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潛意識無意識分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潛意識無意識分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潛意識無意識分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潛意識無意識分別產品中有20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篇文章我想把劇情類比內在的心靈世界 成年以後,你心裡曾經有這樣的感覺嗎? 1.每次過年過節回家,都會害怕 2.面對父母,總是有很多糾結無法開口 3.待在家裡覺得焦躁,但離開家又放不下家人 4.有時候真的很想一了百了,但又怕家人難過 5.害怕面對某一個家人的情緒,但太久沒回去又會擔心 6.憎...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sther L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弘圖文化)對身•心•靈之演繹 ~ [相聚一刻] ep176 播出:2017年9月4日, 8pm 嘉賓:黎師父(茶道), 吳師父(氣功推拿), 陳師父(氣場相) 主持:Esther Lee 監製:Weller Choi 場地:匯智社 有見今時今日香港新一輩的年青人,一窩風去追韓風、韓劇、韓燒,對中...

潛意識無意識分別 在 奶奶心理學 ‖ Psycholog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4:14:31

過度努力到生活失衡 - 壓垮身心的「情緒耗竭」 ▶︎ 過度努力的日常 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年畢業,投了好多家公司的履歷,卻總是無聲無息。 脫離學生的身份,想扛起出社會應盡的責任,想要能靠著自己的力量照顧家人,努力考證照、上著各式各樣的線上課程,積極詢問前輩們的意見,想著可以更好、想著還要更好,但不...

潛意識無意識分別 在 Yoga Bean 瑜珈豆豆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2 13:35:14

. . [豆豆聊瑜伽哲學- Purusha、Prakriti與心理變化] . . . Sāṅkhya Philosophy 數論,是阿育吠陀、瑜珈、印度占星的基礎。它是二元論。 . . 今天先來講其中提到的Purusha與Prakriti。 . . 𝙿𝚞𝚛𝚞𝚜𝚑𝚊 可以把它解釋為絕對純淨的意識、至高...

潛意識無意識分別 在 泰妹日記(แป้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9:37:05

女巫特調精油✨新品上市🎊 🌹抽獎文再度上線🌹把握機會免費送! 這次的精油我想了很久,決定做一款我自己很需要的。(我相信大家也會需要) 那就是 (一)「自愛」💓Self Love💓 自愛可以給什麼樣的人使用? 🙌平時生活裡感到壓力的時候,無論是金錢課題、 安全感匱乏、情感議題...。 🙌小我的負...

  • 潛意識無意識分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23:28:58
    有 2,959 人按讚

    #這篇文章我想把劇情類比內在的心靈世界

    成年以後,你心裡曾經有這樣的感覺嗎?
    1.每次過年過節回家,都會害怕
    2.面對父母,總是有很多糾結無法開口
    3.待在家裡覺得焦躁,但離開家又放不下家人
    4.有時候真的很想一了百了,但又怕家人難過
    5.害怕面對某一個家人的情緒,但太久沒回去又會擔心
    6.憎恨某一個家人,但如果他真的走了,心裡又會有捨不得與後悔

    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你就會明白,回家真正的困難並不在於和家裡面的人相處,而是在你內心的世界當中空出一個位置,找回你跟家人之間的認同、接起你和他們之間真實的連結。

    那該怎麼辦呢,在這之前,我想先談談跟我一起追斯卡羅的朋友,Amy的故事。

    「我從21歲那一年開始逃離家裡,對我來說,那裡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一個被詛咒的地方。10年以來,我靠著自己在外面賺錢生活,每天工作的時候都戴著面具,過年過節我都主動說要留下來加班,有些同事說我是貪戀那兩倍的薪水,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我真正要的不是薪水,而是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Amy在看完《斯卡羅》「福爾摩沙公主」那一集的時候跟我說,我認識的她一直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人,一路從公司小職員做到主管,大小事都一手包辦,一個人可以當十個人用,我都覺得自己已經是工作狂了,沒想到有人還比我更嚴重。於是我把我的治療師跟我說過的話送給她:「會不會你透過拼命的工作,真正想要的是逃避某一些,你不想碰觸的傷口?」她點點頭,表面上這句話好像是對她說,但實際上是對我們兩個人說。

    11歲那年,Amy的父親就跟媽媽口中的「外面的女人」跑了,那天以後,媽媽開始變得歇斯底里,各種情緒勒索,Amy是家裡面的大女兒,只能夠一個人承擔炮火,年幼的弟弟還不懂事,甚至在媽媽聲淚俱下的時候吵著要吃養樂多冰,她也只能夠一邊安撫媽媽的情緒,一邊到冰箱冷凍庫拿養樂多冰給弟弟,一湯匙一湯匙地餵——重點是,她自己都沒吃半口。

