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淨確定福利資產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淨確定福利資產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淨確定福利資產是什麼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萬的網紅龔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龔成問答信箱】(Q20621-Q20640) Q20621: 老師你好,我係你舊生,為了加强分析能力,我分析了一間公司:太興 雖然只上市兩年 但公司適逢 2019 社會事件 2020 新冠肺炎 雖然令營業大幅倒退 但2021.3.1 發盈喜預計淨利潤增長40-55% 所以對此公司管...
淨確定福利資產是什麼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龔成問答信箱】(Q20621-Q20640)
Q20621:
老師你好,我係你舊生,為了加强分析能力,我分析了一間公司:太興
雖然只上市兩年 但公司適逢
2019 社會事件
2020 新冠肺炎
雖然令營業大幅倒退 但2021.3.1 發盈喜預計淨利潤增長40-55%
所以對此公司管理層有信心 只要限聚令放寬 回復自由行 相信未來2年有不錯增長,我考慮左兩個情況的年份推算,得出了不同的答案
請老師再比意見 睇下今次會否太進取
(過往市盈率我同左你上堂講的方法,以過往多年作推算)
based on 2021/3/1 news said that TH Net profit growth rate from 40-55%
assume growth rate 50%
2020e EPS will be :087*1.50
2021eEPS will be:0.195,0.163*1.5
industry PE:17-21
TH PE :14-20
price range:(1.82-2.6)0.13*14-0.13*20
price range:(2.73-3.9)0.195*14-0.195*20
龔成老師:
太興集團(6811),是一間源自香港的多元品牌休閒餐飲餐廳集團。
除旗艦品牌「太興」外,集團透過自創、收購及授權成功壯大品牌組合,當中包括「茶木」、「靠得住」、「敏華冰廳」、「錦麗」、「東京築地食堂」、「漁牧」、「飯規」及「夫妻沸片」。
佢的餐廳網絡有過百間餐廳,香港、中國內地、澳門及台灣都有。
此外,集團於香港火炭營運一間食品廠房,亦於中國內地東莞營運一間食品廠房。
整體質素,算是不差,品牌價值相有,業務增長力中等,但賺錢能力不算強,成本轉嫁能力有不足的地方。現價算是合理價,中短期較弱,長遠會好翻D,都可考慮投資,但又未值得去到好大注。
至於你的估值方面,你計的方法方向雖然正確,你用了兩年的數據去進行參考,但要留意,由於這企業上市年期不算長,加上上市後面對了較多特殊情況,所以參考價值會減左。
因此,我地會集中翻佢過往,正常經營環境情況下的生意與盈利,這些財務數據會更有參考價值。
如果我睇翻佢過往正常環境下的盈利,2016-2018,盈利大約為$1億、$1億、$3億,由於企業在2019年上年,因為,有可能因為上市要「整靚盤數」,所以令到2018年的盈利增長較多,所以我地會保守少少,參考2016、2017年的數據較多,2018年參考價值會少左。
因此,可以推算一個有代表性的盈利,大約為$1.5億(當然這不是好準,但可以作為參考基礎),即是每股盈利為$0.15。
至於所用的市盈率,可以用翻14-20倍,因為我地在估值時,會偏向保守D,就可以計出佢的估值為$2.1-$3.0。
如果再考慮一些中短期疫情及經濟等不利因素,就會將這個估值再調低少少。
你在估值時,假設佢盈利增長50%,由於這幾年較特殊,這個假設唔算有實在的基礎,所以我地應該考慮翻一些長期同核心的因素。
其實這企業不差的,你見佢的品牌都有一定的價值,同時佢有創造品牌的能力,這的確能加分。但同時,香港人的特性是貪新鮮,有時品牌可以一下子唔受歡迎,這都是風險因素之一,所以,這企業整體上是有質素,但股價上落都會較大,這點都要留意。
------------------------------------------------
Q20622:
您好,龔先生,follow了由您的專頁有一段日子,我有點理財問題想請教您。
本人36歲,一家之主,有兩個BB, 家庭固定開支包括租金、保姆費用、保險、BB平均每月開支及日常洗費約72000港幣,做小生意月入約25-35萬港幣,後面會租舖做生意月租$24000。
所有積蓄壓在貨物算是有200多萬資產。2018年初基本沒有積蓄,現時積蓄(貨物)都靠這三年存款所得。
生兩個bb時用左好多錢,而且2020-2021年這一年才平均月入有20萬以上,之前兩年大約收入230萬左右,收入是愈來愈豐厚所以才打算開門店。
由於做生意必須囤貨,我基本上都是以囤貨當儲蓄。
我希望幫助分析一下我可以每月有什麼理財方法能增加我另一個投資方法楚來分散風險,穩步上揚。
望得到您的關注和回覆,謝謝。
龔成老師︰
首先,你做生意一定有不確定性,所以點都要保守一的現金,計好數,餘下的才可以進行平衡配置。
因此,你現時每月都能儲蓄,我會建議你先留一定的現金,作生意備用,餘下先「投資」。
同時,如果你生意發展得不差,在理論上,將資金投資到自己生意得到的回報,其實會比你投資其他工具更好。
當然,我地都要考慮平衡風險,將所有財富集中在一盤生意,是有風險的,所以如果財富許可,就建議你投資其他類別。特別是一些流動性較強的項目,如股票。
除了你現時生意外,你可以透過每月閒置資金,去投資一些優質股,來進行財富增值。同時間,你財富增值,都唔會完全偏重晒係生意,從而令你風險降低。
我地係投資前,必需先做好防守部份,特別係你類做生意人士。因為現金流,對經營一盤生意係好重要。
我建議你在投資前,先儲起一筆等同半年基本生活開支的應急錢。另外,也儲起一筆生意上的營運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以下我以「閒錢」的角度去幫你做配置。
你可以用你每月餘下的現金流,以「月供股票」模式,去為財富進行增值。
策略上,你可以投資「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你先用每月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5成就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由於你係做生意,每月收入可能有波動。你可以用一整年架平均月入,去計算月供金額,咁就可以。
選股上,你可以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
增長力較強的,可選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但佢地波動性和風險會較高,你要自己平衡。
餘下的另一半現金,我地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較大回調,就加大力度掃貨,然後作長線投資。
------------------------------------------------
Q20623:
你好,龔成老師,呢排開始有留意你fb,亦好認同你對股票既睇法及教導,令我扚起心肝想重新重組過我既股票。
請教一下,請問應該持有還是止蝕。
005,3200股,53.45入
1711,20000股,1.5入
1716,6000股,7.6入
1810,1400股,30.95入
2328,8000股,6.39入
3309,2000股,13.98入
9988,100股,250.4入
感謝解答
龔成老師:
以質素來說,並不是差,但要改善。
匯豐(0005)你預只是收息,增長力不強,持有多少比例,要睇翻你自己的年齡與投資目標。
歐化(1711)質素一般般,有較大反彈宜減。
毛記葵涌(1716)質素一般般,有較大反彈宜減。
希瑪眼科(3309)過往一直貴,股價要大升不易,最好上翻D減持少少先。
至於另外幾隻股,都有質素,無問題。
你日後可以加入一些ETF,如盈富(2800),如果能承受風險,想有潛力就加恆生科指ETF(3067)。
------------------------------------------------
Q20624:
老師你好,本人36歲,月入3萬,早年替親人還債無咩錢儲到。係近年終於還清,慢慢儲番少少錢。現時手上現金只有10萬,股票5萬。扣除租金,家用每個月儲到約1萬5千。
0005 1手 (62買入)
01398 3手 (4.5買入)
03988 8手 (3 買入)
我唔係好有興趣投資,但真係擔心退休生活。想請老師比D建議我手上嘅錢同每月萬五蚊可以點儲點增值,唔該老師。
龔成老師:
現時的現金$10萬,你可以動用其中的$5萬,去投資,但不要一次過用,要分注慢慢用。
另外,你現時過份集中在銀行股,已出現了行業集中風險,最好等股價上翻D減持,部分轉其他。
你36歲,其實唔需要太保守。而你現時集中在收息股。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
你可以自行分注,或做月供股票,每月$10000。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4000。
另外再加2隻(每隻$20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潛力股可供3067。$2000。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雖然你對理財興趣不大,但在長遠,會對你財富有巨大影響,因此,一定要學習當中知識。
------------------------------------------------
Q20625:
龔成老師請問現在適合樓換樓嗎?
