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漫畫書櫃訂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漫畫書櫃訂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漫畫書櫃訂做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銀色快手(Silverquick),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開書店的你,可以參考這篇「開店指南」 作者是 沒力史翠普yucaio 如何開一家書店 & 二手書店 文 / 沒力史翠普yucaio 古本屋女主人 書店跟二手書店同質性很高 從低階到高階有很多細微的差異 不過,就算對這個再有興趣,老話說在前-- 書店真的不好做,要做...
漫畫書櫃訂做 在 dat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29 12:36:06
在家裡內建日式咖啡店指定席。 我家是租賃來的三房一廳的老公寓,一開始就和男子休日成員們一起用工作室的空間思考,把傳統的「客廳」變成工作空間,擺大木桌便於工作,而房間分配的部分則是室友擁有坪數較大的套房,而我則分得兩個中、小房間以及一間衛浴。 在獲得的這兩個房間後,小的房間我拿來當臥房,而...
漫畫書櫃訂做 在 Eric Chiu 邱維濤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17 07:27:43
#電子書 使用兩個月後有感: 我真沒想過 #實體控 如我,有一天會如此迷戀依賴上「電子書」。 過了四十年的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蒐藏」這件事情,蒐藏鞋子、蒐藏電影光碟、蒐藏世界各地的小熊軟糖、蒐藏航空公司的撲克牌等。特別是蒐藏唱片、跟書本這件事情我可不是在開玩笑的。家裡都為了這個極為花時間、...
漫畫書櫃訂做 在 小島研究站 Isle_research_statio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08:32:59
在月子中心時收到 @titanpublishing 的編輯 寄給我一本「犬的誕生」 拿到包裹時覺得好厚, 是一本「全彩」的漫畫書! 總共有23篇品種犬的故事, 有起源、軼事、特性等等知識, 翻開就停不下來, 實在太有趣, 一個下午直接嗑完整本; 喜歡每個時代瘋狗狗的狗奴們,...
漫畫書櫃訂做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開書店的你,可以參考這篇「開店指南」
作者是 沒力史翠普yucaio
如何開一家書店 & 二手書店
文 / 沒力史翠普yucaio 古本屋女主人
書店跟二手書店同質性很高
從低階到高階有很多細微的差異
不過,就算對這個再有興趣,老話說在前--
書店真的不好做,要做要有熬個幾年的心理準備,開店其實真的很簡單,長期經營就非常非常難了。
一、書店
(泛指一般賣書的小型書店,加盟部分我不了解,請洽各大連鎖書店)
1.地點:一般小書店學區only
(獨立書店看狀況,除非在很多文青會特別來朝聖的區域,例如靠近某些特色咖啡館,不然胡亂開在神秘巷弄裡其實會等不到客人喔,地下室也不宜)
上班族雖然也會買書買文具,但因為下班之後整個區域就空蕩蕩了,學區作息較早,若跟住宅區混合,就可以開得晚一些喔。
一般個人租房子住是兩個月押金,但店家大多是三個月押金,一般來說店家很少只簽一年,大多都是三年五年,甚至有十年一簽的,長簽可以壓低租金,也可以讓自己不用煩惱房子租下去,裝潢下去,生意剛要起步卻不得不退租之類的問題。(另外其實店家是很不適合搬家的業種,稍微搬家一下,就算還是同一條路,生意都會掉很多,所以能拿到一個穩定的點是很重要的)
另外在選點部分也要注意,每一條路都有分陰面跟陽面,不是跟鬧鬼之類有關,而是買氣上的差別。
例如有些路大多人只走某一邊,這一邊的店家跟商業可能就比較發達,另一面可能就會略差一點,開店開在陽面讓客人順順的走進來也是很重要的喔。
而且每一條路都有基本的設定,通常都是早期聚落生成時就不知不覺定下來的。例如有些街道醫院診所特別多,有些街道飲食店特別多,有些則是中藥店或是其他流行產業比較多,靠近學校跟捷運站的點非常昂貴,但因為人潮夠多,其實開二樓也OK(不過招牌一定要超級明顯!!)或是一樓空間小一點,但二樓以上承租空間較多,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不是靠近學校或捷運就好,如果人家出了學校跟捷運,主要人潮卻不是往自己店的方向走,而是另一個方向,可能就沒有那麼適合開店喔。
另外,學區型書店開靠近補習班安親班還不錯
租金的部分跟水電部分是固定支出的成本,可以壓低就壓低,但是不可以因為要省水電費就把燈關得暗暗的,這樣沒人敢進去啊!!
