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游離線怎麼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游離線怎麼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游離線怎麼養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還是可以培養自信,用自信的路徑去取代恐懼的路徑,也可以用各種方法來克服恐懼。然而,對我來說,更根本的方法反而是--回過頭來,從任何問題和現象的上游去著手,徹底把自己找回來。 這時候,人間種種正向的勇氣、智慧和力量,自然會流露出來,不需要你再刻意做什麼練習去鍛煉、去培養、去修正、去追求…… 《豐...
游離線怎麼養 在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還是可以培養自信,用自信的路徑去取代恐懼的路徑,也可以用各種方法來克服恐懼。然而,對我來說,更根本的方法反而是--回過頭來,從任何問題和現象的上游去著手,徹底把自己找回來。
這時候,人間種種正向的勇氣、智慧和力量,自然會流露出來,不需要你再刻意做什麼練習去鍛煉、去培養、去修正、去追求……
《豐盛》19〈不再恐懼〉
大會報告:關於App使用,綜合昨天遇到的情況大概有幾種
1. 不知道去哪裡開通課程
→到這裡 https://join.totality-of-life.com
2. 收到課程開通簡訊,但回到App還是灰灰的
→App要登入,登入了就不要再登出喔~
3. 序號去哪裡找?
→有參加過風潮的唯識的每日靜心→到風潮找訂單編號
→沒參加過唯識的每日靜心→到長庚生技購課取得序號~
**Android手機已知的兩個狀況
1. 點讀書會閃退→移除App重裝就好了
2. 播放會中斷→可調整手機的省電設定或背景運作設定
使用遇到異常,請回報totalityhelp@gmail.com
我們會在共修前的更新都修正,不用擔心喔~
請大家多用App,你愈熟悉,到時候共修也愈放鬆,而愈多人使用,我們愈知道系統要怎麼調整,到時候共修會更順利❤
[小小提醒] 關於預計在2021年10月2-3日舉辦的共修,由於各國疫情仍未消解,楊博士知道大家相當期待共修,正請我們進一步做替代性的規劃。
極大機率是線上共修,我們會朝向App進行的方向前進,畢竟去年的經驗讓我們知道單純網頁在手機和平板上的行為太難掌控,造出很多的不便、困惑和浪費。
還不知道有哪些作品和練習的朋友,請看這裡→ https://totality-of-life.com/ 楊博士請大家在下一次的活動之前,能接觸多少就接觸多少,這是有心投入的你,能為自己、為大家帶來最大的幫助❤
共修開始前,請盡量試用App。愈多人用,線上共修就愈順利。新版的App也有了唯識的每日靜心,方便大家在共修前複習。
我們的App採用一個不會忘記的帳號,登入不需要記密碼,也不需要再登出。往前支援六年前的手機,也為容量可能不足的朋友設計了釋出空間功能,還能開飛行模式離線聽、暗屏來聽,減少電磁波和光線干擾。需要換手機的朋友,大約今年4000元左右的新機就能很好的運作,想不出不用的理由, 試試看喔~
App教學:https://totality-of-life.com/transfer/
iOS 蘋果:https://reurl.cc/MZennn
Android 安卓:https://reurl.cc/qmyYmp
開通課程: https://join.totality-of-life.com
長庚生技的門市有小禮物要送給「唯識的每日靜心」線上課程的朋友,到這裡看活動詳情→ https://is.gd/Knr4z6
游離線怎麼養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ode review V.S. pair programming】
網頁好讀版:https://tdd.best/blog/code-review-vs-pair-programming/
昨天大女兒早上去學校、下午去上美語、晚上去游泳,回來已經很累很晚了,一直猛打哈欠。在去游泳之前,已經讓她把學校作業先寫完了。
睡覺前收拾書包,太太檢查她新的國字(硬體字筆畫)作業寫得怎樣,因為是第一次練,當時寫作業又蠻趕時間的,又沒大人在旁一起看,所以蠻多內容寫得只是有形狀,但很多細節都不對。
我癱在按摩椅上,聽著太太跟女兒隔著餐桌坐在對面的對話。
—
太太:「你覺得你寫得跟上面的字有一樣嗎?」
女兒:「一樣啊!」
