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清代台灣最大水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清代台灣最大水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清代台灣最大水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清代台灣最大水圳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王傑的繪畫天堂,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是去年的一篇重要的文字,記載了我們在明德山莊發現的重大歷史資訊,就是那個神秘的后土碑以及隨著追尋后土碑的身世而找到的一個清朝的古墓這件事。我在這邊將這個舊文再貼一次是希望各位稍微複習一下這段歷史,因為昨天我們正式地找到墓主人的後代,並且釐清了所有歷史線索,這兩天我們會將這個奇異的緣分以及神奇的結局...

清代台灣最大水圳 在 王傑Wang Chieh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8 06:18:43

這篇有點長,算是我們對於明德山莊以及七堵地區的一個從清代開始到現在的整體發展歷史面貌的總體輪廓的釐清,希望各位先泡杯茶,坐著慢慢看。 事情要從一顆老樹說起,在明德山莊裡,有一棵老烏桕樹,約莫八十到一百的年紀,樹下有一個古老又滄桑的后土碑,對於它的來歷年歲沒有人可以確定,但是山莊裡長輩對於這個地方的...

  • 清代台灣最大水圳 在 王傑的繪畫天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07 21:04:33
    有 408 人按讚

    這是去年的一篇重要的文字,記載了我們在明德山莊發現的重大歷史資訊,就是那個神秘的后土碑以及隨著追尋后土碑的身世而找到的一個清朝的古墓這件事。我在這邊將這個舊文再貼一次是希望各位稍微複習一下這段歷史,因為昨天我們正式地找到墓主人的後代,並且釐清了所有歷史線索,這兩天我們會將這個奇異的緣分以及神奇的結局,整理成一份文字資料公佈,所以,先讀完(複習)這一篇,這樣新的文字資訊就更容易理解了。

    這篇有點長,算是我們對於明德山莊以及七堵地區的一個從清代開始到現在的整體發展歷史面貌的總體輪廓的釐清,希望各位先泡杯茶,坐著慢慢看。

    事情要從一顆老樹說起,在明德山莊裡,有一棵老烏桕樹,約莫八十到一百的年紀,樹下有一個古老又滄桑的后土碑,對於它的來歷年歲沒有人可以確定,但是山莊裡長輩對於這個地方的告誡卻是肯定的,那就是有事沒事都不准去那邊,要是小孩子去到后土碑上嬉鬧,回到家裡要不感冒要不就是肚子痛的,看醫生都不會好,給道士看看就一定好,沒別的問題就只是中邪了,因此我對於這個后土碑的告誡牢記在心。
     
    三年前開始,一群志工在明德山莊推動保存活動的過程中,因緣際會地認識了一位家住七堵,法力高強的道士(他主持過政府鎮壓瘟疫的唯二兩場法會),我們很想借助他在宗教民俗上的知識為我們解答對於這個后土碑身世上的困惑,老道士叫我們拍張照片帶去給他看看,隔了兩天我們就帶著手機裡的相片登門拜訪,老道士看了照片二話不說直截了斷地告訴我 : 這土地公啦!只是依照這個表皮來看,(人)已經離開了….!現在是山精住在裡面。
    老道士對於這個土地公的解釋是這樣的 : 由於山莊的水圳兩邊都是田地,這個土地公是看守保佑這片農地的神祇。根據我們找到的日治時期七堵地區地籍圖顯示,水圳的兩邊土地明確標記為”田”,因此所有我們手上的資料,都將這個后土碑的功能指向農業或是農業祭祀。但是,我們想要更清楚的,至少是口述的歷史也好,告訴我們一點有關於這個后土碑跟這塊土地甚至某些人,家族有直接連結的故事也好,這樣才能在這一團迷霧中稍微撥清這個后土碑的身世以及這一塊土地的歷史。

    后土碑那撲朔迷離的身世之謎,是一個令我們非常頭痛的有待解開的問題,山莊的老人沒有一個知道這個碑什麼時候從何而來,因為山莊建好時它就在了,而碑上沒有年分,就豪邁地刻了兩個大字 ” 后土 ” ,一般人都會說這是墳墓,但是后土其實就是土地神,墳地也是土地所以也需要守護墳地的土地神,這也就是為什麼墓園中都會有一個后土的原因,而墳墓大概是目前我們還會頻繁設立后土的土地,以至於現代人見少識不廣,紛紛將后土誤認為是墳墓的原因。我們可以簡單地說,墳墓不能沒有后土,但后土絕對不是墳墓。
     