    「後來媽跟叔叔在一起,一開始叔叔對我們很好,後來每天打我們罵我們,我從一個人的出氣筒變成兩個人的出氣筒。只是叔叔比媽媽更過分,還會罵一些很難聽的話,說我是媽媽跟別人生的賤貨、下三濫、妓女等等⋯⋯重男輕女的他,對弟弟卻是呵護有加,弟弟要什麼科學用具、湯瑪士小火車,叔叔都買給他。有一天晚上我趁大家都睡著,跑到弟弟的房間把他床鋪底下的湯瑪士小火車拿出,來想說要把它折成兩半,可是看到湯瑪士火車的臉,就覺得可怕,好像看到我自己一樣,一張想要復仇、充滿怨恨的臉,卻用微笑來掩飾。」她說,於是那天晚上,她又把貨車玩具放回床底下,這是,整個晚上她都再也有沒有睡著⋯⋯。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聽完Amy的故事,我想起上面這句話,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面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是,Amy雖然逃家逃得很遠,遠從屏東上來台北,可是是內心的某一塊還是留在家裡;她想在心裡面努力的抹掉那條回家的路,但是同時又很想想起這條回家的路。

    就像《斯卡羅》的蝶妹一樣。

    #心理治療就是找一條回家的路

    (以下小雷)

    「心理治療一定要這麼痛苦,去挖過往的傷口才能夠痊癒嗎?」我曾經問我的治療師這個問題,他沒有給我答案,而是跟我說,這可能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解答。我那時候想可惡沒回答我的問題還要收我錢!

    一直到我和Amy在一起追斯卡羅這過程當中,才慢慢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然後我也才明白,這個答案真的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才會漸漸明朗的。

    原來,我們不一定要去挖過往的傷口,但不論我們想要採取的自我探索和治療方式是什麼,這一輩子其實都是在找一條回家的路。就像片中的蝶妹與阿杰一樣,會歷經下面幾個過程:

    —忘了回部落的那條路
    —想起這條路但是不敢踏上
    —踏上這條路覺得後悔了,可是進退維谷
    —有幾次回了家,卻被趕出來、不被接納
    —有幾次回到家,被綁架,無法離開
    —有幾次終於離開了,告訴自己再也不要回去了,但心裡還是有疙瘩
    —在回家的路上,和同行的人起衝突
    —回家的路上,覺得不知所措,甚至自我厭惡

    這裡的「回家」,有可能隱喻的是回到過往的記憶,去探索原生家庭的傷口;也可能是「踏出一段改變的路」,做和過往不一樣、不熟悉的事情;更可能是直接指涉整個心理治療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會面臨失望、恐懼、害怕、不舒服、退縮、甚至想要放棄。

    #心靈的自我防衛系統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要回到讓你曾經感到痛苦的地方(想一想那個曾經被燒掉好多次的房子),自我防衛機轉很快就會跳出來,就像是駐守在山林間的斯卡羅勇士,任何外人只要就要進入這座山,就會慘遭射殺。

    「有些事情是連祖靈都不知道的。當年祖靈拿這把山刀開疆闢土的時候,瑯橋還沒有那麼複雜。現在洋人的槍炮和武器都那麼先進,我們如果只是困守在山裡,是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的。」大股頭卓杞篤曾經講過類似的話,他知道分隔的心靈是無法存活的,所以一直沒有放棄和漢人交流。

    把這段話平行到我們的內在心靈、把斯卡羅的這座山頭想像是我們的內在世界,其實就是:受傷的心靈會自我保護,心靈會用過去自己「成功抵禦外敵」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例如過度警覺、解離、負面思考、人際焦慮等等⋯⋯),儘管這個方法現在已經不敷使用或者是過時,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仍然在所不惜。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改變太痛苦了,可能要面對各種未知的後果。如果維持現狀還可以苟活,為什麼要冒險去嘗試新的東西?

    可是就像大股頭所說的,其實你內在有一個很清澈的聲音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只是知道跟做到時間仍然有距離,一直到兵臨城下,被漢人包圍,這個痛苦無法再忍受那一刻的時候,戰火一觸即發時,內在世界的18個部落會議才會召開。危機就是轉機,會議召開的時候可能會引起很多衝突,但你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看見那個「自我防衛」的自己是如何保護你。

    #對自己的內在慈悲為懷
    舉例來說,如果你小時候曾經經歷過一些傷口,那麼你應該最常面對的就是「自我批評」的聲音。當你出現這種聲音的時候,你可以問問那個「自我批判」的自己:「你現在幾歲?」

    然後憑直覺在第一時間內回答。

    或許你會發現,「他」所回答的那個歲數發生了很多你生命當中關鍵的事,所以「他」被滯留在那個時刻保護你,一直到現在。可是當你再進一步的問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的時候,他可能會告訴你說:「我好累了,我想要休息,可是我沒辦法,我放心不下,內憂外患,我無法讓剩下不同『部分』的自己來管理這個身體,我怕他們會把這個身體搞砸。」(有沒有聯想到卓杞篤一直不敢放手大股頭,暫時不辦五年祭的那一幕?)

