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溯溪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溯溪意思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溯溪意思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ometimes (被打敗了...:))標題溯溪分級與訓練系統時間Thu Apr 20 09:...

溯溪意思 在 Celine 心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8:50:12

_ 離上次玩SUP已經是兩年前了 和在日月潭感覺很不一樣 在花蓮清水斷崖可以直接感受到海面的波浪起伏🌊 而且終於讓我如願看到太陽從海平線升起來 真的很美🧡 那時候我一出浪區 想換姿勢就落海🌊 後來想嘗試站立姿勢 結果失敗又落海 直接打消念頭 因為爬上板更累 一個不好又翻板😂😂 不過其實也沒這麼可怕...



澄清一下所提出的 CD 分級法並不是針對社團的山野分級制度而言.

而是過去見諸報章的溯溪分級, 在某種程度上有頗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或許可以將之明辨而分類的更完善一些, 當作一種行前計劃的參考.


比如前面有人提及的:

: 溯溪等級 : 初級 ~~ 水緩 落差不大 行程可一天來回者
: 中級 ~~ 得具備基礎攀岩及游泳橫渡技巧者 行程3到5天
: 高級 ~~ 6到8天以上 需具備專業攀岩及登山能力者

或四季溯溪的

溪谷分類:
初級溪谷 高度一千公尺以下,行程一天至一天半
中級溪谷 高度一千公尺至二千公尺,行程三、四天
高級溪谷 高度二千公尺以上,行程四、五天以上

溪谷等級:
A級溪 適合入門者,可當天往返
B級溪 適合具備初級技術者,需繩索攀登、 深潭泳渡
C級溪 適合具備中級技術者,需人工攀登
D級溪 適合具備中、高級技術者,中長程、必要時需緊急露宿
E級溪 適合具備高級技術者,長程、需緊急露宿
F級溪 探險家程度,困難地形若溯登失敗會導致死亡



以上這些分法都蠻籠統的, 且不易分清楚, 例外太多, 劃分變成主觀而不具意義.
而且溪的困難度與危險性跟天數與海拔高度其實是不一定相關的....

天數長的溪, 比如丹大西溪(不含九華瀑布高繞段), 鹿野溪神池支流,
太麻里溪中段斗里斗里溪, 除了颱風暴水期, 其實是一般有腳就走的過去沒啥困難的,
不用架繩, 過溪容易, 攀爬簡單, 那要算什麼級?

海拔高度高的溪, 比如碧綠溪, 中央尖溪, 似乎也是可以讓不具技術基礎的人接近的溪.
海拔高度低的溪, 比如茂林一些瀑布要攻克都蠻困難甚至難如登天...
所以海拔高度和行程天數都不能算是評定溪谷困難度夠客觀的依據..

而上述的溪谷等級, 更該是屬四季內部依其嚮導能力而作的分級,
所以所謂的低, 中, 高級技術, 我們當然是看的一頭霧水...
當然不能拿來照抄著用....


那該如何?


我們今天準備要去溯一條溪, 最重要會想知道哪些資訊?

1. 會有哪些可能的危險 ?
2. 我們需具備哪些技術 ?
3. 我們需要帶哪些裝備 ?

那我們就試著用這三項來分級:
讓後來的人依所訂的級數就可以知道可能會面對什麼樣的危險,
該帶哪些裝備, 需要先行訓練什麼樣的技術.

而就這三項而言, 其實會發現 岩(攀爬) 和 水(急流) 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分開考慮的.

溯溪行進時的危險, 不外是攀高墜落&落石(岩)與急流沖溺(水)
(當然, 蜂蛇等動物侵擾不考慮)
而分屬攀爬和泳渡的技術與裝備也是可以大致分開的..
攀爬在過去已發展有相當好的技術, 裝備與分級方法(註1), 不妨繼續沿用...
急流的技術與裝備其實並不多, 更容易判定.
比如涉渡, 游泳, 繩索確保, 拋勾,
比如救生衣, 蛙鏡, 蛙鞋, 繩索, 冰鎚等等....

