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減少衝突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減少衝突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減少衝突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減少衝突英文產品中有18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心靈 ■ 人際關係是永遠的課題 我們總以為不嚴重的人際問題能讓我們變得堅強,不,是我們總是以為自己已經非常堅強了,但有時還是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心灰意冷。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大抵都是如此,人際關係是考驗我們成熟和堅強程度的最佳試鍊。如果我們都能像孤島一樣獨自生存,就沒有必要變成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

減少衝突英文 在 歷史哥HistoryBr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2:54:25

【昨天是這兩年第一個「休假日」吧?雖然沒有直播,其實我還是去了趟工作室,把一些後面的片子處理了一下,不過確實減少一天直播,我可以多花點時間思考一下頻道各方面的事務,人生就是不斷地轉進,再進化!回頭說件事,昨天有會員同學問歷史哥(所以快加入會員喔,福利),最近怎麼「台派」開始互咬了,尤其是100個零果...

減少衝突英文 在 阿尼尛 Anim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02:02:01

#尛外電 台灣被稱「世上最危險」 蔡英文:政府有能力管控各種可能風險 ---------------------------- Artist: @hoho_phoebe ---------------------------- 今天是星際大戰日,台灣的尤達總統日前針對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The...

減少衝突英文 在 餵電影 WEi MOVi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20 23:48:11

#Netflix下架倒數|《#親情難捨》The Squid and the Whale 美國導演Noah Baumbach的《#紐約哈哈哈》、《#婚姻故事》等片深受影迷青睞,他2005年的《親情難捨》則是我心中最愛,在Netflix的可觀看日只到 5/31,只剩最後一天,各位鄉親快把握~ . 劇...

  • 減少衝突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5 19:00:30
    有 2,599 人按讚

    ▍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心靈

    ■ 人際關係是永遠的課題

    我們總以為不嚴重的人際問題能讓我們變得堅強,不,是我們總是以為自己已經非常堅強了,但有時還是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心灰意冷。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大抵都是如此,人際關係是考驗我們成熟和堅強程度的最佳試鍊。如果我們都能像孤島一樣獨自生存,就沒有必要變成熟,也不必煩惱如何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強。

    但是,因為我們需要與他人一起生活,所以我們不得不學習變得更有智慧,否則會很痛苦。因此,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也說過:「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

    「源於自己的煩惱,比如內心的煩惱是不存在的,不論是什麼類型的煩惱,必然有他人的影子。」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

    我在面對衝突時尤其脆弱,即使我不是當事者,只是旁觀者,也容易感到害怕。雖然經歷過許多事件後,我自認得到了足夠的訓練,但如果處在衝突的狀態中,我的心臟仍會砰砰直跳,並驚慌失措。看著這樣的自己,我明白:「啊,我還差得遠呢!」

    大家在與他人的關係中也會存在特別脆弱的部分,比如,無法忍受自尊心被他人傷害、因為不能忍受無禮的人而憤怒,導致衝突變大,或因為內向,所以站在群眾面前就會很痛苦等等。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個性而有各種各樣的苦衷。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習慣這些呢?

    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變得完美。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們也會吵架,並因為人際關係而受傷,或許我們一輩子都會因此而煩惱。無論我們多麼成熟且堅強,遇到問題時仍會痛苦,所以我們只能盡力尋找避免痛苦的方式。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逐漸了解如何避開最糟的情況,也愈來愈知道該如何明智地應對。有些方法對於在人際關係中守護自己的心特別有幫助,現在我想談談其中幾個。

    (1)不要浪費力氣證明自己是對的

    認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是驅使人行動和成長的原動力。孩子們為了得到父母或老師的認可不斷努力並逐漸成長,成人們則為了獲得能在社會中生存的能力而付出努力。在親近的朋友和夫妻之間,如果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認可,也容易產生失望的情緒。但也正是這種「認同需求」引起許多人際問題,使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變得很脆弱。