2.裝潢:同租書店一樣,可以找木工訂做書櫃,可以用組合OA式的書櫃(例如IKEA,但要注意書櫃的隔板不要太寬或太薄,書裝久很容易凹陷) 陳列架展示櫃等等環河路都找得到,網路上也買得到二手的展示架與書櫃,有心要做,硬體成本能降低就降低,這是絕對有益無害的。
招牌很重要,但是不一定要花很多錢,多比價幾家,就會找到便宜的,設計部分除非是刻意要做整體CI的設計(LOGO/招牌/名片/裝潢/周邊衍生),設計這些東西會花上一大筆,嚴格來說如果只是要開店真的不需要花那麼多,但是如果是要做比較有情調跟味道的小店,基本設計是很需要的。
如果沒經驗也沒有錢請設計,那就請把你知道的所有中大小型書店都逛一圈,看看人家怎麼陳列,店面怎麼設計,甚麼東西放靠近櫃台,甚麼東西需要鎖起來,動線與書的比例原則是甚麼(例如有些店漫畫輕小說特多,有些店幾乎沒有書,有些店幾乎沒有文具,都跟客層與當地的消費習慣息息相關。
不過因為太有設計感而空蕩蕩其實真的很不適合書店,因為客人可能遠遠看覺得沒生意或沒東西就不想進去,久而久之,生意要做起來難度也比較高,假使你的空間沒有特別的主題可以吸引消費者想逛,要吸引陌生客變成熟客,相對來說不容易。
3.商品種類:
*雜誌,各類書籍(按照書種可以跟當地大盤配合)
一般來說,除了自費出版的書籍之外,大多數的書都是沒辦法直接跟出版社拿的(出版社通常跟大盤都有簽約,不能擅自越過中盤給書出去),真的去拿了也不見得拿得到漂亮的折扣,一般中大盤給下來的價格大約也只有七折到八折,還曾聽過八五折的,進價八五折的書光是不賺一毛錢的賣也遠遠輸給小博,書種不比小博多,折扣不漂亮,其實很難靠賣書賺到啥大錢。
因為每一本都只有微薄利潤,還得支付房租人事成本等費用,雖然大部分的書都不需要買斷,退書還是可以退回中盤,不過來往的票據也不是小數字,要做就要有光是賣書賺不到足夠的錢的認知。畢竟開書店並不是開圖書館啊。
需要中盤資料,又問不到的話,可以翻開書後面的版權頁,打電話去總經銷問就可以問到當地配合的中盤窗口了喔。
*文具禮品:這算是書店的金雞母。不過學童多的地方失竊率也特別高,遭竊的損失也得算進成本中,這是最悲催的部分,除了基本筆,橡皮擦,立可白之外,筆記本與玩具還有杯子布偶等等等雜項是一定要的,光是這些就可以帶來薄利多銷的利潤,是一定要做的!!
另外也有一些店家除了文具本身之外,還進了很多小零嘴與39元均一類的大小商品,節慶時也要進跟節慶有關的禮品(例如聖誕節就是耶誕卡耶誕樹,萬聖節就是面具南瓜類,春節就是春聯跟掛飾之類的)
附帶一提最近幾年大人們迷起手帳與文具,也會成為文具部分的大戶。
(這篇文章是 2012 年 2 月 13 日寫的)
這也是有盤商固定在做的,一律以票據往來,依商家與合作項目不同也有不同的結帳付款日
*複合經營:油煙類的產品不是那麼適合,有些會結合彩卷行(只需要一個櫥窗的空間),有些會結合飲食,不過通常飲食店需要空間,書店也很需要空間,做內用很容易互相干擾,做外帶比較適合。
*額外開發的項目
1.寄售的手創商品&獨立出版的書
這個因為單價比較高,不見得是跑得動的商品,但絕對是增添門面光彩的東西,因為很容易跟一般平價文具撞到,所以一般來說都是獨立書店或是特色書店才會特別進。
一般來說視情況可與創作者談幾個月結一次或是買斷等等合作,商品種類主要有卡片,筆記本,明信片,筆記本,手工書衣....等,想開發新種類的話可以上網找或是去創意市集逛逛,當然也有人上淘寶買然後偽裝是創意商品的,不過製造方的簡體字可是騙不了人的。另外淘寶來的文具很多都是仿自韓國10X10品牌,其中有一些貓咪的品牌已經正式引進台灣,所以販售也可能會遇到品牌商檢舉等等問題。
2.特殊折扣書
例如69元書籍或是39元書籍,很容易可以在夜市看到
這種書大多都是倒店清出來的,也有出版社為了清庫存而丟出來,共同特徵是書的下面會被畫上紅色或藍色的一槓,書種以語言書與童書為大宗,還有一些沒聽過的小出版社的書,有很多因為一直壓在倉庫裡,書況還不錯,不過因為相關書籍同質性高,量大可以壓很便宜(但銷貨會很痛苦)
這類折扣書最常見的就是租下一個臨時店面辦書展,去這種地方批書大多都得透過介紹,如果真的找不到門路,就去跟臨時小書展或是夜市攤的老闆聊聊,混熟了要進貨就不難喔
3.DVD
