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菩薩、曼殊室利菩薩、聞隨師離菩薩,亦稱妙吉祥菩薩,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妙樂」,音譯爲「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音譯爲「師利」或...
⭕️第255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菩薩、曼殊室利菩薩、聞隨師離菩薩,亦稱妙吉祥菩薩,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妙樂」,音譯爲「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音譯爲「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在佛教中,文殊菩薩被視為三世古佛、七佛之母。《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云:「妙吉祥菩薩,是三世覺母。」根據佛教經典,文殊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是空寂世界的「大身如來」、平等世界的「龍種上尊王如來」,現在世為「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在燃燈佛將成佛時,倒駕慈航為「妙光菩薩」,為燃燈佛說法,如今化現為菩薩,協助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未來文殊師利還要在無垢世界成佛,號「普現如來」,故文殊師利菩薩是三世古佛。文殊在往昔時,曾為七佛之師;《處胎經》云:「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立,故我為菩薩。」義為古佛乘願再來,助佛渡眾。妙吉祥於古印度舍衛國誕生時,出現十種吉祥之瑞兆:一、光明滿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湧七珍,四、神開伏藏,五、雞生鳳子,六、豬誕龍豚,七、馬產麒麟,八、牛生白澤,九、倉變金粟,十、象具六牙;故稱為妙吉祥。佛經曾記載文殊啟發善財童子一路向南與善知識參學,又教化龍女八歲成佛,及領導阿難尊者於鐵圍山結集大乘經藏。文殊的形象爲駕青獅、持寶劍,騎獅表威猛,持劍表智慧。文殊在佛教中是智慧的象徵,其注重一切般若,被稱智慧第一。一般在造像中,文殊作為脅侍位於釋迦佛的左側,與釋迦佛、普賢菩薩並稱為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在經中預言了文殊菩薩將住在中國五臺山(清涼山),故五臺山被視為文殊道場。漢明帝時,攝摩騰及竺法蘭二聖僧來震旦(中國),帝問:「此土豈有聖人居化耶?」曰:「清涼山為文殊大士所居。」故建伽藍,度僧居之。於中台有智慧燈,虔誠拜之,即現奇蹟。文殊菩薩指導的弟子很多已成佛,所以經中常稱祂為佛母、諸佛之師。但為方便教化,利益眾生,現乃倒駕慈航,化作菩薩,一方面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一方面與普賢、觀音、地藏等諸大菩薩普度眾生,在漢傳佛教中稱祂們為「四大菩薩」。文殊菩薩的造像一般是天人衣著,頂結五髻或者戴「五佛冠」表佛五智,騎獅表示威嚴猛厲、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持劍或手持如意、金蓮;相傳著名的滄州鐵獅子(又名:鎮海吼),本來也是鑄造為文殊菩薩座騎。或作一手持經典,一手執寶劍,意為智慧無礙。持劍在佛教中有重要表徵意義,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在玄奘所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把般若比喻作能斬斷金剛的利器,文殊師利就是智慧的化身,祂自己的非凡成就以及教人成佛之豐功偉業,無不是憑藉著智慧這把利劍。學佛者無不祈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只有修智慧,才能明是非,除十惡,修十善,離塵垢,淨性體,度有情,入涅槃。而這把利劍,就是透過五蘊,照見空性,色空不二,有無圓融,一行三昧,常樂我淨。藏傳佛教中,文殊菩薩形像通常右手持劍,左手持蓮花,花上有一部經典,代表智慧的思維。其忿怒相是大威德金剛。文殊是舍衛國婆羅門梵德長者之子,他的相貌莊嚴,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是智慧的化身,隨佛出家後,自然而然地便成為眾佛弟子中的上首,在菩薩眾中也堪稱為第一大士,其被視為如來法王之子,故又有「法王子」的尊稱。 在大乘佛教裡,文殊常與普賢菩薩侍佛左右。文殊在左,代表智、慧、證;普賢侍右,代表理、定、行,二者共詮如來理智、定慧、行證的完備圓滿,而三者則共稱為「華嚴三聖」。
淨智妙圓體自空寂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敬悼人權律師廖學興先生 》
4 月 13 日中午,忽然傳來摯友廖學興律師病逝台大醫院的噩耗,一時之間極為震驚與難過!
3 月 31 日他才來立法院,我們一起開會。原來那天他說身體沒有問題是安慰我們……,哎!學興一向身體硬朗,未料一生起病來又快又猛,忽然撒手人寰,令我感到痛惜不已。
距今 30 年前,也就是我擔任宜蘭縣長的第二年,適逢「79 年台灣區運動會」,由於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冒然宣布「傳遞區運聖火到釣漁台」。
身為宜蘭縣長兼宜蘭縣聖火傳遞小組召集人,基於職責率縣內體育界人士攜帶聖火航奔釣魚台。
這件發生在宜蘭家鄕的國際新聞在英國見報,引起當時帶著妻兒,正在英國倫敦進修的廖學興的關注。
他寄了一張明信片給我,表達身為宜蘭縣民,對宜蘭縣長維護國家主權及宜蘭縣漁民傳統漁區的行動,由衷認同及強力支持。
收信時是我第一次知道有這個宜蘭人。他的鼓勵與支持,留給我深刻的印象。
在他回國後的某一天,我們見面了,彼此感覺志同道合,相談甚歡,我立即禮聘他擔任宜蘭縣政顧問,凡遇與法律有關的事務,即向他諮詢討教;
在縣民服務方面,遇有弱勢案件,只要一句話,他既不會推辭亦不收取任何費用。
學興是內斂型個性,外表給人溫文儒雅的印象,但他這個人外圓內方,將追求民主法治、維護人權、公平正義丶正常國家視為法律人的天職,立志當個人權律師,並以一生的時間力行實踐。
除此之外,學興多才多藝,學問淵博,為人隨和少言詞,但老朋友們都知道,只要喝下三杯老酒,學興即表現出急智風趣幽默的一面。
他的狂草書法,也是酒後寫的特別好,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老朋友們都暱稱他「濟公」。
學興一生,淡泊名利,曾有勸其出馬角逐宜蘭縣長或立委者,他都幽默婉謝。他出身底層,自幼困頓而聰潁好學,高中聯招是省立宜蘭高中榜首;
台大期間,除攻讀法律外,哲學方面也多所涉獵, 時出智慧之言,其如「山河總自在,雲霧則隨緣」;尤諳熟經典佛家偈語,諸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空生妙有」,「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學興交友以誠相待,朋友們每每受益於無形!
