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溫哥華華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溫哥華華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溫哥華華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溫哥華華人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鄉愁的原因】 不知道人在海外的你,最容易引發鄉愁的原因是什麼?對太太而言,最常引起想家而低落的原因是「飲食」,尤其家鄉味想念卻不可得的時候,太太特別容易沮喪難過。 雖然溫哥華華人多,相對台式或中式飲食也特別多。但偏偏太太的家比較遠,社區多半是本地人,中式餐館幾乎沒有,就連中餐外送也因為太遠了,...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40的網紅MAMAinthekit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APA驚喜生日飯|BURNABY |COQUITLAM 兩大華人集中商場| Episode 137 預早邀請一家好朋友嚟同PAPA慶祝佢第一個喺溫哥華嘅生日?? 所以去咗兩個比較集中嘅華人商場買餸,順便同大家分享呢度嘅環境?? 真係乜都有?✌?✌?✌? #移居溫哥華 #溫哥華 #Birth...

溫哥華華人 在 ??? 政大 | 科系職涯訪談 | 個人成長 | IG經營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50:48

營養系變身英文老師? ft. @anns.english *圖片排序有誤請見諒😔 這次邀請到了Ann來分享她的個人經驗 從選擇就讀營養系到毅然決然不準備國考 轉換人生跑道擔任英文老師的心路歷程 有興趣的學弟妹就往下看下去吧~ #為什麼選擇營養系? 坦白講,那是我當時可以申請上分數最高的系 所...

溫哥華華人 在 Chen Lily - 英文學習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2:16:08

【此心安處是吾鄉:Happy Canada Day🇨🇦】  明天是加拿大國慶。(我想今天這篇文,可能會是社群上分享過最私人的一件事)  我16歲時沒有考上高中,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不過我志願卡上的學校一個也沒考上, 家中也沒辦法支持我唸私立學校,於是我就重考了。那一年我沒有上學,也沒去重考班,就...

  • 溫哥華華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07:16:20
    有 66 人按讚

    【鄉愁的原因】
    不知道人在海外的你,最容易引發鄉愁的原因是什麼?對太太而言,最常引起想家而低落的原因是「飲食」,尤其家鄉味想念卻不可得的時候,太太特別容易沮喪難過。

    雖然溫哥華華人多,相對台式或中式飲食也特別多。但偏偏太太的家比較遠,社區多半是本地人,中式餐館幾乎沒有,就連中餐外送也因為太遠了,要不沒人要送,要不就是外送費貴到可以點一份正餐了,只能作罷。

    記得還沒生小孩前,有一次周末上了一整天的課回家以後,已經是晚上七點多,又餓又累的太太回到家裡,實在很想吃點台灣味,可是翻來翻去只有吃到非常厭倦的維力炸醬,再吃下去我會崩潰。

    無計可施的太太望著冰箱發呆很久,只好拿出一顆雞蛋,煎了荷包蛋再淋點醬油,入口時終於嚐到熟悉的媽媽煮的味道,眼角都是鹹鹹的淚水,還不敢讓男人看到。那個淒涼的畫面,太太一輩子都會記得。

    因此,太太每次去台灣或華人超市買東西,都是瘋狂地買,愛吃的肉包、麵包、麵食、零食通通掃進籃子裡,結帳金額都很可觀。

    最近因為疫情帶孩子不方便上餐館,帶娃無敵累更需要家鄉味的慰藉,雖然家裡滿滿的拌麵,但太太無法天天吃同樣的東西,有陣子光是用餐時間看到只有麵可以吃,感覺實在太沮喪,有天晚上睡前還因為太想吃麻辣鴨血卻不知道哪裡有而哭了出來。

    當時男人完全傻眼,覺得老婆又再發神經了。但對太太來說,其實想念台灣食物只是一個引信,把那些平常生活中被壓抑在心裡的疲憊、委屈和想念等種種的情緒引發出來罷了。

    為了不讓自己太委屈,最近太太發奮圖強,努力把目標伸向團購,買了肉圓、大腸包小腸、鴨肉、粽子、水餃、餛飩,這個周末還有牛肉麵、涼麵、麵線和麻辣鴨血泡麵(太太非常期待)和麻辣臭豆腐等要送來家裡,每天到了吃飯時間都很快樂。

    雖然每次買的金額都不少,但這方面太太很捨得花錢,因為吃到家鄉味的滿足感,完全可以撫慰又累又忙的異鄉媽媽疲憊的心靈,非常非常值得啊!
    #對啦我就是吃貨咩
    #我吃貨我驕傲
    #中秋節要到了這邊都是蓮蓉蛋黃月餅
    #有人有推薦好吃的豆沙蛋黃酥嗎

  • 溫哥華華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7 09:48:54
    有 130 人按讚

    譚新強:戲曲中心演唱《帝女花》之〈庵遇〉後感
    文章日期:2021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好少在本欄提及我的私人生活,但今次要破例講一件非常興奮和感恩的事情。本周二,非常榮幸,竟有機會在「普樂藝會」姚志明老師領導下,與一班好同學和星光熠熠的大老倌,一齊在非常漂亮的戲曲中心演唱粵曲!

