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灌洗醫學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灌洗醫學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灌洗醫學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灌洗醫學英文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軍公教網路之聲直播電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幹話治國 謊言誤國 人民自求多福】 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一席「願意吃美豬換台美FTA」話 ,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驚呆了,說貿易歸貿易,豬肉歸豬肉,何況有毒的豬肉闗乎國人健康,這是「小媳婦當慣了」,台灣跟美國談單項的自由協定,就像對方一手拿著刀槍劍,坐在談判桌上和我們喝兄弟茶,「能討得了便...

  • 灌洗醫學英文 在 軍公教網路之聲直播電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21 09:01:05
    有 647 人按讚

    【幹話治國 謊言誤國 人民自求多福】

    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一席「願意吃美豬換台美FTA」話 ,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驚呆了,說貿易歸貿易,豬肉歸豬肉,何況有毒的豬肉闗乎國人健康,這是「小媳婦當慣了」,台灣跟美國談單項的自由協定,就像對方一手拿著刀槍劍,坐在談判桌上和我們喝兄弟茶,「能討得了便宜嗎」?

    朱立倫上週受訪表示「開放美豬如果能換到跟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他跟國民黨都願意一起吃美豬。」李來希酸朱立倫的回答「腦筋是不是灌水了?」向來小國都要靠加入國際組織,借用集團的力量爭取和大國的談判空間,結果台灣捨WTO(世界貿易組織) ,又加入不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卻想跟美國這個強權平起平坐,簽定單向的BTA(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雙邊貿易協定),是痴人說夢。

    李來希批評,開放使用瘦肉精的美豬美牛進口問題,讓這個政府,上至總統、行政院長、主管官員,謊話幹話連篇,在野則軟趴趴,國民黨委員蔣萬安則在立法院遭蘇貞昌反質詢時招架無力,「幾乎答不上,好可惜」。留學生在美國求學吃美豬是沒有選擇餘地,這跟要不要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到台灣,開放後人民要不要吃,台灣有沒有決定權是不同的。「蔡英文不是說我們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嗎?」政府官員怎麼可以用在美國吃「你有出事嗎?」這樣的話來堵塞反對黨的質詢,過去曾吃過沒問題,不表示繼續吃不會有問題。

    科學人雜誌昨日也緊急撤掉農委會瘦肉精廣告,聲明會退還廣告費且不再接受類似的政令廣告,李來希讚其知錯能改,好歹還有科學的精神和負責任的態度,可是農委會有嗎?做為一個農畜主管機關,公然用國家公帑人民血汗錢,刊登企圖洗腦人民的廣告,此時在野黨跑哪裡去了?

    為進口瘦肉精豬牛政策護航的還有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陳時中提起「吃豬睪丸體力會變好、變聰明」,李來希不客氣批陳公然講幹話,並反諷沒看過含萊克多巴胺的豬罩丸長什麼樣,一個主管國家醫療事務的衛福部長說出這樣的話真是丟人現眼,也難怪柯文哲要質疑衛福部長是哪個醫學院畢業的。

    全世界有160多個國家禁止使用瘦肉精,也不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牛肉進口,可是行政院長蘇貞昌卻說「全球有100多個國家分別都已開放萊豬進口,就只有我們不開放。」李來希抨擊蘇是公然說謊,上至蔡英文總統,下至民進黨部會首長,當年怎麼反對美豬美牛進口,今天都換了副嘴臉,反對黨竟還有人在附和,對美國卑躬屈膝,「為何任人擺布當人家的棋子?」

    李來希奉勸執政黨,講幹話是沒辦法治國的,謊言只會誤國。美豬美牛進口,和其他層出不窮的亂象,都是今年一月份人民用選票做了錯誤的選擇,才會有今天。執政黨為所欲為,人民只有自求多福。

    #支持勞保改革勞工抗爭

    #韓國瑜

  • 灌洗醫學英文 在 Jeffrey’s 不可思議的英文學習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18 23:42:19
    有 26 人按讚

    『深夜好文分享—如果我辦的到,你也辦得到! 』
    最近滿多同學跟我分享他們的所遇到的學習困難,如果看完incredible這本書,那你將對人生充滿信心!因為一個語言遲緩的孩子都能當到清大英文助理教授,那天賦超凡的你,成就會更高!

