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漏報其他收入罰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漏報其他收入罰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漏報其他收入罰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漏報其他收入罰則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4萬的網紅氣象達人彭啟明,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27 預報有很多的限制~】 去年中受邀到交通部氣象局主辦的氣象研討會,分享【台灣氣象產業的機會與挑戰】。我提到氣象法中有限制預測 Forecast, Prediction Forecast 有明顯的限制,Prediction 則沒有~ 【但對大眾而言是分不出來的】...

  • 漏報其他收入罰則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06 07:49:06
    有 142 人按讚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27 預報有很多的限制~】

    去年中受邀到交通部氣象局主辦的氣象研討會,分享【台灣氣象產業的機會與挑戰】。我提到氣象法中有限制預測 Forecast, Prediction
    Forecast 有明顯的限制,Prediction 則沒有~
    【但對大眾而言是分不出來的】
    但實質上,我們專業人員是必須有責任,根據我們所學專業素養及工具來預報 Forecast
    預言 Prediction,誰都可以,任何人也都可以拿到專業資料來預言,但閱聽者必須要理解預言者的專業程度。我提到社會上對此辨別度不高,專業人士無法受到重視的問題,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台灣是全球少有,是能將氣象預報與否,列入法令的國家。幾年前立法院曾經修改氣象法,在之前曾招開公聽會,由葉宜津立委主持,在邀請的15 位代表發言中,三位贊成修正,三位適度修正,大致上可以區分為非氣象局相關的人都贊同開放(例如民間與政府外圍的法人機構),有趣的是氣象局本身保持中立,但與氣象局關係密切者都反對開放。
    https://www.facebook.com/weatherrisk/posts/10153725879741988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2669130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0629 罰科技不罰迷信?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氣象法》

    這個議題已經不是新議題,超過十年了,但事後來看,這麼多年下來,不開放的結果有讓許多學者覺得的失序更好嗎? 沒有,因為在網路的社會下,有太多的漏洞與空間,也無法可管,這也變成,氣象人員就會受到氣象法預報限制,非氣象人員沒有申請預報資格者,反而有很大的空間。

    換言之,例如某一個人或是團隊願意窮極一輩子的能量,研究極端暴雨可能危害,如果他是對的,他唯一的方式只能提供給氣象局使用,無法做其他的應用,這在全球科技進展來看,是非常狹隘的一個制度思維。
    當時氣象局前局長辛在勤也曾出國考察國際氣象產業
    https://report.nat.gov.tw/…/reportFileDownload/C10500461/001
    不過很可惜,從未聆聽台灣產業的心聲,不知道氣象法在實務上對產業的限制
    https://tw.news.yahoo.com/%E8%BE%9B%E5%9C%A8%E5%8B%A4-%E6%B…

    曾有媒體記者問我,為什麼要開放氣象法,這樣會很亂ㄟ。我反問他,那台灣為什麼有那麼多報紙,而且都是民營化,照你的邏輯,不是靠中央社、政府新聞稿就好了.....我們乾脆仿效北韓,一家國營電視台、一家航空公司所有都是國營就好了。他馬上接受我的觀點。把媒體亂象、氣象預報能力...等混為一談,這實在是不同問題。