太太:「有嗎?你仔細看看」
女兒:「一樣啊...」
太太:「你那個字最後那邊勾了起來,上面的字有勾起來嗎?」
女兒:「我沒有勾起來啊...」
聽著這段對話,讓我想到一些軟體開發過程常見的場景....所以我正瞅著何時去摻一腳。
接著大概連續10次,女兒寫了字,太太只說著問題在哪,女兒擦掉,再寫一次,還是一樣的問題,不斷 repeat。
她一直在打哈欠,因為一天上三種課,從早到晚真的很累,之前有約定過要避免這樣上課,為了避免她在根本不知道怎麼寫才會「對」的無限循環中崩潰,我決定起身。
「將她們從 code review 的形式改成 pair programming」
—
我:「怎麼啦,唷,你開始練習寫國字啦」
女兒:(嘟著嘴巴,含著眼淚,沒力氣跟心情多說一句話,繼續把她寫的字擦掉)
我走到她的身後,伸出兩隻手環著她。
我:「我來看看是哪個字,哇,這筆畫也太特別了點,你這後面好像往上翹了」(我刻意不用勾的字眼,因為他們剛剛才吵過這件事)
我:「要不爸爸幫你用橡皮擦,你再寫一次我看看會不會就好了。」
擦掉之後,她再寫了一次,還是歪歪的。
我問她:「嗯,這邊還是有點問題,你覺得呢?要不要爸爸再幫你擦掉?」
她仍然沒講話的點點頭。(她處女座的完美主義)
我再擦掉之後,跟她說,爸爸握著你的手一起寫。
接著我就在後面握著她的手,告訴她另一隻手壓著本子,我們一起寫了那個字。(估計此時對面的老婆應該要很羨慕嫉妒渴望才是,但我無暇理會她的眼神,我現在要專心跟女兒寫作業)
結果我們一起寫的字還是歪七扭八。
我告訴她:「這真的不簡單,要不換爸爸試試寫寫看。」
我把字擦掉,寫了一遍。醜醜的,再擦掉,再寫一遍,還是不到位。我笑了笑:「這真的要寫漂亮沒那麼容易。」
女兒聽了,說著她要自己練習寫。我幫她擦掉之後,她照著上面的字描了一遍,再到格子裡練習一遍,終於通過媽媽的標準了。
昨晚的例子就到這邊終了。
—
很多目前軟體產品開發還蠻上軌道的客戶,他們現在的瓶頸都是在 code review. 要嘛 review 容易變成瓶頸、要嘛因為瓶頸導致時間緊迫而淪為橡皮圖章的形式,又或者只是看看 code diff 之間的差異、寫法有沒問題,只能指出寫得好不好,而無法確認寫得對不對。
「先落實 code review, 形成瓶頸之後 試著用 pair programming 解決」我經常這樣建議那些覺得該 code review 但覺得 pair 不實際或是有抗拒的團隊。
code review 就像稽核,常見有幾個特點:
1)稽核沒過,代表沒完成,不給過關的。
2)稽核人員跟開發人員的目標不完全一致,稽核人員更偏重於把關,尤其是品質。而開發人員最大壓力來自於時程。
3)稽核是落後指標,發現問題時間點越晚,修復成本越高。加上責任落在要扛時程的開發人員,往往來來回回壓力會越來越重,要嘛心情受影響,要嘛放掉品質受影響。
4)離線(非面對面)斷點式的往返(context switch),大部分工程師傾向在線上留下 review comments, 而不是坐在一起面對面溝通,哪邊寫法有問題,了解作者的考量是什麼,我們怎麼達成一致的共識後交付。
對雙方來說,這樣多次斷點式往返,只依賴 comments 上的文字描述,會有許多誤解、中斷、等待的浪費。
這很像甲乙方的驗收方式,只是都是團隊內的工程師罷了。
我們整體最終目標(也該是共同目標)應該是:「在時程內有品質地交付我們兩有共識的程式碼。」
所以建議大家從這種傳統的線上 code diff review, 線上 comments, 來來回回後允許 merge 的形式,改成 reviewer 要 review 時跟作者約個時間,帶著電腦坐在一起,照著 reviewer 對需求的瞭解,以及他自己的思路,去看跟作者設計、寫法不一致的地方(經過了共同的 refinement, 驗收情境, planning part2,再從 test case 出發來看整體產品程式碼的設計),進行瞭解與討論,雙方持續有共識地一起修改調整,最後兩人一起完成這段 feature final commit,merge 回 trunk。
By the way, 我通常建議 reviewer 主導這個過程,用她的思路往下推進,而不是讓作者自己先描述作法跟思路,一來避免錨定效應,二來實務上看code的人不會聽到作者解釋和說明,得試著在沒有作者解說下,讀者能用最短時間、最少腦力、正確地理解程式碼的意圖。
兩人一起承擔時間、品質、對程式碼有共同理解的責任,只是這次擔任的角色不同而已。當下雙方都專心的完成這個共同的任務與目標。
先從 review 練習 pair, 熟悉了之後他們就會覺得那一開始就pair不就可以更早發現問題了嗎?
