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講權證的介紹但舵手不會著墨太深,因為公開資訊很多。重點會放在第二篇(交易實務和細節)、第三篇(舵手挑選權證的方法),因為實務和特性是比較少人會提到,也是比較需要靠經驗的,所以基本介紹舵手只會簡單講,其他沒提到的自行研究。權證說複雜挺複雜,但搞懂整個商品的特性,要運用並不困難。
權證是一種衍生性...
這篇講權證的介紹但舵手不會著墨太深,因為公開資訊很多。重點會放在第二篇(交易實務和細節)、第三篇(舵手挑選權證的方法),因為實務和特性是比較少人會提到,也是比較需要靠經驗的,所以基本介紹舵手只會簡單講,其他沒提到的自行研究。權證說複雜挺複雜,但搞懂整個商品的特性,要運用並不困難。
權證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由券商發行,並且有義務提供報價,讓投資人可以在市場上買賣,因此當券商沒有合理造市是沒有盡到造市者的義務,很多時候實務上並不是如此,會在下一篇提到。
簡單說,擁有權證是擁有一種權利,讓持者可以在未來權證到期時以權證的合約規範以某個特定價格買進(認購)或賣出(認售)特定數量個股的權利。而買進權證就等於跟發行券商在互相輸贏,你賺錢券商就賠錢,你賠錢券商就賺錢。當然,券商沒那麼傻,畢竟發行券商是莊家,因此自然有些的手段可以讓這場遊戲稍微不公平,下面或下一篇實務會提到。
權證連結的標的會影響這檔權證的報價,當然也有指數型權證,連結的就是指數而不是一般權證的個股,但操作的人並不多,因為基本上都會用指數期貨去操作。而就槓桿的大小程度來看。
股期的槓桿>權證的槓桿>個股融資槓桿
這三個槓桿方法都有其利弊,並沒有哪個比較好。就實務上的理解來說,權證是裡面比較難理解也比較多小細節需要經驗的。舵手最常操作到融資和權證,操作股期的經驗不多。
一、各別權證資訊
這些基本的礙於篇幅就簡單講,可自行研究
1. 名稱如附圖(取自麥格理證)說明很清楚了,舵手不贅述
2. 認購/認售:認購做多,認售放空
3. 履約價:買進或放空的價格,遇到除權息或是增資、減資時會依比例調整
4. 行使比例:行使比例0.5,代表1張權證到期可以行使買進0.5張股票(500股)的權利
5. 到期日:離權證到期日還有多久。
二、權證的重要數值
1. 價內、平、外
如附圖,清楚明瞭
2. Delta
delta是影響權證價格很重要的參數,是現股每變動1塊權證會變動的價格,所以如果現股漲1塊,delta為0.05時,那合理的權證報價就會上漲0.05。以認購權證來說,delta會介於0~1之間。
Delta的變動又跟權證合約的行駛比例有絕對的關連,如果行使比例為0.1時,那delta的最大值就只有0.1。
另一個影響delta的因素是價內外程度。簡單來說,當目前現股離權證的履約價越趨價內,此時的delta會更大;相反地,當現股的價格離權證的履約價越趨價外時,delta就會越小,但不可能變負值(以認購來看),因為認購權證的價格與現股股價是正相關。附圖是兆豐證的解析圖,delta就是橘色線的切線斜率,越接近X軸右邊價內時,切線的斜率會越大。(只有認售權證時才會出現負斜率)
3. Theta
Theta這個數值也很重要,它所表示的是權證每日時間價值。當權證到期時,時間價值會歸0,不管是價內還價外。
到期時,如果是價內,權證的價格就只剩內含價值;如果是價外,那完全沒有履約的意義,內含價值和時間價值都是0,權證像廢紙一樣。
Theta不管認購或認售一定是負值,因為權證每過一天不管是不是交易日,都會隨的時間價值遞減,這是權證時間價值的特性。而影響theta的最大因素就是離到期日有多遠,當離到期日越近(剩餘天數越短)時,theta就負越大,也就是每天扣掉的時間價值越多。相反地,當權證離到期日越遠(剩餘天數越長)時,theta就負越小,每天扣掉的時間價值比較少。這也是為麼在挑選權證時不要挑離到期日太短,因為權證價值隨著時間流失越來越快,除非預期即將有大波動或是極短線(會放在實務講解)。
價內外也會影響theta的數值,越價外時,theta流失的也會越多。挑選選證篇時會多說明。
4. Gamma
