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灌籃高手致勝決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灌籃高手致勝決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灌籃高手致勝決心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林達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讀家》閱讀誌 VOL.35訪問/Hi!Dear Seventeen.____林達陽 #關於17歲 1.還記得自己17歲的樣子嗎?是個怎樣的少年? 十七歲的時候,我是浪漫易感、充滿熱情也對憤怒毫不掩飾的人,對大人的世界有很多懷疑和批判,對「外面的世界」有很多嚮...
灌籃高手致勝決心 在 林達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讀家》閱讀誌 VOL.35訪問/Hi!Dear Seventeen.____林達陽
#關於17歲
1.還記得自己17歲的樣子嗎?是個怎樣的少年?
十七歲的時候,我是浪漫易感、充滿熱情也對憤怒毫不掩飾的人,對大人的世界有很多懷疑和批判,對「外面的世界」有很多嚮往和想像,但對於自己真正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其實也不是那麼確定。只是努力想確定、或起碼努力展現出確定的樣子。
打球隊、編校刊、談戀愛、辦活動、練樂器、參與學生自治團體、也試圖在更真實的現實社會裡實現一些事情,有些真的成功了,有些只是精神上成功,也有許多是不了了之或一敗塗地的。課堂裡外各種學習都給我力量,給我成就感也給我挫折,也因為這些事情而與家人關係非常緊張。無處躲避的時候,就去海邊,或者去一個安靜的地方寫字,圖書館、k書中心、空曠的文化中心長廊、假日的空教室或天臺等等。
我是一個恆常懷疑、偶爾叛逆的小孩,但十七歲時運氣很好、也多虧了學校老師的縱容和照顧,那些最壞的事,始終都沒有發生,而我好像也因為這樣,變成了一個比較願意相信奇蹟的人。
2.有沒有哪本書/哪首歌/哪部電影,是17歲的重要標記?為什麼?
當時因為編校刊的關係,非常著迷於楊照的《迷路的詩》,裡面那個叛逆、迷惘、自由的聰明少年形象,某種程度上,既是當時的自我標記,也是一個星座一般遙遠的引領和安慰。書裡面大多的情節在我身上都沒有發生,但在我必須面對自己的困境和難題時,這書提供了強大的勇氣。
基於類似的理由、不同的背景、以及相去甚遠的想像,我也非常著迷於電影《心靈捕手》,詩人楊牧的散文和詩,漫畫《灌籃高手》和《聖堂教父》,以及當時國內不廣為人知道的閃靈、剛剛開始走紅的五月天與脫拉庫等樂團。當然還有一些別的。
大概得在平行時空裡,我才有一點點機會同時成為這些人,或這些人背後所代表的象徵。但那時真是擁有足夠的想像力、信心,和叛逆,想同時成為憤怒黑暗的搖滾樂手、永遠年輕的創作者、強悍而堅決的政治實踐者、擁有無窮天分與天真的運動員、浪漫優雅且深刻的詩人、青春無敵的樂團、痞子或嬉皮、以及擁有不世出天分的科學家。
但我最後沒有成為他們任何一個,我想當一個能和世界說話、能給他人溫暖的作家。是這些創作者和好作品,陪我走過混亂迷惘的時期,拍拍我的肩膀,給了我下定決心的勇氣。
3.想對17歲的自己說些什麼?
其實說什麼大概都沒有用,十七歲的我會認真聽了、但一個字都聽不進去的。
如果一定要說,想跟十七歲的自己說:世界遠比你所想像的更大,然而你也遠比你所想像的更好、更強。強和好有許多定義,有些會牴觸旁人的期待,有些會違背當時的社會氛圍,也有一些是受眾人羨慕期待的,但沒有什麼是一定的,需要的只是選擇的勇氣,以及走下去的意志力。
簡單一點說的話,就是想告訴十七歲的我勇敢一點。比賽才剛剛開始,全力以赴吧。往前走,就會有好事發生的。
#關於創作與慢情書
1.歷來作品多環繞「青春」與「愛」為主題,這兩大主軸如何影響著創作,又或是說如何影響自己?
