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為什麼會得阿茲海默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為什麼會得阿茲海默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為什麼會得阿茲海默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為什麼會得阿茲海默症產品中有1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HC愛筆記 財經部落格,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059.《書評&抽書-為什麼要睡覺?》 當初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這本為比爾蓋茲 2019 年度選書, 而且原文版在 Amazon 評論數高達 14,021 個,評分 4.7 顆星接近滿分。 人如果一天睡 8 小時,就佔了一整天的 1/3, 占比這麼高,但我們卻沒有認真研究過「睡眠」, 究竟一天...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Cook4fam 益家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撥阿豹每看一篇文獻就想怒喝一大口! 來吧,咖啡到底有多少功效,最精華都供齁哩哉! ☞咖啡+吃甜點減肥懶人包: https://tw.osparks.com/player/245/8307 ☞其他愛撥營養小知識 : 香蕉的斑點沒有抗癌拉!麥來亂 https://youtu.be/nssyfTw...

為什麼會得阿茲海默症 在 Cher 雪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00:25:20

_一生都能好好記憶 小時候,我的奶奶就患有了阿茲海默症。記得最常問奶奶的一句話是:「你還記得我叫什麼名子嗎?」奶奶偶爾會記得,後來就慢慢忘記了,最後她連爸爸都認不出來,記憶退化到連生活起居都必須有人在旁邊服侍。那時候關於老化跟阿茲海默症狀的知識還沒有很普及,只知道有些人年老之後,會把家人忘記,最後...

為什麼會得阿茲海默症 在 陳小豬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1:29:16

今天把如蝶翩翩追完了~ 影片的最後爺爺說: 德出~就算你以後忘記了一切,我希望你千萬別忘記這件事,別忘了沈德出曾經跳過芭蕾,還有你曾懷抱過夢想 夢想? 相信大家在可能國小或國中的時候會填過夢想這個問題吧! 當然我也有,我小時候看到電視上的警察打壞人於是我的夢想就是想當警察,再大一點愛漂亮了,看到...

為什麼會得阿茲海默症 在 ♏️Su║醫美•豐胸•雷射•美胸•微商電商•美食║Ko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2:26:30

妳也是愛拍照分享生活的 此篇是不是應該要分享😄 / 我們發文PO照片 不是為了告訴誰 我吃了什麼/做了什麼/和誰在一起 更不是要SHOW OFF給誰看 而是有一天自己真的老了 搬著凳子無事可做 曬太陽的時候 能拿出自己的 流水式日記看一看 回憶一下那年那月 和朋友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懷念自己年輕...

  • 為什麼會得阿茲海默症 在 HC愛筆記 財經部落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8 07:45:34
    有 95 人按讚

    0059.《書評&抽書-為什麼要睡覺?》
    當初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這本為比爾蓋茲 2019 年度選書,
    而且原文版在 Amazon 評論數高達 14,021 個,評分 4.7 顆星接近滿分。

    人如果一天睡 8 小時,就佔了一整天的 1/3,
    占比這麼高,但我們卻沒有認真研究過「睡眠」,
    究竟一天要睡幾個小時?要怎麼提升睡眠品質?
    睡眠的功用為何?夜貓族對身體有沒有危害?
    睡眠不足會有什麼慘痛的後果?
    你是否曾有這些疑問呢?

    這本書雖然是科普書,但並非只有研究報告、實驗結果等等乏味的數據,
    書中會提到人類的發展、動物的演化、生活化的案例等等,來提升閱讀的趣味,
    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一直感到驚嘆,原來我們每天的睡眠是這樣的在運作。

    書裡講到很多有趣的議題,
    像是最近快開學了,國高中要不要延後到校?一直吵得沸沸揚揚,
    這本書內容剛好有講到,作者是鼓勵讓孩子多睡覺晚點到校的,
    主要是青少年的近日節律較晚,六七點就要起床,會大大影響學習的成效,
    國外有對校園學生進行研究,確實有數據說明晚到校的學生成績並不會輸給早到校的學生。

    在書裡也有提到透過安眠藥助眠的不良後果,
    基本上作者是不建議使用安眠藥的,應透過其他方式來幫助入睡。

    另外,他也提到疲勞駕駛的危險程度甚至更甚酒駕,
    但酒駕受到的關注度卻遠高於疲勞駕駛。

    其他像是
    睡眠不足如何影響減重效果?
    癌症、阿茲海默症、躁鬱症等等跟睡眠不足的關係
    為什麼有人說睡眠學習法,真有此事嗎?
    出國旅行時差問題如何解決?
    做夢的用途是什麼?夢境解析是真的嗎?

