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到邀約的時候其實還挺猶豫,因為兩個禮拜前才剛上來一趟台北,這樣密集地往來好像自己尚未恢復,卻又帶著浮動的心境再前行。但又聽說是台灣第一次舉辦相關的國際研討會,於是心頭(其實是手頭)一緊,還是來了。
⠀⠀⠀⠀⠀⠀⠀⠀⠀⠀⠀⠀
昨天一整天在高雄幫忙愛兔協會辦展,結束馬上搭夜車...
⠀⠀⠀⠀⠀⠀⠀⠀⠀⠀⠀⠀
接到邀約的時候其實還挺猶豫,因為兩個禮拜前才剛上來一趟台北,這樣密集地往來好像自己尚未恢復,卻又帶著浮動的心境再前行。但又聽說是台灣第一次舉辦相關的國際研討會,於是心頭(其實是手頭)一緊,還是來了。
⠀⠀⠀⠀⠀⠀⠀⠀⠀⠀⠀⠀
昨天一整天在高雄幫忙愛兔協會辦展,結束馬上搭夜車北上,盤算著能趕上末班捷運,但因天候問題導致客運誤點,到了台北已是凌晨。旅館位在敦化南路,得沿著忠孝東路走過去,此刻夜空正降下大雨,走著感到一震寒顫和飢饞(還有自我懷疑)。速食店裡有群剛狂歡完的外國遊客,以身體信奉著物理學,還脫離不了剛才的運動慣性,點餐,取餐,進食的時候還不斷地擺來盪去,這樣一折騰,到達旅館時已超過半夜三點。而會訂這間的原因是二十四小時接待,深夜的櫃台後,客服人員一個螢幕插著PS4用搖桿打電動,另一個螢幕用來聽實況,還真的是讓我有回到家的感覺。
⠀⠀⠀⠀⠀⠀⠀⠀⠀⠀⠀⠀
隔天大早頂著冷風騎腳踏車,臉上彷彿裹了層糖霜,稍動都要裂。清晨的台北似乎比深夜睡得更沉,更安靜,像是剛進入睡眠周期的頂峰,處在轟烈的夢裡,但無法從外表看出來。
⠀⠀⠀⠀⠀⠀⠀⠀⠀⠀⠀⠀
研討會的主題是關於DPM,也就是遊蕩犬隻族群管理。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上午是國外案例的親身分享,下午則偏向各協會的工作報告。
⠀⠀⠀⠀⠀⠀⠀⠀⠀⠀⠀⠀
第一天的講者Robert Smith,資料介紹上說是個成功的實業家兼夢想實踐者,這介紹大概把他的人生簡潔地在眾人目光下給順了一遍,沒有成功事業支撐的夢想也只能輕賤而不能實踐了吧。報告內容大概是他如何發願,如何花錢請NGO依照他擬定的計劃挨家挨戶地為動物結紮,如何說服土耳其總統,如何買報紙跟全國民眾宣布哪個候選人沒有簽他本人擬的動物友善聲明來影響選情。印象很深的是言談間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說是Investment,很認真地去分析如何Costdown,果然商人不愧是世界上最知道如何花最少成本來達成自己目的的一種人。八年的時間他達成了自己最初的目標,四百多公里的長路,路邊見不到一隻死狗,買了八十五公頃的地來當收容所,但只養八百多隻,號稱開放式收容所可收穩定犬隻之效。但同樣的計畫搬到羅馬尼亞,卻因為民主政體意見分歧而不順利。
⠀⠀⠀⠀⠀⠀⠀⠀⠀⠀⠀⠀
第二天的講者Katherine Polak則是不斷在東南亞和南美培訓捕狗及結紮的團隊,以及舉辦期限性的集體義診,同時提升有主及無主犬隻的絕育率。但當她列了試算表,一個小組派發兩位獸醫師,一個月共要做一千隻狗,想起以前在手術室裡兩隻就要搞整個下午的日子,覺得這個上司真的是夠夭壽。
⠀⠀⠀⠀⠀⠀⠀⠀⠀⠀⠀⠀
其餘的時間,台灣的各個協會則是談了測量數據,統計管理對於控制遊蕩犬族群計畫擬定的重要性、如何與科技結合、國外實際走訪的所見所聞、食用狗肉與狂犬病之間的相關疑慮及台灣目前正在做的相關計畫。最令我驚訝的是真的有地區做到了絕育率百分之八十,但那是相信動物花了三年的時間,只做了台灣的小小一區,目前光是維持比率並防範犬隻跨境移入都很困難。
⠀⠀⠀⠀⠀⠀⠀⠀⠀⠀⠀⠀
浪犬問題在各國遇到的阻礙其實相近,大多歸因於群眾情感的主觀投射「你怎麼知道牠不想活?」「你怎麼知道牠不想生?」,但其實這個問題延伸下去會一路變成哲學問題,沒有一個意識個體可以體會另一個意識個體的主觀經驗,你看見的永遠只是自己。在我眼裡收容所的狗也分成兩群,有人顧的過得不甚優渥但勉強能過,永不見天日的那些眼神看起來都像在懇求趕快殺了我。
⠀⠀⠀⠀⠀⠀⠀⠀⠀⠀⠀⠀
一念慈悲換十年囚禁究竟值不值得?偶能溫飽但此生無依究竟快不快樂?沒有人可以替牠們回答。
⠀⠀⠀⠀⠀⠀⠀⠀⠀⠀⠀⠀
但我希望那些以良善和關懷構成的起點,能夠不要把我們和終點,推得越來越遠。
⠀⠀⠀⠀⠀⠀⠀⠀⠀⠀⠀⠀
-191209台北
⠀⠀⠀⠀⠀⠀⠀⠀⠀⠀⠀⠀
#散文 #書寫 #寫作 #創作 #流浪動物 #相信動物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收容所 #動保 #動物保護 #貓 #狗 #文字 #心情 #dpm #台北 #愛兔協會 #流浪 #獸醫 #動物福利 #灣裡收容所的豆哥與凱蒂
深夜未歸忠孝東路 在 吳柏蒼 Pochang W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篇長文寫於 2016,原收錄在《耳朵的棲息與散步》書中,但今天為了上映中的《麂皮:永不滿足》分享於此,推薦大家進戲院觀賞,也感謝翻面映畫 / B-side Film代理此片完成了大家的心願。
〈So Young〉
文/吳柏蒼
太平洋上空,機艙裡正模擬著黑夜,我在狹窄的位子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去年十二月,回聲樂團結束了暫別前的最後巡演,幾天前,我離開了一手創辦的 iNDIEVOX。近九年來,不曾有機會像現在這樣,放下一切,沒有任何顧忌地遠行。飛行中低沉的背景音裡,我的內心五味雜陳,卻又前所未有地平靜。耳機中,播放的是 Suede 的《Night Thoughts》,Brett 反覆唱著
When you are young...