    年輕的朋友們,可能不知道氣象法有趣的歷史,早在十多年前台大大氣系柳中明教授曾提出過幾次看法,各位可以看看當時的思維如何。

    -\-\-\-\-\-\-\-\-\-\-\-\-\-\-\-\-\-\-\-\-\-\-\-\-\-\-\-\-\-\-\-\-\-\-\-\-\-\-\-\-\-\-\-\-\-\-\-\-\-\-\-\-\-\-\-\-\-\-\-\-\-\-\-\-\-\-\-\-\-\-\-\-\-\-\-\-\-\-\-\-\-\-\-\-\-\-\-\-\-\-\-\-\-\-\-\-\-\-\-\-\-\-\-\-\-\-\-\-\-\-\-\-\-\-\-\-
    聯合報 民意論壇
    氣象預報 何不民營化
    【柳中明】
    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兼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卡玫基颱風對氣象預報的挑戰,與造成多處破紀錄降雨的事實,和令人悲痛的人員死亡與財物損失,令人不得不提出三點呼籲。
    首先是廢止氣象法,並重整中央氣象局 ,讓專職氣象、海象、地震與天文監測的部門獨立於預報部門之外,並民營化氣象預報作業,讓企業自由競爭精神活化台灣氣象預報工作。如此,預報失敗者必須承擔責任,不再以過去成效來掩飾當下失誤所造成的民眾損失,同時讓其他更有預報創意者出頭,提供民眾與各級政府在因應氣象災情時,更多的參考資訊。這將是多贏的局面。
    未來,設若有五家氣象預報公司出現,各自獨立預報,各自訂定收費標準。各級政府、企業與媒體事業主,必須選擇其中至少一家,與之簽訂合作契約,在平日與氣象災害發生期間,取得氣象預報資訊,並提供各級民眾、員工與媒體使用者。如此,一、提高氣象預報者之收益,以刺激其預報創意與承擔更高責任;二、付費者取得最佳服務,並能直接了解專業資訊詳情,作出直接與有效的應用與判斷;三、不影響一般民眾取得氣象預報的機會,反因預報公司、各級政府、企業與媒體事業主間之競爭,獲得最全面與及時的氣象訊息。
    其次是建立多層次防救災應變體系,並讓第一線的民眾直接與最上位的預報體系連結。關鍵在於:氣象可以發生意外、驚奇,人命不可以發生意外、驚慌。作法則需由下而上,各鄰里與社區委員會必須在每次可能發生氣象災難時,動員起來,在第一線掌握民眾與環境變動狀況;然後,往上與區級、鎮級、鄉級、縣市級與中央級的防救災中心取得聯繫,隨時掌握最新訊息,並直接通報第一線需緊急應變的民眾,更要以鄰里合作勝過外援的精神,來對抗災難。
    目前,防救災指揮體系是由上而下運作,較有效率。但在氣候變遷趨勢下,破紀錄的意外將隨時發生,單線作業非常容易失靈,而集中救災資源的作法,更不如分散準備來得快捷。換言之,甲地出現災情,再由乙地派出援助,不如訓練甲地民眾,就地取得救援設備,立刻進行當地救援。所以,由上而下的作業仍要維持,但若不能由下而上動員,將會出現救援趕不上災情的慘劇不斷重演。
    最後,所有一定規模的公共工程必須將氣候變遷的趨勢影響納入考量,以免徒然浪費公帑,卻無法發揮長治久安的功效。

    【2008-07-21/聯合報/A11版/民意論壇】

    -\-\-\-\-\-\-\-\-\-\-\-\-\-\-\-\-\-\-\-\-\-\-\-\-\-\-\-\-\-\-\-\-\-\-\-\-\-\-\-\-\-\-\-\-\-\-\-\-\-\-\-\-\-\-\-\-\-\-\-\-\-\-\-\-\-\-\-\-\-\-\-\-\-\-\-\-\-\-\-\-\-\-\-\-\-\-\-\-\-\-\-\-\-\-\-\-\-\-\-\-\-\-\-\-\-\-\-\-\-\-\-\-\-\-\-\-

    法規鬆綁氣象預報良性競爭
    【聯合報╱柳中明/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台北市)】
    個人非常同情氣象局專業人士於颱風期間,廿四小時堅守崗位,提供最正確的氣象資訊與研判,以期降低全國災難損失的努力。

    但是,個人長期堅持氣象局應該主動修正氣象法,刪除掉其為全國唯一能發布颱風預報資訊的保護傘,如此才可能降低氣象局每次颱風預報都受到放大鏡檢視的壓力,也才可能產生颱風預報的良性競爭狀態,讓全民取得最佳的防災資訊。

    最重要的是:預報能力佳的專業人士,將能取得合乎其才的收入與地位,而非是在齊頭式平等,或是劣幣驅除良幣的狀態下,反至令人擔憂氣象預報是否將每下愈況。

    氣象法是依動員勘亂時期國防概念所訂定的產品,雖然於二○○三年修正時,已略為鬆綁,但仍堅持氣象局才能發佈災害性天氣預報,更詳定各類罰則。但是,氣象局可以制止國內精英提出颱風預報,卻無法制止CNN與各國氣象單位同時預報颱風動態,更無法處罰國內媒體時時刻刻比較各預報資訊的優劣,以及大眾、名嘴、政府官員等據以評論氣象局的表現。這恐怕是所有氣象大老們,所從未想過的。