    上面這一段,是我前陣子我參加「內在家庭系統理論」(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初次課程印象最深的段落,當我問自己那個內在批評的聲音是幾歲的時候,第一個冒出來的聲音是: 13歲。原來, 13歲那一年是我人生第一次減肥成功、因為功課好開始嚐到甜頭、也是我因此脫離被霸凌的第一年。從那一刻起,這個自我要求的自己就不斷鞭策砥礪,所以才能夠有今天的我。

    蝶妹也是一樣的。她一路在各個不同勢力當中穿針引線、輾轉斡旋,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拉攏、又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討厭,可是到最後最終沒有一個人可以信任她,就連她的主子李仙得都開始懷疑她說的話。其實她要的很簡單,就是希望部落和瑯橋的各個勢力之間不要打仗,能夠開啟談判,可是努力了一大圈,最後還是發生了很多自己都不願意看到、令人傷心的事情。所以最後她累了,病倒了,身體沒有辦法承受這麼多複雜的事情,這一刻開始,她才可以真正休息。

    也像是我一樣,那個不斷自我要求的自己,到現在還在一直燃燒,也難怪耳鳴會一直沒有消失,焦慮都跑到肚子的肥油和晚上的啤酒裡面。但是那個自我要求的自己,也好想要休息(所以我九月底要去台東渡假了不要攔我)。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內在世界就像是一個斯卡羅的世界,你現在的疾病、瘟疫、困境、焦慮、恐懼、憂鬱,是不是正在提醒你身上有一個「過分努力的自己」,一直以來做了好多好多的事情,卻從來沒有被看見,從來沒有被愛?到嗎,她就像是蝶妹一樣,像是Amy一樣,像是那個一直不斷努力的我一樣,要的其實不多,只是希望可以被愛,可以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我們一家人不能夠像山胡椒一樣,各自分裂四散」阿杰、蝶妹腦袋裡面都印象很深刻媽媽瑪祖卡說的這句話,可是造化弄人,一路經過各種分分合合,生離死別,大家的命運似乎在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分別。不過,我跟瑪祖卡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我反倒是覺得,有些時候分開是為了回來,遍地開花,是為了在每個地方都滋養茁壯。如果不是這一家人跨了不同種族的血緣,如果不是阿杰、蝶妹的活躍,這場心靈的戰爭可能永遠都會被壓抑下來,永遠不會開打,內在世界看起來風平浪靜,可是卻在潛意識裡面分裂。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那該怎麼整合這個紛亂的內在世界呢?其中一個整合自我的方法,就是對自己慈悲(self-compassion)。我想用前陣子我在課堂上面到了這首詩《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的一個段落,來呼應整部斯卡羅的劇情: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
    你能否愛內心的勇士
    那個披荊斬棘的自己
    你能否愛你的瘋狂
    你能否愛你的清醒
    你能否愛你的愚昧
    你能否愛你的混亂

    在你之內有個苦悶的自己
    有個緊張焦慮的自己
    你可否兩個同時都愛
    還有那個不斷盡力的自己?」— Leah Pearlman

    發現了嗎,你內在住著斯卡羅勇士,一路披荊斬棘,也住著一個愚昧的道台,瘋狂的必麒麟(或水仔),有時清醒有時混亂的李仙得。更重要的是,你能否看見內心有一個緊張焦慮、非常苦悶,還有不斷經歷的蝶妹,她正在找一條回家的路,而你可以給她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這個家並不在山的深處,也不在統領埔,而在你的慈悲裡面。當你能夠慈悲地愛那個你所討厭的自己,像是用一雙厚實的大手把風中的花瓣掬起來一般,細膩敏感地呵護自己;當你能夠愛那個苦悶、不斷努力、瘋狂、混亂、愚昧、披荊斬棘、甚至這一路以來都已經很累,得了熱病的自己,你就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

    把自己深深擁抱起來,
    你可以帶自己回家。

    #斯卡羅 #內在家庭系統 #IFS #蝶妹
    #湯瑪士小火車真的很可怕
    #全文與參考書目見此
    https://reurl.cc/l5RdeY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 潛意識無意識分別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3 20:00:50
    有 1,140 人按讚

