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潛水作業安全衛生計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潛水作業安全衛生計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潛水作業安全衛生計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潛水作業安全衛生計畫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蔡依橙的閱讀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護理人的真心推薦 #有信心應用所學提升自己專業 我是一名職業健康護理師,在企業裡面工作,就如同在學校工作的校護一樣。只不過我所服務的對象是成人,也就是公司裡的員工,服務的主要內容是健康促進和職業傷病的預防,諸如:腦心血管疾病中高風險追蹤個案管理、孕期中及產後一年內的母性保護訪談、人因危害預防、...

  • 潛水作業安全衛生計畫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27 13:11:01
    有 221 人按讚

    #護理人的真心推薦
    #有信心應用所學提升自己專業
     
    我是一名職業健康護理師,在企業裡面工作,就如同在學校工作的校護一樣。只不過我所服務的對象是成人,也就是公司裡的員工,服務的主要內容是健康促進和職業傷病的預防,諸如:腦心血管疾病中高風險追蹤個案管理、孕期中及產後一年內的母性保護訪談、人因危害預防、體適能、減重活動及健康講座舉辦等。因為公司的產業特性為安規認證業,就是為安全把關、熟讀各式安全標準的工程師們。
     
     
    【NG 的簡報,讓你的專業不被信任。】
     
    從前在醫院臨床工作,做簡報的機會相對少,過往晨會報個案、讀書報告、護理衛教,就如同蔡校長所做的錯誤示範,如課本裡的章節一樣,從前言、病理機轉開始講,每頁的標題看似都比內容重要,深怕聽的人恍神,不知道自己在碎碎念哪個部分。聽眾大概也在想,還要忍耐多久才可以換下一個討論主題,或是結束會議去做常規治療。
     
    這樣像期刊書籍一樣的簡報方式,用在民眾、公司裡的同事,是完全不通的。不僅讓人感覺無趣,注意力也容易飄走。若主題是關於疾病的衛教,他們寧可去網路 Google 看圖文並茂、標題聳動的文章,相對不願意花時間來聽、來看這樣的內容,而且最常遇到他們覺得 Google 可以取代就醫或專業。
     
     
    【參加過外頭的簡報課,花俏且不實用。】
     
    每季的安全衛生委員會,向總經理和各部門長官報告,更是我戰戰兢兢準備的重點,如同蔡校長所說,要讓自己的努力被看見,長官對於我們的真價值「有感」了,才會願意從口頭上的支持,進步到「實質」的支持:編更多的年度健康促進經費預算。
     
    針對給長官的報告,過去我也去上過相關的簡報課程,感覺花招很多、美編排版很複雜,實際應用起來 CP 值有點低,很多看起來吸睛的效果或是圖案,都要花很細的功夫、很長的時間,卻只有一點點產出,效率很低。
     
    而且課中所教的一些技巧,因為課堂人數眾多,練習的時間短又匆促,只能稀里呼嚕練習過去。有些現場提問的技巧,講者的回答也有些藏私,還順便廣告其他課程,讓人感覺不是很舒服。簡單說,課後很多部分仍是模糊且沒有方向。
     
     
    【互動實作不藏私,助教陪你解決問題。】
     
    新思惟的互動實作,不愧是參與過的人都說好,口碑級 Part!跟我之前去上其他課程的經驗,完全天壤之別。不瞞你說,在報名之前很緊張,因為本身的電腦能力很低,吸收運轉的速度很慢,深怕自己跟不上同學和老師的速度,在潛水瀏覽粉絲專頁文章的那些日子,得知大部分的同學都是醫師,護理師的身影相對稀少,更加深我心裡對自己沒自信的想法。
     
    實作時段,因為選了不適合的圖片,在修改上遇到障礙,舉手之後不到一分鐘,就有貼心的助教小天使出手相救,相當有細心、耐心地幫我找出問題在哪,沒有讓我在深淵裡蒙眼找繩索的感覺,真好!
     
