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淨利率排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淨利率排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淨利率排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淨利率排行產品中有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優分析UAnalyz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8/27,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顯示,後疫情需求、通訊世代轉換、及地緣政治風險和長期缺貨引發的恐慌性備貨潮在第二季度持續延燒。機構公布晶圓代工廠第二季營收及市占率排行。 前五名順序與第一季相同,分別為台積電、三星、聯電、格芯、中芯。後五名競爭激烈,華虹9竄升至6,力積...

淨利率排行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8:42:26

【@marketfocus.hk 】【電池之王】寧德時代股價再創新高市值1.3萬億 曾毓群身家超越馬雲成中國第3大富豪 . 電動車板塊大受追捧,大陸車用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300750)」昨日及今日股價曾逆市兩度破頂,今日股價更試過升逾5%至571.5元人民幣的歷史最高位,令公司市值達到1.3萬...

淨利率排行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07 18:47:22

【@businessfocus.io】螞蟻集團香港上海遞交上市申請,上半年賺219億人民幣 . 阿里巴巴(9988)旗下螞蟻集團(前稱:螞蟻金服)已在香港及上海遞交上市申請,首次公開收入、盈利和業務等資料。根據螞蟻科技集團招股書,公司2019年全年營收1,20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180.7億元人民...

  • 淨利率排行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2 17:04:02
    有 65 人按讚

    8/27,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顯示,後疫情需求、通訊世代轉換、及地緣政治風險和長期缺貨引發的恐慌性備貨潮在第二季度持續延燒。機構公布晶圓代工廠第二季營收及市占率排行。

    前五名順序與第一季相同,分別為台積電、三星、聯電、格芯、中芯。後五名競爭激烈,華虹9竄升至6,力積電退一名,高塔被拋至第9,力積電在第一季營收排名首度超越高塔半導體後,第二季仍維持強勢成長力道。

    TrendForce展望第三季,認為第三季前十大晶圓代工產值將再創紀錄,且季增幅將更勝第二季,主因是下半年是半導體旺季,許多手機、汽車廠商的新品上市將推助終端市場銷售,市場對半導體需求將更勝於上半年。
    ***
    🚂看似持續投資成長中的晶圓代工,可以搭上產業成長的火車列車,然礙於我們資金有限,需要研究基本面數據輔助我們判斷同業中哪些標的更有利可圖。再加上基本面數據大多艱澀難懂,雜訊又多,容易誤導投資人投資方向。只有透過分析工具輔佐,可以持續獲得最有效的財務資訊及指標,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陳啟祥-修正式價值投資模組對晶圓代工三巨頭進行財務評分,因為三家都是股本大的公司,因此用修正式投資比較,完全沒有問題,我們可以當作大股本公司滿分只有90分,而三巨頭分數分別是:
    1. 台積電- 48分 (連續三個月48分)
    🔅亮點:月營收處於歷史第6高、月營收連續26個月出現年成長(YoY%)
    ⚠️警訊:毛利率連續2季下降、營業利益率連續2季下降、稅後淨利連續2季衰退
    2. 聯電 - 68分(由38分升至68分連續五個月)
    🔅亮點:合約負債代表未來潛在營收,連續6季上升、月營收處於歷史第1高、月營收連續22個月出現年成長(YoY%)
    3. 世界先進 - 82分(由46分升至82分連續三個月)
    🔅亮點:合約負債代表未來潛在營收,連續4季上升、月營收處於歷史第1高、月營收連續18個月出現年成長(YoY%)、月營收的年成長率連續3個月上升,成長加速
    ***
    📚財務比較常常是「先跟自己比,再跟別人比」。一家公司大多會是比過去的自己好,股價才會開始好。至於股價該好到甚麼程度,則會開始向市場參考,法人研究員習慣看同業財務表現跟股價的關係當作重要的參考因子。

    單看成長能力,台積電雖然是產業中的龍頭,但是營收不可能永遠成長,再強也是有極限的,我們發現雖然長期仍保持創高營收,但是其他的財務指標(如毛利率)卻開始很難維持相同水準,最終獲利數字會開始受到影響。近期便因為擴廠影響毛利表現,使得抬升報價保持毛利,該事件在業界引起不小的漣漪。

    而聯電及世界因為是台灣代工的老二老四,雖非產業第一,但在營收同樣創高情況下,毛利率與營益率仍保持同步上揚,慢慢向龍頭股靠近,沒有被身軀龐大拖累,未來更因為老大率先開槍漲價,更能肆無忌憚的跟進,就更有可能持續提升毛利率。

    也就是說,台積電當前的課題是努力保持毛利率高檔,而其他代工廠的毛利率仍有成長空間,上市公司的代工三雄的財務成長性該如何判斷,相信投資人已各有評斷。
    ***
    財報分析靠工具,省下時間蒐集資料分析資料。
    優分析-修正式價值投資,專門針對成長題材設計的模組工具,有一鍵式評分,機器人選股,同業比較等功能,市場絕無僅有,工具多好用,每日費用17元,等你來體驗。

    9/3前,訂閱模組輸入FIX666、FIX888可享優惠!