    五毒的貪、瞋、癡、慢、疑是一切輪迴和因果最重要的根據,眾生不斷地在六道之中生死沉淪從未停歇,主要的原因也是來自於貪、瞋、癡、慢、疑。人們自從出生懂事以來便自然地會用自己的五官,眼、耳、鼻、舌、身去產生種種分別和喜惡,但卻不知道這些覺受就已經形成因果和輪迴的因,只要我們對六根所接受的六塵有了分別和執著,它的因果和輪迴便已成立。例如你見到了任何美麗的事物或物質,你有了喜愛和占有的想法,這已經是貪愛的執著,如果你對一個人一有了貪愛的念想,你和他之間的因果就產生了連結,這一連結就又是一個輪迴的開始。同樣地,有時候你看到一個人或者想到一件事,由於你心中的不喜歡而引發了怒火,甚至於萌生了想要傷害對方的衝動,此時也許你會竭盡所能地用一切的侮辱和髒話來攻擊對方,有的生性比較剛烈的更會在潛意識裡萌生殺機,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後快,憤怒為什麼會有如此強大的暴發力?即便是千軍萬馬,當你的憤怒心一旦生起的時候也無法抵擋得住,它到底從何而生?為什麼每當事件過後,自己也會心生追悔之心,但一旦又有任何的人、事、地、物觸動了你的瞋心,它此時卻又變得非常地脆弱,雖然它會帶給你無限的痛苦,可是你卻毫無辦法,這憤怒心就像虛空中多變的雲朵一般,雖然你看得到,卻無法掌握,因為它毫無實體可以把住。
     
    學過佛法的人都知道,一切的妄念執著都會把你原本如同烈日般的光輝遮蔽住,除非你修證圓滿,獲得本覺的狀態,你才有辦法看到原來的覺性,所以碰到事物光是生起瞋恨、咆哮、怒罵,大動干戈,對自己心的覺悟是毫無幫助的,大多數的人很容易會屈服於自己的黑暗面,包含瞋恨心在內。但是我們一旦修學了佛法最基本的是要做到,你再也不是昔日那個很容易被自己的無明妄念操弄的你,同時也要提醒自己,一旦生起了無明火,三惡道的門從此打開,值得嗎?需要嗎?如果你更有智慧,你要知道一切的對境其實都是你證悟的化現,千萬不要被騙掉入輪迴的深坑,再說憤怒本身也是空性,如果你了知它也是下一個當下的無常所幻化,你便立即可以認清它的真面目,在那一刻,瞋恨就已經不是瞋恨,對待瞋恨最好的方式是不要與它為敵,而是善良地款待它,因為它是你慈悲的化身,因為它,你才有證悟的可能,所以慈悲是最好轉化瞋心的使者。
     
    節錄|心無所繫,意無所縛,識無所緣 https://teacherwang.pse.is/楞嚴經蠡測三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 潛意識無意識分別 在 Yoga Bean 瑜珈豆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1 19:15:48
    有 86 人按讚

    [豆豆聊瑜伽哲學- Purusha、Prakriti與心理變化]
    .
    .
    .
    Sāṅkhya Philosophy 數論,是阿育吠陀、瑜珈、印度占星的基礎。它是二元論。
    .
    .
    今天先來講其中提到的Purusha與Prakriti。
    .
    .
    𝙿𝚞𝚛𝚞𝚜𝚑𝚊
    可以把它解釋為絕對純淨的意識、至高的智慧、神性。它是永恆的存在、而且無所不在,它看著萬事萬物的發生,也被稱為「觀者」。我會把它理解連結成宇宙意識或是「高我」
    .
    .

    𝙿𝚛𝚊𝚔𝚛𝚒𝚝𝚒
    是顯化的萬事萬物。例如大自然、人、身為人而產生的想法、情緒等,都是Prakriti,它被翻譯成造化、原質,我也把它理解成「小我」。
    .
    .
    Purusha無所不在,它彷彿也分成好多小小的部份,分別存在我們的肉身裡,這個在我們身體裡的純淨意識,我把它理解成「靈魂」,其實都是Purusha,這個神性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它其實就存在我們的內心裡,它也是瑜伽士想要連結的方向。

    *註:靈魂有自己的梵文-Atman
    .
    .
    .
    .
    我們身為顯化出來的Prakriki,總是有許多想法,接著再來講講
    𝙰𝚗𝚝𝚊𝚑𝚔𝚊𝚛𝚊𝚗𝚊
    不同層次的心理變化:
    .
    .
    ♥︎𝙼𝚊𝚗𝚊𝚜
    是想法、意念。它經由我們的感官而產生,它像風一樣來來去去。它可以同時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層次、以及影響我們的意識與潛意識。

    /

    ♥︎𝙱𝚞𝚍𝚍𝚑𝚒
    ,也叫Mahad,它針對我們的念頭做出辨別、判斷、決定,好壞、對錯、美麗醜陋,這些分別都來自Buddhi,它也幫我們分別什麼是Purusha、什麼是Prakriti,所以它是幫助我們通往內在智慧的門徑。

    /

    Buddhi如果再被放大強化,就可能變成
    ♥︎𝙰𝚑𝚊𝚖𝚔𝚊𝚛𝚊
    Ahamkara是自我認同、自我定位、我執、或英文會被翻譯成ego自尊。開始以「我」為中心。

