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澳洲永久居留公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澳洲永久居留公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澳洲永久居留公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澳洲永久居留公民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1萬的網紅大紀元時報(香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澳洲特別廣播服務公司中文版昨日(27日)報道,根據2020-2021財政年度報告澳洲向香港公民批出4,312個永久居留簽證或永居前臨時簽證(移民簽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H7v-jrgPmU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

澳洲永久居留公民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08 10:31:18

【@businessfocus.io】 巨資捐贈政客 同中國使館過從甚密 解放軍退役富商 申澳洲永居不果被逐 . 中澳關係不斷惡化,《澳洲廣播公司》早前報導,一名墨爾本中國商人劉輝峰被澳洲安全情報機構ASIO懷疑對澳洲構成國安風險,其早前申請的澳洲永久居留申請已遭拒絕,可能面臨遣返的命運。據悉,...

澳洲永久居留公民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7-17 01:05:26

【@businessfocus.io】放寬港人簽證至5年,澳洲永居、入籍身份大不同!⠀ .⠀ 「港區國安法」於6月30日晚上11點刊憲後即時正式生效,本港政制前景及港人人權引起國際關注。繼英國承諾為香港BNO持有人開啟移民入籍路徑後,澳洲亦宣布延長在澳港人的簽證至5年,政策料影響已經身在澳洲的1.0...

澳洲永久居留公民 在 CUP 媒體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7-16 20:21:31

【「留低比離開需要更大勇氣」】⁣ ⁣ 「港區國安法」惹來國際批評,指法例損害人權自由和一國兩制;條例實施後,多國研究制衡方法,甚至為港人提供特殊的移民方便之門。國安立法至今不足 10 日,台、英、澳三地已推出各自的「避風港」計劃,對港人伸出援手。⁣ ⁣ 最先回應國安法的,是近在彼岸的台灣,以及香港曾...

  • 澳洲永久居留公民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9 10:40:02
    有 50 人按讚

    澳洲特別廣播服務公司中文版昨日(27日)報道,根據2020-2021財政年度報告澳洲向香港公民批出4,312個永久居留簽證或永居前臨時簽證(移民簽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H7v-jrgPmU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澳洲永久居留公民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7 15:00:20
    有 1,122 人按讚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印度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多國禁止來自印度的航班。 澳洲的措施似乎最嚴格,引發爭議。該國政府宣佈,5月3日起所有在印度和過去14日曾到訪印度的澳洲公民將被拒絶入境,違規者面臨最高五年監禁及6.6萬澳幣,約合台幣145萬罰款, 這是首次有國家實行不作撤離反而禁止公民回國的政策。
    澳洲政府的入境禁令決定隨即受到澳洲人權委員會(AHRC)的批評。5月1日,AHRC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題為"關於禁止和製裁來自印度的澳洲人的聲明",質疑澳政府限制禁令的"必要性",還稱"澳政府必須證明這些措施不是歧視性的,而且是應對公共健康威脅的唯一合適方式"。澳洲總理莫里森說,他對這個問題被"政治化"感到失望,並強調"疫情中不存在政治或意識形態。"他辯解稱,澳洲政府是在努力為澳洲人的健康利益做正確的事情,並且這項禁令是根據衛生官員的建議實施的。
    不過,據《雪梨先驅報》報導,澳洲頂級醫學專家表示,他建議政府阻止從印度返回澳洲的人,但沒有建議對那些違反旅行禁令的人進行監禁或罰款。有不少澳洲球員原本在印度參加板球聯賽,在疫情之下球賽打不成,返鄉路遙;印度板球總會安排球團搭機到馬爾地夫或斯里蘭卡隔離兩周,球員們才總算踏上歸途,但抵達澳洲後仍須接受兩週的檢疫隔離。由於這項禁令引發強烈反彈聲浪,澳洲總理莫里森5月7日宣布撤銷,並在5月15日安排首架包機載公民回國,前提是所有登機者必須接受新冠檢測,呈陰性者才能登機。該班機雖可容納150名乘客,但有多達70人因已經確診或身為密切接觸者,遭到拒絕登機。政府估計,目前在印的澳洲公民與永久居留人士約有9000人,5月底之前將安排3架撤僑班機接回僑民,但僅有大約900人符合資格。

