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況:下》
近來重新審視我與社交媒體的關係,特別是本帳戶。我發現我喜歡觀察自己過往分享,憶起當時心境、人生目標,甚至是推算當時自己對人生的一些看法,從而分析多年來的微妙變化。
例如,我會透過觀察自己數年前在這裏的分享,留意當時主要敘事什麼,對什麼事情會感到喜悅,從文字推敲那時的我在渴望、追求什...
《近況:下》
近來重新審視我與社交媒體的關係,特別是本帳戶。我發現我喜歡觀察自己過往分享,憶起當時心境、人生目標,甚至是推算當時自己對人生的一些看法,從而分析多年來的微妙變化。
例如,我會透過觀察自己數年前在這裏的分享,留意當時主要敘事什麼,對什麼事情會感到喜悅,從文字推敲那時的我在渴望、追求什麼,然後再對比現在的我,看看自己又擁有什麼,看看有沒有一些有趣的發現。
有些壞習慣總是改不了的,例如囤積雜物。與此同時有些目標達到了,例如成功做到我想做的行業。
在此記錄一下八月發生的人與事,看看未來的我看到這個 post 之後,又會有什麼解讀。
(所以其實依個 post 係寫比未來嘅我睇,not necessarily 係俾你睇嘅 :p 當然你想睇我都非常歡迎)
圖2 — 八月一:即興的精彩
朋友 M 前一晚臨時來我家飲酒和 sleepover,結果一傾就傾到清晨六時才捨得去睡覺。隔天差不多一點才起身,去了中環吃 Baked,然後到大館走了一圈並等朋友 F 出現。F 出現後說西九 M+ 開張了,想去走一走。去到方發現原來未開,但精品店已在營運,而且碰巧 F 有朋友在精品店賣花、又有其他朋友在附近。之後也在西九公園逗留了一會兒,發現有個有趣的展覽,鼓勵小朋友問「為什麼」,牆壁上貼滿了不少有趣的問題,例如:「為什麼有國家?」之後再走到油麻地電影中心看文藝短片The Human Voice,然後到廟街逛了一陣子才回家。
圖2 — 八月二:友人生日
與朋友 C 為獅子座的朋友 A 慶祝生日,然後到我家把酒談天。話說起來,我們尚未為貴係 CH 處女座圍爐取暖召集人的朋友 C 慶生。我哋幾時再約?
圖3 — 八月十:素食友人
與素食朋友 K 到油麻地常悅素食吃晚飯和 catch up。其炸茄子非常出色,外脆內軟,非常香口,最有趣是炸完重新拼出茄子形狀,再用白菜模仿茄子頭部,既好睇又好食,色香味俱全。其他菜式正常發揮。之後在街上流連、飲珍珠奶茶、吹水,然後被朋友 K 笑本人感情煩惱多舊魚。
圖4 — 八月十三:最後會面
最後一次見 CP。本想好好記錄一下過去八個月的心境變化,但可能過咗海就係神仙,回頭看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所以當日心情平淡得很,平淡得任何形式的敘事都顯得矯情,因此僅送上那天門外這張有關冥想課程的 poster;我未決定報唔報名好。
圖5 — 八月十四、十八、二十:好多第一
八月十四號上載了人生第一段 YouTube 影片。同月十八號去了本年第一個船河派對。當日聽說有朋友的朋友在隔離船(literally 停泊喺我哋隻船隔離嘅一隻船),所以我游了過去打招呼、結識新朋友。同月二十號人生第一次到維園游水,然後誤以為維園泳池有露天池;同晚到朋友 M 家食飯、慶祝朋友生日及唱K。
圖6 — 八月廿五:李小姐與五進制
有種幸福,叫食肉朋友肯陪你食素。與朋友L 先生 catch up,到上環的 Miss Lee 吃晚飯。價錢進取,就算中上環都係咁話。炸椰菜花有驚喜,其他非常一般。之後到了久仰大名的 Quinary(我第一次去)。果然名不虛傳,每杯雞尾酒皆精心炮製。我點了一杯很補的「雅」,有紅棗,味道獨特,是烈酒一杯但非常易入口,所以更殺人於無形。說着說着,沒多久就微醺了。可能是酒,也可能是聽着 L 分享甜蜜近況聽得自己也陶醉了,也可能純粹是未言心相醉。儘管如此,最後還是到時間吧喝多兩回才捨得回家;主要是我的主意,我認我爛玩。