同上 跳蚤市場可以逛逛,家樂福光南能買到的二手DVD上偶而會出現批發商的資料,試著查查看打去問或是到處問問,也許會得到答案 不過書店賣這個的比較少啦跳蚤市場會出現的攤商大多都是去切倒店貨,所以成本低,但是強片率也不高(因為都上網賣掉啦)
前期成本:
租金+押金+裝潢(確定租下開始裝潢前,請先去做一張紅布條,如果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弄完開幕,就打上XX書店即將在此為您服務(俗歸俗,很容易吸引過路客跟附近居民的注意喔,曝光度很高),裝潢得差不多,開始進貨上架時,就可以開始派報發傳單了,要做折扣就好好做(文具禮品誘因比書大)
店的營運成本:租金+水電費+進貨結帳費用+人事成本
人事成本部分,其實就算是名牌書店的起薪也不會很高,一般最好的是兩萬出頭,普通的是兩萬以下,也可以直接請時薪工讀生(雖然政府規定現在起薪不能低於150/一小時 之類的,但還是有低於這個數字的) 不過有一兩個正職或老闆本尊坐鎮其實是比較好的喔。
人事成本或是店租成本最好不超過總收入的一半(一般來說大概都是各佔三成),不過很多店其實人事就會吃掉一半的錢,也會形成一定程度的營運壓力喔。
宣傳:
1.開店前的紅布條,開店時的DM宣傳或是宣傳車
2.網路宣傳:其實效果沒那麼好,就算做了粉絲團也不見得衝得到粉絲,衝到粉絲量也不等於會來買的人,比例大概是一百分之一,也就是一百個粉絲裡面可能只有一個會來消費,網路上的知名度不等於實際的獲益,這點請千萬要注意。書店真正依賴的是附近需要的客人,反而不是靠網路客人,不過網拍或商店街可以加減做,至少可以讓有些客人到店來取,不過網拍客人追低價或少見商品也是很正常的,有時也會遇到殺價(反而進店的客人比較不會殺)
至於二手書店部分,大致上跟前面書店寫的差不多,每一家書店定位都不一樣,實際上販售的書種與內容也會有差別
有些二手書店會很努力辦活動試圖增加人潮,或創造一種很有sense的FU,但其實很多人來這邊辦活動都是衝著免場租(想想誠品可怕的場租價格,令人不寒而慄啊) 的確可以帶來一些人潮,但人潮不等於購書的錢潮,反而可能因為塞滿活動而讓客人不願意走進來(會直接掉頭就走)
二手書店的成本結構跟一般書店比較不一樣,書的來源也不一樣。
通常二手書店的來源有幾種:
1.到府收書:最好有壯丁可以扛書,或是有車可以接送,沒有配合的貨車也可以找計程車幫忙(不過要先溝通清楚,有些計程車司機非常惜車,並不會接這種case) 到府收書分成現場估價完畢結現金然後再把書搬走,也有先讓書店扛回去再精算書價匯給客人(或是店取現金)
2.店內收書:數量會比到府收書少,店家需要已經累積一陣子,才會有客人知道可以拿來賣,而且因為大多數人都很怕麻煩,所以就算真的拎出來數量也頂多幾十本,很難收到大批的,不過有時會撿到好貨喔XD 風險是,有客人會把從新書店偷來的書拿來二手書店換現金,曾有人當場被尾隨而來的新書店店員抓到。
3.神秘恐怖箱:由客人主動寄出,二手書店估價完回報,但是會收到很微妙的東西,例如整箱佛書或是不知道是甚麼東西的書,也有整箱都是泡水書之類的可怕事件
4.資源回收場:全台資源回收場大概都有主要配合的二手書店了,一般全新的二手書店想要搶這條線基本上是搶不到的。而且剛開始接觸時為了要能夠拿到好書,常常得吞下一些根本不能賣的書,一般來說,書況最不好的就是資源回收場,但成本的確也是最低的
5.店家批書:熟識的同業或是其他地區的書店,有些朋友剛開店時因為缺乏單一書種,會去找同業下整櫃的某類書,扛回去自己店裡充場面,通常同業夠熟是可以拿到折扣,但是折扣也不算很多,也算是開業成本之一。
6.超商收書:目前分成兩大系統,小單位的經營人是沒辦法搶大餅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跟人結盟。
7.切書:回頭書,折扣書,跟出版社買庫存書,跟同業一起瓜分歇業二手書店的書之類的(一起去把整家店的書吃下來,不過切書這個機率不高,而且常常好書都沒了)
估價方式:
1.秤斤
2.略估
3.一本一本估
秤斤不用說,就是論斤的,常見於很小很老的二手書店,略估的話有時是先分類,然後一堆一堆算,例如一整堆書因為都是無效書所以整堆只算50元之類的。一本一本估的話....