    {內文}
    澳洲總理 莫里森 :這是一個嚴重持續發展中的情況,旅行建議已升級為重新考慮所有前往中國的旅行。

    新聞片段 :大流行初期,當新冠病毒秘密在中國迅速傳播,澳洲引進了全面旅行禁令,不過也有例外。

    澳洲總理 莫里森(2020.9) :大幅度減少來自中國的旅客,不過澳洲公民與他們的直系親屬除外。我希望我們能在聖誕節之前讓盡可能多的人回家。

    雄心勃勃的野心被證明不夠明確,快轉到星期五晚上午夜時分,當衛生部長格Greg Hunt根據《 2015年生物安全法》宣布了一項緊急宣言,實施了一種非常新穎的邊界管控。禁止所有來自印度的旅客,包括澳洲公民。

    主播 :這是史上頭一回,對一些從海外返國的澳洲公民來說,根據本台了解的情況,在接下來的48小時內,只要過去兩周在印度而回國的公民,恐將面臨五年的牢獄之災。

    澳洲總理莫里森頒布最嚴禁令,以最高五年監禁和6萬6千元澳幣,相當於台幣145萬的罰款,讓從印度入境成為犯罪。這是首次有國家實行不撤僑反而禁止公民回國的政策。

    主播 :政府面臨的壓力愈來愈大,前板球球星史萊特指控總理莫里森滿手血腥。這名前板球球星說如果政府真的關心在疫情肆虐印度下的澳洲人安危,就會允許他們回家。

    滯印澳洲公民 Ria Wadhwani :我聽到有人說,要罰就罰,要關就關,至少我的家人還能來探監。我們現在的處境是無法見到親愛的家人,有些家庭分隔兩地至少快一年半了,這真是個笑話。
    如果你比照一下人口,印度13億人當中確診案例是30萬,而美國人口為3.3億,確診病例數就有30萬,我是說你可以算一算,這是多麼令人難以置信。

    主播 :你要講的重點讓我們釐清,你想說的重點是人均比例,澳洲面對來自英國的人,特別是美國,比印度目前感染人均比例還要糟糕?沒錯!

    隨著新冠疫情大流行,澳洲從2020年3月就開始限制入境,是最早關閉邊境的國家;2020年11月之後,除重新對疫情基本清零的鄰國紐西蘭開放之外,所有入境旅客均要在酒店進行強制性的14天自費隔離。目前有約3萬6千名澳洲國民登記請求政府協助回國,有法律專家指出,這項臨時禁令違反國際法。澳洲參與聯署的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認可的權利當中,包括公民有權不被任意禁止回國。對於政府將從印度入境列為犯罪的措施,澳洲著名保守派媒體評論員博爾特表示,「政策刻薄無理到不得不將其歸罪於種族主義」。

    澳洲媒體評論員 Andrew Bolt: 我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可怕的污點,暴露了我們對恐懼的恐慌。我並不是說讓他們回國,放任他們在外面ㄆㄚ趴走,我們有醫療設施,應該能夠應付,我認為我們只是讓人們陷入困境,我不得不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出生在印度,這是我們的恥辱。

    電台主持人vs.澳洲總理 莫里森 :在線上的是總理莫里森,整個周末我蒐集到和聽到的都說您是種族主義者,你的政府是種族主義,其他人也都是種族主義者,你能詳細說明為什麼你不是種族主義者嗎?
    是,我很清楚這些措施伴隨著嚴厲制裁,但我們實施生物安全法已經一年多了,沒有人為此入獄,大流行沒有政治或意識形態。