    (另外還有Chitta/ Samskara我們下一回會講)
    .
    .
    .
    Ahamkara這個字很有趣,Aham的意思是自我,Kara的意思是監獄,所以Ahamkara等於是將自己放到監獄裡。 所有你給自己與別人給你的定位、認知、角色、價值觀、期待等等,都像是將自己放到這個框框或監獄之中。
    .
    .
    還記得我們剛剛談到的Purusha嗎?那個純淨的意識、神性、光與愛。身而為人的我們一定都會有Ahamkara的定位與認同,但大家別忘了Purusha還在我們內心,請別把它一再用層層的監獄給限制住。宇宙有無限的光與愛、有最崇高的智慧,而你也就是光 就是愛、最崇高的智慧也存在你的內心當中。
    .
    .
    .
    .
    願我們能夠放下所有標籤、拋開一切自己附加以及別人加諸的期待,從這一刻起活出真實的自己。
    .
    .
    .
    .
    .

    這是最近身心靈療癒瑜伽中的分享,
    在課堂中,我們還做了找回自己的冥想🥰
    之後有時間再來錄給大家🤍🤍🤍
    .
    .
    .
    關於高我與小我;靈魂與自我,我很喜歡 點石成金 分享的「靈魂與自我:找回原本最真的自己」,在YouTube 與podcast 大家都可以去搜尋聽聽這集🥰🥰🥰
    .
    .
    .
    .
    歡迎告訴我你們看完這篇的想法,
    有什麼問題也可以一起討論!
    如果你們喜歡,也歡迎多多分享出去喔🤎🤎🤎
    .
    .
    .
    .
    。療癒瑜伽課的開課計劃。

    🧚🏻開課中- 每週一14:00 涅槃瑜伽學苑 Nirvana Yoga & Ayurveda School

    🧚🏻計劃開課-
    🤎每週一 20:30 忠孝新生豆豆小班 (目前預計10月復課,中秋節左右會公佈課程資訊與開放報名)

    🤎可能會再找一天晚上開線上課,滿足大家之前許願的-想要療癒完可以直接睡覺😆

    #yogaphilosophy #purusha #prakriti #antakarana #manas #ahamkara #buddhi #illustration #procreate #瑜伽哲學 #高我 #小我 #靈魂 #做自己

    追蹤紅豆的IG💁🏻‍♀️
    instagram.com/yogabeanbean/

  • 潛意識無意識分別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07 17:18:26

    (弘圖文化)對身•心•靈之演繹 ~ [相聚一刻] ep176
    播出:2017年9月4日, 8pm
    嘉賓:黎師父(茶道), 吳師父(氣功推拿), 陳師父(氣場相)
    主持:Esther Lee
    監製:Weller Choi
    場地:匯智社

    有見今時今日香港新一輩的年青人,一窩風去追韓風、韓劇、韓燒,對中華文化如醫、卜、星(紫微斗數,九宮飛星)、相、山(風水)日漸失去興趣,實再可惜。三位師傅,黎師父(茶道)、吳師父(氣功推拿)和陳師父(氣場相),同是修佛或密宗,透過創立[弘圖文化],推廣正氣、正念、正思維。其實,追甚麼風也沒所謂,錯過自己文化的”好東西”就太可惜。為何放生一個人做和有高僧大德在場不同?如何修慈悲心?一個患癌症病人如何運用慈悲心,助己又助人?玄學,風水師、命理醞藏無窮貴寶,絕不只是迷信。

    Part 2 吳師父(氣功推拿)
    為什麼有些人一放假就病?為什麼病都要夠健康,才病得起?咳,都要夠健康都咳得起?不病的人,不一定是健康?痰又是甚麼一回事?無痰又不代表血氣就是通?在[氣功推拿](原名:潛意識推拿)的角度,所有病其實是沒有病名的,真正的問題往往是塞了,塞了甚麼?怎樣通?真正的”好轉反應”是甚麼一回事?哮喘、濕疹怎樣來?濕疹有甚麼好?為何千萬不要壓抑濕疹、香港腳、體臭?甚麼是”中間有事去四邊走”,”上面有事向下走”?太虛的人連發燒都燒不起?總結,病是不能被屈下去的,要讓它發出來。

    Part 3 黎師父(茶道)
    生普洱、熟普洱有甚麼分別?普洱有甚麼好?原來飲生普洱是可以吸收更多的維他命C,連90℃的水都不會影響它,對。飲茶是中國文化佔相當重要的一門,為什麼它那麼好?一杯好茶其實是得來不易,但為何它充滿愛、汗水、心酸?茶是可以入藥的。茶,和食物一樣,都是良心行業,怎樣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的靚茶?茶真的能醫百病嗎?怎樣知道自己適合飲甚麼茶?
    (更正24:27:$60升至$3,000是50倍,不是500倍)

  • 潛意識無意識分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7-08 19:00:13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您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常常會遇到一些事情,你在理性上知道不應該這麼做;比如說亂發脾氣呀,或者是過度的控制在,不然就是過分的不在乎!

