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淳久堂訂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淳久堂訂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淳久堂訂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淳久堂訂書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綿羊的譯心譯意,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人問我想去日本讀翻譯學校的事,因為我當年傻傻地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所以也沒讀翻譯學校,所以向她推薦了日本每年都會出一本名為"翻譯事典"的雜誌,裡面介紹了很多翻譯相關的事,包括影像翻譯,文件翻譯和書籍翻譯,翻譯前輩經驗談,以及翻譯學校,翻譯社等等。現在淳久堂訂書很方便,有興趣瞭解的人,也可以買回家參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se劉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抽獎資訊】 資格: 1.訂閱我的頻道 2.留言告訴我最喜歡今天介紹的哪一個產品及原因 預計6/26抽出中獎名單! 【本次介紹的商品】 1.KOKUYO 無針訂書機美壓版台灣限定色 *銷售地點:誠品、博客來、MOMO、PCHOME、PINKOI、九乘九、金玉堂、101文具、金興發、墊腳石、何嘉仁書店...

淳久堂訂書 在 毛阿毛 Ma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1 20:09:02

買了本很有趣的工具(?)書 看到 @koyomiseikatsu 的推特帳號 覺得實在太有趣啦!!! 馬上開始找『#365日にっぽんのいろ図鑑』 先問了#淳久堂書店 能否代訂 但他們回覆日本的淳久堂跟出版社那邊都沒貨了 另謀出路的問了#蔦屋書店 意外得知店裡還有 趕快預訂了起來 再趁會員日的折扣去...

淳久堂訂書 在 Pami 帕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1 16:04:39

🇰🇷大邱🇰🇷 我和朋友搭紅眼班機抵達大邱是凌晨,出關後搭計程車到東大邱車站寄放行李,再搭地鐵到中央路站,開啟一趟近代文化胡同巡禮。 📍華僑協會(圖7) 踏進巷弄裡就可以感受到這裡的淳樸,先是來到建築有80年歷史的華僑協會(小學),因為早期華僑都會在這一帶經商,逐漸在這裡形成華僑社會的關係,我們在這裡...

  • 淳久堂訂書 在 綿羊的譯心譯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4-04-14 11:11:44
    有 197 人按讚

    有人問我想去日本讀翻譯學校的事,因為我當年傻傻地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所以也沒讀翻譯學校,所以向她推薦了日本每年都會出一本名為"翻譯事典"的雜誌,裡面介紹了很多翻譯相關的事,包括影像翻譯,文件翻譯和書籍翻譯,翻譯前輩經驗談,以及翻譯學校,翻譯社等等。現在淳久堂訂書很方便,有興趣瞭解的人,也可以買回家參考。嗯,我也考慮去淳久堂訂一本今年的回來翻翻。
    PS.我家有2009年度版的那本(所以是2008年買的),那時候真的超想去日本學翻譯!但現實問題是,家有女兒要照顧,而且他們的課程有英譯日和中譯日,翻譯的理論雖然都一樣,但我主要還是想學日譯中,所以就......說來說去,就是沒決心啦。

  • 淳久堂訂書 在 綿羊的譯心譯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3-08-18 19:24:19
    有 83 人按讚

    遇到了開始當譯者之後最.....冏的事。
    我找不到下一本要譯的書!
    去工作室準備把下一本要譯的書帶回家做預習工作,發現專門放待譯書籍的櫃子裡沒有那本書,心想,可能之前已經帶回家了。
    結果回家一找,還是沒有!
    只好下週去工作室再找一找了,雖然我知道書一定在,但就是不知道在哪裡。
    我的編輯在請育嬰假,希望在她月初上班之前,我可以趕快找到書。雖然也想去淳久堂訂書,但如果和編輯手上版本不同,在翻譯時就可能出現很多"小問題"。
    當譯者這麼多年,第一次發生這種事。

  • 淳久堂訂書 在 綿羊的譯心譯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3-01-05 15:10:42
    有 23 人按讚

    剛才去淳久堂訂書,無意中翻到石田衣良的這本書,感覺好有意思,好想看!!
    但內容屬於沉重的,不知道有沒有出版社會出呢??

