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烏弄加盟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烏弄加盟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烏弄加盟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烏弄加盟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預判塔利班將掌權,俄羅斯上週已大軍壓境 土庫曼等三國 表達對塔利班不信任 俄羅斯與阿富汗的九年戰爭歷史糾葛 使俄羅斯比美國更了解阿富汗》 塔利班士兵 開著繳獲的美製悍馬車,進入阿富汗西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含羞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啊!!終於弄到林進了!! 面對偶像真的會有點彆扭耶!! 想看下集嗎? 快點進來看! https://youtu.be/DjAJ-bpY0fw 按讚分享留言就有機會獲得此篇裡面的小禮物唷!! ⭐合作邀約聯繫人大虎|LINE|cinyi3666⭐ ⭐合作信箱聯繫➔k5202299@bigmimo...

烏弄加盟 在 Fangting Tsa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5 17:43:00

發現一家很特別 料多味美 有創意 店員十分親切的手搖店 TAG TEA 這次品嚐3種熱門飲料 🪄法國Kiri奶蓋凍頂烏龍茶 這個是裡面我最喜歡的 上面奶蓋超厚實 鹹甜口感搭配烏龍茶香超好喝 攪拌後就變成烏龍奶茶 一樣好喝 🪄TAG TEA x 台啤聯名蜂蜜無酒精啤酒 這個口味平常有喝酒的適合...

烏弄加盟 在 Mii 倩倩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26 11:30:11

第二款全黑Look 梳化+燈光打得好 每張毛片都可以直出 這次形象照拍三套 各造型挑一張精修 攝影師總共幫我拍了594張 挑到眼花那種 前一張休閒Look跟這張全黑Look 都是毛片 也不知道要精修哪裡🤷🏻‍♀️ (有!腳上瘀青 有用美圖秀秀遮掉) Nei化妝弄頭髮的時候 我真的超放心 從頭...

烏弄加盟 在 台中美食 ✎黛咪✎ 外縣市不定時出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24 19:53:34

✍🏻 台中↠鍋物⁣ 👣 #雞湯婆婆 👣2020/05/13⁣ ⁣ #台中西區 鄰近#審計新村 跟#向上市場 巷弄,有家130元起、每日熬煮多時100%純雞湯、堅持不加任何味素添加物的平價#小火鍋 (附白飯、飲料),也是幸花雞白湯拉麵新品牌,不吃鍋的話有超值的麵類可點選,還有配合Ubereats跟Fo...

  • 烏弄加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7 17:00:12
    有 894 人按讚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預判塔利班將掌權,俄羅斯上週已大軍壓境 土庫曼等三國 表達對塔利班不信任 俄羅斯與阿富汗的九年戰爭歷史糾葛 使俄羅斯比美國更了解阿富汗》

    塔利班士兵 開著繳獲的美製悍馬車,進入阿富汗西南 尼姆羅茲省首府紮蘭季,這是塔利班打下的首個省會城市。

    聲音來源:Sky News新聞:這是阿富汗4月時各省的地圖,紅色部份是塔利班控制的領土,當北約撤軍後有著迅速的變化,而這些省會城市在6天內已全部淪陷

    塔利班士兵:這城市已經在掌控之中,我們的戰士正在城裡巡邏

    Indus News主播:塔利班已占領了加茲尼省的首府,成為一週內淪陷的第十個省會

    聲音來源:TRT World新聞:武裝分子威脅要奪取阿富汗34個省會中的16個,而有18個省面臨落入他們手中的威脅

    塔利班為爭取最大的談判籌碼,發動的閃電攻勢所向披靡,阿富汗政府軍的潰敗速度出乎美國意料,
    只能再派轟炸機遏制塔利班的攻勢,但美國人空襲後可拍拍屁股走人,留下的 是大量平民的傷亡

    聲音來源:France 24新聞:這所位於赫爾曼德省首府的高中,在遭阿富汗政府軍空襲後所剩無幾

    聲音來源:央視新聞:在阿富汗的西部城市赫拉特,當地居民被告知躲到安全的地方去,然而砲彈來襲時,他們根本無處可躲

    赫拉特居民穆斯塔法:我當時正在去姊姊家路上,結果炸彈擊中了我,我的肝臟動了手術,我的胳膊和腿都受傷了,兩條腿已經截肢了

    在赫拉特的這家醫院,一週內已接收超過200個平民傷者,而東北的庫納爾省無情的砲火摧毀許多人的家,當地一所學校成了避難所,但這裡什麼也沒有,孩子們只能睡在地板上,睡在椅子上,睡在石頭地上

