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滅火器檢查表法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滅火器檢查表法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滅火器檢查表法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滅火器檢查表法規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幫高調】『新聞這樣誤導大眾,到底會不會下地獄? 3月30日是消防安全設備複查,4月22是聯合稽查。 消防安全設備檢查,是指每間列管場所必須在期限內完成消防安全設備檢修申報(甲類每半年,乙類每年),而消防隊安檢人員會依檢修結果來進行複查(至少甲類每年,乙類每兩年)。 簡單來說,場所負責人委託消防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滅火器檢查表法規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30 22:21:19
    有 508 人按讚

    【幫高調】『新聞這樣誤導大眾,到底會不會下地獄?
    3月30日是消防安全設備複查,4月22是聯合稽查。

    消防安全設備檢查,是指每間列管場所必須在期限內完成消防安全設備檢修申報(甲類每半年,乙類每年),而消防隊安檢人員會依檢修結果來進行複查(至少甲類每年,乙類每兩年)。
    簡單來說,場所負責人委託消防設備公司來檢修消防安全設備,消防隊再對設備公司的檢修結果進行檢查,看看設備公司有沒有不實檢修。如果檢查不合格,會要求限期改善再複查,再複查不合格就開單。

    聯合稽查是各縣市在公安會報(有些叫治安會報之類)底下指示各單位組成一個臨時聯合稽查小組,警政、消防、衛生、環保、建管、勞安等單位出門聯合稽查。作用是什麼,就是大陣仗到場所去踩點,宣示意味大於實質。
    簡單說,整團人浩浩蕩蕩的出門聯合稽查,消防隊能一一仔細查察每個設備構件嗎?大家都等你就飽了啊!一次出去可是跑好幾間,怎麼可能讓某個單位拖到大家時間!仔細檢查是你們單位平常就應該安排的查察,而不是大拜拜時大家都在等你一個。

    .

    消防安全設備檢查是針對場所所設置的消防安全設備進行全面性的檢查。雖然說是全面性,但實際上我們查察也都是以檢查系統式設備(受信總機、警報設備、排煙設備、消防幫浦等)為主,探測器滅火器等只能抽查,因為數量太多無法一一檢查。灑水頭也無法一一檢查,只能由灑水系統的末端查驗閥來檢查,因為密閉式灑水頭破了就不能用了。
    消防安全設備檢查通常都會請業者及消防設備公司在場,有問題直接討論。操作消防安全設備也會指示由設備公司操作,不是由消防隊操作,怕玩壞東西要賠償。

    為什麼檢修申報(甲類每半年一次,乙類每年)跟消防安全檢查(甲類每年,乙類每兩年)的時間兜不起來?不是應該申報完就要去檢查嗎?
    原因很簡單,查不完!查不完!查不完!
    一個都市消防分隊列管場所可能超過3000間,如果每年都要檢查一次,一天必須檢查10間。請問查得完嗎?更不用說檢查都還要配合業者時間。一下子開店才有員工配合檢查,一下子開店不方便檢查,毛一堆。

    .

    查不完不就是讓業者有漏洞鑽嗎?
    給大家一個觀念,自己的財產自己救!業者必須對自身場所負起安全的責任。
    消防隊只是協助角色,負責提醒業者該定期檢修設備,檢查設備公司有沒有不實檢修等。消防隊不應該是負起場所安全的責任!
    如果消防隊該負起安全責任,那非列管場所也要嗎?大嬸在家裡炒菜,消防隊也要去參一腳嗎?(煮食不慎的確是火警原因最大宗)
    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負起責任,消防隊只能給予正確防災觀念、提供法制上建議,並且在“災時”負責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也因為業者必須負起場所安全責任,所以整部消防法裡唯一一條刑罰-第35條規範了業者的責任:要是業者不依法設置維護 消防安全設備,以致火災時人命死亡,處7年以下,1百萬到5百萬罰金。
    法規寫得很清楚,有人傷亡責任在於業者。

    .
    媒體一直說業者坦承2月就關系統,這會有2個問題產生。第一,設備公司不實檢修;第二,消防隊不實查察。
    那有沒有任何紀錄表示設備公司不實檢修及消防隊不實查察?沒有!業者開心的話也可以說他們自開業以來從沒開過,因為完全沒有證據佐證;但可以確定系統的確是業者關閉。
    再說一次,業者必須負起場所安全責任!

