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為什麼google無法切換帳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為什麼google無法切換帳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為什麼google無法切換帳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為什麼google無法切換帳號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4萬的網紅未來Famil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能用 Zoom 怎麼辦?#市面視訊會議軟體功能測試一覽表】 Zoom 被禁用之後,該用什麼軟體? Bts無界塾的語文老師 林嘉怡,用兩天自己下班後的私人時間,和無界塾其他夥伴老師一起測試,不眠不休的做出這份完整的調查跟報告,為的就是想趕快提供給所有老師參考,這樣的努力和付出真很感人~非常謝謝...

為什麼google無法切換帳號 在 Carrie Su 芸貝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4:13:23

暑假即將到來希望能給大家更好的學習品質💪🏻 設備也一直持續更新✔️ 線上課程一定與實體不一樣,但是若是不踏出那一步⋯ 一切仍然不會有所改變!❌ 線上課程的教學速度會比平常慢很多 所以也不用擔心學不起來 (平常覺得我是火箭🚀速的朋友有福啦!) 使用軟體:Google Meet 重點~🌟 1.我會...

為什麼google無法切換帳號 在 Carrie Su 芸貝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4:13:23

暑假即將來臨希望能給大家更好的學習品質💪🏻 設備也一直持續更新✔️ 線上課程一定與實體不一样,但是若是不踏出那一步⋯ 一切仍然不會有所改變!❌ 線上課程的教學速度會比平常慢很多 所以也不用擔心學不起來 (平常覺得我是火箭🚀速的朋友有福啦!) 使用軟體:Google Meet 重點~🌟 1.我會...

為什麼google無法切換帳號 在 Carrie Su 芸貝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14:13:23

暑假即將來臨希望能給大家更好的學習品質💪🏻 設備也一直持續更新✔️ 線上課程一定與實體不一樣,但是若是不踏出那一步⋯ 一切仍然不會有所改變!❌ 線上課程的教學速度會比平常慢很多 所以也不用擔心學不起來 (平常覺得我是火箭🚀速的朋友有福啦!) 使用軟體:Google Meet 重點~🌟 1.我會...

  • 為什麼google無法切換帳號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09 13:50:21
    有 106 人按讚


    【不能用 Zoom 怎麼辦?#市面視訊會議軟體功能測試一覽表】
    Zoom 被禁用之後,該用什麼軟體? Bts無界塾的語文老師 林嘉怡,用兩天自己下班後的私人時間,和無界塾其他夥伴老師一起測試,不眠不休的做出這份完整的調查跟報告,為的就是想趕快提供給所有老師參考,這樣的努力和付出真很感人~非常謝謝林老師及夥伴!
     
    另外,也很謝謝每位疫情期間,每天面對各種挑戰的老師們!謝謝您們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們努力!未來親子小編們也會努力每天做出好文章,和各位一起並肩作戰!
     
    🌟🌟測試一覽表如下>>

    ✅1.誰適合Teams?
    ✅2.誰適合google hangout Meet?
    ✅3.誰適合唐鳳推推的Jitsi Meet?
    ✅4.誰適合cisco WebEX?
    ✅5.誰適合newrow?
    ✅6.誰適合cyberlink U?
    ✅7.誰適合blue jeans?
    ✅8.誰適合adobe connect?

    🔥🔥內容持續更新中>> https://www.notion.so/4c26056f19b04934b679b4f1b3d554dc…

    💖延伸閱讀
    防疫在家,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重要...如何培養?專家「HEART」5方法讓家長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https://pse.is/R6EWG

    【不能用 Zoom 怎麼辦?市面視訊會議軟體功能測試一覽表】

    Zoom 被禁用之後,該怎麼辦,該選用什麼軟體? 我們 Bts無界塾 的語文老師 林嘉怡 老師真的太猛,這兩天晚上下班,找無界塾其他夥伴老師一起測試,兩個晚上做出了這份完整的調查跟報告。

    昨天我看到了這份調查,我很震撼。這是目前我看到最完整、而功能測試最細的調查表。無界塾的夥伴們在軟體被禁之後,第一時間就在找問題的解方,讓我很佩服這些老師們的行動力。

    嘉怡老師的完整測試,對於在後 Zoom 時期不知道要選哪個新軟體很困擾的朋友們,歡迎取用參考!

    註:這份報告會不時更新,請隨時關注林老師這份報告最下方的 notion 連結

    (歡迎分享)

    -\-\-\-\-\-\-\-\-\-\-\-\-\-\-

    From 林嘉怡老師:

    [軟體之於教學需求測試]
    很多人在談軟體的時候都把會議跟課程混在一起,一般的訊號清晰、共享、錄影,已經是標配,本篇會以課程為導向出發,說明這幾天測試軟體的結果,這是單就軟體本身,不考慮同時使用其他平台或外接設備的分析。

    最後也會稍微說明為什麼教學跟會議需求不同,不過因為功能分析很冗,不一定是大家馬上需要的,所以我把這部分往後放,不想看的可以只看測試結論或看連結表格。

    **聲明1:我很想被業配,但是我沒有**
    **聲明2:無界塾其他人想不想,我不知道,但是無界塾也沒有**
    **聲明3:重點不在換軟體,而在找到一個軟體後調整教學模式**
    **聲明4:本篇預設你本來就學過至少一種,沒有的話沒辦法看**
    **聲明5:神農般嚐百軟體的我的電腦,才是資安最大洞的那個**

    ——————————————————————————

    給已經開始努力卻順便被酸「換個軟體有多難」的老師們:
    換個軟體一點都不難,還好還沒有很多學校因疫情停課,我們一起測試找到接下來要用的,步驟跟之前一樣,確定軟體——建立上課模式與風格,原先學習的教學資源、線上互動方式、評量不會消失。

    面授與線上本來就是互相補齊,無法竟全,真的累了也沒關係,請考慮實體補課或非同步課程!

