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清境農場現況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清境農場現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清境農場現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清境農場現況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子迂的蠹酸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其實不太理解左派動保人士到底對世界抱有怎樣的仇恨。這群腦袋有些障礙的人,最近甚至將目標放到清境農場的綿羊上。他們覺得總是上演的綿羊剃毛秀是虐待,向政府訴求要取消,畢竟清境農場似乎是退輔會管理的機構。 我真的滿好奇動保人士腦袋到底裝甚麼。你夏天都會希望設計師幫你頭髮剪短一點、打薄一點,不然會很熱,...

清境農場現況 在 ?餅妹大剌剌?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18 05:09:31

《找房理論》 找房跟找男人很像 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對找房子這件事相當明確 在意採光和空間 因爲我需要拍攝且東西太多 不用在鬧區不用特別新 對我來說有些房子不是特別美特別好特別新 但就是能夠想像自己生活在其中美好的樣子 就像是遇到一個說不上來哪裡特別突出特別好 但一切都恰到好處 你就是會想和...

清境農場現況 在 羊英九?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8 10:11:45

《🚄泉州到寧德ㄉ動車上🚆》 大媽:😏你們台灣來的對吧! 阿羊:嘿呀妳怎知勒? 大媽:🤨口音跟穿著呀。 大媽:我剛去台灣不好玩很落後,像十年前大陸,微信支付寶都不能用...遜呀😄。 阿羊:的確是,🤣妳都去哪玩呀。 大媽:日月潭(西湖屌過你們數倍),十分瀑布(像水溝),金瓜石...反正風景區都很...

  • 清境農場現況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12 09:00:09
    有 621 人按讚

    我其實不太理解左派動保人士到底對世界抱有怎樣的仇恨。這群腦袋有些障礙的人,最近甚至將目標放到清境農場的綿羊上。他們覺得總是上演的綿羊剃毛秀是虐待,向政府訴求要取消,畢竟清境農場似乎是退輔會管理的機構。

    我真的滿好奇動保人士腦袋到底裝甚麼。你夏天都會希望設計師幫你頭髮剪短一點、打薄一點,不然會很熱,難不成你要讓綿羊毛都不要剃,讓他們在熱死人的羊毛中生活? 這裡可是台灣啊,雖然清境海拔較高,但相對這些綿羊的原生地,台灣根本是熱死人的煉獄。之所以會有剃毛秀,除了綿羊會熱以外,也因為這些羊毛本身具備經濟價值,而剃毛秀也具備經濟價值。

    經濟價值是甚麼意思呢? 就是這些賺來的錢財,能讓機構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給綿羊,甚至順利者也能供養更多的綿羊生活。換言之,透過販賣羊毛和剃毛秀,綿羊們會有更好的食物、照護、硬體設施等等。

    當然,我知道動保人士肯定覺得這樣很糟糕,因為我們沒問過綿羊本身的意願,我們不知道牠們是否願意出賣自身羊毛,也不知道牠們是否願意上台表演。這點齋主認為,我們確實無法得知綿羊們的意願如何,我們無法假定他們同意與否。但不管是清境農場、動物園、水族館或馬戲團,我想邏輯都是相同的。

    我認為動保團體或人士,實則應該要支持這類機構的存在。以現況來說,這些有經濟價值的表演或商品,不論你喜歡他們的作為與否,那些創造出來的收益,確實養活了這些動物,確保了這些族群的延續。

    試想,若今天清境真取消了剃毛秀或販賣羊毛。你們動保團體或許成功達成了你們的訴求,但隨即帶來的影響,卻完全出乎你們的意料之外。或許清境再也無法養那麼多綿羊,或許綿羊每天的伙食費用會降低,或許某天清境就要關門大吉,失業的不只是清境的員工,也包含了綿羊。

    不過要讓動保團體想通他們其實是在迫害動物。

    我想大概比登天還難。

  • 清境農場現況 在 貝拉陳冒險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15 18:33:09
    有 23 人按讚

    旅行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
    逃到別人活膩的地方
    .
    我一直想去 #清境農場
    (因為怕暈車一直不敢出發😭)
    2020年的開始沒多久
    我心一狠...
    背上後背包🎒坐上客運。
    經過兩個多小時多車程,
    睡個午覺的距離...
    就能逃離都市叢林,
    去看看群山、#青青草原 、湛藍的天
    療癒的程度跟我上週在玩封測的 #小森生活 有異曲同工之妙 😌
    現在完成事前預約,還有機會抽中最高十萬微風禮券!
    .
    你們有想過逃離現況,追求想要的生活嗎?
    現在Po文分享想要的生活 tag @komorilife 就有機會抽到小禮物喔🎁~
    .
    #小森生活 #享受不一樣的生活 #手遊 #抽獎 #台中景點 #台中旅行 #台中旅遊 #台中旅遊景點 #清境农场 #partipost @ 清境農場青青大草原

  • 清境農場現況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15 22:46:33
    有 2,830 人按讚


    《 看山,聊電 》

    既然今天大家輪流停電,就來回味一下清境農場對面的山上,光被八表的電塔與卡賀爾山的景色,順便粗淺的聊聊台灣的電力現況吧!

    能高越嶺東西輸電線,是全台灣第一條東西輸電系統,為了將慕谷慕魚上游銅門電廠群豐沛的水力發電往西部輸送而建。

    台灣也曾有過水力發電能跨越中央山脈支援西部電網的日子,但如今東部的電力早已要靠西部電廠維生。這座島嶼這麼小,人卻如此多,經濟發展之下便有了這樣的必然結果。

    電越來越不夠,怎麼辦?