    等等跟睡眠有關的問題在這本書都能得到很好的說明,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書來看,我非常推薦!

    #為什麼要睡覺 #比爾蓋茲書單 #讀書心得 #書評 #閱讀 #失眠 #睡眠
    -
    有興趣的投資朋友可自行購入,
    這邊大力推薦 Pubu 電子書平台 (我自己也是用該平台來閱讀的)
    只要手機、平板下載「Pubu」App 就能隨身閱讀喔!
    ⭐購書連結:https://www.pubu.com.tw/ebook/188929
    🔥下單使用我的優惠代碼:「hclovenote」,還可再享83折優惠喔!
    -
    💯感謝 Pubu 提供了三本電子書免費送給大家
    【抽書活動規則】
    在本篇文章按讚,並留言跟大家分享
    「您每天平均睡眠時數多少?睡眠狀況如何?」
    (此為FB活動,IG的朋友記得來FB粉專留言參與)
    本次主題留言範例:(不要複製別人的留言喔!)
    => 平均每日可以睡六個小時。時常做惡夢。
    => 平均每日睡七個小時。起床總覺得睡不夠。
    -
    【活動截止時間】
    08/31(二) 晚上 12:00 以前
    【抽獎公告時間】
    最慢於 09/03(五) 晚上 12:00 以前公布得獎名單
    總計會抽出三名得獎人(不會主動通知得獎的朋友領獎,記得來粉專看抽獎結果哦!)
    若您喜歡這則貼文,歡迎幫我「按讚👍」或「留言鼓勵💪」,謝謝🙏
    -
    👇👇👇延伸閱讀👇👇👇
    0055.《用一萬五輕鬆投資千金股-中信小資高價 30 ETF(00894)》
    👉 https://www.facebook.com/hclovenote/posts/3039993662902572

  • 為什麼會得阿茲海默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0 07:30:01
    有 402 人按讚

    【腦庫:守護腦健康的最後一哩路】
    2020年6月夜幕低垂,忙完門診又接連開兩三個會議的台灣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謝松蒼,剛回到家就接到W病患家屬電話。「謝醫師,我覺得他這次也許撐不過了!我先生情況還好的時候,有交代要把他的身體給你,可能要麻煩你幫我們安排」
      
    同時罹患「重症肌無力症」與「類澱粉神經病變」兩種罕見疾病。時隔數月談起往事,謝松蒼教授還是忍不住眼眶濕潤。那時候我跟家屬說我們再盡力看看。第2天就安排W轉院,沒想到進來幾個小時,他就走了。面對家屬強忍哀傷說:「我先生交給你,這樣我就放心了。」謝松蒼深深吸口氣緩和翻騰的情緒,語氣堅定地安慰W太太:「接下來就是我的功課」
      
    謝松蒼教授清楚知道自己片刻都不能耽誤,隨即召集「腦庫小組」把握黃金6小時完成取腦,再做每個腦區神經組織切片,並進一步染色處理,「我們的功課就是做好病理診斷,妥善保存他的腦神經組織,提供科學家嘗試從裡面研究找出治療藥物。」透過家屬協助,W先生如願化身醫學院大體老師,也成為試運作剛滿周年的「臺灣腦庫」第3位捐腦者。
      
    ■盼政府成立腦庫國家隊
    病友家屬、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創會理事長朱穗萍說:『我們病友願意捐腦,但我們國內缺乏腦庫,我們希望在生命最後,將最珍貴的腦貢獻出來,就希望能夠破解或加速腦部研究的管道』
      
    朱穗萍指出,自己一家七口就有六口患有小腦萎縮症,只有自己正常,希望發生在她身上的悲劇不要發生在別人家。她說,因為對疾病的不了解,帶病基因隱藏在社會各角落,期盼能早日找到疾病破解方法[1]。
      
