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混合物化合物怎麼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混合物化合物怎麼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混合物化合物怎麼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混合物化合物怎麼分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天中午帶兒子去加油站 兒子聽我們說「95,加到跳槍,謝謝」 小一的兒子連忙問:「什麼是 95?」 然後接著問「為什麼有92/95/98」「為什麼價格不一樣?」 很好。XD 他本來的理解是 92/95/98 是價格。但顯然不是,這是「辛烷值」,「爆震」的程度。雖然未來是電動車的時代,他們很快...

  • 混合物化合物怎麼分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18 09:46:29
    有 9,142 人按讚

    昨天中午帶兒子去加油站

    兒子聽我們說「95,加到跳槍,謝謝」

    小一的兒子連忙問:「什麼是 95?」
    然後接著問「為什麼有92/95/98」「為什麼價格不一樣?」

    很好。XD

    他本來的理解是 92/95/98 是價格。但顯然不是,這是「辛烷值」,「爆震」的程度。雖然未來是電動車的時代,他們很快就感受不到車子的「爆震」了XD

    但既然他發問了,就好好的跟他解釋。怎麼解釋並不是我想提的重點。重點在於,面對這種問題,怎麼把問題拆掉,然後解釋給他聽。

    這道問題有幾個部分

    1. 什麼是爆震?這個要先讓他感受到。
    這個我是用汽車怠速的時候汽車微微的震動,有點類似這感覺。這是善用他的生活經驗。,雖不精確。但這個倒是很好懂。

    特別是之前車子的引擎腳壞掉,震動的超級厲害
    他印象深刻

    2. 什麼是「辛烷值」。目前使用的油品,都是混合物。怎麼去解釋混合物的概念與意義?

    我是用奶茶、蜂蜜檸檬去跟他解釋
    單純檸檬汁會很酸,但是蜂蜜檸檬就會酸酸甜甜比較好喝

    如果汽油只使用單一化合物,可能有很多缺點。混合了其他化合物,就會有很多優點。(這當然是把問題大幅度的簡化了,但是孩子其實可以理解比較重要),所以會用混合物

    3. 再來解釋 98/95/92 的含義。這只是「辛烷值」,代表他爆震的程度等同 98%/95%/92% 的異辛烷 +2%/5%/8% 的正庚烷。

    我是跟他說,這並不是說 98 汽油就使用 98%的異辛烷+2%的正庚烷。而是今天加的調和汽油,使用它時引擎的爆震程度與 98%的異辛烷+2%的正庚烷相同。

    打個比方
    很酸很酸的檸檬汁+超級甜的蜂蜜=普通酸酸甜甜的蜂蜜檸檬
    普通酸的檸檬汁+普通甜的蜂蜜=普通酸酸甜甜的蜂蜜檸檬

    這兩者喝起來類似,但事實上成分不同。

    ==================

    然後他就開心了XD
    開始提出各種配方。例如:超級酸的檸檬+完全不甜的蜂蜜。
    超級酸的檸檬+超級酸的蜂蜜(這根本壞掉了好嗎?)

    然後就在孩子莫名其妙的配方中,結束這個回合。

    不過,兩分鐘後就問了更難的一件事。
    「每公升差 1.5 元,那 0.5 元要怎麼付錢?」

    很好,又開闢了四捨五入這個戰場。XD
    不過這個簡單多了,一分鐘他就瞭解了。
    然後就開始出題讓他練習了~~~~他也玩得很開心~~~

    ==================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1. 我其實沒那麼在意要讓他理解「辛烷值」。畢竟將來他開車的時候,應該都全電動化了。但是多理解一件事情,對世界就會多一份瞭解。

    2. 理解「混合化學物」這件事情

    3. 理解「等同」這個概念。畢竟現在很多東西都是用「等同」的概念去呈現

    4. 面對一個孩子毫無概念的事情,就是把問題拆掉。分成一個個小部分,逐步了解。其實孩子可以學會很多東西的~~~

    以上,供大家參考~~~

  • 混合物化合物怎麼分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5 14:43:05
    有 20 人按讚