    【不可思議的英文學習法--我是六秀之才?】
    這段故事一直到我二十幾歲才知道。當我知道這個故事時感到萬分驚訝!原來我小時候是一個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反觀我現在的職業,每天必須講上十幾小個時的話,還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直到五歲之前,我連一句話都不會說,媽媽一度以為我是啞巴,還帶我去各大醫院做大腦斷層掃描、聲帶檢查、心理諮商等診斷,卻始終找不出原因。在三十多年前,醫學發展不如現在發達,當時的醫生或長輩總是安慰我爸媽,說這孩子是屬於「大鳥慢飛型」。實在很難想像,如果是現在的父母,早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了。多虧今日科技如此發達,各大醫院除了提供語言職能治療,有一些醫院甚至提出一種特別診療,稱為早療計畫。

    無計可施底下,媽媽只好去求神問卜了。在阿嬤的介紹下,媽媽帶我到高雄甲仙的濟公廟,問神明為什麼我那麼大了還不會講話。起乩後,濟公師父左手拿著葫蘆,右手拿著扇子,不僅走路搖搖晃晃,說話還顛三倒四的。他說:「甭煩惱!他命中注定是六秀之才命格!聽嘸?他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博士班都是狀元,嚨是第一名,真會讀書!這個孩子將來是拿筆的,以後必須一直講話才有錢賺,他現在只是把話省到以後再說,所以安啦!甭驚、甭煩惱!退駕…。」

    聽到神明這麼說,媽媽頓時安心不少。人在徬徨無助的時候,總是會訴諸於宗教力量,藉此撫慰心靈並尋求解決之道。事實上,我真希望在我懂事之後就能聽到這一段故事,也許我的人生會因此完全不同!

    在心理學與催眠學中,有一種理論,稱作「自我實現預言」。所謂的自我實現預言,就是每當我們早上起床或是晚上入睡前,在照鏡子刷牙洗臉的時候,如果能夠對著鏡子裡面的自己加油打氣、自我鼓勵,預言的成功率將會大大提高。根據醫學報導,人類的大腦腦波在剛睡醒與入睡前呈現ALPHA狀態,此時人類的潛意識最能透過潛意識的語言來加以改寫。

    換句話說,如果你可以打從心裡或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優秀、很傑出的人,你的行為舉止以及學習方式就會切換到傑出人士應有的模式,經過日積月累、一點一滴的改變,你也一步一步地在實現自我預言,最後真的成為成功人士。這種神奇的做法,在宗教學上,有的宗教稱之為禱告,有的稱之為祈願,其功能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信徒在禱告或是拿香祈求的時候,大腦也會進入ALPHA狀態,在聖歌或佛經的伴奏下,對神明說的話其實都是自我暗示,例如我們常祈求「希望我的身體健康。」、「保佑我段考考第一名!」、「包庇我生意興隆。」等等,這些話都會植入我們的腦波並寫進潛意識裡,進而改變舊有的行為連結,達成心目中預設的願望。祈求或禱告真的有用嗎?看看廟裡還願的人潮以及教堂裡的信徒痛哭流涕地感謝上帝,就不難發現很多人透過這樣的方式達成願望、心想事成。同理可證,每天對自己加油打氣或自我暗示,也一定能達到相同的功效。

    如果我在國小就知道我是六秀之才,也許可以藉由不斷的自我暗示,一步一步完成「我是狀元」的自我預言。但遺憾的是我直到研究所才知道這一則故事,我也沒能成為狀元。記得國小第一次段考結束後,在回家的路上,跟同學一邊嬉鬧一邊走回家,大老遠就看到媽媽佇立在門口,東張西望地,好像在找什麼似的。原來媽媽一直在等我回家,只為了問我考第幾名。我用手向媽媽比了我的名次,想不到媽媽高興地跳了起來,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爸爸還有姑姑。從小姑姑就最疼我了,她也因為這個「好消息」大方宴請了親朋好友,並在宴會上向大家宣布這個喜訊。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覺得讀書原來有這麼多好康的。宴會上,姑姑要大家舉杯為我慶賀,我心裡也喜孜孜地喝著果汁。接著姑姑拿出一支新手錶,說要當作我的賀禮,大聲喧嚷著:「我們姓張的,就要出狀元啦!雖然,第一次段考瑞麟只考第四名,不過下次要考前三名就輕鬆啦!」。

