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激辛道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激辛道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激辛道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激辛道評價產品中有28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介紹一位美國總統,就是美國的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有的人可能對他不太熟悉,讀完這封信之後,你也許會對這位低調的總統留下不一樣的印象。 如果要問美國最好的時代是什麼時候,美國人通常會給出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離我們比較近,就是克林頓當政時期。那時...

 同時也有8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50的網紅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專注 #銷售焦點 #自戀 #分享自拍照 #早安文 #核心關鍵 #銷售文章內容 #銷售見解 #銷售成功 #盤點釐清 #專注焦點 #銷售Keypoint #八爪章魚 #面面俱到 #每步艱辛 銷售維他命| EP.73_專注你該專注的銷售焦點 解老師有一個朋友跟老師說了一句話,讓他心裡想了很久。 他...

激辛道評價 在 ChowZip 鄒攝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5:22:58

#圍爐廢噏 #zip噏劇場 #農曆7月號 《#死後遇見DrM》 第三章 「黑盒內的記憶…」 *奇幻音樂 康:Dr.M 你又話可以睇晒我人生所有記憶嘅,點解有啲片段係無架! Dr.M:85527,你冷靜啲先,你想搵邊段記憶啊? 康:總之就係一段好記憶,我好想記得,但又唔記確實內容係啲咩!總...

激辛道評價 在 Zoey ♪柔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6 22:05:59

柔伊 x 水清淨抗菌系列 🔗團購連結:@zoooey_ 首頁連結 ⏰團購時間:8/16-8/22 還記得波妞剛出生的時候,是疫情剛爆發 我在月中整天看新聞,越看越害怕 除了酒精之外,一直在想有什麼是寶寶可以用的消毒產品 不停上網找資料跟評價,看到好多人推薦水清淨 ,馬上來下單試試看! 用到現在,...

激辛道評價 在 F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08:12:34

• My Life. 趁下雨下班在家沒外送 來分享這二個多月的生活 從五月底開始做市場個人代購外送 甚至美濃麻糬/旗山紅槽肉/花園夜市新加坡邋撒麵代購 沒想過我會做這個 疫情激發我的生意頭腦吧 也讓我覺得自己還有點用處 ⠀⠀⠀⠀⠀⠀⠀⠀ ⠀ ⠀ 但要不是嫁給在市場賣活海產的老公 我應該也不太會自己去...

  • 激辛道評價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5 08:11:45
    有 71 人按讚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介紹一位美國總統,就是美國的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有的人可能對他不太熟悉,讀完這封信之後,你也許會對這位低調的總統留下不一樣的印象。

    如果要問美國最好的時代是什麼時候,美國人通常會給出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離我們比較近,就是克林頓當政時期。那時冷戰剛剛結束,又趕上互聯網產業起步,美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方方面面都進入了一個繁榮的時代。

    第二個時期很多人就沒那麼熟悉了,就是史稱「柯立芝繁榮」的柯立芝當政時期。雖然距離我們比較遠,但從經濟指標來看,柯立芝繁榮甚至超過了克林頓時期,柯立芝這位總統的很多做法也成為了後世學習的樣板。這封信我們就來瞭解一下,柯立芝是如何締造了美國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柯立芝是一個怎樣的總統?
    柯立芝最初其實是從副總統位置接任總統職位的。他原本是第29任總統沃倫·哈定的副總統,1920年和哈定一起在大選中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1923年哈定因為突發心臟病身亡,柯立芝就接任了總統之位。柯立芝做副總統時十分低調,他剛接任的時候,很多人覺得第二年就是新一屆大選了,柯立芝肯定會被選下去。結果柯立芝上台後一掃之前哈定內閣醜聞的陰霾,成功恢復了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在1924年大選中又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且在接下來四年中開創了「柯立芝繁榮」的局面。

    柯立芝並不貪戀權力,儘管他的支持率極高,但他仍然決定不再參加1928年大選。他說:「如果我再任職一個總統任期,就會在白宮待到1933年……十年,比任何一個當過總統的人都長——太長了!」離任後,他和妻子回到了老家北安普頓,開始寫作。根據傳記作家唐納德·麥考伊在《柯立芝傳》中的描寫,當時美國民眾希望柯立芝再乾一屆的熱情堪比當年輓留國父傑斐遜。

