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清大生輔組時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清大生輔組時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清大生輔組時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清大生輔組時間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06的網紅莊士勇老師《管事·理人·創新·傳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教學筆記 //清大博士專案管理實務課程第七周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來到期中 為了更貼近博士們的需求 這七周的專案管理課程幾乎是周周調整 從一開始演練為主、講課為輔的模式 到目前已經調整為講課為主、演練為輔 因為博士們覺得聽課可以學得更多 他們也越來越喜歡聽我講課"練肖話"了 這周談的是風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衛生局、勞動局(10/25)】 #電子菸無法可管 上次教育局的質詢當中,智翔詢問了電子菸的校園問題,今天則針對菸害防制的主管機關衛生局來請教,由於電子菸目前處於法律上的模糊地帶,即使要等《菸害防制法》、《藥事法》修法,桃園市應該也可以先以地方自治條例的修改來進行,內涵包括: ...

清大生輔組時間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06 05:58:15

再分享一個好消息! 繼北一女中李學姊申請上台大、政大、北京大學之後, 北一女中滕學姊也申請上了台大法律財經法組、北京清華法學、北京大學國際政治👏🏼👏🏼 經過考量,學姊決定去念清華大學! 她的堂哥幾年前也是俐媽的學生,百齡高中應屆考上了台大法律系,俐媽笑說他們滕家快要變成法律世家了😊 特別的是, ...

清大生輔組時間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2 07:20:32

回了要兩天問題了 整理出幾點常見考生迷思 1.XX系OO系誰好誰壞? 請問蘋果跟橘子誰好誰壞? 你如果會覺得答不出來,科系好壞亦然 科系問題從來只有適合或不適合你,沒有必然好壞可言 2.地名大學是不是都比較差? 台灣大學也是地名大學呀,所以台大比較差? 地名大學與否跟學校好壞無關 ...

  • 清大生輔組時間 在 莊士勇老師《管事·理人·創新·傳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7 00:47:33
    有 5 人按讚

    //教學筆記
    //清大博士專案管理實務課程第七周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來到期中
    為了更貼近博士們的需求
    這七周的專案管理課程幾乎是周周調整
    從一開始演練為主、講課為輔的模式
    到目前已經調整為講課為主、演練為輔
    因為博士們覺得聽課可以學得更多
    他們也越來越喜歡聽我講課"練肖話"了

    這周談的是風險識別與應變回應計畫
    這單元內容多,整整兩個小時的講課
    感謝學員們的專心聆聽以及線上提問
    讓我可以發揮我最愛的課堂提問解答

    這周又改變了教學的方法
    在講完理論課程之後,
    實際用某一小組的案例
    來示範當周的計畫內容表格

    然後再讓各組依樣畫葫蘆去修改
    學員的速度變快了
    理解程度也更順暢了

    當然也優化了線上的操課節奏
    希望接下來的七周課程
    能夠持續的順暢下去.....

    課後,幾位學生留下來繼續討論
    大家聊得很愉快 從10點下課後 一路聊到快12點

    有人說,一門課教的好不好,
    要看課後學生留下來的時間長短
    留的越久,代表講師的價值越高

    我想今天的這個經驗,值得自我肯定
    接下來的課程,要持續堅持下去

    #風險識別與應變回應計畫
    #清大博士專案管理實務培訓線上課程

  • 清大生輔組時間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6 14:27:55
    有 89 人按讚

    #我如何成為我 #02 #努力從來不保證收穫​

    讀者詢問為何選擇中文系?​
    我只能說,不是我選擇中文系,是 #中文系選擇我。​
    我高中的時候上過清華大學的外文營,因為德國老師太帥了,因此對於德國是有莫名的嚮往的,我的第一志願就是考上五大(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的外文系。​

    可是我的英文跟數學很爛,這些一流的學校就是需要五科都是要高標,否則,一位難求,我的數學在學測時候只有3級分。3級分是什麼概念?就是當年的低標(後25%的人的平均)是5分,我考得比最後25%還低。​