    我考第四名?我急忙解釋,我不是考第四名耶!我是考…第四十四名…。語畢,宴會氣氛忽然轉為一陣尷尬,因為四十四名就是倒數第二名,大家都知道我們班上有一位智能不足的學生,而我唯一贏的人就是他!這時候媽媽跳了起來,急忙地問:「你不是跟我比第四名嗎?」原來,當時我比了兩次四的手勢,媽媽只看到第一次,便立刻轉身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原來這一切都是誤會,我的六秀之才也是一場誤會!國中三年,導師給我的評語都是「資質平庸,不堪造就。」高中三年苦讀,也只考上私立大學夜間部。總總跡象,證明我不是很會讀書!

    如果我可以在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我是六秀之才,在自我鼓勵底下,或許我真的可以成為六秀之才。美國有一群教育學家與心理學家做了一項實驗:在某一所國小裡,學校隨機抽樣選出三十名學生,組成數學資優班。在開學的第一天,教務長與導師分別上台致詞,非常隆重地向每一個小朋友解釋,告訴他們所有學生都是萬中選一才能進入這個學校,他們更是從這一千多名學生當中所挑出最資優的前三十名。在師長不斷的暗示下,這群學生果然表現得如有神助,數學學科的表現確實比別班小朋友優異!這個實驗證明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鼓勵,鼓勵或稱讚的話會使孩子的大腦釋放腦內啡,對學習產生愉快的感覺,於是良性循環,愈學愈有興趣。很明顯地,我在最重要的時期錯過一次自我暗示的機會。如果當時我的老師與父母能一搭一唱,說我是萬中選一的奇才,我大學聯考數學也不會只考六分了。

    我也曾責怪媽媽,為何沒有早點告訴我這個故事,原來故事是有後續發展的。多年後,媽媽曾偷偷回濟公廟問師父,為什麼這個孩子不怎麼會讀書,沒想到師父竟回答:「歹勢,和尚我那天喝醉酒了,胡言亂語,青菜講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用放在心上!」

    我的讀書問題好像連神明都無解,媽媽怕我聽了會難過,也就沒有告訴我,她擔心負面評語會影響我的心情。也是,若按照自我實現預言的理論來看,如果我從小就被灌輸「我不會讀書」、「我的問題連神明都無解」,我想我一輩子應該都會困在這個魔咒裡。

    但是資質平庸的我還是完成了碩士學位,並且考上英語博士班。語言遲緩卻考上「英語」博士班;不會讀書卻很會教書;說話不輪轉,卻受邀四處演講激勵學生!其實,濟公師父說得一點也沒錯,我很會讀書,但我只讀我有興趣的,例如英美文學和口筆譯,我不讀數學、物理、化學,所以我國、高中無法名列前茅;我很會說話,而且還是面對台下成千上萬個人(以下附上學生聽講感言為證),儘管一對一的面談時常讓我手足無措、辭不達意;我是第一名,我是個能將複雜繁瑣的概念,轉化成輕鬆有趣的第一名好手,雖然我的個人休閒時間因此被每天排滿的課表與逐年調漲的薪水壓縮。

    就像神明說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用放在心上!」我這個「假」的六秀之才,「真」得實現自我暗示的預言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難免遇到許多波折與苦難,不過,不~用~放~在~心~上!因為這些挫折與失敗都是blessing in disguise(祝福來偽裝的)!