    如同這件火警,業者查完就關閉系統,那消防隊就算每天去查,有用嗎?

    一個不戴安全帽的機車騎士被車子撞死,家屬要怪警察為何不用心抓未戴安全帽嗎?

    .
    我是不知道媒體這樣寫是想打什麼?把責任推給柯批嗎?推給消防隊嗎?為業者卸責?
    老闆好像也是傳媒大亨?』

    Re: [新聞] 聯合稽查「20分鐘查10樓」 消防局長:確實太快 https://disp.cc/b/163-cj8t |新聞原文 https://disp.cc/b/163-cj9O

  • 滅火器檢查表法規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30 11:00:43
    有 12 人按讚

    #錢櫃大火 權責明訂 稽查才有作用
    宋郁德/中華民國仲裁人(新北市)

    錢櫃KTV大火死傷慘重,這些非特定人使用的公共場所發生重大事故,往往都是管理層面出問題,業者沒有監管包商施工,包商沒有消防防護計畫書,更糟糕的是,關閉所有消防設備,連廣播警報、灑水、排煙都沒有,置消費者生命於不顧。以下是消防安全改善的幾點建議:

    一、營業機構自衛消防編組。一定規模以上的公共場所,需指定專人擔任防火管理人,依場所及建物特性制訂緊急或防護計畫,辦理人員滅火報警訓練、消防安全設備維護、疏散演練等,藉此保障安全。

    二、消防設備全天戒備。藉由定期消防檢查,確保警報廣播、自動灑水、自動排煙,手提滅火器能初期滅火,不能滅除就要逃生,並通知建築物內的所有人盡快疏散。

    三、消費者危險意識。先了解該場所安全門逃生路線(應有兩方向),聽從疏導人員以逃生梯(相對安全區)往一樓逃生,如遇阻,就尋求有外窗耐火煙區域作避難,打電話及敲打求救。

    四、施工包商沒被許可,不得施工。業者沒有監管,沒有施工消防防護計畫核備,當然不能施工,尤其是供公眾使用建築物,營業中更不該關閉消防設備。這應列為室內裝修審查流程中關鍵環節的SOP。

    五、政府稽查表單項目要完備。檢查項目中軟體編制計畫與硬體設施及跨部門的勾稽,是否沒有遺漏。檢查項目標準要明確,判定不合格時,該有何處置也要權責明訂。希望公部門在法規及審查辦法上,合理明確,確切要求。畢竟避免緊急危難及人民生命安全,要靠政府維持。

  • 滅火器檢查表法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6-26 08:00:00
    有 2,542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倫敦高樓大火奪走79人生命 起火點惠而普冰箱 大樓易燃外牆危機遭漠視 全英重檢高樓安全 600棟高樓潛藏危機】

    倫敦奪走79條人命的大火,經過調查報告之後,是當時倫敦斥資了將近1000萬的英鎊,進行了對這棟大樓的改修所引起的。倫敦的住宅政策,希望在每一個社區中,都有昂貴的建築物,但是也要有所謂的公租屋的平民住宅,而這一次燒起大火的,就是倫敦市中心裡頭的公租屋。

    這一類的公租屋,按照英國既有的規定,都是由英國政府所委託的NGO非營利組織全面進行維修,而這棟大樓不是單一特例,最後清查有600棟大樓,都是在最近進行了外牆的翻修,而且都使用了相同易燃的外牆。

    24層的大樓,15分鐘付之一炬。

    燻黑的瓦斯爐和燒焦的洗衣機,是這棟屋子裡僅存能辨視的東西,這裡曾經有個家。

    6月19日,英國各地進行一分鐘默哀,追思在Grenfell Tower大火中,逝去的數十條生命。在焦黑的大樓旁,消防隊員一排排站著,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就連警方人員也難以開口說搜查進度。