    我高中決定放棄填寫任何一間學校,因為,怎樣都不會上我心目中的學校。​
    當然,這件事情讓導師1-1關心我。​

    但畢竟導師也不是第一年當導師,也不是第一天認識我,確定我義無反顧之後,就叫我好好唸書考指考。我其實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那麼義無反顧,我大致的想法是:反正我現在可以上的學校,我之後也可以上,但是只要弱點補起來後,我可以考上更好的。(我完全沒有想過可能會考爛啊哈哈哈哈)​

    於是,我開始面對我的數學跟英文,數學老師說,社會組的數乙太簡單了,歷屆考題算10次就好了,保證你第一名。我那時候,數學爛成這樣,於是我真的算了10次,總共10屆,每一屆10次,#我的方法是每一次都是10屆算完再算一次10屆。​

    那時候,很多人都不考指考,數學課也自習,數學老師說,考上了就自己看書,還要考的就自己問問題,但沒有人要問,於是 #我就把數學老師當個人家教。​

    一開始,老師發現我真的都不會的時候,他超級崩潰,但是我每堂課問(還準備好了一大疊計算紙給老師導公式),老師可能也是無聊(或是我感動了他),就真的重新教我。​

    一開始真的超慘,什麼都不會,看了解析還是不會,但是漸漸地,我已經開始可以教別人了,指考數乙成績放榜,我是整間學校考最高分的,PR90,老師怎麼都沒想到,這個他當了2年的學生,竟然考了最高分。​

    好,可是,我的英文還是普普,我現在想想,普普很正常,因為我沒有花同樣的心力在英文上,自然不會有成效。​

    好笑的是,因為數學高分,可是英文沒有跟著高分,導致於我的科系加權(通常外文系加權數學跟英文)也加權不高,但我不想重考,我一個在房間,把指考可以填100個,依舊是從五大一路往下填,先填了全部的外文系,再填了全部的中文系,最後,放榜那天,我上了中正中文。​

    我起初非常不願意,但我爸媽很快樂,因為我是嘉義人,上了嘉義的學校,雖然需要住校, 但總歸來說比去其他城市好太多了。加上我不願意重考,於是,就底定了。​


    但我一直記得,我要去德國的事情,我暗自下定決定,我要去德國交換學生。我大一的時候去修了我們學校外文系的德文課程,它是3學分的必修,我上了兩年,把可以上的都上完後,我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到了高雄的文藻學習德文。​

    你說前面的打工的錢花去哪裡了?就是這時候花掉了。​
    因為我只有一個暑假的機會,我把可以報名的課程都報名完了,住在我朋友高雄的家,她是我的best friend,我每天像高中生一樣,起來就是背單字,然後做作業,去唸書,再回家寫作業,日復一日。​

    大三開學前,和一個在課堂上認識的姐姐一起到台北來考檢定考,我們都通過了A1,但這不算什麼,這就是全民英檢初級的概念,可是對她來說,意義非凡,因為她老公是德國人,她要依親,需要這個檢定考。​

    我則是回到了中正。​
    雖然花了這麼多的時間在德文(還有錢),但其實德文還是很爛(按照德文老師說的,就是你現在會的去到德國等於不會德文),但我發現其實我如果只是想要交換的話,德文不是重點,因為交換的簡章上沒有規定,只說你要會英文,而且會德文是反而是額外的加分,我非常的開心。​

    我想去德國這件事情,我爸媽一直都知道,他們也知道我特地去高雄上課的事情,我一直以為我大三會出國,我也密切的在查學校的資料,有一天我爸打了一通電話給我。​

    他跟我說,爺爺需要住養老院,需要一筆錢,他想要問我,原先打算給我出國的錢能不能用來給爺爺住養老院,我那時候直接答應了。​

    不會有任何事情比爺爺更重要,我後來才知道,那是一筆綿綿無絕期的開銷,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一方面你也不希望他結束,很矛盾的心態。​

