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温姓客家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温姓客家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温姓客家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温姓客家人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溫士凱 Danny We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走走走,繼續走,來到江西的客家大城「贛州」,先到「江西客家博物院」一遊。意外的是,這裡整個園區非常的大,而且劃分成好幾個區域,正中央的部份還設立了一座客家宗祠,根本有如一座客家文化城,讓身為客家子弟的哥,被他們所投入的用心深深地感動著。 更有趣的是,客家宗祠的中堂裡面設有一整排的紅漆色木櫃,仔細一...

  • 温姓客家人 在 溫士凱 Danny W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6-20 08:30:08
    有 72 人按讚

    走走走,繼續走,來到江西的客家大城「贛州」,先到「江西客家博物院」一遊。意外的是,這裡整個園區非常的大,而且劃分成好幾個區域,正中央的部份還設立了一座客家宗祠,根本有如一座客家文化城,讓身為客家子弟的哥,被他們所投入的用心深深地感動著。

    更有趣的是,客家宗祠的中堂裡面設有一整排的紅漆色木櫃,仔細一瞧,裡面放滿了各姓氏的客家族譜及保存不易的手抄本。再往裡走,還供奉有百家大姓的祖宗牌位,哥趕緊找到自己「温」家的牌位,連三拜,謝謝祖宗保佑哥一家人平安順利。😀

    這裡的客家人文史資料彙整的不錯,我們的解說員也把客家人五次大遷徙的故事介紹的好,說到高興時,還隨興唱了段客家山歌,馬上獲得滿堂彩。而哥和在地的客家人來個南腔北調客家話大比拼,甚是有趣。

    【溫士凱。玩樂。江西】

  • 温姓客家人 在 張吉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4-01-29 11:22:26
    有 67 人按讚

    回溯并非怀旧,那是一种温故知新,也是探趣。
    托茨厂街老街坊的福气,找到了这些被遗弃在岁月堆砌里声音。
    如果错过了这个月份的《乡音考古》节目,可以翻阅今天(29/1)和明天(30/1)的《中国报》副刊年刊,在图文里拼凑上世纪的年味。

    [老街坊,老唱片,老年味]
    撰文/照片:张吉安

    一年到头临近年关,一提到年年此刻必听的“贺岁歌曲”时,我们自然会将姚敏和姚莉的《恭喜恭喜》、张露的《迎春花》、周旋的《春之晨》,甚至到后来的邓丽君、张小瑛,还有马来西亚80年代冒出来,以“龙腔贺岁”作标榜的龙飘飘,这些都会被统称为上世纪遗留至今的集体记忆。可是,这难道是大众口味的取舍或语言习惯的变迁,让原本曾经风靡草根民间的乡音母语里的年味,已悄悄遗弃在旧时代的堆砌里?

    [在遗弃的黑胶唱片里,寻听当代“年味”]
    今年过年,咱来换换口味,串连起茨厂街老人的口述和收藏,甚至有一些被老街坊遗弃在废物堆的老唱片,带你的耳朵穿梭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老唱机,考究那些年曾经逗乐阿公阿嫲的乡音年味。

    你是否听过随老街字号购买年货所赠送的《恭贺新禧》广东喜庆音乐唱片、 以广东地水南音演绎的《新年快乐》、出生于马来西亚的粤剧丑生王梁醒波演绎的粤剧《大财神》、潮剧年节剧目的《迎新年》、《元宵谜》、槟城歌手巫美玲的“客家梅县山歌”《发大财·桃花度》、新加坡谐剧艺人关新艺的《福建竹板新年歌谣》、广东喜庆锣鼓和八音音乐的《金玉满堂》和《娱乐升平》等,或许,这才是真正能够传送着最地道的文化精髓和年味风韵。

    1. 广东地水南音《新年快乐》(1954)
    [演绎:朱老丁·许艳秋]
    一旦说到广东地水南音,一般的刻板印象会认为较为哀怨、凄清、亦会将这种民间说唱艺术与视障瞽师、街头卖艺、妓院、烟馆等相提并论,甚少会联想到南音也可以以喜庆热闹入曲。

