是石灰質長橢圓板,而是如魷魚一般的軟質長條,
分類上屬管魷目鎖管科,而非烏賊目,
也因此有個俗名叫"擬烏賊"。
註: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是giant squid,牠們是抹香鯨的主要食物之一,
一般稱作大王烏賊,但事實上牠們是管魷目下的一個科,
所以說,大王烏賊其實並不是烏賊。
--
來賺P幣的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13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