    反向思考後會發現,我們只要能從「認同需求」中獲得自由,就能活得更開心。被他人眼光所綁架的人,會強迫自己把心思花在許多不必要的事物上,當我們的認同取決於他人時,我們就無法自己掌控,結果就是再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饋。

    尤其韓國是特別喜歡批評的社會。看著最近的新聞報導,我有時會覺得,別說認可和支持了,只要不挨罵就萬幸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人在匿名的保護傘下說出許多可怕的話。另外,我們藉由手機聊天工具不斷與人接觸,所以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接受他人的評論。我們在學校學習國文、英文和數學,但卻沒有學到智慧溝通的方法。在職場,甚至家人之間也經常互相批評。愈是親近的人,說話愈尖酸,愈讓人感到痛苦。我們會覺得對方似乎完全不了解自己,因而傷心且委屈。這樣的情緒讓我們很容易崩潰,任何人都一樣。

    但是,說話傷人的人,內心往往有著傷痛。無論他們多努力希望獲得認可,也不會有太大收穫。因此,守護自己的方法不是費盡心思證明自己是對的,不是將精力放在強調「那個人是錯的,我是對的」上,相反地,應該把焦點轉到自己身上,了解自己為什麼這麼傷心。這樣就能看到隱藏在這些情緒後的認同需求,並且能了解到「啊,我是因為想得到認可才這樣啊!」、「原來那個人不知道我的真心,所以我才會傷心。」這樣一來,我們反而會減少向外尋求認同,也能節省心力,因為我們已經了解自己了。

    請記住,不要因為尋求他人認同而浪費力氣,甚至失去自己。如果是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問題,他人不認同也沒關係,乾脆讓自己挨罵也是一種方法。若我們可以相信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即使沒有他人的支持,也完全沒問題。就算他人不認同,你所做的事依然是正確的。別人詆毀、討厭自己,或者嫉妒自己,事後回過頭去看,往往會發現那對我們的人生並沒有多大影響。反而是為了討好別人,或者為了證明自己正確才會消耗過多的能量,因為這讓我們將生活的主控權放在他人手上,容易讓我們迷失方向。我想大家應該都不希望因為執著於他人的認同,而讓自己的人生朝不願意的方向發展。

    「你正確不是因為別人認同你,而是你實際做的事及其理由是健全的。」
    ─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2)覺察比較的情緒

    不是別人折磨自己,而是自己折磨自己的情況之一就是自卑感。因為未達到他人決定的標準而感到自己不足,這就是自卑感。自卑感需要有比較對象才會產生。我也會不知不覺把自己與他人比較,並因此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是你知道,其實自卑感和優越感沒有分別嗎?在佛教心理學中,比較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統稱為「傲慢」。通常我們會認為感到優越是傲慢,但事實並非如此。優越感、自卑感,甚至認為自己和別人是同一等級的心態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比較」而產生的。

    將其他個體與自己比較,並感到痛苦的生物只有人類。田裡的花也是照著自己的步調開花,不會和別的花比較。請想想看,看著梔子花盛開的杜鵑花,會因為自己不開花而傷心嗎?花朵們都是依據季節開花和凋謝,不會費盡心力模仿其他的花,也不會因為長得比別的花好而驕傲。在這方面,人類也許比花更脆弱。

    但是,如何消除這種自然而然比較的心態呢?持續研究佛教冥想的美國第一代冥想領袖約瑟‧戈爾斯坦(Joseph Goldstein)是這麼說的:每當產生比較之心時,只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也就是說,當傲慢的心態出現時,沒有必要灰心喪氣,也不必責備自己或感到驚訝。只要對自己說:「啊!這個情緒又來了。」並接受它,同時了解這只是暫時而非固定不變的心態,如此一來,這種情緒就會自然消失。

    我之所以認同將比較的心稱為傲慢的心,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源於「我們自認為了解那些我們其實不了解的東西」。只看到他人的某一面,便與自己進行比較,其實這也是誤以為了解他人的傲慢態度。複雜的人類,能讓我們像用尺衡量東西一樣簡單地分析並比較嗎?