    另外,一定要大大誇讚互動實作的葵花寶典,步驟清楚,只要配合圖片說明,照著步驟完成得到和上頭一樣的結果,就有種破關的成就感,不禁有一抹微笑在臉上,證明我課前的擔心很多餘。
     
     
    【引導式教學,手把手教到你會!】
     
    就如前文所述,去上外頭的課程時就有一種藏私感,一到實作,只有寫得很簡單的幾行講義和完成圖,現場示範的操作步驟雖然可錄影,但老師實際操作動作很快,邊看邊做常常會有 lag 來不及,一整個很崩潰……我不知道在座位上嘆氣幾次 ><。
     
    新思惟的課程卻是真心想要教到你會為止,也鼓勵你做得更好、走出自己的路,每一個要注意的點都仔細地提醒強調,每個段落的最後都有重點回顧,扎實感受到備課的用心、細心,確實做到「以聽眾為出發點」的身教示範。讓我感受到「不是給他魚吃,而是教他釣魚」的真實感。
     
    更棒的是這般引導式的教學,使我有自信地應用所學在自己的簡報裡,不會有「學了但不會應用」的困窘感。
     
     
    【有信心應用所學,提升自己的專業。】
     
    在課程之中,有多次傳遞好簡報的重點講評以及修改範例,因此在課後回頭看自己之前做的簡報,就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知道怎麼做可以更好。當我著手修改自己的簡報時,比對差異,很開心自己也能做到!
     
    衷心感謝蔡校長及欣宇醫師,針對我們每位同學實際遇到的問題及困境,在課程中「因材施教」地回答,特別是蔡校長分享過去做行政工作的簡報,績效表現和檢討改進的內容,其呈現的方式提供了我很好的參考,確實符合我所需要改善的方向。
     
    當自己先說出問題和缺失,又講出接下來執行的因應計畫,確實較能讓老闆知道我們是有備而來,而不是只找出問題而已,畢竟老闆雇用我這個角色,不是製造問題而是來解決問題的,甚至是減少問題的人。
     
     
    【護理人的真心推薦】
     
    如果您也跟我一樣是公司裡的職護,或是專門做特約的職護,這個課程真的很有幫助。
     
    「護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要是護理人都聽過南丁格爾的這句訓言。我們在三段五級的前線,更需要透過好簡報,兼顧科學與藝術美感,珍惜每一次簡報的機會,讓民眾或是企業主看見我們的真價值!
     
    猶疑了好幾個月來上課,就像其他同學分享的一樣,真是相見恨晚,也覺得幸好我下定決心來了。之前看很多同學分享,來參與課程就可以感受到「賓至如歸」;從課前提問收集同學問題、個別回答修改,到課中協助電腦 / 網路,以及提供溫熱好喝的咖啡,再至課後作業修改回饋。是的!我都體會到了,真的絲毫不假、真心不騙。
     
     
    ㊙ 今年夏天唯一梯次,立刻搶一席!
    🔹 9/19(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適合對象
     
    【住院醫師】常要報告 case presentation、M&M conference、journal reading……等。
     
    【主治醫師】scientific presentation、poster/e-poster、行政簡報、品管圈、實證……等。
     
    【實習醫師】需要報 case、報 journal、PBL……等。越早來學,對你人生產生的效用越大。
     
    【醫護人員】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物理師、治療師、心理師……等。
     
    【研究人員】專兼任教師、研究員、研究生、博士生…等。
     
    【相關人士】任何對醫學簡報主題有興趣者。
     
     
    ㊙ 【名額有限】最多專業人士肯定的醫學簡報課程。
     
    「老師們會在告訴你製作方式後,還會以色彩分析、觀眾心理分析、觀眾閱讀直覺、場地現實等等不同層面切入做講解,並且在相同內容的簡報,以傳統 slide 與修改後 slide 比較,讓同學們以觀眾角度親身體驗兩者的差異,即便心底一開始有疑惑,也會被老師非常專業的解說說服。」
     