基本上因為現在不只賣書激烈,連收書都很競爭,許多大大小小老店新店都會遇到收不到書的問題。一來是因為讀書人口有限,二來是因為年輕朋友可能就直接丟網拍賣了(或是讀冊生活也很認真在投入賣二手書的這塊市場)所以當一本二百多元的書賣給二手書店可能只有二十元,自己上網拍賣至少還能賺到錢的狀況下,二手書店要收到書也就更加困難。
前幾年炒起的絕版書熱潮,讓少數某些書的價格飆得非常高,這是拜網拍所賜,但凡是越流行,越會退流行,凡是珍本炒高價,也會遇到一個瓶頸,當一本書很少人知道,他又很有價值時,當然可以炒到高價,但願意花高價去買的有幾個人(中間還有一些是買回去再創新高價的大陸珍本書商)珍本並不是孤本,當市場出現第二本第三本,當少數知道的人都已經持有時,還有誰會買?這個經驗與知識是否能夠傳承?還是仍然只有幾個人知道?
珍本書的確是可以賣到比較高的利潤,常聽說有人買了一本書可能是20~200元,但是賣了三五千,也聽說過有人高價買了,但出脫不了,最後還是只能壓在書架上,(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被書套牢了) 而且珍本書比例其實不高,一本賺三千不等於本本賺三千,這兩個之間差距是非常大的。
真正支撐起一家店的,恐怕還是基本類的書籍。
一般來說,由於珍本熱的關係,許多二手書店主攻的是文史哲乃至社會學類的書籍,但文史哲或社會學最容易面臨到的問題是買的人少,一般實用生活類的書籍雖然跑得動,但會有時效性的問題,有陣子翻譯小說火紅,翻譯小說也賣得很不錯,但是過了熱潮書還是會停下來。各種書種都會有他的旺盛期跟停滯期,也都會有賣得好跟賣不掉的時候
當一家書店的書架上停著你上一次跟上上上一次都曾看到的書時,多少就會覺得此店生意不好&沒新書
其實我常覺得人好奇妙,當家裡只有一兩百本書時會覺得書好多,每一本新書都很新奇,但當二手書店裡面有幾萬本書時,我們在搜尋是找自己想要的書,凡是找不到或是自己想要的書種書很少甚至是沒書就會覺得這家店書好少 但也許老闆昨天才剛進了幾百本書,只是小河入大海,魚是沒感覺的(挖鼻
二手書店另外一個瓶頸是,收書收不到想要的書
通常二手書店的票房毒藥是:
幾百年前的商業書&健康書籍,幾百年前的寫真集(字畫跟畫冊有時候可以賣出漂亮的價格,但明星寫真或漫畫畫冊就.....)