    倫敦警察廳高級警官Stuart Cundy:我怕是有79人可能死亡,或失蹤了。但更難過的是,我估計他們都遇難了。

    警方表示,他們「希望」最終死亡人數不會超過100人。

    為什麼確認死亡人數會那麼難呢?是因為許多人是全家一齊燒死了,所以沒有活著的家人能來回報有人失蹤,又因為這棟樓裡住了很多移民,光是找牙醫紀錄還得要送往全世界查。另外,也有些家人或朋友,是直到現在才鼓起了勇氣,到這可怕的現場認屍。

    歌手Akala:那些在Grenfell Tower大火中喪命,且失去一切的人,會有這麼悲慘的下場,都是因為他們窮。

    一句最直白的指控,道盡最深沉的悲哀。

    SKY NEW記者:人們越來越憤怒,他們認為,這是場註定要發生的悲劇。

    現在有越來越多質疑的聲浪,認為24層大樓新翻修的外牆建材,導致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問:看著那棟大樓 您心裡是什麼感受)
    住戶:什麼叫我感覺怎樣、你又是什麼感覺,你自己看看那棟樓,告訴我你什麼感覺,我的感覺就是你那感覺乘上千倍。不要再叫我看那棟樓說感覺了,你看那棟樓,要知道多少我認識的人
    死在那棟樓裡,住在這裡的每一個住戶、每一個人,住在這區的,都認識至少一位罹難者。

    就在火災發生18個月以前,一份研究報告精準講中外牆易燃危機,報告說,"我們不認為非得要發生一場重大火災,死了很多人之後,才要來進行減少火災風險的應對措施。"

    Sky News得到的消息指出,這一區的住戶確實把這份報告交給了地方議會和業主住客委員會,但是這份針對外牆易燃風險的報告,被忽視了。

    倫敦市長沙迪克汗:地方議會和政府經年累月的疏忽,整個社區都有一種感覺,他們受到如此對待,就是因為他們窮,因為他們有著不一樣的出生背景,因為他們是尋求庇護的難民。他們有種感覺,地方議會和政府不去了解他們的擔憂,是因為政府根本就不在乎他們的死活。

    英國財政大臣 Philip Hammond:依照我的了解,有問題的外牆建材、易燃的外牆建材,在美國和歐洲都禁止使用,在我們英國也禁止使用。

    然而事實上,大臣的說法並非100%正確。

    英國法規規定,任何高於18公尺的大樓,外牆建材必須是可燃性有限的材質,但是據CNN取得的另一份管理技術準則顯示,高於18公尺大樓仍可使用可燃建材,前提是有專業防火專家書面報告支持即可,甚至不需要附上實際火燒測試。

    大火過後,一場遲來的燃燒測試,看得讓人怵目驚心。

    Sky News新聞片段:我們找到和Grenfell Tower外牆相同材質的材料,由兩片鋁夾著聚乙烯的內層。加熱後鋁片彎曲變形,內層的聚乙烯外露,然後,就起火了。外牆建材會產生空隙,有可能因為是設計不良,或者是大火使得建材外層變形,等到大火燒進建材內層聚乙烯層,會形成風洞增加氧氣含量,然後就會一層層往上延燒。如果樓上的住戶剛好開著窗戶,通常在炎熱的仲夏夜倫敦人都是開著窗,外頭的火就會燒回到別層樓。

    18個月前,研究報告就警告,小規模的易燃測試,無法體現實際大火可能造成的災難,如今焦黑的Grenfell Tower骨架,是最血淋淋的證明。

    致命的還不止外牆。

    在外部翻新的同時,Grenfell Tower裡的逃生設施,並沒有隨之改善,樓內僅有一條步行樓梯用於疏散,火災發生時,樓內的火警裝置也沒有啟用。

    一位住戶也拍下了Grenfell Tower內部畫面。

    扭曲的金屬片和瓦礫,掉落一地。

    樓梯有很多水不斷往下流,這曾是許多家庭唯一逃生的路。

    (問:火災當時樓梯全是煙嗎)
    住戶:全部都是煙,我們出去時全是煙。
    (問:所以高樓層的人很難逃的出去嗎)
    住戶:是的,絕對是。

    Grenfell Tower的構造,無論是電梯還是樓梯都只有一個,都是從1樓到頂樓垂直往上的通道,若是有煙或火燒進樓道,就會有一口氣燒掉整個通道的危險,稱之為「煙囪效應」。

