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溫瑞安著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溫瑞安著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溫瑞安著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溫瑞安著作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471的網紅黃心健 Hsin-Chien Hu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起閱讀《科技蜃樓》~ 新科威尼斯影展金獅得主黃心健關於科技與現代生活的思考軌跡! 科技與人性的詰問古而有之。《列子・湯問》裡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位工匠偃師獻上了一具人偶給周穆王,這具人偶極盡精巧,能走、跑、唱歌、跳舞,穆王驚奇不已,沒想到在表演結束前,人偶竟然轉了轉眼珠,對穆王身邊的美...

  • 溫瑞安著作 在 黃心健 Hsin-Chien Hu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0-10 20:33:17
    有 45 人按讚


    一起閱讀《科技蜃樓》~
    新科威尼斯影展金獅得主黃心健關於科技與現代生活的思考軌跡!

    科技與人性的詰問古而有之。《列子・湯問》裡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位工匠偃師獻上了一具人偶給周穆王,這具人偶極盡精巧,能走、跑、唱歌、跳舞,穆王驚奇不已,沒想到在表演結束前,人偶竟然轉了轉眼珠,對穆王身邊的美妃拋了個媚眼。穆王非常生氣,以為人偶是真人扮的,當場就要問罪;偃師為了證明,連忙剖開了人偶的身體,裡頭填充著皮革、木頭、膠、漆和五顏六色的顏料。穆王仔細一看,人偶和真人一樣,五臟六腑、筋骨皮毛無不具備。穆王相信了它的確是個「機器人」,但作為懲罰,穆王拿走了他的心,教他「口不能言」;拿走了它的肝,教他「目不能視」;拿走了它的腎,教他「足不能行」,如此穆王才算滿意。

    在這個故事裡,最讓人驚嘆的不是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人設想了機器人的存在,而是機器人竟然會「拋媚眼」,這是多麼人性的舉動啊!而科技和人性的關係也如故事揭示的,有著無法消弭的衝突和誤解。這根植於本質(造物與創造者)的糾葛,到了對科技產物處變不驚的今日仍是個課題。威尼斯影展VR體驗大獎新科得主黃心健老師在2013年的著作《科技蜃樓》中以現代的角度和藝術家的眼光重新思考了科技和人性的關係:科技會帶領我們走向何方呢?科技創造了真實,抑或是根基不牢的沙上蜃樓呢?創造物必然帶有創造者的性質,那麼科技帶有人性嗎?或是那是異化的人性,總有一天會反撲人類,我們應該視之為畏途?黃心健老師的十五輯文字一一爬梳了這些問題,提出了溫柔深刻的反思,並在耗時兩年、與蘿瑞・安德森合作的威尼斯影展第一屆虛擬互動大獎得獎作品《沙中的房間》中完美地展現了他對與科技浪潮、人性本真以及「美」如何像是一條狹窄但堅固的鋼索,跨越科技與人性間的懸崖,連接起彼此。這本書記錄了黃心健老師的初心,以及一路實踐的腳印;科技中的人性之美,展現人性之美的創新科技,實式憑之。

  • 溫瑞安著作 在 鍾文音 Chung Weny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5-22 20:25:49
    有 66 人按讚


    臺北的歷史本身豐富多元、住民薈萃,躲藏著城市的密碼,各種文學藝術的「微物之神」,在短暫多變的時代更迭中,關於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從未被遺忘,它的身世藉由作家不同面向的探勘或擬造、凝視或拼貼後,儼然化為諸神黃昏下最豔彩璀璨之都,擁有豐饒的文學天際線。
    源於這座城市的歷史深度與文化記憶所累積與活化的土壤,不斷地培植鍛鍊著作家的精神空白之地,從而將作家最肥沃的創作精華沖刷而出。城市是人生大海的浮花浪蕊,也是讓作家在市井人生裡看盡千帆的巨幅浮世繪。