    然而呢,我們常常面對這種狀況的時候,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就好像是遇到緊張壓力,我們的行為彷彿退化成孩子一般,不管是任何的任性啊、妥協啊,或者是無法克制的上癮,好像都是這些狀況!

    這樣的情形,我們常常會說自己可能是意志力不夠;然而呢,如果你花時間去學習,怎麼強化意志力,似乎又是一個辛苦。

    而且通常沒有效果的過程,你會在自己的反反覆覆當中,覺得自己總在跌同一個坑,而感覺到非常的挫折。

    關於這樣的一個狀況,在心理學有很多方面的討論,而我最近讀到一個,分別是克里希.那南達,跟阿曼娜他們的一個說法;他們用一個比喻叫做「情緒小孩」。

    就是讓我們遇到壓力、挫折,或者是事情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的時候,我們的反應彷彿是一個小孩,而且是一個情緒化的小孩。

    情緒化的小孩通,常會有三大類的表現,分別是「自動化」、「反應過度」跟「習慣性」。

    我們首先來看哦,情緒化小孩的反應是「自動化」的;就像是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可能告訴自己無數次,媽媽打電話來的時候不要大小聲。

    可是一旦我們看到來話顯示,通常的第一句話的口氣都不會太好!你會發現,它是一個「自動化」的反應。

    而且在這樣的自動化底下,當你掛上電話,你就會感覺到非常、非常的挫折…這讓你想到了什麼?

    好多人哦,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可能在理性上知道,他不需要這麼的緊張,其實沒有那麼多人這麼在乎他的一言一行。

    可是呢,把它擺到人群裡的時候,這一切的緊張、焦慮、手足無措,都成為了自動化的反應!

    而且「自動化反應」的另外一種呈現,就是一種「上癮」的狀態,而上癮用一個更容易理解的說法,就叫做他需要「立即滿足」!

    這樣的情況,最容易發生在親近的人際關係裡;如果你覺得寂寞,你就要立即要你的伴侶來陪伴你。

    如果你覺得緊張,你就讓你的伴侶立即幫你解決問題;然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就算他是你的親密伴侶,他也沒辦法做到立即!

    可是你會發現這一切,你在理性上都知道什麼叫做「合理」;可是你的行為上卻完全不是如此,這就是情緒化小孩的自動化反應!

    而情緒小孩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會「反應過度」。剛剛說的是「自動化反應」,而這裡談的是「過度反應」;也就是你的反應,超過了正常的合理限度。

    在一般的情況底下,你要面對一群人,多多少少有點緊張;可是你太緊張,而這個太緊張,導致你可能過分的想要表現,或者是過分的退縮,這些都是「反應過度」!

    就像剛剛說的,如果你孤單、寂寞、覺得冷,你想要你的伴侶陪伴你,什麼叫做「合理」的反應?

    「合理的反應」叫做,把你的想法跟需求告訴對方,讓對方有所選擇;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陪伴你,你們慢慢的找到彼此舒服的相處之道!

    而「過度反應」就是,一旦你空虛、寂寞、覺得冷,你就要他馬上、立即,而且是按照你的方法來配合你。

    更可怕的是,就算他完全按照你的方法,你還是永遠可以從裡面雞蛋裡挑骨頭,這個就是「反應過度」!

    其實就像小孩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有一個階段叫做「自我中心」,小孩在這個階段的時候,覺得自己就是世界。

    所以呢,你會發現嬰幼兒在自己的需要,沒辦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往往會用放聲大哭的方法,來面對這個世界;而不是像成人一樣,知道它是怎麼發生的,然後我可以試著怎麼去解決。

    而情緒化小孩的第三個特點,就是「習慣性」。也就是說如果你對於某個狀態,在長的時間軸裡面,重復不斷的發生,它很有可能就是情緒化小孩在影響你。

    比如說,你遇到其他人對你有要求的時候,不管那個要求合理、還是不合理;你就有一種習慣性的反應,覺得自己必須配合。

    再不然有些人就會習慣性的覺得,別人在佔自己的便宜,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他到底要求的是什麼?

    他到底何時、何地、如何的要求?我們可能都沒有想過這些細節,我們就直覺的覺得自己一定要幫忙,或者是自己一定是被別人欺負了!

    所以呢,當你聽到這裡「情緒化小孩」,好像不管你是不是個小孩,都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尤其是面對那些人際啊、壓力啊,我們就很容易不假思索的自然發生!

    而且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它似乎不是靠我們的意識層面,或意志力能夠解決的;因為通常它的反應,都是很快速、立即,而且無法控制。

    就像前面說的「自動化的、反應過度的」,跟「習慣性的」!尤其是我們面對到人際關係,跟他人連結的時候更是如此。

    比如說,你今天要跟你的大老闆開會,不管你事前演練的如何的完整,當大老闆在你面前,親切的問你,你有什麼意見跟想法的時候,你可能依然是緊張到說不出口啊!

