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深度旅遊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深度旅遊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深度旅遊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深度旅遊定義產品中有1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研究推薦】Be Water, My Friend 解放新.海洋空間想像 #都市化洋謀 #9月專研 提到海,大部分香港人大概會想起與樓價密切相關的海景、娛樂化的水上活動、貴價深海海鮮食材、人工沙灘,或不時有臭味的海濱長廊,以至填海、明日大嶼願景,而理解海洋本身似乎一片空白,彷彿只有在以上商業及地產...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NanaQ,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4tips拆穿假面人 】 00:54 聊聊假面人的定義 03:18 (1)態度決定深度 04:15 (2)付出的比例是否對等 05:31 (3)適時的拋出問題 07:09 (4)放慢步調,時間會證明一切 ❤️感謝名單 ⇊ 我的好姐妹 - Sansa:https://www.instagram...

深度旅遊定義 在 Momo Spoootlight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08 11:15:41

-應誇粉要求發文👌🏻❤️ 價值觀這件事本來就是一個觀念, 沒有絕對的標準, 只有比較的差異。 一直以來我都是以小資客家的生活態度在過日常🙋🏻‍♀️ 對我來說非必要的開銷每一毛都是浪費💰 平時可以節儉就盡量不要奢侈, “小資”是我給自己的標籤🚩 也期許自己不管未來到什麼程度都要開源節流, 每一分金錢都...

深度旅遊定義 在 Chien Cheng Ka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3 00:01:51

天氣一路好到過年,趁空檔繼續試拍TG-6~ 據天氣預報說好天氣會一路好到過年,趁著空檔繼續用TG-6下海試拍,本來想測試看看水下風景照片的白平衡,沒想到能見度只有5米不到,但還是跑到約15米的沙地測試了一下,這個深度原本內建三種模式的白平衡就沒什麼效果了,但用自定義白平衡會重新校正顏色,效果還不錯👍...

  • 深度旅遊定義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0 22:57:27
    有 84 人按讚

    【研究推薦】Be Water, My Friend 解放新.海洋空間想像 #都市化洋謀 #9月專研

    提到海,大部分香港人大概會想起與樓價密切相關的海景、娛樂化的水上活動、貴價深海海鮮食材、人工沙灘,或不時有臭味的海濱長廊,以至填海、明日大嶼願景,而理解海洋本身似乎一片空白,彷彿只有在以上商業及地產框架內,海洋才有其價值。除此之外,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海洋?

    一篇2015年由英國杜倫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Philip Steinberg及英國威爾斯亞伯立斯威大學地理及地球科學學系學系學者 Kimberley Peters發佈有關「海洋本體論」的學術文章 ”Wet Ontologies,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文章帶領我們離開以人類為中心、以陸地為主的視野,由本體論(ontology)的角度重新認識海洋的運動(motion)、流動性(fluidity)、深度(depth)、容量(volume)以及隨性(randomness)等特性,簡而言之,就是從海洋本身出發,去問海洋是甚麼?

    這正好回應,現時海洋簡單地被視為可被「填平」的空間,將海洋中的特性視如無物,亦不清楚陸地與海洋規劃的分別,有時甚至連填海物料也不太清楚是什麼。這種思維正進一步收窄我們對於海洋的空間想像,讓我們應對「明日大嶼」等填海計劃時亦顯得乏力。

    文中一開頭引用德國法學家施密特(Carl Schmitt) 於”The Nomos of the Earth” 一文中,認為海洋並沒有特性,除了海浪就只有海浪(The sea has no character, ...... On the waves there is nothing but waves)。撇開當代有關海洋符號學以及地緣政治學的學術理解,這種扁平化的海洋想像亦會引伸出一套「土地規劃」視覺,將海洋像陸地領土一樣切割、分配及加工建設,人為置入式改造海洋。最近的龍尾「海膽黑沙灘」為例,正好凸顯這種「暴力」人工改海的潛在災難,忽視吐露港一帶的水質評估、海灘選址的海水對流動向、以及鄰近具生態價值的海洋生物等等以海洋為整體的規劃考量。

