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澎湖土地仲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澎湖土地仲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澎湖土地仲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澎湖土地仲介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報導者與你聊新聞】山頭上的掠奪:揭露全台原住民保留地流失亂象 從1987年的《台灣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後,原住民族陸續發起正名、還我土地等自治運動,然而時至今日,原住民土地遭到大規模掠奪的亂象,仍在全台各地上演……。《報導者》透過化身採訪與土地仲介接觸,發現依法只能在原住民之間進行買賣的原住民保...

  • 澎湖土地仲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0 10:04:45
    有 199 人按讚

    【#報導者與你聊新聞】山頭上的掠奪:揭露全台原住民保留地流失亂象

    從1987年的《台灣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後,原住民族陸續發起正名、還我土地等自治運動,然而時至今日,原住民土地遭到大規模掠奪的亂象,仍在全台各地上演……。《報導者》透過化身採訪與土地仲介接觸,發現依法只能在原住民之間進行買賣的原住民保留地,大量透過「假人頭」等遊走法律邊緣手法,實際移轉給非原住民與財團開發。新北烏來、苗栗泰安等知名溫泉區,或新竹尖石、五峰等熱門露營區,甚至日月潭邊的觀光熱點,都有許多原保地上冒出來的大型開發案,主管機關卻任其違規占用。

    原保地上的大型開發案若嚴重破壞水土保持,引發土石流危機更將由全台社會共同承擔。不正義的歷史為何一再重演?如何從制度面有效解決問題、取得真正的土地正義?今天下午2:00~3:00,#報導者 執行長何榮幸與主編何柏均將在 #中廣「 夏韻芬的理財生活通 」節目,分享記者在原鄉採訪所看見的掠奪景象。

    【#專題|山頭上的掠奪:揭露全台原住民保留地流失亂象】https://bit.ly/3xSXyPK

    #下載中廣線上聽APP 線上收聽:http://hyperurl.co/b7cw6g
    【全台各地電台頻道請鎖定】
    FM 103.3 台北、新北、基隆、桃園、高雄、屏東、玉里、澎湖
    FM 102.9 新竹、苗栗
    FM 102.1 台中、南投、彰化、台東、花蓮、宜蘭
    FM 103.1 嘉義、雲林、台南
    FM 107.3 埔里
    FM 96.3 金門

  • 澎湖土地仲介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15:38:38
    有 871 人按讚


    2020年5月3日,臺北東區的永福樓餐廳變成了NET服飾。(張哲生 攝)

    下面是2020年4月底出版的《今周刊》第1219期裡頭的相關報導:

    NET不懼疫情在「永福樓」舊址開新館
    東區老房仲揭金店面搶租秘辛

    撰文:張玉鉉、梁任瑋

    歷經半年籌備,位於台北忠孝東路4段的永福樓舊址,變身為服飾品牌NET(主富服裝)忠孝旗艦店,成為台北最大NET門市。在疫情當頭的5月1日,依然無所畏懼,如期開幕!

    去年11月,NET證實與房東簽約12年,以每月320萬元租下永福樓,轟動業界。近年來,這家無懼國際快時尚品牌挑戰,反而加速展店、朝大型化店鋪轉進的本土服飾品牌,卻愈戰愈勇,再度插旗東區。

    儘管如此大張旗鼓,NET卻是神祕而低調,不僅創辦人從不受訪,連在NET工作近30年的董事長特助受訪時,名字也不曝光。

    「選擇永福樓,是因其為東區商圈具代表性地標之一,且樓層坪數夠大、交通便利、方便集客。」特助陳先生透露,房東慎選房客,NET提出建議租金與經營規畫後,房東才點頭。

    隨著商圈人潮往信義計畫區移動,東區的指標型店面陸續關門、遷移時有耳聞,也讓東區沒落之說不脛而走;然而一次簽下12年長約,意味著NET對昔日一級戰區東區仍信心滿滿。陳特助提到NET展店方針為在地、長期經營,簽約以長約為主,只要選定就會戮力經營,因此多年來與各門市房東維持良好互動。