多年前紅翻天的大書,人手一本那種(例如達文西密碼,例如哈利波特,例如超級成功學之類的東西)
零散的漫畫跟言情小說翻譯小說(很難賣掉,因為買家會很要求書況,可這種書書況通常最不穩定
佛教書籍,善書等等(客人還會振振有詞說對啊這是文學書)
在二手書店跑最好的書應該算是新書,新書越多客人越嗨,生意也就會越好
不過新書並不好收,書況好的書也是,畢竟二手書店並不是新書店,要有新書除了書店想辦法去壓低自己利潤拿之外,就是等客人丟出來賣,可剛花幾張鈔票買新書的客人要用幾十元把書賣出來是很難的。
成本結構方面,也是房租水電(其實還有稅金,我剛剛好像都沒提到稅金。月營收平均二十萬以下可以辦免開發票,也可以只登記行號免登記成公司喔,一樣有統一編號章,一樣要繳營業稅,只是不需要開發票,但沒發票對於需要報帳的公司型客戶來說就有點不方便了)以及人事成本跟進書成本
雖然一本書進價成本可能才三十元不到(約一折,有些店家收新書會給到二折,不過一般都是一折或一折以下),平均可賣書原價的三折到五折(超過六折大家就不太想買了,除非有會員卡再打個八五折之類的)看起來好像很賺,而且比新書店還賺對不對
但其實人事成本房租稅金跟進書成本,以及最驚人也最可怕的庫存成本,都得在這大約只有三折的空間裡轉出來。
收不到書怕沒生意,收到書怕賣不掉,大概就是二手書店真正的瓶頸所在吧
其實開一家店真的不難,營運過程中大大小小的磨難才是經營的真正考驗。
當然每一個想開店的人都想說自己應該會很順利就賺到多少多少,沒人會一開始就唱衰自己說自己會賠慘的,不過知道了最糟的狀況,開店前先試著全盤了解,包含也應該準備好一定程度的周轉金,避免自己常常跑三點半或發不出薪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喔!
目前有一些店已經開始做一些複合的嘗試,例如靠餐點賺錢,書當搭配,或是做外帶吧台,或是在角落做一個咖啡館,限制要結帳書籍才能帶進去之類的,也有試著辦展辦活動的,不過辦展辦活動嚴格來說效益不大(只是老闆似乎會比較有面子)因為來參加活動的人只會把書店場地當成是一個場地,並不會很認真當成是書店,活動結束大多數人也就只會匆匆離開,會留下來逛店順便結帳的也很少,所以啊~人潮啊人潮,多少老闆希望這些一個個人頭都可以變成白花花的鈔票
有志要跳入書店坑的朋友們,請多多加油啊
好的地點絕對可以創造很棒的營業水準,新舊書混賣或是盡可能創造各種銷售的可能也是存活下去的方法之一,開店當老闆,虛榮一定會有,只是那個虛榮可能只夠人撐個半年一年的,過後每一天都要面對數字跟現實的問題,很多人開了店之後都會發現原來苦熬的時間比賺錢的時候多太多了,但一直到處抱怨也不是辦法(也會嚇跑客人)還是要多多想辦法讓店賺賺賺發發發啊
加油囉 ^^
以上 XD
漫畫書櫃訂做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魚泡泡] 讀王老師的文章是一種享受
說書 - A Passion for Books
Umberto Eco 在一篇名為 How to Organize a Public Library 的短文中,辛辣諷刺地把公共圖書館大大的奚落了一番,文中還洋洋灑灑的列舉了十八條「館規」。其中有一條是說公共圖書館館員最大的敵人是工讀生,最喜歡的是像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 那樣的大藏書家,因為前者只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量,而後者不但不會來煩他們,搞不好還會把藏書都遺贈給圖書館。這又讓我想起一段往事:
讀博士的第三年,我的論文研究碰到了瓶頸 — 我有一個原創性很高的主題,卻始終找不到恰當的數學方法來解。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只好得過且過。其時節,正當風光明媚的春夏之交,本來就不適合讀書。所以每天吃完午飯後,我就在門前的草地上挖蚯蚓,然後帶著太太,到「夢到她」湖畔的樹蔭下釣魚。直到傍晚才收竿回家,在草地上烤魚吃。日子表面上過得逍遙快活,可心理忐忑不安。
終於有一天,我下定決心非把這個 PITA 解決掉不可。想說如果今天再找不到解法,就壯士斷腕,另起爐灶,換一個題目做。於是便到學校的工程圖書館,把所有我認為可能藏有解法的書都找出來,大概二三十本,堆了高高的一落。然後一本一本的從頭翻起,看能不能找到一點線索。