When you are young...
午夜夢迴間,心思也跟著回到了過去。
※
我發現自己有一個新的能力。
當全神貫注,棄絕多餘的感官觸動,我能讓耳中的音樂變成一層一層的。意識漂浮在 Q 彈的鼓點間,黏著拍分的 bass 像是軌道建構其上,讓人在洪水般奔流的吉他聲裡有所依歸。一九九五年在愛爾蘭的 Féile Festival,The Stone Roses 接連演奏了〈Daybreak〉、〈Breaking Into Heaven〉、〈Driving South〉三首歌,長達二十分鐘的樂音一氣呵成。我在律動中亢奮著,肉身不再有所牽羈,神馳間我陷入不可遏抑的狂喜,直到群眾的歡呼聲漸漸淡出,CD 播畢。
睜開眼睛,抬起頭,我依然和音樂開始前一樣,坐在南陽街大型家教班狹小的高腳鐵椅上,額頭還能隱約感覺到剛剛趴著時被手臂壓紅的痕跡。這裡沒有搖滾明星,然而即將上台的王牌名師卻同樣呼風喚雨。對於不少台北高中生來說,那才是他們崇拜的偶像、能夠改變世界的信仰,學校裡,大夥甚至可以不惜爭得面紅耳赤,只為了證明誰家才有最強的解題口訣。在即將到來的大學聯考前,這成了同學們最緊密的連結之一,而搖滾樂,只是我藏在內心世界裡,一個難以分享的私密救贖,卻也是一片茫然混沌的未來裡,唯一的希望光點。
放學後,從南海路走到南陽街的路上,我總會沿著重慶南路慢慢地閒晃,卡其制服的建中男生三三兩兩的走著,延伸成一條數百公尺的鬆散隊伍,再到貴陽街口和綠色上衣的北一女同學匯流。如果時間較早,偶爾會在總統府門口遇上降旗典禮,這時,所有人都必須停下腳步,觀看憲兵樂儀隊的軍禮儀式。土色與綠色交雜的人群仰望著尖塔上的旗杆,聽著國歌演奏,有些同學會輕聲地開口合唱,直到國旗隨著國旗歌緩緩降下。
再往前走,就是重慶南路書店街。那是國語流行音樂最輝煌的年代,張學友的《吻別》在前一年賣了數百萬張,大街上隨處都能聽見辛曉琪的〈領悟〉和劉德華的〈忘情水〉,王靖雯的〈我願意〉和巫啟賢的〈太傻〉更是吉他社裡正夯的練習曲。而原本和大家一起在社團唱著這些歌的我,卻在高二開始瘋狂迷上披頭四,從此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我每天努力地省下零用錢,一張一張蒐集披頭四的 CD,但總是找不到與他們有關的中文讀物。那天,我一如往常,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走進建宏書局,竟然宛若神蹟地在架上看到一本以披頭四為封面的雜誌。我興奮地箭步上前,一頁頁仔細翻閱,奇妙的是,雜誌裡最吸引我的並非封面故事,反而是隨後的一篇樂評,標題是「英國最佳新團—Suede」,文章中用了一句明顯犯規的推薦語:「如果你今年只買一張專輯,那絕對是這張《Dog Man Star》。」對於一個急欲探索未知世界的高中生來說,這句話令人完全無法抗拒。隔天一下課,我迫不及待地跑到西門町淘兒,最後卻選了他們兩年前的第一張專輯。「如果要聽就要從頭開始才完整」,我是這麼想的,一種處女座的怪異執著。
當晚從補習班回家已經深夜,家人都早早睡了。我打開老爸鮮少在用的 SONY 音響,放進 CD,唱盤咻地開始旋轉。兩個小節後,喇叭裡傳出一聲尖叫,我在驚訝、興奮和寒毛直豎的神聖裡,久久無法回神。