    柯立芝治理國家的理念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不妨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講的。成為總統之前,柯立芝曾經在馬薩諸塞州擔任州長,在就職演說中,他講了這樣一段話:

    「馬薩諸塞州是一個整體,我們都是它的一分子。弱者的福祉和強者的福祉密不可分。如果勞工憔悴,工業也不會繁榮;製造業衰退,運輸業也不會興隆。任何單方的行動,都不足以提供普遍福祉。但也要記住,一個人的利益也是所有人的利益,忽視一個人就是對所有人的忽視。暫停一個人的股息,也意味著停掉另一個人的薪水。」

    這段話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說出來的呢?當時美國工會運動蓬勃發展,很多人都認為資本家太富有了,應該限制他們的利益。瞭解了這一點你就能體會到,柯立芝其實是在強調每個人的合法利益都應該得到正當的保護。後世的歷史學家也認為,柯立芝是一位典型的秉持古典自由主義理念的總統。

    為什麼柯立芝堅持保護有產者的利益?
    柯立芝自己是這樣詮釋這一理念的。首先他講,美國人一直追求的自由,就是建立在尊重個人財產的前提之上。如果可以隨意剝奪一個人的財產,就相當於可以隨意剝奪他的權利和自由,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傷害社會的正義。

    古典自由主義認為,享有自己的財產乃是人的天然權利。說到底,財產權和個人權利是一回事,一方遭到侵犯,另一方也難以苟全。就在柯立芝這番講話的20多年後,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納粹政府開始剝奪公民的財產,社會的自由也就此喪失了。

    第二,柯立芝強調,政府不能解脫人們的辛勞。柯立芝講,政府的作用是照顧社會中的弱者,比如殘障者等等;同時,政府也可以表彰那些傑出的人士。但是政府不是保姆,它的職責不是供養所有人的生活。人仍然需要自立,要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取得成就。弱者需要保護,但這並不意味著打擊強者。

    第三,柯立芝講,應該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也只有這樣,現在的弱者和窮人才有可能在未來變得富裕;如果要剝奪富人的財富,窮人也會失去富裕的機會。這很好理解,如果一個人變得富裕,財富就會被拿走,那麼人也就不會有動力追求富裕了。

    歷史學家克勞德·費斯評論說:柯立芝體現了中產階級的精神與希望,他能解讀中產階級的期待,表達中產階級的意見。你可能會覺得柯立芝好像是站在富人一邊,其實只有尊重每個人的權利、包括富人的權利,人們才會有動力去奮鬥。如果個人失去了奮鬥的動力,社會也就失去了走向繁榮的驅動力。

