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源鋼企業跳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源鋼企業跳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源鋼企業跳票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7萬的網紅范琪斐的美國時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0美國大選搖擺州報導-俄亥俄州】 🎷各位讀者朋友大家好,11月3日就是美國大選,如同我們先前告訴大家的,決勝點就在幾個「有時紅、有時藍」,兩黨差距不大的搖擺州。 🎷今天讓我們談談俄亥俄州。俄亥俄州目前的選情是由川普小幅領先,但也有多家民調指出拜登也有可能拿下俄亥俄,雙方旗鼓相當,究竟俄亥...
源鋼企業跳票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美國大選搖擺州報導-俄亥俄州】
🎷各位讀者朋友大家好,11月3日就是美國大選,如同我們先前告訴大家的,決勝點就在幾個「有時紅、有時藍」,兩黨差距不大的搖擺州。
🎷今天讓我們談談俄亥俄州。俄亥俄州目前的選情是由川普小幅領先,但也有多家民調指出拜登也有可能拿下俄亥俄,雙方旗鼓相當,究竟俄亥俄州的18張選舉人票將鹿死誰手?請看《范琪斐的美國時間》團隊的整理報導!
-----------------------------------------------------------------------
👉 想當白宮主人 必得拿下俄亥俄
1964年以來,俄亥俄州在每一次大選中,都扮演有如章魚哥的指標角色,雖然18張選舉人票不是最多,但只要拿下俄亥俄州的候選人,最後都成為白宮主人。
2016年大選前,每次選舉兩黨候選人差距都在2%到5%之間,不過川普在俄州卻以8%大勝希拉蕊,他今年1月9號就選擇俄州正式開跑競選活動,兩位候選人第一場辯論也是在俄州開打,但川普這次還能以大幅度差距獲勝嗎?
👉 拜登民調追得辛苦 撒千萬美金打廣告
依據民調網站 FiveThirtyEight 統整的全國民調,10月16到29號的平均民調,川普在俄亥俄州支持度以50%,小贏拜登的48%,兩人在八月到九月的民調呈現拉鋸,但十月開始拜登的支持度呈現下滑趨勢;至於FOX新聞做的民調則顯示,川普和拜登的差距約3%。
眼看拜登選情緊張,紐約前市長彭博挹注拜登陣營1500萬美金在俄亥俄州和德州打廣告。反觀川普陣營顯然對俄亥俄很有信心,24號到俄亥俄州造勢後,宣布取消俄州的250萬美金廣告經費,把資源用在其他落後的州。
不過兩人差距不到5%,川普在疫情及就業上的表現令選民失望,也讓今年的俄亥俄州格外難預測。
👉 疫情重災區 選民超失望
根據Your Voice Ohio的調查,無論是川粉還是拜登支持者,在這次大選中最關心的議題都是新冠肺炎疫情,受訪者中有32.4%的人認為控制疫情是當務之急。
俄亥俄州平均一天將近2千人確診,目前累計超過20萬人染疫,86個縣中有82縣被歸類為重災區,有選民說看到川普確診後不負責任的態度,以及造勢時堅持大部分的人痊癒後會免疫,都讓他感到很失望。
👉 「美國優先」跳票 汽車業煤炭業紛關廠
疫情帶來約8%的失業率,也讓選民不滿。俄亥俄州曾是美國的鋼鐵製造中心,但隨著企業外移逐漸沒落,成為鐵鏽帶的一員。
川普2016年承諾「美國優先」,將產業鍊搬回美國,製造更多工作機會。但2018年,通用汽車保留中國、墨西哥的工廠,選擇關閉俄州在內的五座北美廠區,狠狠打了川普一巴掌。雖然隔年通用汽車宣布要在俄州3座城市投資7億美元,創造450個工作機會,但已經讓不少選民對川普投下不信任票。
另外全美最大的私營煤炭—默里能源(Murray Energy)也在貿易戰中不支倒地, 聲請破產。也為川普當初「讓煤炭和鋼鐵成為美國心臟」的承諾打上重重問號。
拜登在第一次辯論結束後搭火車到支持川普的俄州東部造勢,痛批川普背叛勞工,共和黨對經濟問題漠不關心,並且搬出歐巴馬政府時期扶植汽車工業的政績,強調自己上任後會反抗中國的霸凌,並為俄州帶來更多工作機會。
拜登的言論頗受克里夫蘭、哥倫布等城市近郊的高知識白人選民歡迎,民調顯示川普四年前在這個族群大勝對手20%,但現在卻以10%的差距輸給拜登。
👉 九製造業重鎮 這次會轉藍嗎?
