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烏山縱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烏山縱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烏山縱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烏山縱走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淡蘭百年山徑|淡蘭中路全程縱走 DAY ❸ ] 第三天前半段堪稱淡蘭中路的精華,灣潭、烏山越嶺和坪溪三條路線的路況好、風景好,是最能愜意享受健行樂趣的路段,但最令人期待的事情,是接近終點時可以看見太平洋和龜山島的那一刻。所以事前做功課時,我刻意避免從網路上看到那一幅風景,就怕削弱了從山走到海...

  • 烏山縱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18 20:00:26
    有 1,261 人按讚

    [ #淡蘭百年山徑|淡蘭中路全程縱走 DAY ❸ ]

    第三天前半段堪稱淡蘭中路的精華,灣潭、烏山越嶺和坪溪三條路線的路況好、風景好,是最能愜意享受健行樂趣的路段,但最令人期待的事情,是接近終點時可以看見太平洋和龜山島的那一刻。所以事前做功課時,我刻意避免從網路上看到那一幅風景,就怕削弱了從山走到海,仿效先人翻山越嶺直到看見海的感動。

    這樣的經驗和西班牙朝聖之路有點類似,如果不把大海當作終點,恐怕很難讓雙腳停下,或是讓意識接受這項任務業已完成的解脫。但我不會將淡蘭形容為「台版朝聖之路」,因為淡蘭就是淡蘭,歷史背景和文化基礎與聖雅各之路完全不同,很難相提並論。

    畢竟每條步道都有自己的氣味、風俗和可以彰顯的價值,它就像個有機體,會吸收養分並成長茁壯,而所謂養分就是一個一個疊上去的步伐,以及一滴一滴落在土地裡的汗水,只要持續有人上路、維護,這條步道就會長成眾人期待的模樣。

    但如果沒有人走呢?其實也什麼大不了,反正就是再次消失於荒煙蔓草,讓大自然收回後漸漸凋零,就和人類的生老病死一樣,是再自然不過的循環了。但我總覺得這些老路和夾縫中生存的綠葉很像,只要澆一點水、提供一些照料,很快地,它又會重新回到這個世界,為有需求的人繼續堅守崗位。

    「路」就是這麼一回事,無論冠上什麼名號,步道、古道、綠道,它所乘載的記憶總是貫穿古今,讓人萌發懷古思幽之情,也能啟發心智去探索未知。

    ///

    走過親水的灣潭、烏山越嶺古道,我們在烏山62號小歇,老闆有賣冷飲和泡麵,所以我們當然又花「一點時間」窩下來了。而這一個多小時的時光,可能是我們一行六人都感到最舒適,也最難以忘懷的片刻。

    那天依然很熱,藍天白雲,豔陽高照,但躲在屋簷下吹風竟然還有些涼意,我們人手一碗熱燙燙的泡麵,一口一口送進嘴裡,最後將殘存的熱湯殘渣一飲而盡,再用清涼的汽水或啤酒作結。簡單,卻很幸福。不曉得古人行腳淡蘭時是不是也會在這附近歇腳?他們都吃什麼糧食呢?走到外澳是要買辦什麼貨物呢?

    最後在坪溪古道的觀海平台,毫無預警地看見龜山島時,我以為我不會有太大反應,畢竟三天很短,50公里也不算長,但我依然默默感到激動,依然有過去長程徒步時身體獲得更新的爽快淋漓。

    之前看《走路的科學》這本書,作者謝恩・歐馬洛認為走路跟做夢很像,會失去時間感並沉入一場白日夢,因此能激發創意,讓大腦掙脫枷鎖,所以多數問題只要外出散個步就能迎刃而解。

    這個論點我百分之百支持,因為這正是許多哲學家熱愛走路、持續走路的原因。謝恩還寫了一段話描述走路帶來的昇華:「你選擇自己的方向,以自己的步調,用自己的方式。而一個唾手可得的世界等著你來體驗。」簡單來說,走路釋放心靈的自由,而自由是最珍貴的寶物,讓人可以短暫跳脫世俗的糾纏,而打開寶箱的鑰匙,就是雙腳。

    上路吧,不要再拖了 🙂


    #D3路線

    第三天以緩坡和下坡居多,爬升很少,但並沒有比前兩天輕鬆,因為最後一段石空古道得從坪溪陡下,而偏偏這邊又是路況相對較差的路段,讓人有一種怎麼快到終點了還被惡整的感覺⋯⋯

    不過所有辛苦都很值得,看見海的那一刻,心裡還是滿盈著感動。這種撥雲見日、柳暗花明的深刻體驗,是全程縱走淡蘭中路最大的收穫,請務必有機會時要安排一趟!

    ・灣潭古道 4.5K
    ・烏山越嶺古道 4.9K
    ・坪溪古道 1.5K
    ・石空古道 5.3K

    距離約16公里,行走時間約6.5小時(不含休息)
    總爬升685m,總下降1,009m

    ——

    淡蘭道 Tamsui-Kavalan Trails
    #淡蘭古道 #淡蘭中路 #國家綠道 #長距離步道

  • 烏山縱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16 20:00:12
    有 2,322 人按讚

    [ #淡蘭百年山徑|淡蘭中路全程縱走 DAY ❶ ]

    所謂「長距離步道」(long-distance trail)或「綠道」(Greenway)在國際上的定義是:距離至少50公里以上,穿越鄉間地區並串聯既有山徑或公路,沿途規劃指標系統,並可滿足旅宿野營補給的需求,而且透過官方民間的定期維護,讓行者能從起點至終點一次走完(thru-hike 全程縱走)。