    ■腦庫計劃獲各界相挺
    2017年,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創會理事長宋秉文因應小腦萎縮症等退化性神經疾病病患與家屬敦促,決定根據歐美經驗發起籌設臺灣腦庫。在籌備會議上,宋秉文用懇切的眼神看著謝松蒼,「為了讓病友圓夢,能不能由謝教授領導規劃這件事情?」平日忙著門診,還兼顧研究教學的謝松蒼,沒拒絕這個艱困任務,反而二話不說當場答應。「因為這是老師的夢想,也是病友的夢想」
      
    謝松蒼始終記得1995年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回到台灣大學任教,當時的醫學院副院長陳榮基交給他的首項任務,就是協助規劃建置腦庫,但寫好研究計劃送到相關部會審查卻未通過,籌設腦庫就此石沉大海,「老師到現在還常常在LINE寫說,這是他在退休前沒有完成的夢想!」[2]
      
    ■「腦庫:守護腦健康的最後一哩路」- 腦庫提供腦疾病與治療的研發:「腦庫」是什麼?相對於大家耳熟能詳的血庫或是器官捐贈,腦庫應該是陌生的字眼,但是它和血庫與器官捐贈有相似,也有不同的地方。
      
    類似的是,腦庫和血庫、器官捐贈都是來自於民眾的捐獻,是大愛的表現;不同的是:在於捐獻的時機和目的,血庫是隨時可以捐血,器官捐贈發生在意外腦死判定之後,可以移植器官救人,但是腦庫的腦組織取得有時間限制,提供作為腦疾病與治療的研發,而非作為移植之用。
      
    腦是非常精密的結構,每一個腦區都有特定的功能,所以在生前是無法取得腦組織的;所有腦組織的捐獻,都是在這些有大愛的民眾,往生之後才能捐獻出來作為研究之用,以開發新的藥物治療為目的。
      
    從這個觀點來看,腦庫和我們所了解的其他捐獻,包括「大體老師」和「器官捐贈」,就非常的類似。大體老師是在民眾簽署同意書,往生以後,由家屬捐給學校,作為醫學院學生學習解剖實習之用,用來了解人體的三度空間結構。
     
    器官捐贈則常是發生在意外之後,家屬感於這些民眾生前希望幫助其他民眾的大愛,把往生者的器官捐贈給需要的民眾移植。所以,器官捐贈可以給予受贈民眾新的生命和生活品質。
     
    相對於大體老師和器官捐贈,腦組織捐贈者的大愛更為廣泛,因為經由這些研究,發現的治療藥物,可以嘉惠所有患有同樣疾病的民眾。
      
    ■收集各種不同腦疾病的腦組織作研究
    簡單的比喻,大體老師的捐贈造福了醫學院學習解剖的學生,器官捐贈可以讓數個或者數十個病友得到新的生命。但是腦組織的捐獻,因為新的藥物開發,可能造福千千萬萬的患有同樣疾病的民眾,這樣的大愛,影響更為深遠!也因此先進國家,從 1960 年代開始,就以政府的力量,有系統地設置腦庫,收集各種不同腦疾病的腦組織,作為研究的標的。
      
    為什麼需要使用人腦來做研究,難道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比如細胞培養、動物實驗,相對於身體其他的器官組織,腦神經是最精密的,各個不同的腦區,掌管不同的功能,有些負責運動、有些負責感覺、有些負責語言,特別是情緒等的表達,如此複雜的分區,在動物和人有相當大的差別。
      
    在很多動物實驗上,可以發現有效的治療,但是到了人體試驗,卻無法成功,就在於動物的腦組織和人類的腦組織有相當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包括在基因、蛋白質的組成,以及神經細胞之間的網絡結構。
      
    也因此,所有在動物實驗上面證實有效的藥物要到人體試驗之前,都必須經過驗證,也就是需要使用人腦的組織作為實證。比如,這一個蛋白質在動物實驗上發現是有增加,那麼在病人的腦組織是否有同樣的變化,如果有同樣的變化,那麼進一步的人體臨床實驗就有可能。
      