    ㊙ 今年夏天唯一梯次,立刻搶一席!
    🔹 9/19(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潛水作業安全衛生計畫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25 07:30:04
    有 130 人按讚

    #護理人的真心推薦
    #有信心應用所學提升自己專業
     
    我是一名職業健康護理師,在企業裡面工作,就如同在學校工作的校護一樣。只不過我所服務的對象是成人,也就是公司裡的員工,服務的主要內容是健康促進和職業傷病的預防,諸如:腦心血管疾病中高風險追蹤個案管理、孕期中及產後一年內的母性保護訪談、人因危害預防、體適能、減重活動及健康講座舉辦等。因為公司的產業特性為安規認證業,就是為安全把關、熟讀各式安全標準的工程師們。
     
     
    【NG 的簡報,讓你的專業不被信任。】
     
    從前在醫院臨床工作,做簡報的機會相對少,過往晨會報個案、讀書報告、護理衛教,就如同蔡校長所做的錯誤示範,如課本裡的章節一樣,從前言、病理機轉開始講,每頁的標題看似都比內容重要,深怕聽的人恍神,不知道自己在碎碎念哪個部分。聽眾大概也在想,還要忍耐多久才可以換下一個討論主題,或是結束會議去做常規治療。
     
    這樣像期刊書籍一樣的簡報方式,用在民眾、公司裡的同事,是完全不通的。不僅讓人感覺無趣,注意力也容易飄走。若主題是關於疾病的衛教,他們寧可去網路 Google 看圖文並茂、標題聳動的文章,相對不願意花時間來聽、來看這樣的內容,而且最常遇到他們覺得 Google 可以取代就醫或專業。
     
     
    【參加過外頭的簡報課,花俏且不實用。】
     
    每季的安全衛生委員會,向總經理和各部門長官報告,更是我戰戰兢兢準備的重點,如同蔡校長所說,要讓自己的努力被看見,長官對於我們的真價值「有感」了,才會願意從口頭上的支持,進步到「實質」的支持:編更多的年度健康促進經費預算。
     
    針對給長官的報告,過去我也去上過相關的簡報課程,感覺花招很多、美編排版很複雜,實際應用起來 CP 值有點低,很多看起來吸睛的效果或是圖案,都要花很細的功夫、很長的時間,卻只有一點點產出,效率很低。
     
    而且課中所教的一些技巧,因為課堂人數眾多,練習的時間短又匆促,只能稀里呼嚕練習過去。有些現場提問的技巧,講者的回答也有些藏私,還順便廣告其他課程,讓人感覺不是很舒服。簡單說,課後很多部分仍是模糊且沒有方向。
     
     
    【互動實作不藏私,助教陪你解決問題。】
     
    新思惟的互動實作,不愧是參與過的人都說好,口碑級 Part!跟我之前去上其他課程的經驗,完全天壤之別。不瞞你說,在報名之前很緊張,因為本身的電腦能力很低,吸收運轉的速度很慢,深怕自己跟不上同學和老師的速度,在潛水瀏覽粉絲專頁文章的那些日子,得知大部分的同學都是醫師,護理師的身影相對稀少,更加深我心裡對自己沒自信的想法。
     
    實作時段,因為選了不適合的圖片,在修改上遇到障礙,舉手之後不到一分鐘,就有貼心的助教小天使出手相救,相當有細心、耐心地幫我找出問題在哪,沒有讓我在深淵裡蒙眼找繩索的感覺,真好!
     