圖7 — 八月廿六:神奇小子與中環街市
晚上與朋友 M 看《媽媽的神奇小子》。確是很催淚,不足30分鐘就感動流淚了。幾位飾演蘇樺偉的演員皆表現出眾,尤其是演青少年版的馮浩揚。我唔講咁多你快啲去睇,如果未落畫嘅話。之後到中環街市走了一圈,碰上朋友新鋪開張,打了幾張卡。最後又在時間吧結束當晚行程。
圖8 — 八月廿七、廿八:連續糜爛兩日
連續兩晚在朋友 S 先生之家渡過。第一晚是港式台灣麻雀。熱身賽一家贏三家,但正式開始後不夠半小時就出銃混一色小四囍(你開心就好)。後來密食當三番,最後落後唔夠二百算係咁。第二晚玩七級豬笑到傻,感謝「大贏家」M 先生為大家帶來歡樂。及後唔夠喉,與眾人先後到了銅鑼灣及上環。
圖9 — 八月廿九:戲劇與演唱會
下午到葵涌看《攣攣成人禮》。整個會場當然都是同路人。看完後人生首次到葵廣掃街,氣氛幾好但太多人我頂唔順。然後再到新蒲崗試食 Mum Cafe(以前位於逸東酒店)六點未夠就要排長龍實在係誇張,雖然真係好好食,所有嘢都好精緻但係有啱啱好,尤其是係個蒸蛋,一流。(依間餐廳好食到可能遲啲可以拍片講。有興趣請留言。)晚上再到九龍灣看My Little Airport。由中學聽佢哋聽到大,好多個都係集體回憶。
雖然已經喺另一個 post 都講過有關 MLA 演唱會,但近一星期再聽返佢哋嘅舊作品,先發現原來佢哋嘅有唔少舊歌簡直是見證住香港政治多年來的變化。例如是早期的《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失業抗爭歌》到近期的《煙》以及恐怕不會發行的《吳小姐》,都一一反映了香港不同時候的政治環境。
果然,透過記錄和創作,就可以將改變和時間的流逝一一捕捉起來。
港式台灣麻雀番數表 在 鄭艾兒的親子旅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從2004年澳洲一介平民Mary飛上枝頭變鳳凰,成為丹麥的王妃之後,他倆之間交往的過程就備受人囑目。原來,聽說這對夫妻是在2000年雪梨奧運期間在The Rocks(岩石區)裡的一間PUB中認識。當時只是一個記者的瑪莉,原以為只是萍水相逢的奇遇,沒想到這位丹麥王子在回國之後,又殷勤的與她聯絡,才會有這段異國婚姻的誕生。 看到媒體這樣的大幅報導之後,心裡真是羨慕到不行,我趕緊問澳洲的友人:他們到底是在那一家PUB裡認識的?我也要去見識一番,說不定會有第二個王子出現。 於是乎,在某一個週五的晚上,我和一位澳洲中年男生,來到了著名的PUB。裡面燈光美、氣氛佳,Bar台裡有幾個辣妹正在幫客人點酒,大家三五成群或坐或站著聊天,有些人緊盯著電視上轉播的運動球賽,熱鬧的感覺讓我也興奮了起來……我們正等待著王子公主們來搭訕。 半個小時過後,周圍的光景還是跟我們進來時一模一樣,朋友們繼續聊天看電視、品嚐小酒,沒有人上前與我們談話。可能地點不對,王公貴族不在這邊,我們決定馬上轉移陣地。 連續換了三家店,灌下了四杯酒,一整個晚上,沒有任何帥哥美女來跟我們搭訕,也沒有人來找我們談話。我嘆了一口氣:「你那麼帥,我那麼美,居然沒人想認識我們?!」 後來,我們才從當地人的口中得知,雪梨的PUB分為兩種。一個是給一般人去的店,上班族在週五下班後會邀請好友一起去喝酒聊天放鬆,PUB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朋友聚會的地方,他們對別人沒有興趣。真正要遇到陌生人來獵豔的,得到夜店去。這種夜店通常十二點以後才開張,會去光顧的人只有一個目的:找個伴侶。不論只是玩玩或是想要交男女朋友,來這種地方幾乎百分之百會有人來上前詢問。 我從來沒去過那種夜店,因為覺得一個女生太過危險。但在雪梨的八個多月,被搭訕的次數比我在台灣二十幾年加起來的還要多! 