    台北文學季擔任策展人,竟轉眼來到自己的場次(時間過得真是驚心!!)
    5/23(六)14:00-16:00 講題:記憶 / 八里 跟鍾文音一起讀《在河左岸》、《艷歌行》地點:水牛書店(臺北市大安區瑞安街222巷2號1樓)
    回眸經典,記憶臺北:臺北文學季系列講座一
    @鍾文音
    當許多人在說台北是一個沒有記憶的城市時,其實它的記憶早已被許多作家收納在文字寶盒裡,只要拿起書,記憶之海即被作家的書寫晃蕩開來。
    台北不只是作家的記憶之城,更是生活百味之都。
    藉著文字魔法的召喚,一座城市再也不是看不見,而瞬間幻化成一座渴望與文學對話的靈魂之城。台北,我的母城,也是我遍行世界之後心情碇錨的港灣。在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在這座城市的市井散步,處處有拼貼成壯遊的可能,一如不同作家蔚然成不同面向的台北一般。每一本書都像是一塊台北切片,時光軸線下的故事,砌出城市的厚度。
    臺北的歷史本身豐富多元、住民薈萃,躲藏著城市的密碼,各種文學藝術的「微物之神」,在短暫多變的時代更迭中,關於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從未被遺忘,它的身世藉由作家不同面向的探勘或擬造、凝視或拼貼後,儼然化為諸神黃昏下最豔彩璀璨之都,擁有豐饒的文學天際線。
    源於這座城市的歷史深度與文化記憶所累積與活化的土壤,不斷地培植鍛鍊著作家的精神空白之地,從而將作家最肥沃的創作精華沖刷而出。城市是人生大海的浮花浪蕊,也是讓作家在市井人生裡看盡千帆的巨幅浮世繪。

    台北文學季為此籌畫了一系列的「記憶。回眸」講座,精選十數種關於記憶臺北身世的各種文學經典,邀請不同領域卻擁有同樣質地的老編、作家與學者們一同帶領讀者「慢讀臺北」:
    跟雷驤、傅月庵一起探測作家是如何地精雕細琢著《隨筆北投》。看林文義如何藉自身故事演繹《北風之南》的大稻埕風雲,和朱宥勳一起讀郭松棻《奔跑的母親》不朽經典。跟著蔡明亮的電影《天橋不見了》進入台北車站的故事,並延伸閱讀吳明益筆下的中華商場《天橋上的魔術師》一書,這本書深度鉤動了許多世代的青春物語,猶如在「不存在」中跟著被招魂出曾經的「存在」,記憶如魔術師般。
    台北是作家永恆的地誌書寫,於是我們跟著王湘琦、許榮哲來到最複雜的萬華,亦步亦趨地讀著《俎豆同榮:紀頂下郊拚的先人們》。跟舒國治、宇文正一起讀《水城臺北》,在特有的[舒氏]語言裡閒看水城過往雲煙。
    遊走台北當然不能錯過大街小巷,跟著楊佳嫻、楊富閔一起讀李渝《溫州街的故事》。跟廖輝英一起讀《不歸路》,從此中山北路走七回。跟王文興、單德興一起讀《家變》……自此台北每一條街都長在心口上了。
    台北淡水河在我的《在河左岸》下焉然成形出家族寂寞輓歌的生滅味道,這本小說主寫台北左岸與右岸的人事滄桑與河流哀歌。以台北九0年代為時間軸線的《艷歌行》,小說書寫台北租屋的年輕女生們那看似無盡的風月漂流。
    最後,閱讀之餘,來聽聽臺北歌謠,由向陽、陳培豐譜出最美的聲音犒賞。

    2015台北文學季,是多聲部複音,是多重奏交響樂。是作家和經典文學的臺北記憶和書寫技藝重現,活動將從臺北各處的藝文場館開始向外蔓延,一路開出台北文學季的繁花盛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