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深水埗買木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深水埗買木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深水埗買木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深水埗買木板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StoryTeller 說故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睡前故事:【旅舍】 那年,你事事失意,帶着巨大的抑鬱,來到遠離城市的一幢旅舍。你視自己為逃避痛苦的失敗者,視旅舍為療養院,你只會給自己一個月時間,期限一到,你必須振作、堅強,重回城市。 你有你想在城市獲取之物。 旅舍全幢白色,被翠綠的植物包圍。這是盛夏,綿密的樹冠阻隔了陽光的熾熱,而樹葉縫隙...

深水埗買木板 在 何潔泓 Willis H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5:45:59

數年前去深水埗看了一整天劏房。 第一間,沒有窗的,昏昏暗暗,正正方方。天花有一盞月亮造型吊燈,作為僅有彷似美好的裝飾。廁所和廚房迫在同一格,馬桶是蹲下來的。經紀即場展示,神奇的事發生了,在馬桶上加一塊小木板,就成了平地,可以站在上面洗澡。她示範給我看,活像一個智慧的減省空間法寶。廚房是塊空空如也的...

  • 深水埗買木板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08 21:00:01
    有 309 人按讚

    #睡前故事:【旅舍】

    那年,你事事失意,帶着巨大的抑鬱,來到遠離城市的一幢旅舍。你視自己為逃避痛苦的失敗者,視旅舍為療養院,你只會給自己一個月時間,期限一到,你必須振作、堅強,重回城市。

    你有你想在城市獲取之物。

    旅舍全幢白色,被翠綠的植物包圍。這是盛夏,綿密的樹冠阻隔了陽光的熾熱,而樹葉縫隙透落的日光卻又剛好照亮了所有林中小路。這裡的路都用木板鋪成,從旅舍出發,往左走三十分鐘,會到達一間售賣食材和日用品的雜貨店,往右走三十分鐘,會來到一個細小的沙灘,沙灘面向一座大橋,橋上那串流不息的高速車流,是你必須回去的世界。

    第一日,你辦理入住手續後,來到一間整潔的小房間,裡面有一張床、一個衣櫃和一張書桌。你放下行李,在旅舍外漫步,先在雜貨店購買今日所需的食物,然後四圍閒逛,最後來到沙灘,靜坐,發愣,直至日暮蒼涼,你便回到旅舍,獨自煮飯、吃飯、洗碗、洗衣,然後入睡。這是你頭一星期的重複而單調的生活。

    直至第七日,你才在進出之中的偶然碰面,數算出旅舍共有十二人,除了你和管理員黃伯,這裡尚有十個失敗的自我放逐者,他們和你一樣,隻字不提內心的巨大傷口,也不想社交,只想在安靜空間裡,獨力與創傷奮戰。

    你們臉上全是哀傷和沮喪。你們靜默,見面只是點頭,直至發現彼此都想對話,才開始說句話,清淡地交談。

    兩星期後,你們習慣了共同生活,經常閒談。

    第三星期,你們每晚一起煮飯和吃飯。最初,各人協議每晚共聚兩小時,其餘時間必須安靜,但很快,你們就一頓飯吃四、五小時,說了很多無聊的笑話,真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你們永遠不會問及對方心裡的傷口,以及傷勢復元的進度。你們臉上流淌着日漸充沛的陽光。

    離開前,離開時,離別不久,你都不知道,有一日,你會非常非常想念他們,非常非常想與他們一起生活。

    第四星期,你們從早到晚共處。你習慣了一醒來就聽到門外的熱鬧交談聲,一開門,已嗅到早餐的香氣,聽見打掃的聲音,你吃過早餐,在笑語裡與大家一起打掃,外出購物,漫步林中。你們早已忘記孤獨,也偶然忘記你們很想儘快回去的那個爭名奪利的世界。