    另外,一定要大大誇讚互動實作的葵花寶典,步驟清楚,只要配合圖片說明,照著步驟完成得到和上頭一樣的結果,就有種破關的成就感,不禁有一抹微笑在臉上,證明我課前的擔心很多餘。
     
     
    【引導式教學,手把手教到你會!】
     
    就如前文所述,去上外頭的課程時就有一種藏私感,一到實作,只有寫得很簡單的幾行講義和完成圖,現場示範的操作步驟雖然可錄影,但老師實際操作動作很快,邊看邊做常常會有 lag 來不及,一整個很崩潰……我不知道在座位上嘆氣幾次 ><。
     
    新思惟的課程卻是真心想要教到你會為止,也鼓勵你做得更好、走出自己的路,每一個要注意的點都仔細地提醒強調,每個段落的最後都有重點回顧,扎實感受到備課的用心、細心,確實做到「以聽眾為出發點」的身教示範。讓我感受到「不是給他魚吃,而是教他釣魚」的真實感。
     
    更棒的是這般引導式的教學,使我有自信地應用所學在自己的簡報裡,不會有「學了但不會應用」的困窘感。
     
     
    【有信心應用所學,提升自己的專業。】
     
    在課程之中,有多次傳遞好簡報的重點講評以及修改範例,因此在課後回頭看自己之前做的簡報,就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知道怎麼做可以更好。當我著手修改自己的簡報時,比對差異,很開心自己也能做到!
     
    衷心感謝蔡校長及欣宇醫師,針對我們每位同學實際遇到的問題及困境,在課程中「因材施教」地回答,特別是蔡校長分享過去做行政工作的簡報,績效表現和檢討改進的內容,其呈現的方式提供了我很好的參考,確實符合我所需要改善的方向。
     
    當自己先說出問題和缺失,又講出接下來執行的因應計畫,確實較能讓老闆知道我們是有備而來,而不是只找出問題而已,畢竟老闆雇用我這個角色,不是製造問題而是來解決問題的,甚至是減少問題的人。
     
     
    【護理人的真心推薦】
     
    如果您也跟我一樣是公司裡的職護,或是專門做特約的職護,這個課程真的很有幫助。
     
    「護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要是護理人都聽過南丁格爾的這句訓言。我們在三段五級的前線,更需要透過好簡報,兼顧科學與藝術美感,珍惜每一次簡報的機會,讓民眾或是企業主看見我們的真價值!
     
    猶疑了好幾個月來上課,就像其他同學分享的一樣,真是相見恨晚,也覺得幸好我下定決心來了。之前看很多同學分享,來參與課程就可以感受到「賓至如歸」;從課前提問收集同學問題、個別回答修改,到課中協助電腦 / 網路,以及提供溫熱好喝的咖啡,再至課後作業修改回饋。是的!我都體會到了,真的絲毫不假、真心不騙。
     
     
    ㊙ 今年夏天唯一梯次,立刻搶一席!
    🔹 9/19(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適合對象
     
    【住院醫師】常要報告 case presentation、M&M conference、journal reading……等。
     
    【主治醫師】scientific presentation、poster/e-poster、行政簡報、品管圈、實證……等。
     
    【實習醫師】需要報 case、報 journal、PBL……等。越早來學,對你人生產生的效用越大。
     
    【醫護人員】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物理師、治療師、心理師……等。
     
    【研究人員】專兼任教師、研究員、研究生、博士生…等。
     
    【相關人士】任何對醫學簡報主題有興趣者。
     
     
    ㊙ 【名額有限】最多專業人士肯定的醫學簡報課程。
     
    「老師們會在告訴你製作方式後,還會以色彩分析、觀眾心理分析、觀眾閱讀直覺、場地現實等等不同層面切入做講解,並且在相同內容的簡報,以傳統 slide 與修改後 slide 比較,讓同學們以觀眾角度親身體驗兩者的差異,即便心底一開始有疑惑,也會被老師非常專業的解說說服。」
     
    ㊙ 今年夏天唯一梯次,立刻搶一席!
    🔹 9/19(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潛水作業安全衛生計畫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15 01:18:25
    有 192 人按讚

    這件事值得意外嗎?