    在自由市場的作用下,社會經濟利益的分配是不可能完全平均的,如果要強行拉平,就像非要把生長速度不一樣的樹木剪成一樣高,違背了自然的屬性。財富從被創造出來,到惠及社會中的大多數人,總是有一個傳遞的過程。知識也是如此,人類發現了新知,總是從那些最前沿的研究機構和大學慢慢傳播到普通學校、再普及到中小學之中。
    我們不會因為大學的知識密度比小學高,就廢除掉大學,把大學的研究資料平均分給一百所小學,因為這樣不會促進科研的進步。同樣的道理,柯立芝認為,應當保護那些通過奮鬥獲得了大規模財富的人和機構,因為這最終會有助於社會的整體繁榮。簡單來說,柯立芝主張通過社會總財富的增加來解決貧困問題,而不是平均主義。
    柯立芝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柯立芝的這一套想法是1913年他擔任麻省參議員的時候提出的,十年之後,他成為了美國總統,有機會將他的理念付諸實踐。那麼他的成績如何呢?
    柯立芝剛上台時,美國剛剛結束一戰後的經濟危機,由於戰爭帶來的巨大開支,美國政府當時是債台高築,雖然比歐洲的情況還是略好一些。1923年夏天柯立芝上台之後,到1929年1月柯立芝離任,這期間美國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近一倍,佔到了當時全世界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左右。同時,美國的技術革新、設備更新和企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化,也使得它在全世界的競爭力迅速提升。
    柯立芝保護有產者的理念並沒有造成社會的不平等,而是造就了大量的中產階級。當時美國的失業率只有3%~4%,是歷史最低點,美國失業率再次接近這個水平是疫情之前特朗普當政時期。柯立芝在任期間,中等家庭年均儲蓄額以每年8%的速度上漲。到他離任時,美國的汽車產量比一戰後漲了3倍,平均每五個家庭就擁有一輛汽車。1921年剛剛被推向市場的電冰箱,到了1929年已經成為了美國中產家庭中的常見電器。柯立芝自己也在演講中說,美國人民的生活達到了「此前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柯立芝繁榮的說法也由此而生。
    另一方面,柯立芝的減稅政策並沒有產生財政赤字,而且由於削減不必要的政府開支,柯立芝當政期間第一次做到了使政府債務大幅減少。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只有兩個總統做到了這一點,另一個就是克林頓。這是怎麼做到的呢?說來簡單,雖然減稅了,但由於經濟繁榮,個人和企業收入的總量增加,因此稅收總額並沒有什麼減少。
    柯立芝在經濟上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視科技的作用,發展新工業。柯立芝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孩子,但是他從來不主張通過補貼的方式促進農業發展。一戰後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法案,叫做麥克納利-豪根農田救濟法案,就是由聯邦政府出面來購買農產品,幫助美國農民和歐洲農業競爭。柯立芝否決了這個法案,他講,農業也必須「立足於一個獨立的商業基礎之上」。相比之下,柯立芝更支持通過實現農業現代化來增加農民的收益。
    有人評價柯立芝是一個「無為而治」的總統,其實柯立芝當然做了很多實事,包括大力支持美國民用航空業發展、推動航空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技術革新等等。不過,也可以講柯立芝的政治理念和「無為而治」有相通之處,就是政府做的事情越少越好,相信社會自我發展的能力,相信商業社會和企業的效率。
    類似地,在法律方面,柯立芝也認為「人無法制定法律,我們只能發現法律」。柯立芝講,社會中存在著一些有利於社會的習慣、規則和文化,立法機構的職責是去發現它們,將它們提煉成法律,而不是基於主觀意見閉門造車,制定不合民情的僵硬的法條。
    另外,柯立芝重視法律的權威,警惕多數人的暴政。他講,政治運動不能代替法律,如果審判可以在法庭之外進行,法制也就壽終正寢了。今天互聯網上有一些所謂「鍵盤俠」的做法,就像是要在法庭之外進行審判,這就不符合法制社會的基本原則。
    柯立芝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他說:「我們要廣泛地、堅定地、深刻地相信人民,相信人民渴望做正確之事……國家才會長存。」
    小結
    柯立芝於1929年卸任之後,美國發生了大蕭條事件,有的人就認為,是不是柯立芝的一些做法讓經濟過熱,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發生?這也是之前一種流行的觀點。不過上世紀80年代以後,學界發現導致大蕭條的原因非常多,結束大蕭條的原因也非常多,很難在柯立芝的政策和後來的危機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繫。同樣的道理,也很難把克林頓的政策和2001年的股災直接聯繫起來。
    總的來講,柯立芝確實創造了一個美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黃金時期。他言行合一,用實踐向人們展示了保護個人財產和個人權利的重要性,降低稅率對刺激經濟的重要性,以及以技術發展驅動產業更新的重要性。」

  • 激辛道評價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1 09:40:23
    有 10 人按讚

    啓蒙的王子雜誌半月刊;208、209期;民國64.10.01-16出版)夸父收藏。
    【善的漣漪如投石湖水】
    如果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黃旭昇的「擴善」人生

    撰文│奚莉亞
    照片提供│黃旭昇

    人物簡介
    黃旭昇,現任中央通訊社國內新聞中心新北市記者,所跑路線包括文化、圖書、市政、教育、環保、醫藥、衛生、警察、消防和海巡,編採資歷32年。曾在2011、2018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2014優質新聞獎優勝、中央社新聞報導攝影獎第一屆的優勝和第二、三屆的佳作。工作之餘以當志工為志業。

    …………………………………………………………
    「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話,我希望是投石湖水,藉由善的漣漪,讓這個社會慢慢的良善。」身為記者的黃旭昇,在32年的工作生涯中看遍人間世事,不論是天災人禍、悲歡離合,或是各種不公不義,他只願自己的報導能夠照亮幽冥,把良善傳遞出去。他強調,「既然是一輩子可能只做這件事,那麼就要想盡辦法把它做好。」

    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說自己從小就無法抗拒文字的魔力,小學四、五年級已經開始投稿國語日報,但「長大後才漸漸發現文字可以影響人」。民國77年,他在服完兵役後進入新聞界,開始用筆尖發聲,一晃眼過了32年,人生的三分之一歲月都獻給了這份工作。

