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淨土宗讚佛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淨土宗讚佛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淨土宗讚佛偈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法鼓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心靈小品】恆常繫念當下安頓身心 ✒文:段玉瑩 寶雲寺一年一度的念佛禪二於元月二日展開,僅僅參加過念佛共修的我,對「念佛禪」充滿期待。影片中,聖嚴師父開示「念佛是禪宗的修行方法」,釐清了大眾普遍以為禪修、念佛法門彼此對立的認知。念佛與數息、話頭、默照等方法一樣,都是對心的鍛鍊,藉由專念阿彌陀佛,回...
淨土宗讚佛偈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9:43:37
【心靈小品】恆常繫念當下安頓身心 ✒文:段玉瑩 寶雲寺一年一度的念佛禪二於元月二日展開,僅僅參加過念佛共修的我,對「念佛禪」充滿期待。影片中,聖嚴師父開示「念佛是禪宗的修行方法」,釐清了大眾普遍以為禪修、念佛法門彼此對立的認知。念佛與數息、話頭、默照等方法一樣,都是對心的鍛鍊,藉由專念阿彌陀...
淨土宗讚佛偈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13:53:36
⭕️第262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神秀」,讀過《六祖壇經》知道神秀大師與惠能大師的菩提偈語公案,後來惠能大師成了禪宗六祖,神秀大師從此以後好像退出歷史舞台,其實並沒有,我們後世佛弟子修持經咒,其實修得都是神秀大師「漸悟」的法門,惠能祖師的「頓悟」法門,除了根器深重的人,一般來說大部分不外顯,台灣佛教...
淨土宗讚佛偈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23 13:01:50
⭕️第256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普賢菩薩」,曾譯遍吉菩薩,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象徵理德、行德的菩薩,與文殊菩薩的智德、正德相對應,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右、左脅侍,被稱為「華嚴三聖」。從《法華經・普賢勸發品》描述:普賢菩薩來自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至娑婆世界參加法華經聖會。故...
淨土宗讚佛偈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靈小品】恆常繫念當下安頓身心
✒文:段玉瑩
寶雲寺一年一度的念佛禪二於元月二日展開,僅僅參加過念佛共修的我,對「念佛禪」充滿期待。影片中,聖嚴師父開示「念佛是禪宗的修行方法」,釐清了大眾普遍以為禪修、念佛法門彼此對立的認知。念佛與數息、話頭、默照等方法一樣,都是對心的鍛鍊,藉由專念阿彌陀佛,回歸自性淨土。
總護常乘法師介紹念佛的方法,力道由丹田而出,鬆緊、大小輪流運用,譬如:「阿」為重音與換氣,接著「彌陀佛」則為輕小的聲音。嘗試後,覺得十分放鬆且省力。繞念時,腳步配合著佛號前行,將眼、耳、鼻、舌、身五根,有效地安住在佛號上,由慢而快。法師打小魚、跑香,邊打邊跑邊唱,小跑加上兩手輕鬆地交互甩擺,配合快板節奏,如同是「搖滾版」的念佛。一動一靜相互交替的流程,將身心調整到放鬆的狀態,注意力集中在腳步與佛號聲中。
坐念時,一心專念佛號,身體放鬆不緊繃,更容易集中在佛號上。愈來愈快的念佛聲,如〈普賢菩薩警眾偈〉提醒著:「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瞬間,念佛聲戛然而止。禪坐時,妄念無時不刻縈繞流轉,趕快回到方法,觀照身體、調節呼吸、放鬆身體,進而收攝身心。動靜之間,天地寂靜,只有呼吸。
這次的念佛禪,體會最深的是大眾共修的力量。師父曾用多盞燭光來形容共修的功能,表示當五個、十個心力強的人聚在一起,光度就增強了,不僅心力弱的人沾光了,所有心力強的人也會相互沾光。想解脫輪迴三界的苦,平日就要熏習佛法,培養正知見,與法相應,體證諸法空相。
連續二天的念佛禪圓滿了,莊嚴的念佛聲仍在耳邊縈迴不去,那是佛國淨土的讚頌啟航,由內而外洗滌,有著無比清涼與法喜。恆常繫念,念念相續,便能在每一個當下安頓身心,「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心中是淨土,人間處處是淨土。