    對粵曲的興趣可說來自隔代遺傳,我從未見過的祖父,在鄉下是專業唱戲的。約10年前,經過大會堂,見到「普樂藝會」的海報,我就去了報名加入。

    實在慚愧,雖可說學藝多年,因為懶惰,從未學好工尺譜基本功,只是一直念口簧。後來更因工作太忙而停了近8年,最近半年才臨急抱佛腳,再次操曲狂練。但因資質實在有限,所以進度甚慢,在此實需要感謝姚老師和我邀請的年輕名花旦王潔清小姐(多才多藝,亦是編劇家),和一眾樂師及陪我唱歌的同學們的無限耐性和指導。

    今次演出源出自兩年多前,在「普樂藝會」的周年晚宴上,跟姚老師聊到當時剛落成的戲曲中心,我就表示極力鼓勵和支持我們曲社去申請一個演出檔期。出口容易,但辛苦了一班好同學,開始了漫長和艱辛的籌備過程。我需要對廣大香港市民道謝,戲曲中心的建築成本高達27億元,現在我們這些票友,竟可只花10萬元不到,就租到此世界級歌劇院,非常物超所值!戲曲中心的排期當然非常長,也有一定水準要求,但絕對接受業餘團體申請,開放度和使用率,都遠高於香港單車館!

    港治疫成功 演出兩延期後終成功舉行
    戲曲中心的建造歷史有點坎坷,亦有點爭議性。設計出自溫哥華華人建築師譚秉榮手筆,但不幸在2016年巡視工程時突然中風去世。後來劇院的英文名字「Xiqu Centre」,也曾一度引起激烈社會辯論。戲曲中心更有點生不逢時,2019年初正式啟用,開幕不久即遇上大型社會暴亂,到了2020年更碰上沒完沒了的疫情,大大影響整個演藝界。

    我們的演出也幾乎以為告吹,結果兩度延期,超過一年時間,最後能成功舉行已算幸運,實需感謝香港治疫超成功。據了解,上演西方歌劇的紐約林肯中心的室內劇院仍未重開,但從5月起,就在室外搭了10個台舉行演出,有抄襲我們搭棚上演神功戲的嫌疑呢!

    粵劇在2009年已被聯合國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香港和所有廣東人的文化瑰寶,非常值得保存和發揚光大。我一曲走天涯,今次唱了香港人最熟悉的《帝女花》之〈庵遇〉。《帝女花》當然是任白戲寶中之戲寶,亦是唐滌生先生的四大名劇之一(其他三套為《紫釵記》、《牡丹亭驚夢》及《再世紅梅記》)。《帝女花》原劇本出自清代崑曲劇作家黃燮清,後來由唐滌生改編而成。《帝女花》的故事感人,不止受到中國人歡迎,原來早在清末已傳到日本,且長期有演出此劇(但不知是以何形式,Kabuki還是Noh?)。據說,任劍輝和白雪仙兩位,在一次日本旅行中,偶然碰到此劇演出,從而啟發他們把《帝女花》帶回來,鼓勵唐滌生先生改篇成粵劇。

    如此故事是真的(如有讀者認識白雪仙女士,請幫忙印證一下),實在非常傳奇。我認為此故事可信性頗高,因為早期的粵劇其實可算頗國際化,包容性也很強。粵劇的歷史不到200年,對比超過600年歷史的崑劇不算長,最有名的明代崑劇作家湯顯祖,跟沙士比亞是同一時期的人,且同在1616年去世。最初的粵劇演出方言其實並非粵語,而是所謂的古腔官話(又稱中州話),反而較接近北方方言。現代粵劇的改革歷史更短,都是始於1920年代的,主要推手為在香港土生土長,曾就讀聖保羅書院的薛覺先先生(白雪仙的父親白駒榮亦重要)。改革包括引進大量西洋樂器如小提琴、色士風,甚至結他等等,但亦有帶入北方的鑼鼓和北派表演藝術。樂曲方面加入大量豐富旋律的小曲,有些甚至來自西方,演唱方言改為主要粵語,男角從高八度音的子喉改為平喉(感激),亦開始容許女性參與演出,毋須全部女角用男生反串。薛覺先的劇團,也培養了多位著名劇作家,包括南海十三郎和稍後期的唐滌生等。

