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10大精彩必看韓劇推薦】
因為在學韓文的關係,今年追的韓劇比往年都多,這樣進步會更快啊(明明就只是想看帥哥)
工作雖然很忙,但吃飯時間就是至少追個半集!我真的很善用我的碎片時間~哈哈
我追劇有點膚淺,會看男女主角是誰,不然容易出戲哈哈(說服不了自己)
大家可以趁假期的時...
【年度10大精彩必看韓劇推薦】
因為在學韓文的關係,今年追的韓劇比往年都多,這樣進步會更快啊(明明就只是想看帥哥)
工作雖然很忙,但吃飯時間就是至少追個半集!我真的很善用我的碎片時間~哈哈
我追劇有點膚淺,會看男女主角是誰,不然容易出戲哈哈(說服不了自己)
大家可以趁假期的時候惡補追起來
不過當然啦劇情也是很重要,不然也可能半路棄劇!
快來看以下上榜的10部韓劇,你看了幾部?
你覺得超好看的還有哪一部呢?不能不上榜的漏網之魚有嗎?
記得留言告訴我喔❤️
讓我們來看看排行哪10個吧:
🔟她的私生活 (그녀의사생활)🏅
甜死的Couple又來一對!
來看美術館宅男館長金材昱,和宅女追星族策展人朴敏英的成人浪漫戀愛故事,劇情溫馨溫暖。
好多人因此愛上行走的賀爾蒙耶-金材昱🤣🤣
9️⃣大家的謊言 (모두의거짓말)🏅
找尋真相是吸引我一直看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很想知道女主角的老公到底人在哪啊?還活著嗎?
追劇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你也化身成柯南,從蛛絲馬跡中猜測誰是兇手🔍🔍
大家的謊言到底是什麼呢?在隱瞞什麼...?
看太多這種片結果變得很多疑😂
8️⃣VAGABOND (배가본드)🏅
韓劇很少有如此大場面的動作片,各種武打和爆破很有看頭喔!
一開始又是沙漠又是飛機的,我覺得很有熟悉感啊!
就不能不看了哈哈,覺得李昇基和秀智真的很配耶!😍😍
有時眼見不一定為憑,真真假假,正反兩派大作戰,到底誰才是壞人呢?!
7️⃣請輸入檢索詞WWW (검색어를입력하세요WWW) 🏅
個性非常不同的三位職場女性,在門戶網站業界競爭的故事,很有趣的題材。
從她們的真實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得到很多體會。
在職場中盡情揮灑熱情與才能的女人,果真很霸氣很美啊!
我們都必須好好的學習一番。😌😌
6️⃣觸及真心 (진심이닿다)🏅
喜歡鬼怪裡的另一對CP的朋友,看著這部會很過癮啊!
李棟旭和劉寅娜又再續前緣惹~❤️
律師和明星的小品輕鬆愛情喜劇,很適合不想太花腦力的人,休閒娛樂很可以!
5️⃣優雅的家(우아한가)🏅
浮誇狗血的劇情有時候還真令人著迷
有錢人的家庭問題和財產爭奪是很常見的題材沒錯!
但這部戲裡最有看頭的除了女主角時尚氣勢穿搭以外,韓常務這個角色是靈魂啊!
演得超好,成功的財團背後的幕後操盤手才是最狠心思最縝密的人!😌😌
4️⃣檢法男女2( 검법남녀시즌2)🏅
這部也跟男女主角外表沒關係
男主角是一位怪怪又天才的法醫,透過解剖屍體的過程抽絲繭找出兇手,和一名正義的女檢察官聯手緝兇的懸疑推理劇🔑
強烈建議不要吃飯時看(解剖都來真的!)
3️⃣Sky Castle天空之城 (SKY 캐슬)🥉
主要談的是韓國升學體制問題,上流社會菁英們怎麼用盡心力栽培第二代。
這部戲的所有主要演員都是演技派
從臉部表情到層次內心戲,都不是省油的燈,演技細膩細緻每一集的節奏都很緊湊緊張。
讓人一追就停不下來,很發人省思的議題。
2️⃣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알함브라궁전의추억)🥈
遊戲結合AR的新穎題材,男主角是玄彬,女主角是朴信惠。
老實說前兩集我還有點傻眼,因為就開始無限輪迴打怪🤣🤣
但劇情跳脫傳統韓劇走向,所以新鮮度和可看性十足。
還在西班牙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取景,男主角很難演,很多都要靠想像
被我老公玄彬帥暈是正常的事,看了令人食慾大開哈哈哈❤️❤️
1️⃣醫生耀漢 (의사요한)🥇
主要談安樂死的議題,這齣看到男女主角就要追了啊!不管講什麼哈哈
從第一集開始就被池晟圈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只要池晟歐爸出現,一切都可以被接受了!