詳情如下,本人29歲,現職護士,月入4萬2,長線有700股阿里巴巴(9988)228蚊,1500股長和(0001)55蚊,4000股置富(0778)7.45蚊,另有20萬蚊環球基金。
先生30歲,現職專業人士,月入5萬8,長線3000股長和(0001)50蚊,1000股長實(1113)43蚊,500股領展(0823)73蚊,另有40萬分別在美股及基金。
二人合資,先生單名於2017年買入天水圍嘉湖550呎單位,買入價485萬,現值約600萬,欠銀行約360萬,另mortgage link 戶口有50萬存款。
有計劃下年生小朋友,現在適合賣樓及套現部分資產用作購入1000萬以下,8成按揭的單位嗎?謝謝你
龔成老師:
如果換樓,一般都不用太分析樓市,反而分析自身的情況,是核心。
將現時物業賣出,能套現$240萬,連同股票、基金、現金,大約$350萬-$400萬。
首期方面無問題。
假設借$800萬按揭,30年,2%,月供約$3萬,你地都可以負擔的。
相信,你地都可以考慮$1000萬以下的物業,如果有實質需要,都可以進行換樓這動作。
------------------------------------------------
Q20626:
老師, 剛睇到你既文章話不要停留舒適圈, 有個唔係關係股票既問題都想請教下,
我而家做緊一份非常舒適既工差不多4年,人工不高得19K, 但勝在十分穩定, 基本福利齊全, 而且公司同自己屋企同區, 車錢時間都可以慳唔少, 但問題是人工既上升空間好有限, 去年什至因疫情要凍薪及無bonus無雙糧乜都無
而家有另一個option, 係朋友介紹一份corporate sales, 底薪比現職工作少幾千只有15-18K, AL18日變7日, 地點遠好多
另只有少量基本福利, 但公司氣氛好, 好願意教我呢D無經驗既新人, 收入方面計commision既話捱完頭一年之後上升幅度好大機會比現在高, 可以第2年開始也有20K以上,而且朋友都係入面做, 有信心是穩陣的公司
我而家好煩惱, 應不應該放棄而家穩定的現況去接觸未知又不穩的領域, 因為都想學習和見識更多, 還是應該再等一等, 發拙/等待第3可能性?
我背景係今年29歲, 無家庭經濟負擔, 但只有10萬剛投資在股票基金, 另有10萬現金, 剛開始月供$2K盈富3個月, 可能2年後會結婚需要現金支持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你最重是從長遠的角度去想。
你要想想,5年後,10年後,留在現時公司怎樣?如果你跳出來又會怎樣?
你要問自己,長遠想自己變成點,想自己做甚麼?過怎樣的生活?
你現時29歲,有選擇權,到你過10年、20年,你再變的空間就會少,這刻要好好想清楚。
你有兩個選擇,第一,留在現時公司但要同時發展副業,不能永遠停在原地。
第二,跳出去。
有時跳出去,當訓未必最好,但有可能成為之後更好的踏腳石。
加油!
------------------------------------------------
Q20627:
老師 想問宜家個市要點樣部署?
科技股最近跌 係調整 定係熊?? 我有9988 9618 1810係手 應該清倉先嗎?
另外大部分係月供緊收息股 66, 2800,388,823, 1299 ,我會繼續月供 不過會就住個市去改供款數目
仲有兩手2號仔 諗住收完末期息就賣哂佢
請問咁做岩嗎?
龔成老師:
第一,唔好因為股價下跌而影響配置。
第二,唔好太著重分析之後的股價走勢。
第三,你最重要持有優質企業,長線投資。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你上述持有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基本上無乜野要改。除非你持有新經濟股的比例好多,就減少少。
你月供的,保持月供,金額都不用太大改變。
至於中電(0002)是收息股,如果這股在你組合收息類比例適合,其實不用改變。
------------------------------------------------
Q20628:
龔sir你好:我從你的著作中,拜讀到水桶投資法一說。坦白說,起初不甚了了。但就像一顆種子一樣,埋藏心中。沒想到真的有生根發芽的一日。
某一天,靈機一動,心領神會,領略到水桶投資的精髓所在。
我靠這個觀念,以$12.44的2013, 升至$18.12放出一半,用盈餘再買入700及9988, 建立一個組合,打算長期持有。
現在這個組合,不但優質,而且全部低位入貨,前景無限。原來這就是正確的投資方法,比頻繁炒出炒入的太多。
讀書真的是最好的投資。你不知道那年那日,對人生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龔成老師:
對,我地從來不是炒賣,是一個配置,資金的運用,平衡,以及平貴的分析。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
Q20629:
老師 我三十萬成本 輸淨50000
買什麼都輸 可否介紹一隻股票比我 我就黎跳樓
不過收息安全股
我要搏反黎 再輸我要死啦 老師 救一救我
而家啲錢入晒3311
點算
啲錢仲要係屋企人嫁
我真係冇晒辦法 所以先求你救救我
感激不盡 老師
龔成老師:
財不入急門,你「要搏反黎」的心態是錯的。
你集中一隻股是錯的。
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中國建築國際(3311)由中國海外發展(0688)以介紹形式分拆上市,業務主要分為樓宇建築及土木工程。
佢參與所取得建築工程項目的日常管理及實施。一般透過競投過程取得項目工程。將部分建築工程外判予分包商,並於建築工程進行時負責客戶或他們的顧問、分包商及供應商之間的協調工作。
過往生意與盈利都穩定,但增長力就不強,現價合理,不過唔好對股價有太大期望。目標是收息。
建議你將部分賣出,轉其他。
最簡單是轉盈富(2800)、港鐵(0066),小注恆生科指ETF(3067)。你要睇長遠,唔好太在意短期賺蝕數。
------------------------------------------------
Q20630:
你好,老師,本人31歲,剛剛學習投資,過往無乜儲蓄,因為家庭負擔較重。現在情況較為理想,手上可動資金雖然不多,但仍想由月供股票開始學習投資增值財富。
每月想大約投資$1500-$2000,先集中一至兩隻潛力,第一隻比較平穏增長,屬意盈富(2800)、金沙(1928)或粵海(0270)
第2隻比較增長力強,屬意中生製藥(1177)或中海油(0883)。請問以上組合較適合嗎? 或者可有其他建議? 謝謝!
龔成老師:
第一隻,盈富(2800)。因為盈富這是一個「平衡組合的工具」,當中有52隻成份股,對股票組合有平衡作用。
盈富當然不是高增長的項目,但就能平穩增長。
第二隻,你可考慮中生(1177)或安碩恒生科技(3067),有長線投資價值。
3067這基金追蹤恆生科技指數之表現,而恆生科技指數,都是一些有質素的潛力股,例如阿里(9988)、騰訊(0700)、小米(1810)、美團(3690)等的新經濟類公司,長遠有潛力。所以有長線持有價值。由於基金有30隻股票,比起單一股票,風險能減低。
不過,現價都唔平,大約在合理區頂至略貴,因此,這刻不能大注投資。最好的策略,就是月供,或自行分注小注慢慢收貨(例如每月買一次、或2個月買一次),總之慢慢入,不能用盡現金,原理如同不斷儲貨,這樣就能平均買入價,減少風險。然後就長線持有。
------------------------------------------------
Q20631:
Hello成哥,我啱啱開始睇你專頁,對月供股票好有興趣,想請教一下,如果我一個月可供5-7000,港交所係咪一個好選擇?
另外中國銀行會唔會都合適?