這兩種分法合併又分立的使用,
當可以讓人較明白溯行該溪所需的技術及裝備....

比如有一條溪是 C2D4,
那可判斷大概是攀爬不難,
但是水流量相當大或有數處龍門峽谷頗難攻克之急流狹彎,
那可能就需準備繩索冰鎚和蛙鞋.

有一條溪是C4D1,
那可判斷大概是水量不豐之溪谷,
但可能有數個頗難搞的瀑布或落差, 比如石磯谷角埔溪...
想去的話可能每個人都得練練爬岩, 器械上升, 或架設固定點之類的..

而其它對於活動天數與高山的考量,
則延用過去在活動或勘察上的分級考量....
比如依活動天數分A領B領C領之類的,
因為溪溯也是山野活動類型之一嘛,
天數的考量在任何型態的山野活動都是必需的,
也是最基本的.

而高山則可視情況要求成員的高山經驗, 以確定成員身理高海拔適應無礙.


而CD分級法, 僅在指出所需的技術, 裝備, 及潛在的危險性.


============================================================

以上這些都是屬'地'的資訊,
那在社團上的開隊系統及山野分級呢?
這些是屬 '人' 的資訊....
以上的分級並不考慮這些的...


必需先澄清一點,
技術型態的活動和勘察型態的活動是有一些基本的不同的.

(在過去的傳統高山縱走, 我們也可以把他歸類於勘察型態, )
(因為那也是一種去未知領域(對個人)探索的過程. )


勘察, 我們習慣用天數來分級,
不管是勘察或活動隊的 A,B,C 級,
因為勘察的目的主要是去看一看, 是 '走過去' ,
對於一些危險, 我們認定領隊或隊員應會採取迴避的措施...
因為安全為先, 所以活動的危險主要在迷途, 天候, 成員身體不適等等...
而這些狀況的風險, 是可以用天數來等比的...
所以參加過三天內隊伍才可參加三到五天隊伍, 接下來才以參加五到七天...etc
所以帶過1-2天的隊伍才可以帶3-5天隊伍, 接下來才可更進一步帶更久的隊伍...etc


但技術型態的隊伍不一樣,
技術型態的隊伍在某種程度上要去挑戰危險的.
利用本身的技術和裝備去挑戰危險, 而可以合理的達到安全.
我們可能早就預期其中有什麼樣的困難,
比如大岩壁, 斷崖險稜, 冰雪, 會沖走人的急流等等..
這些在過去的勘察型態視為死地的地方,
正是今日我們揹著一堆奇奇怪怪裝備,
憑藉本身的體能和對繩索器械的知識和熟練操作準備去克服的...
而這些死地, 其危險性跟活動日數和高度其實不是有直接關連的...


就以龍洞來說, 有些短短的路線, 可能要比長長的路線要來的困難,
而某些地段攀爬時的落石危險, 會要較其它處要大的多...
又比如, 我們今天說針山和大霸, 要怎麼分級?
當然今天這兩個地方都有人去過了,
我們現在大概知道大霸西壁或許較難,
但針山日數較長, 吊運後勤較麻煩, 而且日數一長天候的風險自必增加...
那沒人去過的路線呢??
比如劍南壁, 佳陽壁, 穆特勒布北壁, 誰能明白的說這該如何分級呢?
誰知道哪裡會出一小段卡死人的地形?

大岩壁遠處可見, 尤是如此, 不可見及的, 沒人去過的封閉的溪谷呢...?
比如哈掖拉漏溪, 雪山溪上雪山, 拉克斯溪上卑南主, 要如何分呢?
就算能夠把集水區, 溪谷類型, 等高線密度, 植被狀況, 地質構造, 土質...etc..
全部納入考慮, 大家還是不能確定的---因為溪谷變數實在太多了---


這個時候,
我們只能要求該支隊伍盡力的準備,
盡可能掌握所有可以掌握到的資訊,
對所有可能用到的技術與裝備訓練完善,
對未知的情況, 將自我的實力與狀況與實力掌握到極限,
這樣, 才能在陌生的環境確切的明瞭任何可能的狀況和自身的後果,
才能知所進退...


