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七月,或是安生
見妳的第一眼至今已經十三年,足夠讓那間小學教室裡學生字的我們,長大成小時候抱怨最討厭的大人。
這天在公園走著,在鞦韆上盪著,聊著長大的話題,幾個瞬間彷彿失足,盪到回憶的刀口,盪到還沒長大的那些年;曾經我們陪伴彼此走過那麼多孤獨的時刻,回首發覺是那麼多曾經的破碎堆疊,把我們推到...
我的七月,或是安生
見妳的第一眼至今已經十三年,足夠讓那間小學教室裡學生字的我們,長大成小時候抱怨最討厭的大人。
這天在公園走著,在鞦韆上盪著,聊著長大的話題,幾個瞬間彷彿失足,盪到回憶的刀口,盪到還沒長大的那些年;曾經我們陪伴彼此走過那麼多孤獨的時刻,回首發覺是那麼多曾經的破碎堆疊,把我們推到這個年紀。
不到十歲該是玩耍的年紀,卻困在嚴管勤教的環境,試圖在被剝奪尊嚴及隱私的年紀,夾縫中做盡所能做的叛逆,拿到一點想要的東西,偷偷看的電視劇、漫畫及小說,被發現做這些事或成績不理想、被老師告狀,肯定被修理的年紀。
十出頭歲的年紀,妳就像前方的光,持續發亮。羨慕妳的自信灑脫,聰穎及天分,不動如山的穩重樣;當我患得患失,焦慮難捱,妳總游刃有餘的安排好一切。
十六七歲的分叉點,我們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我放縱甚至放棄自己,自暴自棄,消耗人生、傷害自己;妳則穿上第一志願的制服,意氣風發,對比我的不堪幾乎是另一個世界的人。
被許多舊的朋友推走。看我日漸消沉糜爛走鐘,一個個告訴我:我們已是不同世界的人了。然後漸行漸遠。活在沒有人愛的恐懼裡,用盡各種方式找到存在的意義,拚命尋找活著的感覺,希望有人看著我,讓我感覺到被愛,至少感覺到活著。
大多人只看我表面將自己保護得很好、不談自己傷口,裝得若無其事的模樣,絲毫不曉得我的故事,就從我的文字批判我是不經任何世事的脆弱傢伙。但妳認識我太久了。曉得我看似作賤自己的行為背後,不去辯解時忍在裡頭的疼痛,內在燃燒怒火及尖銳時表面卻平靜的樣子。
即使我不說,但妳認識我太久,不必解釋,妳總能理解我沒在人前流出來的淚。妳就是這樣讓人安心的朋友,溫暖踏實。無論我做多少荒唐事,不被接受或諒解,妳總一次次壓下責備的語氣,或忍不住罵我幾句後嘆口氣說:能不能好好對自己。
那天當妳在電話那頭用幾乎要哭的聲音,語無倫次的罵我白癡、白癡哦,嚇死妳了,聽著妳驚嚇過後脆弱的聲音,沒聽過妳這樣的聲音,而妳的慌張是因害怕失去我。妳說若當時沒有接住我,大概會像後來的我,恨自己很久吧。妳語氣平靜,但我一直記得那電話裡的聲音。
我們就這樣長大,離開原生家庭,恰巧的一起考到台中的大學。那時間點我們的人生彷彿產生交叉。大學,念了喜歡的科系,結束以往老是分不了的感情,擁有溫暖友善的朋友,加入社團、找到固定教會,彷彿扭轉從前爛透的人生。
上了大學的妳,經歷考試及家庭的不易,壓抑很多委屈及挫折,過往萬丈光芒的閃耀逐漸消磨,即使妳總在人前表現出以往的尊嚴與完整。
我們都在消磨,昔日妳意氣風發,逐漸消磨為深沉的內斂及溫柔;一如當年我歇斯底里,恨這世界的尖銳也消磨成現在的忍讓圓融。妳說柔軟脆弱的那面妳光想讓其他人看見就彆扭,但我知道就無所謂,畢竟認識那麼久,久到噁心。
以前我們都以為,妳是絕對理性的邏輯思考人類,而我是絕對感性的倚靠經驗人類。後來妳發現自己在深夜的思緒混亂而跳躍,湧出善感思緒;後來我察覺自己喜歡研究分析與批判爭論,不斷跳脫框架、用不同角度審視同一件事。
曾經號稱樣樣全能的妳,說自己的死穴就是作文。曾笑稱我唯一會的,是妳唯一不會的。我常說要我有妳的一半灑脫,就不會常糾結在人我關係裡;妳則反駁,妳要有我的作文能力,升學考試的成績就不只如此了。
我是難搞的魔羯,心事總是不說,只會打字murmur;妳是機車的水瓶,總是一副不管事的悠哉樣,遇到紛爭就躲遠。但每當我叫人猜我的星座,他們幾乎都猜水瓶座,說我腦袋稀奇古怪又很跳痛非常水瓶,我的生日也的確離水瓶很近;妳的上昇星座是魔羯,樂於獨處,母胎單身卻從不焦慮,反而開心能夠自由自在,幾乎不主動聯絡人。我們就是這樣看似不同卻又相似。