我的作品並不完全是環繞著青春與愛,過去的兩本詩集《虛構的海》和《誤點的紙飛機》,以及陸陸續續寫著、尚未出版的詩作,就幾乎完全沒有觸及「青春」與「愛」的主題。
或許應該說,成長過程中遭遇的人與事物,是我覺得比較適合以散文處理的題材,而我又剛剛度過那樣的階段。在那段時期,有太多值得一寫的事情了,但身在其中時,並沒想過能好好把它們寫出來。所以後來才在離開了當下的情境以後,慢慢透過創作補上這些,像是再次成長了一次,重新看見自己的成長故事裡,那些原先被忽略、被錯待的部分,也再次經歷了狂熱與傷害,學會愛與珍惜。
《慢情書》是唯一的例外。寫作《慢情書》最初,並未想過集結成書的可能,單純是面對愛情的傷害,為療傷、自我確定而寫──透過自己比較熟悉、安心的方式,日復一日,對著那個愛著的女孩,訴說要對自己說的心事。無論是對誰,我們真正想說的其實一直都是自己的心事。
將近一年的時間,耐心感覺情感裡細微的紋理、難以釐清的糾纏的思念,都漸漸被梳理清楚,而隨著事件和感覺清楚起來,原先混濁的人與生活,也漸漸明亮安定下來。
這是寫作最神祕的地方。其實什麼都沒有改變,改變的是透過書寫反覆確認的自己的心境。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每天在幽深的森林裡、或城市裡的高樓間練跑的人,先是秘徑和街廓漸漸清楚起來,接著是裡頭的顏色和感官,再來是人與情感,最後是自己。
生活紛紛擾擾,寫作是我找回我、我找到我的方式。
2.新舊版的六年間也不斷有作品推出,回頭看舊作,對自己的意義?能如實回憶起當時的心情嗎?
每本書代表的都是那個時期自己的關心,每段書寫經驗都是自己與回憶、與創意、與對未來的渴望彼此規訓的過程。像是日記、或是FB和IG上的心情記事一般,但凡誠實的書寫,即使相隔再久,都仍能清楚記得過程中發生的每份心情。
《青春瑣事之樹》橫跨的長長學生時期,對於每一次相遇和告別慎重其事的心情,都透過文字留下痕跡,其中輯一《青春倒數》比較特別,是在畢業以後回頭去寫詩在成長過程中帶給我的、以及各種關係帶給我而我寫成的詩。寫《恆溫行李》時剛剛退伍進入職場,對於自由的嚮往、對於青春過往的依戀,都在旅途和之後的書寫中找到定位。寫《再說一個秘密》則是現實生活中最苦悶、卻在社群網站上最活躍的那幾年,無力抵抗時間與公權力巨大的不仁慈,寫是我能給予自己和他人安慰的方式,保持溫柔、溫暖的樣子,並分享給別人,是我對抗世界的方式。
3.從什麼時候開始寫情書?現在還繼續寫嗎?
如果用比較嚴格的定義來說,我幾乎不曾寫過情書。愛是屬於真實生活和內心深處的事,我不習慣透過寫去表達這件事情,我渴望能直接讓對方感覺。
我很喜歡詩人羅智成老師的說法,「寫作是我的思想方式」。如果愛之蒙昧迷茫時刻,我渴望知道愛與被愛是什麼、我感受到的又是什麼,那時我才寫作。
4.要寫出文情並茂、打動對方的致勝情書有特點傳授嗎?
不只是寫,打動對方的關鍵,或許一直都是真心喜歡、以及用心準備吧?願意為了對方準備好自己、準備好愛情,是很動人的事情。所謂「致勝情書」,或許只是將這些誠誠懇懇的告訴對方而已。
寫作情書,對感情來說應該是很後來的事情。愛情的重心,應該是愛才對。
但並不是說我的寫作完全與愛無關。事實上,我認為寫作、閱讀是更重要的。寫作的作用遠遠大於這些──打動對方的,永遠是你,而不是你的情書。而寫作、閱讀、各種藝文的薰陶,是我到目前為止所知道,把自己準備成一個迷人、豐富的人,最好也最美的方式。
非常感謝我在很年少的時刻,就透過文字看見、體驗、思索了太多。寫作和閱讀讓我終於成為「我」,在多年以後,才能被那個理想的情人/朋友/讀者看見並認得。
這是寫作和閱讀帶給我最大的禮物和幸運。我想,或許也會是文字能夠帶給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