    這是一篇蠻持平客觀的分析、說明..... 電動車和你想的不一樣:只是炒作?真的會造成缺電嗎?專家一次說清楚(12/30/2020 風傳媒)

    "你應該知道的是:豐田汽車社長痛批,電動車若更加盛行,可能造成日本大缺電,此一說法引發外界熱烈討論。如果電動車滿街跑,到底會不會缺電?電動車只是炒作的話題嗎?作者以專業背景解釋,電動車對解決大城市嚴重空氣污染將有顯著成效,但能源轉型困境並未因此紓緩,能源問題人人有責,不能把責任推給政府。"

    作者:曲建仲 / 台大電機博士,知識力專家社群創辦人

    近年來空氣污染讓大家忍無可忍,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暖化日益嚴重,讓世界各國政府推出新的碳排放法規,不約而同喊出 2030或2040 年禁售燃油車的口號,許多車廠被迫積極開發電動車,彷彿電動車能夠解決人類的空氣污染與能源問題,豐田社長怒批世界各國政府力推電動車只是炒作,許多人可能認為那是豐田(Toyota)眼見特斯拉(Tesla)股價節節高昇而吃醋,所以電動車真的是未來環保的新希望嗎?事實恐怕和你想的不一樣?

    電池的構造與原理

    所有的電池都具有陽極(負極)與陰極(正極),基本上都是由陽極(Anode)發生的化學反應產生電子(Electron)與陽離子(Ion),電子流入元件可以推動元件工作,也就是我們所稱的電能,如圖一(a)示;陽離子則經由電解質穿越多孔性的隔離膜到達陰極,如圖一(b)所示;最後陽離子與電子在陰極(Cathode)結合,如圖一(c)所示。

    電池的陽極(Anode):是我們所稱的「負極(Negative electrode)」。電池的陰極(Cathode):是我們所稱的「正極(Positive electrode)」。

    兩者恰好相反,千萬別弄錯了唷!大家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會恰好相反來造成大家的困擾呢?因為化學家定義放出電子的叫「陽極」;而陽極放出電子,代表陽極必定帶負電(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所以物理學家稱陽極為「負極」。

    不同的鋰電池主要是陰極材料不同

    不同的鋰電池其實主要是使用的陰極材料(正極材料)不同,目前最常用的陰極材料共有四種:鋰鈷氧化物(LiCoO2)、鋰鎳氧化物(LiNiO2)、鋰錳氧化物(LiMn2O4)、鋰鐵氧化物(LiFePO4),其中大家常聽到的「三元鋰電池」其實是陰極材料使用鈷鎳錳酸鋰三元化合物的鋰離子電池,其中三元是指包含鈷(Co)、鎳(Ni)、錳(Mn)三種金屬的化合物,而電解質主要是使用六氟磷酸鋰液體,負極材料一般是使用石墨。

    固態鋰電池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由於現在的鋰電池所使用的電解質是液體,容易發生漏液汙染、易燃爆炸等問題,而固態鋰電池的電解質是固體,不會因為隔離膜破損就導致陰陽極接觸短路爆炸,而且固態鋰電池的密度和結構可以讓更多帶電離子聚集傳導更大的電流提升電池容量,此外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不漏液等特性,不像傳統鋰電池的液態電解質含有易燃有機溶液,需要降溫、防撞擊、防穿刺等安全裝置。

    電極材料與液態電解質容易完全接觸,但是和固態電解質接觸不如液體,造成介面阻抗過高,影響整體電池效能,而且固態電解質製程良率低價格高,仍然有許多困難。日本Toyota公司預計2022年推出全固態鋰電池的電動車,美國Fisker公司為固態鋰電池申請專利,能量密度可達傳統鋰電池的2.5倍,法國Bollore公司已經量產固態金屬鋰聚合物電池,德國Bosch公司收購美國Seeo公司研發固態鋰電池技術,QuantumScape公司的鋰固態電池號稱15分鐘可以充飽80%股價大暴漲,由於廠商投入資源研發未來發展可期。

    電動車的普及有賴電力基礎建設

    電動車要充電,但是如何充電是個大問題,像Gogoro的電動機車一個電池只有9公斤,使用者可以到電池交換站自行更換電池,但是Tesla電動車的電池重達500公斤以上,只能以定點充電的方式進行,即使目前的規格要求在1小時內完成充電,使用者是否能在加電站等1小時卻是個問題。