    但你,你們,沒有人想延期居留。

    你最大的心願是在期限裡復元,你對自己的療傷進度深感滿意。你留在旅舍的最後一個黃昏,與他們出海划船。夕陽西下,天空飽溢着色彩。

    你與黃伯閒談。黃伯說:「人人都是傷心地來,開心地走,有些人後來又很傷心地回來,很想見見當日的同伴,但大家各散東西了。人生幾何開心,也不多留幾日?」

    你答:「我要回到城市,才會真正開心。」

    「快找他們划艇。」黃伯說。

    最後一日,你辦好退房手續,拿着行李下山。

    Storyteller:趙曉彤 @chiohiotong
    Illustrator: @s__heartbeat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StoryTeller 說故事」是一個說故事的平台,也是一個獨立創作單位,連結一群風格獨特的影像及文字創作人,創作各類插畫故事。我們相信故事的力量。歡迎任何合作/品牌推廣,請電郵至info@story-teller.com.hk。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參與 StoryTeller 年度展覽及首個期間限定店「The Heart Seekers」

    主場館展期 Date:Dec 1- 15 2020
    地點 Venue: 2/F PHVLO HATCH(深水埗黃竹街13號|13 Wong Chuk Street, Sham Shui Po)
    開放時間 Time: 10:30 – 18:00(Mon - Sun)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深水埗買木板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1-05 10:38:00
    有 1,070 人按讚


    Joe:「香港的房地產真的是全球cp值最低的地區,社會底層的人,真的是很難很難有任何翻身的機會。」

    在香港,房東為了能讓小小的房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應,會把房子切割成好幾部分,分租出去。雖然這種現象在台灣也常見,但不同的是,香港房東一切就是好幾十戶,每戶的坪數小之又小。有的屋主還會把「房中房」再切割成「樓中樓」,狹小的空間無法站直,甚至躺下後,腿都無法伸直。籠屋、劏房和棺材房是三種因價錢、大小和形式不同的房間,在香港,有超過二十萬人把它們當作「家」。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房價約是台灣兩倍,而租金最高的地方,不是國際金融中心或是豪宅,而是全香港18區中最貧窮的深水埗。這裡的居民大多都是在排公宅的低收入戶或獨居老人。然而,香港公宅的需求遠大於供給,許多人都在排隊等待上公宅,通常一排都要四年、五年以上。令很多台灣人無法想像的是,在這段等待的時間,微薄收入所能租到的住處,竟然如棺材一樣狹小。

    蝸居的香港居民無奈地說:「我還沒死,就得要住進棺材裡。」這些隱藏在胡同陋巷裡的蝸居生活,和維多利亞港的繁華產生強烈對比,正顯現出香港的貧富差距有多麼嚴重。

    籠屋,顧名思義,就是如同動物籠子的房屋,住在裡面的人也被稱作「籠民」,一個人所分配的空間不到一坪。這種「房子」最早出現在1950年代左右,起初是為了給大量的外來勞工居住。1980年代時,籠屋越來越多,一個大約二十坪的空間中,堆疊了十幾個三層鐵籠,算一算,整個房間有三十幾個人住在裡面。先不談衛生環境、居住品質,籠子本身就不應該是給人住的,把這樣的「屋子」租給人,根本不尊重人權。但籠民們雖然無奈,卻無法吭聲,因為他們若是不住在這邊,就只能流落街頭。

    當時是香港經濟的黃金時代,許多從中國來的底層勞工,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流著滿身的汗,回到這不到一坪大小的住所。許多人懷抱著夢想,能夠存錢翻身買房,享有更好的生活。但時間過去,經濟階層逐漸穩定後,沒有辦法離開這裡的人也不敢再作夢,只能在籠子裡度過剩下的人生。他們只能自嘲:「住在這裡面的都是孤兒。」