    那你說,我們面對到這樣的處境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幫助自己呢?

    其實你如果花了很多的時間跟力氣,試過了很多意識層面的、理性的、工具化的方法,都沒有長期,而且具體化的幫助的話。

    那麼你不妨深入自己的內在,在潛意識的層面好好的陪伴自己,好好的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化小孩,讓這個小孩有長大的空間。

    在這方面,很多朋友可能知道的是我是個心理學家,然而可能不知道的部分,就是我也受過催眠的訓練。

    所以在我的實務工作裡,我發現意識層面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我們通常深入潛意識,就可以找到幫助一個人更前進的動力。

    而「潛意識工作」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它不像意識工作,它是明確的告訴你問題、答案、問題、答案,你遇到了什麼困難,然後給你一個解決的方案。

    它比較像是一個全方位的、有一點模糊的,但是你感受到它的溫暖,它的溫度,它的細膩的一種陪伴!

    就像是我們醃漬食物一樣,醃漬一個食物要能夠入味,它一定是完整的浸泡;它並不是你把白菜放到醬汁裡沾一下,它就變泡菜,沒有這種事情!

    所以呢,我也一直在思考,有沒有辦法把這樣子學習陪伴的資源,來提供給所有的朋友?

    在這裡呢,我就很開心的跟你分享,我們在7月6號,上線了一門新的線上課程,是由哈克~黃士鈞博士所推出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在這一門課裡,不同於過往的學習!

    在這門課裡,哈克他會用最溫暖、溫柔的聲音,陪伴你深入自己的潛意識,運用催眠冥想、潛意識工作的引導,來陪伴你面對人際之間的緊張焦慮的時候,你可以怎麼樣一步一步的照顧好你自己的心。

    以一份被照顧好的心,去好好的對待任何你在乎的人,【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從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朋友加入了,你加入了嗎?

    我相信這一門線上課程,絕對是你很特別的學習經驗,試著去感受一下好好的被陪伴、被連結是什麼樣的感覺?

    讓溫暖的心,從自己的內在自然的透出來,溫暖其他人;期盼你的加入,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盼你的加入,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潛意識無意識分別 在 檸檬卷 Jane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7-02 21:00:16

    檸檬卷鋼琴獨奏會
    2020 年 6 月 30 日 @ 台北市立大學演奏廳
    現場錄影

    因為防疫的關係,這場畢業音樂會必須限制觀眾人數及從簡舉辦,沒能公開邀請大家來參加,但你們現在可以在 YouTube 看到全部囉!希望你們會喜歡!

    ====
    曲目解說
    ====

    舒曼:《幻想小曲集,作品 12》

    舒曼是十九世紀傑出的德國作曲家及樂評家,他時常將音樂與文學結合,並將個人的豐沛情感、濃厚的幻想力投注於作品中。

    《幻想小曲集》為舒曼創作於 1837 年,題獻給一位到萊比錫演出的蘇格蘭女鋼琴家安娜羅貝娜 (Anna Robena Laidlaw, 1819-1901) 的作品,舒曼當時正處於人生的黑暗時期,他們的相遇為舒曼的生活展開一段美麗插曲。然而《幻想小曲集》在音樂上實際上為獻給克拉拉的作品,在這段期間舒曼與克拉拉被迫分離,母親於1836年辭世,舒曼將這些情感投注於創作上,創作期間,舒曼回憶起與克拉拉相處的時光,也無法忘記與克拉拉祕密訂婚的約定,這是舒曼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

    樂曲的創作更表現了舒曼內心的兩種極端性格-大膽狂妄的「弗羅倫斯坦」(Florestan)以及內向含蓄的「奧賽比斯」(Eusebius),這套鋼琴曲集包含了上下冊共八首的性格小品,每首作品皆被賦予標題,而各曲目的標題皆是舒曼在作品完成後,以音樂本身的意境來命名。

    0:00 第一首《黃昏》Des Abends
    反映出舒曼內心中較為內含省而含蓄的「奧賽比斯」性格,可想像為在黃昏時刻漫步在夕陽西下的河畔邊,以不疾不徐的腳步欣賞河岸風光。此曲的拍號寫法與實際演奏時的聽覺效果也是相當地耐人尋味,舒曼打破了一般對二八拍的想法,讓三連音貫穿在全曲當中,使之聽起來像是三拍子的曲子。旋律時而出現在高音聲部,有時也在低八度的地 方以類似的形式再出現,就像彼此唱和般,互相對話。

    3:44 第二首《飛翔》Aufschwung
    《飛翔》為八首曲子之中非常有戲劇張力的一首曲子,充滿了幻想曲時而瘋狂時而冷靜的氛圍,不論是開頭「弗羅倫斯坦」的大膽衝動的主題,或是中間「奧賽比斯」冷靜沈著的風格,也是舒曼內心斯雙重人格的一種展現,因此有許多對比的情緒細節。而這首曲子也是技巧上較為困難的一首,除了有許多超過八度而必須用單手彈奏的音程、以及大跳音程之外,情緒的掌握也是詮釋的重點。