    如果必須把車開回家在停車場充電,最大的問題是目前的電力基礎建設不足,假設大樓停車場有100個停車位,每個都設置插座,當100台電動車同時充電時,大樓的變壓器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電流,因此整個電力基礎建設,包括:變壓器、變電所、高壓電塔都必須重新設計才能達成,聽起來就不是短期內可以做到的事,可能的解決方法是在大樓停車場建置大型儲能電池,當大量電動車充電時可以由大型儲能電池供電,考慮到成本與安全,大型儲能電池使用釩電池或鋁電池是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電動車不會排放廢氣 更環保而且節省能源?

    由於我們的發電廠是以高壓交流電(AC)傳送到使用者家中,再以「電源供應器(PSU:Power Supply Unit)」轉換為直流電(DC)才能對鋰電池進行充電,如果使用的是交流馬達,則鋰電池供電時要再轉換為交流電(AC)給馬達供電,每一次的電源轉換效率大約80%~90%,因此這樣轉來轉去其實浪費許多能源。根據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院(IFO: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考慮電動車的碳排放量時,如果將鋰電池的生產製造、能量轉換,以及供電過程中發電廠發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算進去,電動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會比傳統燃油汽車高。

    根據IFO的資料,最環保的能源形式是使用「甲烷」,也就是我們家裡用的天然瓦斯,它與一般的「瓦斯車」類似,差別在目前瓦斯車使用的「液化石油氣」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以甲烷為主要動力的內燃機(引擎)可以使汽車減少碳排放量,而且甲烷裡含有的氮化物、硫化物等雜質更低,是汽車製造商可以採用的環保能源,搞了半天最環保的竟然是瓦斯車,看來豐田社長怒批電動車只是炒作算有幾分道理,不過瓦斯車還是會排放二氧化碳,無法解決溫室效應的問題。

    電動車只能改善空氣污染 無法解決能源問題

    充電站裡的電是那裡來的呢?還是由發電廠來的,說來說去,又回到了最原始的火力、水力、核能發電來提供,核能目前被社會接受的可能性很低,在台灣想蓋水庫都很困難了更別說水力發電廠,因此又回到最原始的火力發電,不論是使用天然氣或煤碳,最後還是免不了要造成空氣污染的,因此有人說電動車只是把城市裡的空氣污染,轉移到郊區發電廠而已。台灣目前全力推動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這是應該做的,只是核能電廠要除役,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只怕用來補上這個電力缺口都不夠,沒辦法多出來給電動車使用。

    汽柴油車與火力發電廠最大的差別,在於對污染物的控制,汽柴油車滿街跑到處噴廢氣,只能使用觸媒轉化器進行處理,由於價格與體積的限制,無法對廢氣有效回收處理;而發電廠是將廢氣集中處理,可以使用更昂貴體積更大的工業設備對廢氣有效回收處理,污染的確變低,因此使用電動車一定會減少城市的空氣污染,再加上近年來電池從製造方式到回收技術都快速進步,發展電動車仍然是重要的選項之一。

    氫能與燃料電池被視為終極環保能源但是困難重重

    傳統電池直接使用化學反應產生能量,優點是能量轉換效率很高(80%以上),但是充電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而使用燃料以內燃機(引擎)進行燃燒反應產生能量,優點是可以直接補充燃料,但是使用內燃機的能量轉換效率很低(30%以下),科學家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方法同時具有「電池」與「燃料」的優點呢?於是燃料電池從此誕生了。

    燃料電池和傳統電池的原理相同,都是將活性物質的化學能轉換成電能,但是傳統電池的電極本身是活性物質,會參與化學反應;而燃料電池的電極本身只是儲存容器而已,並不會參與化學反應(觸媒只用來引發化學反應),必須將活性物質加入電池內,就好像我們的汽車補充燃料一樣,才能產生化學反應形成電能,是一種要補充燃料的電池,故稱為「燃料電池(Fuel cell)」。