老友相知相惜,匆匆 30 年如一日。
興伸張公義、熱愛鄕土的履跡斑斑可考。1997 年協助宜蘭縣政府,廣邀知名法學專家學者,大力籌辦「宜蘭縣釣魚台國際法研討會」,從歷史、地理、國際法的角度,建構釣魚台主權完整性的論述基礎,藉以保土護漁。
除了律師本業,行有餘力還加入縣內文教、公益組織擔任要職,諸如仰山文教基金會、慕光盲人重建中心、宜蘭生命缐等等,不辭舟車勞頓,往返北宜之間,為家鄕宜蘭盡心盡力,無私奉獻。
因為學興一路以來,在維護基本人權、民主運動、環保運動、邁向正常化國家崎嶇難行的道路上,堅持共同的理想,對我相挺與力助,因此我從未感到孤單。
但是,學興啊,此時正是離我們共同理想最接近的時候,而您現在卻為什麼離我們這麼遠 --!?(照片取自奇摩新聞網站)
淨智妙圓體自空寂 在 游錫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敬悼人權律師廖學興先生 》
4 月 13 日中午,忽然傳來摯友廖學興律師病逝台大醫院的噩耗,一時之間極為震驚與難過!
3 月 31 日他才來立法院,我們一起開會。原來那天他說身體沒有問題是安慰我們……,哎!學興一向身體硬朗,未料一生起病來又快又猛,忽然撒手人寰,令我感到痛惜不已。
距今 30 年前,也就是我擔任宜蘭縣長的第二年,適逢「79 年台灣區運動會」,由於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冒然宣布「傳遞區運聖火到釣漁台」。
身為宜蘭縣長兼宜蘭縣聖火傳遞小組召集人,基於職責率縣內體育界人士攜帶聖火航奔釣魚台。
這件發生在宜蘭家鄕的國際新聞在英國見報,引起當時帶著妻兒,正在英國倫敦進修的廖學興的關注。
他寄了一張明信片給我,表達身為宜蘭縣民,對宜蘭縣長維護國家主權及宜蘭縣漁民傳統漁區的行動,由衷認同及強力支持。
收信時是我第一次知道有這個宜蘭人。他的鼓勵與支持,留給我深刻的印象。
在他回國後的某一天,我們見面了,彼此感覺志同道合,相談甚歡,我立即禮聘他擔任宜蘭縣政顧問,凡遇與法律有關的事務,即向他諮詢討教;
在縣民服務方面,遇有弱勢案件,只要一句話,他既不會推辭亦不收取任何費用。
學興是內斂型個性,外表給人溫文儒雅的印象,但他這個人外圓內方,將追求民主法治、維護人權、公平正義丶正常國家視為法律人的天職,立志當個人權律師,並以一生的時間力行實踐。
除此之外,學興多才多藝,學問淵博,為人隨和少言詞,但老朋友們都知道,只要喝下三杯老酒,學興即表現出急智風趣幽默的一面。
他的狂草書法,也是酒後寫的特別好,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老朋友們都暱稱他「濟公」。
學興一生,淡泊名利,曾有勸其出馬角逐宜蘭縣長或立委者,他都幽默婉謝。他出身底層,自幼困頓而聰潁好學,高中聯招是省立宜蘭高中榜首;
台大期間,除攻讀法律外,哲學方面也多所涉獵, 時出智慧之言,其如「山河總自在,雲霧則隨緣」;尤諳熟經典佛家偈語,諸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空生妙有」,「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學興交友以誠相待,朋友們每每受益於無形!
老友相知相惜,匆匆 30 年如一日。
興伸張公義、熱愛鄕土的履跡斑斑可考。1997 年協助宜蘭縣政府,廣邀知名法學專家學者,大力籌辦「宜蘭縣釣魚台國際法研討會」,從歷史、地理、國際法的角度,建構釣魚台主權完整性的論述基礎,藉以保土護漁。
除了律師本業,行有餘力還加入縣內文教、公益組織擔任要職,諸如仰山文教基金會、慕光盲人重建中心、宜蘭生命缐等等,不辭舟車勞頓,往返北宜之間,為家鄕宜蘭盡心盡力,無私奉獻。
因為學興一路以來,在維護基本人權、民主運動、環保運動、邁向正常化國家崎嶇難行的道路上,堅持共同的理想,對我相挺與力助,因此我從未感到孤單。
但是,學興啊,此時正是離我們共同理想最接近的時候,而您現在卻為什麼離我們這麼遠 --!?(照片取自奇摩新聞網站)
淨智妙圓體自空寂 在 蜂蜜檸檬哥吳蕚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何是功德呢?
達摩祖師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簡單解釋功德是,【清淨、智慧、美妙、圓滿,是無形體的,來自空性與寂靜,這樣的功德,不在世間求得。】以此說法,功德也是不存在,如不存在,那又如何來求?
說不存在其實處處都在,功德就在心念之間,你的善念、誠懇、守諾等好習性,無一不是功德,它是源於自己,不必外求,本來就具足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