    其實,我很意外的是"很多人會對這件事感到意外"。

    當一堆人都在羨慕這種外送業者收入很高(大都會甚至可能年薪百萬)時,卻沒有正確認識到其中的負面代價。

    最一開始免不了老生常談。

    那就是我在年輕時找工作的第一要件是"能不能在裡面學到東西?"

    其次是"有沒有升遷機會?"

    但,如果不能學到東西,那就算有升遷機會,我也不會考慮;因為除非那間公司是不會倒閉的那種企業,不然一旦結束了,接下來還是要靠自己,而除非你真的有學到技能(前線技術、管理或是帶到其他地方也能立刻上線使用的能力),不然任你再高的頭銜,其他公司也不會照單全收。

    在這種考量下我以前常換工作的原因常常是"這裡的成長空間將盡",所以就算有幹部缺,我還是會離開("幹部"這種東西有試過就好,那是個"你有責任感就會幹到昏天暗地"賣肝缺。)

    而回頭來檢視某幾個職業,就能知道我不會考慮去做的原因。

    例如,保全、工廠作業員,還有新聞案例中的食品外送員。

    不會選的原因不是因為"看不起",而是它不符合我想學東西的條件。

    工廠作業員可以是一種(跟廚師技能同類的)"技術",一旦學會,在同一種工作類型裡面可以自由轉換;但廚師可以帶著基本技能(刀工、對食材處理的專業知識與職場文化熟練度)到另一個領域(不同菜式)學新的技術。

    這部分,工廠作業員就不一定了,只要換公司、換產品、換機台、換SOP,那原先的技能基本上就沒太大意義。而對公司來說,大部分的生產線作業員是具備"可取代性"的,也就是說同個工作換誰來做都一樣,那他就可以在裁員時毫不猶豫的先把他們列入汰換考量。

    保全員就沒甚麼好說的。

    就是跟作業員一樣拿時間換薪水,只是能學到的東西更少,就是個幫忙指揮交通、登記出入的人形立牌(別以為保全員真的會有保全功用,公司會跟你說 : 如果有治安情事發生,請先躲好之後報警......因為你因公受傷,那是公司要賠錢給你跟住戶,警察因公受傷那是內政部的事。)

    -----------------------------

    而外送服務員呢?

    大家就比較多討論了。

    有人認為只要錢多就好,人家怎麼樣也是有機會年薪百萬...云云。

    只能說這是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外送員是個很低賤的工作(我也是基層工作的人),而是說大家現在都認為"只要能賺很多錢又不違法"那就很好---好到足以讓大家效法與羨慕的那種好。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大家開始用"不偷不搶"來做為討論一份工作價值的最終標準。

    是的。他們討論援交、網路上裸露吸引斗內的直播主跟酒家陪酒的女士們就是這樣說的。

    對我來說"靠勞力與智慧賺錢"+"合法",是基本的條件。滿足基本條件後,才是脫貧、養家活口、學習成長,甚至是自我實踐等高階的人生目標。

    但價值觀這種東西是因人而異的,也是不能強加的。

    如果連大作家侯文詠都曾經在散文集裡面說"誰說人生一定要有出息"這類的話;那就不能非議某些人是抱著"不求人生有目標,只求有薪水,然後不工作時能在家裡躺整天"的心態在"度過"(而非經營)自己的人生。

    -----------------------------

    於是我們就不從"人生目標與成長"來討論這個話題;而單就"賺錢"來討論這件事。

    顯然,這是個論趟計酬的行業,所以只要接的趟數多,收入就會高;而趟數要高,可能有幾個先決條件 : 路線計算精確,還要騎得夠快。

    前者真的是技術跟經驗,後者那就是該人員在警察跟照相機的範圍以外的個人行為了......(好吧,好像也是技術跟經驗)

    除此之外呢?

    例如升遷跟學習的機會?

    學習的部分,我不確定除了路線規劃跟騎車技能有可能變強之外,還有甚麼需要學的?