那首歌叫〈So Young〉。
※
很小的時候,因為爸媽要上班,我有大半的時間由保母凌媽媽照顧。凌媽媽家位於木柵久康街一條斜坡的盡頭,那條短短不到一百公尺的坡道上,還錯落著幾間簡陋矮房。每次經過,我都會大聲地和幾位坐在自家門口的杯杯們打招呼,記憶中他們總是在那裡,和鄰居聊天或是獨自抽菸。跟許多老榮民一樣,他們操著濃厚鄉音,孤零零地居住著。長大之後,我便不再看過他們的身影,而那些矮房,也早已隨著這個快速變遷但不再動盪的時代,逐漸消逝。
斜坡再上去,市政府正在鋪一條通往政治大學的新馬路。我最喜歡看挖土機,總會要凌媽媽家的幾位姊姊,帶我到門口看塵土飛揚的挖路工程。幾年後,我們家搬到那條新開的馬路上,一直住到現在。我在那條路上做了 Echo 的三張專輯,和草創了 iNDIEVOX。
那時候路邊很容易就能抓到獨角腳仙和鍬形蟲,爆米香車偶爾會來到凌媽媽家門口,「碰」的一聲讓人又怕又期待。逢年過節時,斜坡會因為舞龍舞獅熱鬧起來,五六歲的我看得津津有味。每隻舞獅兩人一組,毛茸茸的獅頭帶著一雙銅鈴大眼,後面披著閃亮的披風,當獅頭昂首一躍時,看起來好不威風。兩隻舞獅後面,跟著一條鮮豔的綠色舞龍,咧開的大嘴上掛著兩條龍鬚,當龍身盤旋時,畫滿鱗片的長長布幔像是被灌注靈魂般活了過來。喧天的鑼鼓聲中,小朋友們嬉嬉鬧鬧,追著巨龍奔跑,一如每張泛黃照片裡,快樂的童年景象。
※
We’re so young and so gone.
Let’s chase the dragon
from our home.
—〈So Young〉
我知道這句歌詞和我的兒時記憶沒有任何關係,但還是會不禁聯想。我也曾經自行釋義,把「追逐巨龍」解讀為年輕人對於舊時代的反抗,直到長大一點,才知道那不過是放蕩男孩對用藥幻覺的描繪。其餘的,都只是我自身的投射和腦補。
但這更加深了我對搖滾樂的迷戀,也開始在腦中勾勒自己未來的樣子。什麼都不懂的我,買了一把便宜的大搖桿吉他、一顆老師上課用的擴音機當吉他音箱,窩在臥房裡寫歌、錄成錄音帶,想著以後要組一個搖滾樂團,唱自己的歌。
清大畢業再從紐約逃學回來發行《感官駕馭》,已經是六年後的事了。我把家裡的頂樓倉庫清理成一間工作室,作為和團員們寫歌與錄製 demo 的據點。它後來的名字叫「巴士底」,一個在城市邊緣的富麗洞穴,禁閉並期待革命到來的地方。房子中間的天花板上,掛了一隻腳上裝有螺旋槳的原子小金剛,我說他是威風盤旋的守衛者,儘管總是撞到大家的頭。
白天工作、晚上寫歌的日子就這樣過了好多年。《少年的最後旅行》、《巴士底之日》、《處女空氣》、《獻給生命中的純粹》,我的確實踐著十六歲時想像的人生,除了那些腸枯思竭的夜晚和漫長的孤獨之外。時常在放下吉他、累癱在工作室的床上時,天早已大亮。頂樓三面都有窗子,但沒有裝窗簾,天氣好的時候,強烈的日光直射進來,讓人即使再累都無法入眠。若遇到玉帝、關公,或是其他我不認識的神明生日時,大樓隔壁的廟更會一早就開始慶祝,在激昂的鑼鼓、銅鈸、嗩吶聲中,還有一小時以上的誦經持續放送。我在這四面八方襲來的阻撓中彌留,心裡想著:神明怎麼可能喜歡這種音樂?