    然而,這樣的錯誤卻以各種面貌蔓延。父母以生下孩子為由,介入子女的生活,直到他們長大成人為止,並認為自己知道什麼對子女最好。不只如此,好朋友、戀人或夫妻之間也會輕易定義對方「是某種人」,並以此作為指責的工具,甚至彼此詆毀。

    但是,我們究竟為何能輕易說出「了解」誰呢?我們連自己也不了解,卻認為自己很了解別人,這實在太荒謬了。

    「因此要反覆告訴自己:『我不了解任何人。』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之間都應該要互相提醒。我們所知道的只有自己並不了解對方(……)因為不了解,所以需要對方說明,並像初次見面一樣傾聽對方。如果不打破『了解』的信念,並反覆提醒自己不了解對方,就無法逃出這個地獄。」
    ─李允珠,《忍耐自己的時間》(나를 견디는 시간)

    正如李允珠作家所說的,我們所了解的只有我們並不了解任何人(家人、朋友、戀人)。

    (3)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

    因為自以為了解他人而產生的常見錯誤,就是輕易侵犯他人的領域。所以人際關係中,需記住的第三點就是「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我們必須記住對方是對方,我是我。

    無法區分他人和我的界線會引起兩大問題。一是依賴,因為無法確信自己做的選擇是否正確,所以總是依賴父母或朋友的意見。為了安心,總是希望別人陪在身邊,如果不能如願以償,就會把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這相當於把自己生活的自主權讓給了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另一個問題是干涉。就像父母希望操控子女的人生一樣,介入他人的人生。這是家人之間經常發生的情況,也很常發生在朋友、同事或戀人之間。因為愈親近愈容易越界,也愈容易讓人相信自己能改變對方。

    干涉並不只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對方身上,也包含為了幫助家人、朋友或同事,過度消耗自己的心神。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因為覺得失業的兒子很可憐,所以繼續提供經濟援助,母親很容易覺得這是「為了兒子好」,但其實也有可能只是為了不讓自己覺得不舒服,所以持續提供兒子經濟支援。母親的支援會不會反而使兒子失去立足的機會?會不會因為這樣,兒子反而無法下定決心獨立呢?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很常發生。

    很多人總是以「因為愛你」為由幫助他人,卻拖延了那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自立」。那真的是愛嗎?

    因此,我們有必要區分「為了他人」介入某件事,是真的為了那個人,還是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我們應明確區分他人和自己的界限。尤其是因為東方集體主義文化的特性,讓我們從小就生活在不區分界線的家庭環境中,這也讓我們在這方面經常感到疑惑。每個人的界線都截然不同,所以更容易無意中犯錯,並產生衝突。我們應該如何分清楚界線,並互不侵犯呢?

    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的阿德勒,也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因此,阿德勒強調「課題分離」。就是要將他人的課題與自己的課題的分離。他告訴我們明確且簡單的區分標準。那就是,思考誰最終會面對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

    面對成績或前途問題後果的是子女本人,如果失業的兒子不求職,其結果應由本人負責,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代替另一個人生活,所以能負責選擇結果的人只有當事者一個人。我負責我的生活,你負責你的生活。

    不要把自己的課題推給別人,也不要把別人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再親近的人對自己指手畫腳,也不能被對方動搖。我們人生的決定權在自己身上。

    到目前為止介紹的三種方法都不是容易實踐的方法。但如果對這三點掉以輕心,不僅心靈會受到威脅,甚至會失去自己生命方向的鑰匙。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自己的心,就像是自己堅強地主導自己的生活一樣。如何?這三點是不是值得一試呢?以下提供在實踐過程中能給予勇氣的短祈禱文來幫助大家。

    「我做我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
    我不是為了符合你的期待而活在這個世界上。
    你也不是為了我才存在於這個世界。
    你就是你,我是我。
    如果我們的心偶然相合,那是美好的事,
    若不是如此,那不是沒辦法的事嗎?」
    ─弗雷德里克.皮爾斯(Friedrich Salomon Perls)