    有人說多蓋電廠就好,但現實情況是,蓋電廠要地、拉電纜也要地,可是根本沒人希望電廠蓋在自己家隔壁、更沒有人希望和超高壓輸電線相伴而眠、更別說地價超貴。

    當年台電要興建南北超高壓第三迴路系統,光取得電塔用地就吃足了苦頭,一再拖延,最後因為1999的大停電才得以順利推行,距今不到20年。

    光「用地取得」都有困難了,更遑論接下來「環保」這一關。

    風力發電有低頻噪音,我站在下面聽過,很令人煩躁,所以要離民宅很遠;火力發電、燃氣發電等燒東西的發電製造超大量二氧化碳;水力發電,不好意思能蓋的地方都蓋滿了,而且最不環保;太陽能...別說笑了,太陽能目前技術只能當輔助,離主力還太遠;地熱,技術和成本都是問題;潮汐,未來科技,距離實現只差一小步但還不是辦法;核能,光核廢料擺哪就吵不完了,更別說人為疏失帶來的可怕風險了。

    這邊可以觀看台電的發電機運轉實況: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ew_info/new_info_in.aspx…

    從這裡可以看到,台灣目前發電廠可以分為三種有趣的分類:吵架系、燃燒系和環保系。

    ---

    來聊聊吵架系的核電:核能電廠現在有三具機組在維修,但是,就算全開也只能供應台灣16%的電力。而以一座核電廠兩具機組來算的話,差不多可以提供台灣6%電力,意思就是說,只要蓋到核廿,台灣就能完全靠核能發電維生了,0碳排放好棒棒呢!

    但為什麼我們沒這麼做?因為風險。

    因為沒有人能確保核電廠可以100%安全,不然福島核災撤離區,今天依然人聲鼎沸。

    一座核電廠出事,要撤離方圓8公里以內的人,那是好幾萬人的數量。稍微思考一下:
    這數萬人我們要讓他們住哪裡?擁核派的家?
    再來,要憑空生出幾萬個工作機會給他們,辦得到嗎?
    我們的政府有富有到足以支持這幾萬個家庭的賠償嗎?
    失去家園與經濟的這幾萬個人會不會成為新的社會問題?
    有沒有想過當一個人窮到一無所有的時候,也是最兇悍的時候,我們有能力承擔這樣巨量的敵意嗎?

    我覺得核廢料如果處置得當,那麼核電是好東西——碳排少、但發電量超大,但那是對大陸型國家而言。寸土寸金的島國,真的有能力承擔核災帶來的社會成本嗎?看看福島就知道了,每一次核電廠選址都是一種豪賭——賭輸了,家園瞬即成為煉獄。

    要不要增建核電廠,我們該問自己的是,有沒有準備好承受這樣萬一的準備呢?日本人口密度比我們低,福島就已經成為他們十分頭痛的問題了,那台灣呢?

    擁核的當下,我們也得思考這個看似天馬行空的問題,不然就跟騎車不戴安全帽一樣,不出事沒事,有事上西天。

    ---

    再回頭看火力,今天跳機的大潭電廠(燃氣發電)居然可以抵2座核電廠的發電量,也難怪今天會跳電了...

    綜觀台灣電力系統,燃燒系:燃煤、燃氣、燃油,總共佔了78%以上的發電量,是不是該繼續增建燃燒系的電廠,繼續促進全球暖化還有增加PM2.5、順便押寶石化燃料什麼時候耗盡,這個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

    ---

    最後是環保系,但是在陽光空氣水三元素裡面,唯一能打的就是水力發電了,但那是用永遠回不來的山林所換來的。犧牲巨大的生態環境,才換來一點點的發電量,水力發電其實是比核電還要更不環保的存在——一樣是超大片永遠不能再用的土地,只是一個有輻射、一個在水底,但水力犧牲的地比核電大太多太多。

    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就別提了,那個量完全悲劇... 而且有趣的是,太陽能發電的量,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向民間購電,列表上的太陽能發電廠反而貢獻微薄。

    ---

    大陸有大陸的玩法,島嶼有島嶼的玩法,把大陸思維帶來島嶼的中華民國,在各種層面上都無法適應島嶼生活,至今猶然。綠營執政,但現在掌權的人全都是黨國教育出身的,那還是大陸思維,是刻在骨頭裡,很難分離的。

    面對缺電,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促進現有電力系統的效率、輔導企業節電、個人省電,而不是拼命蓋電廠——因為電廠很貴、社會成本、環境成本都非常大,這應該是放在最後考慮的選項,而不是一出事就高喊「我要新電廠!」「我要核電!」

    ......這些人以為是在打紅色警戒,電廠一座800很便宜嗎?

    政府一直以來都不盛行「提高效率」的文化,因為這種事沒有「實體」,是看不見政績的。「蓋新的東西」才能有效拉抬自己聲望、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加分,於是一直進行著各種鋪張浪費的建設,直到債台高築。

    面對電力的短缺,繼續擁抱建設思維,總有一天會面臨極限,因為台灣的地實在是太少了、環境已經被毀的夠可憐了。那麼,我們的政府在電能政策的思考上,是不是可以轉個彎,擺脫0和1的思考,為環境和民生取一個平衡點呢?

    人生存在世界上,對環境就是一種負擔。而選擇付出怎麼樣的成本來支持舒適的現代生活、吹冷氣滑手機,就是現代人所必須思考、關注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