    也別忘了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這次事件,學生能不能自行分析他們需要什麼,還是等待被餵養,老師負起一切責任?別把責任丟給教育部,因為那就像學生把責任丟給你。

    給大部分看客:
    很在乎資安的你,應該也要有點媒體素養,多方查證再行分享,然後建立自己的獨立思考,同時保有對他人的同理,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你可以不同意一個人對資安的看法,但是同時尊重他的努力。

    ——————————————————————————

    **測試結論**

    便利性+我只是想講述搭配其他軟體:hangout、Jitsi、cyberlink U、adobe connect
    我不想下載任何東西:hangout、Jitsi、webex、new row
    我完全不想付錢:hangout、Jitsi、cyberlink U、adobe connect、teams
    我可以付錢有更多/好的功能:webEX、newrow、blue jeans

    我自己在綜合比較後是webEX試用>blue jeans>adobe connect>webEX付費,會比較符合上課的需求,因為我需要分組、可以看簡單英文、不介意付一點錢、不在意下載與否、有點在意頁面。

    不過還是提醒,所有外接平台如均一、kahoot、線上共編文件、Miro⋯⋯等,以及加開設備如實物投影機,此時都會成為你最好的夥伴,這些外接平台可以增加軟體本身的變化性;也可以思考A軟體+B軟體,比如你用大群組開會完,在line的固定分組聽學生討論。

    ——————————————————————————
    **測試碎念**

    1.誰適合Teams?
    希望不要開太多其他平台、不常需要分組功能、可以接受固定分組、需要一堂課分組下去把任務做完就下課,建議用teams,而且我覺得teams訊號不錯,又免費。

    分組討論克服:設定「分組數+1」個群組,這個+1指的是班級大群,也就是在班級大群裡上課之後,可以把學生散進分組裡,由小組長擔任主持人。但教師移動會比較辛苦,還有次數也不能太多次。

    靜音、共享等類設定,只能依靠教師平常跟學生的默契,主持人不具有強制靜音或調整共享設定的功能。

    Teams需要大家都註冊微軟帳號,或者利用會議連結,不需要使用者登入就可以參加會議,但「訪客」只能看到視訊及老師桌面分享,沒有文字聊天功能。

    2.誰適合google hangout Meet?

    hangout幾乎是測試中最陽春的一個,如果有學zoom或其他軟體,Meet不會難,因為他很簡單,有用過skype的經驗就可以用了,他多共享畫面這個功能,而且使用者只要有google帳號可以無痛進入。

    如果學生不太會申請、註冊,且與會者來源複雜,且只需要講述、共享畫面或是播放影片,Meet就可以做到,有連結就可以邀請外群、不用下載,是Teams沒有的優點。

    但其實測試的這幾個軟體很多都能外群邀請,不算是什麼很大的優點,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設定少,而缺點也是因為這樣而來,有老師反映使用hangout會有無法釘選螢幕或與會者(學生)亂釘選螢幕(可能是他同學的臉)的問題;測試時也有老師說畫面切換跟操作的速度明顯慢很多。

    3.誰適合唐鳳推推的Jitsi Meet?
    同2,不想下載任何東西,但是非常需要同步播影片的可以考慮jitsi Meet,我覺得他跟2沒有差多少,同樣是可以同時共享鋪開畫面,同樣不需要下載,功能上可以同步youtube影片算是一大優點,跟2比起來多了虛擬舉手功能。

    開源軟體這件事對我無感,畢竟我又不會自己架設,所以這件事情不是測試時主要考慮的重點;另外,每個人都是主持人,因此可以互相靜音對方(也可以自行打開)

    然後Jitsi Meet只要線上隨意打一串英文或數字就可以開會議室,所以千萬要記得加密碼,我測試的時候隨便打房號123,突然出現各國語言的人在跟我聊天,hen可怕。

    4.誰適合cisco WebEX?
    基本上,它的介面跟操作邏輯,跟zoom幾乎一模一樣,包含共享方式、共享後註記、私訊設定,就連我去後台也是一樣的排版,但後台功能少很多,致電客服又轉原廠克服後得知,很多zoom的基礎功能,比如分組討論,都是需要到webEX training的網站方案後才有提供。

    各位現在使用的帳號其實是在試用30天階段,一次買就是要買一年,沒有月費也沒有免費之說,原廠報價如下:

    webex meeting center :折扣前387鎂/年(1個帳號)
    webex meeting training center:折扣前6100鎂/年(1個帳號)
    webex:套裝組-兩個都能用,3180鎂/年(5個帳號)

    經銷商有分等級,原廠會希望經銷商線上(或線下)來做簡報,可以問問題,之後再決定要不要買,會再報價一次可能比原廠現在的報價便宜(但對學校或老師個人來講,還是超貴⋯⋯)