    .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快樂會消逝,情緒也會過去,你需要的是奪回心靈方向盤,照顧脆弱的心
    내 마음을 돌보는 시간: 연약한 마음을 단단하게 지켜내는 셀프 심리학
    .
    作者:金慧伶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5)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在人我關係中,要能守護自己的心,對我來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交友簡單,減少不必要的互動。這包括社群網站上面的朋友,還有我們選擇關注的對象。

    還有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這要刻意排時間給自己,而不是有了空閒時間再說。照顧自己的心靈是責無旁貸,可是多少人不願意對自己好好負責。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可愛的書,持守內心,減少無謂地向外追逐!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 減少衝突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9 23:44:44
    有 522 人按讚

    #這篇文章想分析斯卡羅蝶妹的社交手腕

    「不好意思我講話就是比較直⋯⋯」你有遇過說出口之前,就會先講這句話打預防針的人嗎?好像他們說了這句話,就可以不用對說出來的話所造成的傷害負責一樣(通常他們會再加上一句:我沒有那個意思、我無意要冒犯你),有些時候他們說的雖然是實話,可是聽的人可能會很受傷。

    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他們心裡面可能會有個困惑是:「難道,要說謊才行嗎?難道你喜歡我對你說謊嗎?」

    在這裡,我想舉一個常見的例子。

    A、B兩個人已經在一起一段時間了,A知道B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人,A有一個信念是「絕對不要騙B」,因為他知道如果欺騙了B(並且被發現了的話),B會非常生氣。但是實際操作上仍然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有天A要跟朋友一起出去用餐,B詢問當天會有誰去、A也直接告知B這是他大學同學難得的聚會,裡面會有前任一起參加,於是B按耐不住內心的不安,詢問:「那你現在還對前任有感覺嗎?」

    (讀到這裡你可以暫停一下想一想,如果你是A,你會怎麼回應?)

    「當然有啊,在一起這麼久,怎麼可能沒感覺。」A說,可以想見接下來是B奪命連環的「質問」,包含和前任比較、問當天用餐的地點、為什麼這次會突然約大家一起聚等等⋯⋯,這整個過程讓A非常痛苦,覺得自己「已經照實話說了,為什麼還是得到這種被逼問的結果?」甚至最後脫口說出:「如果以後說實話都會讓你不舒服的話,那我乾脆都不告訴你好了!這樣你會不會比較開心?」(當然這句話也是A內心真正的感覺)結果兩個人互相賭氣,一個禮拜都沒有講話。

    在這個例子裡,你看到了什麼?

    「說出口的話,是很難收回來的。所以在當你要回答一個人的問題之前,可能要先想想自己說這句話的影響是什麼。光是調整說話的內容,就可能避免一場巨大的災難。你不一定要欺騙對方,但你可以選擇透漏部分訊息內容。」小海豹跟我說,我覺得聽起來還是很模糊,什麼叫做「透漏部分訊息內容?」如果讓對方知道你沒有全部告知,難道對方不會爆炸嗎?還有,如果不坦白說出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又要部分隱藏,那到底當對方詢問的時候,你可以說些什麼?

    #部分透漏的重要性

    (以下有雷)
    關於「部分透漏」,在最近很紅的台劇《斯卡羅》當中詮釋的相當好。片中各個部落還有不同的勢力之間互相的角力,劇情緊湊而且精彩,其中我覺得最重要角色的是能夠精通各種語言的「通譯」,通譯扮演著兩個勢力之間溝通的角色(畢竟勢力與勢力之間可能不一定聽得懂對方講的話),如果你有仔細看這部片,就會發現水仔與蝶妹同時會說生番的語言,也會講漢人的語言(蝶妹還會講英文),他們兩個通譯在翻譯的時候,不一定會如實地傳遞對方的意思,更多的時候,他們至少考量了下面七件事情:

    1.如果傳遞「真實的訊息」,訊息接收者的感覺是什麼?
    2.如果傳遞「真實的訊息」,訊息接收者可能反應是什麼?
    3.勢力的雙方,各自想要的資源和需求是什麼?
    4.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想達成什麼樣的結果?
    5.如果傳遞真實的訊息,能夠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嗎?
    6.如果說謊的話,可能會有什麼後果?
    7.三方的需求(自己、勢力雙方),有沒有可能透過一句話、來達到三贏的可能?

