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濁阻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濁阻音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濁阻音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hanas (窮奇太子)看板TW-language標題Re: [語音] 聲母三元對立時間Fri...

濁阻音 在 佬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9 11:02:26

很久沒有看過電視台的音樂頒獎典禮,但睇過噚晚的Chill Club頒獎典禮以後,卻有種細個第一次睇十大勁歌金曲的驚喜。 香港終於有值得看的電視台頒獎典禮了。 對於佬編來說,本地樂壇頒獎典禮的服裝,是收看典禮的最大阻力,但噚晚睇過Mirror上Chill Club,卻難得沒有不適感。 熟口熟面、...


這議題是挺有趣的,
還記得我碩一第一個學期報告題目就是上海吳語聲調和聲母清濁的問題。
幾點心得想回覆一下。



1. 有聲或無聲 (voicing) 牽涉到聲門狀態,
在語音學與音韻學上亦是發聲類型 (phonation types) 的一種

2. 據 Dispersion theory,
音韻上的對立 (phonemic contrast) 本就不宜過多,
且對立的兩者必須在發音與感知空間上有足夠的距離,
這也是為何三母音系統的語言通常是i, u, a
五母音系統的語言通常是 a, i, u, e, o

因此音首子音 (onset consonant) 在有聲無聲或送氣與否方面的對立
以二元為普遍,
因為這兩者都關乎 VOT, 要做出 perceivable 的三級對立相對較難。


且就算是二元的,也會因為是區分送氣還是有聲無聲而在 VOT 分佈上有別。

譬如台灣華語有送氣對立,因此送氣的 ph, th, kh 有很大的 VOT 值
(多在 80-100 ms 以上), 不送氣的 p, t, k VOT 值則頗低;

但日語不區分送氣,只區分有聲無聲,因此縱使無聲子音有送氣的變體,
VOT值一般也不高。


3. 為了增加可感知的對立程度,很多語言會在必要時增強對立,
除了在原有的面向上增加對立距離
(譬如台灣華語高VOT值的送氣,又譬如無聲子音在日語詞首與英語音節首的送氣,
都是在VOT的面向上增加對立彼此的距離)

亦可利用其他面向的 cue 擴大對立。

這裡就必須一提以蘇州、上海為代表的北部吳語。


北吳的濁塞音在詞首確是趙元任所稱的清音濁流,
據曹劍芬, Maddieson, 任念麒、石峰等人的聲學研究,
可以視為特別張弛的聲門狀態,
真正的對立是在於此聲門狀態產生的「氣音」(murmur),
聲帶無振動,無聲 (voiceless)

與此相伴隨的,是 F0 的降低,也就是低調域的聲調 (low-register tone)
這裡的聲調壓低便是為了擴大清濁阻音 (obstruent) 間的對立所產生的 cue。


但須注意到,在非詞首位置,聲調高低調域的差異被中和了,
濁塞音便真的成為有聲 (voiced) 塞音,
這可以視為,因為此時不再有聲調的 cue 幫助維持清濁阻音原有的對立距離,
因此轉以VOT正負值的差別來維持。

舉個例:

全濁聲母字「上」


「上」海: ssang11-he44 (ss 表示帶有 murmur 的 [s])
(11 是詞首全濁聲母字才會有的低調域聲調)

大「上」海: ttu11-zang44-he21


其中詞首的 ss 在詞中變成真正的有聲擦音 z



4. 子音的有聲無聲 (Voicing) 與聲調的調域高低之間絕對是很有關聯的,
從 Bradshaw (1999) 以來,
大量語音學與音韻學文獻中透過對非洲亞洲聲調語言的研究,
早已確定子音的 voicing 可與其後母音的 F0 高低有互動,
Voiced consonant 在這類文獻中更常被稱為 depressor,
因為它能壓低後接母音的聲調,阻斷來自前面的高聲調延展 (H spreading)

