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的古老漁村文化教人嚮往,近年不乏當地及外間團體用不同方式孜孜活化村落,甚至將早就式微的漁網編織技術轉化成為日常燈具,令棄置魚網獲得第二次生命。
臨近珠江口岸水域的大澳,因其鹹淡水交匯的天然地理,水域海產豐富。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先,黃花魚更主導了大澳漁民的收入。其時漁民發展出變化多端的工具和捕魚作...
大澳的古老漁村文化教人嚮往,近年不乏當地及外間團體用不同方式孜孜活化村落,甚至將早就式微的漁網編織技術轉化成為日常燈具,令棄置魚網獲得第二次生命。
臨近珠江口岸水域的大澳,因其鹹淡水交匯的天然地理,水域海產豐富。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先,黃花魚更主導了大澳漁民的收入。其時漁民發展出變化多端的工具和捕魚作業方法,並以人手編織漁網,過程繁複-先接合原材料、織網,再進行烹煮、晾曬、漂網、染網等工序,並以鴨蛋白混和蒸煮作防水,最後裝上浮泡和沉子才叫完成。隨著五十年代末大澳捕魚業式微,加上內地製造網線的取締,這門外人看來浪漫的手藝亦告消失。
素來關注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師Florian與Christine @florianchristine_hk ,一次遇上被棄置在海灘的漁網,靈光閃現,研發將魚網材料upcycle成燈具。兩人集中研究海洋塑膠污染,意外發現了棄置漁網亦是污染源頭之一。於是兩位不諳廣東話的「老外」,透過大澳文化協會的協調,與當地漁民學師編織漁網,製作燈具外觀,並研發提取漁網中的尼龍以及繩纖維,進行3D打印,製作燈罩本身,設計出一盞揉合現代科技與傳統手藝的「大澳燈」-既將物料upcycle,亦令一門式微的傳統技藝得以傳承下來。
「技巧是其次,最重要的耐性。」Christine如是說。隨著本地漁業的不復返,加上大澳人口外流,編織漁網的技藝,同時失卻繼承的條件和需要。儘管如此,Florian認為,漁網盛載了一段純樸且堅韌的漁村歷史-須知道漁網只有七至十四天壽命,且用上兩、三次便會出現損耗,漁民往往要邊用邊補。往昔修理物品的耐性以及惜物的精神,對於習慣舊了就換新、壞了就外判修理的都市人是難以想像的。他希望設計一方讓編織漁網的手藝得以承傳和活化,轉化成一種符合現代需要的手藝,一方為這些棄置物料提供二次生命,實現可持續性。更重要的是示範了,歷史與傳統除了被憑弔,亦可再次融入日常使用之中。
#大澳 #大澳漁村 #StudioFlorianandChristine #大澳燈 #民間手藝 #本地upcycling #DesignTrust #TaiOCulturalAssociation
漁網修理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80年八斗子漁港】#討海人 #八斗子 #基隆
你也去過八斗子嗎?往昔的漁港與今日大有不同,
還能夠認出來嗎?
報時光經常分享老照片,
在分享之時有時難以選擇,
有些照片受損,圖像卻是令人難捨,
就如這樣的景像。
當時的記者也有旅行採訪的任務,
現在讀來真有一種開潤的文藝浪漫。
而報時光推出的第一本老報旅聞復古手帳,
收錄時代懷舊圖像,收藏未曾經歷的過去
👉連結在留言處 一起來看看
#老派旅行手帳
圖說:基隆八斗子漁港景色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80/9/23
攝影:朱立熙
歷史新聞
【1980-10-02/民生報/06版/生活新聞】
網魷魚船北海道的出航