    儲氫技術價格偏高目前仍然無法擺脫石油

    燃料電池使用氫氣與氧氣反應產生水,反應後排放的氮化物或硫化物極少,幾乎沒有任何污染,因此被視為終極環保的再生能源。但是燃料電池必須使用氫氣做為燃料。高壓儲氫技術如何把又大又重又危險的氫氣鋼瓶放在車上是個大問題;因此有國外公司開發出可以承受700大氣壓的航太複合材料儲氫瓶,可以取代氫氣鋼瓶,Toyota公司更在推出氫燃料電池車款Mirai,創下單次加滿氫氣可以行駛500公里的紀錄,已經是成功的商品了,那麼它的問題到底在那裡呢?

    首先車上放了一個壓力這麼大的儲氫瓶是否安全是個問題,氫氣的來源則是更大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電解水可以產生氫氣與氧氣,問題是電解水產生氫氣的成本很高,而且這些電還是來自發電廠。為了降低成本,目前工業上主要是將碳氫化合物 (石油)以「 蒸氣重組」(Steam reforming)的方式分解生產氫氣,搞了半天還是要以石油做為原料,看起來人類要擺脫石油還真困難。

    為什麼世界各國都訂定2030或2040年禁售汽柴油車?

    很有趣的現象,世界各國都訂定2030或2040年全面禁售汽柴油車,為什麼是這個時間呢?主要還是覺得前面介紹的這些問題,包括充電站建置、電力基礎建設、新建大型發電廠,或是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開發,大約需要20年時間,因此選擇了這個時間點,問題是如果時間訂定了,卻沒有看到政府加蓋發電廠,那時間到了要怎麼辦呢?

    不過各國政府爭先恐後這樣「宣誓」,還有一門不可言傳的心思,那就是老百姓對空氣污染已經忍無可忍,但是眼見要解決這個問題困難重重,宣誓「2040 年」禁售汽柴油車,等於是給老百姓一個交代,反正2040年是 20 年以後的事了,到時候站在台上的一定不是現在宣誓的這個人,這種只靠嘴巴說說就可以成功的「政績」,何樂而不為呢?

    能源問題人人有責 不能把責任推給政府

    經過前面的介紹,大家一定發現人類的能源問題沒有這麼簡單,政府該做的不只是靠嘴巴宣誓禁售汽柴油車,而是必須認真開始發展綠色能源。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電價太便宜,造成使用者沒有節約用電的習慣,各種價格較高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乏人問津,電價如果真的大漲又會造成物價波動,受限於選舉與政治因素,要讓電價上漲也是困難重重,只能靠我們自己養成時時節約能源的習慣,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責任編輯/周岐原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article/3340151?mode=whole

  • 混合物化合物怎麼分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30 10:00:00
    有 340 人按讚

    話說前幾天我提到自己去超市,結果傻眼的發現罐頭食物被掃的清空(除了豆腐乳)。
    其實本人在平時狀態下對罐頭食物非常不以為然,因為真的不怎麼好吃呀(不過我很喜歡吃土豆麵筋),加上咱們國家購買食物簡直不要太方便,非到緊急狀況,我實在覺得沒有必要常吃罐頭食物。
    但話又說回來,罐頭誕生的目的,就是對應緊急狀態,所以如果真的發生危局,罐頭也實在是保命食物的優質選擇,今天就要跟大家介紹一款,曾經供應大軍渡過世界大戰,更在戰後成為多款平民料理食材的經典罐頭食品:SPAM(中文譯作:斯帕姆午餐肉)。
    1930年代對美國(甚至是全世界)來說,無疑是慘澹的時刻。因為在1929年爆發了「經濟大蕭條」,眾多公司行號倒閉,美國失業率飆升到25%。正因為家家戶戶都必須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荷美爾食品公司(Hormel Fc)趁勢推出一款「便宜的肉品」。這些肉罐頭價格只要40美分,是普通等量肉製品價格的1/3,這對收入拮据的民眾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恩物。荷美爾公司後來將這款號稱是「豬肩肉加火腿」(Shoulder of Pork And ham)的罐頭肉命名為SPAM,這就是午餐肉罐頭的由來。