任何技術型態的隊伍或冒險,
我覺得應該都應該是有這種態度去準備, 去審核的.
比如爬大壁, 冰雪攀, 溯溪...
甚至高空彈跳, 高峰滑降, 登陸月球, 火星...etc..
而這也是各種型態的探索, 冒險,
explore, discovery, adventure, climbing etc 的真義吧...


而當我們面對一個幾乎完全陌生的領域,
硬要以我們其實狠有限的知識去將其分級,
其實是狠沒有必要的, 而且狠可笑的...
比如今天要出一支遠征隊去海外爬一些沒人爬過的巨峰...
假如是第5高的哇啦哇啦峰和第20高的呱啦呱啦峰....
假始都還沒人爬過, 我們要如何將之分級?
高度嗎? 冰層厚度嗎? 坡度嗎?
登陸天王星和海王星, 哪個級數比較高?
用距離去分嗎? 星球表面溫度去分嗎?

這些一樣都是超過目前等級的狀況,
一樣可能都是九死一生,
我們只要能求自己, 或隊伍本身,
確實掌握了目前所有的知識, 裝備, 技術, 及至於自己的實力極限所在....
盡可能的去嘗試, 去突破.


同樣的, 溪谷的知識與變化何其多,
集水區, 邊坡坡度, 植被狀況, 溪谷高程, 溪道轉折,
土質, 地質構造, 季節天候等等也都還只是小小的一角而已....
還有一些常識比如當上游有大規模的崩坍時, 可能會填下游的溪道高差,
而讓溯行變的較預期容易, 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和高山平夷面以下常出現的河流遷急點,
通常會是困難點 (馬里仙, 拉庫音溪, 山花奴奴溪等都蠻明顯的) ,
邊坡的稜脈, 高繞是否容易, 困難點的撤退及轉進等等...
依每一條溪都會有不同的知識與特色...
只能儘可能的要求隊伍去掌握他.


台大目前雖有提出打算將溯溪分級,
是因為其社的溯溪經驗已然累積不少, 全台南北的溪谷, 大概都有涉獵,
是以可以依據過去的經驗將所去過的溪谷分級,
但, 對沒去過的溪, 要分級, 也是狠難.
因為誰都不知道裡面會有何狀況嘛.
狠多後來知道其實不簡單的溪, 當初也是菜菜的就走過去了.
頂多有要求部分成員有中岩(先鋒攀登, 確保, 固定點架設..)或技術組教練資歷.
而且也不是全都要不可.


而在山社目前的階段, 溯過的溪還屈指可數, 或許還不需要分級吧....


對社上已經去過的溪, 或外面已有人溯過資料很明白的溪(註2)
我們去過的當然可以依之訂出一個級數,
依之要求想再去的隊伍具備相當的技術與裝備準備.

但對還沒有人去過的溪, 或有人去過山社卻掌握有限的溪呢?


我想, 在社上溯溪資料還沒健全時,
或許可以先針對行程規劃中有溪行的隊伍本身作要求,
比如在成員皆具備一些基礎的溪行常識, 基礎的用繩,
比如在行前針對行程可能的地形與所需的技術去已發的郊溪作溪訓..
重要的是領隊和成員能了解溪行各種可能的危險, 評估其責任, 和後果.
並且知道進退行止, 撤退, 轉進, 高繞, 等等...

當然這樣或許主觀, 但與其訂出一個不夠客觀(就是主觀啦)的規則和分級...
不如就在規則上先放鬆些, 依隊伍所表現出來的誠意度, 對資訊的掌握,
自我的要求, 領隊的責任心, 進退的選擇等, 來決定該不該放出去吧....