    聲音來源:阿富汗難民:戰火已經把我們的村莊毀了,所有人都離開了自己的家,我們到這學校有十幾個晚上了,我們的孩子病了,根本沒有人管我們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發言人 Ravina Shamdasani :平民傷亡繼續增加,關於可能構成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違法行為的報告不斷出現,我們都知道城市戰導致數十名平民喪生,我們以前見過太多次了,在阿富汗自7月9日以來,僅僅在四個城市,拉什卡加 坎達哈 赫拉特和昆都士,至少有183名平民喪生 1181人受傷,其中包括兒童

    逃避戰火的難民湧入相對安全的喀布爾市郊,官方統計,至少77000個家庭流離失所,這裡缺藥品 缺食物,甚至沒有乾淨的飲用水

    DW主播:塔利班現在在阿富汗現在全國範圍內取得進展,迫使許多阿富汗人逃離 大多數人向西越過邊界前往伊朗,許多人繼續從那裡進入土耳其,而媒體報導說 每天有越來越多的移民湧入

    逃離戰火的難民長途跋涉數千公里,期待在歐洲獲得庇護重生,土耳其近來就捕獲多起由人蛇協助的阿富汗難民大軍,歐盟邊境管理局說,今年7月從巴爾幹的非法入境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7%
    ,地中海再現險象環生的海上偷渡,重演當年敘利亞內戰的人道主義危機。而為避免難民入境,西邊的巴基斯坦基本上已關閉所有與阿富汗的通道,2640公里的邊境線,已完成90%的圍欄阻隔,並派兵24小時巡邏警戒。

    俄羅斯第一頻道主播:距離阿富汗邊境不遠的塔吉克斯坦,開始了大規模軍事演習,在美國倉促撤離後,那裡的局勢急劇升級

    而在阿富汗北部的塔吉克 烏茲別克與土庫曼,則用更激進的方式 隔絕阿富汗內戰帶來的安全隱憂,自7月起就與俄羅斯在邊境線上舉行大規模的反恐軍演,演習假想有2500名武裝份子,自阿富汗非法入境,由俄羅斯Su-25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先進行空中壓制,再由裝甲兵地面掃蕩。基於同為「集安條約組織」成員,俄羅斯對這些中亞國家有集體安全上的義務,而軍演針對當前的阿富汗局勢,背後更有俄羅斯與塔利班間,充滿仇恨與不信任的歷史糾葛。

    聲音來源:CNN紀錄片《Cold War》:喀布爾 阿富汗 1978年4月 一場軍事政變使得左翼掌權

    1978年,激進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在蘇聯支持下成功政變,在阿富汗推動無神論的共產主義,除了「鬥地主」式的土地改革,更讓婦女摘下面紗,與男性平起平坐接受教育。但在保守的農村,這樣的改革被認為,威脅伊斯蘭的基本教義。

    阿富汗伊斯蘭毛拉(教士) Sahar Gul:共產黨想要變革神的律法,他們想要毀掉伊斯蘭傳統

    於是 許多穆斯林開始加入「聖戰」 反抗無神論的共產主義,阿富汗陷入動盪,這讓蘇聯在1979年揮軍南下,此時與蘇聯處於冷戰對抗的美國認為有可趁之機。

    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布里辛斯基:是的 首先解決伊朗,然後是阿富汗和宗教分子

    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裡辛斯基向總統卡特報告,蘇聯若趁阿富汗危機向南滲透,將進而掌控波斯灣油田,他建議支持阿富汗的「聖戰」 並透過巴基斯坦 援助軍火,布裡辛斯基更親自到前線,對「聖戰士」喊話助威。

    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布里辛斯基:那頭的土地都會是你們的,有一天你們都要回去,因為你們會戰勝,奪回自己的家園,拿回清真寺,因為你們的訴求正確,真主在你們這邊

    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布里辛斯基:我們開始透過各種途徑給聖戰士提供武器,比如 一些蘇聯製武器是從埃及和中國來的,甚至從捷克斯洛伐克共產政府弄來蘇製武器,當然他們都得到我們物質的獎勵,同時,我們從阿富汗的蘇聯軍隊買武器給聖戰士,因為那支軍隊太腐敗了