    我後來沒有去德國。​
    但我還是想要出國,加上那時候的打工太崩潰了,於是我就在系上的課程找到了另外一條路。​

    #華語文老師。​


    簡單來說是教非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士中文。​
    我欣喜若狂,我想,這不就是用了中文系的專業加上可以出國嗎?​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個技能的底層是語言學,並不是中文,但我還是想要,於是我先上了基礎的課程,後來這個學程沒有開成,可是老師說,如果我們願意,他願意開一門課,然後我們可以當語言中心的外籍交換生的中文小老師,類似輔導他們課業,我直接報名。​


    我還是繼續打工,因為我知道出國需要錢,而且家裡是沒有辦法給我的。​
    於是,崩潰的打工,加上這個小老師,我發現後者快樂太多了。​
    他們是自發性學習,而且有趣,加上教的東西很生活化,準備起東西非常快樂,還可以交流異國文化,我深深愛上。​

    每一次跟老師的1-1或是群體小會,我都十分珍惜,而且準備充足,我決定這就是我的目標,#我開始認真研究如何可以去國外教中文。​

    這時候,我發現,如果你要進大學教書,那麼就不能只有大學的學歷,#必須至少是研究所,而且必須是華語文研究所,我從來沒想過考研究所,但沒關係,我們就重來。那時候,這個研究所不多,就是政大、台師大(後來隔年新增了台大)​

    我前面說過,這個專業跟中文沒關係,跟語言學比較有關係,因此,我等於是重唸了全部的書(因為語言學佔據中文系比例不高),那時候,我跟我高雄的那個best friend S每天都六點起床,到自修室唸書,然後中午隨便吃,繼續唸,下午4點去運動,洗完澡後,六點繼續進到自修室,然後半夜兩點回家。這時候我把全部的打工都取消了。​

    我們那時候不太吃東西,因為,只要你吃了東西,體溫上升1度,你就會想要睡覺,因此,我們只吃冷的,以及吃很少。​

    放榜的時候,#我落榜了。​
    她上了成大會研所。​

    我很為她感到高興,她唸書的衝勁真的是我的100倍,可是,我沒上研究所,只能思考工作,原本考研究所的時候,就沒有了需要就業的恐懼。​

    但現在,這個恐懼又衝上來了。​
    (我每次看都報導,說有人考研究是為了延遲就業,我就特別感同身受,因為我覺得我過去也有段時間是這樣)​


    這時候,有一個學姐問我說,​
    「#要不要我幫你介紹一份工作?說我從小到大認識的補習班」​

    補習班?!​
    「去」還是「不去」?​


    To Be Continued

  • 清大生輔組時間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1 23:04:44
    有 119 人按讚

    再分享一個好消息!

    繼北一女中李學姊申請上台大、政大、北京大學之後,
    北一女中滕學姊也申請上了台大法律財經法組、北京清華法學、北京大學國際政治👏🏼👏🏼
    經過考量,學姊決定去念清華大學!
    她的堂哥幾年前也是俐媽的學生,百齡高中應屆考上了台大法律系,俐媽笑說他們滕家快要變成法律世家了😊