天才醫生性格怪異但超有魅力~演技真的好得沒話說!有劇情又有愛情,沒有之一!看發糖發得很過癮❤️😍🤩
你們有看過這幾部韓劇嗎?
或者是有那些漏網之魚,是你心中必看的韓劇呢?
記得留言告訴我喔❤️
#記得叫喜歡看韓劇的朋友來看一看
#드라마 #한국드라마 #제일좋아 #드라마추천 #드라마스타그램 #kbsdrama #tvndrama #재미있다 #강추 #강력추천 #오빠
#koreandrama #myfavourite #dramas #koreandrama2019 #koreandramalovers
#醫生耀漢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SkyCastle天空之城 #檢法男女 #優雅的家 #請輸入檢索詞WWW
#2019韓劇推薦 #韓劇推薦 #韓劇迷 #追劇 #韓星 #追劇人生
漏網之魚反義詞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其實,台灣應該學德國普篩
我真的認為,一直認為,
台灣應該學學德國。
德國至今作了兩次普篩,
雖然不是百分百的完善,
但是都有值得台灣借鏡之處。
第一次普篩是針對所有納粹病毒。
1945年2月,雅爾達會議决定。
1945年8月,波茲坦會議拍板。
1946年1月, 美英法蘇訂規則。
旋即開始全德調查或抓捕
納粹黨工、官員、法官、檢察官
及抓耙仔等。
除了被軍事法庭
判死刑或徒刑外,
各邦成千上萬的納粹黨羽,
再講一次,包括為不義政權充當
抓耙仔傷天害理、䧟害忠良等,
若被確認有此情事,
一律驅離現職,亦不得再任公職,
有的另外再關數月或數年,
嚴重者,判死亦有。
經過這次普篩「納粹餘孽」,
日後西德的民主化基礎始得奠定。
大病一場的體質逐漸康復。
這次轉型正義普篩
就叫「去納粹化」。
除垢後,雖然仍有不少漏網之魚,
但更重要的是,確認了:
1。
為納粹政權當打手、抓耙仔,
非但是羞恥,更是罪行!
2,
為獨裁政權當打手、抓耙仔,
不是「愛國行為」,而是傷天害理!
第二次普篩在四十三年之後,
目標明確,是1989年
跨台的東德共黨政權。
這次是針對「史塔西病毒」。
「史塔西」即「Stasi」,
即不義政權的
「國家安全情治單位」。
它養了幾十萬正式及非正式的
抓耙仔。靠這些,還有
無良法官、檢察官等
東德政黨恐怖統治整整四十年:
這四十年,約等於戒嚴三十八年:
「國家」很安全,
不安全的是「國民」!
德國第二次普篩,
雖然規模小的多,
一樣不能盡如人意,
但同樣,有的坐牢,有的隱世,
丟官的丟官,丟臉的丟臉,
也確定了:
1。
為共黨政權當打手、抓耙仔,
非但是羞恥,更是罪行!
2,
為獨裁政權當打手、抓耙仔,
不是「愛國行為」,而是傷天害理!
好了,現在回到本貼文標题:
「其實,台灣應該學德國普篩」。
戒嚴三十八年,
當年國民黨海內外養了
一堆俗稱「抓耙仔」的
「職業學生」。
其中一位,後來還當到總統,
是法院認證的「抓耙仔」無誤。
這些人很多
都是拿國民黨的
「中山獎學金」,
針對反老K者打小報告,
自認是「愛國行為」,
實則是「傷天害理」。
當時很多台灣人要出國,
沒有「中山奬學金」可拿,
只好自己拼命工作兼差去存錢。
我聽說,有的甚至
還進山裏伐木兼砍柴,
危險是危險,但是錢較多,
姑且稱之「山中奬學金」。
結果,拿「中山奬學金」的
就有可能,一個報告就
害死了拿「山中奬學金」的。
今天原本應該臉上寫著「羞恥」
或甚至判刑的抓耙仔,
還在大剌剌地到處散播病毒,
呼應中共恐嚇台灣。
這些中山先生們,
還會呼朋引伴,
輸得起的加上輸不起的,
為數還真不少!
