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停止努力念書的習慣
還記得從高二開始奮鬥念書時的陣痛期嗎?
從儉入奢容易,從奢入儉就難了
不管你念哪間學校,念什麼科系
你的未來都還沒有就此定案
每年都有無數台清交政成學生被二一出去
也有無數後段私校畢業生拿到高薪
一旦開始完全放縱,你就回不去了
別忘了研究所也是要看你成績,...
1.不要停止努力念書的習慣
還記得從高二開始奮鬥念書時的陣痛期嗎?
從儉入奢容易,從奢入儉就難了
不管你念哪間學校,念什麼科系
你的未來都還沒有就此定案
每年都有無數台清交政成學生被二一出去
也有無數後段私校畢業生拿到高薪
一旦開始完全放縱,你就回不去了
別忘了研究所也是要看你成績,企業也是會看你實力
由你玩四年的結果
只會在你玩到第一或二年的時候,重新去跟學測指考再見一次面
2.不管你上了哪裡
上了賊船就請勇敢的去當個海盜
不然就趁現在跳船
大學不怕你念的學校不是最頂尖的
即使是最後段的學校,一樣有保持清醒向前的學生
這始終都只是比例問題
怕的是你壓根兒瞧不起自己要去讀的校系
又沒有勇氣直接去指考
瞧不起學校,瞧不起同學,更瞧不起自己
交不到朋友,書唸不好,不敢找以前同學
這種人是在大學之中最可悲的
3.練好外文,練好外文,練好外文
這是老生長談的老梗,但之所以是老梗
就是因為他有一談再談的價值
你會發現,光是有任何一外文能力是好的
你的機會立刻多出別人好幾倍
政府,學校,企業都有提供很多出國機會
比賽,實習,交換,營隊,研討會太多太多
都是你沒有外文能力,就只能乾瞪眼看別人拿的
好比:有國際大師來台灣客座的時候,去應徵助理
拿到老師的推薦函,歐美名校申請仕途大開的
好比:有日本北海道大學開全額獎學金給台灣學生去念
我就有認識老師是這樣就一路拿日本獎學金念到博士,日本還送他去哈佛
很重要的一件事,你練好的外文不一定要是英文
但請選了一種語言就認真踏實地把它唸到專精
最怕的是很多人東學學西念念,什麼語言都只學了基礎,只會罵髒話跟Say hello
結果什麼都不行
那你花一堆時間學也只是枉然
4.可以的話,趁暑假事先預習一下基礎課業
若要比喻高中比較難的課程,聽起來大概像這樣
各位同學知道嗎?只要把蘋果和香蕉加在一起,就會忽然變成好吃的小籠湯包噢!
上大學後比較難的課程,聽起來像這樣
各位同學知道嗎? 只要魑魅魍和耄耋饕餮混合,再謦,就會變成趑趄噢!!」 跟不上進度? 你以為大學有人理你嗎?
撒優娜拉雙二一就掰掰下去了
文組這點還好,尤其是針對理工科系請保重
因為大學是會擋修的,你要修過A基礎課,才能修BCD,修過BCD,才能修EFG
也就是說,很多人玩到A被當了,後面你想修也不能修
抱歉,你在大一那年就注定要延畢了
5.去嘗試所有你想嘗試的,不要限制自己的可能
大學絕非職業訓練所,大部分人以後的工作也都不會跟大學所學高度相關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你敢踏出去嘗試
我認識一位學姊,清大資工系放著不念,跑去參加交大魔術社
結果現在成了國際知名魔術師,世界到處巡迴
我有一位同屆同學,清大經濟雙計財畢業,跑去uniqlo摺衣服
人家現在管了年收三億的店
我一位學弟,政大法律系還在念,跑去唱歌又到處參加節目
自己組了家教團隊,現在又跑去賣保險,賣到變成經理等級
大三在學年收就已經破百萬
這種人太多太多了,我可以舉個沒完
以前,我會認為這些人是神人等級,是遙不可及,遠在天邊的
可是當真的認識相處後才發現不然
他們就跟我們所有人都一樣
一樣會盲然,一樣會恐懼,一樣會不知所措
真正關鍵差別只在於他們認真對待自己喜歡的事情
而且用盡全力去生活,去面對問題
說穿了
在這個世界上強到不行的天才少之又少,哪怕最頂尖的學校都不多
大多數人都只有一兩成的能力
可是當面對困難 面對未知敢硬者頭皮上,敢去搶機會,敢邊做邊學
就憑者不服輸一口氣,等事情完成後,至少也有了八成功力
大家會指者他們說,哇好厲害,好羨慕歐!!!天才!!! 其實他們跟大家都一樣,差別只在於多了點不怕死而已
6.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建議
請你記得有些遺憾,是你在未來的精彩無法彌補的
我在高三時期,為了準備考試,基本上是把朋友全放棄了
上大學後,也覺得面對全新的開始,不再需要聯繫
同學會我一次都沒去過,跟高中是完全斷截的狀態
我以為這沒什麼,朋友本來就是階段性的,過了也就算了
可我沒想到的是,有些人還真取代不了
在大學,你可以參加很多活動,可以認識很多人
但跟高中卻是永遠有別
一群人,能從高二開始朝夕相處兩年
沒有什麼心機,沒有什麼算計,沒有什麼利益
