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演唱會舞台設計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演唱會舞台設計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hew (微波盪漾)看板MayDay標題[心得] 金曲論壇-舞台設計與製作的全新思考時間Wed...
演唱會舞台設計 在 Aaron Chun ??? 俊賢。中科工程師·斜槓旅人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3 10:12:49
• 【#Uglybeauty】 - #20210424 人生中唯二的演唱會全部獻給蔡依林 睽違一年半的時間二刷台北回娘家場 看完爽逼逼的笑到眼睛差點睜不開😂 原本以為不喜歡人擠人吵鬧的環境的人,之前參加第一場蔡依林的演唱會,還死心塌地得去搶票,然後搶不到還難過一陣子,還好最後...
金曲論壇-舞台設計與製作的全新思考
主持人何燕玲(華研),討論人-周佑洋-洋公(五月天),馮建彰-二馬(free's),
楊宗錞-小春哥(必應)
關於演唱會的設計製作看法-
二馬:最早期從電視節目的免費演唱會,那時候講究的就是華麗的包裝,
舞台就是美美的就好(拍起來美,看起來美就好),而近期演化到概念,
在演唱會都會有要表達的音樂主軸,然後延展視覺與表演。
小春哥:一個演唱會可以成立就是有表演者、有音樂、有觀眾,
其他都是附屬的包裝與加強,視覺本身就是傳達藝人表演者或者是音樂本身的情緒,
如果從這樣來看演唱會製作,視覺部分被要求更有主題性,
所以現在演唱會在視覺設計不管是在協助說故事、或者是增加感官的,
全部都被要求了更多元的形式與音樂屬性有更緊密的結合。
洋公:演唱會的市場越來越進步,台灣的演唱會製作,
也是從原本沒有專門製作演唱會的公司(原先都是電視台或唱片公司企劃)來操作,
內容可能會仿效歐美或日本,慢慢的才走出演唱會的路。
雖然台灣是個人口數比少的地方,但諸於華語在全世界是個很大的市場,
所以華語音樂可以散播到多遠的地方,演唱會就可以跟著走到多遠的地方,
比如說台灣只能作北中南三場,但擴展到大陸之後可能就會變成可以走20場、30場。
這樣整個演唱會的成本就可以被攤平,收入也會提高很多,
相對的這樣可以投入演唱會製作的資本就也可以提高。
何:以前唱片公司都是在漁人碼頭辦免費的演唱會,隨著可以展演的地方越來越多,
尤其有小巨蛋之後整個演唱會的風潮就越來越興旺,
尤其現在華人是全世界最多人的人口,尤其是演唱會可以向外巡演不止是中國大陸,
還有星馬區,香港,香港更不用說,香港自己的藝人可以在紅館一開十幾場,
而我們也是有這樣的實力與機會可以進軍。這樣的經濟規模擴大之後,
我們作演唱會不再只有一場,而可能是一個巡迴10場、20場甚至40場的世界性巡迴,
或者是亞洲性巡迴的演唱會,所以在投入的成本部份,
也不像之前只能做一場漁人碼頭演唱會的製作成本只能一百萬、二百萬,
到現在可能前面的投資都會到上千萬。因為這要有可以攤平的基礎我們才能這樣做。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一兩年的演唱會可以越做越精采,是因為我們的市場擴大了,
我們可以走出去,我們才有機會投資我們的軟體。
以演唱會製作角度來看,何謂成功的演唱會。
二馬:越走到近期的演唱會,越感觸到一定要在每個不同類別的工作領域互相做結合,
好比說跟音樂、跟影像、跟整個節目做組合,跟以往電視演唱會好看就好已經不同,
而且近期的演唱會很講求概念,不管你看什麼演唱會你可以了解到他想要傳達什麼。
概念上不要過度包裝感情真的達到就是成功的演唱會。
小春哥:剛講到的演唱會的三個元素,覺得成功演唱就是表演者可以優遊自在,
他的音樂可以發揮的淋漓盡致,而觀眾也身在其中,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洋公:有兩個層面-從本質上面來說從整個製作的概念、創意、服裝、視覺、舞台設計,
甚至連歌手的走位都應該要圍繞著音樂這件事情在發生的。
當初這音樂在寫出來是要給觀眾什麼樣的感覺,我們只是在舞台上把他放大,
讓觀眾在現場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這首歌要呈現的是什麼東西。
如果說台上的歌手也感受到自己要講的故事是什麼,進去了這樣的狀態,
而觀眾也感受到這件事情的話,這件事情就是成功的。
而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外在的成功,以製作人來說就是控制預算,
比如說唱片公司給我們一筆預算,可能兩百萬、三百萬要做一個演唱會,
我們最終怎樣在上面說的那個成功的狀態把演唱會辦好外,主辦單位也有營收,
因為如果沒有營收以後也不會再辦這樣的演唱會。
主辦方有營收,來的觀眾也有得到東西,現場表演的歌手他的名聲也有所提升,
那這樣三贏的狀況就是個成功的演唱。
何:沒錯,做一場演唱會就是要把歌手想表達的在演唱會上完整的呈現,
這樣就是最大的成功。但不管做什麼我們還是得以成本為出發,
但是現在台灣看演唱會是很幸福的,因為唱片公司在台灣表演時都是不惜成本的投入,
務必求一個最好的效果。
案例分享-最近各自最有印象的演唱會
二馬分享蘇打綠的演唱會:整個巡迴還在跑,但只有台北場用這樣特別的元素,
整場演唱會我們只用了一個元素....六角形的紙箱...