    #台積電 #聯電 #世界

  • 淨利率排行 在 股癌 Gooay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3 14:43:40
    有 8,808 人按讚

    這陣子最困難的是堅持住自己的方法,雖然這不是第一次看到熱門股派對,挖礦潮、被動元件潮、防疫股潮、TDR 潮等等,但每當認識的人跟你說他績效多屌,你還是會動心一下。但仔細尋思前面那幾潮跟你說績效很屌的,現在有些退出市場了,你就比較不會人云亦云。

    動能派在這陣子行情非常受歡迎算是一個階段的必然現象,連認識的一些厲害好手也越做越短。

    -隨著數個月的營收和財報數字持續開出,也許是已反應、也許是市場有更高預期,從去年三月一路領跑到現在的績優電子股開始不再受到好成績的庇蔭,整個族群趨緩高檔盤整,海量的資金開始找地方遊走
    -2020Q4 開始由貨櫃航運起頭領漲,反應塞港缺櫃以及疫情後商品拉貨強勁力道;2021Q1 起散裝航運跟進,反應大宗商品如黃小玉、黑色系期貨的好表現
    -低利環境下沉寂了一整年的金融保險類股止跌回升,自 2021Q1 起開始走多;食品、原物料、或是一些萬年殭屍股在這波行情也全部復活,只要你夠便宜就有人要炒
    -各公司財報表現幾乎都不錯,外加去年基期低,帳面數字都很漂亮。市場上又有海量的資金和熱度,類股輪轉的速度很快

    基本面好的公司來到估值上緣,又不想錯過資金行情的心態下,越來越多人加入逐浪的行列,意圖在資金的快速輪轉中搶到第一排。當然這樣做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不是不能做。

    極短線的資金特徵:

    -由於每天自平盤往上的空間就是 10%,外加有開高的可能性,獲利空間可能落在 2-4% 之間,一日多沖就變成常態
    -除放大交易量之外,獲利空間較小會讓人傾向使用槓桿,例如使用衍伸金融品如權證期貨、融資 (二點五倍槓桿)、或是比方說帳戶只有十萬,但跑去當沖五十萬的部位 (五倍槓桿)
    -當沖量高的標的常見大波動,因為就是互相抽插廝殺在賺錢
    -熱度若潰散高機率直接倒地不回頭,因為車上都不是想長期投資的人和資金

    不過要提醒:價格跳動不會影響到這家公司的毛利、淨利和 EPS,只會影響到情緒。所以跌下去不是這家公司真的很爛,可能只是跟你對做的力量比你大而已。

    現實生活 M 型化社會,連散戶熱中標的也開啟貧富差距時代。上週當沖張數排行前五的標的不是跌停就是漲停 (長榮有敲開),聽說今天一些辦公室從上周的極樂觀情緒直接轉悲觀,但那些整間都是航海王的可能還是很嗨。

    我還是祝大家投資/投機/交易順利就是了,本文只是做個紀錄。

  • 淨利率排行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9 18:00:02
    有 270 人按讚

    【中銀香港最壞時間已過】

    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BOC HONG KONG (HOLDINGS) LTD.

    股票代號:2388
    市盈率:8倍
    每股盈利:$3.04
    市值:$2700億
    業務類別:銀行業
    主要股東:中國銀行(66.1%)
    集團網址:http://www.bochk.com

    5年業績
    年度:2015/2016/2017/2018/2019
    總經營收入(億):536/539/667/677/797
    淨利息收入(億):257/260/348/395/405
    盈利(億):268/559/312/321/322
    每股盈利:2.53/5.28/2.95/3.03/3.04
    每股派息:1.22/1.88/1.40/1.47/1.54
    總資產回報率:1.19/2.36/1.25/1.14/1.08
    ROE:14.5/26.4/13.2/12.8/12.0

    --企業簡介--

    中銀香港於2001年9月12日在香港註冊成立,合併了原中銀集團香港 12行中10家銀行的業務。

    中銀香港是香港主要商業銀行集團之一,通過設在香港近200家分行,約270個自助銀行網點、逾1,000部自助設備,以及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高效電子渠道,為個人、各類企業和機構等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及投資理財服務。

    中銀香港分別於2016年5月及2017年3月完成出售其持有的南洋商業銀行及集友銀行的全部股權,同時積極推進區域化發展,拓展東南亞業務。

    分支機構已遍及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老撾及文萊等多個東南亞國家,長遠希望建設成為一流的全功能國際化區域性銀行。

    中銀香港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亦為香港人民幣業務的唯一清算行。透過與母行中國銀行的聯動,為跨國公司、跨境客戶、內地「走出去」企業,以及各地央行和超主權機構客戶提供全方位及優質的跨境服務。

    --獨特角色的優勢--

    由於中銀香港的獨特角色因素,使其擁有行業中獨有優勢,在長遠發展中處於相當有利的位置。

    首先是品牌價值,大型銀行可以利用其知名度,以更低成本吸引客戶,因此在行業中有更大的競爭優勢。而中銀香港為三間發鈔銀行之一,再加上是中國銀行的子公司,在品牌認知度上,無論在香港還是中國,都擁有相當優勢。

