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淹水潛勢地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淹水潛勢地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淹水潛勢地圖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李妍慧 Yen Hui Le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臨時會做什麼?治水議題之 #議員也有話要說】🤧 今日臨時會市府專案報告的主題之一是「#氣候變遷下的水災防洪」。 工務處的報告,與我在五一七之後協助北區處理淹水情況時,所看到的問題類似。當時我原本要把所看到的狀況在定期會質詢時請市府說明,後來因故沒有提出來(其實是時間不夠,全用在 #雙語學校政...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
-
淹水潛勢地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1-05-01 22:11:40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五月份除了要決定是否限水之外,全台也將進入防汛期,行政院今天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公布「防災地圖」,這份地圖以村作為最小單位,透過模擬不同雨量,來看哪些地區可能會出現水災或土石流災情,希望讓民眾早點知道哪裡可以避難。
屏東縣佳冬鄉由於地勢低窪,每次遇到颱風或豪雨來襲,當地民眾就會擔心,再度出現像這樣的淹水場景,也不知道該去那裡避難,行政院上午公布一份防災地圖,地圖裡整合了水利署的淹水潛勢圖以及水保局的土石流與地質災害資料,以村為最小單位,模擬各種雨量所可能造成的災情,並以此預先規劃民眾的避難與逃生自救路線,各級政府也可以透過這份地圖,預先進行防災演練與救災規劃。
這份防災地圖的好處不只有防災與救災,李鴻源認為,這還可做為未來國土規劃的參考依據。
不過李鴻源也表示,目前防災地圖的進度大約只有35%,但已經涵蓋前年莫拉克風災中八成的重災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將會加快進度完成,而消防署也預計在六月中將防災地圖上網,讓民眾方便查看住家附近的避難場所,與最安全的逃生路線。"
淹水潛勢地圖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臨時會做什麼?治水議題之 #議員也有話要說】🤧
今日臨時會市府專案報告的主題之一是「#氣候變遷下的水災防洪」。
工務處的報告,與我在五一七之後協助北區處理淹水情況時,所看到的問題類似。當時我原本要把所看到的狀況在定期會質詢時請市府說明,後來因故沒有提出來(其實是時間不夠,全用在 #雙語學校政策 啦!😭)。不過,這些私下跟市長、相關局處長交換意見的心得,跟用功做出的投影片簡報,仍然想趁機會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我把517之後多次協助處理淹水、現勘時,現場聽到民眾反應的一些狀況,加上跟市府同仁的討論跟思考,並調出近十年的淹水地點,標製成地圖,跟消防局「#第三代淹水潛勢」圖資來比對。
比對之後發現(我特別注意的是北區跟南寮地區):
👉517的淹水地點比起近十年的淹水地點,有擴散的跡象。顯示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淹水問題確實不能輕忽。
👉有些地點是重複淹水,顯示現有的治水作法,距離解決淹水,還有努力空間。
👉實際的淹水地點,與「第三代淹水潛勢地圖」的預測有落差。
由於「第三代淹水潛勢地圖」是綜合了雨勢、地勢高低、溝渠排水能力,來預測淹水狀況,它是政府救災系統在災害預警系統啟動時部署救難器材跟消防設施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預測的淹水點與實際淹水地點不同,不但會造成救災的效率不夠,災情也容易擴大。致力於 #潛勢預估能符合實際狀況,當然是一個很重要、不斷修正、需要長期努力的目標。
👀而這次預測跟實際的落差,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1.是排水系統淤積、阻塞。這是計算淹水潛勢時,沒有納入計算的因素。
2.市政府主管的排水系統,與水利會主管的灌溉系統,在銜接時有排水瓶頸。(這一點是多年來的整合問題,平時沒有感覺,一但豪雨成災時卻苦不堪言🤢)
我想到的解決的方法是:
1.加強清除溝渠的淤泥、布袋蓮,讓水流順暢。
2.在排水系統的瓶頸點,例如吉羊路、西濱路一段等地,機動性的設置抽水機。
3.排水系統太弱無法支撐巨量雨水的地區(例如機場周邊),挖設滯洪池。
今日工務處的報告內容已經反映了以上的建議,但未來長期的工作,我希望:
1.未來市政府要加強跟水利會的合作,最好是事權統一,讓排水跟灌溉功能並進。
2.對於機場東方的淹水地區(例如士林里),積極考慮設置滯洪池或是抽水站來解決淹水。
🤕治水好難,但不治不行。極端氣候來襲,面對環境變遷,大家要集思廣益,一齊努力!
#枯燥的報告謝謝看完
#被淹水的鄉親真的辛苦了!
#港北里 #機場周邊 #南寮地區
淹水潛勢地圖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灣 #日本 #災害地理學 #高三應用地理
遭受颱風暴雨災害的日本,本次災害事件死亡及下落不明人數已超過200人以上,可謂出乎意料。對於日本地理環境相似的台灣有下列幾點值得借鏡及警惕:
1. 政府單位避難通知指示太慢,如在岡山縣倉敷市真備町地區,在發生潰堤前約4分鐘前才發出警告;一方面夜晚狀況不清楚誤判河川水位不高;另一方面降雨洪峰到達時間未掌握,導致許多居民未能及時逃避。
2. 一般區域排水採取10年或25年發生一次機率作為保護標準;然從日本降雨事件來看,50年發生一次的豪大雨機率可能變成常態;以日本國土交通省在2014-2016年分別在京都府、福知山市、 與舞鶴市等9個地區辦理堤防整治。同時配合住宅地填高整治經費約500億元日幣。但是,由於這次大雨,仍然再次遭受洪水災害;由此觀之,採硬體措施的治水對策已達工程極限。
3. 依據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中川一所長指出:目前都市的內水整治方式,都藉由抽水設備往河川排放;但如果因此快速增加河川外水負擔;一旦堤防潰決壊其造成之災害更甚於未設置抽水站情況—僅是區域局部內水積淹。
4. 防災備援井發揮一定功效:因洪水沖毀了維生管線設施,災區居民無水可用,此時所需沖洗復原及廁所衛生需求,需靠就近援井地下水井供給共用。
5. 日本中央及地方政府會依據河川管理相關法令繪製及公告洪水災害風險地圖(台灣稱淹水潛勢地圖)。據了解日本災區民眾平時不會關心及了解,日本比較著重於地震防災,甚至在洪水防災演習也未落實了解避災路線環境,也造成此次災害擴大;在台灣,淹水潛勢風險地圖僅存在公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