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濁度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濁度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濁度計算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降雨不均 水庫只是手段之一 張炎銘/水利退休人員(台中市) 八日「水源不足,加建水庫加高壩體非解方」一文,水源不足根本就不該建壩,水利專業者不會蠢到不顧水文條件,但台灣不是水源不足。 年平均雨量二千五百毫米,今年雨少年雨量尚待調查計算,但即使以民國九十一年,有紀錄最枯旱年,年雨量也有一五七二毫米...
濁度計算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降雨不均 水庫只是手段之一
張炎銘/水利退休人員(台中市)
八日「水源不足,加建水庫加高壩體非解方」一文,水源不足根本就不該建壩,水利專業者不會蠢到不顧水文條件,但台灣不是水源不足。
年平均雨量二千五百毫米,今年雨少年雨量尚待調查計算,但即使以民國九十一年,有紀錄最枯旱年,年雨量也有一五七二毫米,乘上台灣面積,也有約五百六十六億噸水;而台灣用水一年不過一百六、七十億噸,若能好好管理利用,水源不會不足。
水資源問題,主要在豐枯極端不均,除時間不均,還有空間不均。豐水期是每年五至十月,這期間又特別依賴梅雨與颱風。只是颱風帶來豪雨,很難蓄存,除了瞬時流量高,主要是泥沙含量大,台灣地形陡峻,水庫容量小,造成水庫營運困難。
至於空間不均,西海岸地區年雨量約一千六百毫米,離島雨量更少,但蘭陽溪流域年平均雨量超過三千二百五十毫米,大家沒聽過宜蘭缺水吧?
水庫確實有上淤下淘缺點。為了水沙平衡,除集水區經營、庫區疏濬外,台灣還廣泛實施繞庫排砂。曾文、南化水庫防淤隧道完工啟用;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施工中,未來還有大灣坪隧道。至於潰壩,確實有潰壩案例,但隨著科技進步,水庫建設愈來愈安全。
國際大壩委員會「大壩事故統計分析」,建於一九五〇年前大壩,發生事故比例約二點二%;而五一至八六年建一萬二千多座壩,發生事故約零點五%,後來比率更低。台灣因九二一大震,斷層直接通過石岡壩壩體,否則要潰壩並不容易。
水庫會剝削下游農用水、基流量?剛好相反。水庫蓄豐濟枯,才能確保農用水與基流量。否則以台灣的極端水文條件,農用水與基流量在枯水期可能涓滴全無;有水庫,才能確保農業用水,基流量也才能分杯羹。
部分人士對水庫深惡痛絕,但台灣有歷史記載最早是虎頭埤水庫,已一百八十年;中正湖水庫(美濃湖)也超過百年;石門、曾文水庫也有五十六、四十七年。雖台灣惡劣地形、地質條件,但經過管理單位努力,水庫都還持續發揮功能。艾利颱風造成石門水庫原水濁度飆高,桃園停水十八天,若無水庫,當地居民用水何來?若無寶山、寶二,帶動新竹地區電子產業,經濟能夠茁壯?九二一地震,雖毀石岡壩,還好靠著鯉魚潭水庫,讓大台中地區撐過困難期。去年全國水庫供水,超過七十億噸,若無水庫,水從何處來?