其實FREE'S設計過無數的演唱會…也從來沒有如此大膽地就這麼將此單一元素,
幾乎用六角形盒子…把整個巨蛋塞滿了....然後將投影精準的對位。
關於演唱會的詳細解析可以看福利事的部落格
http://frees.pixnet.net/blog/post/29692042
(花絮,六角形在崩落的時候上面有十幾位工作人員在舞台上方將六角形推落)
何:做一個演唱會,我們常常連進場搭台跟拆台只有五六天的時間,
在海外演出的時候甚至被壓縮的更短,所以大家都是日以繼夜的不眠不休加夜班的趕台。
像YOGA的小巨蛋演唱會前的搭台,一天的便當訂到800個!!
很驚人的數量,所以可以想像那人力物力我們要付出多少。
在五天之內是要用蓋一棟房子的錢做一場演唱會給大家看。
小春:近期辦的演唱會是YOGA的,原本想說這整個舞台投影片還滿大的,
但剛二馬哥講了個蘇打綠…(哈哈哈),所以我只好轉換一下方向。
詳細的舞台解析請看
http://frees.pixnet.net/blog/post/29977815
小春哥分享YOGA的演唱會的視覺部份,提及的是怎樣讓視覺跟歌手的歌曲配合,
像YOGA很多歌曲較為迷幻時候,後面的視覺效果就可能要是擔任說故事的角色,
或給予觀眾比較有想像空間的視覺,如果是歌曲本身故事性就很強,
那視覺可能變成LIVE藝人再加其他效果。
何:當初YOGA演唱會委託給必應創造的時候,他們最初做出來的視覺效果我們都有去看,
尤其是投影的部份,是我們第一次用這麼大面的投影,他們還特別做一個很小迷你的舞台
,用1:1的方式投影給我們看,當我們看到說謊這首歌,只有最簡單的歌詞,
但卻是完全抓到歌詞內的意涵,加上投影,在初看的時候我們自己就被感動了。
演唱會真的不是只有華麗的外表堆疊,
而是能不能把藝人想表達的精神還有歌詞的感覺完全的呈現,那才是至高的享受。
洋公:我本來是要講YOGA但被小春講掉了,但如果講五月天又太過分了(哈哈哈),
所以我想的是怎樣去呈現演唱會裡面講的東西,
被二馬、小春他們堆砌出來是很完美的東西,那對於一個製作來說就是會做的很開心,
所以想要分享的是奶茶的演唱會-洋公覺得奶茶是個多元化的藝人,
保持她慣有「人文與時尚並重」「舞台設計與音樂多元並行」的特色-
(洋公很喜歡的就是那場有顆大球旋轉投影,外層還罩層紗的PART)
利用裝置物與視訊設計了一個鋪天蓋地的環狀是舞台,
再搭配軌道式道具來呼應每段演出的節目內容。
那顆大型投影燈是遠從英國採購耗資台幣約320萬採購回來ꨊ(詳細可看- http://frees.pixnet.net/blog/post/27074079 )
本人也非常喜歡奶茶的脫掉高跟鞋台灣場的所有橋段,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奧運捲軸的華麗。(快出DVD!!!)
二馬:另外有宣傳如果真的要拍照,不要在場內用閃光燈拍照,
因為這樣真的會影響演唱會表演者的演出。
(分享的影片是海外巡迴的場次,有看到很多閃光燈閃爍)
何:演唱會真的不是只是唱片公司、藝人唱的很開心、唱的很爽,
最終是希望來看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情感的投射,那個回憶就會是一輩子的,
那就非常值得。
創意來源-
突然換洋公先說,所以也分享了一下在演出的時候其實不斷的會有很多臨時狀況發生,
需要製作人不斷的提醒藝人,所以藝人在唱歌的時候,耳機裡面聽的除了是樂器聲之外,
還有製作人不斷的提醒他現在要注意什麼,等等要走到哪裡,現場有哪些貴賓來了。
洋公:沒錯,但這樣的狀況也要藝人很習慣我們在跟他講話,
因為也碰過在跟藝人說話,藝人在台上也就直接回應PA方的對話。
(哈哈哈 現場大家笑了,何還問說是誰~~~ 就可愛的嚴爵啊!!)