【本報記者 翁台生.楊憲宏 旅行採訪】八斗子漁港,偶爾有小漁船爆出幾響引擎達達聲,兀自遠去。波平浪靜,上百艘大小漁船並排推擠。港灣內一艘遠洋船旁,散幾個漢子。皮膚薰黑的山地人說:「等找夠了人。我們就走。」像搭上叫客的野雞單一般,人不夠車不走。
白色動力船,有二百八十噸重。是一艘捕魷魚的船。洪阿鏢在船上守冰櫃,已有二十年遠航經驗。他說:「我們在日本北海道海域捕魷魚。」他認為捕魷魚要比其他漁獲工作輕鬆。船塢地面上堆滿漁網,細鬆的網孔,牽結梭形紅浮標,便是用來網魷魚的。
船開到漁場之後,等天黑,漁網便從船尾放下,船一邊走一邊拖,漁網延綿十海里遠,寬也有一、二十公尺。洪阿鏢說,浮標上有一個定時發報器,每三秒鐘向船橋發一回訊號,這樣船上的人才知道浮標在何處。夜晚四邊漆黑無際,偶或遇上別的船,不然便獨自漂盪,這樣過了五、六小時,等到半夜才開始起網。船左舷上有兩個絞架,起網便是靠它。兩紋架各自鉤住漁網一頭,開了電便自動捲網上來。魷魚便一隻隻插身在網縫中,只要繃住網,大力抖,便落下甲板。下一回網,洪阿鏢說:「三、五噸總有,好的時候可到八噸。」
整個甲板噴滿墨汁
白天魷魚潛在深海裡,怕上浮遭大魚吞食;入夜後才成群浮上來覓食,等艙頂兩個水銀燈亮起的時候,甲板上就一團忙亂。上網魷魚,又是掙扎又是噴墨。船上二車陳定杉說:「起網時,整個甲板像傾倒了墨汁般。」烏滑滑的甲板上忙得團團轉,有漁獲誰不高興?魷魚下了甲板必須急速冷凍。然後分盤冷藏。這種放網捕魷魚的技術是向日本人學的。陳定杉說:「過去捕魷魚都是放繩下釣,雖有自動機器作業,成績遠沒有用網好。」高雄「海利一號」鮪釣船今年初遠赴日本,在北海道的小船塢,改裝成「捕魷魚船」。
船公司為了到北海道捕魷魚,投資裝上了「衛星導航」。陳定杉說:「沒有衛星導航,進了北海道海域,真的沒路走。」沒有衛星導航的時期,陳定杉乘坐的船完全是以「天測」定航向。所謂「天測」就是靠文分儀與太陽、北極星的位置,來了解船身方位。
衛星導航代替「天測」
北海道幾乎不見陽光,天測無計可施,只有靠「衛星導航」。補魷魚用的絞架,是日本人根據經驗發展出來的漁具。兩個矮壯的鋼製品置於右舷上,實在看不出有何巧妙。「日本人很用心,捕魚也肯用頭腦。」看似簡單的漁具國內卻沒有,只能向日本進口。
當初在北海道初安裝絞架時,日本技術人員曾作模擬指導。第一回實地捕魷魚時,原來約好日本技師現場操作的,可惜國內漁業局不答應。第一回捕魷魚,情況很糟,陳定杉說,開到北海道後,就跟著日本船走,日本船在那裡下網,我們也在那裡下網,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實地求助日本船。還好,日本船還很幫忙。陳定杉說:「技術性的東西,就是要有人教,一教就會。」
國內有很多海事學校,說來很令陳定杉感慨,「課本上學了多,實際上比咱們老船長知道的少,技術性東西,不摸就不會。」日本很多海洋漁具、技術,都是海事學校畢業生,實際航海多年後,創出來的。 國內海事學校學業後,都希望跑商船,漁船鮮有人問津,即使來了,頂多待個「一航」,學點海上經驗又投商船去。
跟著日本船走
陳定杉認為,這樣下去,我們的漁業發展,不會有突破。日本人發展出什麼,我們便跟著走。也許在這幾年內,國內遠洋船會有許多技術上的改進,但說穿了,不過向日本人買新漁具而已。 溫丸市是個山地青年,剛來這艘船,他原本是「坐捕就魚船的」,兩年才能回台灣一次,他嫌久,想換船。他指指八斗子漁港內,比較中型的船說:「那種五十噸的,聽說出去只要十來天,就有紅利一萬多,很好!」可是公司不願他走,便安排他上「捕魷魚船」。
上了船六年,溫丸市有賺有賠。兩、三年前,一回在大西洋上遇風。八級大浪打走了魷魚船上所有的工具,船斜了半邊,有三個船員落海失蹤。當時船艙滿載魷魚,那日冰櫃裡也藏了一條百斤重的「大目」,溫丸市說:「『大目』凍得像冰塊,嘴尖尖,船翻動時,『大目』來回在冰櫃中亂撞,插斷了阿摩尼亞管。」結果,漁獲整個報銷。