謝謝你
龔成老師:
港交所(0388)可以,我地進行月供,一定要選優質股,這股適合,因為原理就是長期儲貨。
不過,你最好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唔好只集中在一隻股。
中行(3988)是收息股,你預佢增長力不強,投資與否,就要睇翻你的投資目標。
如果不懂選股,最簡單是加入ETF,如盈富(2800)。
------------------------------------------------
Q20632:
龔sir, ,本人47歲, 單身, 月入90K, 每月可儲35K-40K, 有一自置物業 約10M,剩1.8M要供約55歲供完, 想供完後55歲考慮退休
1. 手上股票如下:
HSBC : 9000股, 平均買入48
1398: 400股, 平均買入4.855
2800: 9500股, 平均買入26.9
9988: 1000股, 平均買入248
0941: 10000股 , 買入55.6
1928: 1250 股, 平均買入38
0388: 1000 股, 平均買入497
1024: 100股, @116
0066:1000股, @28
2388: 1000股票@8.5
2.現金: 160萬
3.人民幣定期:40萬
4.基金產品:80萬(己停供, 但要待55歲才可取回)
5. 自願供款退休金扣稅計劃: 供5年,每年供約5萬,已供1年
6. 保險公司儲蓄產品: 供5年,已供4年, 每年6萬
以上安排理想嗎? 有什麼可善地方? 0941是否持太多, 或增持那一個比較好
本人希望退休時每月有2萬收入. 謝謝
龔成老師:
整個財富組合,基本上都平衡的,問題不大。
如果要優化,可以加強少少增長力。
你47歲,可以投資一些平穩增長類的項目。你可以加強翻這類(但就唔需要太進取)。
現時你已有物業,最好的方法是加強翻股票部分。現時股票,你持有較多銀行股,想信已經足夠,之後唔好再加太多。中移動(0941)亦較多。
原有股票,基本上都有質素的,可持有。只要往後可投資「平穩增長類股」,到你近退休時,可以慢慢轉為收息股。
現時的$160萬,可以動用$50萬-$80萬,投資平穩增長股類別。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現時大市波動,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20633:
Halo,龔sir
我大概有8萬現金
想係三年內有明顯增長
現時有小米600股,莎莎4000股,中海油2000股,剩餘既
我應該去月供盈富嗎?謝謝
龔成老師:
如果你想在3年內有明顯增長,例如1倍或更高的回報,你就要集中投資潛力股。不過,這同時會令你面對更高的風險,你自己衡量是否用這策略。
莎莎(0178)、中海油(0883)、盈富(2800)都只是平穩增長股,你如果想高增長,就宜轉其他,當然,風險會提高。
這幾隻都是有質素的,月供盈富都是正確的。問題是你要思考自己的投資策略,想穩中求勝,還是高增長,以這去進行配置。
至於小米(1810),潛力股,你可持有。
如果想投資潛力股,可考慮: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
Q20634:
老師,岩岩睇左你其中三本著作,改變左我對投資嘅心態
而家我想開始投資,有諗住係主力美股
但有人話最近美股跌,唔應該入市
但我打算係每月分注咁入市,唔知有冇影響?
龔成老師:
第一,你要選優質股。
第二,唔好太著重中短期股價,最重要是睇翻企業價值。企業長遠的質素、平貴。
所以你要首先鎖定優質股,之後睇下現時平與貴,去衡量投資策略(而不是股價將會升跌)。如果現價唔平,投資就要小心控制注碼,或等下先。
如果不懂企業估值,就可以用月供或小注分注去慢慢收貨。
------------------------------------------------
Q20635:
你好龔Sir, 現時持有以下股票,請問是否繼續持有。
1928: 38.1 x 400
6060: 70.5 x 200
9618: 415 x 100
另外
9618咩價位合理可以入?
龔成老師:
持有,這些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唔好因為短期股價上落而影響左長期的策略。
金沙(1928)無問題。
眾安(6060),業務都有發展力的,但業務仍有不確定性。佢最近開始由虧轉盈,反映之前的投資開始有收成,暫時睇是正面的,但之後的發展仍有未知,這一定會令股價波動。
佢做這類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確有潛力,同時背後有支持,所以有發展,這部分產生了「概念價值」。
初步睇,企業有發展力的,不過風險同時存在,因此唔建議太大注投資,所以,唔好心急加注。
至於京東集團(9618)正面的。可持有,如果要加注,現價小小都得,未貴,或回翻1成更有投資值博率。
------------------------------------------------
Q20636:
如果現倉:
823:$59(2手)
1810:$28(4手)
1516:$27(1手)
1316:$13.76(1手)
1024:$385(1手)
9992:$91(2手)
1117: $2.95(1手)
1833: $134(1手)
以上有冇問題?可以守?價值面冇變?
謝謝
因大部分都洩緊
不用止洩吧?
有建議嗎?
700現價可入?
龔成老師:
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你現時的持股,都有質素的,根本無問題。
整體上,組合可以持有,部分股雖然你在貴的價位入,但這股有得守的。我完全見唔到這些股的基本面有變。
但你太過集中新經濟股及近期熱炒股,這是最大的風險,你應該建立更平衡的組合,例如加入盈富(2800)、港鐵(0066)等。
另外,你唔少股的買入都在貴,反映你投資時機不懂掌握,在較多好消息時(股價一定貴)追入。建議你日後多用分注或月供模式進行投資。
騰訊(0700)有質素,有發展力的。佢最有價值的,就是「平台」,這亦是現世代好有發展的資產。
佢業務模式係提供平台,如通訊平台、交易平台、入門網站、遊戲平台等,而收入來源則是其廷伸的服務,如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電子商務交易等。
過往的業績十分理想,又身處高增長的行業,加上擁有重要的資產,即龐大的客戶群,將來發展各業務都有相當的優勢,這都是騰訊值錢的地方。
現價合理區頂至略貴,不過月供可以。或小小注。
------------------------------------------------
Q20637:
龔sir,想問下點睇1475 同3800 ?
1475 6.77 買入
3800 3.56買入
需止蝕嗎?
龔成老師:
日清食品(1475)不差的,都算有質素。
佢由日清日本(於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分拆上市,主要於香港及中國內地從事生產及銷售麵條、蒸煮食品、冷凍食品、飲料產品及零食。
本身有品牌,加上業務穩定,盈利都不差。但比較大的問題,是增長有,但發展潛力未算好強,但市場已假設佢有高增長,所以在股價上,只視為平穩增值類別。
內地市場的確係一個增長動力,你可守。這股可長線的。
保利協鑫能源(3800)有增長力,但業務不穩,質素中等。
佢主要為光伏行業製造多晶硅及硅片;銷售電力;開發、投資、管理及營運光伏項目。
市場炒緊佢前景,但當中存有不確定性,股價大上大落,佢的確可能會大升,但同樣可以大跌,無得估,這炒作不少,現時值博率未算好高。
如果持貨較多,宜減。如不多就持有住先。
------------------------------------------------
Q20638:
龔Sir,我係最近先開始學玩股票,但人已中年(30),工作多年但月月清無乜積蓄,而家手上得幾萬蚊想發奮圖強,但睇你啲野真係學到好多,謝謝你
其實我係澳門人,我了解過澳門可以做月供的銀行不多,中國銀行已經係最多股票可供選擇的一間,但佢都係無3067,所以我揀左823,1810做月供,但耐何我收入不多又有個人固定支出
所以我每月只能用3-4千元做月供,因為另外仲想草資金留住散買其他股,我每月供款咁少其實會唔會無乜作為?我揀呢個月供組合可唔可以?我也有想過將823換做1177的,期待你的建議,thank you
龔成老師:
30歲仍是一個黃金時間,盡你能力儲蓄、投資、增加知識。要努力追翻。
小米(1810)、領展(0823)可月供的,你長期進行就得。而3067如果無得供,你可自己,久不久買入1、2手,都做到慢慢儲貨的效果。
中生(1177)是潛力股,如果你加入,會令你的組合好集中在潛力股。因此,暫時建議供領展,遲D先變。
------------------------------------------------
Q20639:
hi sir
點睇而家股市+樓市? Thanks!
龔成老師:
新經濟股略貴,但長遠仍正面,不過預期會好波動。華舊經濟股,則慢慢好轉,長期正面的。
至於香港樓市,中短期會有少少上落(但不會大跌),長遠會向上。
首先要睇經濟基本面,如果經濟持續地差,失業率上升,樓市終會向下,這會對樓市有中期性的影響,不過,就算跌,都不會大跌,最多只是小跌,如果經濟差的情況不是太大,甚至不跌,這是由於背後的需求大。
在長遠計,我仍相信樓市在長遠計,因供求關係,仍是向上多。因為現時香港買樓的需求仍大,而長期供應不足,加上政府往後施政只會更加困難,好多所謂的大計劃都未必能夠實行,又或最後規模細左。
另一方面,需求大,我見唔少適婚年齡的朋友,都正等機會買樓,但未買樓,這些是「潛在需求」,過往每年不斷累積,只要樓市跌少少,就會有需求走出來,這令樓市不能大跌。
另外,樓市另一作用是「投資」,現時的租金無大跌情況,以投資回報率的角度分析,樓價都不會大跌,因此樓市平穩。
長遠計,租金及樓價會平穩,有少少向上,但不是倍升,不會好似過往般倍升,而是平穩向上。
------------------------------------------------
Q20640:
龔sir 本人現有農夫山泉 $64入,思摩爾$86入 同京東集团$415入,全部蝕價中,三隻股是不是可繼續等待定換碼?請分析
龔成老師:
上述的3隻股,都有質素的,但之前貴,股價波動,就算最近跌左,股價仍略貴,要有心理準備仍波動。
這些股都可長線,都可以守,因為質素都不差,但股價上落大,唔建議持有太過多,如果你貨不多,可守住先,如果貨多,太集中在這3股,同時無現金,就建議減少少平衡翻個組合。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淨確定福利資產是什麼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4681-Q14700)
Q14681:
老師您好!我一直對投資0概念,最近嘗試買股票,股票如下,想請老師俾d意見
0683 25蚊買入一手
1086 1.88買入兩手
9988 210蚊買入一手
請問0683及1086有前景嗎?9988可以長期持有嗎?