    它的優點是共享註記功能順非常多,操作上較直觀且更細緻,美賣,應該可以無痛轉移,或者沒有需求分組的人,現在就可以過去了,但記得只有30天,然後safari不支援共享畫面,建議下載軟體。

    再補充:有其他網友問到開放教育機構使用meeting center外加開分組功能免費,也有人說免費不止30天,but目前沒有辦法確認狀況,我目前寫的以客服說法為準。

    5.誰適合newrow?
    newrow介面直觀且健全,免費即可以分組討論、線上出題考試,我很喜歡他白板可以換頁、可以「廣播」,聊天可以分成Q&A或一般聊天,嵌入共編文件功能(可下載)、拍照直接編輯的功能。

    功能差異的部分,白板註記只能清除全部不能選擇只清除參會者,沒辦法共享註記,但可以添加不同類型的檔案,直接upload到軟體中(跟共享畫面不同概念)即可註記,然後可以靜音同學,他也不能自己打開,但他靜自己的話你要幫他打開不會跳提醒、也做不到(zoom會提醒)。

    主持人可以控制與會者的權限:共享畫面、註解、寫筆記。

    不過免費版只能5個成員,一個月32鎂可以增加到15個、51鎂增加到25個,難怪沒人用,在做測試的時候發現共享畫面不會卡頓,但分組或者是共享的瞬間會,大概比zoom慢一倍、跟hangout切換時的速度差不多。

    它最大的缺點除了貴,還有翻譯很爛,它分組的翻譯叫做「爆炸」、檔案叫做「檔」,反正都是簡體+中國翻譯流。

    6.誰適合cyberlink U?
    視訊和音訊延遲,跟hangout差不多,可以靜音學生,但學生也可以自己解除,不能鎖會議室,但大部分共享、特定視窗、白板那些功能它都有,選這個不如選hangout。

    初體驗很ㄎㄧㄤ很難打開,我下載後要打開卻很不靈敏,軟體跳動一下還是什麼都沒啟動;同事則是打開了之後,U說要寄驗證信,結果什麼都沒收到(為了怕被罵,加註也沒有在垃圾信件找到)。

    於是這個實測心得是我同事寫的,我到現在還沒測到。

    7.誰適合blue jeans?
    強調杜比音效的blue jeans可以選定或隨機分組、白板註記功能,用起來還不錯,介面跟hangout相似,但他有連很多其他軟體,又有跟Jitsi一樣同步影片不卡頓的優勢。

    缺點是它介面全英文,還有它的主持人功能非常弱,如果別人要共享或是註記,他就會蓋掉我的螢幕,目前還找不到可以設定禁止的地方;另外,我們有一次測試,進去分組之後不管主持人還是參會者都沒有顯示靜音,但實際上都聽不到彼此的聲音,還有分組學生是可以自己出來主會場的。

    前面7天註冊免費使用所有功能,後面每個月9.99鎂,容納25個人,或14鎂75人/月,比zoom便宜一點,不過比較適用於成熟且班級有默契的個體,不然他要共享就是要共享,大家搶螢幕就飽了。

    8.誰適合adobe connect?
    主持人用酷課雲帳號可免費,是個我不知道怎麼說明比較好的軟體,他的介面很像古老時代的yahoo奇摩聊天室,但是該有的功能都有,重點是免費、可分組、可共享、可錄影,不過所有功能大概都只做半套,你可以看到他所有選項都被勾起來,但都有點不盡人意,以下細說。

    還是先稱讚,adobe connect在很多部分做得很細緻,比如除了虛擬舉手之外還有同意、不同意、其他表情,可以選擇;另一方面是註記時的顏色、大小控制選項也很認真,連聊天的文字都可以選顏色。

    哭笑不得的是這其實不是一個視訊軟體的重點,流暢度部分還可以,大概跟hangout差不多,但視訊很糊、一格一格,然後大家在共編共享的時候,9個人的頭像大小大概跟其他視訊軟體的一個頭像差不多;共享會出現只能共享整個螢幕,要選特定應用程式或文件,跑出要你開電腦設定,你開了他又不能共享的窘況。

    總之我覺得在使用上雖然沒有很便利、按鍵也不夠直覺,但如果是學校老師,用酷課雲上手之後,應該可以做許多教學變化,加上它免費,不過就是要適應它自己獨特的介面。

    (夥伴補充:北市買的帳號同時可以有最多五十間一起使用,每間上限一百人;也可以付款買這軟體)

    ——————————————————————————

    **教學現場會需要且zoom有的功能**
    (括號內為測試標準及補充)

    1.共享畫面(有些可以選限定視窗,有些只能投桌面,只要可共享都算有1)
    2.一般互動討論(雙向影音)
    3.主持人靜音同學
    3-1主持人可以決定是否讓學生自己打開
    4.分組討論(給多個會議連結不包含在此項)
    5.白板(空畫面)註記
    6.共享畫面後註記
    7.主持人限制誰可以共享
    8.設定密碼與鎖定會議
    9.可以設定私訊或群聊
    10.可以踢除非預期的參會者
    11.其他互動如虛擬舉手、拍手
    12.主持人釘選畫面(或可以設定與會者跟主持人看同畫面)
    13.對話傳送檔案而不只文字
    14.錄影(這個現在大家都有,再不濟還有loom,不是問題)
    15.學生不用註冊