在巴士底兼作 iNDIEVOX 的辦公室後,我就更離不開了。白天,我和夥伴們一起寫程式、做設計、開會辦公;晚上下班後,Echo 團員便緊接著來錄音練團直到深夜。有時候時間強碰,兩組人馬就得擠在這個不到十坪大的空間裡一起工作,克難但又溫馨。而我,從那個被姊姊們抱在懷中看挖土機的小男孩,到埋首在音樂裡的成年人,不知不覺地在這條路上度過了好長的人生。路的那一頭,凌媽媽和老杯杯們的房子都早已改建拆除,過節時也不會有舞龍可以追逐;爆米香車消失了,獨角仙和鍬形蟲也不知道去了哪裡。路的這一頭,山邊的雨還是得天獨厚地下著,一棟棟蓋起的住宅大廈取代了竹林和滿山蘆葦,我再也不能從窗外看見貓空山上的點點燈火。倒是一整家子的藍鵲和獨來獨往的烏鴉開始飛來作伴,三更半夜依然嘎嘎地叫著,讓我在獨自寫歌時不至於太過寂寞。
那些年常去的唱片行,也一間一間地關了,以前下公車就要進去晃兩圈的政大唱片行,在我去新竹念書後沒幾年就結束營業。我在那裡買的第一張 CD 是 R.E.M. 的《Out Of Time》,這個專輯名稱現在看來就是整個唱片產業的註解。回到台北後,西門町和東區的兩家淘兒也黯然退場,那曾經是我最愛駐足的地方。高中時捷運木柵線剛啟用,放了學我總會繞遠路搭公車到東淘,再從忠孝復興站坐捷運回家。那種被 CD 和音樂雜誌所包圍的快樂讓人成癮,Björk 和 David Bowie 的大型看板旁,放滿新片的試聽機讓人流連忘返;最新到貨的《Select》、《Q》、《VOX》、《NME》封面上,Oasis 和 Blur 的世紀對決正熱烈上演。而捷運新穎的車廂、俯瞰城市的快感,以及驗票閘口的逼逼聲響,則令人恍若置身未來。對一個在升學壓力下生活的少年而言,所謂的微小而明確,指的就是這些。
木柵線後來變成了文湖線,捷運的驗票音也變成了鋼琴聲,唯一不變的只有東淘樓下的麥當勞,多年來始終在原處屹立不搖。忠孝復興站裡,我聽著閘口此起彼落的鋼琴滑音,懷念起以前那個單純的逼逼聲。
我在九一一事件的三天前來到紐約,在那裡短暫求學的幾個月,我目睹了這個城市的重創,卻也見識了它的堅強,在事發後很短的時間內,人們便恢復了正常生活。地鐵站裡的街頭藝人依舊辛勤地演出著,斯文的民謠歌手、賺取學費的學生弦樂家、設備齊全的搖滾樂團、老邁的二胡演奏家⋯⋯當然也少不了用破銅爛鐵和水桶做鼓組的打擊樂手。偶爾,也會遇到車廂內演出的表演者,有的唱歌有的演布偶劇,他們多半會在到站前向乘客們請求打賞,隨後轉往下一個車廂。
我每天都要從上城百老匯街搭地鐵到 W. 4th Street 上課,某天,一名壯碩的黑人男生上車後在我對面坐下,忽然拿出一台音響,接著就無預警地開始饒舌。嘻哈的律動彷彿就存在血液裡面,他穿著一件大號帽 T、白色高筒籃球鞋、放音樂的銀色老 boombox 和身體一樣大。周遭的乘客們面露微笑,我的身體也不自覺地跟著擺動。但更妙的是,在他唱到一個段落的空檔,原本坐在我隔壁不起眼的白人男生,猛不防地接了下去,他的發聲和韻律都跟黑人男生不同,但同樣犀利而帶勁,兩個人一來一往,興致高昂,觀眾們也跟著他們的即興比拚開始血脈賁張。終於,列車到站,兩人擊掌碰拳,在掌聲中黑人男生拎著他的 boombox 開心地下了車。車門關閉,一切回到平靜,街頭的嘻哈鬥陣,紐約的日常。
幾年後,我也在台北看到了乘客們的微笑,只是我從觀眾變成了表演者,地點從老舊的紐約地鐵換到了明亮的台北捷運。我一個人拿著木吉他在淡水線車廂裡唱〈木雕輪盤〉和〈可能性〉,下車後,台北車站滿坑滿谷的紅衫軍一路蔓延到忠孝東路上,我知道,這終究不是台北的日常。
但我始終相信底層孕育的聲音。儘管信義區香堤廣場上,配著〈江南 Style〉的打鼓演出,和五音不全的《鐵達尼號》主題曲,依然令我避之唯恐不及。但也許,西門町六號出口前那個獨立樂團,或是一旁刷著吉他,宣傳社團成發的青澀高中生裡,有一個人,也經歷了我十六歲時那樣奇蹟降臨的夜晚;他會在未來做出一張專輯,成為某個少年苦悶青春的救贖;他會寫下一句歌詞,挑起別人對童年回憶的想念;他會做出一場表演,成為另一個補習班教室裡心馳神往的私密記憶;他願意獨自度過漫長的黑夜,只為了分享一個無與倫比的體驗,就算他熱愛的一切,有一天終將與他告別。
※
When you were young...
When you were young...
歌詞的時態變成了過去,我卻在迷濛的尾聲曲中回到了現實的當下。音樂結束了,飛行中低沉的背景音持續著。我睜開眼睛,機艙依然模擬著黑夜,即便窗戶縫隙的光線洩漏了外面的時間。我趁著遺忘前快速記下剛剛聽到的感觸,闔上本子,便沉沉睡去。我知道當醒來的時候,一切都將重新開始,但在這之前,請讓我再墜入年少的夢裡一次。
深夜未歸忠孝東路 在 吳柏蒼 Pochang W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篇長文寫於 2016,原收錄在《耳朵的棲息與散步》書中,但今天為了上映中的《麂皮:永不滿足》分享於此,推薦大家進戲院觀賞,也感謝翻面映畫 / B-side Film代理此片完成了大家的心願。
〈So Young〉
文/吳柏蒼
太平洋上空,機艙裡正模擬著黑夜,我在狹窄的位子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去年十二月,回聲樂團結束了暫別前的最後巡演,幾天前,我離開了一手創辦的 iNDIEVOX。近九年來,不曾有機會像現在這樣,放下一切,沒有任何顧忌地遠行。飛行中低沉的背景音裡,我的內心五味雜陳,卻又前所未有地平靜。耳機中,播放的是 Suede 的《Night Thoughts》,Brett 反覆唱著
When you are young...