    雖說山莊的后土碑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荒山野碑,但是神奇的是每一年的清明都會有人來清掃祭拜,一年不多不少就出現一次,今年我們正巧遇上這位來清掃祭拜的先生,在我們多方的詢問之後,這位先生對於這個后土碑的身世透露了重大的訊息。

    話說當年的福建省,有一個林姓家族敬稱的渡台嬷,帶著六個兒子乘船渡海移民來到台灣,其中的老三在山莊這一區買下了田地,這個后土碑就是林家三祖公置產後祈求拓墾安豐所立下的,並且立下後世子孫清明必來祭拜的規矩。而林姓家族的這位先祖就葬在旁邊的山腳下,家族每一年來掃墓祭拜就會過來整理這個后土碑,這是一頁活生生的移民史啊!

    當初七堵所屬的這個基隆河流域的拓墾,大約是從乾隆晚期之後,由泉州人順河谷一路向上開墾的,大致上的歷史脈絡應該是跑不掉這個框架,細節當然是需要我們繼續棄而不捨地突破更多人的心防挖掘出來,但是我們其實已經為山莊的這個后土碑爬梳出來屬於七堵的移民史,農業史,以及民間信仰的脈絡,因為我們要知道,七堵本來是阡陌一片的農地,像是山莊裡的后土碑應該也不少,但是在這六七十年來快速都市化的衝擊之下,山莊這一塊碑可能是七堵平原碩果僅存的后土碑了。

    之後我們找了一天向著當時林先生指著的方向,試著去找林家的祖墳。那是山莊後面的那一整片竹林的方向,進入後不久馬上就在前方一棵大烏桕樹下看到了一座古墳,隱身在荒煙漫草當中。
     
    那是一座林姓夫婦合葬的墓,籍貫清溪,墓碑上最早的時間是清朝道光丙午年(廿六年),也就是西元1846年。
     
    清溪就是現在的泉州安溪,這個墳符合至少兩個條件,第一個,跟小編遇到的林先生敘述先祖來自福建的狀況一致。第二,史書記載,基隆河流域自清康熙末年開始,由泉州裔為主的移民進入開墾,而這個墓的主人就是泉州人。
     
    墓的另一個有趣的訊息是它的女主人有諡號,而且被稱為儒人,儒人簡單說就是官夫人,這位林夫人要不先生有錢捐了官,要不兒子出息了有官職,她才能有此頭銜,然而,這些都有待查證,但是不論如何,我們似乎找到了立后土碑的人了,他就安安靜靜地躺在這片曾經是自己的土地上。
     
     我們同時在附近發現林氏家族的「佳城」,以及隔壁懿園白太夫人的白氏家族的佳城,「佳城」是一個歷代家族成員撿骨後集合葬的形式,這似乎證明了林家與山莊這片土地的歷史淵源。
     
    在林氏佳城的正上方有一座民國五十三年的老墳,墳的入口處有一個碑亭,碑文是由一位吳先生(吳記明)書寫,紀錄了他的老婆,也就是墓葬的朱夫人芷英的生平,碑文內容充滿著一股老派的柔情,這個墳就是大名鼎鼎的吳國楨的父母的墓地。吳國楨何許人也,他曾經是上海市長,台灣省主席,蔣中正的心腹,但是後來得罪了小蔣遠逃美國,客死異鄉。看來,吳爸爸吳媽媽並沒有跟著一起離開,而是終老蓬萊仙鄉。
     
    「結語」經由對於后土碑身世的追尋考證,我們清楚地將它與旁邊的清朝古墓的關係釐清,同時也發現了古墓周邊一系列的墓葬,我們對於這些墓葬的理解是與這片土地無法分割的,這個連結以及這些墓葬存在的深層意義全繫於一個重大的社會行為,那就是移民。

    台灣曾經發生過三波重大的移民潮,一個是清代的漢人移民,一個是日治時期的日人移民,最後一個是二戰後的第二波漢人移民。第一波的移民為台灣的土地帶來農業化的改變,第二波的移民帶來的是首波的現代化,二第三波的移民則是戰後的台灣社會的形塑者,他們主導了現代台灣的形成。而山莊的墓葬,剛好代表了第一波以及第三波移民的出現。