    海洋既非空無一物,那我們應如何定義海洋?作者認為,海洋除了充滿各樣的生物,作為一個流動的世界,地方(place)永遠正在形成,更是一個權力關係投射、通過及圍繞的空間(a world of fluidities where place is forever in formation and where power is simultaneously projected on, through, in, and about space)。可見,陸地平面的、可理解的、有確立邊界的特性幾乎與海洋完全相反。海洋為本的思考除了海洋本質上跟陸地不同,亦會影響如何認知海洋中的物質與非物質互動。相信以此作為出發點,我們才能找尋與陸上視覺以外海洋規劃新出路。

    要理解何謂流動(fluidity)的海洋,除了要閱讀今次推薦文章外,亦推薦透過呈現海洋生態的紀錄片,作為理解海洋流動且多變的特質的方法,除了講述正在消失的粉紅色「魚頭」的紀錄片《白海豚失樂園》(Breathing Room)外,近日最新一套關於香港海洋聲音的《聲之海Sea of noise》,亦呈現香港海洋作為一個不斷有各種不同聲音流動混雜的空間。

    紀錄片中呈現,聲音在海洋裏傳播的速度為在陸地上的五倍,傳播的距離也比在陸地上遠得多。原來對於倚靠聲音作溝通媒介的海洋生物而言,海洋工程的影響下,置身海洋中就如長期在工地裏生活,噪音大大影響牠們探索環境、與同伴溝通、甚至覓食。再反思香港近年在海上的基建,為補償三跑工程對白海豚生境作出的破壞而設立的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竟選址在三跑項目旁邊,該海城一直受高速船影響,鄰近又不斷有工程進行,成立這個名義上的海岸公園,其成效不足可想而知,嘗試滿足的,可能只是反對三跑的民意。

    放眼未來,不斷上馬的大型填海項目明日大嶼、海洋旅遊化等海洋產業,以規劃土地的眼光去規劃海洋,除了對環境做成不可彌補的破壞,更甚進一步收窄我們對於海洋的豐富想像。因而,要尋求現時香港海洋規劃的新出路,第一步先要理解陸地與海洋的巨大差異:海洋既沒有如陸地般有意義的邊界,亦是個擁有不同流動性與特質的空間。輕率將陸地城市發展的思維貿然在放在海中心,或許會出現「蝴蝶效應」,招致意想像不到的災難。

    #圖片由研究員Kristy提供
    #研究員潛水訓身演出
    #bewatermyfriend
    #海洋規劃新出路
    #研究閱讀

    Reference

    Steinberg, P., & Peters, K. (2015). Wet Ontologies,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33(2), 247–264.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深度旅遊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6 22:30:57
    有 246 人按讚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預購開始❣️ https://tinyurl.com/yxwcfa5a

    本次特別喬好黃道吉日重點如下:

    📌 #9月7日開始預購_9月13日正式出版

    📌 #博客來獨家親筆簽名限量版👉🏻👉🏻👉🏻https://tinyurl.com/296328zk
    (無簽名版這邊請:https://tinyurl.com/9sbuawew)

    📌 #9月7日博客來超級會員日優惠攻略懶人包:https://tinyurl.com/9x5zwzfh

    📌 #大雁出版基地週年慶至9月8日,滿額優惠券這裡領:https://tinyurl.com/99rt47hd

    本書重點一分鐘瀏覽:

    📌 18組重量級指標甜點職人,共同攜手歷經一趟自我追尋之路(https://tinyurl.com/48rvpnfh)

    受訪名單皆是建構出今日台灣法式甜點市場風貌的重要人物,Ying在深度訪談之餘,也將法式甜點在台灣的發展歷程重新彙整,全書以五個主題切入,探討「台灣風格」成形之可能。