    ■那麼收集這些人腦的組織,真的有實際上的用途嗎?
    一個最好的例子是阿茲海默病的失智症。在 1980 年代,美國神經科學家,注意到阿茲海默病患者的大腦底部有乙醯膽鹼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在阿茲海默病人很早就消失退化,也因此,建立了乙醯膽鹼學說。
     
    有了這樣的分子標的,包括科學研究者和藥廠,就迅速的以乙醯膽鹼作為標的開發藥物。到了 1990 年代,第一個阿茲海默病失智症狀的藥物就進行臨床試驗,而且顯示可以有效地延緩失智症的進行。
      
    到目前為止,乙醯膽鹼藥物也是在阿茲海默病使用最廣、最有療效的藥物,這一個現象說明了腦庫對於神經退化疾病研究的重要性。
      
    隨著台灣的人口老化,各式各樣的疾病隨著年紀增加,盛行率都有提升,這當中最嚴重的就是神經退化疾病,全世界大規模的調查顯示,在 80 歲之後,半數以上的神經疾病,都是神經退化疾病或是神經罕見疾病,神經退化疾病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失智症,特別是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病,神經罕見疾病則包括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的漸凍人)、小腦萎縮症、類澱粉神經病變等等。
      
    這些疾病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非常有效的藥物治療,所以這是全世界各國政府的研究單位和藥廠在極力開發的領域,而要從事這些研究、開發藥物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人類的腦神經組織[3]。
      
    ■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有溫度的腦庫
    曾因罹患肝癌引發嚴重內出血,被從鬼門關搶救回來,現在每過一天就賺到一天的謝松蒼教授從不覺得肩上背負著這麼多病友和家屬的愛心與期待,是沉重的壓力。
     
    「我只是有個夢想,要幫他們完成這件事情。我也知道自己可能完成不了,但每天走一小步,讓更多人認同這個理念,即使我退休了,還是有人會接棒繼續下去。如果我們今天連一步都沒有踏出去,30年後還是零」
      
    「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有溫度的腦庫。」謝松蒼站在台大醫學院紀念大體老師的「無語良師」牆前,娓娓訴說臺灣腦庫的規劃藍圖與願景,「這個腦庫不屬於現在的任何一個人,而是屬於我們的下一代!」眼光停在「無語良師」牆上的台大醫學院前院長謝博生的名字上,謝松蒼平靜地說:「我也希望可以像謝教授一樣,生前是老師,往生以後也是老師」[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台灣神經科學家攜手號召捐腦、盼政府成立腦庫國家隊」: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78928
    ∎[2] ( 蘋果新聞網 )「蘋中人:從絕望深淵尋找希望之光 謝松蒼」: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210314/ZYHSYXZSKNAK7F7225ITH3LSSY/
    ∎[3] 「腦庫:守護腦健康的最後一哩路/謝松蒼」〔 健康世界 / 109年8月號〕:https://www.health-world.com.tw/main/home/tw/thishealth_edit.php?id=1860
      
    ➤➤照片
    ∎(蘋果日報)「蘋中人:從絕望深淵尋找希望之光 謝松蒼」: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210314/ZYHSYXZSKNAK7F7225ITH3LSSY/
    凝望台大醫學院紀念大體老師的「無語良師」牆,謝松蒼希望臺灣腦庫也能立牆紀念每個捐腦者(李宗祐攝)。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建置策略】
    在高齡化社會的年長族群中,腦與精神疾病,特別是神經退化常是不可避免的人生歷程。其伴隨的失智、失能以及相關的健康與生活風險,對個人以及家庭造成莫大的負擔。世界各國無不致力於探索神經退化的病理與預防機制,而健康與疾病人腦的收集可提供腦科學研究的平台,對於腦與精神疾病的防治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遺憾的是,國內至今並沒有收集國人腦與相關組織的機構。臺灣必須盡速建立腦神經組織庫,趕上世界各國的腦科學研究、精進高齡醫學並參與長照規劃,預防神經退化與精神疾病對於個人、家庭、社會的衝擊。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10-7/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臺灣腦庫 #腦庫 #台灣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謝松蒼 #謝松蒼