    林姓家族開墾了七堵平原,他們極有可能是七堵大埤以及七堵圳起建的主導者,這讓七堵脫離了原本的狀態進入又水利灌溉的系統農業社會,七堵圳是當時開墾的一個重要的遺跡。

    吳氏古墓則是代表了二戰後來台的統治階級以及大量的中國移民,他們主導了戰後現代化的一切,這一波社會變革,包涵了工業化,現代經濟以及國民教育,明德山莊是當時為了普及教育所留下的社會改造的遺跡。

    這幾波的移民深刻地改變了台灣,在七堵則是留下的這些重要的文化資產,明德山莊因為地利之便,正好位在山腳下的墓葬群以及前方的圳溝之間,算是一個前後連結的樞紐位置,再加上本身所擁有的六十年的豐厚歷史,讓它的歷史價值更顯重要。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我們的身上都流動著移民的血液,移民的歷史,脈絡以及成就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因此,這個在無數的志工花費了無數的心力去發掘出來的歷史,的確是值得我們大力的去擁抱與珍惜。

    #分享此文是您對於保存我們共同的歷史最大的支持

  • 清代台灣最大水圳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07 14:31:44
    有 4,647 人按讚

    我是覺得跟一些沒讀書
    只靠意識型態和顏色的來"討論學術"的

    心hen累

    要討論也不去多讀點書或查資料再來
    一些最基本的東西都不知道
    感覺在跟小孩子吵架

    現在我們來一一討論
    水圳的資料 我因為要做影片
    所以看了不少相關書籍

    這些人連基本的水圳怎麼運作的都不懂

    我們來一一瞧瞧 他們通稱為甲方

    --
    甲方:日本的水利建設只是為了壓榨

    cheap:那為什麼清朝 國民黨不願意做?

    甲方:瑠公、曹公圳、石門水庫誰做的?
    --

    心hen累 這很明顯的只讀國編版教科書
    加上自己腦補 然後在這邊亂吹

    先簡單說 清朝的水圳"大多"是民間自立自強
    台灣有名的台北瑠公圳、霧裡薛圳
    彰化的八堡圳、台中的貓霧樹

    但民間的力量、財力都不如官方
    所以往往蓋很久
    因為常常要與原住民打交道

    高雄的曹公圳是比較特別的
    曹公是官府人物 算是清代台灣
    少數幾個比較有良知 願意建設台灣的
    但曹公畢竟是地方官
    所以曹公圳的規劃、籌款、募工
    仍是全賴民間完成

    所以到底這些水圳跟清朝官方屁事?

    多讀書 少點腦補

    第二點 我先說我說得不夠好
    國民黨治台粗分為兩個時期
    蔣介石與蔣經國

    蔣介石就完全是一個軍閥
    只想反攻大陸 錢都拿去擴充軍備
    沒有要建設台灣 我這邊說的是這個時期

    到了後期 蔣經國才開始認清事實
    才願意建設台灣 搞十大建設與科學園區

    而石門水庫呢?
    石門水庫的前身是桃園大圳
    桃園大圳也是日本人蓋的
    而八田與一再考察石門後
    早在1929年就發表「昭和水利事業計劃」
    就是要在石門蓋大壩
    只是日後戰爭爆發 計畫中斷

    日本發動戰爭 這點沒什麼好說的
    最後也自食惡果

    而石門水庫有很大部分是美國爸爸給錢給技術蓋的
    但這沒什麼好說的 國民黨能拿到美國爸爸的錢
    是他有本事

    然後拿國民黨的GDP比日本時代GDP

    我無語了 還特別強調"後期"

    連GDP算法都不懂 就別吹GDP給自己丟臉了

    美國1960年 人均GDP 3000美金
    所以現在1960年的美國是廢物嗎?

    GDP要考慮物價 通膨 一大堆有的沒的
    你拿出一個數字亂比 是在比三小的?

    人口也來出來比 是多可憐
    可憐到要比人口
    印度中國14億人口 挪威536萬
    所以印度中國比挪威棒?