    其實這批早期粵劇改革者都頗西化,不止薛覺先念番書,南海十三郎更曾是港大醫科生,唐滌生原名唐康年,滌生只是他英文名Dickson的譯音名字!唐滌生曾在非常洋化的上海讀書,除編劇,其他興趣包括畫西洋水彩畫和看荷李活電影。他們這批人的創作靈感來自全世界,並無特別國家和文化界限。當年粵劇流行地域非常廣,除粵、港、澳為中心點外,南洋以至北美和歐洲華僑,都以廣東人居多,所以各大老倌經常到全世界演出。李小龍爸爸李海泉為粵劇名伶,正因在1940年去了美國演出和避戰亂,李小龍才會出生於三藩市。

    改革粵劇四大建議 助傳承創新
    其實粵劇在今天的香港和廣東仍頗流行,我參與了之後才發現有那麼多的志同道合人士。除年紀較長人士外,喜見原來也有不少年輕的專業粵劇表演者和樂師,演藝學院和八和會館更是功不可沒。最近發現有些大老倌,甚至有專門開班教導只幾歲大的小朋友!

    任何文化藝術都必須有生命,有傳承和創新,粵劇也當然不例外,需要更多新的好劇作。讓我大膽提出數個繼續改革的建議:

    1.傳統曲牌如《秋江月》和《妝台秋思》等固然好聽,但我認為不應不停翻用。我建議每齣劇都必須創造一些新的樂曲。情况如百老匯劇一樣,無論Phantom of the Opera和Cats的歌曲有多好聽,Andrew Llyod Weber是不會翻用這些旋律的。但我的意思並非完全放棄非常優美的中樂pentatonic scale(五聲音階)和較簡單的harmony(和聲),其實我反覺得模仿交響樂團的現代中樂團有點不倫不類。但在中樂的音律基礎上,應該也有大量創作空間。

    2.我絕對覺得中國戲曲的藝術性高於傳統西方歌劇,因為包含唱、念、做、打,絕非如西方歌劇般,主要演員只懂行來行去唱歌。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粵劇應提升舞蹈、做手,以及我的至愛北派的佔比和重要性,給予觀眾更多的視覺享受。當然服裝、化妝、燈光和舞台設計亦非常重要。

    3.現代人的生活習慣網上化和碎片化,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因此無論傳統粵劇藝術家多麽喜歡四小時長的現場舞台表演,我認為必須縮短表演時間至約兩小時,甚至編寫一些更短的劇目(不一定是折子戲)。近日我發現在疫情期間,八和拍製了一系列介紹粵劇各方面藝術的短視頻,是個非常好的計劃。但我認為連正式粵劇表演也應大量放到網上做推廣,粵劇的整個商業模式都需要重新考慮,從只靠現場門票、票友和政府資助,加上新的網上流量和收費模式。

    4.最重要的是,中國包括香港,需要盡快開關,重啟正常的人民、文化藝術、學術、生意和外交旅遊。封關愈久,中國與全世界的隔膜愈加嚴重,加上中國互聯網並非完全開放,本已在惡化的美中關係,在切斷絕大部分實體交往後,情况變得更差,甚至更危險。

    內地近月政策 似墮圍城受困心態
    除此,一如我數月前的警告,中國切忌因封關而墮進圍城受困心態。近日所見的一些政策,就不幸有此味道。我再次提醒,不可因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必須鼓勵中國企業(和人民幣),包括互聯網平台企業,盡快衝出國際。說什麼不想超越美國,只想超越自己,聽來有點道理,但其實誤解了中國互聯網企業需要走出國門的真正原因。互聯網就是最強大的新媒體,如中國全面放棄全球競爭,美國互聯網巨頭,更將長期壟斷全球傳媒和大部分人的腦袋,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都是經過美國傳媒的五稜鏡。美國擁有絕對性的媒體控制,再加上中國無意放開資本帳,提升人民幣地位,所以才能支持美國無道的長期QE和其他不合理貨幣和財政政策。換作沒有超級傳媒控制權的古羅馬帝國,如此誇張的印鈔,可能早已引發金融危機!然後有了無限的印鈔權,才可負擔更誇張和極端的「9 Power Standard」軍事開支!

    粵劇界只是整個社會的極小一份子,但亦是一個縮影。明年我們曲社又訂了戲曲中心作三場表演,老師幫我約了全中國最有名的花旦之一蔣文端女士與我合作。我誠惶誠恐,但當然非常興奮,只期望早日通關,明年能夠成功演出!

    如能與全世界恢復通關,我甚至夢想我們曲社能遠征歐洲,在維也納黄金音樂廳(Goldene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s)演唱中國粵曲!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 溫哥華華人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7 08:30:16
    有 71 人按讚

    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近日宣判,擅自砍去鄰居多棵雪松樹冠的西溫哥華華人夫婦,需賠償原告4.8萬多加元。
    #看民生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8/27/982014.html?utm_source=facebookpost&utm_medium=kzgfacebookpost&utm_campaign=monfacebookpos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