    臺灣腦庫協會 / 臺灣大學醫學院 / 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為什麼會得阿茲海默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8 11:38:03
    有 265 人按讚

    【一生都能好好記憶】

    小時候,我的奶奶就患有了阿茲海默症。記得最常問奶奶的一句話是:「你還記得我叫什麼名子嗎?」奶奶偶爾會記得,後來就慢慢忘記了,最後她連爸爸都認不出來,記憶退化到連生活起居都必須有人在旁邊服侍。那時候關於老化跟阿茲海默症狀的知識還沒有很普及,只知道有些人年老之後,會把家人忘記,最後把自己忘記,只剩下吃飯、睡覺,有時候連上廁所都會忘記。

    年紀越大,爸爸也會恐懼,畢竟聽說「阿茲海默症」是會遺傳。但說穿,人為什麼會害怕忘記?總認為連自己都忘記,似乎也失去了存在世界上的意義。

    收到天下邀約,來介紹這本書《一生都能好好記憶》,作者莎莉,捷諾娃是《我想念我自己》電影的作者,同時她也是一位神經科學博士,她相信遺忘不是敵人,透過簡單練習,訓練記憶,那麼就不怕忘記。本書有三大部分,我簡單幫各位做書摘整理:

    #我們如何記憶

    記憶的形成是透過編碼、固化、儲存跟提取,而最重要的編織者就是海馬迴所連結。而記住是需要注意力,漫不經心是無法記憶重要的事物,肌肉的記憶是無意識的,重複練習則是專精的關鍵。

    對於許多考試的學生,大概就會想怎麼增加記憶力,畢竟能多背幾個考題,就等於分數可以多拿一些,書中也說「賦予意義,才記得住。」而所謂的自我認同都來自重要的記憶,所以你必須擺脫日常、好好感受去創造記憶,可以利用寫日記、社群媒體來幫自己做生活紀錄,增加回憶。

    #我們為何遺忘

    記憶為什麼會被忘記?很可能被語言誤導,也很容易被縮減與擴增。『舌尖現象』是最常見的記憶失誤現象,試著想起一個名子,但就是想不起來,事實上記憶沒有被遺忘,只是突然間找不到,可能再某一個時刻又會跑出來。

    所以必須善用提醒工具,例如清單。身為自由工作者的我真的還蠻容易忘記,所以我必須將代辦事項寫在紙上,我曾經試過用電子紀錄,但都沒有比紙本來的好,而且必須把這本子放在隨時可見的地方,不然你很輕易又錯過或是忘記。

    記憶是會消失,所以才必須要不斷重複、具有意義的記憶,才能長久,雖然活著就會變老,但仍然可以靠著許多方法讓你維持記憶,雖然不及30歲時有效,但至少不會忘的一乾二淨。

    #提升與修護記憶力

    環境會大大影響記憶力,而慢性壓力則是記憶殺手,她會使海馬迴萎縮,嚴重損害記憶,所以情緒壓力也會影響到你能不能把事情記住記好。同時睡眠不足也會讓記憶力快速的退化,當你有好的睡眠時,大腦才能好好幫記憶保存下來。

    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缺乏維生素D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根據經驗法則,任何對心臟好的東西,對大腦也有好處。運動跟睡眠都可以幫助我們反擊阿茲海默症的發生。

    記憶的確很重要,但也沒什麼大不了。你可以認真看待,同時也需要態度輕鬆,就像我奶奶老是說一句話「有也好,沒有也好」,雖然她到死之前已經忘記所有的人名,但記憶不代表一切,也不能抹煞她走過的人生。

    博客來:https://reurl.cc/3an6V0
    --
    活動抽書:感謝 #天下雜誌 提供兩本給讀者,FB1本,IG1本,讓你一生都能好好記憶。

    抽書方法:請在臉書或是IG該文章處留言:你最不想忘記的事情 並TAG書名
    例如:不想忘記媽媽的臉 #一生都能好好記憶,
    並邀請您公開分享此書,就有機會在8/13號得到此書。

    活動寄送限制台灣,會在8/13由版主公告在留言區,
    請自行確認領獎。
    Cher's IG:https://instagram.com/chertrave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