    一位認識NET創辦人兼董事長黃文貞27年的東區房仲人士印象很深,1993年,黃文貞相中忠孝東路4段明曜百貨對面、現為屈臣氏的店面,當時NET才剛成立,沒名氣,房東最後選擇租給如今的藥妝店。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也許就放棄了,黃文貞卻鍥而不捨,透過管道找上唯王食品的老闆,頂下原本經營食品雜貨的唯王店面,開設NET忠孝1店,讓外界見識到他插旗東區的決心。

    「他做生意很阿莎力,決策很快。」這位房仲指出,早年黃文貞還親自找據點時,有一次晚上11點向黃介紹一間不錯的店面,「他一聽很感興趣,立刻放下手邊的事就開車去看。」甚至澎湖、花蓮等偏鄉也親自去勘查市場,絲毫沒有身價數10億元大老闆架子。

    去年黃文貞搶下永福樓舊址,其實有段不為人知的幕後。自從永福樓退租後,林姓屋主原本開價每月六百萬元找新租客,由於地點不錯,當時的確吸引不少國際連鎖品牌,包括日本與台灣藥妝店叩門洽詢,但房東對租金的堅持,讓不少品牌商評估後決定縮手,而店面就這樣空置半年之久。

    正當無人聞問之際,黃文貞透過熟識永福樓屋主的一位林姓仲介聯繫遠在日本的房東,表達承租意願,並動之以情、說之以理,更驚人的是,黃文貞一口氣向房東砍到4百萬元,最後用「前低後高」方式,前期每月320萬元、後期每月4百多萬元的租金條件拍板。「大家聽到NET以這麼便宜的價錢租到永福樓,整個東區房東都驚呆了!」知情人士透露,「你不得不佩服黃文貞,很懂得抓住房東不耐久無租客的心情,他也許不會第一個出手,但一出手絕對不會讓標的跑掉。」

    熟悉黃文貞的這位房仲分析,20多年過去,東區商圈零售品牌潮起潮落,但NET可說是碩果僅存,是從未離開過東區的店家之一,如今更集中火力投資永福樓舊址,力拚對街即將開幕的H&M與UNIQLO,精神頗令人佩服。

    NET門市遍布一、二、三線城市。都市外,也注重經營中南部鄉間,像全台最大門市即落腳屏東,將近八百坪。「長期以來,NET展店布點的原則就是不斷追求進步、調整體質。」陳特助堅定地說。

    NET於1991年創立,歷經香港服飾品牌街頭林立、歐美與日本快時尚品牌大舉進入,29年來屹立不搖。即使11年前試圖進入中國市場,以失敗收場,仍從中學習經驗,更堅定台灣是NET的重要根據地。

    至5月1日,NET全台總店數共148家,年營業額近80億元、員工約3千人,遠超越其他本土服飾品牌。

    黃文貞出身雲林東勢鄉農家,今年70多歲,高中畢業、退伍後,曾至報關公司工作半年;接著進入貿易公司服務長達7年,主要負責出口美國的成衣部門。「後來董事長離職創業,在現今東區NET大安一店處開設小超市。」創業以來因資金與經驗不足,有半年時間經營得不順,直到「偶然在冰店看見2位女士,提著兩大袋『津秋外銷成衣』的戰利品,開始注意到此產業。」

    當年獲爭鮮創辦人支持  一腳跨進成衣界

    黃文貞開始進行服飾產業市調,巧遇舊識陳津秋(津秋成衣、爭鮮創辦人)並獲他的支持,自此跨進成衣服飾業。「陳津秋不僅讓黃董事長自由挑選款式販售,並採先售出後結算方式,無須切貨買斷。」陳特助回憶。這對當時財力不足的黃文貞是一大助力,不用積壓太多資金在進貨上,周轉上也大為寬裕,也因此讓原本的小超市,在1979年順利轉型外銷成衣的主婦商場。

    然而,隨工資、原物料與土地成本逐漸上漲,台灣外銷成衣廠漸漸外移,黃文貞面臨第二次轉型,決定朝自有品牌發展。當時黃文貞一夫當關,「董事長交叉比對國際品牌成功經驗,擬定NET發展方向:全客層定位、商品款式豐富、價格實惠。」陳特助提到。