  • 淳久堂訂書 在 Tse劉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08 20:00:31

    【抽獎資訊】
    資格:
    1.訂閱我的頻道
    2.留言告訴我最喜歡今天介紹的哪一個產品及原因
    預計6/26抽出中獎名單!
    【本次介紹的商品】
    1.KOKUYO 無針訂書機美壓版台灣限定色
    *銷售地點:誠品、博客來、MOMO、PCHOME、PINKOI、九乘九、金玉堂、101文具、金興發、墊腳石、何嘉仁書店、文具王、紀伊國屋書店、明進文房具、淳久堂書店、詠德興、10平方文具、唐吉軻德、永業書局
    *上市活動:購買無針訂書機美壓版台灣限定色就有機會獲得限量Campus造型悠遊卡(價值$350)

    2.MARK+獨角仙螢光筆
    3.好黏便利貼-北歐森林限定版(預計六月下旬開賣)
    4.方形消色口紅膠
    5.方形易開膠水(預計七月開賣)
    6.GLOO 方形口紅膠-不起皺L
    7.GLOO 方形口紅膠-奶茶款S/GLOO 2way 好黏便利貼-奶茶款S
    8.Campus大人線圈筆記本A6/A7
    9.軟線圈點線筆記A6/A7

    KOKUYO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kokuyo_stationery_tw/
    FB - https://www.facebook.com/KOKUYOtaiwan/

    有興趣的大家也歡迎參加抽獎哦!
    *********************
    我是劉澤啦
    頻道主要以生活分享、DIY、手帳等等為主!
    本職是一位小小牙醫。
    【2021年使用的手帳】
    ほぼ日手帳Hobonichi A6
    ほぼ日手帳Hobonichi weeks
    ほぼ日手帳Hobonichi 五年手帳
    【聯絡我👇】
    enix819@gmail.com
    【IG】
    生活日常:enix819
    手帳專門:enix819_techo
    歡迎大家追蹤哦~

    Music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npMBYdNYnmAATj0zfMR7A

    #KOKUYO #無針訂書機 #美壓版 #台灣限定

  • 淳久堂訂書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2-08 14:00:02

    「啪」,指頭離開電燈掣一刻,天花上的白光徐徐亮起,照耀了整個廚房。
    似乎還未夠明亮,「撻」、「撻」、「撻」,扭開了三個爐頭,
    明火熊熊升起,燒紅着三個大小不同的鐵鍋。光猛不了多少,倒是換來輕煙若霧。
    炊煙由輕柔漸轉為濃烈,直闖到廚房外,甚至穿出了半垂的鐵閘。
    怎麼說,那白煙裏摻雜着一股氣味,濃郁中帶清香,
    嗯,是藥材與香料互相混搭的馥郁,瀰漫着清晨時分的智芳街,
    裊裊上揚至舊招牌跟前,繚繞着「潮州滷」三個大字。

    驀地,廚房內傳出錚然之聲,
    探頭瞥見一名大叔正用湯勺於鍋內淺撈着,
    鍋裏之物正是香氣的源頭,挨近一望,只見一個啡黑色的漩渦,
    是一鍋正在沸騰的滷水。大叔仰頭,耳珠厚垂,雙目渾圓,
    笑起來一臉慈祥,他說這是一家廿來年的老店子,
    專賣滷味,店子歷史多久,眼前的滷水就烹了多久。
    薑愈老愈辣;滷水嘛,愈老愈淳。