    📌 發現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以及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

    書中深入了解台灣市場,以及代表性職人的養成及相關作品、面對的挑戰、想傳達的概念,並思考身為「台灣甜點師」的意義。

    📌 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定義其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從這眾多的問題當中,Ying與甜點師們一起探向了終極的質問 ——「我是誰?」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Ying,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

    📌 名人好評推薦:(以推薦人姓名筆劃排序)

    📍 專文推薦:

    李承宇(《料理.台灣》雜誌Ryori.Taiwan》前總編輯、飲食書寫者):「Ying透過這本書,觀照了自己的人生課題,也回應了我對飲食思之再思的困惑。」

    葉怡蘭 Yilan(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Ying以她的精采之筆,熱情感性、同時縝密理性地,精準完整記錄、詮釋、論述了台灣法式甜點世界的追尋與實踐軌跡,別具意義。」

    韓良憶(飲食旅遊作家):「在思索、探究『台灣味』的論述已成顯學的當下,我樂見《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出版,讓『台灣味是什麼』這個尚未完成的拼圖,少了一片空白。」

    📍 激賞推薦:

    Jean-François CASABONNE-MASONNAVE公孫孟(Bureau Français de Taipei -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一本細膩描繪出甜點職人故事的作品,其訪談紀錄呈現了台灣專攻法式甜點師傅們的精神——這群在台的法式甜點職人不僅以精湛的技藝向長達七千多年歷史的甜點工藝致敬,還以獨有的創意豐富了這門藝術,成為台灣帶給甜點歷史上的一大貢獻。」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Liz 高琹雯(美食作家、 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追尋自身根源的熱情之作!」

    比家的日式餐桌(西式的也有啦) 比才(《家.酒場》、《小聚會》作者)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毛奇(飲食作家)

    洪愛珠(作家,《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作者):「法式甜點在本土立定腳跟,向遠眺望的時代紀錄。」

    蔡珠兒(作家)

    無論你是甜點愛好者、甜點或餐飲業界從業人員,還是關心台灣味議題的讀者,或者希望未來能成為甜點、餐飲業界的一份子,我都能夠很有自信地說,你將能在這本書裡獲得充足的養分與力量思索、咀嚼,我們一起努力前進!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大雁出版基地 日出出版 Sunrise Press 博客來
    珠寶盒法式點心坊 boîte de bijou 、 Le Ruban Pâtisserie 法朋烘焙甜點坊 、 187巷的法式甜點咖啡 、 187巷的法式 烘焙/料理/烹飪教室 、 Season 敦南旗鑑店 、 SEASON Cuisine Pâtissiartism 、 Salon de Marie Antoinette 瑪麗安東妮手工法國點心工作坊 、 全統西點麵包 Chuan Tung 、 TERRA 土然巧克力專門店 、 在欉紅 red on tree 、 菓實日 、 Quelques Pâtisseries 某某。甜點 、 HUGH dessert dining 、 One Tree Hill Taipei 、 好食光 Keya Jam 、 Yu Chocolatier 畬室 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 、 JADE LI Chocolatier 、 喜樂可可咖啡園 、 香草騎士 Vanilla Knight 、 香草農夫 Taiwan Vanilla Farm 、 COFE

  • 深度旅遊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6 11:33:51
    有 15 人按讚

    如果你對【熟齡遊學】還不太了解,歡迎參考我的舊文章,我已增補了許多相關資訊

    熟齡遊學主要是中壯年或銀髮族所參與的海外體驗活動,活動中包含3要素,分別為定點 Long stay、學習和深度旅遊,熟齡的定義年齡介於50歲 ~ 7、80歲,歐美人士蠻多快 80歲還很樂於參與的