    因此路線不一定要登高或登頂,反而著重在距離的延伸、與人的互動,以及對沿途歷史、人文與自然環境的認識。因此這樣的健行往往帶有「走讀」和「行腳」的意味和趣味。

    目前在台灣比較符合這個定義的步道系統,當屬公私部門合力的「國家綠道計畫」,而且經過幾年來的推廣,長距離步道健行的風氣已漸漸普及,我們發覺有越來越多人愛上這種結合健行和旅行,而且親山又親土的休閒方式。

    目前我們已經走過「樟之細路」和「山海圳」,再加上春節年後走的「淡蘭百年山徑」(淡蘭中路),總算將現有三條示範級的國家綠道都納入足下。

    這三條路線各有特色,而且沿途都有我們非常難忘的回憶,但平心而論,淡蘭中路的山徑比例最高,要踢的公路、產業道路非常少,在都市化開發最高的雙北地區,能有一條這麼「綠」的路線實在太可貴了!走完之後,打從心底覺得淡蘭中路是名副其實的寶地,要珍惜,更要常常去走動,活化這塊土地。

    但難度呢?如果大多數山徑都是串連既有的郊山步道,走起來應該不難吧?我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所以大家背了帳篷、睡袋、炊具,還有一大堆糧食零食,想要在步道上好好享受,沒想到⋯⋯重裝一次走完仍有一定難度,小看縱走淡蘭中路的下場就是我們全都累癱了。

    好笑的是,可能觀念上無法接受在台北郊山會被操爆,所以剛開始大家不敢喊累,直到第二天晚上真的受不了,夥伴們陸續表示「誒 真的很累耶」「吼 我的腳好痠」⋯⋯其中一位更默默表示:「我已經有好久好久沒有爬山走到腳痠了⋯⋯」

    #3D2N行程規劃

    D1:暖東峽谷 > 十分老街(午餐)> 大坑山(宿)
    D2:柑腳 > 泰平 > 張家莊營地(宿)
    D3:張家莊 > 烏山 > 坪溪 > 外澳車站

    路線總長約49公里,累積爬升2,531公尺,累積下降2,681公尺,上下坡比例幾乎一樣,所以順走倒走皆可,但我建議終點設在外澳,這樣才能在接近終點時看海,心情會很不一樣喔!

    #D1路線

    起點在暖暖火車站,接下來要走4.2公里的台2丙公路銜接至暖東峽谷步道口。但因為這段路都是車道,所以選擇搭車跳過(有公車和計程車兩種選擇),大概可以省一個多小時路程。

    從暖東峽谷正式進入淡蘭中路,接下來幾乎有九成路段都是山徑,路況很好,幾乎都有石階和木階的鋪面,但反而因為階梯太多而有點吃不消,尤其是「千階嶺」(番子坑步道)那段,堪稱第一天的大魔王⋯⋯

    但和另外兩條國家綠道相比,淡蘭中路的產業道路、柏油路的比例已經非常少了,幾乎只佔一成,因此徒步者們可以安心走在步道上,享受不被車流打擾的安靜(但即使走在馬路上,車流也相當稀少)

    ・暖東峽谷步道 2.2K
    ・暖東舊道 1K
    ・五分山步道 1.4K
    ・運煤道 1.6K
    ・番子坑步道 2.2K
    ・平湖西步道 1.1K
    ・平湖東步道 0.8K
    ・大坑山稜線步道 1.6

    距離約12公里,行走時間約6.5小時(不含休息)
    總爬升1,028m,總下降716m

    ——

    淡蘭道 Tamsui-Kavalan Trails
    #淡蘭古道 #淡蘭中路 #國家綠道 #長距離步道

  • 烏山縱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8 22:46:26
    有 137 人按讚

    流動日常20210228:龍麟山步道
    水彩 16x22cm ,1.5hr

    托二二八連假的福,過年後緊接著又是連續三天的假期。
    很久沒爬山了,Afra要我找適合踏青的地點。由於上次開了三個多小時的車去阿里山的痛苦還記憶猶新,為避免舟車勞頓,我刻意找了離家不會太遠的龍麟山步道,只要四十多分鐘的車程。

    遠在台南邊陲山區的龍麟山步道,位於台南南化與高雄門內的交界,有不少登山客到訪。步道被茂密的樹林包圍,路修的很平整,真正有點挑戰性的路段直到登上稜線後才會展開。這個步道有相當大的部份在稜線上,其中某段是起起伏伏的岩石地形,植被較少,且非常難走,必須手腳並用的爬上爬下,拉著繩索小心翼翼的前進,和以前登鳶嘴山的經驗有些類似。

    辛苦的回報是開闊的風景,站在稜線上,眺望遠方,晴朗的藍天讓月世界連綿起伏的灰色山巒盡收眼底,它們像模型般小巧可愛。溫暖的陽光打在身上,感受著流汗的濕度與呼呼的喘氣聲。平日住在城市裡,忙碌地過著生活,都快忘了什麽才是真正的放鬆。

    離開稜線的岩石地帶後,路平坦不少,我們又回到了樹林裡。一直走到一個岔路,往左轉會回到停車場,繼續走則會銜接「烏山大縱走」,一路沿著稜線走十幾公里直達南化水庫,來回還需至少六個多小時。我和Afra走了一小段烏山大縱走的路線,為下一次的旅途稍作探路,再循原路返回停車場。

    回家時,一邊開車一邊放著音樂,非常愜意,而Afra已經累得睡著了。

    #藝術蝦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