比如說, 今天假設某一領隊要想去溯山花奴奴溪.
(當然, 所排的日數也還是要該領隊在勘察活動中可以開的天數, 比如C勘領隊)
在嚮會或活動留言本階段, 嚮導群就依地圖, 集水區或所得的資訊,
討論研判該路線的等級可能是 C4D4,
那就可以要求該支隊伍必需具備 C4D4 的技術與裝備.
若過去沒有如此的經驗, 就需就近找一條適合的郊溪作訓練.
務必在過程中操作該項要求的技術.

若再怕該隊成員對溪谷狀況或溯溪運動有欠認識.
則可要求其在行前舉辦數次的書報的討論, 並在最後開一溯溪講座&口試,
一方面總結過去書報討論的心得, 並由參加的眾山胞(含留守人)提問題.
相信經由這種過程, 會讓隊伍成員到達一定的水準, 並且讓眾人對其安全放心.

也就是, 當溪溯行程對社上而言有太多未知時,
我們是依據隊伍成員本身的態度與基本技術與溪谷知識為依據,
而不是直接以我們現在其實極有限的溪谷知識硬將未知的溪谷作分級.
換言之, 對溯溪隊伍而言, 在這階段而言, 其實只要有心, 都可以帶的.
(出隊日數與領隊&成員資歷仍符合山社在活動或勘察中的要求)
但, 成員對危險的認識和技術操作必需能夠讓審核人信任.

而這些, 是可以藉由書報討論, 口試, 和行前郊溪訓, 行前初勘來達到的.
倒是不一定要靠全社性的溪訓不可.


畢竟, 因為我們也是在一片恐懼戒慎中, 摸索著逐漸長大的.
似乎也要給後面一代一些嘗試的空間.
我們所要做的, 是要讓他們知道各種可能的危險和後果,
讓他們知道不要太逞強, 沒把握時就回家, 下次再來.


============================================================

關於訓練系統有一些想法, 也提出來參考看看.


在上次有一篇 2000s-note 中,
曾提及岩, 溪&雪 的訓練系統, 是有先後的次序性的....
初岩, 初溪, 初雪, 或許偏重於初體驗, 還不必強要求...
但中溯, 中雪, 或許都要以中岩作為基礎比較好.
在程序上較為合理, 有效率.

因為中岩的內容, 主要就是先鋒攀登, 繩隊, 系統架設, 等等...
而這些對繩索及岩械, 固定點的操作, 一理通, 萬理通.
都是較高階的溪溯, 冰雪攀的最基礎.


比如在溯溪時, 除了急流技術外, 其餘的大都可以在中岩中概括的.

而急流技術, 似乎所有的實際操作, 也是半天一天就可以練完的.
比如丟冰鎚, 大概丟一丟玩一玩就知道了, 剩下的準頭和是要靠經年月累的經驗累積.
比如穿蛙鞋, 擺腿誰不會? 不會游泳的人隊伍當然不會找去當攻擊手, 練了也是白搭.
游泳當然也不會到溯訓時再一個一個教, 一個一個練.
如果不當攻擊手, 似乎也不用要求太嚴格, 至少要求閉氣就可以了, 不然自己背救生衣.
其他的橫渡架繩, 急湍前進, 也似乎是在初溯的過程中加個一天半天一起練完的.

不像中岩, 要練到可以有一些攀爬基礎的等級,
岩械放置與固定點&繩隊系統架設的熟練與自信及自行吸收攀爬的知識與傳承,
一邊室內書報的吸收, 一邊室外各地岩場的實地操作印證....
則非得要有一兩個禮拜的時間來磨蹭不可.

而且要說找個具代表性的溪谷, 也狠難, 因為溪溯的特性, 就是未知眾多,
不能說你去過哪條溪, 想去哪些溪就一定沒問題.
那還需要大費周章辦個中溯嗎??
或以中溯來當作人員等級劃分的標準嗎?
老實說一些社團也狠疑惑....