    《新年快乐》这张长达31分钟的唱片录音,由香港著名粤剧丑生演员朱老丁(原名朱顶鹤)亲自编撰,联同一曲调寄自《饿马摇铃》的《歌仔靓》窜红的“甜声歌后”许艳秋,以古腔一唱一和,全曲从大年初一拜年讨利市、行街逛庙会、围观戏台演出的客家山歌、潮剧、粤剧,转入庙会阵头的踩高跷、舞龙舞狮、再到夜间游花市灯海,最后以共赏烟花绽放夜空作为结束,上演一出上世纪50年代,平民百姓欢度大年初一的趣图。

    《新年快乐》选段:
    (朱老丁):今年又新年初一咯!大家行好运,运转鸿均,均分,红利赚多百倍金银。银树,开花,就把财宝引。引福,归堂,气象新。新年,佳话,我亦曾讲过,过年的旧礼,应要照样地进行。

    (许燕秋):我地两老,拜年,佳话,是家礼好应分的,况且今年,我加意,预早就装身,花露水,都擦左两斤,真是香喷喷,加厚胭脂和水粉,着番裙褂共花裙。

    (朱老丁):你的花露水,擦得太多,我重闻错是倒粪!你个塊脸,擦成,好似猪膏捞豆粉!

    2. 年货赠品,《恭贺新禧》粤曲唱片(1950年代)
    这张由老街坊孙女士提供的黑胶封套和唱片,遍寻不着任何音乐家的名字,封面标明了“鹤球唱片公司”以及两首广东喜庆音乐的曲目,分别是《恭贺新禧》和《金玉满堂》。根据孙女士口述,这是母亲当年在茨厂街某一间老字号商店买年货时,在购足一定的数额之后所附赠的一张应节唱片,封面还特别留白了两个栏目,分别让消费者填上“送___存唱”和“_____敬赠”,以作为送礼用途。

    3. 《应时喜庆福建什唸歌》(1974年)
    [演绎:关新艺]
    特别标榜着“自编自唱”的福建闽南新年歌,只有随着竹板拍打杂碎唸,非常罕见的没有任何编曲,是一张贴近市井小民心声的专辑。当年从厦门下南洋到新加坡的民间艺人关新艺,从戏班到歌台,过后跨进了广播门槛开启了方言谐剧热潮,与同期的王沙和野峰走遍新马。这张《应时喜庆福建什唸歌》,收录四首竹板什唸歌,《除旧迎新》、《过新年的心愿》、《过新年,拜天公》和《新年有感》,词意勾画出70年代,市民在面对柴米油盐涨价、贫富悬殊之下度过“年关”、还有嘲讽华人过年纷纷到“避暑赌场”碰运气,初八夜晚拜天公时,左邻右舍互斗谁家的“烧猪”最大,焚烧的“天公金”最多,反映了当年民间百姓的一场场“怕输”的新年战,是一张颇有反讽劝世,难得一见的新年歌集!

    《过新年的心愿》选段:
    但愿一年好一年,失业的人寻到好工作,社会转向好风气,大家安分守己,希望物价唔通阁再起,家家户户食便米,安心过日子,太太平平清新甲欢喜。

    《过新年,拜天公》选段:
    福建人拜天公是大过年,初八那一暝,家家户户在门口拜谢天,天公金烧甲拢卖离,一折一折烧的拢纸字(钞票),一张一张烧的全是血汗钱,若是无拜恐惊天公会生气,二来惊厝边头尾看不起,大拜小拜烧多烧少全由你,富人甲穷人确实难排比。

    4. 潮剧《迎新年》(1968)
    [演绎:新天彩潮剧团演员 - 谢子兰、谢子云、陈乔]
    俗套的一句“年年难过年年过”总有其意,自古以来,农历新年是一个节庆,也是一个“年关”,未必逢人都是欢喜大过年。这出潮剧剧目《迎新年》道出名门闺秀落难的心声,诉说一个千金小姐爱兰嫁给一个穷书生汉喜,在大年除夕夜风寒里守岁的堪怜身世。不知这样的一出“悲情故事”,当年是穷人过年聊以慰藉的哭诉,还是被大众列为“禁忌不详”的剧目?