    根據估算,至少有九千名澳洲人身在印度,當中包括了在印度板球聯賽效力的數十名澳洲籍球員。印度板球聯盟只能先安排澳洲板球團隊先移至馬爾地夫或斯里蘭卡,隔離兩周。
    對此澳洲外交部長佩恩表示,最新數據顯示,隔離檢疫當中有57%確診個案是來自印度入境的旅客,而在3月時這個數字僅為10%,她認為這對澳洲衛生醫療系統來說是非常重大的負擔。

    滯印澳洲公民 Sunny Joura : 要是我死了,澳洲政府得負全責。

    新聞片段 :Sunny Joura與母親被困在印度將近一年,現在也被檢測出新冠陽性反應。

    滯印澳洲公民 Sunny Joura:我們是澳洲公民,理當受到保護,必須有人帶我們離開這裡。

    新聞片段:他是今晚要搭上澳洲航空班機的150名澳洲公民之一,這架班機搭載了迫切需要的醫療補給到印度,但回程時班機一半座位都是空的。至少40名旅客新冠檢測呈現陽性,而另外30人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他們都被禁止返回澳洲。

    在輿論強烈反撲下,澳洲總理莫里森5月7號撤銷禁令,並在5月15日至31日間,派出3架撤僑包機,以大約900名可能最易感染,且新冠檢測呈陰性的的公民為優先。但結果仍令人不滿意。

    新聞片段: 關閉的邊界,分裂的家庭。

    受困澳洲公民 Neha :一年多來,我們被困在印度,我們離我們的親人很遠。

    新聞片段: 內哈是46名澳洲人中,他們在上週的印度撤僑班機上被檢測出新冠陽性反應。她不相信,自己做了一個測試,結果卻恰恰相反。

    受困澳洲公民 Neha::我是5月15日重驗的,RTPCR結果是陰性的,我也沒有任何症狀。所以我覺得真的很無助。

    新聞片段:她不是唯一的一個,11個檢測呈陽性的人後來都得到了陰性結果。政府正在調查,但還沒有承認他們搞砸了。

    澳洲衛生部長 Greg Hunt :我們總是會重新檢視每個過程,但這些過程已有的結果是,預防了確診案例進入澳洲。

    反對派領袖 Anthony Albanese:史考特莫里森需要為一些事情負責。

    在印度疫情依然險峻的情況下,數千名澳洲公民在印度望穿秋水,期盼回家的日子早點到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lRwkbFQK0

  • 澳洲永久居留公民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05 08:11:49
    有 233 人按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12465230753&issue=20210205

    譚新強:BNO移居英國人士 應以Uncle Roger為榜樣 不是Uncle Tom

    最近英國放寬了BNO護照的居英權,並設下了「5+1」的入籍路線圖。此舉遭到中國強烈反對,馬上宣布不再承認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和身分證明的有效性。

    不少人當然認為英國不懷好意,故意干預中國內政,再次挑撥離間,煽動香港人反對中央的情緒。再者Brexit(脫歐)後的英國前路渺茫,如能吸引到大量富有香港人到英國消費和投資,也有着數。當然大部分英國人是反對的,Brexit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抗拒移民。說到底,英國是一個階級觀念極重,充滿種族歧視的國家。不管如何,這仍勉強可算是遲來的春天。英國背棄香港人30多年,早在1980年代中英談判時,就有道德責任賦予所有香港人居英權(實應直接英國國籍)。最初時曾發出約370萬本BNO護照,但沒有居英權的BNO形同廢紙,所以回歸後逐漸變得凋零。但隨着近兩年的香港動亂,申請人數再度上升,去年翻倍多達30多萬。現在終於有機會得到居英權,估計將有更多人申請,有資格的人數約300萬,加上他們的家人,總數或超過500萬,即約香港人口七成。如真的那麼多人離開香港,短期內確有挖空香港人才和財富的風險,這亦是中國反對的原因之一。

