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線上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線上看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線上看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Deatheye (頭髮好亂)看板movie標題[分享] 右腦與禪學(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時...


今天把之前對於大腦和禪學閱讀的一些書、電影、TED Talk整理了一下,

可以說是上一次王者之聲那篇(17238)的續集,在這邊分享給大家!

關於右腦與禪學的連結這個概念最初始是由"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開始,

希望把自己從中的所得,分享給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 ^^

(這次一樣挺多圖片和影片的,推薦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看網頁連結~

http://st-threath.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31.html )

------------------------------------------------------------------------------
上個星期到5 Senses Café喝了杯咖啡,順道在那邊看了他們的藏書

隨手拿了一本叫做"喜悅的腦"(The Mindful Brain)的書,

裡面在講關於禪學和大腦之間的關係。

大概在四年前左右,有一部挺特殊的電影,叫做"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裡面在講一個懂得很多智慧的自助加油站老人,一步步向年輕的體操選手傳授人生道理,

並幫助他從車禍斷腿後,復健到奪得金牌的故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sS3cXGs2GQ (Trailer)

電影裡面提到:

『人要專注在此時此刻』『沒有任何事物是不變的,他們每一刻都在變』

『用心去體會,細嚼慢嚥,那樣子狼吞虎嚥根本不叫吃東西。』

『先擺脫原本的慣性,之後你要做什麼選擇,才是你真正的選擇。』


有空去看原書的話,會發現其實原書的作者是要講述一些禪學的基本概念,

(而書的作者Dan Millman本身就是那位體操選手,並對禪學有所研究)


在這兩本書中都有介紹到修習禪學的最基本原則,

那就是去除腦中的念頭,因為那些念頭都是過去和未來的東西,

要去專注於現在直接的感受,全心的感覺所有感官,並不要對感覺做評斷。

自然而然的,我們就能擺脫生活中的"自動駕駛狀態"。


身為一個現代人,我們很常陷入一種自動駕駛的狀態,對每天要做的事情

不用心去感受它,作事情的同時腦袋裡想的是今天要幹麻、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然後就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洗臉刷牙完,吃完早餐,甚至還出門到了公司或學校

而事後我們回想起來,對這些行為的感知度簡直是零,要說出有什麼感覺

或是有什麼特殊之處,卻完全說不上來。


因此我們食不知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整個世界只抓取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而不能轉換成資訊的一切,就用大腦的自動駕駛功能直接帶過。


在這樣的生活狀態下,我們損失的是對於人類而言數一數二寶貴的東西,

那就是生命給我們最直接的感受,那種真實存在,但卻無法言喻的感覺。


還記得小時候看世界的感覺嗎? 那時候,我們可以靜下心來,

欣賞每一片葉子上的紋理,發現每一片葉子都有獨特深刻而複雜的脈絡與顏色。

能夠感受腳踏在地上的每一步,感受踏過的碎石、腳掌的壓力、肌肉的牽動和緊繃。

能夠享用每一口食物,感覺一層層浮現的酸味、甜味、蘋果香、彈力或韌性的口感。

在美國感受這樣的感官感覺叫做"Mindful",而在中文很簡單,就叫作『用心』


現代生活中我們的大腦雖無時無刻不在運轉,邏輯能力越來越強,

對週遭事物的感覺卻越來越黯淡,我們會感覺周圍的東西都很無聊,

都看過、感覺過了。(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至少我自己有過)


而禪學的修練則可以讓人們重新拾回對這些事物的感覺,如同回復到小孩一般,

重新用沒有評斷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用心"這件事情說起來好像真的太過於禪學,甚至可說是空談了,

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東西和人類的大腦有什麼關係呢?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過,人類的大腦可以在概念上簡單分成
http://st-threath.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html

左腦(邏輯思考)以及右腦(不可言喻的感官感受和行為)

而右腦有一項特別的功能,就是可以透過重覆接觸某種模式(Pattern)來做學習,

並且在學會後,能夠不經思考、不判斷對錯、快速而連續的完成動作。

較為精確的說,我們可以這樣講:

『右腦是感官資訊的入口,而人腦可以接受這些感官資訊,

去整理出專家系統以及習慣行為。』

(用電腦術語來說,右腦處理感官資訊成為Training Data,而大腦去分析輸入的資訊

做Machine Learning...不對,是Brain Learning來建構專家系統。)


簡而言之,專家系統的建構,必須要有右腦感官資訊的輸入才能建立,

但人腦一旦對右腦輸入的感官資訊整理出一套"流程"或"反應"時

右腦就可以選擇性的只輸入少量資訊,接下來的一系列動作,

就交給已經建構好的系統去自動執行,而只要到達這個階段,

專家系統就不會再成長,因為在這樣的狀況下

專家系統並沒有再去處理分析新輸入的資訊,只是由一些線索,

去自動執行過去做過的行為。


因此,玩樂性質的高爾夫球玩家,打球的時數可能遠遠超過受過短暫訓練的

青少年高爾夫球手,但他們的球技卻遠遠不及這些年輕的高爾夫球手。

對西洋棋手的研究也顯示,棋手的進步會在練習和鑽研棋譜後進步,

比賽對弈對棋手的進步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因為這時已經進入專家系統的使用階段,

好的我們會說是專業技能,不好的我們會說是壞習慣。


這樣子的模式判斷(Pattern Recognization)-->自動行為,

體現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就是:

1. 吃蘋果只要知道是蘋果,我們的大腦就可以套用過去它味道的資訊,

直接給我們感受,右腦不用再次處理它真正複雜的味道

只要擷取少數的特徵呈現給我們感覺就好。

(反正大家也不在意感受到的是不是那個蘋果,這個概念有點Matrix的感覺....)