    測試結果如圖,圖1為功能全圖,圖2,3,4為功能+解說。

    每個軟體有自己的受眾,有些就是為了開會而生的,它的設計是「平等」,也就是主持人除了開這個會議,沒有比其他人權限高出多少。

    舉「靜音」為例,大部分軟體都能做到主持人靜音別人,但不是每個軟體都能跟zoom一樣做到主持人靜音後,自行控制選項決定要不要讓與會者自己打開;

    在課程中難免會有同學很激動很想說話各自搶mic、有人家裡背景音很吵自己沒察覺、需要一小段時間宣佈事情的時候,目前測試沒有看到可以調整設定的,因此我們在這部分的建議是一定要跟學生建立好默契,要講話再開mic。

    陸續更新,都只是測試,還沒有正式選定用來上課,因此完全還沒測試電腦以外的載具,也尚未測試學生端功能跟畫面,價錢跟乘載人數大家可以隨意查,沒有認真列上來。

    (圖1為功能全圖)
    (圖2,3,4為功能+解說)

    https://www.notion.so/tit…/4c26056f19b04934b679b4f1b3d554dc…

    (附上notion連結,有興趣可以用filter功能篩你要的功能,大推notion)
    (因為不能只開單篇留言,請要指正或提問的人私訊我)

    (歡迎分享)

  • 為什麼google無法切換帳號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09 12:56:44
    有 513 人按讚


    【不能用 Zoom 怎麼辦?市面視訊會議軟體功能測試一覽表】

    Zoom 被禁用之後,該怎麼辦,該選用什麼軟體? 我們 Bts無界塾 的語文老師 林嘉怡 老師真的太猛,這兩天晚上下班,找無界塾其他夥伴老師一起測試,兩個晚上做出了這份完整的調查跟報告。

    昨天我看到了這份調查,我很震撼。這是目前我看到最完整、而功能測試最細的調查表。無界塾的夥伴們在軟體被禁之後,第一時間就在找問題的解方,讓我很佩服這些老師們的行動力。

    嘉怡老師的完整測試,對於在後 Zoom 時期不知道要選哪個新軟體很困擾的朋友們,歡迎取用參考!

    註:這份報告會不時更新,請隨時關注林老師這份報告最下方的 notion 連結

    (歡迎分享)

    ---------------

    From 林嘉怡老師:

    [軟體之於教學需求測試]
    很多人在談軟體的時候都把會議跟課程混在一起,一般的訊號清晰、共享、錄影,已經是標配,本篇會以課程為導向出發,說明這幾天測試軟體的結果,這是單就軟體本身,不考慮同時使用其他平台或外接設備的分析。

    最後也會稍微說明為什麼教學跟會議需求不同,不過因為功能分析很冗,不一定是大家馬上需要的,所以我把這部分往後放,不想看的可以只看測試結論或看連結表格。

    **聲明1:我很想被業配,但是我沒有**
    **聲明2:無界塾其他人想不想,我不知道,但是無界塾也沒有**
    **聲明3:重點不在換軟體,而在找到一個軟體後調整教學模式**
    **聲明4:本篇預設你本來就學過至少一種,沒有的話沒辦法看**
    **聲明5:神農般嚐百軟體的我的電腦,才是資安最大洞的那個**

    ——————————————————————————

    給已經開始努力卻順便被酸「換個軟體有多難」的老師們:
    換個軟體一點都不難,還好還沒有很多學校因疫情停課,我們一起測試找到接下來要用的,步驟跟之前一樣,確定軟體——建立上課模式與風格,原先學習的教學資源、線上互動方式、評量不會消失。

    面授與線上本來就是互相補齊,無法竟全,真的累了也沒關係,請考慮實體補課或非同步課程!

    也別忘了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這次事件,學生能不能自行分析他們需要什麼,還是等待被餵養,老師負起一切責任?別把責任丟給教育部,因為那就像學生把責任丟給你。

    給大部分看客:
    很在乎資安的你,應該也要有點媒體素養,多方查證再行分享,然後建立自己的獨立思考,同時保有對他人的同理,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你可以不同意一個人對資安的看法,但是同時尊重他的努力。

    ——————————————————————————

    **測試結論**

    便利性+我只是想講述搭配其他軟體:hangout、Jitsi、cyberlink U、adobe connect
    我不想下載任何東西:hangout、Jitsi、webex、new row
    我完全不想付錢:hangout、Jitsi、cyberlink U、adobe connect、teams
    我可以付錢有更多/好的功能:webEX、newrow、blue jeans

    我自己在綜合比較後是webEX試用>blue jeans>adobe connect>webEX付費,會比較符合上課的需求,因為我需要分組、可以看簡單英文、不介意付一點錢、不在意下載與否、有點在意頁面。

    不過還是提醒,所有外接平台如均一、kahoot、線上共編文件、Miro⋯⋯等,以及加開設備如實物投影機,此時都會成為你最好的夥伴,這些外接平台可以增加軟體本身的變化性;也可以思考A軟體+B軟體,比如你用大群組開會完,在line的固定分組聽學生討論。

    ——————————————————————————
    **測試碎念**

    1.誰適合Teams?
    希望不要開太多其他平台、不常需要分組功能、可以接受固定分組、需要一堂課分組下去把任務做完就下課,建議用teams,而且我覺得teams訊號不錯,又免費。