俄亥俄州內有九個指標縣,分別是位於東北部的阿什塔比拉縣(Ashtabula County)、杜倫巴爾縣(Trumbull County)、 波蒂奇縣(Portage County)、史塔克縣(Stark County),位於北邊的伊利縣(Erie County) 、渥太華縣(Ottawa County)、桑達斯基縣(Sandusky County)和伍德縣(Wood County),以及西南邊的蒙哥馬利縣(Montgomery County)。
九個縣都是製造業重鎮,選民組成多為藍領階級。民主黨過去在這些地區的表現都很好,但川普的製造業搬回美國口號,讓這裡的選民特別有感。
其中史塔克縣、渥太華縣和伍德縣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不等候選人來造勢,兩黨都開始動員催票。川普和兒子小川普則是先後在九月底到蒙哥馬利縣的達頓市,舉行「為美國工人而戰」的造勢活動,發表一個多小時的演說,希望拉攏工人階級選民。
👉 五萬張選票寄錯大烏龍 選民緊張來不及投
俄亥俄州今年因為疫情關係,申請缺席投票的人數暴增,沒想到在申請這一關就出現問題。
俄亥俄州的選務單位規定,選民必須填一份申請選票的表格寄回大選中心,經過審核後才能拿到選票。一來一回已經耗費相當多的時間,在這之中又發生多起申請表格簽名筆跡不符的問題,導致民選民連票都拿不到。
另外,俄州每個縣只有一個選舉專用郵筒,連郵寄投票都得排隊。最離譜的就是寄錯票烏龍,俄州富蘭克林縣今年有23.7萬人申請郵寄選票,沒想到將近5萬人反應收到錯誤選票,有的是選區印錯,有的是名字寫錯,錯誤率高達兩成。當局調查後表示,應該是有人誤改印票機設定,才會發生疏失,馬上重印新的選票,並在72小時內寄出。
即使當局亡羊補牢,但郵政系統能不能跟得上龐大的選民需求還是個問題,讓很多選民擔心收到票後無法趕在截止時限前寄到,川普則是在推特怒斥這根本就是操縱選舉。不過選務單位強調絕對不會重複計票,只有補發的選票才會受理。一連串郵寄投票爭議,為原本膠著的遠情更添變數。
-----------------------------------------------------------------------
💐以上是俄亥俄州的分析,接下來到選前,我們會持續針對幾個關鍵搖擺州,陸續整理出相關資訊,下一篇是富士康說要前往投資的威州!
💐 想要掌握最即時的美國大選開票實況嗎?台灣時間11月4日的上午七點到下午一點,請大家鎖定范琪斐的美國時間,給你即時開票直播!