When you are young...
午夜夢迴間,心思也跟著回到了過去。
※
我發現自己有一個新的能力。
當全神貫注,棄絕多餘的感官觸動,我能讓耳中的音樂變成一層一層的。意識漂浮在 Q 彈的鼓點間,黏著拍分的 bass 像是軌道建構其上,讓人在洪水般奔流的吉他聲裡有所依歸。一九九五年在愛爾蘭的 Féile Festival,The Stone Roses 接連演奏了〈Daybreak〉、〈Breaking Into Heaven〉、〈Driving South〉三首歌,長達二十分鐘的樂音一氣呵成。我在律動中亢奮著,肉身不再有所牽羈,神馳間我陷入不可遏抑的狂喜,直到群眾的歡呼聲漸漸淡出,CD 播畢。
睜開眼睛,抬起頭,我依然和音樂開始前一樣,坐在南陽街大型家教班狹小的高腳鐵椅上,額頭還能隱約感覺到剛剛趴著時被手臂壓紅的痕跡。這裡沒有搖滾明星,然而即將上台的王牌名師卻同樣呼風喚雨。對於不少台北高中生來說,那才是他們崇拜的偶像、能夠改變世界的信仰,學校裡,大夥甚至可以不惜爭得面紅耳赤,只為了證明誰家才有最強的解題口訣。在即將到來的大學聯考前,這成了同學們最緊密的連結之一,而搖滾樂,只是我藏在內心世界裡,一個難以分享的私密救贖,卻也是一片茫然混沌的未來裡,唯一的希望光點。
放學後,從南海路走到南陽街的路上,我總會沿著重慶南路慢慢地閒晃,卡其制服的建中男生三三兩兩的走著,延伸成一條數百公尺的鬆散隊伍,再到貴陽街口和綠色上衣的北一女同學匯流。如果時間較早,偶爾會在總統府門口遇上降旗典禮,這時,所有人都必須停下腳步,觀看憲兵樂儀隊的軍禮儀式。土色與綠色交雜的人群仰望著尖塔上的旗杆,聽著國歌演奏,有些同學會輕聲地開口合唱,直到國旗隨著國旗歌緩緩降下。
再往前走,就是重慶南路書店街。那是國語流行音樂最輝煌的年代,張學友的《吻別》在前一年賣了數百萬張,大街上隨處都能聽見辛曉琪的〈領悟〉和劉德華的〈忘情水〉,王靖雯的〈我願意〉和巫啟賢的〈太傻〉更是吉他社裡正夯的練習曲。而原本和大家一起在社團唱著這些歌的我,卻在高二開始瘋狂迷上披頭四,從此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我每天努力地省下零用錢,一張一張蒐集披頭四的 CD,但總是找不到與他們有關的中文讀物。那天,我一如往常,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走進建宏書局,竟然宛若神蹟地在架上看到一本以披頭四為封面的雜誌。我興奮地箭步上前,一頁頁仔細翻閱,奇妙的是,雜誌裡最吸引我的並非封面故事,反而是隨後的一篇樂評,標題是「英國最佳新團—Suede」,文章中用了一句明顯犯規的推薦語:「如果你今年只買一張專輯,那絕對是這張《Dog Man Star》。」對於一個急欲探索未知世界的高中生來說,這句話令人完全無法抗拒。隔天一下課,我迫不及待地跑到西門町淘兒,最後卻選了他們兩年前的第一張專輯。「如果要聽就要從頭開始才完整」,我是這麼想的,一種處女座的怪異執著。
當晚從補習班回家已經深夜,家人都早早睡了。我打開老爸鮮少在用的 SONY 音響,放進 CD,唱盤咻地開始旋轉。兩個小節後,喇叭裡傳出一聲尖叫,我在驚訝、興奮和寒毛直豎的神聖裡,久久無法回神。
那首歌叫〈So Young〉。
※
很小的時候,因為爸媽要上班,我有大半的時間由保母凌媽媽照顧。凌媽媽家位於木柵久康街一條斜坡的盡頭,那條短短不到一百公尺的坡道上,還錯落著幾間簡陋矮房。每次經過,我都會大聲地和幾位坐在自家門口的杯杯們打招呼,記憶中他們總是在那裡,和鄰居聊天或是獨自抽菸。跟許多老榮民一樣,他們操著濃厚鄉音,孤零零地居住著。長大之後,我便不再看過他們的身影,而那些矮房,也早已隨著這個快速變遷但不再動盪的時代,逐漸消逝。
斜坡再上去,市政府正在鋪一條通往政治大學的新馬路。我最喜歡看挖土機,總會要凌媽媽家的幾位姊姊,帶我到門口看塵土飛揚的挖路工程。幾年後,我們家搬到那條新開的馬路上,一直住到現在。我在那條路上做了 Echo 的三張專輯,和草創了 iNDIEVOX。
那時候路邊很容易就能抓到獨角腳仙和鍬形蟲,爆米香車偶爾會來到凌媽媽家門口,「碰」的一聲讓人又怕又期待。逢年過節時,斜坡會因為舞龍舞獅熱鬧起來,五六歲的我看得津津有味。每隻舞獅兩人一組,毛茸茸的獅頭帶著一雙銅鈴大眼,後面披著閃亮的披風,當獅頭昂首一躍時,看起來好不威風。兩隻舞獅後面,跟著一條鮮豔的綠色舞龍,咧開的大嘴上掛著兩條龍鬚,當龍身盤旋時,畫滿鱗片的長長布幔像是被灌注靈魂般活了過來。喧天的鑼鼓聲中,小朋友們嬉嬉鬧鬧,追著巨龍奔跑,一如每張泛黃照片裡,快樂的童年景象。
※
We’re so young and so gone.