建設水庫只不過是彌補老天不公平降雨的偏失,我相信決不是水利機關優先選項。
濁度計算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農業物聯網如何實現智慧感知、預測?未來發展路徑會怎樣?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來源:RFID世界网 作者:烽云物联
作為整合新一代資訊技術的策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物聯網備受各界關注。農業是物聯網技術的重點應用領域之一,也是物聯網技術應用需求最迫切、難度最大、整合性特徵最明顯的領域。
近幾年,物聯網技術已被應用到農業的諸多領域,包括農業環境監測、溫室大棚生產控制、節水灌溉、氣象監測、產品安全與溯源、設備智慧診斷管理等方方面面。
對於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基礎技術是感測器網路的完善。感測系統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農業物聯網技術的運行。
農業物聯網由感知層、傳輸層和處理層構成。感知層的感測器技術、條碼技術、全球定位等技術採集的數據資訊,透過傳輸層的有線、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和行動通信技術,傳輸到處理層的農業預測、診斷、控制、決策,以及預警等智慧化模組。
一、關鍵技術
1、農業物聯網感知技術
感知層主要包括各類感測器及節點技術、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和條碼技術等,實現對土壤水分、環境溫濕度、家禽水產健康狀況等資訊的採集功能,是農業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目前,光溫水氣熱等環境感測器應用相對成熟,土壤感測器是研究的熱點,透過電磁波反射或吸收能量水平的大小,可判斷土壤結構,根據離子選擇性膜電極,與被測離子溶液間的點位輸出,可測定土壤裡的特定離子。利用光學和電磁學原理,製成的動植物生命資訊感測器,也是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之一。
2、農業物聯網傳輸技術
當前,農業物聯網中的傳輸技術,主要為無線和有線感測網路技術,以及行動通信技術。其中,無線感測網路技術的應用最為普遍,國際上無線感測器網路應用,已經到了實踐階段。
荷蘭的一個農業物聯網項目,將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應用到馬鈴薯生長環境的監測中,生產者可根據監測結果控制疫病,從而實現防患於未然。
農業物聯網的資訊傳輸技術處於試驗階段,有學者建構無線傳感網路監控系統,該系統可對種植環境進行即時監測,園區佈置的感測器節點,可採集土壤與空氣的溫濕度、CO2 的濃度以及光照強度等參數。
3、農業物聯網處理技術
農業物聯網處理層的技術,包括雲計算、雲服務和模組化決策,這個層面是將採集的數據資訊,轉化為實際的操作,利用控制模型和策略,對相關農業設施進行智慧控制,比如打開水龍頭、關閉燈光、自動施肥等。
智慧決策是預先把經驗,和專家知識輸入模組,透過推理模擬思維,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參考,比如對農田肥力、灌溉、病蟲防治、動物飼料配方和園藝設施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智慧預警是以數學模型為手段,對實際不正常狀態進行警示,給出危害提醒。
二、核心應用領域
按照監測對象的不同,物聯網系統可以分為農業生產環境監控物聯網、動植物生命資訊監控物聯網、農機作業監控物聯網、農產品品質檢測,與品質安全追溯物聯網等。
1、農業生產環境監控物聯網
農業生產監控物聯網,主要指利用傳感器技術採集,和獲取農業生產環境各要素資訊,如種植業中的光照、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等參數,水產養殖業中的酸鹼度、溶解氧、氨、氮、濁度和電導率,畜禽養殖業中的氨氣、二氧化硫、粉塵等有害物質濃度等參數,透過對採集資訊的分析決策,來指導農業生產環境的調控,實現種養殖業的高產高效。
農業感測器
農業生產環境複雜,需要在高溫、高濕、低溫、雨水等惡劣多變環境下,連續不間斷運行,且感測器節點佈置稀疏不規則,布線不方便;而無線傳感器網路組網簡單、無需布線,具有低成本、靈活的優勢,成為當前農業生產環境監控系統主要應用方式。
2、動植物生命資訊監控物聯網
對植物資訊採集的研究,主要包括表觀可視資訊的獲取,和內在資訊的獲取,表觀資訊如作物苗情長勢、病蟲害、果實膨大狀況、生物量、莖乾直徑、葉面積等資訊。內在資訊包括葉綠素含量、作物氮素、光合速率、種子活力、葉片溫濕度等,主要監測手段,為光譜技術及圖像分析等;
