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漂流木打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漂流木打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漂流木打磨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1905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 三都半島的故事] 規劃小豆島行程時,很直覺地被一棟位在三都半島海邊的樹屋吸引。那是棟運用古老民房院子裡兩棵柏樹搭建的樹屋,茂盛枝葉指向天際,生命力旺盛地像團綠色的火。 小時候偶爾幻想有棟自己的樹屋,一種秘密基地式的存在,暫時逃避大人責罵與不想寫的功課...
漂流木打磨 在 Baby Le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25:13
0 工地篇-木工 可能是我此次工程最愛的環節 從一開始的設計 至算料裁切的方式 為了省料連鋸片0.2mm都精準計算 好喜歡木工是因為 當我知道柳安木角料打磨過後的原色-天殺的美 人家常說 朽木不可雕 我們卻到處撿人家不要的剩料 海邊的漂流木 化腐朽為神奇 這就是 匠心 雖去我在這個行業只是菜逼八...
漂流木打磨 在 黃子佼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08 04:18:22
!創藝!(小編) 今晚九點創藝多腦河要來介紹 兩個優秀的「生活藝術品牌」 香氛陶器傳遞在地氣味BEN 「手舞作」品牌主理人BEN 在遊逛時接觸到精油香氛產品 他對天然氣味有著深深的喜愛 開啟創業與化工系畢業的大哥 從手工皂出發創立品牌手舞作 為了與其它香氛產品作出區隔 他不斷研究材料打造出擴香陶...
漂流木打磨 在 祖業 杜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4 18:21:22
台11線一處廢棄水泥預拌廠現在是藝術家夫妻拉飛邵馬與葉海地的創作基地,比操場還大的園區盡頭處是一個很有張力的混凝土裝置,像是個神秘基地的入口。 這裡是名符其實的廠房,各種機具發出低吼執行藝術家的命令。拉飛的板凳非常定番,以海灘卵石為概念,漂流木被打磨得溫潤可人,說是板凳,其實也是邊几,隨你怎麼用,但...
漂流木打磨 在 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5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 三都半島的故事]
規劃小豆島行程時,很直覺地被一棟位在三都半島海邊的樹屋吸引。那是棟運用古老民房院子裡兩棵柏樹搭建的樹屋,茂盛枝葉指向天際,生命力旺盛地像團綠色的火。
小時候偶爾幻想有棟自己的樹屋,一種秘密基地式的存在,暫時逃避大人責罵與不想寫的功課(不過現在就會擔心有小黑蚊的問題)。2多年前的幻想,被網頁上一棟鬱蔥蔥的樹屋鮮明喚起,或許是距離童年太遠,才會這麼想念。
於是三都半島成為我們在小豆島的主要目的地。相較直島、犬島等小而美的島嶼,小豆島大到幾乎沒有島嶼的感覺,島上的藝術品其實不少,但藝術氣息似乎被遼闊的地域稀釋,而且公車班次並沒有想像中多。衡量時間有限,我們決定租機車移動。
在日本租車,國際駕照不管用,得在行前持駕照到台灣的監理站換發日文駕照譯本,連同護照、台灣駕照正本一起附給車行才能租。B先生來不及申請譯本,所以由我騎車。
上一次的左駕,是在法國亞維儂,目的地是夏天尾聲的薰衣草花海。這次的目的地,是半島海濱的樹屋。
有了方便的機車,讓我們產生一種時間很多的錯覺。小豆島的氣候宜栽橄欖,島上的橄欖公園是《魔女宅急便》真人版電影的拍攝地點。很會行銷的日本人,在公園的遊客中心放了很多把掃帚讓遊客免費借用拍照,遊客中心旁的販賣部也很好買,我們在那買齊大部分的伴手禮,橄欖汽水與橄欖冰淇淋也不容錯過。
壓根沒看過《魔女宅急便》電影的我們,開心地拿著掃帚在公園裡跳個不停(好啦都我在跳),假裝就要乘風輕盈飛起來,跳著跳著,時間一下子來到中午,距離還車只剩5小時QQ
---
小豆島大概有一個金門島大,趕時間的時候覺得路途倍增。不過路上的車不多,道路狀況良好,大家也很守交通規則,除了要適應左駕,是很舒服的騎車環境。
這天是我們在瀨戶內海旅行幾天來天氣最不好的一天,寒涼海風挾著濕氣吹在催油門的手上,海平面上懸著沉甸甸的灰雲。三都半島的聚落仿佛時間靜止般安靜,這天是平常日,路上幾乎沒人,作品也幾乎沒人,和直島、豊島那種摩肩擦踵爭相競睹的氣氛完全不一樣。
我們走進幾個家計畫的作品,蓋在海邊的房子真冷,一位貌似居民的志工老奶奶坐在家計畫作品的門口不斷搓手。
頭兩天跳島,覺得什麼作品都很新奇很厲害(也確實很厲害),到了第三第四第五天就開始想,島上的藝術品,和居民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原本荒涼的海濱出現大師傑作,結合瀨戶內地景與文史的家計畫吸引不遠千里而來的遊客,美術館毫無疑問地精彩,也帶動龐大商機與年輕人回流。
但原本住在這些房屋或聚落的島民們,會怎麼看待這些成為藝術品的房子?作品的呈現與表達方式很吸睛,但和家的記憶有哪些關聯?