2. 看到十棵樹,腦中就套用過去看過樹的基模,因此每棵樹對你來說

只等同於"同一棵樹",也就是你心中所認識的那棵樹,因此我們不會

再去感覺它們每一顆樹不同的地方。


其它還有,習慣性的打招呼、不加思考的敷衍回應對方所說的話等等

這些都是大腦自動駕駛產生的行為。人們因為這些行為而有觀念上的盲點

在事情發生之前,就從腦中既有的資訊去"具現化"取代世界的真實樣貌

(心理學上稱為從上到下,概念-->感官,運用專家系統、習慣)

而不是單純的從周圍環境給予的刺激,去合成出更高層次的感覺或概念

(從下到上,感官-->概念,建構專家系統、習慣)

而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我們對生活中所感覺到、所看到的一切不去用心,

我們的身體和感官漸漸變成習慣的奴隸,腦中纏繞著生活中的資訊,

想著要如何解決家庭遇到的困難、老師出的作業、公司的雜事,

(使用左腦思考,並且無意識的使用過去所學會的專家系統和習慣)

於是我們只活在概念上的過去和未來,卻不曾活在現在。


而就我的觀點而言,禪學的初步目的就是要人們重新打開一切的感覺,

讓這些資訊能夠不帶偏見的再次經過右腦到達體內,

而不要經過左腦的評斷(這很無聊、這是圓形、這是石頭、這沒有意義、這個很棒...)

簡單的說就是: 關掉邏輯,想像自己是什麼都不懂的原始人或是小孩,

平等的感受這世界,如此一來可以擺脫左腦的理性和大腦基模的慣性,

真正的和這個世界互動。


方法上可能是要大家專注在呼吸,腦中什麼念頭都不要有,

也可能是要所有人兩個星期不說話,感受自然環境中每一顆石頭拿在手上的感覺

走在樹葉上樹葉破碎的觸感,呼吸並感受山中空氣各種細微的味道,

體會到沒有兩顆石頭是相同的,沒有任何一刻是重複的。


而經過這個階段後,人們可以比較自然而不帶"習慣性"的去看待事物、去行為,

脫離自動駕駛的狀態,真正的不被過去和未來束縛,活在現在這一刻。


個人認為比較有趣的是,我認為禪學追求的最高境界--感覺自己和世界是一體的

其實就是完全關掉左腦的邏輯判斷,並將右腦處理的感官感受放大,

將左腦處理自我的概念完全關掉,進而感覺到世界的合一。


這樣說法的其中一個根據是,在The Mindful Brain之中的研究指出,

修習禪學的人右腦的腦島會增大,而更深刻、更完整的解說,

而更強而有力的支持來自於TED一場很不錯的演講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Jill Bolte Taylor's stroke of insight)

http://www.ted.com/talks/lang/chi_hant/jill_bolte_taylor_s_powerful_stroke_of_\
insight.html

講者提到自己左腦中風時,喪失說話、閱讀、寫字的能力,

而右腦感知此時、此刻的能力主宰了整個大腦。

她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邊界消失、感覺自己變的巨大,

並且體驗了無盡喜悅的涅槃...大家可可以看她的演說,比我描述得清楚十倍不止~


最後做個總結吧!

從這幾本書還有這個演說中所告訴我的一切,我覺得

專注在現在的感受(Mindful)是一件很棒,但很困難的事情。


持續的感受可以讓我們擺脫舊有的習慣,不停的建構我們的專家系統,

感覺當下可以使感官感受放大,讓被邏輯覆蓋黯淡的感覺重新恢復色彩,

而當我們活在現在這個唯一而獨特的時刻,我們就脫離了繁瑣的日常,

成為一個沒有過去或未來包袱的人。


但要訓練這種專注感受卻是困難的(大家都知道要擺脫一個舊的習慣有多困難)

而要在這個資訊充斥的世界中,時時刻刻維持這樣的狀態,

更是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我想這也是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它的原名--Peaceful Warrior的由來。

Socrates:

"I call myself a Peaceful Warrior...
because the battles we fight are on the inside"

--
from St. Threath:

http://st-threath.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74.220
Hans14:好文 07/31 12:15
Cousins15: 07/31 12:15
bamboorsh:好文 07/31 12:22
pnpnp:好文 07/31 12:42
lee80426:讚 感觸良多!! 謝謝你 07/31 12:52
sdtty:實作的技巧 可參考 "人可能進化的心理學" 07/31 13:03
peter308: 你不可能24小時都處在那種打坐的狀態吧 07/31 13:11
disart:給好文拍拍手 07/31 13:38
summoner:好文 07/31 14:22
xholmes:這篇文章真棒 07/31 14:23
evan700607:嗯~時時用心真的很難!先從偶爾用心做起吧= = 07/31 14:38
pork:為學日增,為道日損,你的說法剛好相反XD 07/31 15:37
d453k786:好文!! 07/31 16:05
KYLIE2:好文 07/31 17:22
cvn65: 受教 多謝 07/31 17:35
mydreamcome:這部好有深度喔,要多看幾遍才懂其中的奧妙:) 07/31 17:50
sum41220:寫很好噢,我想我會去試試你的禪學。 07/31 17:51
conichiwa:寫得好棒!!!!受益良多!!!謝謝分享 :) 08/01 00:34
aqwabin:轉錄至看板 THULAW 08/01 13:5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