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剝鬼又名甘繭剝/剝繭怪,前陣子都有介紹。但今日就係生剝鬼節,是日本的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2018年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就一同深入了解日本秋田縣版本的生剝鬼節!
.
生剝鬼面具的設計會跟隨不同地方而稍有不同。由於造型可怕,常常比成為惡鬼,但生剝鬼其實是日本神道教裡,為人...
.
生剝鬼又名甘繭剝/剝繭怪,前陣子都有介紹。但今日就係生剝鬼節,是日本的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2018年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就一同深入了解日本秋田縣版本的生剝鬼節!
.
生剝鬼面具的設計會跟隨不同地方而稍有不同。由於造型可怕,常常比成為惡鬼,但生剝鬼其實是日本神道教裡,為人帶來好運和豐收的一個神明。除了惡鬼般的面具之外,扮演生剝鬼還會穿上稻草編織的蓑衣和草鞋,通常還手持菜刀,亦有手持祭祀用的,稱為御幣的木劍。
.
相傳寒冬時人們都懶洋洋的待在火爐旁邊,但一直的待著太久的話皮膚就會出現紅疹,秋田的方言為「ナモニ」(Namomi)。而生剝鬼的日語なまはげ(Namahage)一詞是源於ナモミハゲ(Namomi-hage),意即將紅疹剝去的意思,寓意剝除懶惰。
.
打扮成生剝鬼的成年人會在村裡家家戶戶的逐一造訪,調查有沒有在躲懶或者幹壞事的人,而被訪者則會以食物和酒招待。
.
生剝鬼的傳說來可追溯至中國漢朝的時代,漢武帝帶同5隻會化成惡魔的蝙蝠來到日本秋田的男鹿,它們為皇帝工作,每年正月15可以休息一天。
.
到了休息日,惡魔們走到村裡偷取穀物和擄走婦女。後來村民跟惡鬼談判,提出假如惡鬼們能夠於天明前築成由村裡通往山上五社堂神社的一千段石階,他們便承諾於每年奉獻上一名女子,否則惡鬼以後不能再回來村子。
.
日出前,惡鬼們已經築起了999段石階,正準備放最後一塊石階之際卻聽到雞鳴,於是憤而離去,以後再沒有回到村裡,但他們卻不知道其實是被村民模仿雞鳴愚弄了。
.
秋田縣男鹿市為了保存並發揚這項文化,就於市內北浦真山字水喰沢設立了生剝鬼博物館。館內展出了大量生剝鬼的面具和服飾,而其中的“傳承大廳”展館內可看到介紹有關文化的電影短片,還有變身區供參觀人士穿上生剝鬼服飾拍照留念。
.
最後祝大家唔好偷懶~
.
圖片來源
google
.
================
有想分享的妖怪資訊? 歡迎dm我👹
#小妖👹 #人都是妖怪 #WeAllMonsters #怪談 #傳說 #都市傳說
漢朝服飾介紹 在 阮饅頭 Mantounguy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就來個床邊故事-「越南奧黛(áo dài)小歷史」
在奧黛的歷史裡面,沒有太確切產生這個服飾的正確時間,有人推算是從公元40年(1世紀)的時候在抗漢的戰爭中由二徵夫人(Hai Bà Trưng)所穿著,宣誓對抗漢朝建立越南的獨立。
一、18世紀的發展-阮福濶固守南部傳統文化