再搭配 scrum 那種非派工而是value-first 領工作的方式,再配合 #向上pair 的原則,團隊內 pair programming 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通常也是效果最好,產出最高,但也最累的開發方式。
更別說 as a team 學習型組織,互補、增加公車指數、避免破窗、共同制定/調整規範、避免盲點、避免過度設計等等好處。
code 只要是一個人寫,沒別人看,永遠都是自己會改的那種 #養code自重 的形式,裡面真的會比「長麵筋」還藏污納垢的....
搞產品的只要那種永遠特定模組都只有特定人維護,基本上死期不遠,腐敗發臭速度超乎想像,拖越久越沒辦法,慎之慎之。
#敏捷人生
游離線怎麼養 在 彭樹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我會在這裡?
再一次地,她在心裡悄悄地問自己。
眼前是一個貼著俗氣壁紙的房間,一張塑膠材質的綠色沙發佔據了一面牆,沙發上堆著零亂的行李。與沙發平行的是一張床,床頭牆上掛著一幅毫無美感的山水畫,床的對面則是一台電視,正播放著一部一直無法讓她進入劇情的電視劇。浴室在房間一角,裡面的空間十分狹小,沒有浴缸,也沒有乾濕分離的淋浴間,想洗澡只能拿橡皮水管沖洗自己,洗完之後整間浴室就全濕了,因為沒有窗,所以濕氣和熱氣久久散不出去。總之,做為臨時下榻之處,這裡毫無舒適感可言,尤其是那個充滿污漬的抽水馬桶,她根本不敢使用。但畢竟是沒有星星的廉價旅館,也無法要求太多。
可是,為什麼我會在這裡?
她抱著膝坐在床的這邊,眼睛雖然盯著電視,其實是在發呆。現在是星期一下午,平常的這個時候,她正忙著把公司裡各單位交來的發票打入電腦的表格裡,然後再列印出來呈報上級核可。那是個需要耐心的工作,而她一直很有耐心。她在那間公司工作了七年,沒有請假過一天,今天她沒有出現,同事們會不會覺得很不尋常呢?
星期五晚上她打電話給她的上司,說是接下來要請幾天假,上司問她是否發生了什麼事,她吞吞吐吐地說家裡有些事得處理,然後就匆匆把電話掛了,以免上司再追問下去。當時他在一旁盯著她,一直用眼神示意她快點結束電話,也讓她無法再多說什麼。
是有些事,但不是她的事。或者說,本來不關她的事,可是現在卻莫名其妙地變成她的事了。
她偏過頭去,看著躺在旁邊的他。他睡著了,但顯然睡不安穩,眉頭微蹙,看來連睡著也不能真正放鬆。可能他正做著被追殺的夢吧。她看著他的臉,那是一張普通男人的臉,沒有特別好看或特別不好看,她曾經不只一次地發現,自己只有看著他的時候才記得他的長相,與他分開之後就成了一片模糊的印象,這令她暗暗不安,自己是個不稱職的女朋友吧?怎麼連男朋友的臉也記不住?更令她覺得有罪惡感的是,她發現自己也不太會想念他,有時他會神祕地失蹤,半個月也沒與她聯絡一次,她其實是無所謂,反而覺得這樣也好,不必忍受他的二手菸,空氣比較清新。
「這樣也算愛嗎?別自欺欺人了!」一個聲音尖銳地響起。
她吃了一驚,一時以為是自己在自言自語,後來才發現,原來是電視劇裡的人物在說話,一個戴草帽的女子對著另一個穿黃色洋裝的女子大聲地說:
「妳有想過為什麼和他在一起嗎?」