    從少年到成熟大叔,儘管媒體的大環境已不如以往,記者也常被譏笑是「妓者」或弱智,但他從未想過要轉職或退休,問他為何如此「矢志不渝」?黃旭昇笑笑說,記者的確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耗費的時間精力跟所得不一定成正比,「但迷人的是,它可以參與第一線,將訊息告訴大眾,可以利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細數工作生涯中印象深刻的幾則報導:例如「拯救流落異鄉的船長」,這位台灣船長因為漁船遭到海盜洗劫,只能流落索羅門群島,想家人但船上的無線電無法呼叫台灣,想回台又沒有錢買油,也找不到船東援助,但透過了他及其他記者的報導,喚起政府單位重視,台灣船東也因輿論壓力,想盡辦法把船長拯救回來,圓滿了整件事。

    還有「台裔芬蘭青年尋找生母」,當事人僅憑著一件33年前從台灣穿著抵達芬蘭的小嬰兒服,和嬰兒時期的照片,在人海茫茫中尋找生母,原本是件大海撈針的事,但在黃旭昇及海外同仁連線走訪下,促使了公部門動起來協尋,終於讓分離了33年的母子可以再相聚,這一刻令他激動不已。
    旭昇也看到這人間許多不公不義的事,秉著為弱勢發聲立場,或許得罪過惡勢力,但也結下更多良緣,例如金門的鳥友、關心生態與文史的工作者、教育崗位兢兢業業的夥伴,大家都在默默扎根,悄悄幫助小農與老農,讓他的眼界因此更廣,也常常從別人的故事中觀照自心,再照亮他人。

    努力「揚善」不棄守

    黃旭昇在記者的身分上,堅持著「濟弱扶貧」的理想,也一直把這想法落實在工作領域上;但在媒體搶即時、搶點閱率的狀況下,或因立場與角色不同、位階與職權的分別,看法與溝通的誤差,不時跟長官有了些許火花。朋友常勸他說,做好最保守的就是最安全的,或一個命令一個動作,比較萬無一失;但對他來說,新聞工作若都是先想到如何保護自己,如何不犯錯,如何不觸怒當局,如何維持良好關係,那麼就會失去守門人或吹哨者的角色與天職,這是他不願棄守的底線。

    在社會氛圍普遍嗜腥羶的重口味中,「揚善」未必獲得重視,這對於兢兢業業下筆的他難免覺得挫折,但大環境如此,只有積極尋求轉念,而他找到的方法就是利用網路散發出去,或者把訊息分享給同業,透過不同的平台管道讓這些社會微弱的光持續點亮,如此也不違背自己的核心價值。他說,若一直把不好的事情記掛心裡是無濟於事的,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

    工作之餘,他也身體力行「揚善」工作,挽袖當起志工,甚至遠赴海外助人,把志工和記者身分融合一起,既療癒了自己、轉化挫折,也可適時發掘新聞素材,實踐自己的信念,「我以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身分,時而以旁觀者角色紀錄,時而以參與者角色進入災區報導、深入部落服務,總是角色互換,但『莫忘初衷』的信念只有更強烈,從沒變更過。」

    讓美好的事「被看見」

    現今社會對媒體價值觀與評價逐漸式微,網路上各式各樣「速食」的爆料和被放大的負面消息,還有人戲稱新聞業是「製造業」,或把記者和狗仔畫上等號,對此,黃旭昇偶爾也有無力感,但他反求諸己,「我常常想自己還能報導什麼?還可以做哪些事?我既然無法改變社會,但至少可以藉著我的職業,讓一些美好『被看見』吧!」

    因著這個「被看見」理念,所以他當個「投石者」,報導地方文創產業,傳達「希望」;寫國家交響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以音樂協助弱勢孩童逆轉人生;也報導為偏鄉學子拍畢業紀念冊的攝影師大愛,這些新聞在社會上激起不少漣漪,讓人在負面嗜血及充滿「行車紀錄器」畫面的新聞中還能看到「美好」。

    他也常看到一些在社會底層的小民百姓,即使話語權不及有權有勢的人,但仍默默為社會付出,甚至還不求回報,遇到比自己更辛苦的人,縱然本身也需要他人幫助,但依然願意如甘霖般伸出援手,這讓黃旭昇更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要為這有情人間守護一豆燈火,為自己的內心保有一方淨土。