    《迎新年》选段:
    (汉喜)唱:寒风凛冽,雪地冰天,唉......冻杀人人也,腊鼓声催,急景残年,为家贫,未过门的亲戚,我怎些启齿,不觉来到岳家门墙,我心中羞愧,欲进又止,思想起,思想起老母守饥寒,为养亲,哪顾得蒙羞耻,进得门来心胆颤。但只见,堂上设宴庆团圆,小姐她,臭美莫展把头低,她金枝玉叶名门女,不幸配我穷汉妻。

    5. 潮剧《元宵谜》(1962年)
    [演绎:陈馥秋、王莉芳、杜楚旋、陈湖等人]
    潮剧里才子佳人的故事甚多,可是一提及元宵灯夜,普遍上会认为“陈三五娘”在花灯月下的邂逅最传神。其实在上世纪,还有一出潮剧《元宵谜》,也是发生在元宵十五,只是故事稍微“奇情”,描述宰相梁阙的两个女儿月英和秀鸾,在某年的元宵夜,月英的未婚夫梅延选寄宿在梁家,夜里独自出外看花灯,于是月英与妹妹秀鸾溜进延选书房偷看他的诗文,妹妹秀鸾一时兴起就穿起延选的衣服,岂料,父亲路经房前惊见两人,误以为大女儿月英与未婚夫在房里偷欢,认为有辱家誉,翌日赶走梅延选,再逼女儿自尽,尔后一段逃亡的故事随即展开。这个奇情的故事,与“陈三五娘”一样,反映着旧时代对男欢女爱的憧憬,借外出赏灯为由来挣脱传统婚姻的枷锁。

    6. 客家梅县山歌《发大财· 桃花度》(1958)
    [演绎:巫美玲]
    出生于槟城的女歌手巫美玲,目前定居在新加坡。当年她在槟城大世界舞台驻唱,过后在1950年代演唱了上官流云的华语歌曲《午夜香吻》而走红,祖籍客家人的她也曾在1958年灌录一张客家梅县山歌《发大财·桃花度》。

    《发大财》歌词选段:
    爱听山歌你就来哟,听了山歌你就发大财,荷包有钱爱记得,夜花园里有好人才。夜花园里鲜花开哟,鲜花开放崖等朗来,郎是有心妹有意,你有守信尽管来哟!

    7. 诙谐粤曲《大财神》(1965)
    [演绎:梁醒波、尹飞燕、白凤瑛]
    在粤剧界素有“丑生王”之称的马来西亚籍粤剧演员梁醒波,一向以逗趣的形象和声腔,演活了无数的诙谐角色。在1965年,与尹飞燕(阮兆辉的前妻)和白凤瑛推出一张应节的电台广播粤曲录音《大财神》,讲述一个在南洋赚了钱自称自己是现代的“大财神”并打算在过年前娶个好老婆,所以决定在报纸刊登征婚启事,岂料却惹来妙趣横生的际遇。

    《大财神》选段:
    梁醒波(唱):我够福分,够好运,已做富翁确开心,计起身家几千万,可称得上大财神,并非沙尘。为成亲,公开登报征婚,好过靠亲友做媒人。自从我登了段征婚启事后,即刻就收到百封应征信,封封有相睇!

    8. 传统粤剧《蒙正祭灶》(1970)
    [演绎:文千岁]
    腊月廿四祭灶神,是年节风俗的一环,在民间戏曲最为著名的一折就是《蒙正祭灶》的故事。据说蒙正是一名穷书生,在腊月廿四那一夜没钱买祭品来拜祭灶神,因此就写了一首诗给灶神求宽恕。这是粤剧小生文千岁在1970年出版的《蒙正祭灶》的黑胶唱片,也是此传统剧目仅有的唱片录音。

    《蒙正祭灶》选段:
    腊月廿四返天,半盏青泉一柱烟,寒生送灶上青天,玉皇若问凡间事,唉,你就话蒙正文章不值钱。一枝粗香半盏青泉,恨贫家未有堪供奉,哀几回断炊烟,饥来煮字,叹息不饱暖,那堪谢灶想奠基又无钱,只有心诚叩跪。

    其他:
    9. 贺岁粤曲《大家恭喜》(1978)
    [演绎:文千岁、李宝莹]

    10. 贺岁粤曲《财神到》(1961)
    [演绎:郑君绵]

    11. 广东喜庆八音音乐《金玉满堂》(1960年代)

    12. 跳舞粤曲《快乐新春》(1964)
    [演绎:朱老丁·李燕屏]

    (编按:从即日起至2月16日,“茨厂家·乡音馆” 一共展出了40张由老街坊捐献出来的年味老唱片,欢迎公众前往参观。)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