洋公:我的創意來源都是很生活的,聽音樂、看非常多的電影、書籍、雜誌,
可以接收到很多故事的來源,都是我創意的來源,當你累積多了之後,
你就可以把這些東西抓出來組合拼湊成你要的東西。
小春哥:真的不外乎就是體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或曲解他。
二馬:最喜歡看演唱會,所以自己做這行就是可以看很多演唱會很幸福,
我們不是創造者而是設計者,因為先要有音樂、先要有主軸,
我聽到以後我才加入我的想像力,我不是最頭端的,他們先有了最好的原創,
我再用我的理解把它設計出來。
何:用心體會生活,最怕讓生活變成兩點一線(公司-生活),當真的沒有感覺的時候,
就出去走走,看個畫展、喝杯咖啡、看看人群都是很好的方法。
演唱會製作的分享
二馬-SHE的漂浮樂隊台(http://frees.pixnet.net/blog/post/26771067 ),
耗資千萬打造全球首見的『無重力漂浮舞台』,樂隊將懸浮在空中演出,
初期製作組提出的時候就說要表現無重力的舞台,大家真的非常抗拒,
因為樂隊是必須在一個平穩的地方才能演奏,但導演組就是要求畫面就是要完美,
現在回頭看照片真的很美麗,真的是全球巡迴中...唯一的一站..之前與未來的巡迴..
場地條件都無法讓這樣的畫面再次出現...
話說,這漂浮BAND台的體積,遠看還好..但是近看..可是要一大台聯結車才能載的動...
且舞台剛進小巨蛋的時候還是被導演嫌棄,後來再加上不斷的改裝,加燈線加上漂浮感...不斷的溝通(說服樂手爬上高台)討論,才會有最後這樣美麗的畫面給大家。
何:附加說明,SHE演唱會台灣場算是巡迴的最後面,
我們在不同的城市都遇到不同的挑戰,回到台灣的這個漂浮舞台,
其實樂手們真的是辛苦的,他們爬上去之後是沒有辦法下來上廁所的,
真的製作演唱會有很多辛苦,大家都想要把夢想變成真實,
但在實踐夢想前一定會有很多挑戰,我們如何去換個想法將這些夢想給實踐。
雖然做一場演唱會這麼辛苦,為什麼還是會上癮?
因為在辛苦呈現的那一晚真的會非常的開心與感動,
甚至有時候就會因為一場演唱會喜歡上一個藝人。
因為那不是只有單單音樂、歌詞,而是有整體的呈現,所以真的要很謝謝這些幕後工程。
洋公:那就來分享諾亞方舟的演唱會-演唱會需要有概念這件事情,
所以洋公分享了最開始的創作內容。那時候整個概念我們希望諾亞方舟這艘船呢,
我們並不要在舞台上呈現一艘船,你進來這個演唱會就是登船,
大家都同在這艘船上面,你可能是進來之後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麼了,
或者是你是知道世界末日才上船,然後上船之後怎麼辦,所以我們在呈現的是這件事情。
所以可以看到每一段都有我們想要呈現的景象,
如第一段世界末日的意象會有比較表象或比較意象;
轉場之後的第二段就是當世界末日之後你會想起什麼東西,
當世界已經末日就算你回想過去的東西,但你怎樣面對世界末日的日子。
第三段方舟擱淺大家拿著吉他到一個未知的地方,開始末日的狂歡尋找末日裡的快樂。
第四段重生,當你尋找到末日的快樂之後,接下來重新建立你會是什麼。
我們最開始還有另一個腳本是諾亞方舟起飛後五分鐘就墜毀了,這叫做末日的末日…
你覺得你上方舟了你獲救了,但是方舟又墜毀了你該怎麼辦
有了這些段落之後,舞台設計他們就會知道每一段要呈現什麼,機關道具要怎麼配合,
視覺設計也會知道他要設計什麼樣的氛圍。
洋公:在五月天演唱會裡面把觀眾拉近來也變成表演者之一,
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一件事情,讓觀眾也可以參與這個演唱會,
成為演唱會其中的一部份。盡量希望觀眾跟這個演唱會是有連結的。
何:我剛有看到品冠…(冠佑躺著又中槍~大家一陣大笑),
五月天在把所有的觀眾變成表演者之一這點非常的成功,
看一場演唱會所有的觀眾都這麼投入一起感動,這叫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音樂達到最高境界就是這樣,因為你也可以在家自己聽音樂。
如果你看這樣的演出跟朋友或者是不認識的人,有共同的互動與回憶是非常美妙的經驗。
還有我要稱讚一下,我們看很多海外的演唱會,通常就是90分鐘唱完就是再見了,
華人的藝人~常有四個鐘頭還不結束,真的是用了命在唱,用了命在表演。