    ☆購入這本書,加入本站鐵粉行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9855?sloc=main

  • 灌洗醫學英文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21 11:45:40
    有 136 人按讚

    熱血彰中學生捐出20萬口罩給醫護 幕後推手是他
    天下雜誌 文. 蔡立勳 2020-02-20

    2月14日,一則轉贈20萬口罩給醫護人員,協助新冠肺炎防疫的新聞,讓彰化高中迅速成為社群平台上的焦點。背後推手,是在彰中任教近30年,去年拿到師鐸獎的圖書館主任呂興忠。從推廣台灣文學,到連續12年帶學生赴非洲當志工、到日本拜訪國會議員,他如何改變彰中學生?

    八卦山下,還沒開學的彰化高中,少了高中生喧鬧的校園,顯得寧靜。不到一週前,這所學校才剛吸引了全台灣人的目光。

    2月14日,總統蔡英文的臉書專頁,貼出一張彰化高中學生捐贈20萬個口罩給國內醫療人員的照片,5天內有11萬人點讚,超過2千人分享。不少人的臉書塗鴉牆,都被這則新聞洗版。

    多數稱許這群高中生的善心,但也有人好奇,在如今每人每7天只能買兩片口罩的時機,他們哪裡找來20萬個口罩?

    其實,這批口罩早已於去年11月募集完畢;幕後推手是彰化高中圖書館主任呂興忠。

    呂興忠原本要在寒假過後,帶著高一學生與20萬個口罩到約旦的敘利亞難民營,協助難民因應當地嚴峻的沙塵暴。

    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口罩成為搶手物資,醫療院所面臨口罩短缺,呂興忠因而決定將募集的20萬個口罩先轉贈國內第一線醫護人員。

    飛越8,000公里,送愛心給約旦敘利亞難民

    《天下》記者到訪彰中的這天,堆放在圖書館,準備分送至各地的口罩紙箱上還貼著中華民國與約旦國旗。「我們昨天才送了好幾箱出去,」身形瘦高的呂興忠指著紙箱說。

    在彰中任教近30年,呂興忠在校內相當特立獨行。「他很愛台灣,想法很多,行動力高,」一位彰中校友回想;這3點觀察,完整詮釋他在彰中的教學生涯。

    去年,他發起約旦敘利亞難民營計劃,與國際非營利性組織合作,募集電腦、運動器材等物資,讓與家人離散,住在約旦的敘利亞兒童、少年能在難民營上課。

    坐在輪椅上,現就讀高一的吳泓誼也是這項計劃的成員之一,「雖然我行動不自由,但是他們(難民營的兒童和少年)還能走路。我希望透過飛越8,000公里,幫助、鼓勵他們不要放棄希望,」吳泓誼解釋自己的想法。

    呂興忠的教學生涯都圍繞在關懷台灣這片土地,以及協助弱勢族群。

    早在政治氛圍仍較保守的90年代初期,呂興忠在校內成立「台灣文學研究社」;2006年起,他每年邀請6國10校的高中生,到彰中舉行國際論壇;同時對外募款,帶學生赴非洲當國際志工,到日本拜訪國會、諾貝爾獎得主。今年首度前進約旦,幫助敘利亞難民。

    在台文社中,呂興忠領著學生讀原住民文學、日治時期的反殖民文學等不會在國文課本出現的文章。他的初衷是希望學生知道,自己居住的這塊土地,有更多不同的聲音值得認識、關心。

    為學生開一扇窗,了解外面的世界需要他們的關心

    去年憑著《我們與惡的距離》拿下金鐘獎的導演林君陽、2018年金鐘最大贏家《台北歌手》的製作人陳南宏,以及知名主持團體「浩角翔起」的浩子(謝炘昊),都曾是彰中台文社社員。

    “「在學生只要把書讀好的年代,他為我們開一扇窗,了解外面的世界需要我們關心,這是社團存在的意義,」林君陽說。”

    那段經歷也讓林君陽逐漸了解,一項議題絕不只有單一面向,愈是複雜的議題愈需要納入不同思考,以《與惡》為例,「討論這些有爭議的題目,就會蠻小心,」他說。

    不僅止台文社,呂興忠進一步擴大彰中人的視野。2004年,呂興忠在時任彰中校長杜貴欉指派下,接手圖書館主任,開啟他在彰中任教的新篇章,「這個平台太棒了,有機會可以接觸到全校學生,」他回憶當時的滿懷欣喜。