而在1744年開始(18世紀),奧黛才正式得到了比較正確的記載,在1744年的阮福濶皇帝頒佈一到著裝命令希望越南南方(Đàng Trong) 的人民能夠遵守,其此命令為說明男生女生的服飾風格,例如都需要用立領短袖,腋下兩側的地方必須縫製在一起等,這個命令重點在於區分越南南部(Đàng Trong)與北部(Đàng ngoài)的人,以及保留一些當時南部的傳統文化。當時奧黛的服裝設計為左右對立襯衫,寬敞大身與窄袖(這邊聽到窄袖一整個很不舒服)。
二、19世紀發展-五身襖現身
到了第19世紀,奧黛的設計與發展跟前一世紀的有些微的不同,改為五身襖(Áo ngũ thân),五身襖的設計顧名思義就是有五片(前2片/後兩片/右袖片),其實也就是目前越南奧黛設計雛形,跟當時18世紀的設計又有點截然不同,但是五身襖才是奠定奧黛的基礎。
二、20世紀發展-外來文化的改變與奧黛的定型
在1930年代,來自一些西方的影響,當西方文化碰上東方文化,在服飾上也會產生一些特殊的改變,例如當時一位名叫Nguyễn Cát Tường就對奧黛做出一些改變,例如領型的改變(圓領或是蝴蝶結花領)、肩袖的改變(蓬蓬袖、短袖、花邊袖)以及對於身型做改變,讓整體看起來更加有線條感等,這時候的奧黛玩法已經接近巔峰。
在1950年的設計師Dung開始對於奧黛做一些改變,例如在前排增加門襟,而扣子從領口延伸至腋點以及側身,這種設計方式第一是可以改變在腋下的積布問題,且本身在活動上會更加的靈活,其前排的門襟與腋下連結的設計,更貼合穿著者的身材曲線,而這個改變也奠定了目前奧黛設計的基礎,也是目前大家所看到奧黛的樣子。
今天簡單的介紹一下奧黛的歷史跟一些服裝設計,在越南生活來說很常看到越南人穿奧黛在路上走來走去(在日本街應該最常見了),但是在台灣就很少看到有人穿著旗袍在路上走來走去了,所以這個傳統服飾文化,在前人的眾志成城下,讓它更舒適好看,讓它不是只是放在衣櫃欣賞而已。
#阮饅頭 #越南 #越南趣事 #每週介紹 #奧黛
漢朝服飾介紹 在 侯漢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假日閒聊
對「花木蘭」的印象最早是迪士尼卡通,後來才知道根本是西方對中國意象的大雜燴,北朝的木蘭住在江南的庭園,魏晉的府兵使用元朝的火炮打漢朝的匈奴,穿唐朝的服飾遊宋朝的夜市走明清的紫禁城......。
然後是台灣漫畫家吳毓琦畫的《顛瘋物語》系列有花木蘭、完璧歸趙、勾踐復國、雞鳴狗盜、昭君出塞等歷史典故,雖然添加惡搞改編,對童年的我了解歷史故事仍有很大幫助。不過,標示普通級內容根本是輔導級,當年實在摧殘幼小心靈。
有一部《花木蘭》電影,從國三接觸後,我卻是看了不下數十遍,其中片段一聽再聽。是1964年上映、由凌波主演的黃梅調系列電影。據說突厥偷襲軍營一幕,便動用三千名臨時演員,見拍攝規模之浩大。
半個世紀前邵氏電影風靡港台,我因為國中老師的介紹,先從《梁山伯與祝英台》觀看,正逢邵氏電影再版,陸續看了一大堆黃梅調電影。《江山美人》、《七仙女》、《西廂記》、《三笑》、《紅樓夢》、《王昭君》等一系列,其中包含了《花木蘭》。
同學們在聽周杰倫和SHE,我卻天天在聽黃梅調,電影放了就當背景音樂然後讀書,說是滾瓜爛熟絕不誇張,大概從「彩虹萬里百花開」就能把整部電影台詞全背下來,事後回想,對於中國認同的塑造,黃梅調系列電影必佔了重要影響。
寫一寫,打開youtube聆聽黃梅調、研讀一下北市府施政報告。
有40歲以下朋友也看過凌波主演過的《梁祝》、《花木蘭》嗎~留言一下讓我知道!