    分組討論克服:設定「分組數+1」個群組,這個+1指的是班級大群,也就是在班級大群裡上課之後,可以把學生散進分組裡,由小組長擔任主持人。但教師移動會比較辛苦,還有次數也不能太多次。

    靜音、共享等類設定,只能依靠教師平常跟學生的默契,主持人不具有強制靜音或調整共享設定的功能。

    Teams需要大家都註冊微軟帳號,或者利用會議連結,不需要使用者登入就可以參加會議,但「訪客」只能看到視訊及老師桌面分享,沒有文字聊天功能。

    2.誰適合google hangout Meet?

    hangout幾乎是測試中最陽春的一個,如果有學zoom或其他軟體,Meet不會難,因為他很簡單,有用過skype的經驗就可以用了,他多共享畫面這個功能,而且使用者只要有google帳號可以無痛進入。

    如果學生不太會申請、註冊,且與會者來源複雜,且只需要講述、共享畫面或是播放影片,Meet就可以做到,有連結就可以邀請外群、不用下載,是Teams沒有的優點。

    但其實測試的這幾個軟體很多都能外群邀請,不算是什麼很大的優點,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設定少,而缺點也是因為這樣而來,有老師反映使用hangout會有無法釘選螢幕或與會者(學生)亂釘選螢幕(可能是他同學的臉)的問題;測試時也有老師說畫面切換跟操作的速度明顯慢很多。

    3.誰適合唐鳳推推的Jitsi Meet?
    同2,不想下載任何東西,但是非常需要同步播影片的可以考慮jitsi Meet,我覺得他跟2沒有差多少,同樣是可以同時共享鋪開畫面,同樣不需要下載,功能上可以同步youtube影片算是一大優點,跟2比起來多了虛擬舉手功能。

    開源軟體這件事對我無感,畢竟我又不會自己架設,所以這件事情不是測試時主要考慮的重點;另外,每個人都是主持人,因此可以互相靜音對方(也可以自行打開)

    然後Jitsi Meet只要線上隨意打一串英文或數字就可以開會議室,所以千萬要記得加密碼,我測試的時候隨便打房號123,突然出現各國語言的人在跟我聊天,hen可怕。

    4.誰適合cisco WebEX?
    基本上,它的介面跟操作邏輯,跟zoom幾乎一模一樣,包含共享方式、共享後註記、私訊設定,就連我去後台也是一樣的排版,但後台功能少很多,致電客服又轉原廠克服後得知,很多zoom的基礎功能,比如分組討論,都是需要到webEX training的網站方案後才有提供。

    各位現在使用的帳號其實是在試用30天階段,一次買就是要買一年,沒有月費也沒有免費之說,原廠報價如下:

    webex meeting center :折扣前387鎂/年(1個帳號)
    webex meeting training center:折扣前6100鎂/年(1個帳號)
    webex:套裝組-兩個都能用,3180鎂/年(5個帳號)

    經銷商有分等級,原廠會希望經銷商線上(或線下)來做簡報,可以問問題,之後再決定要不要買,會再報價一次可能比原廠現在的報價便宜(但對學校或老師個人來講,還是超貴⋯⋯)

    它的優點是共享註記功能順非常多,操作上較直觀且更細緻,美賣,應該可以無痛轉移,或者沒有需求分組的人,現在就可以過去了,但記得只有30天,然後safari不支援共享畫面,建議下載軟體。

    再補充:有其他網友問到開放教育機構使用meeting center外加開分組功能免費,也有人說免費不止30天,but目前沒有辦法確認狀況,我目前寫的以客服說法為準。

    5.誰適合newrow?
    newrow介面直觀且健全,免費即可以分組討論、線上出題考試,我很喜歡他白板可以換頁、可以「廣播」,聊天可以分成Q&A或一般聊天,嵌入共編文件功能(可下載)、拍照直接編輯的功能。

    功能差異的部分,白板註記只能清除全部不能選擇只清除參會者,沒辦法共享註記,但可以添加不同類型的檔案,直接upload到軟體中(跟共享畫面不同概念)即可註記,然後可以靜音同學,他也不能自己打開,但他靜自己的話你要幫他打開不會跳提醒、也做不到(zoom會提醒)。

    主持人可以控制與會者的權限:共享畫面、註解、寫筆記。

    不過免費版只能5個成員,一個月32鎂可以增加到15個、51鎂增加到25個,難怪沒人用,在做測試的時候發現共享畫面不會卡頓,但分組或者是共享的瞬間會,大概比zoom慢一倍、跟hangout切換時的速度差不多。

    它最大的缺點除了貴,還有翻譯很爛,它分組的翻譯叫做「爆炸」、檔案叫做「檔」,反正都是簡體+中國翻譯流。

    6.誰適合cyberlink U?
    視訊和音訊延遲,跟hangout差不多,可以靜音學生,但學生也可以自己解除,不能鎖會議室,但大部分共享、特定視窗、白板那些功能它都有,選這個不如選hangout。

    初體驗很ㄎㄧㄤ很難打開,我下載後要打開卻很不靈敏,軟體跳動一下還是什麼都沒啟動;同事則是打開了之後,U說要寄驗證信,結果什麼都沒收到(為了怕被罵,加註也沒有在垃圾信件找到)。

    於是這個實測心得是我同事寫的,我到現在還沒測到。

    7.誰適合blue jeans?
    強調杜比音效的blue jeans可以選定或隨機分組、白板註記功能,用起來還不錯,介面跟hangout相似,但他有連很多其他軟體,又有跟Jitsi一樣同步影片不卡頓的優勢。