    清香
    眼前一大鍋的滷水激烈地翻滾着,啊,不是一鍋,是三鍋才對。白煙將大叔的臉模糊了,他卻沒半點反應,專心地於鍋內繼續撈着。明明是只有攝氏十度的冬日,他卻汗流浹背,抹一把汗,臉上仍然是和藹的笑臉。他既是廚子,也是這家老店的事頭,人稱陳叔。廿幾年來,他都反覆地做着清晨的第一件事,把三盤滷水汁的雜質撇清。這不是每一位做滷水的師傅都會做的功夫,卻是陳叔的堅持。滷水汁就是整間小店的膽,各家店做出來的滷味,分別就在於滷水汁的好壞。隔掉雜質,擺脫各種肉類留下的殘渣,才不枉費每日重新加入的香料及藥材,熬煮出清香的滷水汁。他謂:「唔隔走啲雜質,煮出嚟啲肉都嚡口啲,同埋會帶啲苦味。」用清香來形容滷水,似乎有點不貼切,但他們家的滷水,卻是有一股獨特清芳之味。畢竟每個店家的做法不一,這是他們的秘方,詳細不能說,反正就是比人家多放幾種藥材及香料,味道就截然不同了。
    談到秘方,他忍不住講起自己的父親。他們一家籍貫潮州的澄海區,該區正是以滷水盛名。要追溯秘方的來源,他也無從說起,只知舊陣時,父親就是靠滷味將一家大小養活。
    他長大後,決定獨自到香港闖天下,當時工業盛行,他就投身製衣業,直至有同鄉提議開滷水檔,才又挑起他的神經,「做開食就有感情嘅。」他淡淡然道。當年很隨意,就在西環區當小販,於一個桶仔內放兩至三隻滷水鵝,就這樣於街上擺賣。做了幾年後,見生意不俗,當時走鬼情況又嚴重,於是花光所有積蓄,與太太二人轉陣於葵芳開店。當時還未搬到現址,舊鋪只有百來呎,又沒有冷氣,也沒有多餘錢請員工,他們有兩個兒子,放學後就到店裏幫忙,一家子經營到現在。
    故事講到一半,陳叔瞄了瞄時鐘,已經七點半。他急忙跑到冰箱前,把鵝呀鴨呀取出,放到水裏解凍並清洗,嘩啦啦的水聲並沒有掩蓋他的聲音:「以前我哋鄉下就用新鮮鴨鵝嘅,但嚟到香港就冇呢支歌仔唱啦。」一聲輕嘆後,他又回復笑意,對啊,問題還是要積極解決的。於是,他就改用冰鮮的原隻鴨鵝,不能用急凍的。兩者有區別:前者只雪藏了一陣子,肉質軟滑一點;後者則經長時間雪藏,肉質比較粗糙。將肉類都解凍後,先把掌翼部分切下,再把原隻鵝放到左手邊鍋內;鴨放到中間的鍋內;掌翼及其餘食材,如雞蛋﹑豆腐等則放到右手邊的鍋內;內臟另有小煲烹製。一定要分開三盆滷水汁,因為全鵝鴨跟掌翼及其他食材的時間不同,所以要分開烹調。做滷味的一大好處,就是省下醃製的功夫,雖然如此,如果想做得好吃,用心去做之餘,火候亦要控制得宜,過猛過久會令肉質粗硬,失去光澤。他習慣了調校小鬧鐘,提醒自己按時將食物撈起。
    按下鬧鐘一剎,又湧來陣陣清香。陳叔準備好將故事的下一半娓娓道來,而這下半部,就關於他的大兒子。