Let’s chase the dragon
from our home.
—〈So Young〉
我知道這句歌詞和我的兒時記憶沒有任何關係,但還是會不禁聯想。我也曾經自行釋義,把「追逐巨龍」解讀為年輕人對於舊時代的反抗,直到長大一點,才知道那不過是放蕩男孩對用藥幻覺的描繪。其餘的,都只是我自身的投射和腦補。
但這更加深了我對搖滾樂的迷戀,也開始在腦中勾勒自己未來的樣子。什麼都不懂的我,買了一把便宜的大搖桿吉他、一顆老師上課用的擴音機當吉他音箱,窩在臥房裡寫歌、錄成錄音帶,想著以後要組一個搖滾樂團,唱自己的歌。
清大畢業再從紐約逃學回來發行《感官駕馭》,已經是六年後的事了。我把家裡的頂樓倉庫清理成一間工作室,作為和團員們寫歌與錄製 demo 的據點。它後來的名字叫「巴士底」,一個在城市邊緣的富麗洞穴,禁閉並期待革命到來的地方。房子中間的天花板上,掛了一隻腳上裝有螺旋槳的原子小金剛,我說他是威風盤旋的守衛者,儘管總是撞到大家的頭。
白天工作、晚上寫歌的日子就這樣過了好多年。《少年的最後旅行》、《巴士底之日》、《處女空氣》、《獻給生命中的純粹》,我的確實踐著十六歲時想像的人生,除了那些腸枯思竭的夜晚和漫長的孤獨之外。時常在放下吉他、累癱在工作室的床上時,天早已大亮。頂樓三面都有窗子,但沒有裝窗簾,天氣好的時候,強烈的日光直射進來,讓人即使再累都無法入眠。若遇到玉帝、關公,或是其他我不認識的神明生日時,大樓隔壁的廟更會一早就開始慶祝,在激昂的鑼鼓、銅鈸、嗩吶聲中,還有一小時以上的誦經持續放送。我在這四面八方襲來的阻撓中彌留,心裡想著:神明怎麼可能喜歡這種音樂?
在巴士底兼作 iNDIEVOX 的辦公室後,我就更離不開了。白天,我和夥伴們一起寫程式、做設計、開會辦公;晚上下班後,Echo 團員便緊接著來錄音練團直到深夜。有時候時間強碰,兩組人馬就得擠在這個不到十坪大的空間裡一起工作,克難但又溫馨。而我,從那個被姊姊們抱在懷中看挖土機的小男孩,到埋首在音樂裡的成年人,不知不覺地在這條路上度過了好長的人生。路的那一頭,凌媽媽和老杯杯們的房子都早已改建拆除,過節時也不會有舞龍可以追逐;爆米香車消失了,獨角仙和鍬形蟲也不知道去了哪裡。路的這一頭,山邊的雨還是得天獨厚地下著,一棟棟蓋起的住宅大廈取代了竹林和滿山蘆葦,我再也不能從窗外看見貓空山上的點點燈火。倒是一整家子的藍鵲和獨來獨往的烏鴉開始飛來作伴,三更半夜依然嘎嘎地叫著,讓我在獨自寫歌時不至於太過寂寞。
那些年常去的唱片行,也一間一間地關了,以前下公車就要進去晃兩圈的政大唱片行,在我去新竹念書後沒幾年就結束營業。我在那裡買的第一張 CD 是 R.E.M. 的《Out Of Time》,這個專輯名稱現在看來就是整個唱片產業的註解。回到台北後,西門町和東區的兩家淘兒也黯然退場,那曾經是我最愛駐足的地方。高中時捷運木柵線剛啟用,放了學我總會繞遠路搭公車到東淘,再從忠孝復興站坐捷運回家。那種被 CD 和音樂雜誌所包圍的快樂讓人成癮,Björk 和 David Bowie 的大型看板旁,放滿新片的試聽機讓人流連忘返;最新到貨的《Select》、《Q》、《VOX》、《NME》封面上,Oasis 和 Blur 的世紀對決正熱烈上演。而捷運新穎的車廂、俯瞰城市的快感,以及驗票閘口的逼逼聲響,則令人恍若置身未來。對一個在升學壓力下生活的少年而言,所謂的微小而明確,指的就是這些。
木柵線後來變成了文湖線,捷運的驗票音也變成了鋼琴聲,唯一不變的只有東淘樓下的麥當勞,多年來始終在原處屹立不搖。忠孝復興站裡,我聽著閘口此起彼落的鋼琴滑音,懷念起以前那個單純的逼逼聲。
我在九一一事件的三天前來到紐約,在那裡短暫求學的幾個月,我目睹了這個城市的重創,卻也見識了它的堅強,在事發後很短的時間內,人們便恢復了正常生活。地鐵站裡的街頭藝人依舊辛勤地演出著,斯文的民謠歌手、賺取學費的學生弦樂家、設備齊全的搖滾樂團、老邁的二胡演奏家⋯⋯當然也少不了用破銅爛鐵和水桶做鼓組的打擊樂手。偶爾,也會遇到車廂內演出的表演者,有的唱歌有的演布偶劇,他們多半會在到站前向乘客們請求打賞,隨後轉往下一個車廂。
我每天都要從上城百老匯街搭地鐵到 W. 4th Street 上課,某天,一名壯碩的黑人男生上車後在我對面坐下,忽然拿出一台音響,接著就無預警地開始饒舌。嘻哈的律動彷彿就存在血液裡面,他穿著一件大號帽 T、白色高筒籃球鞋、放音樂的銀色老 boombox 和身體一樣大。周遭的乘客們面露微笑,我的身體也不自覺地跟著擺動。但更妙的是,在他唱到一個段落的空檔,原本坐在我隔壁不起眼的白人男生,猛不防地接了下去,他的發聲和韻律都跟黑人男生不同,但同樣犀利而帶勁,兩個人一來一往,興致高昂,觀眾們也跟著他們的即興比拚開始血脈賁張。終於,列車到站,兩人擊掌碰拳,在掌聲中黑人男生拎著他的 boombox 開心地下了車。車門關閉,一切回到平靜,街頭的嘻哈鬥陣,紐約的日常。