    缺點是它介面全英文,還有它的主持人功能非常弱,如果別人要共享或是註記,他就會蓋掉我的螢幕,目前還找不到可以設定禁止的地方;另外,我們有一次測試,進去分組之後不管主持人還是參會者都沒有顯示靜音,但實際上都聽不到彼此的聲音,還有分組學生是可以自己出來主會場的。

    前面7天註冊免費使用所有功能,後面每個月9.99鎂,容納25個人,或14鎂75人/月,比zoom便宜一點,不過比較適用於成熟且班級有默契的個體,不然他要共享就是要共享,大家搶螢幕就飽了。

    8.誰適合adobe connect?
    主持人用酷課雲帳號可免費,是個我不知道怎麼說明比較好的軟體,他的介面很像古老時代的yahoo奇摩聊天室,但是該有的功能都有,重點是免費、可分組、可共享、可錄影,不過所有功能大概都只做半套,你可以看到他所有選項都被勾起來,但都有點不盡人意,以下細說。

    還是先稱讚,adobe connect在很多部分做得很細緻,比如除了虛擬舉手之外還有同意、不同意、其他表情,可以選擇;另一方面是註記時的顏色、大小控制選項也很認真,連聊天的文字都可以選顏色。

    哭笑不得的是這其實不是一個視訊軟體的重點,流暢度部分還可以,大概跟hangout差不多,但視訊很糊、一格一格,然後大家在共編共享的時候,9個人的頭像大小大概跟其他視訊軟體的一個頭像差不多;共享會出現只能共享整個螢幕,要選特定應用程式或文件,跑出要你開電腦設定,你開了他又不能共享的窘況。

    總之我覺得在使用上雖然沒有很便利、按鍵也不夠直覺,但如果是學校老師,用酷課雲上手之後,應該可以做許多教學變化,加上它免費,不過就是要適應它自己獨特的介面。

    (夥伴補充:北市買的帳號同時可以有最多五十間一起使用,每間上限一百人;也可以付款買這軟體)

    ——————————————————————————

    **教學現場會需要且zoom有的功能**
    (括號內為測試標準及補充)

    1.共享畫面(有些可以選限定視窗,有些只能投桌面,只要可共享都算有1)
    2.一般互動討論(雙向影音)
    3.主持人靜音同學
    3-1主持人可以決定是否讓學生自己打開
    4.分組討論(給多個會議連結不包含在此項)
    5.白板(空畫面)註記
    6.共享畫面後註記
    7.主持人限制誰可以共享
    8.設定密碼與鎖定會議
    9.可以設定私訊或群聊
    10.可以踢除非預期的參會者
    11.其他互動如虛擬舉手、拍手
    12.主持人釘選畫面(或可以設定與會者跟主持人看同畫面)
    13.對話傳送檔案而不只文字
    14.錄影(這個現在大家都有,再不濟還有loom,不是問題)
    15.學生不用註冊

    測試結果如圖,圖1為功能全圖,圖2,3,4為功能+解說。

    每個軟體有自己的受眾,有些就是為了開會而生的,它的設計是「平等」,也就是主持人除了開這個會議,沒有比其他人權限高出多少。

    舉「靜音」為例,大部分軟體都能做到主持人靜音別人,但不是每個軟體都能跟zoom一樣做到主持人靜音後,自行控制選項決定要不要讓與會者自己打開;

    在課程中難免會有同學很激動很想說話各自搶mic、有人家裡背景音很吵自己沒察覺、需要一小段時間宣佈事情的時候,目前測試沒有看到可以調整設定的,因此我們在這部分的建議是一定要跟學生建立好默契,要講話再開mic。

    陸續更新,都只是測試,還沒有正式選定用來上課,因此完全還沒測試電腦以外的載具,也尚未測試學生端功能跟畫面,價錢跟乘載人數大家可以隨意查,沒有認真列上來。

    (圖1為功能全圖)
    (圖2,3,4為功能+解說)

    https://www.notion.so/tit…/4c26056f19b04934b679b4f1b3d554dc…

    (附上notion連結,有興趣可以用filter功能篩你要的功能,大推notion)
    (因為不能只開單篇留言,請要指正或提問的人私訊我)

    (歡迎分享)

  • 為什麼google無法切換帳號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11 21:16:25
    有 377 人按讚

    【腦中小劇場 第51場 這些人,是真的看不懂國字嗎?】
        
    我很懷念九十分鐘前,她剛坐下來的樣子。
      
    她穿著有機棉質的藍染洋裝,筆記本是以再生紙釘裝而成,肩包看起來也是自己縫的,因為我在永樂市場看過同款布面,日本進口,橘綠相間,線條彎出漂亮的弧度。恐怖的是,在我行完這場注目禮之後,她已經在餐盤上做好垃圾分類,環保鋼杯插上玻璃吸管,跟我們這種隨口說說做環保的人相比,她整個身體都在做環保。
      
    她正在進行日文翻譯,而且是比較老派風格的那種,完全不靠電腦,一邊翻字典,一邊看著原稿一字一句謄入筆記本。年近三十,頂著深褐色的奧黛莉赫本頭,素顏,粉色護唇膏是臉上唯一的加工品。在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一個人的氣質是有形狀的,它從赫本頭的天靈蓋緩緩發散,就像柏油路上的蒸氣,份量足以完爆咖啡店文青幾百條街,即便她只是坐在速食店長桌一隅,而我則是坐在她對面的幸運大叔。
      