    而跟這兩個技能有正相關的職業,以我貧脊的想像力大概也只想得到計程車或白牌車司機之類的運輸業;而後者目前的收入還沒有前者高(因為懶得出門買吃的人,絕對比要出門移動的人多很多)

    所以除非他準備做食物外送員做到退休,進而在這個相對高的辛苦錢中找到退休的出路;不然,拿著最年輕有活力,且學習力最強的年紀去做這個,我想損失的除了時間,還有累積履歷(需要類似路線技能的工作可能不很多)跟學習職場技能的時間與空間。

    -----------------------------

    當然從短期規劃來說,我會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工作。

    例如,當學生時賺(很大一點)外快,又或是當兵前過渡時期的工作,或是一邊準備國考一邊接單等考量;甚至是存一筆錢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自己開店或攤子),這就有點像是我之前跟某些出國打工旅遊的人聊天時所聽見過的。

    是的。這有相對多的共通點 : 適合短期、可以賺到相對多的錢(只是工作場地不同,可能也沒出國那麼好玩)

    但是很多出國打工旅遊的人都會對我說一個聽起來強而有力的理由 : 可以短期賺很大一筆錢(如果不是打到黑工的話)、可以出國遊歷,然後回來有一筆錢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事實呢?

    大部分就是出去玩,然後英語能力沒甚麼進步(因為都跟講國語的混一起),然後要不就是在當地就把錢花完,要不就是回台後花完,接著重複著一般大學畢業生的正常流程-----開始找工作------還是找差不多的、跟自己出國經歷無關的工作。

    因為很多人都沒注意到一件事 : 我們的支出會隨著收入而改變,當你賺很多錢時,就會花很多。

    但這也不是不行,人生是自己的,自己能決定跟負責就好;身為一個局外人,我只能看完了以後,然後不知道他們是"出去了以後無法照計畫進行?",還是"本來就沒甚麼計畫,只是找個理由給自己壯行或堵住別人的嘴?"

    -----------------------------

    那外送員的升遷呢?

    應該是沒有機會的,因為這就是雇傭制度,大家各做各的;公司就是給個平台來抽乾股,這種刀切豆腐兩面光手法,讓公司賺了個不沾鍋的方便財。

    為什麼說他抽乾股?

    基本上,外送平台業者就是既抽商家的費用,也抽消費者的費用;而且他們就是承攬契約,並非有僱傭關係的僱傭契約。

    兩者的差別是甚麼?

    雇傭關係就是老闆與員工的關係,員工出事老闆要負責,老闆也要給勞保、健保;但承攬契約就是我按照約定的把錢發給你,然後生死各安天命。

    (你送得到,我給獎金;遲到超過一定次數,我會處分你;你出事了,是你自己倒楣或騎車不小心;客人吃出衛生問題了,那是店家的事.........)

    也就是說平台業者很聰明地替三方搭建平台(買吃的、賣吃的、送吃的),然後準備甚麼責任都不付。

    如果這不是"抽乾股",甚麼才是?

    -----------------------------

    另一個問題、也是很多人在討論的是 : 公司沒有給勞保,那為什麼外送員自己的商業保險在出事後也不理賠?

    這些人基本上認知都有問題。(更難聽的話我嚥回去了)

    商業保險分四種 : 壽險、醫療、癌症、意外。

    如果直接撞死了,那壽險是會賠的;癌症險就不用看;如果撞到住院跟手術,基本上醫療險也會賠。

    但爭議在意外險。

    很多人認為騎車撞車是意外,那受傷為何不賠?

    我可以告訴大家 : 別說受傷了,外送員被撞死可能也不會理賠。(運氣好是打折賠,例如100萬可能賠20萬)

    憑甚麼?