台大目前的溯訓體系是, 溯訓時兵分二路,
一隊叫溯溪體驗營, 純粹是帶新生去玩玩水的,
那或者連訓練都說不上, 大概就像我們辦個大眾化的溪一樣.
一隊叫溯溪訓練營, 那就練的比較認真了.
不過就我所知, 也只有練到 D3 的橫渡確保而已.

( 我倒是覺得, 可以把 D1-D5 所需的技術的在這個訓練營中一次就搞定了 )
( 大家穿穿蛙鞋, 丟丟冰鎚, 打打岩釘, 又不會多花多少精神時候. )


這邊把一些學校的情形拿來說,
當然不一定是要學人家,
不過是把人家發展的過程拿來借鏡吧..


============================================================

是覺得社上可以考慮先把初中岩體系建立,
再輔以一學期各一次的溯溪訓練,
內容都是 D1-D5 的諸項內涵, 一個週末就可以練完了.
再加強講座, 經驗座談, 與書報討論的次數與內容,
因為溯溪的經驗經由這樣的方式傳承會更有效率的多.
準備充分的話, 二個小時的講座與座談就可以讓大家了解數條溪的溯行經驗了.
而溯溪隊伍的出隊, 目前似乎也不用太嚴格要求成員的溯訓或中岩經歷,
可以單獨依其所經的溪谷作討論, 要求其作所需的訓練或討論報告.

等中岩和溯訓系統頗具規模和傳承有年,
而社上溪溯的經驗也到一定的廣泛性與代表性時,
到時再作商量.


============================================================

上文中雖然我們將活動的型態又分作勘察和技術,
但二者又是相輔相成的...
當技術提昇了, 在勘察時定線就可更具自信.
而技術的精神, 在某種程度上跟勘察是一樣的.
都是開拓視界, 提昇生命的層面.

有一句話, 蠻有意思的, 是qzt在不知哪個網站看來的....
意思是說, 當你不是站在懸崖邊緊促的一角, 全身因恐懼而緊蹦顫抖著,
你就已經占了世界上太多的地方了.


============================================================

註1: 1937美國Sierra Club
以移動(MOVE)的困難度來分(CLASS):
①第一級:越野、健行等,不需靠手幫忙。
第二級:攀爬,需靠手扶助,但不需借助繩索。
第三級:簡易平衡攀登,需用手及基本攀登技術。
最好有繩索防備萬一,或協助較沒經驗者。
第四級:捆纏攀登,較困難地形需繩索捆纏(確保)。需用捆纏支點。
⑤第五級:錨樁攀登,需設置各種保險支點來確保,
例如錨樁、岩釘、岩契(清潔錨樁)等固定。
⑥ 第六級:人工攀登,需借助設置的人工保險支點來確保及攀昇。

為簡化故, CD分級法中將第4和第5級合併成一級.


註2: 別人有去過的溪行資料,
在使用上也需特別留意, 彼此出隊風格與訓練過程, 經驗水平的差距.
尤其溪溯的難度訂定有些是蠻個人化的.
有些地方或者他們藉著熟練的技術或器械操作一下就通過了,
也或者他們冒的起這樣的險覺得不必要吊背包或架繩確保,
或者他們觀察研判通過路線(on-sight)的能力狠強,
而我們卻得撐很久, 架繩, 吊背包, 搞不好還選了一條難走的路...
這是在勘察或技攀時常常會發生的情況,
相信在溪溯時一定會更常發生...
就好比在下太麻里的鬼門關一段, 山胞或許說'沒問題'...
但可能一般的隊伍跟著這三個字走進去就會死在裡面.
所以資料的收集還要包括該隊成員的資歷和風格和技術能力....
並在資料使用時預留空間.

所以在 CD分級法中, 也提及尚需加上天候季節與隊伍溯行方式的介紹.


--

--

猶巴 邊境第一劍客 流浪於腐海深處 尋找腐海和生命的秘密 ....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ocean223.na.ntu.edu.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