    完美的早晨,因此誰也沒料到九十分鐘後,她會在倒垃圾的前一秒爆炸。
      
    「這些人,都看不懂國字嗎!」
      
    形式是問句,結尾卻是驚嘆號,而現場就跟我上傳的這張照片一樣災難,就客觀結果來看,這些人可能真的看不懂國字。無論是「塑膠杯」、「塑膠蓋」或是「塑膠餐具」的投入孔,全都堆滿了紙杯,很明顯,苦心設計這些塑膠分類貼紙的人完全被塑膠了。
      
    於是赫本頭的天靈蓋開始噴發怨氣,她義憤填膺地抽出那三疊紙杯,丟進右下方寫著「紙容器回收」的垃圾桶裡,接著做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舉動,當然我也很希望是走過來跟我要電話,但很遺憾她完全沒鳥我,而是一屁股坐在垃圾桶旁的座位,當起環保小尖兵。
      
    她的天靈蓋切換成感應儀,眼色凌厲地掃視每個有可能誤觸紅線的人,結果這作法居然有幾分震懾效果,在那期間大家又突然看得懂國字了。可惜十五分鐘之後,她前腳一走,現場又是一片狼籍,實況就是我上傳的這張照片。赫本頭離開時,並沒有因為短暫的榮景而感到喜悅,相反地她的表情非常失望,完美的早晨,結局卻那麼令人唏噓。
      
    因為事實是,那些人都看得懂國字,因此赫本頭氣的是,大家明知故犯!
      
    倘若能倒轉那十五分鐘,或許我可以展現紳士風度,坐在她面前,重新推敲整件事的因果始末。坦白說,要和赫本頭一起站著罵當然很過癮,說不定還能順勢推書吸粉,但身為心如止水的正直大叔,我寧可和她一起坐著想,畢竟一個人不認識字,可以當成個案處理,但當一群人同時不認識字時,或許就是一種社會現象了。對社會現象發火,就跟對氣象發火一樣徒勞,倒不如試著理解它的運作歷程,再來決定要花多少力氣在它身上。
      
    首先,在判斷這些人是否明知故犯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件事,那就是「速食店曾改過遊戲規則」。在更早之前,那三個圓形杯孔確實是拿來丟紙杯的,其餘的紙製品或塑膠製品則是丟入下方的「一般垃圾」與「資源回收」圾圾桶,而這做法已行之有年。因此,與其說這些人明知故犯或看不懂國字,倒不如說「積習難改」,因為整件事的前半段,比較像是某種無意識的反射動作。畢竟我們已經很習慣那三個孔就是拿來丟紙杯,一旦習慣成形,大腦便不會再花時間與資源去判讀那些國字的意涵。在那當下,它們只是一堆曲線與方塊的組合,沒有任何意義,就像你老闆大半夜傳來的那些靠北簡訊一樣。
      
    積習難改,與神經構造息息相關。
      
    所謂習慣,指的就是「在不過度佔用大腦資源的情況下,能迅速應付外界刺激的固定反應」。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組系統負責習慣的養成,那就是基底核(Basal ganglia)與紋狀體(Striatum)。
      
    基底核長得有點像蝸牛,它的構造包含了尾狀核、殼核與杏仁核,前兩者相加就是紋狀體。一般來說,人面對「外界刺激」,通常會出現「行為反應」,紋狀體是這條連結的基礎,而整組蝸牛系統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進行「連結學習」。
      
    一旦刺激與反應形成了聯繫,人不斷重複某種行為,就會逐漸強化感覺運動皮質與紋狀體之間的「習慣迴路」(Ann M. Graybiel & Kyle S. Smith,2014)。行為越熟練,迴路越穩定,需要動用的腦內資源也就相對減少,因此大腦當接收到某些熟悉的外界刺激之後,便會下意識地作出自動化反應,習慣因而養成。
      
    然而人的注意力極其有限且珍貴,一旦建立了便捷的神經迴路,大腦會自動地不再注意或意識到這些穩定的迴路,而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郭乃文,2014),因此許多下意識的反應便由此而來,譬如分辨男女廁、開車打方向燈或隨手丟紙杯。但試想有一天,當男女廁標誌的顏色互換,情況就會變得很刺激,置身右駕的國家,想打燈的駕駛便會不停開雨刷。文字明明都看得懂,身體卻不聽使喚,因為我們被意識的慣性給蒙蔽了。
      
    因此在那個完美的早晨,當大家看到垃圾桶上的杯孔時,這畫面經由視神經送進大腦,紋狀體的習慣迴路瞬間開啟,大腦決定不花時間辨識杯孔,於是接下來的三秒我們成了一具活屍。我們會自動跳過垃圾桶的告示與文字,將注意力和大腦資源留給待會要傳的簡訊,或是做到一半的專案簡報,接著隨手一抬,不假思索地將紙杯丟進塑膠杯的杯孔。
      
    但是,這只是事件的前半段。
      
    有人會在丟完紙杯後瀟灑離場,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出包。但也有些人的大腦硬是擠出了一些資源,在空隙間認出那幾個國字,然後發現自己丟錯孔了。不幸的是,他們依然選擇將錯就錯,將紙杯留在原地,為什麼?
      