    特別的是,
    滕學姊原本是三類組的學生,她五科都考,而對岸的大學,她是用自然科申請的。俐媽覺得這樣的經歷很特別,便向她邀稿,針對三跨一類組的轉變、以及申請經歷⋯等等,相信對二升三孩子、或對類組迷惘的ㄧ升二孩子大有幫助!
    ——————————————————————-
    🎯 跨類組or 跨學科考試準備&申請(三>>>一)
    1️⃣ 考試準備:
    我想應該有學弟妹到高二下要讀學測的時候跟我一樣還沒決定好自己的志向,所以當初我是五科都讀。我當初準備的時候是從社會跟自然中挑一個比較沒有把握但是投資報酬率比較高的(我挑的是自然)作為主要(因為我申請的大陸清華北大都可以用自然科申請社會組科系)複習講義之類的也都是全科買,平均分配著讀,進度稍微落後其他同學很正常,要保持平常心。到100天左右的時候我先讀社會科,把週計劃幾個版本都寫過一遍之後,然後開始全心投入我比較不擅長的自然科,總而言之就是先解決擅長的。讀五科常常比較辛苦,每天從早到晚泡在圖書館,所以要好好評估自己是否真的有需要和有能力喔!

    2️⃣ 申請:
    因為我是自然組,又同時申請商和法(一半一半)所以剛開始備審、面試之類的會不太清楚從哪裡下手,還會被質疑這樣真的有想念這個科系嗎,因為其實不同類組的思考方式和強調的重點不太一樣,可以去輔導室或網路上多搜尋資料(PTT有很多學長姐的經驗分享)也不要吝於問問題!可以多找找一類組的同學或老師(在不打擾人家的情況下啦)。多看書和時事也非常重要,但有時候貴精不貴多,最好能有一兩個跟申請科系相關的議題,然後深入的去研究!還有書面資料不一定要把每個經驗都掰到跟科系有相關,我是在考完學測後才決定念法律,所以幾乎沒有相關的經驗,但如果沒有相關,就要提出這個經歷對你的影響,和之後對於未來你的志向有什麼幫助。書審和面試準備的時候也一定要好好思考清楚如何解釋為什麼會跨類組,不落俗套當然最好,可是一定要誠實,不然很容易就被問垮。跨類組不一定是你的弱點,相反的可以好好發揮你獨有的東西!當時在台大法律面試的時候我用大腦結構輔佐犯罪機率的論述,就可以說服教授你的自然科知識是可以加分的!儘量展現你跟其他人不同且優秀的一面,說服教授錄取你!其實跨不同類型的學科也同樣適用這個方法的!

    3️⃣ 小補充
    順帶一提!想申請法律系的學弟妹,常常會有人說不要提到正義、死刑之類的議題。這些真的是很棘手的問題,但我個人還是認為誠實是第一原則,如果這是你的初心,不要害怕提出,但要有自己的一套論述,也不要害怕教授追問或反駁,禮貌的講出自己的想法,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但也要表現出願意學習的精神!我當初也有提到正義(想聽細節的都可以來問我!)。然後如果有團體面試的話也不要吝於稱讚別人,但一樣要表現出企圖心!準備申請的這段時間可能是我高中三年碰課本最少的時間,但會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和構想你的未來,也會認識到很優秀的人,最後也可能成為同系的戰友。加油!

    4️⃣ 大陸申請(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申請是我投入最多精力的,也是最繁瑣的。大陸大學的申請並不會比台灣的大學容易通過,對於成績和面試的要求同樣很高,所以還是要認真準備!而在李同學提到過的網路申請通過後(一階),清大會要求參加約一星期的營隊(今年因疫情所以是線上)之後才會是面試,營隊之中會有大學教授的講座、和學長姐的交流、認識校園等等。其實就和網路課程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但在參加的過程中,會發現到其實在我身邊的這些同學們大部分都是學測將近滿級分的佼佼者,就像今年的數學特別難,但我們那組除了我幾乎都14、15級,在教授講座的提問中也很多是非常有深度的探討。我認為那會真正打開你的視野,畢竟清華北大是大陸每個省份的第一二名才能考上的,競爭和資源是成正比的(當然相對來說台灣生還是比較容易錄取的)。在營隊中認真問問題、認真聽課、認真參與,學長姐和組員會是你的貴人。最後當然每個環節的資料都多給其他人看看,畢竟立場比較敏感一點,很多用字遣詞都需要多注意。面試的話和台大的沒有什麼不一樣,但更注重語言能力,也會有比較跳一點的問題出現,不要慌張冷靜應答就好了。各大學的招生影片也都可以看看,蠻感人的,清華甚至出了一部電影。最後要提醒的是,清華不僅申請比較多步驟,就連之後的課程要求也會比較嚴格喔(像是上暑期課程或是國際營隊之類)。
    之後有興趣申請的學弟妹也可以來直接問我~
    ——————————————————————-
    You are my pride!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看來法界也不少俐媽學子
    #大家要互相扶持提攜喔
    #台大明明培育菁英