謝謝指教!
龔成老師:
嘉里建設(0683)本質不差的,但又不算最高質之列,業務有少少波動,對初階者來說,這股不宜持有太多。
好孩子國際(1086)過往曾熱炒,現時已回到合理區,企業質素算是中等,規模不大,增長力不強。對初階者來說,小注持有都可,但你預股價上落會較大。
阿里(9988)有質素,有發展力,可投資,你持貨可長線,但這刻不要再增持。
同時,我希望你之後,集中增加翻質素、平穩增長類的股票,會比較適合你,例如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
Q14682:
老師,我公司有供股既福利俾員工的,每員工每月最多可供$800,買公司股票,不是本地的,好似是美國的。
而每月公司都會送一半供款放入戶口給員工,而我查看了,我平均價為17元,現在這幾天升了,現價為27元,你認為繼續持有,定先沽出?
龔成老師:
唔好單憑「買入價與現價」去衡量賣出與否。
最重要是睇企業的質素、前景、現價是否貴。
你可以分析翻,你地企業,業務是否保持增長?過往多年的生意都能向上?是否有前景?產品有無獨特性?
如果上述大多是正面的話,反映企業有一定的質素,你可以持有,如果升得太多,到了貴的水平的話,就賣出(如果不懂分平貴,就用「升一倍,賣一半」的模式進行。
------------------------------------------------
Q14683:
龔成老師,買了你的「財務自由行」、「股票勝經」及「五十隻潛力股」,並剛剛看了你對長建(1038)的分析,非常詳盡!
小弟想問另一股長實集團(1113),之前收購Greene King,此股可長遠投資嗎?
謝謝
龔成老師:
長建(1038)是理想的優質股,雖然中短期較一般,但長期不差的。
至於長實集團(1113),除左地產為主力外,都會發展不同的業務,之前的收購,都是有質素的。整體來說,這企業正面,有長遠發展力,可投資。不過,你預佢增長力不是高速類,只是平穩增長型。
------------------------------------------------
Q14684:
Hello 成哥 1681是否已經有值得投資價值?但係佢股東溢利跌成70%
龔成老師:
盈利下跌,是中短期情況,我地最緊要分析佢長遠的業務情況。
康臣葯業(1681)的質素的確有少少減弱,但並不是好差,長遠的業務仍有價值,但相信中短期會較為一般,股價都是。不過在長遠,仍是不差(但這刻不能定義為好好)。
------------------------------------------------
Q14685:
老師
雅生活(3319) 碧桂園服務(6098)怎看?
龔成老師:
兩隻都是正面的。
物管的特點就是現金流強,加上有背後的大集團支持,所以有長遠的增長力。
不過,兩隻都唔算平,如果考慮到投資值博率,這刻的雅生活(3319)處略貴,投資值博率勉強有,但只能小注。
------------------------------------------------
Q14686:
hihi! what do u you think of these two stock #3147 &1428.? can they be long term investment?
龔成老師:
南方中創業板(3147)是指數基金,基金之目標係追蹤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指數之表現。風險會較高,但潛在的回報可能較大。
因此,如果你能承受風險,將小部分資金投資這ETF,長線,可以的。
耀才證券金融(1428),業務比較波,業務本質不差,不過發展就不強。現價估值合理,長線投資都可以,但你預佢股價會因股價而比較波動的。
------------------------------------------------
Q14687:
龔成老師你好
我現在持有066,700,2388
每月月供分別各2000
依家想停供騰訊(有126股‘均價355.07)
轉為月供港鐵3000元‘長江基建3000 同中銀香港2000 可行嗎?
以作為中長期嘅投資去達到財務自由策略
同埋,應否現時沽出騰訊?
感謝
龔成老師:
月供股票,一般以長期進行,唔鼓勵轉來轉去,咁樣會失去效果。
現時,你上述月供的,都是有質素的,騰訊(0700)增長力比過往的確減弱,但仍是有質素,至於長建(1038)亦是有增長力的股票。
如果你真的較睇好長建,可以轉,但你要仔細想清楚,唔好轉來轉去。至於騰訊原有的貨,就持有。
如果想盡快進入財務自由,你可以再加大儲蓄,除了加大月供金額外,現金部分都要增加,令自己可以把握時機投資。
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4688:
老師,小弟約40歲,每月可儲$20,000, 這些錢暫時沒有用,想全部用左投資,但要保留流動性以備不時之需,請問有什麼建議呢?
龔成老師:
你這個年齡,仍可以有財富的增長力,不過就不能太進取。你可以集中投資投資「平穩增值股」,這是較適合你的。
如果你本身無股票,而資金又無特別用途,你可以做月供股票,每月$15000。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5000。
另外再加3隻(每隻$3000):銀娛(0027)、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你不懂股,就集中供盈富$15000。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4689:
龔老師,本人31歲, 儲蓄約10萬左右。 育有兩名兒子
家庭月入3萬, 扣除開支餘下約6000蚊, 希望用3000元做一個進取一點先月供股票, 3000元做保守一點的月股股票。 請問可以提供一D 組合意見給我嗎?
龔成老師:
由於你本身有家庭,開支及負擔會較多,你要確認每月所供的資金,都是中短期不會用的,特別是潛力股,原理就是投資有潛力的企業,等企業慢慢成長,因此要長線,有耐性。
你可以月供盈富(2800)$3000、比亞迪(1211)$1500、中生製藥(1177)$1500,長期進行。
------------------------------------------------
Q14690:
龔成你好!我有買過你既書,我係一個對投資0知識既然人,係你身上學到好多野,好多謝你。
我有個好煩惱既問題,我兒加20歲攞住個高級文憑去全職做野(設計)月入只得萬二蚊,然後打算儲錢for日後錢揾錢加學投資,但我煩惱緊一年後讀唔讀埋個大學
設計係我興趣,但我唔知讀埋兩年會唔會浪費時間,學費又唔平,因為有錢有樓係我人生目標,我唔知道我反工定讀埋大學好,我個case應該點做好。。。
龔成老師:
所有野,都是睇長遠。
你要想想,10年之後,當你希望在設計行業有一定的成就時,你這刻要做D乜?
讀該課程有無用?能否在10年後仍能幫到你?學位與前途的相關性如何?
還是,你返工有經驗更好?
留低資金更好?
在考慮兩邊的情況時,我地一定要以長遠作為出發點。
我希望你找出「讀書對你長遠前途正面」的相關性,這O個問題是決定你讀與唔讀的核心,唔好為讀而讀,但如果有正面影響,這刻的學費反而是小事。
------------------------------------------------
Q14691:
請龔成指教,本人有兩位小朋友,分別15歲及11歲。
想以兩個小朋友名下供盈富基金作為教育基金,但係由於小朋友不能有投資戶口,點做會比較理想?去銀行跟爸爸媽媽開聯名戶口可行嗎?
龔成老師:
坦白講,我自己都唔太清楚小朋友開戶的情況,你可以問銀行,聯名能否開,又或你這刻只是一個代理人,而基金的權益是佢地的。
至於月供方面,盈富(2800)是適合佢地的,風險分散,加上長遠有增長力,適合佢地的,你長期月供就得。
------------------------------------------------
Q14692:
Hi 龔成,好有興趣跟你學野,我毫無投資既基礎知識,所以好想跟你上基礎班,但我係留學生,到6月暑期先返到香港,唔知有冇方法可以補到堂?
另外我都唔想浪費左呢半年時間,我之前返parttime有一d儲蓄,加上細個開始已經有筆錢草落,大概15-20萬左右,請問有咩方向可以慢慢滾大佢先?
龔成老師:
你在上堂之前,已經可以開始投資,當然,我會建議你月供,或小注去投資,同時要留有一定的現金,正式的,會在上完堂後先啟動。
暫時,你可以動用$7萬以下先,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至於課堂方面,股票基礎班在5月,下次會在6、7月(預期),如果你翻唔到某一堂,會有得補堂比你,但就要再等下一次開班補翻,總之你報名時,預早同我同事講就得。
------------------------------------------------
Q14693:
龔sir你好。我有6手港交所(平均價:278)同埋3手騰訊(平均價:450),佔所有股票大概50%,已經擺咗差唔多年幾兩年。
近排港交所同埋騰訊都升左唔少,令我心郁郁都想放返佢。但係又諗起老師你話賣出一隻股票與否唔應該睇自己嘅買入價。
不過我又記得老師你話港交所要大概$200先至係平,如果我覺得其實之前係買貴左係咪可以趁而家呢個時間賣左佢等到佢跌返落去合理價(雖然唔知會唔會)先至再買入?