    熟齡遊學和青少年遊學的相似程度極高,其實就是一邊旅遊一邊上課學習,拋開雜事到海外住上一小段日子,體驗當地文化與深度旅遊,至於學些什麼呢?很多人的刻版印象就是學習語言,其實不然,舉凡海外運動學習、烹飪學習、其他才藝學習或活動體驗等等都可以列入其中

    遊學就是邊玩邊學,藉由 Long stay 與當地產生連結與共鳴,著手計畫其實也不難,首先先選個自己想去居遊的國家與城市,然後看看當地有什麼吸引人的課程或活動可以報名,找到安全的居住場所再買張機票就可以飛了,不過當然不是現在,更多內容可以參考這篇分享

  • 深度旅遊定義 在 NanaQ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8-28 21:00:28

    【 4tips拆穿假面人 】
    00:54 聊聊假面人的定義
    03:18 (1)態度決定深度
    04:15 (2)付出的比例是否對等
    05:31 (3)適時的拋出問題
    07:09 (4)放慢步調,時間會證明一切


    ❤️感謝名單 ⇊
    我的好姐妹 - Sansa:https://www.instagram.com/sansa0527/
    字幕贊助商 - 創作者俱樂部:https://creators-club.org/

    關於創作者俱樂部:
    我們希望打造出一個創作者都能相互支援的平台。
    我們的使命是協助創作者成為影響世界的創作者,
    讓創作者在專業領域發揮廣大的影響力。
    為達成這項使命,我們提供創作者技術上後勤支援、
    定期舉辦經驗分享會,提供創作者所需資源。
    我們相信創作者的專業,能夠影響越來越多人,進而改變整個世界。


    👇 妳到底在想什麼??? 極簡主義者讓人無法理解的8件事(網友投稿)
    https://youtu.be/yBvx7I0w-sI

    👇 feat.末羊子:勇敢vs膽小、好相處vs難搞、愛旅遊vs宅在家、主動vs被動
    https://youtu.be/ma2uNWs8GgM

    👇 不做後悔的選擇 - 極簡生活的選物哲學:食物篇與物品篇
    https://youtu.be/ma2uNWs8GgM

    👇 極簡交友圈 - 7tips定義好朋友,斷捨離爛朋友!
    https://youtu.be/Y1Vz4QNly_4

    👇 8個方法消除忌妒心|如何不嫉妒
    https://youtu.be/6H7y9lpXfzA



    Follow NanaQ ⇊
    IG: https://instagram.com/nanaq521
    FB: https://www.facebook.com/nanaq521