    除了武器和資金,美國CIA也秘密訓練聖戰士的武裝行動,其中包括賓拉登的基地組織及創建塔利班的毛拉 穆罕默德歐瑪,這讓蘇聯陷入阿富汗戰事泥沼,有1.5萬人喪命異鄉,最終在1988年黯然退兵。
    而塔利班給蘇聯及後來的俄羅斯所帶來的夢魘並沒有就此結束,境內恐怖襲擊不斷,俄羅斯因此在前蘇聯三個中亞加盟共和國租用軍事基地並部署重兵,緊盯著阿富汗局勢的變化。

    俄羅斯國防部長 紹伊古:我們看到ISIS(伊斯蘭國)積極地從不同的地區往那裡(阿富汗)移動,包括從敘利亞和利比亞

    俄羅斯防長紹伊古稍早透露莫斯科方面的情報,並前往塔吉克商討軍力部署,這次從俄羅斯中央軍區派出參加軍演的各類軍事裝備,將暫時擺在塔吉克與阿富汗邊境旁的201軍事基地,雖然沒有跡象顯示俄羅斯會重蹈覆轍,再次揮軍南下,對當前的阿富汗進行軍事幹預,而塔利班也已向莫斯科輸誠,表明會切斷與恐怖組織的關係,但歷史因素讓莫斯科對塔利班,充滿著不信任。

    https://youtu.be/MYAMll2ggA8

  • 烏弄加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9 07:47:04
    有 710 人按讚

    บ๊าย บาย Iberry Graden

    開業十多年,清邁冰淇淋店家「Iberry Garden」業主,也就是泰國知名單人脫口秀表演者 Note Udom(โน้ต อุดม),在昨晚發佈了「Iberry Garden」永久停業的聲明。不能說覺得意外,但還是殘念了一下。

    長長的告別文,提到他 2545(2002)年初到清邁就愛上這座城市,文化、大自然、氣氛、藝術以及清邁女生 สาวเชียงใหม่ *都令他著迷。審慎思考是否要在此落腳,又再次北上,並住在清邁大學後門往烏孟寺路上的一座長租公寓裡,當時清邁還不流行咖啡館,他本人也不喝咖啡,但喜歡吃冰淇淋,經常到清邁大學正門對街的「ร้านสวนนม」,點一盤用店家老闆親手製作的陶盤所裝盛的牛奶冰淇淋,享受大學生聚會往來的氣息。

    他問了當地人,大家都去哪裡吃冰淇淋,多數都回答「喔,尼曼明路 5 巷那家按鈴冰淇淋!」那是看來如平常住宅,門口掛了一個牌子「吃冰請按鈴」,按了門鈴才有人來招呼。他們椰子冰淇淋確實好味。

    發現在地沒有人賣水果冰淇淋後,他決定在當地開一家冰淇淋店,然後去和自己最愛去的曼谷「iberry」交涉,希望可以有加盟合作在清邁開分店,但與當時店主 คุณปลา 並無私交,對方以家族事業為由,婉拒提案。

    那先找地點吧。這段故事很有趣,印證了之前聽過的傳說。

    文中他說,當時和朋友找到一處在尼曼明路 17 巷內的小店,店門口掛著「頂讓」。店家主要是賣酒和下酒菜,但裝潢像是收贈或家裡有什麼家具就拿來用,周邊擺滿神龕、線香以及視為有神祇而綁定的三色布條。氣氛有點詭異。

    和老闆攀談,對方說,有時候在店裡過夜看店,經常夢到一位老先生跟他說,不喜歡他在這裡賣酒,Note Udom 問,所以決定關店不賣?對方回答,沒,不相信這些。可是,某天,當老闆正將啤酒端上桌給客人,客人抬頭看他後,不說一句話便丟下錢離開。幾天後在路上遇見,老闆問對方當天發生什麼事?那位客人說:「我抬頭看見你後方的大樹上,坐著一位穿著紗擺 สไบ 的女人,雙腳懸空、晃著......」

    好了,不得不頂讓。

    隔日上午再次去場勘,白天的樣子比晚上更糟,而且周邊鄰居勸他別租,因為那條巷子也稱為小偷巷,沒有路燈,是尼曼明路小偷光顧最頻繁的巷弄。阻力越大越想要租,而且他實在太喜歡店家後方的大雨樹,總之,他頂下這家店。再來就是要「處理」這些神龕。

    但誰敢移動這些有靈有魂的物品啊,到處找師父找在地熟悉相關儀式的人,沒有人願意接。最終去問了佛寺裡的僧侶,對方說,明明白白告訴祂們需要移走的原因,畢竟祂們以前也曾經是人。於是,Note Udom 便在傍晚六點多,一一和這些神龕說話,告訴祂們實在不合適在冰淇淋店、移走後會為祂們布施迴向等等,邊說全身汗毛全豎,也不知道是祂們回應還是自己害怕,說完,要職員協助搬移,但怕被附身、怕晚上被斷頸,沒人敢動,他自己也不敢動。