四個小時在台上真的虛脫,還要唱七天,真的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
洋公:除了藝人很認真之外整個演唱的製作也是,整個都可以做兩個演唱會了。
何:通常彩排結束藝人回去休息,幕後的這些工作人員通常都是還要繼續現場的工程,
對燈光、對圖,整個演唱會的環節不是只有一個晚上的演出,還有事前的宣傳、溝通,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付出心力。
另外請小春分享視覺,音樂變成視覺的時候你感受的部份就不是文字,
而是深印在你腦海裡的印象。
小春:視覺就很像在一塊畫布上畫畫,而每首歌的就是不同的畫布,
而這畫布不只是因為舞台架設的而有所不同之外,上色的顏料也會因為歌手、導演、
唱片公司而有所主題、音樂,所以當運用這些媒材去讓大家感受到音樂裡的概念、
所要傳達的事情就是每每我們熬夜創作的事情,也是導演會給我們一些方向,
導引我們往他要的氛圍走去。
視覺設計的部分在設定上一樣是希望跟整個舞台是同一件事情,是有整體性的跟音樂、
燈光、歌手造型、導演的都可以貫穿成一件事情。
小春:跳出來講一下諾亞方舟這首歌,
因為這視覺設計我們是用很多大家寫的末日願望放在這個方塊裡面,
這個概念我自己是覺得已經超出美術設計的概念。
它是要傳達一個意念,大家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這首歌當中,
想要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情,這不是多漂亮的設計可以傳達出來。
有時候簡單,但你卻很精準的知道你要傳達的那個有意義的力量是什麼。
所以我覺得視覺設計其實是在幫忙傳達音樂本身的意義,
而不是只是做了很美麗的視覺舞台或美術。
何:視覺的部份設計的過程其實是會有個框架在,
創作的過程中不要想著這些框架框住你,
而是要去想這個框框裡面有這麼大的空間是給你,你有這麼大的空間可以創作。
------
後面的Q&A問題不是很好,我就不分享了,不過補充再回答QA的時候,
二馬哥針對他做蘇打綠的演唱會有個很深的感觸,用這麼簡單單一六角形為整個演唱會
的主體,然後單靠精準的投射視覺畫面去貫穿整場演唱會,從開始製作到演出前,
他自己是有很多的擔心甚至不看好,但當真正演出的時候打綠的音樂,現場的觀眾
在那一刻他才享受到這簡單的美麗。所以他很謝謝林偉哲老師。
打綠的演唱會我在台中看JUST LOVE IT,但從其他朋友去看的分享,
都說這次藉由單用六角形做成的白色投影,投射出的視覺搭上歌非常的精采與感動。
尤其是整個畫面崩落的時候很震撼。
近幾年真的看了很多演唱會,唱片公司用不用心,
其實真的很可以在那三個小時的空間裡面而有所體會,
而會喜歡上演唱會也真的是從五月天的演唱會開始,尤其從離表之後,
每次的演唱會都有非常明確的主題,甚至很可以感受到我們是整個表演當中的一分子,
那種同在一起的感覺真的會讓人愛上演唱會。
每次演唱會開票的時候,大家票價的高低多少都會有所討論,
不諱言每一年的票價真的是逐年的一點點往上調,
雖然比起來五月天的票價真的很親民,
但每次開票的時候總還是會有一陣越來越貴的論戰,
我自己是覺得票價突顯的不是演出的身價,
而是背後每一個環節它所需要付出去的資金,還有過程的努力與辛苦,
但往往會在歌迷口裡來撈錢的這種話裡受到傷害。
大家量力而為,做自己可以負擔的選擇就可以了。
如果你相信他們,就會知道對他們來說錢絕對不是最重要的。
再次謝謝這些幕後的工作人員,因為有你們演唱會真的越來越好看了。
有圖文版的文章http://mypaper.pchome.com.tw/shew0504/post/1323060977
--
相信一定可以一起看到
大家有著白花花的髮線
還能跟五月天在一起唱著尬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77.131.99
就我對這整個講座下來的想法,洋公指的應該是,
早期的演唱會大部分都是電視台或唱片公司企劃自己做,
也許就當成是大型的電視節目來規劃。
像 MTV封神榜每一年都會辦的大雜匯型的演唱會
那種演唱會不像現在會委給專門的演唱會製作公司,大部分都是唱片公司簡單策劃
有華麗的舞台,兩個大大的螢幕,歌手出來走跳,
而現在演唱會開始有主題性的舞台,視覺...之類的規劃有很大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