從小長大的家成為藝術之島,為居民生活帶來什麼改變?不免有島民覺得被遊客擾亂生活,也看過有雜誌寫道,在犬島煉銅廠改為犬島精煉所後,居民再也無法像從前那樣自在地散步環島一周。精鍊所的圍牆似乎畫出一道心理距離,從小把那片廢墟當遊樂場的他們,現在已不太接近精煉所,縱使居民入館免費。
藝術介入之後,島民與昔日的生活記憶,究竟是更接近,還是更遙遠?
後來去查資料,有些作品確實是藝術家和居民一起討論出來的,但官網與公式手冊中的敘述不夠清楚,除非遇到熱情且語言能通的志工、原本的屋主或地主,或另外去查很多資料,才有機會了解作品背後更多的故事。很多人在作品裡晃兩圈,拍拍照就離開了,好可惜。
---
至少對三都半島的居民而言,藝術季帶來的觀光人潮,對老人家來說是種心理慰藉。三都半島從前採石業蓬勃,在產業沒落後,人口大量外移,留下空屋與垂垂老矣的居民。藝術祭期間,居民主動安排免費的巡迴車,搭公車到神浦站,就有居民載送參觀3個較遠的作品,其餘較集中的可步行參觀,再從神浦站搭車離開。讓遊客省下不少交通時間,居民也認為,透過「共同完成一件事」的分工合作,大家比較有向心力。
我們抵達樹屋時,志工駕駛的接駁車也剛好到達,假如這次時間夠充裕,我滿想搭接駁車,感覺是和當地人交流的好機會。
這樹屋除了沒有屋頂,大抵是我心目中理想樹屋的樣子。柏樹的針葉很清爽,漂流木打磨的樓梯扶手很有手感,往外眺就是海景,樹屋底下還有個鞦韆,完美。
有位老伯一直站在樹屋入口處,雙手抱胸不時向遊客微笑點頭(或許是忘了帶外套?),有時還會指揮接駁車停車。我起初以為他是幫忙泊車的志工,結果愈看愈眼熟,打開官網一看,竟然是作者Julio Goya本人!幸好沒有去搭訕什麼不該說的話。
Julio Goya是出生阿根廷的日本移民後代,1985年搬到日本,在兩地都有辦過不少個展並獲得獎項。他因為友人的介紹,在三都半島發現這棟院落裡有漂亮柏樹的房子,於是在這裡住了兩個月把樹屋搭起來。基於愛護作品的心情,他春會期常到現場顧作品,和民眾聊聊天,是位非常客氣又親切的創作者,不知道秋會期還有沒有機會遇到他。
三都半島的作品值得花費一個下午,而且不會人擠人,適合喜歡靜心按照自己步調參觀的人。我們後來遇到三位打扮很文青的日本女生,她們竟然在這種濕冷天氣騎腳踏車在三都半島看作品,奇妙的是,三都半島的路只有一條,我們騎機車的車速不算很慢,但她們卻都和我們差不多時間,甚至比我們更早到下一個作品,而且妝不花髮不亂,我和B先生後來都不確定到底是遇到神人還是遇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