    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

    今年,他工作的媒體有5名資深記者放棄新聞戰場,同業間也有不少年輕有衝勁與理想的記者,紛紛轉換跑道或暫時休息、離開媒體圈,不同的媒體平台也轉型因應新媒體時代,媒體的環境轉變,讓他感受良深,但不論環境怎麼變,他仍盼望自己和繼續堅守崗位的同業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扮演好烏鴉與守門人的角色,護住美好的核心價值。

    「人生總是變化無常,無常不知哪一天早到來。人生總是無能改變,知足常樂就是快意人生。若打開心窗,解開心結,煩惱自然就少很多。淡看人間事,瀟灑人間, 缺憾自然就成幸福。祈願人間多一些祥和睿智,多一些正向建議,祈願人間少一些狡猾詭辯,少一些陰溝酸語。」長久的記者生涯,黃旭昇看到了「因為愛,讓小人物能捨,化身為實現願望的菩薩。因為愛,讓小人物有得,內修為豐厚己身的大德。」

    人間多情,世間多愛,讓他更想藉由採訪社會的人事物,去關照並傳播這些人一直努力在做的事,冀望大眾都能在他的報導中有所感悟或有些許獲得,「當有機會為長者折枝,不吝伸手,當投石湖水,不斷擴散(闊善),如果不願意當那顆石頭,就當一名手心向下的人或播種的人」,這也是他將邁入「六旬老翁」的心得,持續看下去、寫下去、拍下去,觸動善心,繼續做對的事。

  • 激辛道評價 在 Hot Drive / 熱駕 - 經典90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1 19:45:00
    有 140 人按讚

    [ 買車賣車的共同困境~業代神單怎麼來的?]

    #寶總監的業代人生
    1999年,我離開了在南陽HONDA擔任三年汽車業代的工作,轉職到從0開始學起的廣告設計與行銷企劃,但這20多年來,我還是收到很多親朋好友的請託詢問,協助他們解決了許多關於買賣汽車的問題。

    而在歷經廣告行銷的苦幹充實後,現在的我雖然有幸轉變成台灣車媒中的一員,但不變的是:車輛買賣仍是一場無止境的爾虞我詐,並在看到某些業代從一開始的滿懷信心到變成憤世忌俗,或是車主在買車前的緊張猜疑,到交車後在網路上的砲火四射。這讓我無奈明明買車是件開心的事,為何總是很難看見買方充滿喜悅、賣方滿懷感激的美滿結局呢?

    或許我對人性還有些期待吧,總覺得”溝通理解是信任的基礎”,如果我把買賣車輛中的「資訊不對稱」說得更清楚,把「雙方立場與是非對錯」講得更直白,而能讓汽車業代認清「踏實隨緣」的賣方尊嚴,也讓消費者了解「大智若愚」的買方灑脫,那是不是能讓買車這件人生大事變成彼此一段美好的回憶呢!

    當然,車輛買賣其實有很多更細微、更眉角的地方,但因為時間關係,這次我就說個大概念就好,至於要不要再拍下一集,就看看這支影片的評價到底是我被砲死,還是什麼其他的評價?

    總之說現實一點:面對金錢與生意,每人的生存之道難免互有高低,但與其糾結在我們永不得知真相的困境情緒中,還不如看開一些,當作是自己的善念修為,反而讓日子過得更開心。

    希望業代朋友賣車能賺錢、車主朋友買車也能愉快的用車。

    註:大家應該看得出我是用「相互理解、以和為貴」的立場製作這支影片,所以如果想留言的朋友,我期待你是分享正面的案例。因為分享不愉快的交易經驗,較容易會因為發文者的一方之言,引發其他非當事人朋友產生更多不當聯想,所以如果內容太辛辣,甚至具名指控的發文,我會直接刪除,這點也懇請大家理解了。

    #寶總監

    趕快來追蹤:
    - Hot-Drive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otdrive.taiwan
    - Hot-Drive Youtube / https://youtu.be/JkBn-k1pJNw
    - Hot-Drive 官方網站 / http://www.hot-drive.com

    贊助 / #KW #GoPro #AMATECH
    製作 / #Hot_Drive #熱駕 #ManCave #PuristGroupTaiwan #經典90