    設若全國各媒體及大學教授們,都在颱風期間自行發佈預報,難道全國防災行動將會大亂而至更為失敗嗎?個人非常懷疑。最重要的,這是資訊暢通的時代,任何失敗的預報,都會被嚴厲的責難,反之任何成功的預報,都會被予以英雄式的歡呼。但若僅有氣象局的預報舞台下,反成預報成功是應該,預報失敗卻被譏諷的狀況。這就是愛之適足以害之的道理。

    氣象法不改,氣象局員工無論如何賣命,都將無法取得大眾們的尊敬。若能讓颱風預報自由開花,反將凸顯氣象局預報的專業與權威。
    【2009/10/09 聯合報】

    -\-\-\-\-\-\-\-\-\-\-\-\-\-\-\-\-\-\-\-\-\-\-\-\-\-\-\-\-\-\-\-\-\-\-\-\-\-\-\-\-\-\-\-\-\-\-\-\-\-\-\-\-\-\-\-\-\-\-\-\-\-\-\-\-\-\-\-\-\-\-\-\-\-\-\-\-\-\-\-\-\-\-\-\-\-\-\-\-\-\-\-\-\-\-\-\-\-\-\-\-\-\-\-\-\-\-\-\-\-\-\-\-\-\-\-\-

    https://www.scimonth.com.tw/tw/article/show.aspx…
    2009-09-09莫拉克颱風的震撼與省思
    柳中明/任教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1996年7月31日賀伯強烈颱風侵台,在阿里山下了1094.5毫米的雨量,當時氣象界多認為這樣的紀錄不會在近期內再現。13年後,莫拉克中度颱風在8月7日晚間登陸花蓮,8日下午出海,卻在8日與9日間於阿里山分別下了1161.5毫米與1165.5毫米的雨量。原來大自然更新紀錄,是不需要30年、50年或100年的時間,更不會遵守什麼規定如:強烈颱風才會下大雨,中度颱風不會下太多雨。

    降雨量破紀錄與氣象預報能力

    雖然,高雄與屏東的山區也累積了大量的雨,但是這些測站都是自動雨量站,且僅設置約20年,所以無法進行至少50年的長期資料比較。至於在那些已有50年氣候資料的測站中,2009年8月8日的降雨量,在台南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一,在東吉島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二,在高雄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三,在恆春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四,嘉義站為當地歷史排名第五。大範圍地區的破紀錄降雨,顯現整個南台灣所承受的雨量是如何地驚人。

    中央氣象局在預報颱風降雨方面,8月6日上午8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10時提出高屏山區將降下800毫米;8月7日發現颱風移動速度忽然減慢,上午7時將雨量預測提高到1100毫米,下午4時提高為1400毫米,然後不斷提高到8月8日上午8時預測的2000毫米,9日清晨4時提高為2700毫米。有人認為:預測值不斷上修,顯示預測能力不足,事實大概是過去根本沒有類似經驗,所以缺乏預測能力。

    個人自8月5日上午就持續追蹤氣象局預報,發現氣象局在當日就正確地判斷莫拉克將直撲台灣,優於美國、日本、南韓、中國、香港等地所提出的颱風將撲向東海的預測。在7 日上午,個人曾向台大大氣科學系的同仁們發函,指出氣象局預報所以能夠有優秀表現,是因為其預報與數值預報一致,顯示該局對其所長期發展的數值預報系統越來越有信心。該局公布的細網格(15km×15km) 模式預測資料,更將當時位於香港西側的柯尼颱風(爾後下降為熱帶低壓),所引致的雙颱牽引效應,明顯地顯現出來。

    但是,莫拉克接近台灣後,各項觀測顯示其結構與過去具明確颱風眼的中度或強烈颱風不同,數值預報模式在錯誤假設下,預測颱風在24小時內就會快速移動進入台灣海峽。顯然,在缺乏飛航觀測資料的協助下,沒有任何電腦預測模式,能夠正確地將莫拉克的變化有效掌握。所以,7日後氣象局必須倚賴傳統的人為判斷能力,來預測緩慢移動的颱風對台灣的影響,也自然會受實際降雨數據的變化,而出現預測值不斷上修的現象。

    未來,政府可能面對更多移動怪異的颱風,以及再度出現的破紀錄降雨的威脅;我們也可能面臨氣象局提心弔膽地事先預測降雨量破2000毫米,實際降雨量卻出現大幅落差的尷尬場面。若天真地以為,光憑現有的設備,不需要增進颱風的飛航觀測能力跟改進電腦預測能力,就能掌握下一個莫拉克颱風的風雨預測,那就真是癡人說夢。希望科學界、企業界與政府高官們,能夠注意到改善氣象預報能力的重要性,並全力投入經費與人力進行之。