源鋼企業跳票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由廣場》核廢處置 也需要轉型正義!!! (05/04/2016 自由時報)
◎ 作者:卓鴻年
民進黨即將執政,核電廠與核廢料處置問題勢必重新爬梳,找出對台灣最有利的解決對策。本人茲就過去在美國核廢處置相關經驗,加上近年數度返台的近身觀察,探索中期儲存的可能選項,以及台灣所要面對的核廢最終處置問題,提出我的看法及建議,希望有助於台灣社會導向理性討論。
首先,針對爭議中的核一乾貯,過去台灣關於核電的法規均依循美國來制定,但台灣的環境迥異於美國,美國的核電廠大多位居內陸,氣候比較乾燥,而且電廠絕大多數屬私人企業,凡事以降低成本為主要考量,通常只會達到管制單位安全法規的低標,在那樣的條件所發展出來的戶外乾貯設備,並不適合四面環海、氣候濕熱的台灣,加上海風吹拂,容易產生鹽化問題,不銹鋼桶容易腐蝕,會縮短戶外乾貯的使用年限。因此,台灣應考慮採用較高規格的室內乾貯,並參照與台灣氣候、地質相近的國家,例如日本的作法。
關於低階核廢的處理,首先我建議停止燃燒低階核廢料,除非台灣的原子能委員會能確認廢氣、廢水、燃燒後的灰渣的管制,合乎歐洲國家的嚴格標準,對環境衝擊降到最低,否則,應和美國一樣用壓縮減容後直接處置,這樣的做法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最經濟、且最安全的做法。
至於已經放在蘭嶼貯存場的低階核廢,我認為應該盡速遷回台灣本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用室外壕溝來貯存低階核廢料,台灣政府這樣對待蘭嶼原住民達悟族實在不公平也不正義。
1999年陳水扁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身分到蘭嶼,提出與原住民新夥伴關係政見,並答應將核廢料遷出蘭嶼,但當選後仍跳票,即使2007年12展開檢整重裝作業,並於2011年11月底全部完成,但是並未改善貯存環境。
相形之下,目前台電核電廠所建置的低階核廢室內貯存場,就顯得相當高級,較利於輻射防護。台灣政府與人民應深刻反省對待原住民的態度。在此呼籲即將上任的蔡英文總統,應落實核電的轉型正義,盡早遷出蘭嶼核廢。
關於核廢處置的制度問題,應考慮成立核廢處理專責機構,亦即不受黨派影響的超然獨立之委員會,在相關立法可朝此製訂規範。2017年台灣將完成「我國潛在處置母岩特性調查與評估」報告,並建議候選場址調查區域,建立潛在處置母岩功能,此報告需有獨立的委員審查,並且要以台灣專業人員來審查,因為台灣人才了解台灣的狀況,此外,任何決議應該納入民意。
我也建議成立一個立法院的核廢料管理委員會,亦可考慮成立一個獨立的常務(Standing)核廢料技術評估委員會,獨立於執行單位(專責機構)及管制單位(原能會)之外,此委員會可對台灣的核廢料(低階、高階)整體營運提供技術評估,並獨立於原能會的評估,而且定期向立法院報告。
我想提醒大家,最終貯置計劃所涉及的專業不僅於核工,還跨物理、土木、地質、水文、材料跟化學等十幾種領域,還需要社會學家參與。認為只有核工,或只有地質,才是專業,這種意識型態是錯誤的。
近年我也感受到台灣民間對政府的信任度很低,我想政府應該有誠意的與民眾對話,這種對話不是上對下的政策宣導,也不是僅限於與少數團體的溝通,應該跨大溝通的面向,例如下鄉聽取民意,並且改變官僚作風,落實核安管制,才有可能取得民間的信任。
與此相關的環境輻射偵測,我知道近年有民間團體基於對政府的不信任,進行量測計畫,而測出人工核種,但原能會對於民間的偵測均採否認態度,這樣做對於民間的信任度只有減分,沒有加分。
我建議輻射偵測應應獨立於原能會之外,建議由比較具有公信力的單位來做,並且融入民間參與的機制,才有可能提升信任度。至於原能會,應落實在核電廠的核安管制。
最後,我還要提醒小英政府及台灣人民,應破除專家的迷思,尊重民意,融入更多的社會討論,政府想與人民達到共識就是要溝通,溝通,再溝通。
(作者卓鴻年博士為前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科學家,亞卡山核廢最終處置計畫科技整合人)
★★ 也藉此機會,在此特地提供大家卓鴻年博士上週末(04/30/2016)在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核廢料處理與最終處置」的專題演講完整簡報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文章內容原始資料來源:
自由廣場》核廢處置 也需要轉型正義(05/04/2016 自由時報)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86106
♡