  • 激辛道評價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23 09:40:55

    #專注 #銷售焦點 #自戀 #分享自拍照
    #早安文 #核心關鍵 #銷售文章內容 #銷售見解
    #銷售成功 #盤點釐清 #專注焦點 #銷售Keypoint
    #八爪章魚 #面面俱到 #每步艱辛

    銷售維他命| EP.73_專注你該專注的銷售焦點

    解老師有一個朋友跟老師說了一句話,讓他心裡想了很久。
    他說了:「Herbert,你很自戀齁?」
    老師覺得這是天大的冤枉啊,解老師覺得自己不是自戀的人,為什麼呢?
    解老師就反問為什麼朋友會覺得他是很自戀的人呢?
    朋友就說了:「老師,我每天看你的粉絲團,我第一次看過有人的粉絲團每天都是自己的自拍照,老師你很自戀齁?」
    老師想跟各位澄清,其實,老師聽到這樣的評價,心裡是蠻在意這個事情的。

    老師自己把這事情思索了幾天後發現這是有理由的。
    大家覺得解老師每天的早安文真正的關鍵應該是什麼?
    不是專心的想辦法寫文章,產出內容來分享給大家嗎?
    給大家一些所謂有料的東西,對不對?
    老師覺得那是他該專注的,產出內容。
    如果老師在努力產出內容後,還要去想,到哪邊拍美照,
    拍一個適合的照片來搭配這個文的話,
    這樣老師還有時間專注在內容的產出嗎?
    於是,老師就跟朋友講了剛才的論點,
    這位朋友聽完就說:
    「Herbert,老師,你講的是對的,我們喜歡看你的是內容,喜歡聽你的是你的見解,喜歡得到的是你分享裡面的料,老師,你就繼續這樣好。」

    這個給我們什麼啟發?
    你如果想要成功的話,如果你想要在某個地方佔有一席之位的話,你是不是應該先去盤點、先去釐清哪些才是你該專注的焦點?
    人的專心力、人的專注度其實是有限的,專注在那個核心的Key point,那個「點」上面,其他的人家自然不會那麼在意了!
    但是如果你很貪心,想要學著八爪章魚,當然那樣也很好,也可能是老師能力還不到那邊,要寫出一個好文,再拍出一個美照,那很搞剛耶!
    所以如果你想學八爪章魚,樣樣好,面面俱到的話,那怕的事你一步都很艱辛。
    有了第一步,才會有第二步,才會有第三步,沒錯吧?
    藉由老師的故事分享,去思考一下,什麼才是你該專注的焦點,祝福各位!

    00:00 - 開場
    00:07 - 解老師自戀的故事分享
    00:56 - 解老師關於自戀的思考
    01:56 - 跟朋友重述專注論點
    02:25 - 解老師故事的啟發
    03:24 - 結論

    ✔ 訂閱解老師Youtube頻道【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https://reurl.cc/7y0G6y

    ✔ 按讚解老師粉專【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數位銷售攻略【業問100】: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Dealer/OPAJCYT/index.html

    ✔ 博客來 銷售類 年度暢銷第一名【超業攻略:比銷售技巧更值得學的事】:
    https://reurl.cc/NXQkX9

    ✔ 訂閱解老師主持的Podcast【銷幫-藉著銷售幫助每個人】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75lb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yjKL4
    ​ 【SoundOn】 https://reurl.cc/9XYb4v
    ​ 【Spotify】 https://reurl.cc/GrRGKd
    ​ 【KKBOX】 https://reurl.cc/5qybO7

  • 激辛道評價 在 Spice Travel 辣旅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28 20:00:04

    身為台灣人你不可能沒有逛過夜市吧!
    為了在這競爭激烈的市場生存下去,店家紛紛推出了一些浮誇的特色美食
    但是這些美食真的好吃嗎?
    這次莎拉和史大夫就要帶辣粉們盤點台中各商圈的豪華美食
    以最真實的評價告訴大家值不值得來
    最後最後我們還會去【Espa伊薔沅頂級概念旗艦館】做按摩,
    把這幾個月的疲憊感通通消除,又吃又按摩的完全就是一隻自肥企劃啊~
    走吧!一起吃爆台中😋😋