    使中銀香港在發展中港相關業務時,擁有在行業中最具優勢的競爭力。另外,大型銀行擁有龐大的客戶群,對於銷售各種產品都有幫助,賺錢能力比中小型銀行較強。

    由於中銀香港獨特的地位,加上其作為香港唯一的人民幣清算行,令到集團在發展人民幣業務上,比香港任何一間銀行以及其餘兩間發鈔行匯豐及渣打,都有更絕對的優勢。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逐步開放,人民幣不斷國際化,往後人民幣相關產品亦會不斷深化,長遠計中銀香港必能受惠。憑上述各項要點,已能推斷到中銀香港是一隻優質股。

    --穩中求勝--

    由於香港的銀行業發展已十分成熟,自身增長只能平穩,不能有太大期望。而人民幣業務是當中的發展亮點。以持續經營業務計算之每股盈利,每年都有增幅,情況理想。而在收入組合當中,無論是傳統的利息還是非利息業務,在過去數年,大部份時間都錄得增長。

    中銀香港連續超過10年,保持港澳銀團市場最大安排行地位,私人住宅按揭、安老按揭等業務都領先市場,反映客戶基礎強勁,而這些客戶基礎又可以進行延伸的產品銷售,創造更多收入。

    收入結構中,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逾4成,當中包含了淨保費收入、淨交易性收益,以及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

    當中信用卡業務、保險及證券經紀的服務費收入亦錄得增長,是其中動力。中銀香港進一步擴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成功提升其作為參加行的人民幣業務收入貢獻,亦成為帶動盈利上升的因素之一。

    【圖1】 --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結構

    銀行的非利息收入業務是其增長動力的來源之一,但同時亦有潛在風險,因銀行太進取去開發新產品,往往在不知不覺間埋下了風險。

    所以,當銀行太急去發展這些業務,該業務盈利有太快增長時,反而更令人擔心。而分析中銀香港在過往收入的貢獻,各方都能取得平衡,非利息業務增長亦沒有過快。加上,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比重已從過往多於一半,下降至近年逾4成,故風險不高。

    --盈利能力不差--

    就算不計算早年因出售南洋商業銀行和集友銀行的一次性收益,股本回報率(ROE)大致也處於12%以上水平,算是不差,而過往的回報率大致算是穩定。資產回報率數年間維持約1.2%水平,不過不失。

    【圖2】--中銀的資產配置

    中銀香港在資產配置上合理平衡,風險不高,算是做到穩中求勝的效果。另外,要看一間銀行的真正實力,其實不是分析好環境,而是要看她怎面對差環境。故現在再看早一點,檢視金融海嘯時中銀的情況。

    當年金融海嘯對銀行造成相當的打擊,而中銀亦是,不過其恢復的程度理想。2008年受金融海嘯影響,中銀盈利下跌至只有33億。其實以當年銀行業的情況來說,中銀香港仍有錢賺,已算做得不錯;到2009年,中銀的盈利更快速反彈至137億。

    該兩年金融市場出現巨大動盪,而中銀有這樣的成績,反映其風險管理得宜,這是銀行優質與否的重要指標。而盈利反彈的速度之快,反映其盈利能力很強。

    而近5年,集團盈利每年都有增長,這都源於中銀香港擁有較多的競爭優勢,而這會是盈利能力強的其中一個因素。除非行業出現較大變化,又或者中銀香港出現重大不利因素,否則這些競爭優勢都能一直維持,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

    --銀行業無過往好賺--

    整個銀行業,的確沒有過往年代好賺,息差,銷售金融產品,都不及過往的賺錢能力。加上金融環境更複雜,監管方面的問題,都令銀行的風險與成本增加。

    整體來說,銀行業最好賺錢的年代已過,之後將進行平穩增長力期,有基本的利潤,但不是高利潤,不是高增長,投資者要明白這點。

    --中銀香港最壞時期已過--

    比起其他銀行,在本地銀行股中,中銀香港及恆生(0011)是較優質的銀行,這兩間算是較可取。

    經濟最壞時期相信已過,之後慢慢好轉,對銀行有利,加上息差長遠慢慢向上,相為銀行帶來好轉的利潤。因此大訊分銀行,基本上已過了最差時期,中銀香港亦是其中之一。

    --投資策略--

    綜合而言,中銀香港因擁有其獨特優勢,故投資價值比其他銀行為高。而其擁有的品牌及大量的客戶基礎,就是其優勢;由於中銀香港由10間姊妹行合併而成,故客戶基礎很廣泛,在延伸推廣產品時更為有利。

    人民幣業務發展亦是中銀香港的前景所在,雖然銀行業有本質性的風險,但中銀香港亦算穩健,加上母公司為中國銀行(3988),故當中的風險不大。

    此股雖然有增長力,但往後發展並不會爆炸性增長,只會以平穩發展去形容。

    故此,此股適合較穩健型、長線型的投資者,無論是平穩增長還是收息,都是可取的,現價合理,可以分注作出長線投資。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