《七月與安生》上映時,知道劇情是兩個女孩相識十幾年的故事,第一個想一起看的人就是妳。七月與安生看似性格對立,其實相互對應,乖巧柔順的七月潛藏倔強反骨,叛逆漂泊的安生渴望安穩安定,兩個女孩看似鮮明的差別,卻又其實極度相似,成為彼此成長路上的靈魂伴侶。
電影裡,放蕩不羈的安生四處流浪,說想要活到27歲就好;然而到頭來,生產時失血過多而在27歲過世的卻是七月。安生簽字時看著單子上寫著的27歲,喃喃說著:妳怎麼也在27歲死了?接著哭得撕心裂肺。
出了電影院,一向哭點很高、不易感動的妳說,最後真的有想哭的感覺,然後說:欸,妳不會真的想要在20歲死掉吧?我忍不住笑了,是不是擔心我這麼說,結果20歲死掉的反而是妳。(當時我們剛滿20歲,差不多可以死了的意思)
電影的最後,「流浪的七月知道,某一天她回頭的時候,踩著自己影子的人,一定就是那個過上幸福生活的安生。」安生看著鏡子微笑,而鏡子反射出的是七月的笑臉。
親愛的妳啊,我的七月或是安生。我也是妳的安生,或是七月。這輩子最難以言喻,除了家人以外,留在我身邊最久最久的人。多麼幸運,多麼難得,擁有一個這樣的妳,一拉住就是十三年,這之間豈是一句「發生很多事」能夠明說。
我們卻從未在彼此生命缺席,謝謝這十三年,也收到十三次妳對我說的,生日快樂。謝謝妳那年主動伸出手。謝謝妳留了下來。謝謝妳,溫煦如陽光,溫暖如海洋的妳。
_
我是放晴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追蹤我
👉@just_write_and_live
#手寫 #七月與安生 #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 #朋友 #我愛妳 #憂鬱症 #自殺 #夏天 #七月 #安生
灑脫不羈意思 在 李專 Lee Chu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被傷害的難受,但傷害人的你亦不好過》李專
昔日的跌倒跌倒再跌倒,給你的最大得著是學會感恩,學會捉緊身邊的每個人,其中還包括某些自己不需要的人,最後因為這種心理,你變得沒以前那麼灑脫,容易心軟,明明知道應該拒絕和放走對方,卻因為他的不捨和力挽狂瀾,自己亦無法狠下心腸,跟著對方心痛。
被拒絕的一方固然唔使問阿貴,心裡定必很難受,但有幾多人會留意到,其實拒絕人的一方也不會好過,亦會心痛和流淚,尤其見到自己那麼努力狠下心腸,對方居然比你更努力對你溫柔。
你在Facebook和Instagram放上新status和新相,他總是以極速傳說的9秒9速度按like,有時還要在你的發牢騷post上留言,「多啲休息啦,唔好捱壞身體」。
你已對他十問九唔應,已讀不回當飯食,態度異常冷淡,但他往往借了盲公陳對眼,完全不當一回事,繼續Whatsapp你,「呢幾日都會落雨,出門記得帶遮」。
不只如此,偶爾你還會見到他寫下頹文,縱然其他人未必明白當中的意思,你卻深知每字每句都是與你隔空對話,告訴你的自己傷得幾深;告訴你多麼懷念從前的日子。
在那人抱怨求慰藉的時候,他只看到自己的世界,根本不理解你亦苦過dee dee,甚至比他更辛苦,因為是你做了衰人的角色,連發洩和被人關心的權利也沒有,只能食全餐,硬食所有情緒。
有時你會懷念舊日那個不羈的自己。
對比現在,雖然當初的你顯然比較自私,不懂理會別人的感受,但那時候你自由得多,心理包袱一定沒有當下如此沉重,不至於寸步難行。
但無論如何,現在的你必須明白,有時對心狠心和絕情,也是一種擔當。
如果你確定兩人一起不能得到幸福,即使他怎樣不捨、你怎樣跟著心痛,亦不應再給對方希望和暗示,否則你只是延長和深化對方的痛苦,讓他更難重新站起來,開展新生活。
或者,現在他當局者迷,怨你那麼絕情,但終有一日,輕舟已過萬重山,他會感激當初你的藕斷而不絲連,造就未來一個更好的他,讓他遇到更適合自己的人。不打擾,才是最後的溫柔。
________
○ 現在他當局者迷,怨你那麼絕情,但終有一日,輕舟已過萬重山,他會感激當初你的藕斷而不絲連,造就未來一個更好的他,讓他遇到更適合自己的人。不打擾,才是最後的溫柔。
FB Page:李專 Lee Chuen(每日18:45/22:45上載文章)
IG:http://instagram.com/lee.ch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