因此就 tonogenesis 而言,
我認為古漢語全清全濁的對立依然可以維持無聲 vs.有聲的假設,

朱曉農的假說在解釋全濁聲母清化後變送氣是有利的,

我當時分析上海話時,雖是做共時的子音與聲調互動的音韻分析,
但在歷時上,亦曾受朱的啟發,提出下列假設:


全清與全濁在早期漢語中是有聲與無聲的對立,
但在全濁清化的過程中,部分漢語可能經歷過今天北部吳語這種
詞首以murmur的有無為主、聲調高低為輔為對立;
詞中以有聲為聲為對立,這樣的過渡狀態。
在之後的階段才完全清化,混入全清、次清。

說是部分漢語,是因為並非全部漢語言全濁聲母清化後都變送氣居多,
像閩語、老湘語,反而是變為不送氣居多,
這些漢語言也許並未經過今天北部吳語那般的過渡階段,
維持中古早期有聲vs.無聲的對立假設,好處也在於此:

既可解釋清化後的送氣變化 (借助今吳語式的過渡階段)
亦可解釋清化後依然不送氣的情況

不過我不是做聲韻或歷時研究的,
這部分也只是附帶作的假設,有待做聲韻的人從文獻、韻書之類找到佐證了



5. 漢語的韻尾塞音不除阻沒錯,但就算有除阻,如英語,
也不見得就能完整維持有聲無聲的對立。

這也是文獻中已藉實驗證實的了,
英語韻尾有聲塞音與無聲塞音的對立,主要仰賴的並不是聲帶振動的cue,
英語語者更多依靠的是前面母音的時長來區辨,
有聲塞音前的母音時長較長。


基本上韻尾本就不是很好維持有聲vs.無聲對立的位置,
德語等大片歐洲語言將韻尾有聲塞音無聲化就是更進一步的情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0.94.1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425039322.A.E08.html
※ 編輯: Lhanas (203.70.94.104), 02/27/2015 21:08:26
papaganono: 沒錯喔 英語bit:bid 根本不care你的結尾 而是認長短 02/27 21:10
papaganono: 的 02/27 21:10
papaganono: 這個超有名的 英語實際上有靠長短音辨義 02/27 21:11
papaganono: 所以有學說提到 上古漢語的特色是長入短入對立 短入就 02/27 21:13
papaganono: 是維持著 長入舒化變成了去聲 02/27 21:13
papaganono: 這個長入短入說比起清濁塞音尾對立說有道理多了 02/27 21:13
s93015a: 真的耶,英語韻尾影響母音隨便想就一大堆例子 02/27 21:14
s93015a: 三樓是說祭泰廢夬嗎 02/27 21:16
papaganono: 的確除阻者不一定靠除阻部位的清濁來辨義 想你提到的 02/27 21:18
papaganono: 英語實則認長短音位 但不除阻者也絕對更無法生出不同 02/27 21:18
papaganono: 的帶音不帶音塞音尾作為音位對立區別 最多就是靠長短 02/27 21:18
papaganono: 辨義 02/27 21:18
papaganono: 去聲字一大堆跟入聲字曖昧不明 漢帝國時期也還在通押 02/27 21:20
papaganono: @s930 其實好像不只? 02/27 21:21
KangSuat: 指同一個字可以同時讀去聲和入聲? 02/27 21:25
KangSuat: xxxx 或 02/27 21:27
papaganono: 不是 是指有些去聲字的早先形式是長音入像是 -a:t 所 02/27 21:29
papaganono: 以可以跟短入at押韻 長入後來丟失了塞音尾 而且有些可 02/27 21:29
papaganono: 能演變出其他元音尾 *a:t>ai 這樣的現象 以上只是舉 02/27 21:29
papaganono: 例一種可能性 02/27 21:29
s93015a: 對耶像『樂』就有去聲和入聲的讀法,還有很多形聲字聲符 02/27 21:30
s93015a: 可在去聲也可在入聲 02/27 21:31
papaganono: 我會說上聲字跟入聲字根本交媾曖昧不清啊 這概念最早 02/27 21:32
papaganono: 是王力提出來的 02/27 21:32
papaganono: 更正 去聲字 XDDD 02/27 21:33
KangSuat: 我原本是想台語的"泡沫",phue2(上)、phueh8(陽入)並存 02/27 21:35
mapleflute: 整篇好精彩!! 不過我有點不懂第三點,請問什麼是「必 02/27 22:21
mapleflute: 要時增強對立」呢?能否就何謂必要、增強前、增強後的 02/27 22:22
mapleflute: 情形,再舉例子詳加說明呢?感謝原PO^_^ 02/27 22:23
papaganono: 我比較好奇的是「增強」的定義是什麼 拉長VOT的差異= 02/28 14:06
papaganono: 增強? 02/28 14:06