幾年後,我也在台北看到了乘客們的微笑,只是我從觀眾變成了表演者,地點從老舊的紐約地鐵換到了明亮的台北捷運。我一個人拿著木吉他在淡水線車廂裡唱〈木雕輪盤〉和〈可能性〉,下車後,台北車站滿坑滿谷的紅衫軍一路蔓延到忠孝東路上,我知道,這終究不是台北的日常。
但我始終相信底層孕育的聲音。儘管信義區香堤廣場上,配著〈江南 Style〉的打鼓演出,和五音不全的《鐵達尼號》主題曲,依然令我避之唯恐不及。但也許,西門町六號出口前那個獨立樂團,或是一旁刷著吉他,宣傳社團成發的青澀高中生裡,有一個人,也經歷了我十六歲時那樣奇蹟降臨的夜晚;他會在未來做出一張專輯,成為某個少年苦悶青春的救贖;他會寫下一句歌詞,挑起別人對童年回憶的想念;他會做出一場表演,成為另一個補習班教室裡心馳神往的私密記憶;他願意獨自度過漫長的黑夜,只為了分享一個無與倫比的體驗,就算他熱愛的一切,有一天終將與他告別。
※
When you were young...
When you were young...
歌詞的時態變成了過去,我卻在迷濛的尾聲曲中回到了現實的當下。音樂結束了,飛行中低沉的背景音持續著。我睜開眼睛,機艙依然模擬著黑夜,即便窗戶縫隙的光線洩漏了外面的時間。我趁著遺忘前快速記下剛剛聽到的感觸,闔上本子,便沉沉睡去。我知道當醒來的時候,一切都將重新開始,但在這之前,請讓我再墜入年少的夢裡一次。
深夜未歸忠孝東路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
拝啓 坂元先生:
這是最後一封信了。
你寫了這個象徵回到「原點」富士月九劇本寫了七個月(去年八月到今年二月),我跟著你的腳步跟了兩個月,在習慣每天都會寫一些各種形形色色的「努力」文字的我(寫了很多愛抖露),也好像隨著你在慢慢地累積點什麼東西,最後那終將會形成一種可能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會變成的某種事物。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
在老師你十二歲的時侯,村上春樹在他第一本入圍芥川賞的處女作《聽風的歌》的開頭寫著:「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絕望不存在一樣」。
我想,如同這句話,這世上也沒有所謂完美的劇本,每個故事必定有缺陷,當你想寫你關注的重點時,就必須捨棄某些部份(大地震後第二部的劇情有很大的缺陷,人物情緒轉折又像兩年前你寫《馬賽克日本》般的急促轉變,甚至變成一種突兀斷裂),正如我在這邊寫著一堆字,就必須捨棄某些部份。
「完美」不存在,「不完美」卻只能一直被創造出來,這很古怪,那為什麼要寫出來呢?我想這也只能用你在這齣戲的結局來解釋吧,「主角又回到了原點」,繞了一圈,看起來好像沒變,但其實已經成長了。
所以,我現在也只能用我在寫給你的第一封信裡頭的句子,來解釋我這最後一封信,「這些文字,與其說是要給別人看,其實全都是為了自己而寫」。
所有的創作,都是為了自己。
然後在最終,都會在原點看見自己。
老師你很喜歡的楊德昌導演(我想你最近應該在看CC版剛出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修復版吧),在他的兩部作品裡,將很細膩地把結尾的細節放在電影開頭,其實我們早就已經看見了,就在「原點」啊。
《一一》的開頭,少女婷婷說奶奶最近一直在說「自己老了」,那個像是楊導化身般的小洋洋,在最後一幕唸給奶奶的信中,最後一句竟是,「我也老了」。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開頭,是小四的爸爸聽著廣播唸著的大學榜單,他渴望裡頭會出現小四的名字,卻從沒聽到,在電影的最後一幕,小四的媽媽看著小四的制服、聽著廣播唸著的大學榜單,她知道,她再也不會聽見小四的名字了。
所以這戲的原點一開始就設在北海道的「苫小牧市」,我想那更像老師當初到日本電視台寫《Mother》時,以北海道「室蘭市」一樣,當作侯鳥起飛的起點,在戲中那無血緣的母子,也竟像侯鳥般,回到原點找尋母親,一如最後音也回到了苫小牧市。
我想,這也許就是很多人說的,「宿命」吧,中間行往的「東京」之行,才是「宿命之旅」。