    然後根據上面七者的評估,蝶妹經常在翻譯的時候掩飾部分的訊息、或者直接說謊,甚至明明知道一些事情,但卻沒有說出來(因為有些事情透漏了,並不一定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水仔則是經常選擇性地呈現訊息,以力求獲得自己最大的利益,甚至有些時候,說謊吃一點虧、委曲求全,目的是為了存活。重點是,上面這些過程,都要在被「質問」的瞬間,就立刻回應。所以我覺得,蝶妹真的是社交手腕這個技能,點到爆表!

    #知識就是權力

    為什麼蝶妹手無寸鐵,又沒有任何兵力,卻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我們都希望在關係當中獲得控制感,控制感的關鍵因素就在於「知道」某一些事情。例如,在斯卡羅裡,生番們會想知道有多少洋人會進來、洋人會不會打上來等等,所以用了水仔當作情報員;水仔以及不同勢力的頭人,也經常利用蝶妹的弱點(童年經歷),來試圖換取一些情報。當你掌握了一些「別人所不知道的事情」的那一刻開始,你就擁有了權力,而當權力在你手上(你知道一些對方不知道的事),如何妥善的運用避免「傷及無辜」就變成很不容易的智慧。畢竟,水能載舟也能煮粥。

    #把溝通的目標定為理解需求而不是解決不一致

    當然,我知道很多人其實本來就會在人際關係當中顧慮好多,但就算顧慮了很多,最後還是得到不好的結果。因此,最後我想說,儘管你經歷了前面種種的考量,甚至是釋出了很多善意,兩個人之間的「戰爭」依然有可能會爆發,畢竟人際互動是很複雜的,這並不一定是你的錯。

    就像《斯卡羅》裡面,領事李仙得、必麒麟與蝶妹一行人居中斡旋,可是還是難免一戰一樣,但至少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盡力減少傷害,只透漏必要的訊息,讓勢力的各方各面,都可以獲得部分的利益。

    換另外一個角度想,有些時候衝突或者是戰爭的發生,並不代表沒有在溝通,更有可能是,透過這次的戰爭,兩個人/兩個勢力更了解彼此的需求是什麼,所以比起「要不要說實話」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或許是:我們有沒有透過這一次的溝通/爭吵,更理解彼此的需求?

    這裡的要點在於「理解」,而理解這件事情,有些時候是很失落的,例如你發現他比起在意你,更在意他的自由;例如你明白,他腦袋裡面扣除的關係的模樣,和你想要去的地方不一樣。

    是啊,有時候了解到對方的需求和我們並不相同,這是一件很失望的事情,練習去「接受這個失望」,也是練習和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和平共處的機會。

    你可能會很失望為什麼他沒有跟你站在同一陣線、你可能會很不諒解為何他跟你想的不一樣,但當你看到了這個失望,當你發現自己可以更圓融的去處理彼此之間的不一致,這個成熟本身,就讓你們的關係有更多彈性的可能。

    #斯卡羅 #蝶妹 #李仙得 #伴侶溝通
    ——
    #無獎徵答
    一開始的例子當中,如果你是A,你會怎麼回覆B?(可以打在留言處)我的答案放在留言Medium 的全文當中,提供大家參考!