    ------------------
    🚶 跟著我們爆吃一波!
    00:00​ 段落開始
    00:38 泰辛火山排骨 https://g.page/thaisinlaengsaeb?share
    02:38 信兵衛 手作丼飯壽司 https://goo.gl/maps/Ymv7Eq9R6byLix3d6
    05:41 8德司Brothers https://goo.gl/maps/66oPDGDSnqQnR3aN7
    07:17 樂丘廚房-東海店 https://g.page/LEOCHIU01?share
    08:21 Espa伊薔沅頂級概念旗艦館 https://g.page/Espa-spa?share
    12:11 總結

    💆🏻‍♀️來【Espa伊薔沅頂級概念旗艦館】按個摩對自己好一點吧💆🏻‍♀️
    參加 LINE@閨蜜分享禮 即可獲得20分鐘加時體驗!手刀加入 ► http://bit.ly/3oKrlpi

    預約資訊 ► https://www.espatw.com/contact.php
    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e.spa01
    官網 ► https://www.espatw.com/
    地址: 台中市西區公益路 111 號 2 樓(F HOTEL)
    電話: 0800-888-185
    營業時間: 一~日 10:00-21:00


    🌶️ 想預訂 Spice 推薦的住宿,快到我們的網站預訂!!! ► https://spice.travel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 spiceofficialtaiwan@gmail.com

    👉訂閱 Spice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Travel?sub_confirmation=1
    👉下載 Spice app (iOS) : https://itunes.apple.com/app/id1417092783
    👉下載 Spice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io.spiceup

    ------------------

    追蹤我們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picetaiwan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etw
    Spice 旅遊攻略 ► https://spice.travel/guidebook
    Spice VR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VR

    ------------------

    音樂來源 -
    MB01LAPDUWJJJSN

  • 激辛道評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08 19:00:13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您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常常會遇到一些事情,你在理性上知道不應該這麼做;比如說亂發脾氣呀,或者是過度的控制在,不然就是過分的不在乎!

    然而呢,我們常常面對這種狀況的時候,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就好像是遇到緊張壓力,我們的行為彷彿退化成孩子一般,不管是任何的任性啊、妥協啊,或者是無法克制的上癮,好像都是這些狀況!

    這樣的情形,我們常常會說自己可能是意志力不夠;然而呢,如果你花時間去學習,怎麼強化意志力,似乎又是一個辛苦。

    而且通常沒有效果的過程,你會在自己的反反覆覆當中,覺得自己總在跌同一個坑,而感覺到非常的挫折。

    關於這樣的一個狀況,在心理學有很多方面的討論,而我最近讀到一個,分別是克里希.那南達,跟阿曼娜他們的一個說法;他們用一個比喻叫做「情緒小孩」。

    就是讓我們遇到壓力、挫折,或者是事情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的時候,我們的反應彷彿是一個小孩,而且是一個情緒化的小孩。

    情緒化的小孩通,常會有三大類的表現,分別是「自動化」、「反應過度」跟「習慣性」。

    我們首先來看哦,情緒化小孩的反應是「自動化」的;就像是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可能告訴自己無數次,媽媽打電話來的時候不要大小聲。

    可是一旦我們看到來話顯示,通常的第一句話的口氣都不會太好!你會發現,它是一個「自動化」的反應。

    而且在這樣的自動化底下,當你掛上電話,你就會感覺到非常、非常的挫折…這讓你想到了什麼?

    好多人哦,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可能在理性上知道,他不需要這麼的緊張,其實沒有那麼多人這麼在乎他的一言一行。

    可是呢,把它擺到人群裡的時候,這一切的緊張、焦慮、手足無措,都成為了自動化的反應!

    而且「自動化反應」的另外一種呈現,就是一種「上癮」的狀態,而上癮用一個更容易理解的說法,就叫做他需要「立即滿足」!

    這樣的情況,最容易發生在親近的人際關係裡;如果你覺得寂寞,你就要立即要你的伴侶來陪伴你。

    如果你覺得緊張,你就讓你的伴侶立即幫你解決問題;然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就算他是你的親密伴侶,他也沒辦法做到立即!

    可是你會發現這一切,你在理性上都知道什麼叫做「合理」;可是你的行為上卻完全不是如此,這就是情緒化小孩的自動化反應!

    而情緒小孩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會「反應過度」。剛剛說的是「自動化反應」,而這裡談的是「過度反應」;也就是你的反應,超過了正常的合理限度。

    在一般的情況底下,你要面對一群人,多多少少有點緊張;可是你太緊張,而這個太緊張,導致你可能過分的想要表現,或者是過分的退縮,這些都是「反應過度」!