為什麼和他在一起?其實他本來追的是她的同事小珍,但小珍對他視若無睹,他覺得受傷又難堪,因此把她當成傾訴對象,後來還約她出去喝酒,邊喝邊說些自暴自棄的話。她覺得不忍,盡力想出許多言語來安慰他,其中包括善意的謊言,例如「這是小珍的損失」、「你很有自己的風格與魅力」等等。後來當半醉的他抱住她的時候,她也是不忍推開他,他都那麼難過了不是嗎?再拒絕他不是讓他更絕望嗎?於是兩個人就這樣迷迷糊糊、順水推舟地在一起了。
「妳好溫順,好懂得聽我的話,好女人就該這樣,我最喜歡聽話的女人了。」兩人第一次有親密關係之後,他這麼對她說。
她確實很聽話,從小她就是個服從師長的好孩子,少有個人意見,一切以別人的看法為準,大家都稱讚她乖巧,她覺得被讚美了,所以就更加乖巧,符合師長的期望。他說她溫順,她又覺得被讚美了,所以也就努力維持溫順的模樣,符合他的期望。
所以與他在一起這一年多來,她一直扮演著百依百順的角色,只要是他決定的,她都說好。吃滷肉飯好不好?好。看這部金剛戰士的電影好不好?好。妳星期天到我這裡來幫我洗衣服好不好?好。妳這筆錢先借我拿去用好不好?好。
「妳是傻了嗎?」
還是戴草帽的女子在說話,她看起來很生氣,似乎是穿黃色洋裝的女子做了什蠢笨的事。
「妳沒有自己嗎?拜託妳醒醒吧!」
她瑟縮了一下,忽然覺得有點冷。但臨時出發得太匆忙,她只草草帶了幾件換洗衣物,並沒有多帶一件可以禦寒的外衣。
她知道他有在做一些投資,運動賭注之類她並不了解的地下金錢遊戲,說好聽是投資,說穿了其實就是賭博。對於這些事,她並不多問,如果他想說自然會說,她不想讓他覺得自己管太多。也因為所知有限,所以她沒想到他還跟地下錢莊借錢去下注,並且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累積成一個龐大的金錢缺口。
星期五那天下班之前,他發來line的訊息,交待她準備幾天換洗的衣服,帶上提款卡與證件,與他在台北車站的東三門見,然後也不讓她多問就離線關機。她惴惴不安地帶著行李到了東三門,舉目四望卻不見他的人影,又等了半個小時之後,才見他一臉倉惶地出現,拉著她的手臂就急急往前走,他的力道太猛,她的手臂都瘀青了。
後來他們去租了一輛車,租車用的是她的身份證,付款用的也是她的信用卡,他說他現在不能使用任何可以追查到他的證件,所以她一定得陪著他幫助他,否則他就死定了。
車往東北角開去的路上,他終於告訴她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地下錢莊上門討債,而他沒錢可還,只好決定先躲再說。她聽了反倒鬆了一口氣,原來是這樣啊,她還以為是更糟糕的事呢。至於可能是什麼更糟糕的事她也說不上來,總之無論他惹了什麼禍,她大概都不會覺得太意外。
然後她又為了自己的心理反應暗暗心驚,怎麼自己對他的期望竟是這麼低呢?同時她也覺得恍然大悟,這才把一些先前的疑惑連結了起來。
原來過去他不定時的神秘失蹤是這麼回事,躲債時總是很難與外界聯絡。
原來半年前他要求她去學開車,也是以備不時之需,當有一天他不得不跑路時,她可以與他輪流開車,以免他自己一人開長途太勞累。這也算是深謀遠慮了。
她覺得自己走進了他的劇本,演著一個她不想演的角色,卻還是身不由己地演了下來,為什麼?
這一路上,她一直反覆在心裡悄悄問自己的就是為什麼……..
為什麼我會在這裡?
為什麼我會和他在一起?
為什麼我會和他一起在這裡?