    熱愛文學的他,接手後才知道圖書館一年僅有10萬元的業務費,他寫了募款信給2位彰中校友,一位是時任宏碁集團董事長的施振榮,一位是華碩集團總裁施崇棠。

    不把經費不足當藉口,自己寫信給校友募款

    給施振榮的那一封,遲遲沒有下文,但呂興忠不氣餒。有天他獲知準備退休的施振榮要回母校參加同學會,於是想方設法聯絡秘書,不但和施振榮在鹿港的洛津國小校長室見了面,還讓施振榮同意以「實驗與創作」為題,捐助彰中2000萬。但有個前提是僅能花在「軟體」,每場活動的上限是50萬元。

    「呂主任提出的構想是,要為學生增添許多能增加視野的活動。他做的事情對高中生的成長,應該有很大的幫忙,」施振榮告訴《天下》記者。因為呂興忠認為,與其砸大錢蓋出氣勢恢宏的圖書館、添購新穎設備,不如透過實際的活動改變學生。

    彰中圖書館裡,《經濟學人》、《時代雜誌》等近50種外文雜誌,井然有序地陳列在書櫃上。呂興忠還邀請各領域專家到校演講,不只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研究水稻基因聞名的「水稻教母」余淑美等中研院院士,也邀請油漆工分享人生故事。

    「彰中的學生都是知識分子,一定要為中下階層發聲、關懷弱勢,」也是彰中校友的呂興忠再三強調。

    但光是閱讀還不夠,行動才是一切的根本。「主任常說,沒有行動,閱讀是無效的,」今年24歲,高一曾任彰中非洲志工團總召的校友楊子賢一直謹記在心。

    親自帶學生動手做,教「心」比教「書」更重要

    2008年,呂興忠得知台灣友邦史瓦濟蘭(現為史瓦帝尼)需要志工協助,還有人發起「多背一公斤」公益活動,徵求每人多帶一公斤救援物資,援助偏遠的貧困國家,他決定利用暑假帶學生前往非洲擔任志工。

    在準備期間,除了向企業募款,學生也得上街義賣書籍募款,「對16歲的高中生來說,其實滿困難,但也滿突破自我的,」楊子賢回想。

    長達十多天的旅程中,每個學生的行李只能裝進背包隨身攜帶,托運的行李全數放援助物資。到了史瓦帝尼後,學生得隨著牧師步行,將物資送進偏遠村落,並住在當地孤兒院,學習照顧孩童。

    自2011年起,彰中更是每年舉行徒步100公里的「Walk for Water」活動募款,以協助史瓦帝尼興建蓄水量約3億公升的飲水灌溉水庫,讓當地民眾有充足且乾淨的水源使用。

    「我看見他們為孤兒院的醫療診所油漆,指導學生使用電腦,為貧民種下新鮮蔬菜⋯⋯或許,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深深地改變需要幫助的人,」國際非營利性組織「非洲之心」(Heart for Africa)創辦人麥斯威爾(Janine Maxwell)在著作《你OK嗎?》中,如此描述彰中志工在史瓦帝尼的日子。

    “林君陽形容呂興忠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他的狂熱、積極,在他想要推廣的理念上的熱度,會想讓你親近這個人,跟著他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高中參加台文社結識呂興忠,現為彰中國文教師的陳育萱觀察,從非洲志工、日本踏查團,再到彰化在地的環境保育等活動,「他都親自帶著學生動手做。我想,親身實踐這件事情對他很重要。」

    去年7月,呂興忠獲頒師鐸獎時,在臉書上寫道,「我的獲獎,是否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在第一志願的高中任教,最讓我驕傲的,不是有多少孩子考上醫學系,而是有多少孩子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忍受沒有掌聲,還會迎來噓聲的過程。」

    教了一輩子的書,他深知教「心」比教「書」更重要。(責任編輯:吳凱琳)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906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