    那誰可以沒有忌諱的處理呢?穆斯林教徒。他認為他們不同信仰,不會有這些忌諱。於是聯絡了穆斯林搬工,對方一來,像搬家公司一樣清的乾乾淨淨,並要他不用擔心,他們會好好燒掉處理。幾千塊工錢,值得。

    爾後,在裝潢的同時,他也和曼谷「iberry」的老闆建立了交情,對方北上看了店的樣子,決定把自家冰淇淋以加盟連鎖方式讓 Note Udom 在清邁開店。

    至於店家招牌,那隻巨大的人臉狗,是 Note Udom 演出時的舞台裝飾,由於尺寸太大無法直接運送,為了搬上清邁,還得分割成幾部分運來組裝。

    這麼大的標的物,很佔空間,但想到可以讓顧客拍照留念也就罷了。擺向要面朝外還是朝內也是一番考慮,最終決定面朝內,顧客可以拍照又不會阻礙交通。開店後,一位經常光顧的外國鄰居告訴他,實在喜歡這家店,唯獨那隻招牌狗,每天在自家二樓打開窗就看見牠,實在不太喜歡。Note Udom 正躊躇該怎麼辦,對方告知自己想搬往普吉島,若有意願可以買下他的房子。在還沒有足夠的倉儲空間的狀況下,Note 欣然接受。

    從開始只有幾位服務人員到最後 20 多位,從只有冰淇淋單項增加到有炸物有輕食,甚至有紀念品店。生意利潤可以養店可以照顧員工,可以有個讓大家都覺得開心的地方,但遇上肺炎疫情,店內八成是外國旅客,其餘才是本地人或國內旅客,加上因為疫情必須按政令開開關關,即便生意慘澹但沒有止付薪資給員工,可是如今實在撐不下去。

    文末,他不失幽默的說,無論你曾經來店光顧、吃冰、買紀念品或只來拍照坐著歇腳、借廁所都好,我們都歡迎,至此道別,希望都能帶著與我們的美好回憶,也謝謝大家曾帶給我們的歡樂。

    * 補充:
    推薦 โน้ต อุดม 講清邁故事的段子 เดี่ยวไมโครโฟน ครั้งที่ 9.5 (เชียงใหม่ Story)
    https://youtu.be/ExQ080KGkUc

    * 圖片拍攝於 2013.02,還是喜歡黃色版本。

  • 烏弄加盟 在 郭莉芳 X 理財講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2-18 21:59:00
    有 29 人按讚


    向來,對於提出批評,提醒自己得如履薄冰,
    因為,正是知道自己懂得太少,而事實不見得一如所見這麼單純,一個事件或是一個人之所變成這樣,背後環環相扣、錯綜複雜的因素絕不是我這單純的腦袋所能看通透、搞明白。
    這時候沉默觀察比出一張嘴批評更顯得體適切,
    而這態度絕不是故裝高尚的敦厚,而是「知道自己的不知道」的自知之明,
    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一張嘴批判的人,
    在開口之前,先想想說出來的話能不能改善現況、或是讓對方或世界變得更美好,如果答案是正面肯定的,再開口;反之,閉嘴才不易犯錯!
    戒之、慎之。