或許是因為本身長得像外國人,也可能是我的豐腴身材讓他們覺得很有安全感。總之,我在雪梨幾乎每週都有人來找我聊天。有的是一群朋友起鬨推派一個代表出來,在街道上邊小跑步邊自我介紹給我聽。也有的一見面就說:妳長的真美。被問路的印尼人:「妳告訴我電話號碼,我就跟妳說怎麼走!」甚至於有一個馬來西亞人,不斷的打電話來,在我的語音信箱留言,希望能跟我結婚。 當然,這中間也不乏又高又帥又挺拔,外加多金的男人。我答應了他的邀約,講好要去吃澳洲的養茶(港式飲茶)。 約會那天,我刻意沒吃午餐,打算要在晚餐大快朵頤。沒想到一見面,這位英國的紳士先是親了我一下,然後說:「走吧,我們去PUB。」我愣了一下:「不是說要去養茶?」他回答:「養茶太遠了,走路要半個小時。我知道有間不錯的PUB就在附近。」好吧,雪梨的PUB不是還有王子嗎?去碰一下運氣也不錯。 到了PUB,自然是要先點酒來喝。此時早已饑腸轆轆的我,空腹加上馬上灌酒下去,一下子就醉了。我的頭有點昏,整個人有些飄飄然,兩頰開始泛紅。 他說:「不會吧,才一杯你就不行啦。」我苦笑。 在晚餐的中間,他又點了一杯酒給我,我想再喝下去就不用回家了。於是他喝了兩罐啤酒之後,又把我的酒都喝個精光,他的精神還是百倍。我心想:不論結果如何,好歹也要跟這位帥哥拍個照,以後回到台灣可以跟大家炫耀:「這是我在澳洲交的英國男友!」我提出了合照的邀約,他說:「不如去雪梨港灣大橋拍照吧!那裡的夜景很棒!」 走到一半,到了一個公車站,他說:「這裡是我的公車站牌,不如我們坐公車去。」他也是初來乍到澳洲,怕等會找不到路回家。我想也好,就跟著坐上車。 不曉得是因為我太天真,還是我真的醉了,總之,當我發現的時候,我們已經站在他家的門口!他說:「我家的牛奶沒了,我要去超市買。」在超市裡,除了牛奶之外,他又買了好幾罐酒、鬍後水、身體乳液、蠟燭……看來不像是一個人用得完的東西。 東西採購完畢,眼看著就要到他家了。我的酒突然醒了一半。 「等等,我們不是要去雪梨港灣大橋拍照的嗎?」我問。 「ㄟ,剛才我們坐車的時候已經pass過港灣大橋,妳不知道嗎?」他說。 「我知道,但我以為這附近可能有像那個橋一樣的漂亮夜景可以照相。」 「這附近沒有任何的橋。不如這樣吧,妳來我家喝杯咖啡。」他終於說出了今晚的目的。 喔喔,天下果然沒有白吃的晚餐。我已經有點醉了,走路都有點不穩,加上他一個單身男子住在公寓裡,想也知道會發生什麼事,這下子豈不是羊入虎口? 「不,不,我真的喝得很醉,好想睡覺,我看我還是回家吧!」我用最後的一絲理智說。 好在他並不堅持,聳聳肩送我到公車站,目送著我上車就離開。原來,在澳洲文化裡,除了同學同事需要電話聯絡之外,若是其他陌生人跟妳伸手要號碼,像我一樣傻傻的覺得多交一個朋友沒什麼大不了,對方會覺得妳對他們也很有興趣,他們有機會進一步跟妳成為男女朋友。 所以說,親愛的,想遇到豔遇之前,請先問問你的心,是否真的願意這種行為的發生?若是你情我願,也別忘了安全第一。 PS. 2006年2月到雪梨的時候,終於找到了這個王子與公主相遇的地點。它是位於市區內的一家名為SILP INN的Pub,在大門口掛著一面丹麥國旗,一面澳洲國旗,表示兩國的聯姻關係。門口上還標示著這裡就是麻雀變鳳凰故事的開始,網站上的新聞稿也宣傳著:來這裡找第二位王子! 很可惜去SILP INN的那天是回國的前一天,他們晚上十二點才開門,無緣前去看看別的王子。不過相信我,我還會再回來的! [ 29 more words ]
http://ellecheng.com/2017/06/04/%e6%88%91%e4%b9%9f%e8%a6%81%e8%ae%8a%e7%8e%8b%e5%a6%83-%e6%bc%ab%e8%ab%87%e6%be%b3%e6%b4%b2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