麻煩老師解答
龔成老師︰
你以上所講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概念。
"正確"的是我們持有一隻股票與否,跟買入價無關。主要睇翻企業本身質素和前景,港交所(0388)和騰訊(0700)都是優質股,未來預期會有不錯發展,故你應該長線持有,讓其自已慢慢增值,才會對你最有利。
"錯誤"的是我地投資唔應該用"估走勢"這個心態,我地係要因應市況,作一個合理的資金配置。係合理價格水平動用部份資金去買入優質股,當佢再回調,甚至進入平宜區,我地先會再加大力度去買入更多。
其實你所講的做法和好多投資者都一樣,而家咁貴,不如先沽貨,等平D再入翻。但你能肯定在你賣出之後,未來股價一定會回調,可能反而再創新高,都說不定。
這些都是不能預測的情況,所以你用"估走勢"模式,好易令你進退失據。
另外,提提你港交所(0388)和騰訊(0700)雖然都是優質股,但已佔你組合中比重不少,就算佢地回到平宜區也不要加注。否則會出現過度集中風險,危害了你組合長線回報。
簡單來說,這兩股本質上你可以持有,但你的持貨有少少多,因此,減少少可以,但之後未必適合增持。
------------------------------------------------
Q14694:
老師想請教日清1475現價合理嗎?
因為我睇好入大陸市場
龔成老師︰
日清食品(1475)不差的,都算有質素。
佢由日清日本(於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分拆上市,主要於香港及中國內地從事生產及銷售麵條、蒸煮食品、冷凍食品、飲料產品及零食。
本身有品牌,加上業務穩定,盈利都不差。但比較大的問題,是增長有,但發展潛力未算好強,但市場已假設佢有高增長,所以在股價上,只視為平穩增值類別。
內地市場的確係一個增長動力,但你唔好預佢會好強。現價已開始有少少貴,你可以等佢回調15-20%才入貨會較好。
------------------------------------------------
Q14695:
記得之前上堂好似講過0388港交所,有啲證券商嘅股票,同埋某一啲原材料供應商(石油、玻璃、晶片、紙張嗰啲)嘅生意表現會有週期性。
換言之,係唔係投資呢啲股票嘅時候,需要對應企業業務嘅週期(當然加上用合理市盈率範圍×每股盈利嘅估值),表現好嘅時候放,表現唔好嘅時候大手買入?
我嘅意思係,買其他企業嘅股票,例如公用業務,港燈中電嗰啲,佢冇週期性上落,只有市價嘅市盈率合理與否,變咗真係買咗股票之後,有排都唔會出現過度熾熱,唔需要沽貨;但係港交所等等嘅週期性表現企業就需要?
謝謝!
龔成老師︰
你的理解基本上正確,這些有週期性股票,我地會係佢較差時期買入,慢慢等待佢回到最景氣時再沽出。
但你留意翻好似港交所(0388),其實投資佢有兩種方法,第一是中長期,利用週期性的特點,把握當中的巨大回報,但這要一定的投資技巧;第二是超長期,忽視當中的週期性,這方法任何級數的投資者都做到,但要有較大的耐心去持有。
至於那些公用業務如港燈(2638),佢收入十分穏定,基本上唔會有太大動。而且佢扣除扣開支和限制盈利後會全派息,所以你只要留意佢股息率是否吸引,就可以決定是否投資。
------------------------------------------------
Q14696:
龔sir,
1)請問你點睇比亞迪1211的合理價?近來其業績不太好,有所調整嗎?
2)之前買入比亞迪平均價約57元,請問會太貴嗎?
謝謝!
龔成老師︰
1) 比亞迪(1211),早前出左業績,的確有點弱,除左中國車市競爭大,中國經濟轉弱,補貼減都是其中一個因素,相信佢業績、股價中短期仍會弱。
但要留意,我地分析時,唔需要太著重中短期的數據。佢出來的數據的確有點失望,但一年前,都開始預中國車市有不利情況,因此都是預期之事。
中國車市放緩、外來競爭、行業競爭加劇,都成為不利的因素,相信中短期仍會對佢不利,這會影響整個行業。
長遠來說,企業仍有潛力,發展仍是正面,因為這企業正在靜靜起革命,好多大型投資仍在進行中,例如超大型的電池廠等。加上中國政府對行業仍支持,佢長遠會慢慢有野睇。
可能你會問,補貼減,仍是支持行業嗎?
其實,中央的政策只是有所調整,而不是全面改變,減補貼是希望行業不會永遠依靠政府,而可以自己出到「市場化」的產品。另外,中央將來政策方向,會調整至補貼一些「有技術」的電動車企,而不是胡亂資助,簡單來說,就是希望行業發展技術,這是令行業長期更健康發展的方法。
同時,中國因為能源問題,長遠一定要發展電動車,這是大方向,行業成功是遲早的事,只要技術不斷提升,行業發展一定會更強。不過,一切都是長期的,而比亞迪這類潛力企業,總存有不確定性,所以,這企業長遠雖然正面,投資亦要注意風險,不能太大注,這是一直所強調的。
股價波動,如投資要分注(最好是小注月供),不能大注,同時一定要長線投資,車市要慢慢才好轉為這股要好長線先有野睇,所以要著重分析長遠的因素,唔好太理會中短期的情況。
同時,潛力股存有風險,你要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年齡較大的投資者亦不適合。
預期佢中短期有可能進一步弱,但所有野,都是有危有機,如果想買入後1年就有利潤,咁就買錯股了,這股從來都是長期的,預期3年、5年、7年,後先有真正的爆發情況。
2) 你買入價又唔算話貴,因為佢始終有一定潛力。這算是合理區頂部,此股有潛力、有質素,所以可以守,維持長線持有就可以。
至於佢合理價會係大約$4X至5X,回到$38會算開始平宜。
------------------------------------------------
Q14697:
你好 我25歲 無任何投資既知識同經驗 fresh grad冇耐14k人工 月儲6500
想問下應該如何起步?
如果想30歲前儲到首期會唔會好難?
應該點做好?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以你年紀計,應以增值為主。現在你每月儲到的錢,可以5成去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港交所(388)、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823)、深高速(0548)或潛力股︰比亞迪(1211),中生(1177)或福壽園(1448)。
由於你無任何投資知識,我建議你在有選股能力前,月供全數投入盈富基金(2800),佢係一個包括50間質素不錯上市公司股票的組合,有效幫你平衡風險。
至於餘下的現金,就等待你有選股和投資知識時,才再去決定如何運用。
以恆指過去年平均回報10%計(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6500,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47萬,雖然這個金額不多,但隨著你未來人工增加,月供供款都可以增加,最終回報應該會優於這個預算。
30歲要有首期,可以的,你努力儲蓄,投資,學投資就得。
同時間,你應該多看投資有關新聞、書籍、年報和上一些相關課程去增進你投資知識。
本人投資班中會教授選股3步曲,你會見第1步的程式選股,是只用一些簡單的財務指標,用程式已可快速找到表面的優質股。到第2步,才較深入去找股票,到第3步,才會好仔細去分析,我相信這3步曲相信可以幫到你。
這個課程絕對適合初學者,有關舉辦時間,你可以留意翻我FB。
------------------------------------------------
Q14698:
老師 ,本人28歲
早年工作不善理財
近年開始紀錄支出 改善狀況
平均月入30k
上月開始月供8k
2,66,388,700,823,939,1211,2800 各1k
另外,現時持有現金10萬左右 & 4手9988 (均價$200)
每月扣除所有支出和月供股價 淨低3k
想睇下有無咩可以加快財富增值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以你年紀計,應以增值為主。你現時月供組合中中電(0002)和建行(939)都只是收息類,增長力唔大,唔係咁適合你。你可以將佢地架供款,加入在盈富(2800)之中。
至於手上現金,可以先將一半投放在有增長力的優質股上,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港交所(388)、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823)或潛力股︰比亞迪(1211),中生(1177)或福壽園(1448)。
至於餘下的一半現金和每月新儲的$3000,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至於4手阿里巴巴(9988),此企業有發展潛力,但你手上已有4手,不宜再增持,否則會有過份集中單一企業的風險,這點你要注意。
------------------------------------------------
Q14699:
老師,想問保險業前景點睇?