    7:12 第三首《為什麼?》Warum?
    《為什麼?》是一首舒曼不斷地提問、自問自答的小曲子。 而開頭第一聲部的旋律為往上的大六度音程,就像疑問句口吻般的音型,可想像為舒曼在開頭即破題、殷切期盼地詢問:為什麼?
    而《為什麼?》這首曲子幾乎到處都藏有主題旋律,它會上下交換、出現在各個聲部,甚至可能與其他聲部重疊,每一次的問題就好像都得不到答案一般,即使問題不斷延伸,最終仍然回到原點。

    9:37 第四首《變幻莫測》Grillen
    《變幻莫測》為一首極富節奏感的樂曲,而此三四拍的曲子在節奏上有許多的弱拍強音、第二拍長音等等的切分節奏,在彈奏時常有節奏上的衝突感,呼應了開頭的術 語-「Mit Humor」帶有幽默、俏皮的含義。彷彿可以感受到舒曼在創作時「變幻莫測」的思維,很難預測到舒曼會在下一個音變化出什麼新花樣。

    13:02 第五首《夜晚》In der Nacht
    本曲是舒曼描述一個古希臘神話《赫洛與勒安德爾》(Hero and Leander) 隔著海峽相戀的故事。 這個神話是一個山盟海誓、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樂曲中不斷由下往上、再由上往下的音型,如暗藏旋渦的海浪一次次往岸上拍打一般,不斷推進,而勒安德爾必須對抗大自然的重重阻撓以及萬般攔阻,才能見到彼此,他們急迫渴望見到對方的那份激情與熱情,正是舒曼在《夜晚》這首曲子所營造的氛圍。

    17:25 第六首《寓言》Fabel
    此曲開頭的「快慢」對比,即為蘊藏「弗羅倫斯坦」、「奧賽比斯」兩個對比人物非常明顯的例子。此曲較為特殊之處為曲子中間出現了聲部輪唱之「卡農」,此上行音型的卡農之音量及情緒應由較小聲慢慢往上堆疊,直到達到頂點最高音後才稍加放慢地宣洩而出。

    20:12 第七首《夢魘》Traumes Wirren
    此曲開頭旋律及主題是明朗的F大調色彩,而開頭的主題旋律就好像睡夢中仍在不斷運作的大腦, 即使在睡眠中仍呈現出潛意識的亢奮而混沌的狀態,因而產生某種焦慮而不安的現象。而主題之旋律不斷地穿梭在琴鍵之間,從高音到低音、再從高音到低音,就像頑皮的小孩在夢中恣意地奔跑。

    23:11 第八首《終曲》Ende vom Lied
    《終曲》為此套曲集的最後一首曲子,如同舒曼在寫給克拉拉的信中所提到:
    接近結尾的終了,將一切困難排除後,進入一個愉快的婚禮,但是結束時,思念你的痛苦又再度出現,於是婚禮的鐘聲和死亡的喪鐘同時響起。
    這首曲子的開頭就像是一場華麗的盛宴,舒曼用了他平時很喜愛用的「連續和弦」,以及超過八度音程的琶音,製造出隆重登場之感。
    然而此曲也是舒曼內心糾結的寫照,就如他在信中所提到的,樂曲的最後因為思念克拉拉而痛苦又再度出現,因此樂曲的最後並非以歡樂收場,最後的樂音就像死亡的鐘聲般,並藏有開頭的旋律動機, 最後慢慢地、悄悄地結束。

    28:57 浦朗克:《降 A 第三號大調間奏曲》
    浦朗克 (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 是二十世紀法國作曲家,他的音樂風格簡約不失幽默、優雅而浪漫。
    浦朗克一共創作三首間奏曲都是鋼琴小品,分別是 1934 年創作《兩首間奏曲》(Deux intermezzi),和 1943 年創作《降 A 大調間奏曲》(Intermezzo in A-flat Major)。而晚期創作的這首《降 A 大調間奏曲》雖然較為短小之鋼琴作品,但旋律動人、各聲部分明,其中更充滿色彩豐富之和聲。
    他的創作受到許多作曲家的影響,如德布西、史特拉汶斯基、薩悌等,浦朗克所寫的和聲雖仍屬調性音樂,但已然跳脫傳統,他經常在和聲中加入和聲外音,如九和弦或九度音程,將和聲產生二度碰撞的關係,使作品帶有較為前衛之感。



    追蹤檸檬卷 IG:https://www.instagram.com/lemonjanet0131
    關於檸檬卷:http://LemonJanet.com
    訂閱檸檬卷頻道:https://goo.gl/xUUxUG
    檸檬卷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ItsLemonJane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