    但整體來說,我認為今次BNO風波是一件好事。從2019年開始,我已多次指出《基本法》的多個嚴重錯誤和漏洞,尤其仍充滿鴉片戰爭可恥痕迹,世上罕有的畸形荒謬國籍與居留權混淆問題。西方外籍人士(expats),仍如十九世紀鴉片販一樣享有特權,只需住滿7年,即享有永久居留權和所有社會福利,甚至擁有投票權,區議會和立法會功能組別參選權。在美國,綠卡持有者絕不能投票,歐洲、澳洲等地都一樣。即使英國,現在給予BNO居留權,相信也必須6年以上入籍後,才有投票權。但不公平地,我認為對香港貢獻更大、主要來自菲律賓和印尼等亞洲國家的外傭,無論在港服務多少年,又永遠得不到永久居留權,遑論投票和參選權。

    此外,大量香港人擁有雙重甚至三四重國籍,美、加、澳、紐等,已超過100萬,如包括現有和曾經擁有(護照過期不等於放棄國籍)BNO人士,遠超過香港一半人口!當然還有超過200萬的居港內地同胞,奇怪地和侮辱地,連他們也需要同樣住滿7年才可獲得永久居留權。在美國,從加州搬到紐約州,只需一個月就可登記做選民。所以過去兩年,每當我看到反對政府人士和偏頗新聞報道,經常以香港人民意支持作為各種傷害香港和國家的暴行為最重要藉口,甚至包括殺人放火等喪盡天良罪行,我就愈覺得有弄清楚香港人定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其實現今中國以民為本,外交政策和平,40年沒有戰爭,內地發展成績斐然、近年政策更不再單以經濟急速發展為目標,亦非常關注脫貧、貧富懸殊、社會公平公義和環保問題。政經制度的效率和合理性,已逐漸超越西方。中國社會當然仍有很多問題,但對比美國,毫無疑問,相對少罪惡和暴力,社會較充滿正能量,較少怨氣和仇恨,所以根據哈佛中國長期民調研究,中國中央政府得到90%以上人民支持,其實也不意外。只希望以邪教式、歇斯底里式、自卑兼自大式憎恨中國的人,包括部分香港人和西方人,願意張開眼睛,看清楚中國以大多數人利益為依歸的成功和合理政策,不可只看某些不知真假的打壓個人自由個案,以此為延續錯誤偏見和歧視的藉口。

    以為4年投一次票就是民主已過時

    現代人亦應放棄過時思想,以為4年投一次票就是民主,就是天堂。美國的選舉制度固然充滿不公,甚至反民主,即使英國和歐洲政治制度亦大致上停留在200年前,甚至中世紀階段,完全跟現代社會和科技脫節,更未必適合人類共同面對大流行和氣候變化的長期挑戰。適當的科技運用,可讓政府更實時關注人民和地球的需要,以此制訂更有效的公共健康、交通和經濟政策等。譬如發現新疫症出現,政府就應馬上採取隔離、大規模測試和緊急醫療措施,一切按照科學,跟傳統所謂左右派政經理念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就是中國的做法,美國反而一切以政治掛帥,連口罩都成為政治圖騰,結果一場COVID疫情,至今已近50萬人死亡,比二戰還要多!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至今已181年,香港回歸中國亦已超過23年。《基本法》並非上帝頒下,刻在石上,永不可改動的《十誡》,它只是一個寫得非常差,充滿錯漏和殖民地時代色彩的過時小憲法。修正及改良《基本法》並非甚麼大事情,現在已到了固本清源,撥亂反正的時間。中央絕不應亦絕不能拘泥於一些十九世紀遺留下來的束縛,而讓香港情况繼續轉壞,成為西方意圖阻礙中國發展的棋子。

    近兩年前我最初提出香港國籍法不合理時,很少人關注此問題,喜見現在已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討論議題。我的建議非常簡單,符合人情和法理,主要只有兩點:

    (1)取消所有單一外國國籍人士的投票和參選權。住滿7年者,仍可保留永久居留權;(2)應寬待多重國籍人士,包括BNO。雖然中國是不容許雙重國籍的,但基於香港特殊歷史,所以有點寬鬆彈性處理,也屬合理。有傳聞中國或將取消利用BNO「5+1」計劃移居英國人士的永久居留權和投票權(在入真正英籍之後或之前都有可能),甚至有人建議所有雙重國籍人士的永久居留權都應被取消。

    我明白中國對英國假慈悲,臨時給予BNO居留權的憤怒,除嚴重干預內政外,亦有點擔心如人數太多,不止出現走資情况,亦可能出現這批「英國人」遲些回流香港,不公平地繼續享受香港各種社會福利。我認為中國可以大方一點,繼續讓雙重國籍人士享有永久居港權,最重要是先搞清楚誰應享有投票和參選權。以我了解,現在申請特區護照時,表上已說明如成功,申請者將成為中國公民,如持有其他護照,將只被當作旅遊證件,而非國籍證明。

    不過,我認為此做法仍不夠清晰,明顯不少擁有中國香港特區護照人士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仍自居為英國、美國人或其他國籍,但又偏偏經常上街示威或暴動,亦積極參與投票或參選等政治活動。如此荒謬、如此如意算盤的事情,即使西方國家如美國和英國,都是絕不會容許和容忍外國人在當地搞暴亂、搞革命的!在美國,間諜搞顛覆政府的最高刑罰是死刑。

    我建議最簡單的做法是給予這些雙重國籍人士一個最後機會,在投票和參選前,必須作出一個選擇,是否願意宣誓成為中國公民。宣誓後,就仍可享有投票和參選權,當然其他護照就真的只算是旅遊證件。即是如犯了法被拘留,發出其他護照的國家使節,亦無權提供協助。

    如不願意宣誓,就當然不應享有投票和參選權,我建議應取消特區護照,但仍可保留永久居港權。此做法可解決雙重國籍問題,亦等如開拓出一種香港綠卡制度。在美國也有一些綠卡人士,永不入美籍,但就仍保留居留權。

    英脫歐後匯率樓價大跌

    我明白即使我說到口乾,仍有部分人士繼續對政府不滿,真的會選擇移民英國。這亦非壞事,有如一段已沒有愛情的婚姻,離婚可能是最好的決定,勉強是沒有幸福的。看到估計將移民英國的人數約十多萬,不少但也不算多,對香港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移民當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尤其英國。倫敦位處北緯51.5度,比多倫多,甚至魁北克市還要北,如非受惠墨西哥灣暖流(Gulf Stream)帶來較溫暖水流和氣候,實應比加拿大更冷。但冬天仍當然極早天黑,擔保下午4點不到黑齊(蘇格蘭不到3點半)!這種天氣非常容易令人抑鬱,要比較小心。加上英國疫情嚴重,每100萬人的感染率是香港的40倍,單是英國的死亡率已經高於香港的感染率!

    英國公投決定Brexit後,經濟已轉差,匯率樓價都大跌,可能是抄底機會,但未來英國發展方向,仍然一籌莫展。政治上仍非常分歧,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很可能在未來10年脫離英國獨立。Brexit前,英國人可在歐盟任何國家居住和工作,現在當然喪失這些機會了。

    英國除了天氣冷,人情更冷,不要忘記階級觀念是他們發明出來的。整天滿口民主自由,但王室、貴族、封爵等封建制度就通通保留着,男士見到英女王仍需鞠躬,女士更要行屈膝禮(curtsy),自由平等?算了吧!