    因為「從眾行為」(Conformity)+「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從眾一詞,指的是「人們會採納與團體成員相同行為和意見的傾向,以符合『社會期待』」。白話一點是「反正大家都這樣搞,不差我一個」。只要眾人一起做同一件事,無論對錯,都會產生壓倒性的份量,當天平往同一側傾斜,立場就能站得穩,這就是群眾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的後果並不嚴重,如果今天丟錯就要罰一萬二,我保證這個垃圾桶會成為鎮店之寶。但由於沒有明確的懲處機制,即便出錯也還有人能善後,於是在從眾行為的框架下,出現了「責任分散」的效果。望著那堆疊疊樂紙杯,他們並不會覺得自己犯下什麼滔天大罪,這件事在他們心中的意義,與篤行環保的赫本頭截然不同,因此他們會認為「丟錯也沒差,大家都一樣,反正還有工讀生會過來收拾。」
      
    因此在那一刻,人們缺的不是環保意識,而是一個「把紙杯拿起來」的理由。
      
    可惜的是,我沒能好好利用那十五分鐘。於是赫本頭推開玻璃門之後,依舊會把明知故犯當作是缺乏環保與道德意識的惡行,我相信這當中一定有人揣懷惡意,但也有可能是下列這組紋狀體與社會心理交互作用後的等式:
      
    「明知故犯」=「積習難改」+「從眾效應」+「責任分散」
      
    那該怎麼辦呢?
      
    就行為改變技術的原理而言,無論是「增加暗示」、「提供酬賞」或「祭出罰則」,都是可行的做法,但最重要的關鍵,是「切斷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在此小劇場提供幾個方法:
      
    ● 切斷連結:

    依照本例,外界刺激是「圓形杯孔」,行為反應則是「丟杯子」。因此,若將「塑膠餐具」和「塑膠杯蓋」兩處的投入孔設計成非圓形,譬如將「塑膠餐具」投入孔改為三角形,「塑膠杯蓋」投入孔改為直條形,或許就能打破「圓形投入孔→投入紙杯」的連結。因為一旦當紙杯與投入孔的形狀相互牴觸,警鐘一響,人就會立刻被拉回現實,試著閱讀貼紙上的文字。當然,礙於商家成本考量(不願重新設計垃圾桶),這做法不一定行得通,而且即便這樣做,「塑膠杯」那一孔可能還是會堆得跟101一樣高,因此需要第二招。
      
    ● 增加暗示:

    直接在「塑膠杯」投入孔放進幾個塑膠杯做為提示,順便把幾個比出愛心手勢的歐巴笑臉一併貼上去,除了能讓活屍瞬間清醒,也能藉以帶動從眾行為。
      
    ● 提供酬賞:

    在商家原有的App中建置獎勵程式,無論是「將塑膠杯投入杯孔」,或「將紙杯丟進紙容器回收桶」,都可以拍照上傳,獲得折價券一張。台灣人很喜歡折價券,就算是只有97折大家也不會在意,但我比較希望他們能送搖搖粉。此法建議一天只能登錄一組帳號,否則馬上就會有阿北阿桑卡在垃圾桶前搶著為大家服務。
        
    ● 祭出罰則:

    設計一款紙杯感應探測器,一旦杯孔放進紙杯,整間餐廳就會出現「你這魯蛇給我醒來!」之類的嘶吼聲,原理是利用消費者的創傷經驗來遏止歪風,亂世用重典。但這款我今天才想到的感應器製作成本不明,而且無法排除有些孩子就是喜歡聽大人抓狂的聲音,加上店家可能會因而深陷Google評分一顆星的地獄,或許請赫本頭直接對監視器開噴還比較划算。
      
    ● 直接把垃圾桶放在櫃台旁:

    這是一種「大家都在看」的強力監督法,即便異味會嚴重影響業績,但為了尊嚴,店家也要咬牙撩落去,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亂丟紙杯的消費者直球對決,撐到最後保證不會有人丟,因為根本不會有人進來買。店經理記住,如果有任何人提出這個方法,他一定是對手派來的臥底。
      
    ● 讓時間解決一切:

    這也是我想告訴赫本頭的。每一項政策變動都會有陣痛期,所謂明知故犯,或許是惡意,也可能是被慣性牽制後的人之常情,但若把那些不經意全盤歸納為惡意,只會讓我們更往心裡去。畢竟無論如何,短時間內我們都無力回天,與其上網公審,我還是比較傾向去理解人,因此最折衷的做法,就是一邊靠北,一邊順手把那些紙杯丟進垃圾桶,然後讓時間來矯正大家的習慣。不必感到悲哀,因為有時後退一步,無關屈服,而是為了把世界看得更清楚。
      
    親愛的讀者,無論是紋狀體作祟,或是社會心理作用,都只能拿來牽拖一次喔,下一次,請記得把紙杯丟進紙容器回收桶吧。
      
      
    參考文獻:
      
    Ann M. Graybiel & Kyle S. Smith (2014). How the Brain Makes and Breaks Habits.從腦養成好習慣(林雅玲譯)。中文版《科學人》,八月刊,52-57.台北:遠流出版社
      
    郭乃文(2014)。積習可改-以神經心理學為基礎。中文版《科學人》,八月刊,58-62.台北:遠流出版社
      
    #紋狀體
    #從眾行為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