  • 減少衝突英文 在 信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3 12:30:08
    有 25 人按讚

    #歷史上的今天
    🔥#八二三砲戰 指1958年8/23到1979年1/1之間發生於金門、馬祖及其他中國大陸東南沿岸與島嶼的一系列戰役總稱。

    在1958年8/23由中共解放軍首先開戰,從當天下午6時30分開始,2個小時內,投落下5.7萬餘發砲彈,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趙家驤、章傑當場身亡;另一副司令官吉星文被彈片重創,三天後腹膜炎終告不治。

    國軍隨即針對攻擊機場與碼頭的解放軍砲兵陣地展開反擊,逐漸恢復戰力後,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不打(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逐漸減少攻勢。

    象徵性的砲擊維持了20年,直到1978年12/16,美國宣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為止。

    🔥中共也在1979年1/1正式宣布停止砲擊。

    🔥在砲戰的20年間,有超過100萬枚砲彈落在金門,當地的製刀廠蒐集島內的廢棄彈殼,鍛造出在兩岸遠近馳名的金門菜刀,因菜刀鋒利耐用而著名,又稱砲彈鋼刀。

    🔥去年的今天,總統蔡英文還和前AIT處長酈英傑前往金門參與紀念活動。

    #中共解放軍 #金門 #馬祖 #金門菜刀 #蔡英文 #酈英傑 #AIT #單打雙不打

    👀更多兩岸相關報導
    陳廷寵曾經歷823砲戰如今卻親共 蘇紫雲:他是中國認知作戰的受害者...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3753

    現場直擊》生前書房舊物曝光 從抗日、國共內戰到823砲戰 郝伯村每天寫日記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0631

    不做最壞打算是愚蠢之舉 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司令:美日將提台海衝突作戰計畫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9129

    拜登表態台灣若遭入侵美國必將回應 軍事專家:美對台政策已從「戰略模糊」轉向「戰略清晰」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9369

  • 減少衝突英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7-08 19:15:10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記得打開CC字幕 #新聞回顧