講這種 phonetics/phonology 的東西,我是用英文思考的,

用中文說總是有點辭不達意。

這邊講的「增強」都是譯自 "enhancement" ,

是 phonetics-based phonology 的一個特定概念,

如果 P 大和 M 大有興趣,我再另 PO 一篇講細一點好了~



Asvaghosa: No, 所謂長入是 -ps -ks -ts 變成的 02/28 18:34
papaganono: 去聲字讀s尾還不是共識吧? 02/28 19:01
Starstarboy: 去聲s好像幾乎要是共識了 02/28 22:22
papaganono: 反論依然不少 02/28 22:32
papaganono: 話說李方桂的濁音尾系統也被主流奉為圭臬。。。 02/28 22:39


說到上古漢語陰聲韻是否帶濁塞音尾以及去聲與入聲間的關連,真是大問題了,

以前讀李方桂、鄭張等人的討論時印象頗深,

包括鄭張提到的一些諧聲同源字如「立、位」「入、內」之類例證,

(另外也想到古藏語是有濁塞音尾的)

丁邦新去年好像還有一篇在討論這個 (他是正方)
http://ctma.nccu.edu.tw/chibulletin/files/paper/172_dd7a0b2d.pdf


不過我現在不做聲韻學,這方面生疏了很多,就不多說了,

板友們有高見不妨也可另 po 一篇。
※ 編輯: Lhanas (203.70.94.104), 03/01/2015 01:03:59
Starstarboy: 陰聲濁尾在中國(鄭張)已不是主流意見,所以丁邦新才要 03/01 12:40
Starstarboy: 發文反駁 03/01 12:40
Starstarboy: 至於去聲起自長入的意見現在好像也比較少人提了(?涉 03/01 12:47
Starstarboy: 獵不多不知詳情),因為長短這個成份已被拿去處理三等 03/01 12:47
Starstarboy: 韻的起源 03/01 12:47
annisat: 越南語的現代詩裡去聲跟入聲也會通押 也許塞音韻尾在知覺 03/01 14:08
annisat: 上本來就不容易跟陰聲韻區分? 03/01 14:09
Asvaghosa: 丁邦新的argument 不夠solid 03/02 00:16
Asvaghosa: 押韻不一定表示韻尾得相同; 更甚者韻腹都不一定y 03/02 00:18
Asvaghosa: 應該請他讀一下最近關於rap song rhyming的研究文章 03/02 00:18
Asvaghosa: 以及李壬癸關於賽夏paSta'ay祭歌的研究 03/02 00:19
bewealthy: 斯文介Lhanas定著愛同汝推 03/02 09:37
Starstarboy: A大可否指示一下該二文的篇名。想了解不同語言的押 03/02 10:49
Starstarboy: 韻情況 03/02 10:49
Asvaghosa: The ritual songs of paSta?ay in Saisiyat revisited 03/03 12:55
Asvaghosa: http://goo.gl/eoK9Dw 03/03 13:03
adst513: 朱曉農全濁弛聲論提到低送高不送 我覺得能夠合理解釋台語 03/03 18:33
adst513: 只是我不懂決定4個濁調的高的因素是甚麼 03/03 18:37
adst513: 反而客語4個濁調低(跟清調比) 用原PO這篇第4點就有解了 03/03 18:3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