    為何午餐肉的價格會如此便宜?因為……它其實不是完整的肉。
    午餐肉的主要材料是豬肉(還是那種便宜的邊角料所做出的絞肉),然後加入馬鈴薯澱粉、麵粉增加重量。如果直接吃這種混合物,可想而知,肉味絕對不足;所以製造商就加入份量頗多的鹽,還有糖,以及眾多調味料(像是大蒜、黑胡椒)加重口味,之後加入亞硝酸鈉調色(不然最初的午餐肉因為加入大量澱粉,其實看起來偏白,在賣相上非常不討喜),這才大功告成。
    從以上配方不難看出……這貨超級不健康呀!
    但在飽足感以及熱量上,午餐肉卻真不是蓋的。澱粉類本就是容易讓人飽足的食材,其飽含的碳水化合物又能迅速轉換成勞動所需能量,眾多調味料更是讓熱量飆升一個檔次,這讓午餐肉每56公克就能提供170卡熱量及每日所需l/3攝入量的鹽(順帶一提,我上網搜尋午餐肉罐頭,一罐重量是340公克,就算扣除鐵罐的重量,大家不妨推估一罐午餐肉到底有多麼重鹹吧)。

    雖然我一再吐槽午餐肉非常不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於2015年10月已將午餐肉列為1級致癌物),但貧困時期的人卻也沒有太多選擇空間。更何況,到了1940年代,美國隨即又參加了二次世界大戰。
    曾經有人說:「二戰幫所有人上了一堂世界地理課。」這話對參加歐洲戰場以及太平洋戰場的美軍尤其適合,因為他們面對的前線複雜多變,舉凡:酷熱乾燥的北非沙漠、潮濕酷熱的東南亞叢林、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太平洋孤島、納粹德國佔據的歐洲大陸……日漸拉長的補給線,加上前線惡劣的戰況,這讓烹煮新鮮食物成為可遇不可求的享受。所以軍方需要便於運輸、保值期高、熱量充足、足夠便宜的食物,供應上百萬的美國大兵。

    「這不正是在說咱們公司的產品嗎?」
    荷美爾公司敏銳的嗅到賺錢機會,趕緊向軍方大力推銷午餐肉,而午餐肉也的確符合戰時需求,於是午餐肉罐頭成為美軍士兵餐餐必備的伙食。
    事實上,除了軍方,午餐肉還趁著戰爭銷售到美國以外的地區,甚至成為平民們的戰時料理。
    例如後來成為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就曾說過在大戰期間的1943年,那時有朋友在交換禮物日(也就是聖誕節後一天的12/26)拜訪。為了招待客人,柴契爾家打開一午餐肉罐頭,配上萵苣以及馬鈴薯招待。朋友見到,一整個嗨翻:「哇!肉罐頭還有沙拉!多麼豐盛啊!」
    (順帶一提,雖然朋友吃得非常開心,柴契爾夫人卻非常心疼,因為她酸溜溜地記錄了以下文字內容:「那個午餐肉罐頭,可是姐一周的肉類配給呀!」)
    又例如後來成為蘇聯領導人的赫魯雪夫,曾說過:「當德國人占領了烏克蘭農業區後,如果沒有午餐肉的話,我們當時真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拿來養活蘇聯紅軍了。」
    就連中國抗戰都與午餐肉有緣,話說在抗戰初期被佔領海岸線後,國民政府只能透過雲南至緬甸的交通線獲得國際物資。後來日本出兵攻打東南亞地區,並制定攻陷緬甸,切斷中國補給線的戰略。當時蔣介石立刻組織中國遠征軍前往緬甸進行作戰,不過第一次遠征軍因為諸多原因被打得七零八落,部分軍隊就轉往印度進行重建,這就是遠征軍中的駐印部隊(其領軍將領,就包含日後赫赫有名的孫立人將軍)。
    駐印軍後來接受美軍的裝備以及補給,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午餐肉。事實上,當美軍向駐印軍宣布:「中國朋友們不用擔心,我們保證每天向你們提供150公克的肉類。」國軍一聽這話就驚呆了……一天150克的肉?咱在國內一個月都未必能吃上150公克呀!
    後來駐印軍就常拿午餐肉切碎後去炒飯,如此「美食」讓其他國軍部隊聽到後都是羨慕忌妒恨。