    不過,能力的改善是需要時間的,而且是要經過競爭才會出現突破的,並非單靠慘痛教訓或投入大量資金,就能出現改變。氣象局長期倚賴氣象法保護其權威,特別是在颱風預報期間。而現今各項資訊公開,專業氣象預報人員出錯的機率已顯著下降,人腦預測仍具決勝關鍵。

    若希望氣象預報出現明確改進成效,氣象局必須放棄傳統保護心態,立刻修正氣象法,大量開放民間自組氣象諮詢公司,並且絕對不能因為其颱風預報與氣象局不同,就要處分民間公司。氣象預報必須納入自由經濟市場的競爭精神,才可能出現巨幅改進。

    面對不確定性高的未來—加強「人」的素質

    我國長期推動國家防災研究計畫,並設置國家災害防救中心與近期的颱洪中心,更主導國家防救災體系的建置與運作。但是,災難在破紀錄事件不斷發生的同時,從未間斷過,損失也未因為學界長期投入心力而下降。顯然,傳統的制度運作與工程設置,在人為管理失調下,會在面對突發巨變時,受到最嚴苛的考驗。

    科技治國與救國的理念確實非常崇高,但是「人」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人的管理失衡,會導致山區大量開發與水土保持失調,也導致海岸區地層下陷顯著而海堤卻越蓋越高,更別說防救災體系的不堪一擊。或許,我們可說是降雨已打破所有工程設計的規範,因此損失大是理所當然。但是,面對未來仍可能隨時出現破紀錄事件發生的可能下,我們必須真正提出改革的方向,好好研究如何管理「人」。

    法律規範與組織改造是必定要走的方向,如緊急撤離法,如國土規畫與保育法,如工程設計規畫,如防救災總署,如氣候變遷因應委員會等,許多體制內的設計都需進行改變。人的素質若不進行改造,許多工作都將枉然。

    在此所指的「人」,包括所有階層的人。如上位者如何引導全國邁向永續,如執法者如何平衡法與情,如民意代表如何不謀私利,如企業經營者如何不要過度耗損台灣資源,如民眾如何懂得保護自家的生命財產。這類崇高素質的培養,才是高度脆弱的台灣能夠永續發展的基礎,也是面對充滿不確定性高的未來,台灣可以承受任何挑戰的保證。

    民眾是可以教養的,但是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更何況,人口持續老化,受過良好教育者的比率也將持續提高,普羅大眾的教育投入必將出現有效回饋。問題僅在於:應該如何教,才可能由認知轉變為行動?才可能由少數人的改變,轉變為多數人的認同?

    莫拉克颱風的震撼,使得一般大眾產生求知的欲望,想要多了解颱風的一切跟因應對策。但光是吸收知識,並不會轉化成正確的行為。科學界要面對的可能不再是好好寫自己的學術論文,以期有朝一日能成為中研院院士。而是要研究如何與民眾互動,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並可以廣為運用的教育方式,以增加民眾的知識,改變民眾的情操,更強化民眾採取正確行為的意志力。關在象牙塔內的教授專家們,何不走出來,好好研究如何提升台灣人的素質?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總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170435726987/posts/10158593491761988/?d=n
    #globalweatherenterprise
    #台灣真的可以發展氣象產業
    #交通部氣象局局長說台灣沒有氣象產業
    #會以連載方式讓大家了解全球氣象產業
    彭啟明

  • 漏報其他收入罰則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4-10 23:05:08
    有 39 人按讚

    2019.04.10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

    今天我就「積極提告假新聞製造者」、「國防部處理假新聞修法規劃」以及「軍訓教官赴中交流」向國防部提出質詢。
    首先,針對「積極提告假新聞製造者」議題,我向國防部長表示,假訊息影響廣大,無論經濟、社會秩序、國家安全以及社會團結,各部會都不該置身事外,國防、軍事層面的假訊息也層出不窮,這些有心人士的動機和目的就是要破壞國家安全、打擊民心士氣、重傷國軍形象,情勢非常嚴峻,這不是個案而是通案。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假新聞的出現,是有心人士透過放消息、推文、媒體報導等一連串的過程產生,隨後造成民心動盪,各部會應該提出精進作為,國防部也不例外。國防、軍事相關假訊息一出,國防部除了闢謠、駁斥,更要有法律行為,進行提告,舉例而言,農委會107年處理55則假訊息,今年1月到4月有17則,假訊息對於農產品交易秩序及農民收入造成重大影響,但農委會僅有3件提告,農委會應該更積極,若沒有法律作為就無法遏止有心人士,製造假訊息的成本低廉,但破壞效果龐大,農業如此,國家安全也是如此。