就為了一場考試,一個目標相互打氣,共同前進
那樣累積起來的友情,是你在大學所找不到的
我不是說大學交不到知心朋友,找的到
可若要比喻,高中是一群人的高中,大學卻注定是一個人的大學
因為在大學沒有制式化的目標了
也就大一階段可能會比較常在一起
此後,大家修課不同,目標不同,規劃不同
即使是室友,一天也不見得能見到幾面
直到畢業,同系四年的同學都非常可能認不出來有哪些
所以如果說什麼是我一定要提醒各位的
趁暑假,趁同學還在你身旁,趁你們還沒有四散
好好把握機會相處,創造盡可能多的回憶吧
相信我,這是你在未來絕對不會後悔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樂擎文,升學/愛情/友情/翻譯
相關問題都歡迎見自介追蹤詢問
另今年的大學新生交流版成立囉
有興趣加入的可以點我自介連結。
清大延畢申請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選填志願好困難?
清華推出全國首創「多專長」彈性學習方案
學測成績出爐,許多考生為選填志願傷透腦筋,父母要你學理工,但你的最愛卻是文學,是否可能兼顧?國立清華大學繼95年推出「雙專長」學士班後,今年進一步首創全國第一個「多專長」客製化課程,學生不論考進清華任一科系,都可以在128個畢業分之內,再選擇第二、甚至第三專長。如材料、電機系學生除本科系第一專長,可選創新創業、法律、藝術等學分學程,畢業證書上也將加註專長/學分學程名稱。
在全球化的快速擠壓之下,跨領域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臺灣的教育太重分流,職場太重分工,很多人都只有單一領域的訓練與專長,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與科學素養、社會關懷、公民素養與國際視野,同時又在專業上精進與跨領域創新,打造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人才。
國立清華大學在民國95年推動學士班「雙專長」培育,當時為全國首創,以「院學士班」的方式招生,至98學年度已有7學院設「院學士班」,許多理工科系學生選擇文學、哲學、外語、經濟、法律、管理為第二專長,迄今已經有940人選修雙專長。
清華為什麼推動「雙專長」及「多專長」?校長賀陳弘表示,因雙主修的難度比較高,能夠做到的學生比較少,等於空有制度,但受惠的學生有限;推雙專長以後,清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學生可以雙專長畢業。當初他參觀加州理工學院,看到他們的學生有百分之二十可以雙專長畢業時,他還在想清華什麼時候可以做到,但沒想到很快就達成這個目標
今年,國立清華大學將再推「多專長」客製化課程,放寬原本限制學士班的選課身份,全面擴大跨領域的學習內容及適用對象,由各學系進入清華就讀的學生,無論新舊生,全都可以選擇跨領域學程!
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指出,「多專長」課程規劃由「清華學院」提出,在配套方面因清華學院為本校大學部教育橫向平臺,以副校長擔任院長,教務長、學務長為副院長,並設執行副院長,可統籌規劃、執行及檢討跨領域教學、輔導事宜。
清華各學系學士班學生可在大一下學期至大四下加退選截止日期間登記申請修讀,有3種課程組合:(1)兩大:2個專長學程、(2)一大兩小:1個專長學程加2個學分學程、(3)一超一小:1個專長學程加該專長的高階專業課程15學分,再加另1個學分學程。
戴念華教務長指出,「多專長」課程設計優勢是使同學能在128學分之下修習,不同於以往雙主修(168學分)、輔系(148學分)。「多專長」的設計旨在提供學生更大的學習彈性,並有機會在4年修業期內完成學業,不需延畢。
「多專長」課程的第二、三專長可選「創新創業」、「創新設計」、「資訊傳媒」、「法律」、「藝術」、「教育知能」等精選組合的學分學程,目的在使同學的跨領域能力往後足以鑽研更深入的學術研究及應用發展。「多專長」授予學生的畢業證書上註記專長、學分學程名稱。透過「多專長」客製化課程,打造企業最愛跨領域人才。
清華的多專長「跨領域學習」方案,今年初獲教育部同意核備,是目前全國各大學中唯一的「多專長」方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M8h8MAs8HY&featur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