溫丸市說:「誰要買有『阿摩尼亞』味道的漁獲?尤其是日本人。」日本人在摩利斯設有魷魚收購站,標準很嚴謹,魷魚如果附凍冰太多,日本商人會用水噴洗掉冰塊,才願意稱重。
暴風後漁船也進塢修。船開向陸地,十幾大的日子當中,冰櫃食物全不能吃,溫丸市他們只好吃「速食麵」。回到台灣,船公司給溫丸市一紙清單,由於契約上規定,船壞的話,船員也需負擔修理費用,那次回台灣,清單上的記載給溫丸市一個大打擊。他不但沒錢賺,還倒欠公司五萬塊錢。 溫丸市說:「其實我也看不懂上面寫什麼,我是國民『大學』未畢業生,字看不全懂,反正欠五萬塊就是了。」
跑船人憂鬱的音調 斜陽夕照八斗子
漁港黃昏有絲冷意。一個騎摩托車來的人與幾名船員吆喝起來,催促他們交照片辦出海手續。他們只是擺擺手說:「找船長。」那人急了,拉嗓說:「明天一早就要辦,你們還缺照片。」皮膚褐黑的船員攤攤手;騎摩托車來的人無奈,猛踩起動器走了,還啐了一口:「番仔,走不成是你們的事。」 溫丸市與他的同伴,晾舖漁網為床,躺地唱歌,是山地人獨特憂鬱的曲調,「在海上也唱歌嗎?」溫丸市露齒嘻笑,「那自然。」
這回以後,還要再出海嗎?「不知道,從小只學討海,不會別的出息。」一部福特「水星」進口車,無聲息的停在白色船旁,下來了一個背大行李的黑漢子,又是山地人。開車送他來的想必是船東,又找來一個「走船的」。簇新的八斗子漁港,浮盪好些漁船,尾板上漆上的船名,盡是昌、福、盛、永、裕、廣、利,名字無非討個吉利、豐收、大滿載。
大海中尋財,便靠「運氣」賞口飯吃。馬上就要出海,溫丸市的希望是船好去,好回,圖點紅利。好安心當兵去。畢竟都要成家了,那還能沒半點積蓄?「海利一號」艙頂上架滿各種無線電接收設備與導航器材,狹窄的船艙內,開關機座旁嵌著媽祖的神輿,小香爐插滿了烏檀香,紅色對聯已給鹹溼海風浸淡;「一帆風順,滿載而歸」的字樣,依稀可見。
快樂的出航?
這艘國內第一艘改裝網魷魚船上次首度出海撈了一百八十噸魷魚,每公斤賣得新台幣五十多元,扣除油料等作業成本,獲利還算可觀。開放不久的八斗子新港,小型動力漁船進進出出,激起海潮盪得「海利一號」纜繩吱吱響,陳定杉倚在船舷,舉起望遠鏡盯著深澳火力發電廠方向景物,若有所思;海風輕拂吊掛在甲板上的換洗衣物,浮盪著一份出航前的悠閒氣氛。 甲板上一百多塊長木板都編了號,陳定杉放下望遠鏡,指指裹著橘黃色塑膠布的收網機說:「等這些機器開動,甲板上木板翻動,攪得天翻地覆,到那個時候可真是『無日無夜』。」 低沉語調似乎對那北海道海域翻騰的日子,恐懼另有期待。
漁網修理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澳的古老漁村文化教人嚮往,近年不乏當地及外間團體用不同方式孜孜活化村落,甚至將早就式微的漁網編織技術轉化成為日常燈具,令棄置魚網獲得第二次生命。
臨近珠江口岸水域的大澳,因其鹹淡水交匯的天然地理,水域海產豐富。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先,黃花魚更主導了大澳漁民的收入。其時漁民發展出變化多端的工具和捕魚作業方法,並以人手編織漁網,過程繁複-先接合原材料、織網,再進行烹煮、晾曬、漂網、染網等工序,並以鴨蛋白混和蒸煮作防水,最後裝上浮泡和沉子才叫完成。隨著五十年代末大澳捕魚業式微,加上內地製造網線的取締,這門外人看來浪漫的手藝亦告消失。