    對黃文貞來說,企業經營必須與時俱進、滿足消費者需求,這點也充分體現在NET品項選擇與展點策略上。先看品項,從休閒服飾、都會風格的男女裝,陸續拓展兒童、鞋包配件、家居等,滿足一站式購足消費者。

    「NET的商品策略,是製作讓顧客每天都想穿的衣服。」陳特助直言,商品與價格是競爭的不二法門,因此款式多外,始終堅持平均單價落在3到4百元間,用CP值緊拴家庭、小資上班族等的心。

    直到現在,NET每季有高達2千種款式,黃文貞皆參與其中,競爭對手推出的服飾樣式、風格市場接受度如何,均走在第一線觀察,保持對市場的靈敏度與學習心態。

    NET布點上,搭配一站式服務得到加乘效果,因偏鄉購物選擇不多,一家人到NET能滿足各式購衣需求;偏鄉門市穩定的業績,反倒成為NET在都會區迎戰快時尚品牌的堅實後盾。「展點上以方便集客為優先,傾向在交通便利地點開店。」陳特助強調。

    近年NET則以關小店、開大店的策略積極布局,於2015年在新北淡水開出首家旗艦店,樹立大型店鋪模式。「為完整陳列豐富款式,5年前陸續在各縣市開設4百坪以上新型態店鋪。」陳特助解釋。

    實體戰打30年轉進電商 用人策略「從不挖角」

    去年8月,NET從實體門市進展至電商品牌。「隨科技進步,電子商務成為必爭之地,因此決定成立電商品牌NU V(NEW VALUE簡稱)。花1年籌備,定位全客層。」陳特助分享。

    疫情加速虛實通路整合,「NET累積近三十年成衣生產經驗與設計資源,使NUV能較靈活快速生產自有商品。目前月營收穩定成長中,且四月業績較上個月成長5至6成;主要購買年齡落在21至45歲。」陳特助透露,因疫情激發團結、對台土地認同,將推出一系列台灣美景與人文特色T恤。

    至於展店所需人才與倉庫,陳特助表示,NET從不對外挖角,選擇基層培育,凝聚向心力。去年7月啟用的雲林物流中心約七千坪,整合NET與NU V倉儲需求。

    NET另一個深植人心的形象是公益。「黃董事長小時候常穿哥哥留下的衣服,有年除夕夜,因沒有過年新衣而哭鬧,黃董事長母親深夜還到街上已打烊的衣服店敲門,買了一條卡其長褲。」陳特助透露。

    有這樣深刻的兒時記憶,黃文貞自2012年起,每年捐助全台家扶中心愛心提貨券,舉辦門市封館贈衣活動,讓弱勢家庭能穿新衣過年,至今已累計約百場、投入逾億元。

    「當時接到NET打電話來說要提供50萬元提貨券,彷彿天上掉下來禮物,今年甚至提高至70萬元。」雲林家扶中心主任廖志文語帶感激。

    然而,台北市大安區仁愛里里長鄭秀郎觀察:「現在東區人潮減少超過一半,至少要幾個月才能恢復。」疫情下逆勢開店,考驗品牌生存力,對此陳特助樂觀表示:「NET看好台灣內需市場,會延續既定開店策略,盡力做到最好。」充分反映黃文貞面對市場挑戰所秉持「謙虛以對、身體力行、量力而為」的原則。

    NET(主富服飾)
    成立:1991年
    負責人:黃文貞
    資本額:5.6億元
    主要業務:服飾

  • 澎湖土地仲介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10-10 21:29:23
    有 477 人按讚

    今天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比照這些年來台灣社會與政治的動盪,每年此時國慶日的歌舞昇平,感覺總是特別突兀。

    國慶大典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倒是馬英九總統在國慶大典的發言該被好好檢視。

    在馬總統任期最後一次國慶大典,我原本期待他會虛心檢討過去一年來自己施政的荒腔走板,然而整篇發言看下來,我真的很失望,通篇避重就輕,文過飾非,完全避談他與國民黨執政的失敗。