    就憑意外險的投保計算原則是"職業風險"。

    簡單說,意外險把職業風險分成六類,第一類的是辦公室文書人員,就是坐著一整天,起身只是為了送文件、上廁所、買午餐。

    開始有外出移動的行為就是二類;也就是說,越危險的工作就越出現在後面的類別,然後保費就會越貴。一般是4~6.5倍不等,也就是說同樣一百萬保額,第一類年繳2000,第六類可能就是一萬塊以上。

    原因很簡單 : 因為職業越危險,保險公司理賠機率就越高,(還記得我之前在某貼文裡寫道的收支平衡原則嗎?)

    換個話說,如果你是第一類安全工作者,結果跟開砂石車的繳同一個保費,你服氣嗎?(你繳四十年沒事,他可能繳兩年就領一百萬了................)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以第一類的學生身分或辦公室人員的身分投保,繳了第一類的保費;結果你去做第五類的危險工作,然後出事了。

    如果你是保險公司,你賠不賠?

    賠?那你很有良心。

    那就比照保險法來辦理 : 如果你繳第一類的保費,結果從事第五類的事情而死亡,保險金可以依照比例來折算回去。

    也就是說,原本你要繳500塊保費,但只繳了100塊,那出事以後,保險金就是按照五分之一來發(投保200萬只理賠40萬的概念)

    -------------------------------------

    然後大家就跳腳了,大罵保險公司無良。

    甚至看過某留言有人說 : 保險公司故意把字寫的小小的,讓人看不清楚,然後出事了再從裡面找縫卸責.................這種垃圾話。

    我就問一句 : 你投保後有沒有拿到保單,你自己看過沒有?

    事實上,要保書就是A4大小,裡面基本上不會寫保單內容,都是個人資料跟各種告知;也就是說,他認定你真的知道保險內容才寫的買賣契約。

    但後來拿到的保單字體正常,還能讓你看十天再決定要不要退錢(而且是全額退,逾期還會賠利息)

    結果一堆人不看,然後留這種留言?

    不然業務員到你面前用唸的,你會專心然後聽懂嗎?

    #也是不會啦

    不高興不要保,所有風險盈虧自負,就沒人好牽拖了。

    要搞清楚自己買了甚麼保險,才能討論保險公司有沒有履約;所以強制險不理賠營業行為也是正常的,因為你的保費裡面沒有包含商業營業行為。

    就像是快二十年前,我同事真的遇到客人問他為什麼每年繳了快二十萬保費,結果他生病住院沒有理賠;因為他買的是儲蓄險。

    儲蓄險理賠只有三要素 : 期滿、死亡、全殘(保險把全殘視同死亡)。

    理賠很簡單,三者擇一即可;除此之外一概不理。

    -------------------------------------

    再說回外送員沒理賠的事。

    這件事有兩個解法。

    一是勞檢局介入後確定兩者有僱傭關係,然後兩個外送平台就要自己請員工了。

    但也會有反解法 : 這會增加他們至少幾倍的成本,所以他們一定會想辦法撇清。

    二是外送員自己要去買商業保險,而且要把意外險的職業類別寫清楚,付你該負的保費(另外建議把實支實付買高一點)

    這也會有反解法 : 就是保險公司可以因為這個職業的風險屬性太高,而直接拒絕承保(特技演員、動作替身、潛水員、煙火操作人員等特殊且超高風險的行業,他們一樣拒保)

    如果是真的,那外送員們就是自帶天命、乘著時運,然後把敏捷技能點高一點,之後拿命去拚吧。

    但我認為,可以透過更有意義的方式來年薪百萬;又或是,至少要死也不要死得輕如鴻毛吧?
    .
    .
    .
    .
    ====
    #江湖在走_保險要有
    #如果不能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
    #就別問為什麼繳個人風險類別的保險不理賠營業行為

    #以為年薪百萬不用付出風險跟代價?
    #想躺著賺也都要防性病吧

    #上班上課忙到快沒空寫貼文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4100904?utm_source=udnplus&utm_medium=fb&fbclid=IwAR2lynycSIVi59PRPSEEeI52qfNe8vQdwDfkuLnsxIdLVopxC80IgtQTRVo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