友邦 同 平保 你睇好邊個?
同埋,想問吓點解咁推 1211 比亞迪既?同tesla 比較又點睇?
龔成老師︰
友邦(1299)和平保(2318)都是保險業龍頭,都是十分優質的保險股。預期中國保險業會是其中一個增長力最高的地區,平保在內地已是龍頭,無論規模、銷售團隊、內地發展經驗等都有優勢,我會較睇好平保。
至於比亞迪既(1211)同tesla是當今世界2大新能汽車巨頭,其實兩者各有所長,Tesla汽車已在香港銷售,而且成續不錯;相反比亞迪仍未成功打進香港市場,以市場定位及推廣來說,Tesla是不錯的。
但比亞迪(1211)有一個大優勢,就是中國因素,因為電動車最重要的是配套,所以國家支持相當重要,而中國對電動車的支持是正面,公共交通的訂單亦不斷給比亞迪。比亞迪先在公車市場打穩陣腳,然後保持進攻私人市場,這是理想的策略。
另外,Tesla2019年第3季才首次出現盈利,但相比下比亞迪早已有盈利,這一點十分重要。Tesla過去要不斷在市場各途徑集資,以維持營運及研發,但比亞迪已有正現金流,可以憑以戰養戰的模式,去穩健地發展新項目,資金鏈斷裂的問題較少,這是一個很有利的因素。
這兩間公司是全球電動車市佔率最大的兩間,但電動車始終是新興的產品,到真正全面普及仍有一段時間,當中總會存有不確定性,所以我在選股時,選了資金鏈較佳的比亞迪。
------------------------------------------------
Q14700:
老師您好,小弟一直都有跟進開您既專頁,同時亦都有買八十後百萬富翁同財務自由行等書籍;深深明白建立資產的重要性,現時亦有月供股票,以下係小弟嘅背景同投資組合。
年齡:26
投資背景:自大學金融系畢業後工作左兩年半,現時月薪$19,000,每個月扣除$5000家用後,會用$5000月供股票,組合如下:
$2500 - 恆生中國企業(2828)
$1000 - 中國平安(2318)
$1500 - 比亞迪股份(1211)
新一年如期升職後預期人工會有所增長,閒時亦會駕駛uber增加收入,想問以上組合有需要轉變嗎?如果新增月供其它股份有沒有什麼建議?
謝謝。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較後期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所以係放配投資項目時,會因應番你的人生階段。
年青人可以投資"平穏增長股"+"潛力股",而已近退休之年,就應集中在"收息股"去創造平穏現金流。
以你年紀,應以增值為主,以上組合可以。但有一個問題,你以上組合全部都是中國企業,雖然都優質,但都會有少少過度集中風險。
我建議你正職加薪後,加入盈富(2800)在你月供組合中,令整個投資組合中的地區性會更多元化,更有效平衡風險。
另外,以你的年齡,財富仍有一定的增值力,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多謝各位提問,若然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的,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的部分刪去。
另外,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淨確定福利資產是什麼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oe:「我研究很務實的經濟學,也去過一些實地國家旅遊過或住過,很多台灣人或蛋頭學者會覺得(蛋頭學者全球各地都有),地球上有哪個國家的政策或稅制,可以讓整個社會的長期發展,貧富差距縮小,然後人們普遍都能買得起房地產,我心裡的想法就是,因為你沒有長住過那個你想像中的國家,沒有看過的外國月亮,超圓,在歐陸大部分地區,人們傾向於租房,而非買房,不過這不代表貧富差距就全都能縮小。」
2018年8月18日,德國之聲(DW)播放了紀錄片《不平等:財富如何變成權力》,紀錄片揭示德國驚人貧富差距,5%的人擁有50%不動產
你知道「看不見的手」理論嗎?其實,「看不見的手」不單單在市場經濟中發揮作用,而且資本家們還經常通過「看不見的手」操縱政治,制定益於自己的政策,德國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福利國家。但是德國社會卻正在向不平等發展。對於德國的工薪階層來說,工作已經不再代表發展,這只是一種謀生和維持現狀的手段。年輕人相比他們的父母,儲蓄越來越少。而富裕的精英階層通過各種方法,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富有。
在《Inequality:how wealth becomes power》的紀錄片中,DW記者跟拍了分屬三個階層的代表人物長達6個月的時間,他們分別是代表新貴的Christoph Gröner的富豪,代表中產階級的Thomas Clauss和代表貴族階層的「馮先生」。通過他們的經歷,向人們揭示了德國社會不平等的現狀和思考。
1、白手起家的新貴
Gröner是德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對德國政策有很大的發言權,但是老百姓卻很少知道。他的父母是老師,他白手起家,如今的資產包括各種不動產、投資和公司的股票。
Gröner:「假設你有2.5億歐元,哪怕你把它們從窗戶扔出去,它們還是會回來的。你無法摧毀它們。你可以購買不動產,不動產就會升值。你可以買黃金,金價就會上漲。買東西是無法摧毀財富的。」
每天早上8點,司機會將Gröner接上,前往工作地點。Gröner說:我也喜歡開車,但是我不能開車,董事會不是僱我開車的,Gröner創辦的CG集團是德國最大的地產商之一,目前德國的房地產市場只有一個走向,那就是「漲」,在紀錄片拍攝期間,CG集團剛剛買下了Steglitzer Kreisel寫字樓,希望將此改造爲柏林最高的住宅樓,在拍攝的時候,他表示自己是一個非常喜歡自我挑戰的人,他挑戰自己要在5分鐘內爬上30層的大廈。而他的員工就在樓頂爲他計時。
Gröner跑完之後說:「挺好的,但是我還可以跑得更快。我中學的時候看到Boris Becker(德國網球名將)贏了溫布爾登,我當時就想,等着吧,我會和你站在一起的。」
CG估計在Steglitzer Kreisel改造完成以後,每平米可以賣到10萬歐元。在過去二十年中,CG在柏林建設了4000多座公寓,目前還有3000多座在建設之中,目前有500名員工在CG的總部辦公樓工作,而Gröner最重要的員工之一就是他的私人助理Angelique Lisa,Lisa說:「你還在杜塞爾多夫的時候,他已經啓程要去蘇黎世了,過一天他又回到柏林了,然後他又去萊比錫了。之後他會休個週末。」
記者:「他睡覺嗎?」
Lisa:「有傳言說他每天睡4-6個小時,從他的日程表來看,我想也沒法睡更多了。有時候他半夜發email。」
Mario Lauterbach是總部大樓的保安,他和CG簽了半年的合同。Lauterbach接受了14年的教育,可以說3門外語。他表示,如果他還有機會選擇的話,他更希望做一名律師或者法官。這纔是他的興趣所在,目前Lauterbach每個月掙2000歐元,這對維持他的生計來說不成問題,但是其它的就別想了。
相對於Lauterbach每個月2000歐元的月薪,Gröner卻擁有有幾十億的資產。對於這種收入的懸殊,Gröner表示非常理解。
Gröner:「我關心的是我付給保安的錢夠不夠他生活,如果夠了,那麼我作爲僱主的任務就完成了。如果我支付的薪水不夠他生活,那麼我就有問題了。」
記者:「所以你覺得拿你和他比是不合理的嗎?」
Gröner:「當然了,我30年來只請過3次病假。但是你問問我的保安,他請過多少次病假。如果我椎間盤突出了,我會來工作。如果我發燒40度,我會來工作。如果我老婆和我吵架讓我整夜無法入眠,第二天我還是會來工作。問問我的保安他能不能做到,所以那我們做對比是不合理的。」
記者:「但是他能買得起帶游泳池的房子嗎?」
Gröner:「當然不能,但是他不需要那個。我瞭解我的保安。」
對此,記者又問了Lauterbach是否想和Gröner交換位置。他沉思良久……對此,記者又問了Lauterbach是否想和Gröner交換位置。他沉思良久……
Lauterbach:「我不能立刻回答你的問題,我想答案應該要全面一些。我的答案是「不」。我思考了很久,這跟他是誰或者他做什麼沒關係。我不想要這麼多的壓力。」
記者:「你想不想要一個帶游泳池的房子?」
Lauterbach:「想。但不想在德國有這麼個房子。希臘會更好。」
記者:「所以,一個人只能幻想有一個帶游泳池的房子,而另一個人可以有大量的不動產。」
Gröner在柏林有一個公館,在科隆有一個高級公寓,從他的公寓裏可以看到美麗的科隆大教堂。不過他沒什麼時間欣賞夜景。
當今世界有很多關於「貧窮」的研究,但是對於富人來說,卻沒太多的數據和資料。其實不動產資產登記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德國沒有這種制度,對此,德國經濟研究所的一個小組決定通過其他的方式來了解德國富人的環境。項目負責人Markus Grabka用一張A4紙畫出了目前德國的財富分配現狀,首先有5%的人處於完全負債狀態,然後過了50%的人口之後,收入開始出現爆炸式增長,而最富有的1%掌握了絕大多數的財富。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主導產業,曾經汽車製造是最強大的造富工具,之後做貿易產生了一大批富豪。現在,房地產成爲德國主要的造富工具,Gröner是在萊比錫起家的,當時不動產價值還很低。Gröner是在萊比錫起家的,當時不動產價值還很低。
Gröner:「所有你看到的,都是經過我們拆改建並出租出去的。目前萊比錫每3座不動產工地中就有1座屬於CG集團。」
Gröner並不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他曾經就是一名工地工人。他帶記者到一處工地進行講解:這裏所有的磚頭都被專業工人更新了,如果你自己幹過,就更好理解了。我會做石匠,我可以澆混凝土,我可以做鋼材,我會刷牆,我會磊磚塊。我曾經就是幹這個的,我創業最開始就是包工,然後做專業項目,之後就拿地,再之後就參與城市的建設項目。最後成長成爲今天的企業。
在這個房地產大肆盈利的時代,CG爲投資者們打造了大量的投資產品。而許多買家正在大舉入場,拿下新修建的房產。影片展示了Gröner和助手的一段對話。
Gröner:「那人又殺價了嗎?」
助手:「是的。」
Gröner:「這兒有很多買家不斷買房,一套又一套。他第三套買在這兒是吧?」
助手:「我們去吃了頓飯,我說這不能少於450萬,但是他最後講價降到300萬。太瘋狂了。」
Gröner:「今天時機已經成熟,是一個用規模賺錢的時代。我的公司非常需要這個。」
記者:「這不是犯罪嗎?」
Gröner:「當然不是,我認爲這不失什麼壞事兒。」
今天德國的房地產市場肯定是有問題的。富人可以通過房產賺取更多的錢,而普通人連在自己的城市裏買個房子居住都做不到,這就要討論一個經典的問題,一個人得,是否代表一個人失?