漢朝服飾介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細數漢朝流傳至今的典故|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男子漢」的說法從漢代興起、金屋藏嬌源自劉徹,《漢武大帝》熱播引發觀眾讀史興趣。
風俗官制
典故找茬新編四篇解讀漢史故事
電視劇《漢武大帝》正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熱播。歷來有云: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正因為漢武帝在歷史上功勛卓著,才得到如此關注。本報也慕名而來,力求從對這部電視劇的管窺蠡測中,隨觀眾深入「瞭解」漢武帝,走進「風姿綽約」的大漢王朝。
漢代官制篇
漢朝與我們現代生活相隔甚遠,複雜的宮廷鬥爭且先不論,就是名目繁多的官吏稱謂,也搞暈不少觀眾。為解惑,記者也採訪了相關專家。漢代中央官制分為三公九卿。
漢朝風俗篇
《漢武大帝》號稱是歷史正劇,導演胡玫也說要在該劇中再現2000多年前的風土人情。記者於是採訪了幾位秦漢史研究專家,對其中出現的漢代風俗加以解釋。
1.關於兩性
「男子漢」從漢代興起
(北大歷史系教授劉華祝)
漢代總體的風格是自然、豪爽。漢代的男人能文能武,不像我們現在,都有些退化了,手無縛雞之力,「男子漢」這個詞就是從那時興起的。
2.關於節日
春節盛行始自漢武帝
(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彭衛)
第一集裡皇太后竇氏為迎接梁王,在冬至節舉行宮宴和大儺(nuó)驅邪儀式。這在《後漢書·禮儀志》裡有記載。「儺」是古代圖騰崇拜時期的民俗儀式,用以臘月驅除。舉行這種儀式時,選十一二歲的少年120人,在方相氏的帶領下呼叫打鬼,最後把捉來的「鬼」扔到水中淹死。
還有第12集裡有上巳節祓禊(fúxì)潑水儀式。三月上巳日,漢朝人認為這一天能驅邪避災,他們在水邊或在水中用水沐浴,以後發展為在這一天,還夾帶著親朋好友喝酒、吃飯等等。但是這部電視劇裡演得不對,它是用樹枝蘸水灑在頭上,借鑑的是古代印度的做法。
另外,漢代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是新年。我們的春節就是從漢武帝那時候開始盛行的。
3.關於語言
「一諾千金」源自漢代
在《漢武大帝》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人人回答皆「諾」。這是漢代特有的語言習慣。直至今日,我們在漢語字典裡見到的「唯唯諾諾」、「一諾千金」,據說都是始自那時。
找茬篇
除了之前在媒體上熱炒的司馬遷長鬍子的經典錯誤之外,記者在對漢史專家的採訪中還找出以下錯誤,以供讀者探討。
1.漢代服飾:據專家介紹,漢代的男子是穿開襠褲的,女子的頭飾不像劇中那樣哈日,服裝領子過高過厚,也有待研究,這些可以參照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漢代貴婦畫像。
2.漢代沒有馬鐙。據史料記載,漢代人上馬時沒有馬鐙,而《漢武大帝》中卻比比皆是。
3.漢代沒有椅子。傢具擺設也有問題,漢朝人是盤腿而坐的,並沒有椅子。
4.漢代沒有紙。漢代記載文字是用竹簡或錦帛,但劇中一個士兵打開封著的箱子,封條卻是黃紙。
5.漢代人說清朝話。第三集中,袁盎去見竇嬰,和他討論削去吳國豫章、會稽兩郡不可行的事,居然說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話來,其實這是明末清初的顧炎武的名句。
漢宮典故篇
在兩漢400多年的歷史中,有很多流傳至今的典故。比如在第19集中,劉徹與阿嬌大婚,淮南王送來的賀禮是「金屋藏嬌」,暗示兩人早年的美滿;但是到阿嬌失寵,她只有求司馬相如整一篇《長門賦》,企圖輓回昔日情分。此外,蘇武牧羊19載,更是傳唱至今。
金屋藏嬌
漢武帝劉徹四歲時,做太子的是他的哥哥劉榮。劉徹之所以能當上太子,全靠景帝的姐姐長公主的幫助。長公主原想把自己的女兒陳阿嬌許給太子劉榮,將來就是皇后。但是太子的母親栗姬卻不領情,於是長公主把目光轉向了劉徹。有一次,她問劉徹願不願意娶阿嬌做妻子,劉徹也很喜歡阿嬌,見姑姑問,便大方地說:以後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就要親自造一棟金屋子送給她。(「若得阿嬌,必以金屋貯之。」)漢景帝見兒子有這樣的氣魄,也同意了這門親事。
千金買來《長門賦》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這是辛棄疾在《摸魚兒》中的緬懷詞句。阿嬌嬌生慣養,驕傲善妒,又沒有兒子。加之漢武帝身邊的女人越來越多,尤其是有了衛子夫之後。阿嬌失寵,又因為暗中搞媚術和巫蠱,退居長門宮。為了輓回漢武帝,於是她用重金請司馬相如作了一篇《長門賦》,訴述心中苦悶。此賦也成為漢代名篇。
蘇武牧羊
蘇武牧羊是漢人志節高尚的集中體現。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期間碰上一場未遂的政變,牽涉到漢朝使團的人員。蘇武雖然毫不知情,也遭牽連,被拘留在匈奴的統治區。匈奴單于對蘇武嚴施酷刑,迫其投降,蘇武不屈。後來蘇武被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的無人區放牧,還是不肯歸降。時至漢匈重新和好,堅持19年不屈的蘇武最終歸漢,雖然這時的他已經白髮蒼蒼,但那根代表大漢王朝的羽毛落盡的旌節,卻從沒離過身。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