    各節重點:
    【臺灣焦點】
    00:22 韓國瑜市長罷免案通過
    01:54 台灣豬肉重返國際
    03:09 中火2號機發電爭議
    04:37 中國國民黨攻佔立法院
    【國際關注】
    06:14 兩韓關係詭譎多變
    07:41 中印衝突浮上檯面
    09:13 巴基斯坦航空業醜聞
    10:43 多個大企業抵制臉書
    【趣味集錦】
    11:35 總統告由土伯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力寧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罷韓通過
    → 韓國瑜成史上首名被罷免市長 同意票破93萬:https://bit.ly/2BO0sOS
    → [問卦] 以後遇到高雄人該拿出啥態度?:https://bit.ly/2CcKXzO
    → 罷韓通過 江啟臣:未回應高雄市民期待:https://bit.ly/31WLUai
    → 許崑源墜樓亡 家屬聲明勿訛傳不實消息:https://bit.ly/2DeIwx6
    → 高市議長許崑源住處墜樓身亡 各界震驚:https://bit.ly/31WY0QS
    → 結束528天執政揮別高雄 韓國瑜2度偷偷拭淚:https://bit.ly/31WM2qi
    → 罷韓案後續效應 網友發起「報復性罷免」:https://bit.ly/2DlCYkB
    🔸口蹄疫掰掰
    → 揮別口蹄疫/台灣口蹄疫大事記 24年奮戰獲認可改列非疫區:https://bit.ly/3gGGjJ9
    → 台灣自口蹄疫區除名 蘇貞昌哽咽︰沒讓陳吉仲爸爸失望:https://bit.ly/3iQs5Ym
    → 揮別口蹄疫/重啟生鮮豬肉外銷 打造台灣好品牌:https://bit.ly/3gBnqHF
    → 回憶口蹄疫爆發 陳吉仲.蘇貞昌哽咽:https://bit.ly/2O60dBa
    → 生產成本高於國際豬價 台灣豬的外銷競爭力在哪裡?:https://bit.ly/3faM15Y
    → 口蹄疫拔針,為什麼台灣豬還是走不到日本?:https://bit.ly/2AJxEqk
    🔸中火爭議
    → 中火燃燒生煤使用量爭議大事記:https://bit.ly/2VWAT4O
    → 中火生煤用量明年僅降至1260萬噸 中市府:不符生煤條例最高可罰2000萬(台中市府 市政新聞):https://bit.ly/3ebD76R
    → 300萬元裁罰於法有據 訴願審議委員會駁回台電訴願(台中市府 市政新聞):https://bit.ly/2VXdeRS
    → 政院:「臺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牴觸空污法等規定 該自治條例部分條文無效 (行政院 本院新聞):https://bit.ly/38G985N
    → 中火遭罰200萬並勒令停工 台電:市府視中央處分為無物,台電將盡一切努力穩定全台供電並保護員工免於恐懼 (台電官方新聞稿):https://reurl.cc/AqvEo3
    → 宣告中市管制生煤自治條例無效 蘇揆:合法合憲不撤回:https://bit.ly/3gBwb4t
    → 盧秀燕重罰中火2千萬函送負責人 江啟臣嗆台電:別把中部人當塑膠:https://bit.ly/3flnNpq
    → 江啟臣批中央違反承諾啟動中火2號機 蔡英文:上任以來已減少500噸的煤:https://bit.ly/3iQsWIy
    → 【中火爭議】中市府再重罰2千萬、函送台電董座 林佳龍忍不住表態:https://bit.ly/2O7fFgl
    → 抗議中火重啟2號機 藍議員絕食約28小時昏倒送醫:https://bit.ly/3ecFkPk
    → 中火爭議延燒 台電董事長親上火線 :https://bit.ly/38DWx2V
    → 重罰中火2千萬 盧轟中央護航台電董座:https://bit.ly/2CezQ9G
    🔸監院人事風波
    → 國民黨突襲佔領立院議場:絕對不接受陳菊擔任監察院長:https://bit.ly/38DBRsc
    → 國民黨立法委員打破立法院玻璃!霸占議場與警對峙嗆""撤換陳菊"" 民進黨批國民黨""占議場"":東施效顰:https://bit.ly/38zgJmP
    → 要冷氣喊直播卻不見人影 藍占議場鬧笑話:https://bit.ly/3fb1ovd
    → 陳菊取消拜會立院 藍委抗議撲空:https://bit.ly/2ZIUFlA
    → 台灣政壇:國民黨反對陳菊擔任監察院長 「佔領」立法院的理由與動機:https://bbc.in/2ZMfOeP
    → 陳菊為監院退黨 蔡壁如批""脫褲子放屁"":https://bit.ly/3gAVNhP
    → 陳菊監察院長提名案 國民黨續打:昔日高市府團隊貪腐層出不窮:https://bit.ly/3iAsvSx
    → 駁國民黨冷飯熱炒 高閔琳:陳菊十大冤案講成弊案:https://bit.ly/31UZ2wD
    → 不滿陳菊遭輿論抹黑!綠委還原菊市府「被彈劾、留債3000億」真相:https://bit.ly/38AwMkh
    → 「陳菊市府被糾正彈劾較朱立倫、柯文哲少!」賴品妤:國民黨視而不見:https://bit.ly/3iFcWsx
    → 廢除考、監院 柯建銘:下會期修憲 國民黨別食言而肥:https://bit.ly/3029Er9
    🔸兩韓緊張
    → 炸毀兩韓聯絡辦公室 北韓今公布爆破畫面:https://bit.ly/2VWgflz
    → 金與正霸氣炸毀兩韓辦公室 專家:樹立威嚴準接班人:https://bit.ly/2WdxuPB
    → 北韓炸毀聯絡辦公室後 開城工業區恐成下一目標:https://bit.ly/2BO2YEO
    → 北韓轟炸辦事處有策略? 專家:經過仔細規劃:https://bit.ly/3f87mNe
    → 金正恩近況曝光!現身主持會議 金與正台下低調抄筆記:https://bit.ly/2O2aY7L
    → 北韓風向逆轉!金正恩開口...官媒狂刪譴責南韓報導 每天70篇剩0篇:https://bit.ly/3edfeMa
    🔸中印衝突
    → 加萬谷衝突 印度官員:中國正副指揮官陣亡:https://bit.ly/3fa5Slv
    → 加萬谷衝突聲東擊西? 印媒曝中國在班公湖蓋大型建築物:https://bit.ly/2DeLnGk
    → 中國印度互相指責對方背信 「印軍死亡人數升至20」:https://bbc.in/31W5pzC
    → 印度禁抖音!封殺TikTok與「中國數位絲路」的中印貿易戰:https://bit.ly/2O8AN5O
    🔸巴基斯坦機師造假醜聞
    → 巴基斯坦空難97死2生還 通聯紀錄機師稱發動機失效:https://bit.ly/3gFOiGH
    → 巴基斯坦97死空難初步調查出爐 人為疏失釀禍:https://bit.ly/2BEKTZT
    → 巴基斯坦航空醜聞 3成機師執照涉造假:https://bit.ly/38G621U
    → 全國3成民航機師「造假執照」?歐盟禁止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入境:https://bit.ly/2AI4o3a
    🔸大企業抵制臉書
    → 抵制仇恨言論談判失敗 逾400品牌撤臉書廣告:https://bit.ly/3iNRhif
    → 跨國企業聯手抵制能逼迫臉書做出改變嗎:https://bbc.in/2ZNIROT
    → 臉書擴大遏止仇恨內容廣告 祖克柏親上火線解釋:https://bit.ly/2ZLfehe
    → 「言論自由」惹風波,川普 Twitch 帳號被封:https://bit.ly/3fdbUlq
    → 川普推文被標記「誤導」惱羞成怒,總統有能耐關閉Twitter嗎?:https://bit.ly/2Cdc8KQ
    → 網路論壇Reddit取締仇恨內容 關閉川普討論版:https://bit.ly/31XjYDo
    🔸台灣阿成痛失名字最長紀錄
    → 諧音鼓勵犯罪? 黃宏成報案控「要投」改名:https://bit.ly/2ZJorXo
    → 不再是「台灣阿成」!他改名19字全台最長 警臨檢也傻眼:https://bit.ly/2BHXqf8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減少衝突英文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02 09:15:02