解嚴後的台灣,
還沒辦法針對這些病毒作普篩,
他們還在到處放火,
台灣國家命懸一線,
都快要被Shutdown嘍!
對了,Shutdown的中文讀法
就是「燒斷」。
還好最近比較熱,
揑一把冷汗剛好。
*
「台獨」只是「反老K的異議者」之總代名詞之一而已。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7963
漏網之魚反義詞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其實,台灣應該學德國普篩
我真的認為,一直認為,
台灣應該學學德國。
德國至今作了兩次普篩,
雖然不是百分百的完善,
但是都有值得台灣借鏡之處。
第一次普篩是針對所有納粹病毒。
1945年2月,雅爾達會議决定。
1945年8月,波茲坦會議拍板。
1946年1月, 美英法蘇訂規則。
旋即開始全德調查或抓捕
納粹黨工、官員、法官、檢察官
及抓耙仔等。
除了被軍事法庭
判死刑或徒刑外,
各邦成千上萬的納粹黨羽,
再講一次,包括為不義政權充當
抓耙仔傷天害理、䧟害忠良等,
若被確認有此情事,
一律驅離現職,亦不得再任公職,
有的另外再關數月或數年,
嚴重者,判死亦有。
經過這次普篩「納粹餘孽」,
日後西德的民主化基礎始得奠定。
大病一場的體質逐漸康復。
這次轉型正義普篩
就叫「去納粹化」。
除垢後,雖然仍有不少漏網之魚,
但更重要的是,確認了:
1。
為納粹政權當打手、抓耙仔,
非但是羞恥,更是罪行!
2,
為獨裁政權當打手、抓耙仔,
不是「愛國行為」,而是傷天害理!
第二次普篩在四十三年之後,
目標明確,是1989年
跨台的東德共黨政權。
這次是針對「史塔西病毒」。
「史塔西」即「Stasi」,
即不義政權的
「國家安全情治單位」。
它養了幾十萬正式及非正式的
抓耙仔。靠這些,還有
無良法官、檢察官等
東德政黨恐怖統治整整四十年:
這四十年,約等於戒嚴三十八年:
「國家」很安全,
不安全的是「國民」!
德國第二次普篩,
雖然規模小的多,
一樣不能盡如人意,
但同樣,有的坐牢,有的隱世,
丟官的丟官,丟臉的丟臉,
也確定了:
1。
為共黨政權當打手、抓耙仔,
非但是羞恥,更是罪行!
2,
為獨裁政權當打手、抓耙仔,
不是「愛國行為」,而是傷天害理!
好了,現在回到本貼文標题:
「其實,台灣應該學德國普篩」。
戒嚴三十八年,
當年國民黨海內外養了
一堆俗稱「抓耙仔」的
「職業學生」。
其中一位,後來還當到總統,
是法院認證的「抓耙仔」無誤。
這些人很多
都是拿國民黨的
「中山獎學金」,
針對反老K者打小報告,
自認是「愛國行為」,
實則是「傷天害理」。
當時很多台灣人要出國,
沒有「中山奬學金」可拿,
只好自己拼命工作兼差去存錢。
我聽說,有的甚至
還進山裏伐木兼砍柴,
危險是危險,但是錢較多,
姑且稱之「山中奬學金」。
結果,拿「中山奬學金」的
就有可能,一個報告就
害死了拿「山中奬學金」的。
今天原本應該臉上寫著「羞恥」
或甚至判刑的抓耙仔,
還在大剌剌地到處散播病毒,
呼應中共恐嚇台灣。
這些中山先生們,
還會呼朋引伴,
輸得起的加上輸不起的,
為數還真不少!
解嚴後的台灣,
還沒辦法針對這些病毒作普篩,
他們還在到處放火,
台灣國家命懸一線,
都快要被Shutdown嘍!