Gamma這個數值比較難理解(不懂可以暫時放掉),用一句話解釋,它讓權證的價格有正面加乘的效果,會使得價格上漲速度比原delta更大,下跌時卻比原delta更小。
而gamma的數值的特性舵手附圖(取自股感)
5. 隱波
隱波就像是造市券商的秘密武器,是權證市場上公開的秘密。也是被默認的手段,如果不了解這個特性,很容易被券商吃豆腐。現在的資訊比幾年前還要透明,選權證一個很大的要點是盡量選不會調隱波的券商。因為被調隱波會讓權證的價格受到影響,而這是一個手段。有些券商的權證查詢系統都可以算出隱波。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買隱波要越高越好,賣隱波要越低越好。比較有良心的券商就比較不會調隱波,第二篇實務會提到。
6. 實質槓桿
這是一個考量風險很重要的數值,槓桿的意思不懂可以查詢,6成的融資槓桿大概2.5倍(1/40%),股期大概7倍以上,權證普遍介於中間。
簡單來說就是個股漲1%,當下的權證可以漲多少%,但實質槓桿單然就會因為其他影響權證報價的參數有很大關聯。
切記一句,風險正常來說會跟報酬呈正相關。希望的報酬越高,風險當然也越高。
7. 買賣價差
越小越好,因為買賣價差就是券商主要吃的豆腐來源。前面說了,買權證就像投資人跟券商在對賭。在不考慮手續費跟交易稅的情況下,一方贏另一方就一定輸。
8. 其他像Vega、Rho值有興趣可以自行研究,因為重要性比較不高,舵手就不多提。
謝謝你認真看完這篇文🥰
#crushershare #權證 #股票 #投資 #教學 #波段
減資查詢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家縱論
從小機房大躍進!Google搜尋引擎20年來進步了多少
簡立峰(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Google搜尋引擎誕生廿年了!搜尋已是人們擷取資訊的重要管道,隨時隨地都可Google一下。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持續進展,搜尋引擎在未來世界中還有許多發展可能。
廿年前,可能無法想像一個簡潔的搜索框,就可以引領我們探索全世界資訊。Google搜尋從幾台主機,收錄二千五百萬網頁的索引,大約就是小型圖書館的書籍量開始。如今透過全球布局的數據中心、百萬伺服器與高速網路連結,可以快速搜尋四十億網路使用者產出的數千億網頁,搜尋引擎從此改變人類認知新事物與擷取資訊的方式。
對長期從事搜尋技術研究的我來說,這廿年的科技演變像是參與一趟奇幻旅程,親身見證許多帶點神奇色彩的科學家與工程師,把搜尋打造成為聯結人與知識的智慧服務、把地球縮小、讓世界資訊平民化,對人類社會產生超乎預期的影響。
然而讓搜尋引擎得以如此精采,不僅是資訊科技的突破,更關鍵是得利於網際網路的開放與資訊共享的精神,這使得原本分散各地的知識得以分享,資訊落差能縮減。而搜尋引擎開發者也逐漸從純粹科技人角色,變成得擔負更多社會責任的知識工作者。
隨著資訊持續累積與科技進步,搜尋可以做的事愈來愈多,例如透過跨語言翻譯,打破各種語言及文化的隔閡,以及接受自然語言的表達,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搜尋引擎逐漸從被動聽命的引擎角色,開始轉變成更智慧的代理人(agent)的概念,從用戶的使用習性不斷學習,提供更主動式搜尋,像是會議提醒、回家路線建議等,讓生活愈來愈便利。
搜尋技術更進一步來到一個語音驅動(Voice enabled)的全新時代。今天,有超過五分之一的Google搜尋是通過語音完成的。使用者分別透過手機及智慧音箱的語音助理功能,體驗更即時、自然的使用經驗,例如使用語音控制家中電器、購買商品、訂機票等。根據市調公司ComScore預測,這類智慧型服務會愈來愈普及,到了二○二○年有將近五成搜尋會透過語音方式來進行。
這樣的語音互動情境,台灣使用者也有機會體驗與想像。十月起Google開始推出台灣版的語音助理。Google不少智慧服務,不只能聽英文,開始也能透過中文語音方式溝通,例如鬧鐘設定、天氣詢問、行事曆查詢等。隨著服務經驗持續累積,相信很快Google助理就能更加在地,能為使用者解答的問題也將更多。