今天德國的房產買家主要是富人、富裕的退休人員和投資人。而像Thomas Clauss和他的同事們這樣的普通德國人,買房只能靠幻想,人們的抱怨在於,房產商所興建的房屋都是作爲投資商品,而不是滿足人們剛需的規格。也就是說房子面積設計太大,工薪階層壓根買不起。所以現在的市場表現出兩個極端,一邊是大量興建的新房,另一邊是大批大批沒有房人。
紀錄片中,Gröner前往東柏林的一個社區和抗議人羣對話。當地百姓擔心CG的新項目會擡高當地房租,導致他們被迫搬家。Gröner在保鏢和警察的保護下來到抗議現場和抗議人羣「對話」,相比他對警察的友善態度,Gröner對現場抗議人羣就不那麼友好了。
Gröner:「這是非常負責任的項目!你以爲你們喊『滾出去』我就不會建了?!你們有多蠢啊?!多蠢啊?!」
之後Gröner通過手機看自己當時的表現,他很滿意。
Gröner:「這不算是一場對話,不過至少天氣還不錯。他們是第一次見我,他們是第一次見一個堅持自己立場的企業家。」
Gröner:「這種愚蠢的思想阻礙社會的發展,『他賺錢了,他富有了,所以他肯定是從別人那裏偷來的錢!』,『他收我們12歐元1平米的租金,我們付不起這個價錢』,其實我們有小戶型,35、40、50平米都有。任何護士其實都可以付得起租金。哪怕我收14歐元1平米,只要乾淨,燈光充足,他們肯定願意付這個錢。而不是60平米的戶型,每平米收8歐元。」
其實哪怕是那些保護Gröner的保鏢和警察,面對這樣的房價也手足無措。不過Gröner堅持認爲,他的戶型設計並不是造成社會問題的罪魁禍首,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歐洲,足球場是各個階層的人都會去的地方。不過同一空間並不代表同處一室。Gröner花2000歐元買了豪華包間的入場券。
Gröner:「我們這些出高價的人幫那些買便宜門票的人墊付了許多錢,這是我們的巨大貢獻。每個人都會做出自己的貢獻,比如那個人花了20歐元,而我付了2000歐元,這就是一種公平。不是嗎?」
CG在當地買下了一個老工業園,進行開發。影片展示了一個德國普通中產家庭來CG小區看房的經過,Clauss夫婦和兩個孩子,他們都有體面的工作,現在他們是租房生活,不過他們希望可以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CG興建的小區每個單元有9戶公寓和兩個閣樓,一大一小,Clauss家並不需要頂層閣樓,他尋找的是一個帶陽臺的四室公寓。這個小區的一樓戶型每平米售價3450歐元,也就是說一共要花45萬歐元。
男主人Thomas Clauss表示在30歲以前他們還沒考慮過退休問題,但是現在他已經40歲了,名下依舊沒有不動產。所以他甚至無法確定銀行會不會在沒有多少擔保的情況下貸款給他,目前94%的購房者都不是當地人,也就是說這個價格目前已經不是當地人可以負擔的了。
今天德國的主要購房者是富人,退休者和投資人。不單單是Thomas,他的同事和朋友們全都買不起房。
Thomas Clauss:「我需要的是符合我生活需求的戶型,但是他們建造的房屋並不是普通家庭需要的戶型,是典型的投資產品。我玩不起這個『遊戲』,我的同事們也玩不起……」
同事A:「他們造了很多我們普通消費者不需要的房子,這很恐怖,多數人都被落下了。」
同事B:「今天有兩個極端,一邊是大量高價的房屋,另一邊是一大堆買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只好搬家的人。不管你多喜歡那個社區,你只能放棄。」
目前,5%的德國人擁有全德國一半的房產,50%的德國人名下沒有任何不動產。目前,5%的德國人擁有全德國一半的房產,50%的德國人名下沒有任何不動產,2007年到2017年的10年間,德國的房價也快速飆升。慕尼黑的房價上漲了一倍多2007年到2017年的10年間,德國的房價也快速飆升。慕尼黑的房價上漲了一倍多,其中萊比錫的現象最爲嚴重,只有10%的萊比錫人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60%的新房產和94%的翻新房產都被萊比錫以外的買家購走,Thomas Clauss現在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爲了照顧兩個孩子,他的太太已經縮減了大量工作時間。下班回家之後,Thomas Clauss和孩子們交流一天的見聞。之後和太太商量買房的事兒。
Thomas Clauss:「擁有自己房產的想法很誘人,而且房子的方案也很棒,而且開發商強調這些房子就是爲工薪階層興建的,所以我也覺得很有興趣。但是看看價格,好像我們並不是他們的目標客戶。我們沒有什麼財產可以繼承,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工資。45萬歐元對我們這種家庭來說簡直是天價。一年得賺多少錢才能存下來這個錢?所以有時候我會擔心變成中下階級,而不是中上階級。我想所有人都有這種擔憂。」
Thomas Clauss:「我很幸運了,我爲一個大企業打工。對萊比錫人來說,我算是贏了彩票了。但是這並不代表我的收入可以和房價相媲美。」
Clauss家並不貧窮,但是他們屬於一個現代非常尷尬的階層——中產階級。他們不掌握財富,但是需要爲了生活而工作,在德國有一個網路活動,內容是中產階級在網上公佈自己的收入。這是一個很好的數據收集地。比如一個汽車公司文員月薪爲1600歐元,康復診所護工月薪1648歐元,土木工程師月薪1970歐元,受訓12年的醫療專業人員月薪2768歐元。
如果一個人的月薪超過3500歐元,那麼他就已經進入德國收入最高的10%的行列。如果一個人的月薪超過3500歐元,那麼他就已經進入德國收入最高的10%的行列,超過一半的德國人,資產不超過1.7萬歐元。超過一半的德國人,資產不超過1.7萬歐元,這筆錢只夠他們買一輛基本款大衆高爾夫,或在法蘭克福買3.3平米的房子。這筆錢只夠他們買一輛基本款大衆高爾夫,或在法蘭克福買3.3平米的房子。
經濟學教授Raj Chetty:「社會主要的財富增長都被頂上1%的人獲得了,而中產階級或中下階層收入基本沒有增加,甚至在下降。」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Branko Milanovic:「一個堅強的中產階級羣體是建設穩定繁榮民主社會的基礎,如果發達國家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中產階級越來越脆弱,那我們將會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課題,兩極分化的社會能建設民主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現代社會已經處於十字路口上。如果我們不嘗試制定一份全新的社會契約,那些被現代經濟體制傷害的人,他們是大多數人,他們將會反抗的。」
Thomas Clauss在西門子當了9年的工程師,他在工委會有一席之地,而且可以想象他會在這裏幹到退休。就在節目攝製的近期,西門子剛剛公佈了60億歐元的年利潤,但是又有傳聞稱,股東給西門子方面施壓,要關閉Thomas 所在的工廠,因爲工廠長期效益太差。
Thomas Clauss:「沒什麼是安全的,現在住在出租屋裏頭就不安全。我家現在就靠一份薪水過日子,這是非常非常不穩定的。每當我們聽到這種傳聞的時候,我們就會對我們現在的不穩定感到極端焦慮。」
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Paul Piff:「研究普遍顯示,不平等是造成人際關係疏遠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在撕裂社會組織模式,讓人和人之間產生巨大的距離。」