    蔡英文說:沒有人需要為他的認同道歉。
    台灣是一個幸福的國家,幸福表現在體貼上面,體貼每個人的認同,減少台人出國可能產生的衝突,是幸福的展現。
    在Republic of China這個名詞來說,長期以來,有人關心China,有人關心Republic,有人關心這ROC。現在,是一個時機,我們開始來關心Taiwan!
    為什麼我們要提出護照名稱可選擇的提案?
    其好處在於避免混淆、強調主體性
    前陣子推動護照封面改版的消息一出,就接到很多民眾強烈反應需要成案,對常出國或旅外的民眾來說,很開心這樣的變更,因為原本版本上的CHINA字樣確實造成很多不便與誤會。
    護照改名為什麼很急迫?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次疫情世界對中國的態度在改變,主要國家對台、中政策也開始明顯分歧。人民為自保與便利紛紛使用「標示台灣」符號,沒有一致性徒增困擾!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造成各國排外特別是反中的情緒,接下來的國際局勢下,明確強調台灣不是中國,非常必要。向全世界宣示,台灣跟中國不一樣,這是我們提出這個公決案的原因!
    強烈民意 也是提出本案的原因之一。
    2020/2月底 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武漢肺炎、 政府效能與兩岸關係」最新民調,針對台灣人的民族認同,83.2%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5.3%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6.7%自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而根據陸委會3/26公布例行民調結果,當中有高達76.6%民眾認為中共對我政府態度不友善,達到近15年來新高。  
    護照是國民旅遊的憑證文件,國民不希望被當作來自China,而是來自Taiwan。
    現在台灣主流民意有超過八成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卻要拿顯示CHINA的護照,顯然不符合民意。代議政治就是要反映國民意志,我們的政府應該是要想辦法照顧國民的需求!提出護照封面改名是回應民意期待。我們提出的版本也保留彈性,民眾還是可以選擇要使用新版或舊版護照,相信可以照顧到大家的需求!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