對了,Shutdown的中文讀法
就是「燒斷」。
還好最近比較熱,
揑一把冷汗剛好。
*
「台獨」只是「反老K的異議者」之總代名詞之一而已。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7963
漏網之魚反義詞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過年家族聚會總以碎唸八卦作為關愛的表達、職場裡不管多拚命永遠有前輩老鳥說唉這你不懂、長輩治喪期間往往是數十年愛恨情仇的總結算……而我們還是不輕易對身邊人說愛,直到生命盡頭。
……我們幾乎都是這麼長大的。有著類似的故事,也有著同樣的徬徨與無奈。作者在媒體圈工作數年,採訪過無數人,才發現最荒誕離奇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而那各種無人願意修復的異常,卻是我們日復一日的日常,漸漸習以為常。
於是,她以極富畫面感的文字,記錄下這些奮力摸索著成長,最終綻放獨特光芒的軌跡,讓我們知道自己不孤單。也提醒著,或許我們無法什麼都要,但千萬不要連自己都丟掉。就讓那些來不及的事,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吧!
作者的文字像一面面磨亮的鏡子,你第一次在反射裡讀到自己眼中的恐懼,你才知道,那確實是傷。
——柚子甜∣作家/心靈工作者
人之所以比鬼可怕,是因為你會去想像鬼多可怕,卻總相信人會善良。
取自《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
*********************************
各位朋友,早安:
作者的文字與反思,也許會讓堅持傳統的人,不太舒服。我們傳統文化,不太教導尊重,更重視輩分。然而這樣的文化,在現代,常讓家庭產生各種紛爭。
傳統不是不能討論,可是就是有人想要選擇性地使用能伸張自己慾望的傳統。我想,這些堅持傳統,不想討論、不想調整的人,內在有不少恐懼與失落吧!
他們怕他們所熟悉的世界崩解,又不想去學習目前世界運作的價值觀。不過,過去被當成理所當然的教誨,真的合理嗎?
這次的疫情,我猜會讓大家更願意去思考,即使是長輩,也不能隨意觸摸晚輩。祝願您,願意讓自己疑惑,因為這能讓自己的世界更開闊!
*********************************
愛,是要摸又要叫
【文/ 少女老王】
身為家中這一輩最後出生的成員,講一句廢話,就是大家都比我年長的意思。這在奉行大中華儒家思想長幼有序、敬老尊賢的外省家庭裡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大家都會疼我,但前提是,我必須是個尊重長輩且懂禮貌又討人喜歡的小孩。
就像是一場以愛為名的交易。
自從我會講話,並且大腦開始具備記憶功能起,大概有一半以上的記憶體都拿來記下所有親戚的稱謂跟順序,而且還得靈活運用,依據現場情況事實抽換排列等。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得從親戚聚集力最高的過年說起。
從小每逢過年期間,在從外面回家進家門之前,我總是會先深吸一口氣再推開鐵門,然後低頭快速掃一遍玄關的鞋子有幾雙,再微微抬眼觀察有幾雙室內拖鞋還沒人穿,接著才能關上鐵門,走進一屋子人的視線中,並在他們開口說「妳來啦」之前叫完整個家族的人。
「爺爺奶奶二姨婆乾爺爺乾奶奶大姑姑大姑丈二姑姑三姑姑三姑丈四姑姑四姑丈乾姑姑爸爸媽媽安安表哥亮亮表哥家家表哥偉偉表哥翔翔表哥強強表哥澄澄表哥琳琳表姐菲菲表姐。」
我乖巧地站在玄關,依照輩分、歲數、男前女後的順序,用唸 rap 的節奏一次叫完現場所有比我年長的家人,其中叫到有重聽的,還得自動調高音量確保對方聽見,而沒有重聽的就得趕緊調回正常音量,免得該親人以為我在不爽,曾經就有一次我喊得太大聲,被該親人在背後抗議,說我:「用吼的不太禮貌耶,是不是不開心?」