    [ 在台灣搞社會企業,真難 ]
    .
    這幾天在社會企業圈子裡有些紛擾,原因是某作家狠批了在業界知名的<大誌>,主要批評的理由有三:
    .
    「表面批發實際淪為僱傭,從中節省成本」
    「究竟是街友需要<大誌>,還是<大誌>需要街友?」
    「若僱用街友是幫助和恩惠,富士康也應該是社會企業」
    .
    詳細內容我就不引述了,因為如果純粹站在觀察與批判思考角度下,我相信任何一個文筆好一點的文青都能寫出類似的批判。只是說,批評者既然這麼振振有詞覺得自己比<大誌>更有智力和道德上的制高點,那我們是否也應該來檢視一下,批評者的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
    .
    舉例來說,作者覺得<大誌>不該用批發方式跟街友合作,而應該用僱傭關係才是正途。
    .
    首先,嘿,你知道經濟學裡面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嗎?你管人家用什麼方式跟街友合作?重點是街友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合作方式,願意就合作,不願意就去找別的事做就好,<大誌>又沒拿槍逼他們非配合不可。
    .
    對於有條件還能選擇其他機會的街友來說,<大誌>的條件不會困擾他們;對於已經沒有其他選擇的街友來說,<大誌>就是最好的選擇不是?
    .
    因此我不懂,用什麼合作關係重要嗎?加盟早餐店不可以,一定要是總部100%投資的子公司?偶而兼差送個報紙不可以,一定要全職去送報紙才可以?看到路旁婆婆想過馬路,一定要背起她而不能只是牽她過馬路,甚至還要送到目的地,確認她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暖、今天有沒有便秘,才算是夠體貼夠有愛心?原作也未免管太寬。
    .
    其次,文章還提到:「過往許多研究均指出,對街友來說,一份穩定的收入是改善生活的重要起點」
    .
    第一,我想請教有哪些研究指出對「街友」而言,「穩定收入」與「改善生活」存在正向因果關係?這是作者自己想像的,還是真的有研究論文支持?
    .
    第二,既然要談研究,我也直接引述哈佛教授(編註:現已轉職到芝加哥大學)的 Sendhil Mullainathan 曾在他的著作 <稀缺>一書中提到研究貧窮的結論:
    .
    『窮人和過於忙碌的人有一個共同思維特質,即注意力被稀缺資源過分占據,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也就是說,窮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為長期貧窮,失去了擺脫貧窮的智力和判斷力,這種狀況不變,再努力也是白費;而如果僅是簡單地分錢給窮人,窮人的「稀缺頭腦模式」也會導致無法利用好這些資源或福利讓自己脫貧』
    .
    換言之,從 Sendhil Mullainathan 教授結論來看,給予固定收入的僱傭關係,跟這些街友是否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或生活,幾乎毫無關係。因為就算是直接送錢給窮困的街友,他們依然無法擺脫當下的生活困境,更不用說僱傭關係能改變這件事。
    .
    就撇開街友這麼極端的案例,且看一般正常僱傭關係下的上班族,他們領了固定薪資,請問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命運真的有改善嗎?長期低薪的情況下,碰到帶著風險的機會,有多少人真的願意放下稀缺思維,把好不容易存到的一點小錢投資在可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上?就個人觀察來看,絕大多數上班族根本做不到。
    .
    因此,能否改變自己的生活?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重點根本不在於是否是固定收入,而在於「稀缺性思維」有沒有被打破。
    .
    我不相信所有街友都是毫無工作經驗的,他們當中一定有做過其他臨時工、兼職,甚至可能曾經是正常的上班族。既然會成為街友,必然有其個人的內在與外在因素。
    .
    換句話說,誰說僱傭關係下的固定收入能改變他們的生活?他們當中不就是有些人是從正常的僱傭關係下最後成為街友?如果固定薪資的僱傭關係是關鍵,那作者該如何解釋為何他們當中有些人成了街友?
    .
    如果<大誌>真的給街友固定薪資,他們就能擺脫窮人思維改變自己的命運?還是會像一般上班族一樣抱怨薪水不夠高?抱怨公司福利不好?繼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無法跳脫?答案恐怕還有得研究。結果原作者就能立刻下結論說僱傭關係比較好,未免也太神了。
    .
    要抬槓,大家都能抬槓。作者認為固定薪資的僱傭關係是解藥,但從 Sendhil Mullainathan 教授結論來看,我倒是認為<大誌>讓街友承擔一點風險去自食其力的方式,說不定才是訓練他們擺脫稀缺思維的方式之一,才是有可能讓他們在擁有充分尊嚴情況下意識稀缺性問題,從而改變自己生活的機會點。
