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源泉稅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源泉稅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源泉稅中文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日本旅人塾 Japan Tab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隨筆】Vol.018「孤獨」的價碼 最近正值報稅季節,早早地、快快地報完了稅。 文筆業這行,基本上還真沒啥好報,表格項目拉下來內容貧瘠的很。 最近看到作家米果寫到文筆業的吃土人生,心有戚戚焉。 雖然從台灣的整體薪資結構看來,最低月薪已經超過兩萬,但就文筆業來說,若想要每個月光從寫稿這...
源泉稅中文 在 日本旅人塾 Japan Tab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隨筆】Vol.018「孤獨」的價碼
最近正值報稅季節,早早地、快快地報完了稅。 文筆業這行,基本上還真沒啥好報,表格項目拉下來內容貧瘠的很。
最近看到作家米果寫到文筆業的吃土人生,心有戚戚焉。
雖然從台灣的整體薪資結構看來,最低月薪已經超過兩萬,但就文筆業來說,若想要每個月光從寫稿這件事情得到超過兩萬的稿費收入,除非知名度高、長期有固定專欄或者與多平台合作,否則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雖然如今已是一碗麵就約末花上40元的年代,但多年前便一字0.5~2元的起跳稿費,並沒有因為時代改變而得到改善。
反之,因為閱讀人口減少、網路平台增加、免費邀文及各大網路平台間的「換文」趨勢興起,願意針對「稿費」這項經營成本支出的平台,更顯得是彌足珍貴了。
與同為旅遊主題撰稿人的日本作家(為日本介紹台灣),曾幾次聊起關於寫作收益這件事。
友人詫異於台灣的文筆業寫作者,是如何在這種一字0.5~2元的低價結構下存活?一篇專欄通常約莫1,000~1,500字上下,一個月一回專欄的收入最多也僅有3,000元,更別說稿費高低還得看金主口袋。
這樣的金額雖然並不含照片,但來要求一篇文章2,000、3,000元,還必須包含幾十張照片配圖及圖說在內的平台,也是大有人在,是否接受這樣的合作關係,則如姜太公釣魚了。
在馬奎斯的《百年孤寂》中提到,「 #作家是最孤獨的行業」。
寫作這件事情,不若其他行業或許經由討論、交流、分工,而是一件絕對孤獨的事。
縱使寫作者開稿前的寫作泉源可能受到外界影響(如金主、如趨勢)、寫作後的成果可能影響外界(如讀者),在寫作的這件事本身卻是一件必須大抵都得經由自己思考、串連、整合的行為。#處於孤獨_可說是書寫的必要。
這樣的孤獨所產出的文章,究竟值不值得2,000、3,000元,其實也很見仁見智。
願意支付稿費的平台,已算誠意十足,更多的是來要求零元合作的來信。
說法諸如「讓你增加知名度」、「為你增加流量」、「提供你曝光機會」。
今天不接這合作,明天依舊會在搭車時不經意地看到那份刊物的某單元,出現了其他寫作者合作的稿件、或是看到某平台使用了其他寫作者的文稿,畢竟,#總會有願意將自己寫作心血以零元雙手奉上的人,對於這樣的寫作者也只能雙手合十,衷心感佩。
在這樣的結構下,若想要好好寫文章,除了寫作者自身知名度之外,有時就成了需要幾分幸運、機緣的事了。
若能碰到願意提供寫作者稿費,而且從理念、路線都契合的合作伙伴,是極其幸運,而且讓人在合作起來時能格外感受到「孤獨卻美好」的寫稿時間。
#這樣的尊重與契合_足以使寫作者清楚感受到作為一位寫作者_而非供稿者的差異,甚或透過文字而扮演著作為想要透過文字把各種內容傳遞給讀者所知曉的「傳遞者」的角色。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孤獨的幸福感」。(笑)
儘管台灣的寫作市場嚴峻,跨國由日本合作來寫中文稿件的寫作市場,倒也未必如想像的美好。
基本上來說,若是正式用稿的文字自然絕對致上必要稿費,但有時就算甲方支付了稿費,也有在中間過手就蒸發掉的狀況,所以未必能順利拿到稿費。
另外一種狀況,則是有為日本撰寫文章的文筆業寫作者都會碰到的,稅金。
每期或每案請款的請求書內,都會看到必須扣除的兩項金額。
一項是消費税8%、一項是源泉徵收10.21%,扣完之後才是最後拿到的金額。
對了!因為是跨國合作,所以還要再扣掉雙邊銀行作業費用,這樣一關、那樣一關地終於進到戶頭的金額,自然已經與原本的金額相差不小。
不僅如此,稿費領出時的匯率高低,又是一關影響所得的變因。
舉例來說,今年的日幣匯率與去年同期稿費相比,已經至少相差約台幣一千元,這一千元就是蒸發於空氣中的台日匯率落差。所以,也就會有「#收到稿費卻不敢換匯領稿費」、「#身上有日幣卻不敢拿去換成台幣用」的微妙處境。
我知道你一定會說,那幹嘛做跨國合作?
但儘管如此飄洋過海、層層削薄,日本的出版及平台所願意支付的稿費數字,卻仍然可以讓寫作者多買幾個麵包、多啃幾顆茶葉蛋,因為台灣依舊是個處在與寫作者糾結於「一字可不可以降0.5元」、「照片可不可以不算錢」「給我免費稿子為你曝光」的 #極地環境。
這樣的分野,才真叫人心有所感。
不禁慶幸著,還好在扮演寫作者、採訪者角色之餘,還有作為教師、講師的餬口能力。
真是謝天謝地。
---
照片是日本取材中的列車內會議
---
#たびの車窓から
#從旅行的車窗眺望
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