素來關注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師Florian與Christine @florianchristine_hk ,一次遇上被棄置在海灘的漁網,靈光閃現,研發將魚網材料upcycle成燈具。兩人集中研究海洋塑膠污染,意外發現了棄置漁網亦是污染源頭之一。於是兩位不諳廣東話的「老外」,透過大澳文化協會的協調,與當地漁民學師編織漁網,製作燈具外觀,並研發提取漁網中的尼龍以及繩纖維,進行3D打印,製作燈罩本身,設計出一盞揉合現代科技與傳統手藝的「大澳燈」-既將物料upcycle,亦令一門式微的傳統技藝得以傳承下來。
「技巧是其次,最重要的耐性。」Christine如是說。隨著本地漁業的不復返,加上大澳人口外流,編織漁網的技藝,同時失卻繼承的條件和需要。儘管如此,Florian認為,漁網盛載了一段純樸且堅韌的漁村歷史-須知道漁網只有七至十四天壽命,且用上兩、三次便會出現損耗,漁民往往要邊用邊補。往昔修理物品的耐性以及惜物的精神,對於習慣舊了就換新、壞了就外判修理的都市人是難以想像的。他希望設計一方讓編織漁網的手藝得以承傳和活化,轉化成一種符合現代需要的手藝,一方為這些棄置物料提供二次生命,實現可持續性。更重要的是示範了,歷史與傳統除了被憑弔,亦可再次融入日常使用之中。
#大澳 #大澳漁村 #StudioFlorianandChristine #大澳燈 #民間手藝 #本地upcycling #DesignTrust #Tai O Cultural Association
漁網修理 在 插畫家 巧可chok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南方澳的漁船。
.
在書裡 #台灣灶咖家滋味 的第三章節開門頁,特別畫上屬於家鄉的景色,大海、漁船、龜山島。
.
大海一直是陪伴我長大的景色,隨便走幾步路就能看見停泊在港口的漁船。空氣中帶有海的味道,有一點潮濕一點黏膩感。走在魚市場裡,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現捕魚貨琳瑯滿目,地上一小堆去除的魚內臟伴隨著清水,緩緩地流在地上,市場裡微微的魚腥味也是日常。下午3、4點有時候會有剛入港的船隻,還來不及停泊,就先把新鮮魚貨丟上岸販售,這裡除了新鮮,就只有新鮮了。
.
家裡永遠不缺的是魚貨,因為爺爺是漁夫,抓過遠洋的烏魚,也抓過近海的魚。家門口常常堆滿了漁網,和一顆顆的圓圓大球。印象中爺爺常提著綠、紅、藍色條紋相間的提袋,裡頭裝著滿滿鮮魚回家,餐桌上常常有煎魚或是魚湯,秋刀魚是我最喜歡吃的魚之一,魚湯就只有簡單的薑絲和魚沒有其他。
.
爺爺長得很帥,就連臉上的皺紋看起來都帥,每次看到我們幾個孫女總是開心的笑著瞇瞇眼,我的名字是巧宜,巧字可能不好發音,所以每次爺爺都用台語叫我小宜,聽上去很像小魚。
.
小學週末偶爾會回爺爺奶奶家,有次爺爺怕我在家太無聊,便騎著鐵馬帶我去漁村裡兜圈子,在小巷弄鑽來鑽去,會經過造船廠、漁船修理廠、還有專修漁船馬達的鐵工廠,有時候遇到熟人,爺爺就停下寒暄幾句笑著瞇瞇眼指著後座的我,說他載著孫女出來晃晃,然後我們又繼續在小巷裡鑽著,我坐在爺爺的身後抱著他,風吹來很舒服有海的味道。
.
可是爺爺,我屁股很痛.....,因為爺爺的鐵馬後座是載貨用的方形鐵架子而且很寬,小孩雖然體重算輕,但是坐久還是好痛好痛.....。看著爺爺的背影他很享受騎鐵馬帶我兜風,或是他很認真怕我無聊所以想帶我出去兜風,所以我一句都不敢吭,就這樣一路忍著,這是我們祖孫的悠閒時光,但我心裡想著什麼時候要回家。
.
所以書裡著這張開門頁,特別畫上了南方澳的船隻,漁船都會有自己的名字,畫了一艘名為 “樹枝號” 的漁船紀念爺爺,謝謝爺爺,我們的餐桌上才有吃不完的新鮮魚貨。
.
#台灣灶咖家滋味
細緻插畫重現溫暖生活日常 » https://reurl.cc/zzM86V
.
.
#插畫食譜書 #家常菜 #節氣 #日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