    ---
    馬總統將去年三一八學運與「捷運凶案、澎湖空難、高雄氣爆與食安危機」並舉,說這些事件讓「整個社會震動,每位同胞擔心」。

    這樣的說法,突顯馬總統至今仍拒絕面對三一八運動以及台灣公民社會對他過度傾中、罔顧經濟正義以及破壞憲政體制的批判。

    我們必須指出,讓社會震動,讓人民擔心的,不是三月學運,而是馬政府的失能腐敗,是服從於黨意的代議制度。

    令我訝異的是,即使經歷如人民奮起佔領立院、政院這種嚴重的統治正當性危機,馬英九到現在都還拒絕承認失誤,甚至大言不慚地說「我們與大陸簽訂的21個協議,都送到立法院備查或審查,接受國會監督。未來,兩岸政策仍然將遵循這個民主機制運作。」

    首先,我必須強調,利用總統與國民黨黨主席職權,在2013年將手伸進國會、公然發動政爭的馬英九總統本人,是最沒有資格談「民主機制」的人。
    再來,眾所皆知的是,出賣台灣人民利益的「服貿協議」如果不是三一八運動這個馬總統口中「讓整個社會震動,每位同胞擔心」的「不民主行為」,早就在國會被馬政府黑箱、強行通過了。

    ---
    此外,馬英九總統在發言中提到的「政績」,包括拼經濟、提高基本工資、人民可透過集會遊行對公共議題發聲而不受任何箝制、政府照顧移工等,幾乎全部都是一戳即破的謊言。

    在經濟成長上,馬總統只敢告訴我們今年基本工資跟去年比起來,時薪多了五塊,但他不敢講的是,根據主計處統計,台灣的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在2008年到2014年間是1997年以來最低的時期,僅在三萬六千元上下擺盪。此外,馬總統只敢提對自己比較有利、但完全脫離人民感受的「家戶所得支配五等分差距」,卻不敢面對台灣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綜合所得收入最高的5%與收入最低的5%相差九十九倍,創下近年新高的事實。

    另外,馬總統說人民可以透過集會遊行對公共議題發聲而不受箝制,根本是瞞天大謊。

    這些年來,從苗栗大埔反對土地浮濫徵收的抗爭,到全國關廠工人爭取資遣費、退休金的抗爭,到反服貿運動,有多少社會運動者深受政治性的司法追殺?又有多少警察濫權執法、對抗議者施暴的案子?

    324深夜發生在行政院的國家暴力,馬政府至今沒有一個人負起政治責任,帶隊打人的方仰寧甚至獲得升遷。馬英九總統還好意思說人民對公共議題發聲不受箝制嗎?

    至於馬英九總統提到的對移工、新住民的「包容多元」,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今年九月中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就業服務法》,內容竟不顧勞工團體的強烈建議,依然保留圖利仲介的「移工每三年要出國一次」之條款,我們就知道政府所謂的「包容、多元」根本只是口號。此外,近日國民黨黨團建請勞動部提高基本工資,看似進步,然而國民黨團同時又建議本勞、外勞薪資脫鉤,如此除增加本勞、外勞對立之外,只是給企業開了一個大量使用廉價、順服外籍勞工的大門而已,無論對本地勞工或是移工都是不折不扣的壓迫。

    ---
    馬政府執政八年,為台灣留下一個過度依賴中國的經濟體系,一個破敗且飽受摧殘的代議制度,完全失去公信力的司法體系,以及極端不正義的經濟泥潦。在執政的最後一刻,馬英九與國民黨依然不知醒悟,對內搞權力鬥爭,對外則持續編織虛幻又脆弱的謊言矇騙人民,歡慶歌舞昇平。

    如果說今年的國慶真的有什麼好值得慶祝的、可以讓台灣人民感到欣慰的,或許是走過這麼漫長的黑暗幽谷,我們終於在過去一年各種人民奮起中,看到了新政治的曙光吧。我相信經過去年的太陽花運動,台灣人民已經覺醒,明年的選舉,我們將用選票制裁國民黨,擺脫舊政治的禁錮,建立真正屬於人民的新政治。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