    這些人 連水圳怎麼運作的都不知道
    就是滿口亂講

    清代的水圳是要收錢的
    你以為農民隨便接一條水管 隨便灌溉啊?
    蓋一條水圳你以為是挖一條水溝?
    蓋水圳不但很貴 還常會被原住民出草

    以貓霧揀圳的股東張承祖為例
    他出資了一萬一千五百兩銀
    一般農夫一年收入也才20兩

    而水租大概3~4年即可回本
    可見富貴險中求 水圳是暴利的行業

    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就不要"擅自解讀"
    然後歡迎你們繼續在這邊文章下來"打臉"我

    我會拿數據來一一跟你們"說明"

    要不要再開幾本書給你們讀一下?

    臺灣史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 五南 2011
    p95

  • 清代台灣最大水圳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05 21:12:25
    有 2 人按讚


    米與台灣
    你祖先吃的米
    可是日本人口中的「難吃米」

    why?

    米是台灣的主食
    但我們現在吃的米
    與我們阿嬤、阿祖吃的可能不一樣喔

    最早台灣種植的是小米
    產量很低 反正就亂種一通
    後來鄭成功來之後
    帶來了中國大陸的水田技術

    鄭成功帶來的米叫做秈稻
    長長的,比較不黏,口感清爽
    類似現在的泰國米或是在來米

    整個清領時期的台灣
    台灣人就一直吃這種米

    隔壁鄰居日本人也吃米
    但他們吃的是俗稱粳稻的米
    這種米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蓬萊米
    比較Q也比較黏

    1873年年輕的日本軍官-樺山資紀
    來台灣"出差"時,最不習慣的就是台灣的米
    他覺得這種米一點都不香、也不Q
    搞得他全沒胃口

    「八嘎鴨露!這三小米,我發誓再也不來台灣了!」

    但誰也想不到,20年多後
    他會成為第一任台灣總督

    樺山資紀:八嘎鴨露!!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
    大量人口移入都市
    造成鄉下沒人種田
    加上日本稻米一年才一收
    所以糧食供應出現了問題

    幸運的甲午戰爭後,日本獲得了台灣
    日本人發現,台灣的稻米一年可以兩收

    但缺點就是太難吃
    (相當於你現在去印度、泰國吃他們的米
    覺得很硬,大概就是這種fu)

    而且單位產量太少

    所以日本總督府在1899年
    引進了日本本土的粳米做實驗栽培
    結果10年過去了,什麼鬼都種不出來

    1910年年輕的農學家末永仁來到台灣
    之後,他就將他的一生奉獻給了台灣的稻米
    日後也被尊稱為「蓬萊米之母」

    兩年後,另一位專家磯永吉也來到台灣
    從此兩人苦苦鑽研適合台灣的稻米

    中間的辛苦事蹟,可以寫成8萬字的小說
    或拍成一部電影,我們就省略不說

    總之在1922年終於培植出新的品種
    就是「蓬萊米」

    蓬萊米又短又粗,肥肥胖胖
    黏性強、產量高

    加上日本人為了增加農產面積
    不惜巨資到處蓋水圳或整合舊水圳
    像是新蓋了桃園大圳(1924年)
    嘉南大圳(1930年)
    九曲堂大型抽水灌溉工程(1928年)

    清代你聽過的什麼瑠公圳、曹公圳
    都是清代老百姓「自立自強」的結果
    清朝根本不管台灣死活
    民間蓋的水圳
    自然無法和這種官方水圳比擬

    有了蓬萊米與官方水圳的加持下
    台灣的稻米產業從此起飛
    從「難吃米」變成「天皇米」
    連天皇都指名要吃台中葫蘆墩郡所產的米

    在天皇的免費業配下
    大量的台灣米被反銷回日本
    搞得日本米商不要不要的
    也讓台灣甘蔗產業受到打擊

    因為外銷日本太好賺了 誰要種甘蔗啊
    這就是「米糖相剋」

    甘蔗聽起來很像很可憐?
    但一開始因為難吃米的關係
    日本人可是大力發展台灣的甘蔗產業

    像是1913年在台中新社台地
    設地蔗苗養成所,專門研究適合台灣的甘蔗

    又花費12億台幣新建了白冷圳
    提高甘蔗產量

    而白冷圳與甘蔗的故事
    就在影片中說明了
    https://youtu.be/6DhaYd2mQUw

    更多防洪治水的現代觀念
    可以到「水利大臺中」臉書看看喔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resourcetaichun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