對動物生命資訊的監測,主要包括動物的體溫、體重、行為、運動量、取食量、疾病資訊等,透過相關監測,瞭解動物自身的生理狀況和營養狀況,以及對外界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確保動物個體健康生長,主要監測手段包括動物本體監測感測器、影像分析等。
3、智慧農機物聯網
近年來隨著土地流轉的進行,農機作業範圍不斷擴大,農機作業資訊滯後、時效性差、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機收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對資訊快捷、準確、詳細的要求,難以滿足等問題逐漸突顯。
如何透過技術手段,有效地進行農機作業遠端監控與調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作業品質,尤其是保障農機夜間作業品質,和農機裝備的智慧化水平,是農機物聯網發展的迫切需求之一。
農機物聯網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農機作業導航自動駕駛技術、農機具遠端監控與調度、農機作業品質監控等方面。
4、農產品質安全追溯物聯網
農產品資訊感知技術,主要包括農產品顏色、大小、形狀及缺陷損傷等外觀資訊,和農產品成熟度、糖度、酸度、硬度、農藥殘留等內在品質資訊。
農產品質安全與追溯,對農業物聯網的運用,集中在農產品倉儲及農產品物流配送等環節,透過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條碼技術和 RFID 電子標籤等技術,實現物品的自動辨識和出入庫,利用無線感測器網路,對倉儲車間及物流配送車輛,進行即時監控,從而實現主要農產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蹤的目標。
在未來,隨著農業物聯網的發展不斷深入,從政府推動企業變革轉變為企業主動變革,這是未來農業物聯網化的終極趨勢。未來有部分企業,將會依靠大量農業數據的分析、共享,挖掘利用來賺錢,改變農產品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HBlOf5ZDA
資料來源:https://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_17.html?m=1&fbclid=IwAR07Hvz7yYgnvPuwMrDayBSKdOoSzoOynnFo_-jBVfYGnEwQE2xOWAiVu3Y
濁度計算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除了SOP 北水處還有別的責任
2015-08-22 02:17:31 聯合報 張炎銘/水利退休人員(台中市)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公布新版的淨水場取水SOP,原水濁度超過六千NTU,就減量取水;超過一萬二千,就要停止取水,民眾必須儲水備用,不讓民眾再使用黃濁水。有此SOP,似乎爾後停水,就不是自來水處的責任了。
但柯市長說得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難道北水處碰到原水濁度飆高,就真的一籌莫展嗎?
南勢溪水濁度在颱風後若是常態飆高,真要好好思考由翡翠水庫專管送直潭淨水場的必要性,卅億經費雖不是小數目,但若能保證大台北區用水穩定,難道不值得?
也可採擴充配水池的方法,颱風前大量蓄水,短暫的停止取水,就不會影響供水。現在停止取水一到六小時,恢復供水卻要三小時,顯示儲水空間極端不足。
政府在颱風時總要民眾儲水備用,現在新的用水計畫書審查,都要求要有三天以上的蓄水空間,而首善之區的淨水場,竟連六小時的停止取水都挨不住?
另外,北水處原水太偏重新店溪,等於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內,應該也考慮將地下水當備援。六○年代,台北地區因地下水超抽而有嚴重地層下陷,隨著翡翠水庫完成、地下水管制,現在地層下陷已獲得控制,地下水位也已回升,有些地區甚至地下水位過高,工程開挖時還煩惱要降低地下水位,若在颱風天,地面水暫停取用時,是不是該以地下水適時取代?
還有,翡翠水庫在下游防洪安全與運轉規線許可的情況下,可以放水以稀釋原水濁度;板新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的主要目的,雖是讓板新地區使用北水處的自來水,但若北水處需水孔急,是否可反向供水?雖然石門水庫在颱風天供水同樣緊張,但彼此調度支援、避免停水,不正是主事者該優先思考、努力達成的目標?
當然,自來水淨水科技也該時時進步、濁水處理能力也該提升。因SOP只是處理事情的標準步驟,說難聽點,只是釐清責任的法門,但絕不是最佳或唯一的方法。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提送的「水價計算公式」,剛獲經濟部水價評議委員會通過,未來水價將反映各項成本而大幅調整,若還只是依照SOP,讓用戶必須常常擔憂停水,不是太讓人失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