    國防部回應,目前國防部相關假新聞案件,確定起訴者有3件,其餘仍在偵查階段的多數案件,須於會後查詢提供,針對此一情形,我向部長說明,國防部應該拿出積極作為,該告就告,假新聞、假訊息每天都在製造流傳,如果提告行為消極,僅是駁斥、澄清並無法遏止有心人士,若有假新聞國防部就應該採取法律行動,並從嚴管考提告案件數,打擊不法訊息,國家安全不容失守。

    另外,針對「國防部假新聞修法規劃」議題,國防部表示,行政院已有召集相關部會進行討論,國防部也會針對《國家情報工作法》提出修法建議,我向國防部提出要求,業管單位若已釐清哪些條文可以作為遏止假新聞的工具,應當先行於行政院,因為行政院和政務委員需要盤點問題並進行法律總體檢,曠日廢時,國防部更應檢討相關罰則是否足以遏止假新聞,若罰則與假新聞所造成的破壞效果不成比例,對於假新聞問題僅是隔靴搔癢,無法治本,國防部應以最快速度提出修法版本,國家安全問題日益嚴峻,法制面與執行面必須積極檢討。

    最後,針對「教官赴中交流」議題,我向國防部長指出,內政部有《臺灣地區公務員及特定身分人員進入大陸地區許可辦法》,軍職人員若要前往中國,也須依照此一辦法辦理,其中第6條規定符合下列四種情形始得申請進入中國:
    一、在大陸地區有設戶籍之配偶或四親等內之親屬。
    二、其在臺灣地區配偶或四親等內之親屬進入大陸地區,罹患傷病或死亡 未滿一年,或有其他危害生命之虞之情事,或確有探視之必要。
    三、進入大陸地區從事與業務相關之交流活動或會議。
    四、經所屬機關(構)遴派或同意出席專案活動或會議。
    其中三、四款,基於國防理由,我向部長提醒,軍職人員申請赴中,應較內政部所訂的一般公務員赴大陸交流許可辦法更加嚴格,因事涉國防業務,若僅按照一般公務人員標準,將對國防部造成困擾,甚至產生國安漏洞,內政部應會同國防部針對軍職人員擬定專屬軍職人員的赴中許可辦法,部長也當場承諾會依照辦理。

  • 漏報其他收入罰則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4-16 19:40:18
    有 81 人按讚


    老實,《HK01》夠膽講兩蚊搭地鐵呢D咁ON9嘅IDEA出黎,然後竟然無被恥笑之餘,仲有若干人大聲叫好,你都知響香港搞政策研究係無運行。

    香港交通而家問題係唔單止政府行錯哂棋,以為一味將人推哂去大型運輸系統,然後不停延伸路線就可以解決哂問題;問題係幾個點只要一超負荷變成樽頸位,你就地鐵算連到去西伯利亞都無用;而且CUT哂小巴巴士,私家車亦會立刻填滿番馬路嘅空位;最後只要地鐵有乜冬瓜豆腐,成個交通網就玩完。

    然後成班政客係無一個睇得通呢個關鍵問題,你話香港傳媒、議政水準,真係低到得人驚。

    ===

    地鐵加價又死,減價又死? 交通發展藍圖必須大闊斧

    新媒體《HK01》推出紙版《HK01》週報時,創刊整個宣傳重點就在「回購港鐵,搭車兩蚊」,當時坊間議論紛紛,不少人表示是一個好主意。同時,港鐵早前亦宣佈加價加價2.7%,也是連續第七年加價,引來輿論大肆抨擊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只加不減、「年年賺錢年年加價」、「專搵香港市民笨」云云。這些新聞不但表示由傳媒到市民對於各種交通政策概念缺乏認知,同時亦反映出目前交通規劃發展正出現大量問題,政府卻似乎反應緩慢而任其惡化。