    嫩口
    這一家人與滷水有一個情意結,不然,怎麼會全家都投身於老號。大小兒子到現時成家立室了,還是離不開小店,大兒子Kobe約三年前於灣仔開了一家分店,自己打骰;小兒子則繼續留守於舊店。提及大兒子,陳叔有話說。
    Kobe自小已經於店內打滾,在廚房走來走去,偷吃吃到大,有破壞沒建設嗎?回想起來也非全然,起碼他經常嘗到爸爸的滷味,對此有一定觸覺。初頭陳叔教的東西,他通通不入耳,看着爸爸將食材放進鍋子,鬧鐘響了就撈起,覺得做滷水很普通簡單。結果讀書不成的Kobe,竟然不在店裏幫忙,而是去潮州酒樓打工,希望嘗試人家的口味及手藝,陳叔忍不住調侃:「外面啲師傅鬧你一次就記得,爸爸呢?鬧十次八次都唔入耳。」
    怎料在外頭打滾了一陣子,手藝是學到了一點,但還是發現老爸做的滷味,無論味道或功夫都是最好,於是就決定回巢。父親當然歡迎,將畢生手藝都傳授予兒子。不學還好,怎料一認真學藝時,才發現功夫技術可不簡單,除了調汁,還要試味,時間及火候的控制,全都要精通。終於學有所成,Kobe認為總不能跟弟弟擠在一間小店內,一方面又想證明自己實力,於是把心一橫,於灣仔開店。
    鬧鐘「嘟嘟」聲響,喚回了陳叔的思緒。他匆匆走到鍋前,把鴨鵝逐隻勾起,再掛到鋪面的玻璃櫥窗前。滷水汁緩緩從吊起的全鵝身上滴落,陳叔又漾起了笑意,似乎十分滿意這天滷的鵝鴨。他表示潮州的滷味要偏深棕色,這是傳統。為了這些細節,他跟Kobe會有爭拗,年輕一輩喜歡淺色一點,明亮一點的色水,尤其是港島區的客人,認為淺色代表新鮮,黑色的食物好像隔夜似的;他則堅持深色才是真正的滷味:「點解叫滷水呢?滷水一定要深色,唔深色就唔係滷水。」年輕人沒那麼執着,覺得色水事小,客人為重,淺色一點無所謂,陳叔卻不認同,人人口味不同,怎麼能一味迎合?最重要是堅持自己的口味。
    然而,他還是不能說服兒子。就如切肉,他手執利刀,強調切刀需要技巧,直切抑或橫切,識食之人一吃就吃得出來,他示範肉類一定要橫切,吃起來才有嫩口的感覺。只是,他慨嘆現時年輕人不願學這些,自己喜歡怎樣就怎樣,認為這一套是五六十年代,已經過時。現時做生意,除了好吃之外,他們更執着戴手套﹑門面乾淨企理等問題。幸好兒子手藝還可以,對自己有要求,做出來的食物都差不遠。那麼,他也不能奢求太多,畢竟這一行不好做,兒子願意承傳衣缽,總算是還了他的一個心願。
    他又想當年。九十年代開店時,雖然吃滷味的人不多,大多是潮州人,但附近就只有兩間滷水店,來貨又便宜,生意好做得多。後來,漸漸多了香港人吃滷味,導致很多滷水店出現,就連燒味店也會做些滷水肉出來賣,他的生意一路下跌,目前想賺大錢沒甚可能。還好,支撐着小店的正是一眾熟客街坊,堂食的多是附近工作的男人及老人,外賣的則以師奶為主,也有不少熟客訂鵝拜神,畢竟老字號嘛。反倒是兒子的分店要更落力,始終是寫字樓及學生哥,故只做外賣。捱辛苦不容易,每日由開鋪煮食到閂鋪清潔,做足十二小時,十分辛苦,而且沒有假期。陳叔坦言兒子也曾經因太累想放棄:「最後佢話佢有動力嘛,想威畀我睇,唔衰得,話要做得好過我!」聽到這句話他可樂透,老一輩嘛,不就是希望味道不變,承傳他們自覺正宗的滷水味嗎。
    仰目一望,十一時半,陳叔拉起銀閘,陳老的香醇飄搖於外,遠揚與否,還得望清風之意。

    潮洲滷
    地址:灣仔石水渠街1-13 號其發大廈地下8號鋪
    電話:3702 0068
    營業時間:10:30am-7pm
    詳情: http://bit.ly/2Np6EwT

    潮洲滷
    地址:葵芳智芳街地下A7號舖
    電話:9274 1857
    營業時間:11:30am-7:30pm
    詳情: http://bit.ly/2FIyy6z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