    劏房是比起籠屋,較好的選擇,當然價錢也貴不少。一個兩坪大,比一般停車格還要小的空間,竟要將近兩萬元台幣。劏,在粵語是「剖開」的意思。所謂劏房就是把原先的房間分割,原本一戶的一廳三房竟然被分成十幾戶租出去。這兩坪大如同桌球台的空間,被當成廚房、客廳、餐廳、房間和廁所。而且廚房跟廁所通常是同一個空間,也就是說,媽媽在煮飯時,小孩就在旁邊上廁所。一般人會覺得很不衛生,但住在這裡的人,卻連基本的生活都有問題,哪有時間在乎衛生環境?另外,一家人都住在同一個空間裡,彼此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看見,毫無隱私可言。

    棺材房跟籠屋很像,是劏房再分割而成的。屋主把橫向的空間運用完之後,就把腦筋動在縱向的空間。原本三公尺高的房間,被木板隔成「三層樓」,每層只有一公尺高,連站都無法站直。一間劏房又被分成六個房位出租,一個棺材房的大小,就像青旅的一個床位一樣。不一樣的是,這裡面除了床以外,還要放電視、行李等個人雜物,真正能活動的空間可想而知,連要翻身都很困難。生活的所有起居都要在一張床上進行,這張床,就是他們的家。

    香港已經連續八年蟬聯「房價難以負擔城市」排行榜的冠軍。這份排行是依照一個城市的標準房價中位數與收入中位數之比來排名。而香港的房價中位數是收入中位數的19.4倍,是由史以來最高的,遙遙領先第二名雪梨的12.9。究竟為何香港的房價居高不下?主要的原因包含,低利率、供給不足還有中資大量流入。

    根據統計,香港每年的新房約為兩萬戶,但這樣的供應卻連每年成為香港永久居民的中國人都無法滿足,更何況是當地人?面對大量的需求,這樣的供給無法滿足,因此價格不斷上漲。除此之外,許多中國人喜歡在香港買房,這也是造成房價高漲的原因之一。除了香港之外,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和澳洲的房價,都受到大量中國資流入的影響,不斷上漲。

    由於人民幣不穩,為了讓資金保值,尋求多元投資,很多中國人喜歡在國外買房。中國人認為,房子越多,就象徵著財富越多,靠著投資房地產就能致富。還有一點就是,為了讓下一代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多數人會選擇把子女往國外送,因此國外的房子就一併買下。

    香港的房價整體而言比台灣的房價還要高出185%,將近兩倍。住的這麼貴,那他們的物價、薪水呢?從法定最低時薪來看,目前台灣是150元台幣,而香港則是34.5港幣(約136元台幣)。月收入中位數方面,在2016年,香港是16,200港幣(約為63,828元台幣),而台灣是33,502元。雖然最低時薪贏過香港,但平均薪資仍有明顯差距。

    那物價呢?根據Expatistan的統計,香港的整體物價是台灣的1.77倍。食物方面,香港商業區的午餐含一杯飲料,約要350元台幣,在台灣只要209元。娛樂方面,香港兩張電影片要八百元台幣,台灣約是560元。交通方面,每個月的大眾運輸花費在香港約要2,100台幣,在台灣約是1,220元。

    由此可見,雖然香港月收入中位數高於台灣,但香港的物價和房價也高於台灣,即便香港高薪,扣掉花費也所剩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法定最低時薪低於台灣,而香港的房價又是全世界最高,這也是為什麼香港會有這麼多人淪落蝸居。光是一個月的房租,就占了收入的一半,而所住的房子卻受到房價持續高升的影響,不少人越租越貴,卻越租越小。

    這些在香港蝸居的居民努力靠著雙手賺錢養家,在社會的角落默默付出,然而政府卻沒有給他們安身的房屋。不要以為這樣的事情在台灣不會發生,要是中資像進入香港或其他國家般地湧進台灣,你覺得台灣人擋得住嗎?一旦這件事成真,台灣的房價將可能一去不復返,苦的就是台灣的中產階級與中低收入家庭了。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78784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1t7PCv5OwQ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