幾個小時之後,沒翻過的書只剩兩本,還是毫無頭緒。可就在此時,我瞥見剛翻過的頁面上閃過幾個字似乎和我的問題有關係,就回頭仔細看看。結果發現那個段落是在簡單介紹一個多年前發表的數學方法,說明得並不詳細,但有列出一篇提出那個方法的原始論文。
我趕緊查那本書的參考資料表,看到那篇論文是一篇技術報告 (Technical Report) 之後,心涼了半截 — 技術報告通常很難找,因為他們不見得會在期刊上發表,只會藏在作者的學校。但在我看清楚了校名之後,立刻大喜。因為我就坐在該校的工程圖書館裡 — 原來那是 UW - Madison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Technical Report No. 1 — 不禁覺得我實在是進對了學校。
於是我立刻衝到借書櫃台,問這篇報告要怎麼找。工讀美少女一臉茫然,就又把館員阿姨請出來。阿姨說電腦系的報告不歸工圖管,應該去電腦系問。我到了電腦系,找到系秘書說明來意後,她查了一下,說那篇報告年代久遠,寫的教授已經退休了,系上也沒留底,不過學校總圖書館應該還有備份。
所以我就去了總圖書館,那也是我第一次進到那麼大的圖書館,更加不知從何找起。只得到櫃檯問,這次美少女請出來的是一位老爺爺,還說如果連他都找不到的話,那就甭想了。
老爺爺看了一下我給他的資料,點點頭,然後帶著我上了好幾層樓,再東彎西拐的在如迷宮般的書架堆中繞了半天,最後在一個藏在陰暗角落裡的書架底層抽出了那篇報告,笑咪咪的交到我的手上。
我大大的謝過了老爺爺之後,就趕緊找了一張桌子讀那篇報告。一讀之下,發現那個方法用在我的問題上若合符節,簡直像訂做的一樣。回家後立刻花了一個晚上寫成電腦程式,第一次試跑,答案就對了。兩三個月後,我就畢業回國教書了。
寫這個故事,只是要說 Eco 說的那種公共圖書館員我沒有碰到過,至少在我讀書的學校裡,圖書館員都是很和善的好人。
順便一提,收錄了 Eco 這篇文章的書,就是相片中的這本 A Passion for Books。其中精選了許多和閱讀、藏書、及圖書館有關的隨筆,趣聞,短篇故事,還有漫畫,非常好看,尤其適合在這樣寒冷的冬夜裡,窩在爐火邊讀。
漫畫書櫃訂做 在 Peggy's 陽光廚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忙什麼?久違的Peggy手作品】
剛搬進我們的小窩時
還蠻常手作些什麼妝點自己的家(大家還記得嗎?)
之後忙碌於小雷恩出生後的種種
心中想做的事情全都暫時放下
直到近期又開始要迎接二寶的到來
許多為新生兒準備的事宜不得不行動了
小雷恩原本的置衣櫃呈現快爆炸的狀態
更別說未來二寶的衣服該往何處塞
左思右想,腦筋動到原本堆積雜物的置物櫃
這是兒童房裡用來收納行李箱跟無從擺放的物品
當時小窩裝修沒有從新改造內部
因為裡面塞滿了從美國海運寄回的八大箱家當
考量外觀狀況很新,且可收納空間超大
於是就把兩個大置物櫃原封不動的保留
"斷、捨、離" 是收納狂人之寶典!
花了一整個上午將裡頭的雜物一併清掉
發現多半是威廉年輕時收集的漫畫與藏書
(看看圖三漫畫量有多驚人,但還有一半的量在婆家呢)
某些有意義的漫畫收於新書櫃中
一些則被威廉好友點名轉手收藏
幾套內容不錯的漫畫整理後捐到台東兒童之家
看著空盪盪的置物櫃,牆面有些斑駁
於是詢問壁紙師傅可否施工貼便宜壁紙隔絕
師傅報價後還反勸容易受潮損害年限極短
最後逼得我只好發揮本領,親自動手
挑選適合兒童房顏色的塑膠PC板
每晚利用兒子睡後的時間,一天做一點
挺著肚子,跪在地上量尺寸割板子、拆五金
完成後再上網找星星壁貼與合適的抽屜櫃
(因尺寸怪異,只好找專制木櫃的商家訂做)
前後花了兩個星期多的時間,終於搞定
材料花費方面還比壁紙報價便宜一半(工錢算自己的)
完工囉~
覺得每個媽媽都有變魔術的能力
什麼事都難不倒媽媽似的(誇我自己XD)
親手製作真有成就感啊!
註:孩子的爸幫不上任何忙
期間似乎也沒有想幫忙的感覺
因為威廉美術方面沒什麼天份(我倆天生互補)
但材料費皆從他口袋取出
也算的上有盡一份心力了~哈
#佩姬的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