不過,搜尋引擎過於便利,也衍生一些問題。儘管搜尋之前人人平等,但每個人善用科技動機與能力不同,受惠程度就有差。早期大家覺得網路搜尋能力不夠成熟,會學習如何下關鍵字、並鑑別資訊的正確性,但現在不少人發現搜尋很強大,就將找尋資料責任交給搜尋引擎,有時反而變成「garbage in, garbage out(將錯誤的、無意義的資料輸入電腦系統,電腦也輸出錯誤、無意義的結果)」。
還有是台灣使用者習慣搜尋中文,與英文資訊的連結度太低。許多人身處無遠弗屆網路世界,但受限於語言能力與習慣,所能擷取的資訊往往有其侷限。以醫療健康資訊為例,西方國家的醫學發展較早、會有較多寶貴的個案資料可供參考,如果台灣使用者只使用中文搜尋,自然難以觸及這些資訊。
搜尋引擎的發展將會持續,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也日益加重,自然得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不管是跨語言、跨文化、維持言論自由、縮減資訊落差等方面,搜尋引擎在未來仍有不少值得努力空間。
(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減資查詢 在 StockFeel 股感,來自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tockFeel 股感,來自生活 X Fugle】
晶華為國內知名飯店品牌,曾經因為為了提高營運績效進行現金減資,股價大幅拉升之後成為股王,在「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旅館業當中2014、2015年拔得頭籌,晶華旗下品牌以高低價位分別主攻不同市場,希望在競爭激烈的旅館業中走出自己的路。
【觀光酒店概念股】:https://goo.gl/SS1ehG
【更多概念股查詢】:http://goo.gl/ZjNPYv
減資查詢 在 無聊詹股票資訊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程式選股】新增功能-特殊事件篩選
各位戰友安安,我是 Boring,#盤中警報器 接連經過幾次改版,增加了不少實用的功能,第三次的改版也在上禮拜上線,相關改版的內容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警報器改版事項:https://goo.gl/B5o2Rf
趁著周末假日,就來分享其中一個有趣的新功能-特殊事件
這個功能是在今年 2 月底,與警報器群組的聚會中,某位群組戰友所建議的。市場中存在著許多重複循環發生的事件,這些事件會影響到籌碼,甚或是股價的漲跌,但有時我們要「查詢」這些事件需要時間,而時間就是金錢,軟體若能幫助我們「節省時間」,就是「省下金錢」。
因此,警報器加入了幾項比較具代表意義的特殊事件日期,其中包括:庫藏股、法說會、股東會、增資、減資、除權、除息、可轉債發行與到期、董監改選。
在欄位上,新增一個特殊事件欄位,點選欄位上的『詳』按鈕,就可以直接看到該個股所有事件「最新一期的日期」,而不用再花時間找尋。
另外,也增加一個貼心功能,就是直接將「未來一段時間」有發生某個特殊事件的個股篩選出來。
以本篇的範例圖來說,Boring 勾選了「除權、除息」,那麼未來 30 天內會發生該事件的個股就會被選出來。
在「晚上做功課」的時候,如果有想要玩除權息行情的戰友,就可以利用這項功能,直接找出即將除權息的標的,看看技術線型與籌碼數據,提早佈局了!
但還是要提醒一點,這只是額外方便戰友查詢而新增的設計,並非警報器的主軸策略,警報器的主軸還是「葛蘭碧策略」以及「技術 + 籌碼 雙重認證」,不要忘記囉。
*10/22 葛蘭碧多空選股班(新竹場)*
http://cmy.tw/004g2q
*技術分析與軟體教學說明書*
連結:https://goo.gl/x9yXYA
*免費試用盤中警報器*
連結:http://goo.gl/SDz85F
*撰寫內文僅為軟體教學之用,切勿當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