◎轉載自法鼓雜誌375期
更多心靈小品 https://pse.is/3b4wkr
#心靈小品
淨土宗讚佛偈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4/2(農曆2/21)是普賢菩薩聖誕,讓我們一起恭誦普賢菩薩聖號三稱
———————————————————————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
何為大行普賢菩薩的「大行」?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佛教徒耳熟能詳的「普賢十大願王」和〈普賢警眾偈〉,是佛門每日早晚課誦的必修功課。在朝暮課誦梵唄中,普賢菩薩彷彿日日提醒著修行者,在菩薩道上行願不倦的重要。
成就萬行的行動家
以「大行」聞名的普賢菩薩,是一位勇於實踐理想、成就萬行的行動家,他以過人的行動力和堅忍毅力,證入最接近佛果的位置;而普賢行願也像一部成佛指南,啟發著菩薩行者念念生起善願,時時踏實修行。
在佛教的四大菩薩中,普賢菩薩以「大行」為菩薩本色。所謂的「大行」,聖嚴法師於《〈普賢菩薩行願讚〉講記》提到:「難行能行,修學萬善萬行的大菩薩行,稱為『大行』。」由於普賢菩薩發起莊嚴國土、成就眾生的十大願,而被稱為「普賢願王」,在實踐上是「以願導行,以行踐願」,也就是以十大願王為指導方針、修行根本,努力實踐菩薩行,即是在弘揚普賢菩薩的行願法門。
普賢行即是菩薩道
修學普賢行願,在修行道路上只要能行一分,就是一分「普賢」,就是普賢行者--普賢菩薩的隨行者。如何當個普賢行者,學習普賢菩薩精進道業呢?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是修行的主要功課,也是實踐菩薩道的指引,揭示了修行的根本方法,而「普賢行」主要的落實方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的十度正行。
普賢菩薩的大願是利益眾生,讓眾生解脫煩惱、證得佛道,這是普賢行者要力行、隨喜的,在法門的修持方式上,也如同其他諸大菩薩一樣,包括稱名、持咒、誦經等,只是隨著不同佛教宗派傳承而有所異,然而〈普賢行願品〉則是所有普賢行者共同奉行的圭臬。
普賢菩薩是我們成佛之道的心靈導師,引領我們循序走過信、解、行、證的每一段里程。普賢菩薩教導我們,修行的當下就是圓滿的佛果,無論成佛之道有多遙遠,只要當下實踐,就能走出一片淨土世界!
--本文摘自《普賢菩薩50問》
#普賢菩薩聖誕
#普賢菩薩50問
淨土宗讚佛偈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紐約東初禪寺6月起線上福慧雙修
法鼓山東初禪寺6月起每週六至週二,日日推出線上精進修行單元,並禮請僧團果醒法師、果元法師、果廣法師、常護法師網路授課,從中華禪法脈源流、禪宗祖師公案語錄與故事,乃至如何從十二因緣、五蘊中看清自我的迷妄,在居家防疫期間,邀請大眾用「禪」安定身心、福慧雙修,直播為當地時間,歡迎上網查詢( https://www.chancenter.org/ )。
6月起,每週一晚上7點半至8點半,寺方舉辦「線上念佛共修」,由法師帶領大眾持誦〈讚佛偈〉與佛號;每周二晚上7點半至9點,由法師帶領「線上英文禪坐共修」,內容包含靜坐、按摩與讀書心得討論,鼓勵民眾補充心靈資糧,以平常心持續在家精進共修。
每週六推出線上中文佛學課程,早上9點~10點半,禮請果廣法師主講「東方明珠-中華禪」,系列課程依序為:6/6思想源流-如來藏、6/13默照、6/20話頭、6/27境地到見地。晚上8點至9點半,禮請果醒法師主講「禪宗祖師公案語錄」,從祖師們的一言一行、師徒間的對話過招中,體會玄妙的禪法智慧。
週日佛學講座,上午9點半至10點半為中文講座,禮請常護法師6月依序主講祖師大德的故事,包含大慧宗杲、洞山良介、趙州從諗與禪宗十牛圖。上午11點至12點為英文講座,6/7、6/14禮請僧團果元法師主講十二因緣、五蘊,帶領大眾認識五蘊本質、超脫生死輪迴;6/21、6/28邀請Dr.Peter Lin主講「在新冠肺炎下接受不確定性」。
此外,6/7、6/21週日下午2點至4點,寺方分別舉辦「線上觀音法會」與「線上地藏法會」,為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祈福,盼能仰仗佛菩薩的慈悲願力,祝福生者消災免難、增福增慧,接引亡者往生佛國淨土,離苦得樂。
#紐約東初禪寺6月起線上福慧雙修
#線上活動
#線上共修
#線上法會
#線上課程
#網路直播
#法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