    就像剛剛說的,如果你孤單、寂寞、覺得冷,你想要你的伴侶陪伴你,什麼叫做「合理」的反應?

    「合理的反應」叫做,把你的想法跟需求告訴對方,讓對方有所選擇;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陪伴你,你們慢慢的找到彼此舒服的相處之道!

    而「過度反應」就是,一旦你空虛、寂寞、覺得冷,你就要他馬上、立即,而且是按照你的方法來配合你。

    更可怕的是,就算他完全按照你的方法,你還是永遠可以從裡面雞蛋裡挑骨頭,這個就是「反應過度」!

    其實就像小孩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有一個階段叫做「自我中心」,小孩在這個階段的時候,覺得自己就是世界。

    所以呢,你會發現嬰幼兒在自己的需要,沒辦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往往會用放聲大哭的方法,來面對這個世界;而不是像成人一樣,知道它是怎麼發生的,然後我可以試著怎麼去解決。

    而情緒化小孩的第三個特點,就是「習慣性」。也就是說如果你對於某個狀態,在長的時間軸裡面,重復不斷的發生,它很有可能就是情緒化小孩在影響你。

    比如說,你遇到其他人對你有要求的時候,不管那個要求合理、還是不合理;你就有一種習慣性的反應,覺得自己必須配合。

    再不然有些人就會習慣性的覺得,別人在佔自己的便宜,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他到底要求的是什麼?

    他到底何時、何地、如何的要求?我們可能都沒有想過這些細節,我們就直覺的覺得自己一定要幫忙,或者是自己一定是被別人欺負了!

    所以呢,當你聽到這裡「情緒化小孩」,好像不管你是不是個小孩,都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尤其是面對那些人際啊、壓力啊,我們就很容易不假思索的自然發生!

    而且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它似乎不是靠我們的意識層面,或意志力能夠解決的;因為通常它的反應,都是很快速、立即,而且無法控制。

    就像前面說的「自動化的、反應過度的」,跟「習慣性的」!尤其是我們面對到人際關係,跟他人連結的時候更是如此。

    比如說,你今天要跟你的大老闆開會,不管你事前演練的如何的完整,當大老闆在你面前,親切的問你,你有什麼意見跟想法的時候,你可能依然是緊張到說不出口啊!

    那你說,我們面對到這樣的處境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幫助自己呢?

    其實你如果花了很多的時間跟力氣,試過了很多意識層面的、理性的、工具化的方法,都沒有長期,而且具體化的幫助的話。

    那麼你不妨深入自己的內在,在潛意識的層面好好的陪伴自己,好好的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化小孩,讓這個小孩有長大的空間。

    在這方面,很多朋友可能知道的是我是個心理學家,然而可能不知道的部分,就是我也受過催眠的訓練。

    所以在我的實務工作裡,我發現意識層面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我們通常深入潛意識,就可以找到幫助一個人更前進的動力。

    而「潛意識工作」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它不像意識工作,它是明確的告訴你問題、答案、問題、答案,你遇到了什麼困難,然後給你一個解決的方案。

    它比較像是一個全方位的、有一點模糊的,但是你感受到它的溫暖,它的溫度,它的細膩的一種陪伴!

    就像是我們醃漬食物一樣,醃漬一個食物要能夠入味,它一定是完整的浸泡;它並不是你把白菜放到醬汁裡沾一下,它就變泡菜,沒有這種事情!

    所以呢,我也一直在思考,有沒有辦法把這樣子學習陪伴的資源,來提供給所有的朋友?

    在這裡呢,我就很開心的跟你分享,我們在7月6號,上線了一門新的線上課程,是由哈克~黃士鈞博士所推出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在這一門課裡,不同於過往的學習!

    在這門課裡,哈克他會用最溫暖、溫柔的聲音,陪伴你深入自己的潛意識,運用催眠冥想、潛意識工作的引導,來陪伴你面對人際之間的緊張焦慮的時候,你可以怎麼樣一步一步的照顧好你自己的心。

    以一份被照顧好的心,去好好的對待任何你在乎的人,【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從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朋友加入了,你加入了嗎?

    我相信這一門線上課程,絕對是你很特別的學習經驗,試著去感受一下好好的被陪伴、被連結是什麼樣的感覺?

    讓溫暖的心,從自己的內在自然的透出來,溫暖其他人;期盼你的加入,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盼你的加入,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