老師寫了,「東京不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地方,東京是一個讓你忘記自己並沒有實現夢想的地方」。夢想在哪裡?音跟練來到了東京努力著,夢想慢慢地很多辛苦給磨平,充滿熱忱的自己好似也有一天會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實現夢想」,東京就是這樣的地方。
小夏忘了自己的造型師夢想,木穂從來不曾有過夢想,朝陽的夢想也被自已渴望父親關注而消逝,一如搬家公司的前輩佐引,他失敗過,他不敢再有過夢想,所以他囂張、輕視、鄙視著一切,但他卻不是壞人,他會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侯獻出自己那一點微薄的力量,一點點的善意在這個不會實現夢想的「東京」,已經足夠了。
那樣的地方,我想在我居住的「台北」也是這樣吧,我曾看過,在白天熱鬧的麥當勞,一到了深夜卻變成無家可歸的人們夜間的去處,他們是那樣在這個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去處,只能坐在二十四小時開放的麥當勞,盲然地看著這個城市,到底有沒有實現「夢想」?我不知道。
在老師你可能不曾走過的路上(上次你來台灣我只有看到你在忠孝東路自拍了一下),因為在一向熱鬧的市民大道中段上的誠品電影院有高倉健影展,所以這個月的每個禮拜天,我一直在這邊走著,走過漂亮的誠品松菸、走過漂亮的京華城、走過正在建造的大巨蛋、走過殘破的台北機廠、走過市民大道上一些遊民用紙箱蓋出的家,我突然發現,這麼大的反差,這個城市必須有一些我們從未看過的黑暗、在閃亮亮的夢想底下的「絕望」。
在各處有著「夢想」的人,到了這個城市又會變成怎樣呢?然後回到了故鄉又會變成怎樣呢?
練的爺爺沒有了土地,自暴自棄地充滿「絕望」,練原先的「存錢買土地」目標也消失了,練在那一瞬間也充滿「絕望」,當音告訴他爺爺的收據背後的意義時,那是做為一個沒有「夢想」的人,唯一僅存的人性。
東北大地震,宮藤官九郎在《海女》裡將它視為重生的轉機,你在《最高的離婚》裡視為戀愛喜悦的起點,但是在這裡,卻變成了「絕望」。
岩井俊二說他拍《被遺忘的新娘》的原因,是因為所有日本人在東北大地震後都深知「這世界終將會滅亡」,當整個社會都充滿著「絕望」的時侯,我們還能相信這世界仍有「夢想」嗎?
所以你寫,「回到原點吧」。
練又追著音回到了北海道,走到了當初的那個家庭餐廳,音早就沒有留戀了,她唯一留在東京的「愛情」也托給喜歡花的媽媽保管了,東京留給音的絕望,卻在練一點一點提起的東京事物中慢慢消逝,就像她告訴媽媽,「快樂會變成兩倍,悲傷會減半」。
重點是,「戀後」的追憶,一切開心的回憶會越發喜悅、難過的回憶卻日漸消減。
老師,這齣戲變成史上收視率最低的「月九」,你會後悔嗎?後悔自己寫了這麼多絕望嗎?後悔自己不像當年寫第一個劇本《東京愛情故事》造就富士月九的起點嗎?
我想,你絕對不會後悔的,就像這戲的最後一句台詞,「繞遠路吧」。
戲的開頭,當年喪母的音對著路旁的小花說著,「我不要壓歲錢了、你讓媽媽回來好不好」,叔叔對她說「從現在開始妳就是『林田音』了」,戲的結尾,音在寫給媽媽的那封信,署上了自已真正的名字,「杉原音」。
音繞著遠路,到了東京又回到了北海道,練告訴她,「即使表面看不出來,內心也會留下痕跡」。那件黃色外套不變、當年飄著雪的馬路不變、路旁的小花不變,但音的確已經變了。
地震過後,即使是繞遠路,即使是所有事物都在變化,而我們也只能,繼續走下去了。
手嶌葵唱著「明日への手紙」(給明日的信),「如果故鄉的街道/是你的歸所/它就在這裡啊就像最初/一直沒有變改/等待著你歸來」。
「為了描繪明日而努力活著/而朝著夢想前進/將無形事物的光輝/輕輕的輕輕的抱進懷裡/向前邁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x8ts2TbZA
因為,我們仍相信,繼續走著就算是回到原點,將會不再「絕望」。
因為,我們仍相信,繼續走著,渺小的「夢想」,一定會隨著回憶,一點一點地化成喜悅。
坂元老師你的信寫到劇本結束,手嶌葵的「信」唱到播出完結後結束,我想,我的這封名為「0」、像原點般的符號的信,也要在此結束了。
坂元先生,謝謝你。
你會讓練說,「只要有路、只要我們仍擁有約定,再加上一點點運氣,我們一定就能再見面的」。
你會讓音回,「會再見面的」。
所以我說「再見了」,你會說「會再見面」的,是吧?
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