這是卓鴻年博士04/30/2016 下午在台灣教授協會以 「台灣核廢料管理與最終處置」 - 我的看法為題所做的專題演講的完整簡報資料內容(總共有42張PPT檔案)。
自由廣場》核廢處置 也需要轉型正義!!! (05/04/2016 自由時報)
◎ 作者:卓鴻年
民進黨即將執政,核電廠與核廢料處置問題勢必重新爬梳,找出對台灣最有利的解決對策。本人茲就過去在美國核廢處置相關經驗,加上近年數度返台的近身觀察,探索中期儲存的可能選項,以及台灣所要面對的核廢最終處置問題,提出我的看法及建議,希望有助於台灣社會導向理性討論。
首先,針對爭議中的核一乾貯,過去台灣關於核電的法規均依循美國來制定,但台灣的環境迥異於美國,美國的核電廠大多位居內陸,氣候比較乾燥,而且電廠絕大多數屬私人企業,凡事以降低成本為主要考量,通常只會達到管制單位安全法規的低標,在那樣的條件所發展出來的戶外乾貯設備,並不適合四面環海、氣候濕熱的台灣,加上海風吹拂,容易產生鹽化問題,不銹鋼桶容易腐蝕,會縮短戶外乾貯的使用年限。因此,台灣應考慮採用較高規格的室內乾貯,並參照與台灣氣候、地質相近的國家,例如日本的作法。
關於低階核廢的處理,首先我建議停止燃燒低階核廢料,除非台灣的原子能委員會能確認廢氣、廢水、燃燒後的灰渣的管制,合乎歐洲國家的嚴格標準,對環境衝擊降到最低,否則,應和美國一樣用壓縮減容後直接處置,這樣的做法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最經濟、且最安全的做法。
至於已經放在蘭嶼貯存場的低階核廢,我認為應該盡速遷回台灣本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用室外壕溝來貯存低階核廢料,台灣政府這樣對待蘭嶼原住民達悟族實在不公平也不正義。
1999年陳水扁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身分到蘭嶼,提出與原住民新夥伴關係政見,並答應將核廢料遷出蘭嶼,但當選後仍跳票,即使2007年12展開檢整重裝作業,並於2011年11月底全部完成,但是並未改善貯存環境。
相形之下,目前台電核電廠所建置的低階核廢室內貯存場,就顯得相當高級,較利於輻射防護。台灣政府與人民應深刻反省對待原住民的態度。在此呼籲即將上任的蔡英文總統,應落實核電的轉型正義,盡早遷出蘭嶼核廢。
關於核廢處置的制度問題,應考慮成立核廢處理專責機構,亦即不受黨派影響的超然獨立之委員會,在相關立法可朝此製訂規範。2017年台灣將完成「我國潛在處置母岩特性調查與評估」報告,並建議候選場址調查區域,建立潛在處置母岩功能,此報告需有獨立的委員審查,並且要以台灣專業人員來審查,因為台灣人才了解台灣的狀況,此外,任何決議應該納入民意。
我也建議成立一個立法院的核廢料管理委員會,亦可考慮成立一個獨立的常務(Standing)核廢料技術評估委員會,獨立於執行單位(專責機構)及管制單位(原能會)之外,此委員會可對台灣的核廢料(低階、高階)整體營運提供技術評估,並獨立於原能會的評估,而且定期向立法院報告。
我想提醒大家,最終貯置計劃所涉及的專業不僅於核工,還跨物理、土木、地質、水文、材料跟化學等十幾種領域,還需要社會學家參與。認為只有核工,或只有地質,才是專業,這種意識型態是錯誤的。
近年我也感受到台灣民間對政府的信任度很低,我想政府應該有誠意的與民眾對話,這種對話不是上對下的政策宣導,也不是僅限於與少數團體的溝通,應該跨大溝通的面向,例如下鄉聽取民意,並且改變官僚作風,落實核安管制,才有可能取得民間的信任。
與此相關的環境輻射偵測,我知道近年有民間團體基於對政府的不信任,進行量測計畫,而測出人工核種,但原能會對於民間的偵測均採否認態度,這樣做對於民間的信任度只有減分,沒有加分。
我建議輻射偵測應應獨立於原能會之外,建議由比較具有公信力的單位來做,並且融入民間參與的機制,才有可能提升信任度。至於原能會,應落實在核電廠的核安管制。
最後,我還要提醒小英政府及台灣人民,應破除專家的迷思,尊重民意,融入更多的社會討論,政府想與人民達到共識就是要溝通,溝通,再溝通。
(作者卓鴻年博士為前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科學家,亞卡山核廢最終處置計畫科技整合人)
★★ 也藉此機會,在此特地提供大家卓鴻年博士上週末(04/30/2016)在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核廢料處理與最終處置」的專題演講完整簡報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文章內容原始資料來源:
自由廣場》核廢處置 也需要轉型正義(05/04/2016 自由時報)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86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