    倫敦雖然真是個多種族城市,街上接觸到的大多數人來自東歐、南亞、中東和非洲,來自中國和東南亞也不少。但這不等如各種族就很和諧。除操着貴族口音的英格蘭人會歧視他們,認為是低階級的人外(包括操cockney和其他低級口音人士),即使其他種族人士亦會互相歧視。尤其在過去一年COVID疫情中,不少亞裔人士,不管來自日本或泰國等,只因外貌像中國人,就曾在街上被襲擊。

    網紅Uncle Roger常誇中國文化易惹仇恨

    Uncle Roger就是其中一個例子。Uncle Roger是29歲,年輕英俊的新進網路笑匠紅人Nigel Ng(黃瑾瑜)的化名角色,扮作一個操誇張廣東口音,對任何事,特別中國菜非常挑剔的中年漢。數月前,Uncle Roger以一段非常搞笑,批評BBC烹飪節目的Egg Fried Rice視頻,在YouTube上走紅,至今點擊人次已超過1.5億,subscriber亦超過300萬。黃瑾瑜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明顯接受良好西方教育,英文完全沒有口音,中學後去了美國Northwestern大學念工程。畢業後去了英國做data scientist,但他醉心演藝界,所以毅然成為了全職棟篤笑藝人。闖了數年,終於在網絡世界打出了名堂,在西方已頗出名,在馬來西亞老家更是個紅人。

    約兩個月前,當Nigel走路回家時,不幸遇到一個人,突然無故向他襲擊,揮拳打他的臉,幸好傷勢不重,嘴唇流血和面上瘀黑。Nigel認為襲擊者不知道他是誰,打他的原因可能亦是COVID 導致的種族歧視。我不知道襲擊者是否認識Uncle Roger,如認識可能更憎恨他,因為Uncle Roger此角色雖有點自嘲成分,所有情節都只為搞笑,但主調就是他對亞洲尤其中國文化非常驕傲,不停誇獎中國人注重教育和家教,反過來不停取笑西方人不懂飲食,甚至笑謔批評他們的各種生活習慣和文化。

    數周前又發生了一次網上的不愉快事件。Nigel與另一美國飲食KOL Mike Chen聯手做了一個節目,後來發現Mike Chen原來是個法輪功邪教徒,就馬上把視頻下架,並在微博上向中國人道歉。此舉完全合理,但當然被一些人在網上攻擊,被誣告為五斗米而向中國折腰。Nigel澄清絕無此事,他暫無任何來自中國的收入,而他只想為觀眾帶來歡樂,無意加入任何政治元素。我亦替他非常不值,早前他表示因襲擊事件陰影而有意搬家,近日他更回了馬來西亞探親過年。即使他選擇留在亞洲發展,我也不會感覺意外,前途可能更好。

    移民縱賣樓 最好留點騰訊傍身

    近日看到一篇移民倫敦指南,教人如何在那邊成為一個稱職的送外賣人員,看完有點心酸。文章非常詳細,逐步教人到埗後如何以BNO身分拿合法工作證明,然後開銀行戶口,如何加入Deliveroo等外賣Apps。連在哪裏買單車,哪條路線較賺錢和安全,都詳盡介紹。他說每月收入,折合約13,500港元,我真不知在倫敦如何能夠生活!所以我之前已提醒過考慮移民的朋友,必須有傍身之技,從前很多人學斬叉燒,現代人最好學點投資。我勸喻移民英國的人,即使賣掉香港房屋,最好留點騰訊(0700)傍身。英國FTSE指數沒有多少隻揸得落手,Unilever洗衣粉?AstraZeneca好一點,有COVID疫苗,買Diageo不如買茅台,還是同樣面對中、英身分危機的匯控(0005),要買也不用跑到英國買。唯一要小心的是入了英籍後,如英國「制裁」騰訊(笑了),可能不容許英國人持有。

    此指南最後語重心長,善意提醒香港人送外賣時要禮貌,收到貼士更要大聲講Thank you,務必令英國人對香港人留下良好印象(在香港的服務員當然無此多餘責任)。我贊同,但小心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突然發作,腰骨發軟,有種想做Uncle Tom(西方著名小說奴隸角色),90度鞠躬的衝動。希望他們多點以Uncle Roger為學習榜樣。

    (中環資產持有騰訊、匯控及茅台財務權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