    然而最更令人遺憾的是,Grenfell Tower其實在2016年5月才剛完成高達860萬英鎊,大約3.4億台幣的翻新工程,換了新窗戶,也更換供暖系統,卻沒有加裝消防灑水系統。

    2009年,倫敦高樓大火導致6人死亡後,倫敦政府曾建議在所有高層建築內部安裝噴水滅火器,但是否安裝,由大樓管委會自己決定。到目前為止,英國仍然至少有4000處高層建築沒有安裝噴水滅火器。

    防火專家:我認為,如果消防灑水系統一開始有運作,應該有很大的機會能控制住火勢。

    現在民怨四起,這大家都已經說過了。《每日鏡報》,更是直接印上「罪犯」這個字。

    大火發生後,梅伊的處置方式慘遭批評,甚至被災民包圍座車辱罵。災民的聲音,梅伊聽見了,於是她在17日邀請災民及罹難者家屬到唐寧街10號,進行兩個半小時的長談。

    英國首相梅伊:在我今天到國會前不久,已獲知部分大樓外牆測試結果同樣易燃。

    梅伊宣布對全英國4000棟高樓進行緊急安檢,查出約有600棟高層建築,很可能使用與Grenfell Tower相同的外牆建材,其中3棟測試結果已經確定外牆為易燃材質。

    梅伊:在我說話的同時,我們已經進行下一步動作,確保這些大樓安全,並通知大樓住戶此一結果。

    英國一些大樓也表示,將會加裝消防灑水系統。)這些,都是Grenfell Tower裡,127戶住戶,用血淚換來的。

    災後第9天,起火點找到了。

    倫敦偵查督察長 Fiona McCormack:我們認為冰箱是起火點。

    起火點是一台Hotpoint(FF175BP)的惠而浦冰箱,英國已經下令立即針對同型號冰箱進行檢驗。

    倫敦偵查督察長 Fiona McCormack:我們已知這場火不是蓄意縱火,我們也知道起火的冰箱
    以前從未有召回的記錄,我們會對同型冰箱進行進一步檢測。

    但是真正害死人的原因,和大家預想的一樣。

    倫敦偵查督察長 Fiona McCormack:將Grenfell Tower取得的外牆樣本進行初步燃燒測試後顯示,材質很快就起火了,此外,外牆磚也沒有通過安全測試。

    英國政府已經就Grenfell Tower大火展開調查,雖然無法給遇難家屬帶來什麼安慰,但最少能還給他們一個真相。

  • 滅火器檢查表法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1-04-08 21:56:00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很多乘客最重視的就是安全,不過,消保會最近的調查卻發現,部分車廂裡準備的滅火器,幾乎不能使用。
    台鐵、高鐵、或者大客車,車上一定依法配備有消防滅火器,但是消保會抽查100輛次的車用滅火器發現,有3支幾乎不能噴藥、還有自行塗改有效日期、甚至還發現未來滅火器。
    按照現行法令,滅火器新品噴射性能必須達到90%,舊品藥劑換新後達到80%列為堪用,消保會特別點名台鐵,除了大多只符合堪用標準之外,更有1支滅火器藥劑成份不合規定,消保官認為台鐵是國營事業,應該適用最嚴格的標準。
    而這次調查中,客運車的不合格率也都超過10%,業者無奈表示,法令並沒有規定換藥期限,合格廠商也不知道上哪找,消防署則表示,將會在一個月內訂定管理辦法,公布合格廠商,讓客運業者有法可循。
    不過這項管理辦法是行政命令,沒有罰則,而且只能規範消防器材廠商,約束力有限。而如果客運業者不主動檢查與更換滅火器材,也是無法可管,消保會呼籲交通部修法規範客運業者,民眾的安全才有保障。
    記者黃亦如莊志成 台北報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