    Contact Me ⇊
    mail: nanaq520@gmail.com



    Music Credits ⇊
    Music by MYSM - Soft Cream - https://thmatc.co/?l=29450C1F

  • 深度旅遊定義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1-07 09:11:28

    2019.11.01議會影片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三次質詢社會處和觀光新聞處 (978)
    首先,請教我社會處林處長,我行腳過程中,在番社里遇到一位,領有殘障補助的失親媽媽,聲淚俱下,訴說政府殘障補助立意良善,但資格審查,對收入部分的定義不明確,導致為德不卒。
    特別是社工人員訪視時,她本身不良於行,只能靠修改衣服,賺取微薄收入,維持生計。
    每年11月和12月兩個月,她幾乎不敢開門,不敢接單,惶惶不可終日,深怕志工對收入認定有所改變,導致他可能沒有辦法養活和她一起的女兒。
    請志工訪視時,要建立S O P,告知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而不用擔心權利受損。
    第二,建議觀光新聞處張處長,如果沒有聯席會議,要發揮柔性溝通的力量,用文化包裝各局處的公共政策,讓看似局處分工,彼此不相干的公共建設成果,透過歷史文化,用故事把它們串連起來,打造嘉義成為一個有特色的觀光城市,建立有如一日本一般,有高附加價值的觀光產業。
    以蘭潭和嘉油鐵馬道為例 ,蘭潭見證了嘉義,在荷蘭和日本兩個時期,公共建設的遺跡。
    一是,荷蘭人將蘭潭原住戶遷移之後,建立的水師訓練的基地,所以稱之為蘭潭。
    二是,日治時期,將它擴大改建成自來水供應的水庫,供應整個嘉義地區飲水,直到今天,一百多年來,持續不斷地,滿足我們飲用水的需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蘭潭的壩堤,是利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完全沒有鋼筋,單純的利用,壩堤本身的重力,建造完成,經歷過多次的地震,都安然度過考驗,是現代自然工法的先驅。
    也因為蘭潭水庫成功的經驗,才運用到烏山頭水庫,建造放大版的水庫壩堤,也就是嘉南大圳灌溉渠道的源頭,改變嘉南平原的農業生態,變成今天的米倉,都和蘭潭自然工法的成功經驗有關 。
    嘉油鐵馬道,是東北亞最大的溶劑場,通往水上機場,和各地甘蔗甘薯運往溶劑場的火車軌道。
    原本生產肥料為主的溶劑場,因為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飛機使用的柴油,受到國際禁運,溶劑場才改用酵素,製造生質柴油,提供飛機燃料使用,意外成為現代生質柴油的先驅,也是現在台灣中油的研發中心 。
    所以,以文化為導向,設計的觀光產業,才能創造獨一無二,有生命力,可以深度旅遊的觀光城市和觀光產業。

  • 深度旅遊定義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1-04 23:47:53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三次質詢社會處和觀光新聞處(978)
    首先,請教我社會處林處長,我行腳過程中,在番社里遇到一位,領有殘障補助的失親媽媽,聲淚俱下,訴說政府殘障補助立意良善,但資格審查,對收入部分的定義不明確,導致為德不卒。
    特別是社工人員訪視時,她本身不良於行,只能靠修改衣服,賺取微薄收入,維持生計。
    每年11月和12月兩個月,她幾乎不敢開門,不敢接單,惶惶不可終日,深怕志工對收入認定有所改變,導致他可能沒有辦法養活和她一起的女兒。
    請志工訪視時,要建立S O P,告知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而不用擔心權利受損。
    第二,建議觀光新聞處張處長,如果沒有聯席會議,要發揮柔性溝通的力量,用文化包裝各局處的公共政策,讓看似局處分工,彼此不相干的公共建設成果,透過歷史文化,用故事把它們串連起來,打造嘉義成為一個有特色的觀光城市,建立有如一日本一般,有高附加價值的觀光產業。
    以蘭潭和嘉油鐵馬道為例,蘭潭見證了嘉義,在荷蘭和日本兩個時期,公共建設的遺跡。
    一是,荷蘭人將蘭潭原住戶遷移之後,建立的水師訓練的基地,所以稱之為蘭潭。
    二是,日治時期,將它擴大改建成自來水供應的水庫,供應整個嘉義地區飲水,直到今天,一百多年來,持續不斷地,滿足我們飲用水的需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蘭潭的壩堤,是利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完全沒有鋼筋,單純的利用,壩堤本身的重力,建造完成,經歷過多次的地震,都安然度過考驗,是現代自然工法的先驅。
    也因為蘭潭水庫成功的經驗,才運用到烏山頭水庫,建造放大版的水庫壩堤,也就是嘉南大圳灌溉渠道的源頭,改變嘉南平原的農業生態,變成今天的米倉,都和蘭潭自然工法的成功經驗有關。
    嘉油鐵馬道,是東北亞最大的溶劑場,通往水上機場,和各地甘蔗甘薯運往溶劑場的火車軌道。
    原本生產肥料為主的溶劑場,因為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飛機使用的柴油,受到國際禁運,溶劑場才改用酵素,製造生質柴油,提供飛機燃料使用,意外成為現代生質柴油的先驅,也是現在台灣中油的研發中心。
    所以,以文化為導向,設計的觀光產業,才能創造獨一無二,有生命力,可以深度旅遊的觀光城市和觀光產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