    .
    空口批評誰不會?寫寫文章誰不會?但重點是,作者拿出什麼實際方案去改變街友的稀缺性思維?用一篇看似充滿知識內涵,實則打高空、過度理想性且廉價的批評,就想抹煞實際拿出行動的人,這未免太過便宜。
    .
    另外,我還有看到某網站總編寫的,説國外的<大誌>又做了哪些事來幫助街友,但台灣的<大誌>似乎只是做了商業上的事,沒有真的改變街友的生活。文中提到:「反觀臺灣,8 年過去了,剛開始我們可以說不要苛責艱辛的創業者,但時移日轉推移至今,打開臺灣大誌網站,你依舊不會對街友有任何更多的認識」
    .
    基本上,雖然文章有說不是非得要像國外的做法才正確,不過通篇拿國外的案例不就是要比較台灣的<大誌>做的很沒長進?
    .
    我不認識<大誌>的誰,我對他們的認識只有在路邊看到有人賣<大誌>,僅止於此,然而我對創業有更深的認識,我只想問:如果我就只打算維持某一種規模的公司樣態,請問我招誰惹誰了?或者說,如果我就是經營得不好,「只能」勉強維持這樣的狀態,請問又招誰惹誰了?
    .
    如果街友的問題程度是100分,評估了我自己的能力、資源後,我希望自己只做60分,請問這樣的社會企業有什麼錯呢?該總編文章下的潛台詞就是,已經經營八年的台灣<大誌>理應成長到足以能做更多事去改變街友,或者讓更多人去理解、認識街友的處境,但他們沒做到,所以值得在八年後拿出來解剖檢視,值得在八年後苛責他們。
    .
    但問題是,創過業的人都知道,一般創業超過三年的存活率可能不到5%,而一個以街友為主題的社會企業能生存八年,竟然會下意識認為他們已經夠成熟也夠大到能改變街友的命運?怎麼沒有想過他們可能表面上看起來穩定發展,卻依然在求生存的邊緣?依然在苦苦掙扎著每天的現金流?怎麼還巴望他們能像國外一樣成立基金會?動用更大資源去幫助街友?
    .
    再次強調,我不認識他們任何一人,我也不知道他們的經營狀況好不好,我只知道,創業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當然的,你要用什麼樣的標準或眼光去檢視社會企業是你的自由,然而那些創業人實際上過的是什麼日子,絕對不是動動嘴巴、寫寫文章的任何人能體會的。
    .
    這麼說不是要講創業多高尚或多偉大,相反的,創業就是經常在地上吃土,過著外人想像不到的痛苦生活,因此當外人用「理所當然」的角度批判時,在認知基礎完全不同情況下,真的很難溝通到讓外人明白真實的難處是什麼。
    .
    若說站在旁邊看人創業的想像難度有70分,那麼實際創業的真實難度至少會是700分,甚至倒霉的時候可能上看7萬分。我不知道原作者或網站總編自己創過業沒有,真希望有這麼豐富且高尚生命情懷的各位出來創個社會企業,用你們的方法解決一下街友問題給大家看看。
    .
    多說就真的只是抬槓了,寫這麼長只是想抒發一下,近年來看到太多「鍵盤創業家」、「嘴砲創業家」。好像別人失敗或沒做好,就一定是智力低下或道德低下造成的問題,更好似你比他們聰明能很早預見他們的成敗。
    .
    動動嘴巴最簡單,太多事情你沒去做,就是不知道原來還存在很多你沒想過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簡單到明明白白存在那裏,但你卻在事前就是無法發現,而最終招致你失敗的就是那些簡單卻明白的小事。
    .
    並不是一定要創過業才能批評創業,而是你是否有真的有親自投入資源、承擔風險,體驗過問題的難度與深度?你的批評到底有沒有跟人家在同一個認知水平?這些事非常重要。就像很多人酸嚴凱泰拿這麼多補助卻連一台電動車都生不出來,說得好像如果是你拿到錢你就能生出特斯拉一樣;覺得世足賽梅西怎麼踢這麼爛,好像你上場就能風馳電掣幹掉場上那些大明星一樣,都是自慰式的幻想罷了。
    .
    這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在觀望他人作為,找機會見縫插針,最好他人能如自己預料一樣失敗或犯錯,他們就會自我感覺良好地認為自己高瞻遠矚,陶醉在自以為是贏家的迷幻感;卻只有極少數人願意捲起袖子,弄髒雙手,甚至冒著被批判的名聲,將社會問題作為己任,扛起沈重負荷的十字架往前走。
    .
    商業固然有成敗,但成功不會保持常態,失敗也不會是永遠。如果有一天台灣的<大誌>真的做不下去了收起來,其實也只是證明某種經營方式可能行不通,換個方式持續耕耘相同的議題即可。說別人收割名聲,說別人利用街友,怎麼看都像是為批判而批判的思考。
    .
    要想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最好的方式就是實踐,請快點投入自己的個人資源,承擔風險,創一個屬於街友的烏托邦,我想社會絕對樂見這種存在,不要只是嘴上說說,畢竟我們的社會不缺只是能寫犀利批判的文青,卻很缺實際做事的執行者。
    .
    在台灣搞社會企業真難,要想辦法在困境中賺錢,要背負連政府都未必能解決的問題,還要符合批評者口中的合理作法,你能不對他們致上敬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