哥本哈根商學院社會學教授Brooke Harrington:「不平等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人們有着不同的智力,能力,長相,父母……但是作爲社會學者,我擔心的是不平等會累積出『財富王朝』,資本通過血緣。這會造成這種不平等被固定化和制度化,並且把其他人獲得財富的機會給破壞掉。」
富貴並不是一個組合,Gröner雖然富有,但是他還遠算不上尊貴。在德國,「尊貴」是無法通過辛勤工作獲得的,必須要靠出身,只聽到他的名字中有個「馮」,是一個典型的德國貴族名字。所以我們就用「馮先生」來代指他,馮先生的家譜可以追溯到富格爾家族,那是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大部分屬於今天的德國)最富有的家族,他們曾經兩次贊助自己支持的選帝侯買下神聖羅馬皇帝的寶座。
影片中,馮先生駕駛着一輛奧地利老式軍車帶着攝製組在自己德國中部300公頃的森林中旅行。他解釋自己喜歡駕駛軍車的原因是,有時候路上會碰上死鹿,他要用軍車把死鹿拖走,馮先生不允許攝製組透露森林的位置,這是他同意接受拍攝的條件。對於他這種階級的人來說,隱私比什麼都重要。
馮先生:「擁有一座森林感覺真的很棒,因爲你獲得了控制權。有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你永遠都要爭取擁有你喜歡的東西。從哲學角度我不能苟同,但是從我的直覺上來說,我同意他的觀點,我熱衷於擁有我喜歡的東西。」
之後馮先生帶記者們去他的辦公室。馮先生的財富多數來自於繼承,有一個團隊幫他制定投資計劃,保證豐厚的回報。拍攝過程中,馮先生沒有司機,他自己開車,開的也不是什麼豪車,也沒有表現得像Gröner那麼忙碌,記者和他聊起了財富分配不公的問題,還有他的看法。
馮先生:「不平等其實是經濟體系所希望的,而且無法避免。如果你是企業家,或者你繼承了一些東西並且良好運營,你肯定就會比一個單純的僱員賺得多。」
記者:「你覺得德國現在的環境公平嗎?」
馮先生:「是的,我覺得挺公平的,我在街上沒覺得大家不滿。」
馮先生是一個「家族辦公室」的主理人,他的「辦公室」位於法蘭克福市的萊茵河邊。這個所謂的「辦公室」就是一個私人銀行。在辦公室中,馮先生穿戴整齊,給記者介紹自己的「家族辦公室」。
馮先生:「你應該在你們的影片中提到,這棟建築是少數在二戰中存活下來的老貴族公館(Patrician House),瞧瞧這個大理石樓梯,還有這個扶手。今天在法蘭克福很少見了。」馮先生:「瞧瞧這個大理石樓梯,還有這個扶手。今天在法蘭克福很少見了,還有這些裝飾品,可以展示當時貴族們的生活方式,還有這些裝飾品,可以展示當時貴族們的生活方式,一個家族辦公室就應是如此,這個辦公室的任務就是維護顧客的『家族利益』,爲『家族』和『家族成員』提供金融支持。這裏運作的資金一般有幾億歐元。」
其實就連「家族辦公室」的僱員都不認識所有的顧客,一般財富都來自於私人推薦。將錢放在馮先生的「辦公室」中的顧客,可以得到一般銀行無法給出的回報。
馮先生:「我和我的團隊會打造一個投資組合。比如你想要投資房地產,那麼我們幫你研究多少比例投資到公寓中,多少比例投資到商業地產中,多少投資到股票中,多少投資到養老基金,還有多少作爲現金留作急用。我們的工作就是幫助家族將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
拍攝中,馮先生向攝製組展示了自己的工作過程。一名投資顧問和他商議在各地的森林投資項目。馮先生用顧客存在他這裏的錢投資芬蘭、新西蘭和烏拉圭的森林。
馮先生:「德國的森林太貴了,沒多少可供買賣的,當一處森林上市銷售的時候,人們都會瘋搶。所以過去15年,德國森林的價值上漲了4倍多。當然這跟我們現在的低利率也有關係。人們在找各種投資機會,你在什麼地方投資,在什麼地方可以進行安全投資,並且獲得可觀的回報。」
很多人認爲,德國戰後的經濟奇蹟是由所有德國人白手起家創造的,如果你想要成爲一個富人,你必須要辛苦工作才能慢慢爬上去。
德國經濟研究所研究員Charlotte Bartels:「在一戰前,德國政府曾經公佈過一次當時的百萬富翁的名單。而冠以這些家族姓氏的人,在今天的德國財富網中依舊活躍。他們通過祖先的錢滾錢,依舊能夠維持自己鉅富的地位。」
根據統計,每年德國人有4000億歐元的財富收入是通過繼承獲得的,馮先生通過派出到世界各地的基金經理進行投資。他們強調他們盈利的祕訣是「自動投資」(automated investment)。他們有一套掃描世界經濟狀況的算法,然後將這些情況用交通燈的方式反映出來。如果亮起綠燈,那麼電腦就會進行大量投資,一旦變成黃燈或紅燈,電腦就會對此項產業減少投資份額。
基金經理A:「我們決定進入市場的時機,幫助顧客確定重新進入市場的時間點。因爲我們的運作是完全脫離情緒的,我們完全沒有個人主觀意見。我們的整套機制,我們的整套算法都是完全建立在數據之上的。」
基金經理B:「地緣政治問題,比如敘利亞或者烏克蘭的危機,都無法真正動搖世界經濟體制的基本運作模式。這就是我們的基準。至少歷史發展到今天爲止,沒有任何常規戰爭真正改變過世界經濟的運作方式。」
記者:「如果有人看到這一幕,他們會覺得這裏有6個成功人士在商議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富有。對很多人來說,你們是造成泡沫膨脹的人,你會怎麼回應他們呢?」
馮先生:「沒人跟我聊過這個,所以我也不知道如何回應。」
馮先生:「今天,很多德國人認爲自己18歲就可以進入德意志銀行當學徒,然後變成一個僱員,最後變成一個部門主管。辦公室裏有一棵小棕櫚樹,和帶扶手的辦公椅。最後在65歲以B級主管的身份退休。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這是肯定的。」
哥本哈根商學院社會學教授Brooke Harrington:「我想如果老百姓真的知道現在全球經濟競爭有多麼不公平的話,他們會揭竿而起的。」
馮先生所收益的這種資本主義經濟模式被稱爲金融資本主義,爲了探究這套體制如何運作,Harrington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資產經理。
Brooke Harrington:「這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工作,所以我去了18個國家,包括開曼羣島,英屬維爾京羣島,庫克羣島,塞舌爾羣島,毛里求斯,紐約,倫敦,瑞士……各種地方。其中一項發現就是資產管理界將這個世界視作一個『金融政策超市』。你去全世界各個地方『採購』對你資產增值最有益的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規。而一個優秀的資產經理就是那些知道在什麼時候,去『採購』什麼政策的人,在現代投資人資本主義的環境下,出現了巨大的權力轉換。資本從製造業轉入投資領域,這被稱爲『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今天你完全可以靠食利變成富豪,你不需要工作,不需要流汗。只要把你的錢在正確的時間,交給正確的人,投到正確的領域就可以了。」
這就是三個德國人的故事,而他們的故事詮釋着當今世界的經濟模式和社會發展方向。
http://finance.sina.com/bg/usstock/usstock_news/sinacn/2018-08-24/doc-ivhkacew8852773.s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FIxi7Bi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