  • 清大生輔組時間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0-25 15:56:52

    【智翔的議會質詢-衛生局、勞動局(10/25)】

    #電子菸無法可管

    上次教育局的質詢當中,智翔詢問了電子菸的校園問題,今天則針對菸害防制的主管機關衛生局來請教,由於電子菸目前處於法律上的模糊地帶,即使要等《菸害防制法》、《藥事法》修法,桃園市應該也可以先以地方自治條例的修改來進行,內涵包括:

    一、未滿18歲不得吸食或持有
    二、不得販售給未滿18歲者
    三、明定禁菸範圍
    四、相關罰則

    衛生局也表示會進行研議,期待後續發展。

    #食品檢驗費時

    現行的食品檢驗流程費時過久,以農藥殘留檢驗來說,需要多達20-30天的過程,這產生的問題就是常常檢驗完了,菜也賣完了,根本無法即時銷毀不合格產品。雖然衛生局也計劃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規定送驗日期要在採樣日期的五日內,送至委外檢驗單位,那到底何者是自行檢驗?哪些項目是委外? 如何能有效地縮短取樣到送驗的流程,去及時把關食安?

    且不合格品的複驗是以下一年度來做,是否太久?以環保局在稽查違法廠商時,會採取限期改善,並不定期的到工廠視察改善狀況,智翔認為在食品的檢驗上,應可參考其作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食用冰與冰品的不合格率在過去幾年都佔約近四成,為不合格品比率最高者,如果說像便利商店,或是品牌咖啡業者、速食店等都能確保冰品食用安全,那一般的冰品業者應該也能做到,是否請衛生局規定合格的做法,或是建立示範點來輔導業者?

    #清大交大亞東到桃園設立醫院

    據報載,桃園與清大與交大簽訂意向書,亞東醫院也有意願來桃園開設,想就桃園長期缺乏醫學中心等醫療資源,向衛生局詢問目前進度為何? 可能會規劃於哪個行政區?

    局長則回覆,清大會在大園區,捷運A16站附近的機關用地;交大則是A19站,計劃上以學校為主輔以一些診所;亞東則是會在內壢開設,期程方面,還在等待土地取得,所以也希望衛生局這邊繼續努力。

    #長照人力不足

    照管人員人員配置不足,造成流動率高的惡性循環,依照規定超過每150-200人須配置一名照顧管理專員,所以想請問衛生局如何提供更多誘因,降低長照人力的負擔。局長也提到,會往加薪、增額的方式辦理,提升整體長照的環境。

    #高空墜落與違章工廠的勞權保障

    由於今日僅剩的時間不多,所以快速詢問勞動局,桃園在重大職災的案件數與高空墜落的比率在六都中屬於偏高,對於高空墜落有無預防方式? 勞檢處回答,從今年開始營造業的勞動檢查歸勞檢處,所以從今年開始檢查數量變多,職災的案件數也有下降。

    而同樣與建管單位有關的違章工廠議題,上次消防局提到,只要建管單位提供名單,就會去稽查消防安全,所以這邊也希望勞動局可以跟建管單位合作,對於有勞動安全疑慮的違章工廠或是其他工作場所,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來保障勞工安全。

    最後關於外送平台的事故頻傳,智翔希望勞動局可以研議外送員權益保護專案小組,以專案協助相關事故與勞動權益保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