在我完美表演完依照每位個體戶客製化的「叫人」以後,換來一串「好乖好乖」「好有禮貌好有禮貌」,我就知道自己可以把鞋子脫掉,進入室內了。但這還不是結束,依照過往經驗總會有一兩個漏網之魚,不是剛好待在廁所,就是在廚房異常大聲地切菜,所以這時我必須先去廁所門前確認該單間是否為使用中,是的話,就會在門口恭候該長輩解決完生理需求,待他打開廁所門時,再像不經意經過一樣,甜甜地喊一聲:「大姑丈好!」
但百密總有一疏,畢竟我還只是個孩子,正當我成功攔截廁所裡的那位,並獲得摸頭獎賞以後,客房裡那位噘著嘴不開心了。「妳進來怎麼沒有叫人?」剛剛在客房裡換外套的三姑姑走過來,手指著我的鼻尖直問。
「三姑姑好!」我露出充滿歉意的笑,三姑姑這才邊說著「真乖真乖」邊把我擁入懷,肥肥的手在我背上揉啊揉。
沒錯,除了叫人以外,我從小就在各種「摸」之下長大。整個家族除了我爸我媽以外,都很愛觸碰我。比如長輩跟我講話時,手一定在我手臂上來回遊走;看電視時沒辦法自己坐在沙發上,而一定要坐在誰的腿上;我單純經過他們身邊時,他們也要伸出手碰我,好像沒有身體接觸,關愛就無法傳達一樣。
我其實很討厭跨坐在男性長輩的腿上,因為他們抖腳時常頂得我很痛;我也不喜歡被抱在男性長輩懷裡看電視,因為又熱又不舒服,而且有時他們的手會覆蓋在我尚未發育的胸部並抱緊,讓我就像被綑綁一樣,哪裡都去不了;我更討厭只是在家裡走來走去,就要被大家的手碰一輪。尤其我現在已經長大,以一個社會化的成年人角度,回想小時候長輩們對我種種的親密行為,我只感到一陣反胃。
但當時的我只是一個小孩,我不知道要怎麼保護自己的身體自主權,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身體自主權這個詞。而且萬一表達出自己的不喜歡,「不禮貌」「不可愛」「叛逆了」「翅膀硬了」各種否定的單詞想必會壓得我喘不過氣,連帶我媽這個「媳婦」也跟著尷尬。
好在我爸跟我媽從小就很尊重我,尤其我爸除了過馬路會牽手或拉一下手臂,其他時間幾乎不碰我,等我發育後更是徹底不碰,但他不愛我嗎?不是的,因為我們都知道愛可以是任何形狀。
長大以後,隨著見多識廣,我的人生不再只有家族這個小圈圈,同時也長到了大家都認同「可以有自我意識」的年紀,我開始拒絕所有來自親戚的觸摸,結果害奶奶好傷心,三姑姑還私下抓著我唸了一頓,問我:「就讓奶奶摸一下會怎樣?」「我不喜歡⋯⋯」三姑姑聽了連忙呸呸呸:「那是奶奶對妳的愛,妳怎麼能不喜歡!」「而且奶奶是女生,摸一下又沒有關係。」三姑姑捏了一下我的臉頰:「妳喔,陪奶奶聊天的時候也摸摸她,她就會很開心。」
可惜我還是做不到。於是奶奶每天跟女兒們通電話時抱怨得越來越厲害,甚至直接叫我「千金大小姐」。
某天我進家門時,奶奶剛好走過眼前,於是我趕忙先叫了聲「奶奶」,進客廳看到爺爺又再叫了聲「爺爺」,結果,又被罵了。
「妳怎麼可以不先叫爺爺?」奶奶一手拿著鍋鏟,一手插著腰罵我:「要先叫男人不知道嗎?妳小時候那麼聰明,怎麼越大越笨了呢?」
男生就是要排在前面,這到底是誰規定的呢?
小學的時候,班上的座號排序總是男生在前面,女生在後面,大家都想要的一號只有男生可以爭取,女生就只能期待二十四、二十六這種不知道原因但自己覺得漂亮的數字,也沒有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直到升上五年級,班導突然宣布這學期座號「女生先開始」,除了男生大聲抗議「為什麼」,女生也跟著疑問「為什麼」。現在想想,不過就只是排個座號,究竟有什麼好問「為什麼」的?難道女生就該排在男生後面的潛規則,已經深埋進我們的價值觀了嗎?
的確,臺灣的身分證也是如此,光是從身分證號的第一個數字「男生1」「女生2」,就可以看到官方認證的排序是那麼理所當然不可撼動。我曾經在去戶政事務所辦事時,好奇地問工作人員為什麼?結果工作人員怔了怔,像是從沒想過這個問題,然後沒好氣地跟我說:「總要有人排後面吧!」
看來女生為什麼就要排在後面這件事,我們既有答案,又沒有答案。也許有人會說,檢討這件事本身就是「女權過剩」,但我們難道連提問的權利也沒有了嗎?
.
以上文字取自
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2868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