因為我是他的女朋友,所以在他有難的時候要給予陪伴與幫助。她這麼告訴自己,但她知道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心甘情願。
他們在這間羅東的小旅館已經耗了三天了,由於無事可做,而且因為不想接到地下錢莊的奪命連環叩,他連手機都不敢打開,想滑手機殺時間都沒辦法,因此大部份的時候都在睡覺,好似這樣就可以逃避他不想面對的一切;而她一樣百無聊賴,只能打開電視消磨時光,卻根本無心觀賞。
「我們要在這裡待多久?」這三天來,她不只一次這麼問。
而他總是不著邊際地回答:「誰知道呢?再看看吧。」
他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每一回她都得不到答案,只是愈來愈心寒。
不該這樣的,人生不該虛耗在這樣的狀態裡。她本來覺得自己的生活很乏味,現在卻十分懷念那些無聊的日常,在自己的床上醒來,用浴室裡那些平價美妝店買來的瓶瓶罐罐保養,為陽台上那幾株盆栽澆水,在平底鍋上給自己煎一個加了胡椒鹽的荷包蛋………那些平常不以為意且微不足道的小事,現在卻讓她覺得那就是無與倫比的幸福。她甚至懷念每天必須收集的發票以及必須得填的那些工作表格,那些細碎繁瑣裡其實有著穩定的能量,讓她以自身的存在投入其中,再匯入這個社會的洪流。雖然只是一顆小螺絲釘,也有其安身立命的位置。
如果說這荒腔走板的逃亡有什麼正面意義,大概就是讓她得以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自己平常的生活吧。而且她也發現,那些讓她感到幸福的日常中,並沒有他的身影。他本來是與她同公司的業務,後來說要與朋友創業就離開了,結果並沒有任何新事業的形成,只有雪球般愈滾愈大的債務。
那麼她究竟是為什麼要拋下自己的生活,與他這樣可笑地亡命天涯呢?
「要走就走啊!誰攔著你了?腳長在你身上,不要把責任都怪在別人頭上!」
不知何時,電視劇裡的場景已經變了,這回是一個短髮女子對著鏡頭外的某個人物憤怒大吼。
在這個當下,她的胸口忽然有被重重一擊的疼痛感。
為什麼她會在這裡,不就是她自己讓這一切發生的嗎?不就是因為她順從慣了,不會說不,才讓自己陷入目前的處境嗎?
對他來說,自己大概是個很好用的女人吧。所謂聽話的意思,也就是缺乏主見,不知為自己建立不可侵犯的邊界,才任人予取予求。
他翻了一個身,半張著眼睛看著她,懶懶地問:「現在幾點?」
她還沒有回答,他又翻過身去,嘟噥著說:「妳可不可以出去買些東西回來?我餓了,想吃排骨。」
她看著他背對著她的樣子,發現自己不僅記不得他的臉,連他的背面也如此陌生。這個男人根本不愛她,一直以來他都只是在利用她罷了,這麼明顯的事實,為什麼她始終像眼瞎似地不願正視呢?
他在逃避地下錢莊的追討,她不也在逃避心裡早就知道的真相嗎?
真相是,她也沒愛過他。從頭到尾,她付出的並不是愛,而是不知如何拒絕的怯懦,是不適當的順從。聽話或許只是某種偷懶,懶得運用自己的力量,只要對他人言聽計從,就不必對自己負責任。
現在她不得不對自己承認,她終於受夠這樣的自己了!因此她無法責怪任何人,因為是她默許這一切發生的。
她起身,把自己的幾件衣服全塞進袋子裡,在沙發旁的茶几上找到了汽車鑰匙,然後打開門往外走去。開門聲並沒有讓他多問一句,或許他又睡著了,也或許他以為她只是去買他的排骨便當。他大概做夢都不會想到,向來聽話的她就這樣離開了。
正是黃昏時分,晚霞將天邊染成了橙紅色。她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麼美的天空,她仰臉對著無盡的穹蒼深吸了一口氣,再緩緩吐出,覺得有一股全新的能量在自己的內在漸漸蘊釀。
她拿出手機,在他的line裡留下一行字:
「我走了,別來找我。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除此之外,她覺得無話可說,既不是悲傷,也不是生氣,而是沒有任何多餘的情緒,就像三千公尺的游泳結束後,終於可以上岸休息的那種感覺。
他總會打開手機,總會看到她的留言,就算他沒看到,那也無所謂,這一切已經不關她的事了。
接著,她打開車門,坐上駕駛座,發動引擎。現在開回台北,應該還來得及去還車,然後她要回家,好好泡個澡,煎一個灑了胡椒鹽的荷包蛋,用那些瓶瓶罐罐保養自己,再睡一個長長的覺。
那時去學開車是對的,這大概是和他在一起的這段日子裡,唯一的一件正面的事。
車子向前駛去,她覺得掌握方向盤的雙手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力量,這是第一次她自己一個人開車,而她很清楚自己將要前往的方向。
.
.
專欄:聽樹君說故事
標題:聽話的女人與她的領悟
作者:#彭樹君
刊於 皇冠雜誌 786期 / 2019十月號
‧
‧
.......…………………………….
🌹2018年之前的「聽樹君說故事」已結集成書《再愛的人也是別人》,於2019二月底出版,謝謝喜愛與支持❤️
#購書連結| http://t.cn/EM21XmN
彭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