    可加可減機制其實是通縮恐慌時期的產物:話說當年為了避免在通縮情況下,公共交通機構以經濟環境不佳為由拒絕減價,因此才把加減價幅度與通漲、工資指數變動與生產力指數(其實後者很大程度上也與通漲有關)掛勾。可是當年一班政客與官員無視的是,在現實世界從來通漲時間遠多於通縮,一旦香港經濟復甦,年年通漲,就算港鐵等公司在業務上大賺特賺,也因可加可減機制所限而不能要求其以盈利抵銷票價加幅──雖然有指本年度藉加價多收的不過是4億港元,作為大股東的特區政府或會透過回饋乘客方式放棄這筆收入以幫助建制派選情,然而整個機制存在問題已非一時三刻之事,就算作此讓步,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至於《HK01》所建議的「回購港鐵,搭車兩蚊」計劃,我想有點經濟學常識的朋友都會明白,假若強行將市場價格壓得過低的話,成本就會由金錢以外的另一型式展現出來:在這個例子之下,所謂的界外成本自然就是候車時間──雖然《HK01》亦有提及到需要其他交通工具配合才能成事,但即使全部公共交通工具同時減價,現在的問題是票價太低將會吸引平時不打算乘搭的乘客也會窩湧出來「享受」優惠,最終還是會令鐵路以至其他交通工具出現飽和狀態。

    不過這亦反出目前香港交通政策面對的現況:所有人都已視港鐵已是衣食住行中「行」的最重要一部份。而在政府的發展藍圖中,幾乎每完成一條新的鐵路路線,就立刻將重疊的小巴與巴士路線以「重整」的名義削減班次甚至直接刪除。政府的原意本來是透過「重整」將馬路的空間騰出,並將港鐵作為集體運輸的系統的效率發揮到極限。可是政府沒有預料到的是,首先馬路並不會因為小巴和巴士的減少而變得寬敞,因為那些平時因為交通擠塞而不願駕車的私家車主,又會把道路重新填滿至他們所能容忍的塞車情況的極限為止。

    更大的問題是,不停將乘客量往鐵路網推,最終必然會令其達至超負荷水平:根據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除馬鞍山線外各鐵路線的載客率皆超過93%,當中東鐵與將軍澳線更超過100%。要知道增加鐵路的長度並不等如就能解決載客滿瀉的問題,因為若大部份的乘客都是要在幾個最繁忙的站點上落轉車,那延伸的新路線只會為這些迫爆的車站帶來更多乘客。而太過依賴單一交通工具也會帶來令另一惡果,就是當鐵路網出現嚴重事故之際,由於缺乏替代方案,使臨時增加接駁巴士之類,也無法避免嚴重交通混亂。

    鐵路網面臨飽和,以前的解決辦法是徵收繁忙時間附加費去減低乘客的乘搭意欲;然而在依賴鐵路單一化之下,市民對乘搭港鐵的需求彈性已接近0,亦即在別無選擇下只得「捱貴車」,加價將變成對現有乘客的剝削;而減價則令擠塞的情況更嚴重──正所謂「加又死,唔加又死」,單憑調整價格,已不可能讓整體市民得益,這就是目前香港交通規劃的困局。

    所以解開這個死結,必須全方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所有能把道路網的空間擴闊的措施,都「值得做、快啲做」,當然包括了盡快解決Uber的法律問題,讓其替代大部份私家車車主的駕駛需要。其他如電子道路收費、加重繁忙地區違例泊車罰則、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等,都理應盡快制訂推行的時間表。九巴專營權即將進入檢討階段,不單必須要求其徹底解決持續多年的脫班、漏班情況,一眾公共交通機構亦理應無償提供交通工具的位置數據供軟件商使用,以令市民能節省候車時間、提升效率──目前特區政府竟然此等數據為「機構私產」為由而拒絕交出,這是毫不合理的。

    但長遠而言,一個有良好規劃的社區,其實就能大大減少交通工具的用量,例如若能在區內提供充夠的就業機會,那跨區就業的情況就能大大減少了;如今領展不停關閉虧損街市,不就是迫使當區家庭要乘搭交通工具外出買餸?當然本社最大膽的建議是,中環地區同時作為政治與經濟重心角色,對交通的負擔實在太重了;假若能把大部份的政府部門遷往屯門、天水圍這些「偏遠」市鎮,實現「政經分離」的二元體系,然後再以視象會議等科技解決兩者之間大部份的溝通問題,則不單能夠將交通流量拉散至目前尚未超負荷的地區,同時也能為這些本來只以住宅為主的地區提供各種發展契機。然後別忘了,一個能多元化納入不同種類交通工具的藍圖,才是真正健康的發展規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