    但對於美軍大兵而言,午餐肉簡直讓他們深惡痛絕,以至於他們宣稱:「前線有三大敵人─敵人的子彈、招惹上的淋病,以及斯帕姆午餐肉!」
    為何美軍說出如此發言呢?主要原因,就是美軍後勤單位的偷懶。
    這裡簡介一下,美軍在二戰的伙食有分:新鮮食物烹煮的A式軍糧、已經煮好的熟食B式軍糧、屬於罐頭類即開即吃的C式軍糧、板狀巧克力的D式口糧。光看內容物,A和B自然最可口,但補給難度最高;C跟D的口味最令人不敢恭維(甚至D式口糧還被指定要做成不好吃的口味,因為後勤單位怕美國大兵在平時就把巧克力當點心吞下肚),但對後勤補給最為方便。所以有段時間,後勤單位都只配給前線軍對各類罐頭,這自然讓美軍士兵厭煩至極,所以他們還創作出一個段子:「我們早餐吃午餐肉,午餐吃午餐肉,至於晚餐……我們看到廚師正在料理午餐肉以及擠出它的油。」
    另一個原因,就是荷美爾公司偷雞。
    雖然午餐肉的肉含量已經被稀釋,但是真要供應百萬以上的美軍,肉需求還是非常驚人。為了降低肉的需求量,同時也可以再進一步降低價格(這也是美國軍方默許的原因),荷美爾就把午餐肉的肉含量給降低。據說,軍方版本的午餐肉的肉含降已經不到10%,前線大兵再打開罐頭時,更式崩潰的發現:「Fxxk!它怎麼攤成一坨?根本沒有結塊!」(所以後來前線士兵變成一定要把午餐肉先煎過,這樣才能做起碼的定型。)
    也因為午餐肉的品質已經到令美軍髮指的地步,大兵們給予它許多別稱,如;「疑似為肉的形體」(Something Posmg As Meat)、「下水肉」(spare Parts Animal Meat),以及最有名的「靈肉」(Mystery Meat,順帶一提,我覺得翻譯成「充滿謎樣的肉團」更貼近本意)。

    事實上,就連前面提過的中國遠征軍後來都受不了午餐肉的威力,到不是說他們嫌棄味道,而是美軍對中國遠征軍也是只有提供罐頭食物,長期吃下來,本來大快朵頤的國軍也是看到罐頭就倒胃口,導致國軍只能偷跑到營地附近採野菜。

    不過對於經濟落後的亞洲國家,即便是在戰後,午餐肉依舊是令人嘴饞的珍饈。像是韓國人在韓戰後,由於實在太少攝取到肉類,所以政府就把美軍撤退時不願帶走的午餐肉以及醃漬肉類發給民眾或是本國軍隊,民眾就把午餐肉切碎後,和一堆重口味食材以及泡麵加入鍋中滾煮,這就是韓式罪惡食物─「部隊鍋」的由來。
    香港茶餐廳也很喜歡使用午餐肉,像是加入泡麵變成「餐蛋麵」,或是我個人有吃過一次的午餐肉雙蛋飯。說真的,雖然那時我吃的午餐肉味道不壞,而且非常對我這個重口味之人的胃,但午餐肉的口感軟趴趴的,沒有肉的彈性或咬勁,讓我總感到不滿足。何況台灣的香港茶餐廳料理價格實在是……呵呵。

    話說到此處,這幾天又去一趟超市,發現已經沒有搶購罐頭的風潮。而新聞也依再強調糧食供應完全不成問題。某方面來說,不用吃罐頭食物,或許就是一種平常部會注意到的幸福也說不定呀。
    最後,面對目前仍未減緩的疫情,自然我們還是需要警惕防範。但有時我們也需要一點逆境中的自娛娛人,因為我覺得就是所要面對的不容易,才需要一些開心的活力及幹勁相伴呀。

    又話說大家有喜愛或覺得好吃的罐頭食物嗎?歡迎留言分享,讓我這個下里巴人長長見識呀。

    圖片為:
    午餐肉料理,以及SPAM罐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